響徹雲霄的呐喊聲中。


    趙日天、何芊芊等一小撮人的叫聲顯得那麽羸弱,那麽渺小。


    但那股張牙舞爪的氣勢方南見到了。


    因此,他漸漸偏離了行道。


    倒沒想著收買人心那一套,趙日天老朋友了,走紅毯無聊,閑著沒事聊兩句唄。


    “大傍晚了,你不收拾收拾準備去那一家酒吧耍耍,跑這幹啥?”


    方南突然蓮步輕移,趙日天、何芊芊一行人早就激動壞了,臉色脹的通紅的同時。


    還記得朝周遭的其她明星粉絲揚著下巴,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瞧瞧,咱們都是為喜歡的明星搖旗呐喊的,方南啥樣,別的明星又是啥樣?


    人比人得死,貨幣獲得仍啊!


    所以,趙日天扯起嗓子喊道:“早不去了,沒勁,都是市麵上的冷門歌被人拿去裝大頭蒜,還是南哥你那會厲害,一首原創丟出來炸一次場子,熱血沸騰!”


    “嗬嗬”


    方南輕笑,擺了擺手,意圖趕上陳家兵。


    剛感受一會何芊芊崇拜目光的趙日天,哪舍得就這麽放方南走。


    “別啊,南哥,你給我簽個名唄,海報都帶來了。”他探出身體,繼續喊道。


    “你有筆?”


    “有啊,我現在也算正規軍了,簽名筆還能不帶?”趙日天得意的掏出一支水筆。


    方南無奈,雙手伸過隔離欄拿過《無名之輩》海報,水筆,“唰唰唰”簽了幾個字,離去。


    “簽的什麽,簽的什麽?”


    方南人一走,何芊芊幾人就慌不擇跌的搶過趙日天的電影海報。


    【趙日天,謝謝你支持我的電影——方南】


    何芊芊幾人一副看煞筆的目光下,趙日天探腦袋一瞅,不由哭喪著臉大叫道:“南哥,我不叫趙日天啊,我叫趙強!”


    各家粉絲的呐喊聲中,方南幾人到了紅毯盡頭。


    接過禮儀小姐遞來的水筆,幾人秀完各自字體,經微笑容滿麵迎了上來。


    “方導你好,《無名之輩》各位主創你們好,我是電影頻道主持人,也是今天的紅毯主持人經微,想通過我去會場,你們每人必須回答我一個問題才行。方導,你們誰先來。”


    經微一手提詞卡,一手話筒巧笑嫣然的望著方南。


    方南笑著把陳建兵推向前:“陳老師先來。”


    陳建兵說完,黃博、黃澤、曾璃、劉茜茜、胡鴿紛紛主動上前,把方南撂在最後麵。


    都是聰明人,主持人想問的是誰,一目了然。


    今天舉辦的是電影界的華表獎,不是亂七八糟的電視劇獎,方南的影響力比他們大多了。


    “方導,你的問題是從廣大網友的提問中挑選出來的。”


    方南好奇:“啊,什麽問題?”


    “網友期盼已久的《天下第一》什麽時候能看到。”


    經微說完,方南不禁一愣,瞟了她一眼,湊近話筒道:“基本已經確定10月1號上映,最近這段時間就會開啟宣傳活動。”


    “現在廣大網友應該放心了,方導親自承諾《天下第一》國慶檔與大家見麵。”


    方南微笑頷首後,在禮儀小姐的指引下,與曾璃等人一起走向後場。


    “怎麽啦?”


    途中,曾璃放慢腳步問吊車尾,眉頭蹙成一團的方南。


    方南甩了甩頭:“沒啥,走吧。”


    他嘴上講沒事,心裏卻嘀咕開了,央媽咋好像有點想親自下場打擂台的意思?


    放下包袱,方南在禮儀的指引下坐到了自個位置上。


    位置挺好,正對舞台,距離也剛剛好,第五排。


    第一排坐著的是宣傳口,和局裏一幫大人物。


    二排給了可能視力不算太好的老藝術家們。


    三排,蔡宜儂、王磊、王軍、王長天等製片公司大佬。


    四排是名氣較大的一幫明星,程龍、劉葉、四大花旦、鍾麗緹、寧靜、夏宇、趙文卓....


    五排便是方南等導演。


    六排就是範冰、李冰、曾璃、秦海璐、劉茜茜、胡鴿、黃澤、黃博等一幫人。


    方南位置挺好,但他坐下一瞟,不禁無語。


    他們這一排從左到右依次是尹力、盧川、方南、薑聞、爾冬升、顧常衛、馮大炮....


    這就很難受。


    不久前,他剛把盧川給嘴了一通。


    他倒不怕盧川跟他嘰歪,盧川真要幹仗罵人,他沒慫過誰,就是看了膈應。


    方南倍感無奈間,又有禮儀領著人從兩邊過道到了第五排。


    這一下,就把五排給塞了個大半。


    “你好!”


    “你好!”


    方南按下心思先和右手邊的爾冬升等導演打起招呼。


    打完右邊招呼,左邊的尹力喊他,他一掉頭,和盧川打了個照麵,甚至看到這家夥衝他翻了個白眼。


    方南更膈應了,一聲嗤笑後,和尹力笑聊了兩句坐了下去。


    稍傾,薑聞從右邊一邊招呼兩邊熟人,一邊走了過來,一坐下就邊解扣子,邊對方南道:“哎呦,今天京城真他麽的熱啊。”


    方南小雞啄米般的附和了一陣,興致匆匆的對老薑道:“薑導,換個座位唄。”


    薑聞,人大院出來的,說話做事那叫個爽快,“換唄。”他說著就站了起來。


    方南一聽,趕忙高興起身,沒想一眼瞟到盧川的老薑又坐了下去。


    “不換,不換,我坐這挺好。”


    前兩年,他還沒被放出來,盧川找他拍片,他去了,男主角,可演著演著兩人矛盾就出來了。


    三兩天一頓嘰歪,五六天一頓吵,最後和老死不相往來也差不多了。


    他受不了盧川那個嘰歪勁。


    老薑這一頓操作,搞的方南傻眼,搞的盧川臉色鐵青。


    他恨不得把屁股底下的椅子舉起來往兩人腦袋砸。


    方南、薑聞一唱一和的太特麽侮辱人了。


    老薑突然反悔,方南沒轍,隻好再坐下去,左腿翹在右腿上,麵相薑聞。


    盧川則剛好和他相反。


    見到這一幕的人不用想別的,就知道兩人不和。


    好在燈光熄滅了,主持人倪平上台,11屆華表獎表彰大會終於開始。


    台上,倪平說完,領導先上台致詞,總之意思就一個誇,方南聽了一會便昏昏欲睡。


    直到背後被人一戳,他才振作精神往後瞄了一眼,不動聲色的接過曾璃遞來的巧克力。


    致詞了十來分鍾,第一個獎來了,優秀夏衍文學獎,獲獎劇本分別有9個......


    接下來又是優秀動畫片獎,獲獎動畫片有三部,《小兵張嘎》、《紅孩兒大話火焰山》、《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方南人麻了。


    咱這個獎少頒一個也行啊,雙黃蛋夠了唄,三黃蛋,七黃蛋是不是少許有些過分了?


    主辦方仿佛在回應他,三黃蛋不行,四黃蛋來了,優秀科教片獎四部作品同獲獎,台上一片喜氣洋洋。


    別說。


    方南看著這幕突然領悟了。


    獎不獎的不重要,關鍵得河蟹,看看今晚多河蟹。


    一連四個獎結束,新生代演員開始紛紛登台獻唱,陸易、黃聖衣、夏宇袁泉。


    其中最勁爆的要屬劉茜茜勁歌熱舞的《卡路裏》。


    一聲“燃燒我的卡路裏.....”唱的斯琴高娃老奶奶摘掉了老花鏡,笑著擦起熱淚。


    嫌棄不至於,大概算是新生代演員的多才多藝讓她看的忍俊不禁。


    直白點就是因為代溝,看的有些尷尬。


    劉茜茜跳完自個自編的舞蹈走入後台,張一某領著自己的第二代某女郎張子怡上了台。


    方南看的納悶,卻也沒當回事。


    今天這個表彰大會,頒的多個獎項他都沒聽過,張一某、張子怡兩大牌上台頒獎也就不稀奇了。


    <a id="wzsy" href="http://www.aiyueshuxiang.com">aiyueshuxiang.com</a>


    誰知道會不會出現其它啥獎。


    臨時插一個進來,方南也不會詫異,都是錄播,過後要剪輯的。


    反正今晚大概就是演藝圈人士大家坐一塊熱熱鬧鬧的看場晚會。


    “導演,咱們是來頒什麽獎來著?”台上,張子怡笑問張一某道。


    張一某一本正經道:“頒的獎項叫導演處女座獎。”


    張子怡看著台下笑道:“我記得《紅高粱》是張導您的處女座,我想問您那會多大?”


    張一某:“我記得是87年,那會37歲了。”


    張子怡笑的明媚:“那您跟等會上來的這位導演比起來就稍有不如了,人家可比你年輕多了。”


    “其實我想說這是好事,證明華夏電影,電影人一直在進步,隻有不斷進步,華夏電影才會越來越好,走的越來越遠。”


    “啪啪啪”


    張一某話音一落,方南和台下所有人一樣巴巴鼓掌,張一某這話說的沒毛病。


    創作力在年輕人身上出現的確實更多。


    但下一刻,隨著張子怡念出獲獎人,方南傻眼了。


    “獲得第十一屆華表獎表彰大會,導演處女座獎的得獎人,得獎作品是:《無名之輩》——方南!”


    “啪啪啪”


    熱烈的掌聲中,大屏幕上的獲獎人、作品開始同步介紹。


    他。


    少年離家,披荊斬棘,苦學技藝。


    龐大的橫店影視城中。


    他是無數群眾演員心目中的拚命三郎。


    合作過的導演心中。


    他是讓人心煩的十萬個為什麽!


    14歲,一場戶外電影——《鐵道遊擊隊》,讓他與電影結緣。


    24歲,他用自己的雙手為觀眾奉獻出一部口碑、票房俱佳的《無名之輩》!


    十年,現實中的無名之輩,終於走入他的電影世界裏,不過,他不再平凡,不再無名!


    【十一屆華表獎表彰大會獲獎導演方南,獲獎作品《無名之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藝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扁擔長板凳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扁擔長板凳寬並收藏文藝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