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那幾天又下起了雨,雨滴淅淅瀝瀝打在屋簷上,從高樓望出去能看見打著傘匆匆走過的人。
街上充滿了蕭瑟和寂寥的味道,真真是應了杜牧詩裏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自從那一晚過後,趙恒覺得蘇豈似乎真的變了很多,以前的那份冰冷和拒人於千裏之外都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獨屬於少年的柔和。
趙恒簡直有些欣喜,他覺得是蘇豈是終於想通了,要好好和他在一起過日子了,這是他夢想了多久的事,現在終於有一絲要實現的跡象了。
趙恒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去查蘇豈說的那個“親人”是誰,那顯然不是他的父母。在他印象裏,蘇豈提到自己親生父母的次數都不多,然而在清明這樣的日子裏,他卻要去為一個“親人”掃墓,這個人一定對他影響深遠。
在趙恒的觀念裏,和蘇豈有關的事他是一定要了解的明明白白的,一絲疏漏也不能有,然而事實上也並非如此,因為他甚至不知道蘇豈的家鄉是哪裏。
換句話說,他真正想了解的其實隻是蘇豈本人,他覺得比自己必須知道那個“親人”是誰,隻是因為蘇豈看重那個人。
而一想到這世界上竟然有那麽一個人——盡管他已經死了——占據了蘇豈心裏一塊重要的位置,趙恒就覺得莫名的非常妒忌。
但是他最終沒有派人去調查那個人是誰,他有一天甚至已經把秦蒼叫到了書房,卻又在刹那間改變了主意。
那一刹那他想的是,他已經答應了蘇豈讓他一個人去掃墓,就表示自己不會幹涉,那如果蘇豈知道他派人去追查,他恐怕是會不高興的吧?
——因為不想讓他不高興,不想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和融洽的關係弄僵,所以他放棄了追查的念頭。
陣雨一直下到深夜,蘇豈的房裏點著一盞燭火微弱的燈,燈光明明滅滅撲打在他臉上,襯得少年的臉紙一樣白。
他坐在桌案前,手邊擺了幾幅畫卷,半攤在桌麵上,像是準備隨手拿來放在麵前觀賞一樣。
在那些畫卷的掩蓋之下,蘇豈麵前正放著一張極其纖薄的、半透明的膠狀物。它是人臉的形狀,平鋪在純白的紙張之上,依稀可以辨別出眼睛和鼻翼的位置,而蘇豈正拿著一支細細的畫筆,描繪眼角的紋理。
他的手穩而靈巧,淺淺的一個勾勒,甚至看不出他落筆的痕跡,然而那張臉卻就這麽平添出幾分靈動來。
蘇豈做的很認真,他抿著嘴唇,鬢角滲出薄薄的一層汗。他動作雖然慢,一個時辰也不見得能完成多少個細節,但就是這麽慢而細致的,讓這張人皮麵具一點一點、慢慢的顯露出形狀和生氣來。
如果趙恒在這裏,一定會驚異於少年的耐心和毅力,因為在他眼裏蘇豈一貫是嬌貴而懶洋洋的。
在他眼裏,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東西,能讓少年露出一點特別在意的模樣,然後專注而拚命地去完成它。
蘇豈完成最後一個輕巧的落筆,然後輕輕呼出一口氣,放下了筆,用左手揉著右手酸疼的手腕。
過了很長時間以後,蘇豈把那張人皮麵具小心翼翼拿起來,然後坐到銅鏡前,輕輕把麵具貼在了臉上。
麵具很軟,他不得不用一隻手捏住它的頂端,然後另一隻手沿著輪廓仔細而謹慎地一點點貼合上去。
這個動作讓他一時無法看到自己完整的臉。
當每一個邊緣和縫隙都沒有被疏漏,每一個細微的位置都調整好,冰冷的感覺覆蓋在整張臉上,蘇豈恍惚中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覺,他甚至不敢睜開眼睛看向自己的臉,仿佛是在畏懼接受某個事實一樣。
蘇豈坐在銅鏡前,沉默如同一座雕像,然後他輕輕的、緩慢地睜開了眼睛。
鏡子裏的那個人有著清朗的眉目、俊秀的眉眼,二十多歲清逸出塵的模樣,時光在他臉上似乎沒法留下任何印記。
事實上時光再也不可能給他留下任何印記了,他是一個已經逝去的人,他的人生永遠的停留在了他最風華正茂的時刻。
蘇豈緩緩抬起頭,摸到自己的臉上,隔著薄薄的那層麵皮,他似乎能感受到一種並不屬於自己的溫度。
他的臉已經成為了另一張臉,然而他的眼睛還是自己的眼睛,蘇豈盯著那雙眼睛,看到了瞳孔裏映出的臉,慢慢地迷失在了某種幻影之中。
這麽多年來,蘇豈一次也沒有嚐試過做一張屬於俞見柏的人皮麵具,盡管他對俞見柏的臉非常熟悉……和想念,他卻一次也沒有做過。
因為有的麵具戴久了就會摘不下來,他怕自己一旦戴上那麵具,會忍不住一直戴下去,然後以一種荒謬的方式去生活。
到那個時候,他自己的人生去了哪裏呢?他這輩子幸福的日子一共加起來到底有多少呢?
這個世界上有數不清的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然而為什麽是他——為什麽偏偏是他活得這麽痛苦呢?
他不知道。
時間在靜默中緩緩流逝,蘇豈過了很久才把那張麵具撕下來,然後收進了他那個刻著蘭草的木盒子裏。
燭火依然在鬥室中輕微地搖曳著,窗外的雨聲在靜謐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
轉眼到了清明那天,天氣並沒有好轉,那天趙恒親自為蘇豈挑了件淡紫色的外袍,看著他慢吞吞地穿上。
趙恒對每天早上給蘇豈準備衣服這件事,似乎始終抱著某種強烈的興趣和堅持,他認為這昭示著一種親密的關係。
據說蘇豈要去掃墓的地方並不很遠,於是趙恒就隻是把他送到熹園大門口,他見蘇豈撐著把白色的紙傘,傘撐得很低,隱隱約約隻露出小半張臉,然後便是一襲合身的紫色衣衫,覺得甚為滿意。
如果可以的話……趙恒不願意讓任何一個人看到蘇豈漂亮的樣子,他有著金屋藏嬌一樣的不可明言的心思。
“早去早回,自己小心些。”趙恒低聲囑咐道。
就在趙恒說完這句話的時候,蘇豈忽然抬頭看了他一眼,眼裏流露出一種趙恒很難讀懂的情緒。
然後他輕輕“嗯”了一聲,轉身朝街上走去。
直到少年的身影消失在街角,趙恒仍然兀自站在原地不動,他忽然覺得自己沒法從剛才少年的那一眼裏走出來。
蘇豈的眼神很奇特,那裏麵似乎裝滿了話,卻又一句都不打算說,還摻雜著一點委婉的歎息的意思。
趙恒過了很久才回過神來,望了一眼空蕩蕩的街角,在雨幕中回到園子裏。
蘇豈一個人在街上走了很久,他把那把白色紙傘撐得很低,經過他身旁的人沒有一個能看到他的臉或是表情。
街道上的行人來來往往,行色匆匆,蘇豈拐進一個幽暗的小巷——他太熟悉這個地方了,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都熟悉,這曾是他的棲身之所,也是他從灰暗人生裏走出來的那條路的起點。
早在來揚州的第一天,他就在小巷轉過一圈,這麽多年過去,整個揚州城都麵目全非了,這裏卻依然沒有什麽變化。
小巷裏有幾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們大多蜷縮在牆邊,借著那一點小小的屋簷避雨,卻還是被淋得很濕。
蘇豈在一個看起來年紀很小的乞丐麵前蹲下身,他撐著傘,頓時為那個小乞丐擋住了空中落下的雨。
小乞丐抬起頭疑惑地看著他,蘇豈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銀錠子,放到小乞丐的身前:“給你的。”
小乞丐的眼神頓時亮了,不隻是他,旁邊兩個年紀大一點的乞丐也緊緊盯著這裏,仿佛隨時會撲上來爭搶一樣。
蘇豈知道他們不敢——這些流浪在城中的可憐的人,他們若無事生非,一旦被官府抓住,會受到比常人更嚴酷的懲罰;他們甚至因為長期的饑餓和病痛,盡管是一個成年人的年紀,卻連爭搶的力氣也所剩無幾。
蘇豈看著那小乞丐,目光裏充滿了憐憫,還有一種隱秘的悲哀,他低聲說:“——但我要你幫我辦一件事。”
蘇豈湊到那小乞丐耳邊低語了幾句,然後站起身:“明白了嗎?”
小乞丐點了點頭,抓住地上那定銀子,快步跑出了小巷。
蘇豈離開小巷之後,又走進了街角一間不起眼的客棧,要了裏麵最便宜的房間,短短一刻鍾之後他就又走了出來。
他進去的時候是一張臉,離開的時候,雖然還穿著原來的衣服,卻已經換了一張完全不同的臉。
不隻是臉,他的言行舉止,都仿佛隱約成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他不再是他自己,他的模仿以假亂真。
這樣的轉變是不可思議的,甚至不可思議到危險的地步,因為隻要他想,他幾乎可以成為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包括最上位的人。
客棧掌櫃眯眼看著少年的背影,忍不住抓住一旁的店小二問道:“那是剛才來的客人嗎?我怎麽覺得……他長得和剛才不太一樣了呢……”
“不一樣?”店小二打著哈欠,瞧了一眼走出去的客人:“怎麽會不一樣呢?也許是您記錯了吧,人本來就那樣……”
“是麽……”掌櫃的堅持道,“可是他剛才分明……要年輕許多。”
“沒有吧……”
蘇豈在他們不休的爭論聲當中,已經逐漸走得遠了。
蘇豈在傍晚時分到達了揚州城外的荒郊,那裏的一片梅林還未完全凋謝殆盡,星星點點綴在枝頭,清冷而豔麗。
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住不下,蘇豈走在梅林裏,腳下是鬆軟的泥土,呼吸間都是雨後芬芳的香氣。
梅林深處有一座墓碑,顯然一驚很長時間沒有人打理過了,雜草幾乎要淹沒墓碑的頂端,周圍卻還盛開著幾朵小小、黃色的野花。
蘇豈在墓碑前停住腳步,他站在那裏不動,眼睛專注地看著墓碑上的字,那是他當年親手刻下的七個字。
——恩師俞見柏之墓。
那幾個字上有淺淺的褐色痕跡,那是蘇豈的血流在了墓碑上,他當年刻這幾個字的時候,雙手磨損得鮮血淋漓,那種錐心一樣的痛,他至今還記得非常清晰。
蘇豈站在墓碑前,心裏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就好像倦鳥回到了安逸的巢穴,一切奔波勞累都已經結束。
蘇豈的臉上悶悶熱熱的,仿佛有什麽在微弱地燃燒著一樣,那是人皮麵具覆蓋了皮膚帶來的溫度。可當他帶著麵具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所有的心緒都淡卻了,腦中隻剩下唯一一個堅定的信念。
那是一個深藏著的信念,是他花了過去無數心力去建立的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在此刻無比堅定。
蘇豈站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疲倦,於是他在那墓碑之前緩緩跪了下來,泥土裏都是積水,他的膝蓋浸沒在積水中,頓時濕透了。
膝蓋處傳來徹骨的冰涼,然而這冰涼給蘇豈帶來清醒,他忍受著這種不適,好像身體上痛苦了,精神上就能得到什麽解脫一樣。
“師父……”蘇豈跪著仿佛自言自語一般,聲音裏卻滿滿的都是悲傷,“你會不會……怪我呢?”
“我這麽做,你會不會怪我?”
“你知道嗎,我變了很多,我甚至殺了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變得連我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你會怪我嗎?”
“可是我沒有別的辦法了啊……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麽堅持下去……”
“對不起……”
蘇豈喃喃地說了很多,說到最後他的聲音都近乎哽咽了,帶著一種嘶啞,好像隨時就會哭出來似的。
然而墓碑前隻有他一個人,就像這麽多年來一樣,在這空曠的天地之間,始終都隻有他一個人。
除了穿梭而過的風聲,沒有一個多餘的聲音來回答他。他活得那麽悲哀。
到了傍晚都快要過去,酉時過半、天色暗沉下來的時候,蘇豈隱約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那腳步聲一直向他靠近,直到站到他的身後。
蘇豈站起身,背對著來人,用一種幾乎不屬於他的聲音低沉聲音說道:“……你終於來了。”
街上充滿了蕭瑟和寂寥的味道,真真是應了杜牧詩裏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自從那一晚過後,趙恒覺得蘇豈似乎真的變了很多,以前的那份冰冷和拒人於千裏之外都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獨屬於少年的柔和。
趙恒簡直有些欣喜,他覺得是蘇豈是終於想通了,要好好和他在一起過日子了,這是他夢想了多久的事,現在終於有一絲要實現的跡象了。
趙恒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去查蘇豈說的那個“親人”是誰,那顯然不是他的父母。在他印象裏,蘇豈提到自己親生父母的次數都不多,然而在清明這樣的日子裏,他卻要去為一個“親人”掃墓,這個人一定對他影響深遠。
在趙恒的觀念裏,和蘇豈有關的事他是一定要了解的明明白白的,一絲疏漏也不能有,然而事實上也並非如此,因為他甚至不知道蘇豈的家鄉是哪裏。
換句話說,他真正想了解的其實隻是蘇豈本人,他覺得比自己必須知道那個“親人”是誰,隻是因為蘇豈看重那個人。
而一想到這世界上竟然有那麽一個人——盡管他已經死了——占據了蘇豈心裏一塊重要的位置,趙恒就覺得莫名的非常妒忌。
但是他最終沒有派人去調查那個人是誰,他有一天甚至已經把秦蒼叫到了書房,卻又在刹那間改變了主意。
那一刹那他想的是,他已經答應了蘇豈讓他一個人去掃墓,就表示自己不會幹涉,那如果蘇豈知道他派人去追查,他恐怕是會不高興的吧?
——因為不想讓他不高興,不想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和融洽的關係弄僵,所以他放棄了追查的念頭。
陣雨一直下到深夜,蘇豈的房裏點著一盞燭火微弱的燈,燈光明明滅滅撲打在他臉上,襯得少年的臉紙一樣白。
他坐在桌案前,手邊擺了幾幅畫卷,半攤在桌麵上,像是準備隨手拿來放在麵前觀賞一樣。
在那些畫卷的掩蓋之下,蘇豈麵前正放著一張極其纖薄的、半透明的膠狀物。它是人臉的形狀,平鋪在純白的紙張之上,依稀可以辨別出眼睛和鼻翼的位置,而蘇豈正拿著一支細細的畫筆,描繪眼角的紋理。
他的手穩而靈巧,淺淺的一個勾勒,甚至看不出他落筆的痕跡,然而那張臉卻就這麽平添出幾分靈動來。
蘇豈做的很認真,他抿著嘴唇,鬢角滲出薄薄的一層汗。他動作雖然慢,一個時辰也不見得能完成多少個細節,但就是這麽慢而細致的,讓這張人皮麵具一點一點、慢慢的顯露出形狀和生氣來。
如果趙恒在這裏,一定會驚異於少年的耐心和毅力,因為在他眼裏蘇豈一貫是嬌貴而懶洋洋的。
在他眼裏,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東西,能讓少年露出一點特別在意的模樣,然後專注而拚命地去完成它。
蘇豈完成最後一個輕巧的落筆,然後輕輕呼出一口氣,放下了筆,用左手揉著右手酸疼的手腕。
過了很長時間以後,蘇豈把那張人皮麵具小心翼翼拿起來,然後坐到銅鏡前,輕輕把麵具貼在了臉上。
麵具很軟,他不得不用一隻手捏住它的頂端,然後另一隻手沿著輪廓仔細而謹慎地一點點貼合上去。
這個動作讓他一時無法看到自己完整的臉。
當每一個邊緣和縫隙都沒有被疏漏,每一個細微的位置都調整好,冰冷的感覺覆蓋在整張臉上,蘇豈恍惚中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覺,他甚至不敢睜開眼睛看向自己的臉,仿佛是在畏懼接受某個事實一樣。
蘇豈坐在銅鏡前,沉默如同一座雕像,然後他輕輕的、緩慢地睜開了眼睛。
鏡子裏的那個人有著清朗的眉目、俊秀的眉眼,二十多歲清逸出塵的模樣,時光在他臉上似乎沒法留下任何印記。
事實上時光再也不可能給他留下任何印記了,他是一個已經逝去的人,他的人生永遠的停留在了他最風華正茂的時刻。
蘇豈緩緩抬起頭,摸到自己的臉上,隔著薄薄的那層麵皮,他似乎能感受到一種並不屬於自己的溫度。
他的臉已經成為了另一張臉,然而他的眼睛還是自己的眼睛,蘇豈盯著那雙眼睛,看到了瞳孔裏映出的臉,慢慢地迷失在了某種幻影之中。
這麽多年來,蘇豈一次也沒有嚐試過做一張屬於俞見柏的人皮麵具,盡管他對俞見柏的臉非常熟悉……和想念,他卻一次也沒有做過。
因為有的麵具戴久了就會摘不下來,他怕自己一旦戴上那麵具,會忍不住一直戴下去,然後以一種荒謬的方式去生活。
到那個時候,他自己的人生去了哪裏呢?他這輩子幸福的日子一共加起來到底有多少呢?
這個世界上有數不清的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然而為什麽是他——為什麽偏偏是他活得這麽痛苦呢?
他不知道。
時間在靜默中緩緩流逝,蘇豈過了很久才把那張麵具撕下來,然後收進了他那個刻著蘭草的木盒子裏。
燭火依然在鬥室中輕微地搖曳著,窗外的雨聲在靜謐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
轉眼到了清明那天,天氣並沒有好轉,那天趙恒親自為蘇豈挑了件淡紫色的外袍,看著他慢吞吞地穿上。
趙恒對每天早上給蘇豈準備衣服這件事,似乎始終抱著某種強烈的興趣和堅持,他認為這昭示著一種親密的關係。
據說蘇豈要去掃墓的地方並不很遠,於是趙恒就隻是把他送到熹園大門口,他見蘇豈撐著把白色的紙傘,傘撐得很低,隱隱約約隻露出小半張臉,然後便是一襲合身的紫色衣衫,覺得甚為滿意。
如果可以的話……趙恒不願意讓任何一個人看到蘇豈漂亮的樣子,他有著金屋藏嬌一樣的不可明言的心思。
“早去早回,自己小心些。”趙恒低聲囑咐道。
就在趙恒說完這句話的時候,蘇豈忽然抬頭看了他一眼,眼裏流露出一種趙恒很難讀懂的情緒。
然後他輕輕“嗯”了一聲,轉身朝街上走去。
直到少年的身影消失在街角,趙恒仍然兀自站在原地不動,他忽然覺得自己沒法從剛才少年的那一眼裏走出來。
蘇豈的眼神很奇特,那裏麵似乎裝滿了話,卻又一句都不打算說,還摻雜著一點委婉的歎息的意思。
趙恒過了很久才回過神來,望了一眼空蕩蕩的街角,在雨幕中回到園子裏。
蘇豈一個人在街上走了很久,他把那把白色紙傘撐得很低,經過他身旁的人沒有一個能看到他的臉或是表情。
街道上的行人來來往往,行色匆匆,蘇豈拐進一個幽暗的小巷——他太熟悉這個地方了,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都熟悉,這曾是他的棲身之所,也是他從灰暗人生裏走出來的那條路的起點。
早在來揚州的第一天,他就在小巷轉過一圈,這麽多年過去,整個揚州城都麵目全非了,這裏卻依然沒有什麽變化。
小巷裏有幾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們大多蜷縮在牆邊,借著那一點小小的屋簷避雨,卻還是被淋得很濕。
蘇豈在一個看起來年紀很小的乞丐麵前蹲下身,他撐著傘,頓時為那個小乞丐擋住了空中落下的雨。
小乞丐抬起頭疑惑地看著他,蘇豈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銀錠子,放到小乞丐的身前:“給你的。”
小乞丐的眼神頓時亮了,不隻是他,旁邊兩個年紀大一點的乞丐也緊緊盯著這裏,仿佛隨時會撲上來爭搶一樣。
蘇豈知道他們不敢——這些流浪在城中的可憐的人,他們若無事生非,一旦被官府抓住,會受到比常人更嚴酷的懲罰;他們甚至因為長期的饑餓和病痛,盡管是一個成年人的年紀,卻連爭搶的力氣也所剩無幾。
蘇豈看著那小乞丐,目光裏充滿了憐憫,還有一種隱秘的悲哀,他低聲說:“——但我要你幫我辦一件事。”
蘇豈湊到那小乞丐耳邊低語了幾句,然後站起身:“明白了嗎?”
小乞丐點了點頭,抓住地上那定銀子,快步跑出了小巷。
蘇豈離開小巷之後,又走進了街角一間不起眼的客棧,要了裏麵最便宜的房間,短短一刻鍾之後他就又走了出來。
他進去的時候是一張臉,離開的時候,雖然還穿著原來的衣服,卻已經換了一張完全不同的臉。
不隻是臉,他的言行舉止,都仿佛隱約成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他不再是他自己,他的模仿以假亂真。
這樣的轉變是不可思議的,甚至不可思議到危險的地步,因為隻要他想,他幾乎可以成為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包括最上位的人。
客棧掌櫃眯眼看著少年的背影,忍不住抓住一旁的店小二問道:“那是剛才來的客人嗎?我怎麽覺得……他長得和剛才不太一樣了呢……”
“不一樣?”店小二打著哈欠,瞧了一眼走出去的客人:“怎麽會不一樣呢?也許是您記錯了吧,人本來就那樣……”
“是麽……”掌櫃的堅持道,“可是他剛才分明……要年輕許多。”
“沒有吧……”
蘇豈在他們不休的爭論聲當中,已經逐漸走得遠了。
蘇豈在傍晚時分到達了揚州城外的荒郊,那裏的一片梅林還未完全凋謝殆盡,星星點點綴在枝頭,清冷而豔麗。
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住不下,蘇豈走在梅林裏,腳下是鬆軟的泥土,呼吸間都是雨後芬芳的香氣。
梅林深處有一座墓碑,顯然一驚很長時間沒有人打理過了,雜草幾乎要淹沒墓碑的頂端,周圍卻還盛開著幾朵小小、黃色的野花。
蘇豈在墓碑前停住腳步,他站在那裏不動,眼睛專注地看著墓碑上的字,那是他當年親手刻下的七個字。
——恩師俞見柏之墓。
那幾個字上有淺淺的褐色痕跡,那是蘇豈的血流在了墓碑上,他當年刻這幾個字的時候,雙手磨損得鮮血淋漓,那種錐心一樣的痛,他至今還記得非常清晰。
蘇豈站在墓碑前,心裏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就好像倦鳥回到了安逸的巢穴,一切奔波勞累都已經結束。
蘇豈的臉上悶悶熱熱的,仿佛有什麽在微弱地燃燒著一樣,那是人皮麵具覆蓋了皮膚帶來的溫度。可當他帶著麵具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所有的心緒都淡卻了,腦中隻剩下唯一一個堅定的信念。
那是一個深藏著的信念,是他花了過去無數心力去建立的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在此刻無比堅定。
蘇豈站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疲倦,於是他在那墓碑之前緩緩跪了下來,泥土裏都是積水,他的膝蓋浸沒在積水中,頓時濕透了。
膝蓋處傳來徹骨的冰涼,然而這冰涼給蘇豈帶來清醒,他忍受著這種不適,好像身體上痛苦了,精神上就能得到什麽解脫一樣。
“師父……”蘇豈跪著仿佛自言自語一般,聲音裏卻滿滿的都是悲傷,“你會不會……怪我呢?”
“我這麽做,你會不會怪我?”
“你知道嗎,我變了很多,我甚至殺了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變得連我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你會怪我嗎?”
“可是我沒有別的辦法了啊……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麽堅持下去……”
“對不起……”
蘇豈喃喃地說了很多,說到最後他的聲音都近乎哽咽了,帶著一種嘶啞,好像隨時就會哭出來似的。
然而墓碑前隻有他一個人,就像這麽多年來一樣,在這空曠的天地之間,始終都隻有他一個人。
除了穿梭而過的風聲,沒有一個多餘的聲音來回答他。他活得那麽悲哀。
到了傍晚都快要過去,酉時過半、天色暗沉下來的時候,蘇豈隱約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那腳步聲一直向他靠近,直到站到他的身後。
蘇豈站起身,背對著來人,用一種幾乎不屬於他的聲音低沉聲音說道:“……你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