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薩,好好加油,祝你過關!”眼看著陳薩起身,準備向候場區走去,包括郎朗在內的幾個中國籍選手,俱都紛紛給她加油打氣。
“恩,你們也好好加油。”陳薩故作輕鬆地對著這幾位說道。她的運氣實在是不算太好,居然在第一輪的抽簽中中獎了,抽到了一個第一號。無論是任何形式的藝術比賽,排在最前麵的幾位或多或少都會吃些虧。陳薩抽到了1號簽,心裏自然有些緊張。
“首先有請一號選手,來自中國的陳薩上場,她的參賽曲目是《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號》。”米雪介紹道。隨著她的介紹,一襲紫色禮服的陳薩登台亮相。
陳薩富有中國古典式的美感,微顯豐腴的她不但沒有因此而減分,反而讓她顯得更富魅力。美女效應不可小視,陳薩上台還沒開始演奏,場下的攝像機和照相機就開始“嚓嚓”響成一片了。就連五位評委,也朝她多看了幾眼。
“哦,來自中國的選手。”別列佐夫斯基輕聲嘀咕了一句。這幾天,因為接觸到劉宇凡的關係,使得他對來自中國的選手多了一些關注。在這之前,別列佐夫斯基對中國的鋼琴是有些成見的,因為他總覺得在那種封閉的、落後的鋼琴教育體製裏,誕生不了偉大的鋼琴家。不過劉宇凡卻改變了他這一看法,讓他相信原來在中國也是可以培養出出色的鋼琴家的。而這個陳薩,同樣也是來自中國。自然對她的表現,別列佐夫斯基也是多了幾分期待。
感受到了幾位評委關注的目光,陳薩感到有些緊張。這個演奏角度。幾位評委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她在琴鍵上的每一個細節動作。而這五位評委,都是當今在國際鋼琴界大名鼎鼎的泰山北鬥級人物。在他們麵前彈鋼琴,恐怕世界上沒有幾個鋼琴手能夠做到完全不緊張。
輕輕呼了口氣。陳薩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一對雪白的皓腕輕抬,瞬間朝琴鍵落去!
“嘩~~~”一陣轟然的琴聲響起,左手隆然作響的低音節奏,加上右手神氣活現的、具有進行曲風格的主旋律,共同構成了一道激昂、奮進的音流,正是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號》!
李斯特的作品,極少有“柔情似水”型的。總是充滿了激動、華麗等,這首《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號》是他創作的狂想曲中,極富代表性的一首,融合了匈牙利民間舞蹈的元素,全曲給一種熱烈、激動之感。
陳薩的基本功還是很紮實的,雖然情緒上還有些緊張,但手上的技術動作卻並沒有太大的變形。整首曲子彈得規規矩矩,細節的表現也很到位。總體來說,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發揮。
比較有趣的是,陳薩在彈琴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嘟起嘴巴。然後再放鬆掉,再嘟起來,似乎在用這種方式來詮釋音樂情緒,看起來很有意思。
而她在彈奏一些節奏性比較強的部分的時候,身體會規律地左右搖晃,這個動作,看上去卻有些像是鋼琴老師了。劉宇凡很熟悉這個動作,在他上音樂課的時候,他在師範的鋼琴老師就會習慣性地做出這個動作來。雖然那時看起來挺神氣的,不過現在看起來卻多少有些刻板。
“技術不錯,可惜就是沒放開,還是缺少舞台經驗啊。”別列佐夫斯基看著陳薩的演奏,臉上露出了一股可惜之色。顯然,這個同樣來自中國的漂亮的女鋼琴家,並沒有展現出讓他驚喜的實力和水平。這也讓他意識到了,像劉宇凡那樣的天才並不是隨處可見的。“中國式神話”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不過,從比賽的角度來說,陳薩的這首曲子,演奏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在結束的時候,全場熱烈的掌聲就說明了這一點。
從鋼琴前站起身來,陳薩的額頭已然微微見汗。這首曲子從頭至尾,不過四分多鍾的時間,按理說,單純從體力的消耗上,並不能讓她變成這樣,可見心裏的緊張,還是對她的發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衝著台下鞠了一躬,陳薩有些遺憾地走下了舞台。
由於不知道成績如何,她的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李斯特杯鋼琴比賽的規矩很奇怪,不當場打分。雖然許多選手不滿這一點,但這個規矩還是被沿襲了下來。固執的荷蘭人認為,這種比賽方式是最好的。
回到了選手席上,陳薩剛坐下就連說道:“哎呀,緊張了緊張了,我好像彈砸了。”
“沒有啊,我覺得你彈得挺不錯的,就是再放開點兒就好了。”劉宇凡笑著對她說道。
“真的啊,我也覺得自己有點放不開。不過你知道嗎?就坐在那個琴旁邊,看著那五位評委,我心裏就緊張得要命,哎,心理素質還是不過關啊。“陳薩有些惱喪的說道。
“沒事,盡力就好,別太把比賽當回事就好了。相信我,憑你的成績,闖進複賽肯定沒問題的。”劉宇凡笑著安慰她道。
“真的假的啊,借你吉言啊,要是我真的過了,請你們吃飯。”回到台下的陳薩,顯然是又恢複了活潑的本色,笑著對幾個人說道。反正已經彈完了,成績如何也不是自己決定的,陳薩這下倒是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心緒。
“嗬嗬,那我可就等著吃大餐了。”劉宇凡笑著說道。
“不行,陳薩,讓他請你,這家夥是個大款,有錢著呢。”王羽佳在一旁半開玩笑地說道。
“沒錯,我證明。”郎朗在一旁幫起了腔。
坐在他們旁邊的李雲迪,看著幾個人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兒,心裏不由得有些失落。他的性格有些內向,剛剛和他們幾個見麵的時候,也隻是點個頭打了個招呼,就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一個人在外麵比賽,李雲迪很是羨慕他們這樣的氣氛。有心想要加入進去,卻似乎找不到什麽話題。
“嗨,雲迪,認識一下,我叫孫穎迪,上海音樂學院的,咱們兩個的名字都有一個迪字,也算是有緣了。”坐在李雲迪旁邊的一個卷發帶眼鏡的年輕人笑著和他打了個招呼,隨即伸出了手。
“哦,你好你好,穎迪,之前就聽說過你,這次你也是一個人來的?”李雲迪這才發現,在自己的身後,還坐著一位同胞呢。
“嗬嗬,是啊。對了,你幾號啊。”孫穎迪笑著問道。
“哦,16號,估計上午能輪到吧。”李雲迪笑著說道。
“恩,祝你好運嘍。我42號,估計今天夠嗆了,就坐在台下看你們發揮了,嗬嗬。”孫穎迪笑著說道。比起李雲迪來,他顯然比較健談。
“唉,那邊那幾個人,看上去挺熟的啊。那個郎朗我認識,原來是中音的,現在聽說是在柯蒂斯呢,厲害啊。”孫穎迪向那邊瞅了一眼,笑著說道。
“是啊,我也聽過他彈琴,挺厲害的。”李雲迪早就注意到那邊的幾個人了,聽到孫穎迪這麽說,笑著附和了一句。
“唉?那個馬克西姆怎麽也和他們坐在一起,還看上去很熟的樣子?對了,那個人是誰啊,眼生得很啊。”孫穎迪注意到和馬克西姆正聊著什麽的劉宇凡,有些奇怪地問道。
“不知道,看著挺眼生的。”李雲迪搖了搖頭說道。
其實,在國內的娛樂圈內,劉宇凡大小也算是有些名氣了。隻不過這兩位都是“琴癡”,除了鋼琴其他的事情甚少關注,所以劉宇凡雖然在流行音樂界闖出了一點小小的名氣,但由於從未在國際級的鋼琴比賽或是演出上露過臉,所以這兩位對他反而不太了解。
這時,台上的報幕聲打斷了兩個人的聊天,第二位選手上場了。
這是一位來自英國愛麗絲皇家音樂學院的青年鋼琴演奏家,叫麥瑞安,一頭漂亮的金發,一件黑色的晚禮,讓她看上去很有一股國際明星範兒。不過長相就比較一般了,雖然也屬於和陳薩一樣稍帶些“豐腴”的,但卻像是“豐腴”得過了頭,那**在外麵的粗胖的“玉臂”很是富有視覺衝擊力。
她演奏的作品是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這是一首比較生僻的作品。李斯特一生寫過的奏鳴曲很少,這一首在公開場合並不多見。
隨著麥瑞安演出的開始,劉宇凡也停止了和眾人的交談,長身而起道:“各位,我也要去候場了,手氣好抽到了順序有些靠前,沒辦法,嗬嗬。”
“老板加油!”馬克西姆衝劉宇凡豎了豎大拇指說道。
“嗬嗬,你們也是。”劉宇凡笑著衝幾個人點了點頭,隨即向後台走去。
“他去候場了。”看著劉宇凡離席而起,孫穎迪拍了拍李雲迪的肩膀,示意道。
劉宇凡在預賽的手氣的確“不錯”,抽到了第五號的他,隻匆匆聽了一首曲子之後,就準備登台演出了。這是他第一次在這種國際鋼琴大賽中亮相,所有那些關注他的人,都在靜靜期待著他的表現!(未完待續)rq
“恩,你們也好好加油。”陳薩故作輕鬆地對著這幾位說道。她的運氣實在是不算太好,居然在第一輪的抽簽中中獎了,抽到了一個第一號。無論是任何形式的藝術比賽,排在最前麵的幾位或多或少都會吃些虧。陳薩抽到了1號簽,心裏自然有些緊張。
“首先有請一號選手,來自中國的陳薩上場,她的參賽曲目是《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號》。”米雪介紹道。隨著她的介紹,一襲紫色禮服的陳薩登台亮相。
陳薩富有中國古典式的美感,微顯豐腴的她不但沒有因此而減分,反而讓她顯得更富魅力。美女效應不可小視,陳薩上台還沒開始演奏,場下的攝像機和照相機就開始“嚓嚓”響成一片了。就連五位評委,也朝她多看了幾眼。
“哦,來自中國的選手。”別列佐夫斯基輕聲嘀咕了一句。這幾天,因為接觸到劉宇凡的關係,使得他對來自中國的選手多了一些關注。在這之前,別列佐夫斯基對中國的鋼琴是有些成見的,因為他總覺得在那種封閉的、落後的鋼琴教育體製裏,誕生不了偉大的鋼琴家。不過劉宇凡卻改變了他這一看法,讓他相信原來在中國也是可以培養出出色的鋼琴家的。而這個陳薩,同樣也是來自中國。自然對她的表現,別列佐夫斯基也是多了幾分期待。
感受到了幾位評委關注的目光,陳薩感到有些緊張。這個演奏角度。幾位評委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她在琴鍵上的每一個細節動作。而這五位評委,都是當今在國際鋼琴界大名鼎鼎的泰山北鬥級人物。在他們麵前彈鋼琴,恐怕世界上沒有幾個鋼琴手能夠做到完全不緊張。
輕輕呼了口氣。陳薩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一對雪白的皓腕輕抬,瞬間朝琴鍵落去!
“嘩~~~”一陣轟然的琴聲響起,左手隆然作響的低音節奏,加上右手神氣活現的、具有進行曲風格的主旋律,共同構成了一道激昂、奮進的音流,正是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號》!
李斯特的作品,極少有“柔情似水”型的。總是充滿了激動、華麗等,這首《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號》是他創作的狂想曲中,極富代表性的一首,融合了匈牙利民間舞蹈的元素,全曲給一種熱烈、激動之感。
陳薩的基本功還是很紮實的,雖然情緒上還有些緊張,但手上的技術動作卻並沒有太大的變形。整首曲子彈得規規矩矩,細節的表現也很到位。總體來說,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發揮。
比較有趣的是,陳薩在彈琴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嘟起嘴巴。然後再放鬆掉,再嘟起來,似乎在用這種方式來詮釋音樂情緒,看起來很有意思。
而她在彈奏一些節奏性比較強的部分的時候,身體會規律地左右搖晃,這個動作,看上去卻有些像是鋼琴老師了。劉宇凡很熟悉這個動作,在他上音樂課的時候,他在師範的鋼琴老師就會習慣性地做出這個動作來。雖然那時看起來挺神氣的,不過現在看起來卻多少有些刻板。
“技術不錯,可惜就是沒放開,還是缺少舞台經驗啊。”別列佐夫斯基看著陳薩的演奏,臉上露出了一股可惜之色。顯然,這個同樣來自中國的漂亮的女鋼琴家,並沒有展現出讓他驚喜的實力和水平。這也讓他意識到了,像劉宇凡那樣的天才並不是隨處可見的。“中國式神話”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不過,從比賽的角度來說,陳薩的這首曲子,演奏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在結束的時候,全場熱烈的掌聲就說明了這一點。
從鋼琴前站起身來,陳薩的額頭已然微微見汗。這首曲子從頭至尾,不過四分多鍾的時間,按理說,單純從體力的消耗上,並不能讓她變成這樣,可見心裏的緊張,還是對她的發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衝著台下鞠了一躬,陳薩有些遺憾地走下了舞台。
由於不知道成績如何,她的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李斯特杯鋼琴比賽的規矩很奇怪,不當場打分。雖然許多選手不滿這一點,但這個規矩還是被沿襲了下來。固執的荷蘭人認為,這種比賽方式是最好的。
回到了選手席上,陳薩剛坐下就連說道:“哎呀,緊張了緊張了,我好像彈砸了。”
“沒有啊,我覺得你彈得挺不錯的,就是再放開點兒就好了。”劉宇凡笑著對她說道。
“真的啊,我也覺得自己有點放不開。不過你知道嗎?就坐在那個琴旁邊,看著那五位評委,我心裏就緊張得要命,哎,心理素質還是不過關啊。“陳薩有些惱喪的說道。
“沒事,盡力就好,別太把比賽當回事就好了。相信我,憑你的成績,闖進複賽肯定沒問題的。”劉宇凡笑著安慰她道。
“真的假的啊,借你吉言啊,要是我真的過了,請你們吃飯。”回到台下的陳薩,顯然是又恢複了活潑的本色,笑著對幾個人說道。反正已經彈完了,成績如何也不是自己決定的,陳薩這下倒是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心緒。
“嗬嗬,那我可就等著吃大餐了。”劉宇凡笑著說道。
“不行,陳薩,讓他請你,這家夥是個大款,有錢著呢。”王羽佳在一旁半開玩笑地說道。
“沒錯,我證明。”郎朗在一旁幫起了腔。
坐在他們旁邊的李雲迪,看著幾個人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兒,心裏不由得有些失落。他的性格有些內向,剛剛和他們幾個見麵的時候,也隻是點個頭打了個招呼,就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一個人在外麵比賽,李雲迪很是羨慕他們這樣的氣氛。有心想要加入進去,卻似乎找不到什麽話題。
“嗨,雲迪,認識一下,我叫孫穎迪,上海音樂學院的,咱們兩個的名字都有一個迪字,也算是有緣了。”坐在李雲迪旁邊的一個卷發帶眼鏡的年輕人笑著和他打了個招呼,隨即伸出了手。
“哦,你好你好,穎迪,之前就聽說過你,這次你也是一個人來的?”李雲迪這才發現,在自己的身後,還坐著一位同胞呢。
“嗬嗬,是啊。對了,你幾號啊。”孫穎迪笑著問道。
“哦,16號,估計上午能輪到吧。”李雲迪笑著說道。
“恩,祝你好運嘍。我42號,估計今天夠嗆了,就坐在台下看你們發揮了,嗬嗬。”孫穎迪笑著說道。比起李雲迪來,他顯然比較健談。
“唉,那邊那幾個人,看上去挺熟的啊。那個郎朗我認識,原來是中音的,現在聽說是在柯蒂斯呢,厲害啊。”孫穎迪向那邊瞅了一眼,笑著說道。
“是啊,我也聽過他彈琴,挺厲害的。”李雲迪早就注意到那邊的幾個人了,聽到孫穎迪這麽說,笑著附和了一句。
“唉?那個馬克西姆怎麽也和他們坐在一起,還看上去很熟的樣子?對了,那個人是誰啊,眼生得很啊。”孫穎迪注意到和馬克西姆正聊著什麽的劉宇凡,有些奇怪地問道。
“不知道,看著挺眼生的。”李雲迪搖了搖頭說道。
其實,在國內的娛樂圈內,劉宇凡大小也算是有些名氣了。隻不過這兩位都是“琴癡”,除了鋼琴其他的事情甚少關注,所以劉宇凡雖然在流行音樂界闖出了一點小小的名氣,但由於從未在國際級的鋼琴比賽或是演出上露過臉,所以這兩位對他反而不太了解。
這時,台上的報幕聲打斷了兩個人的聊天,第二位選手上場了。
這是一位來自英國愛麗絲皇家音樂學院的青年鋼琴演奏家,叫麥瑞安,一頭漂亮的金發,一件黑色的晚禮,讓她看上去很有一股國際明星範兒。不過長相就比較一般了,雖然也屬於和陳薩一樣稍帶些“豐腴”的,但卻像是“豐腴”得過了頭,那**在外麵的粗胖的“玉臂”很是富有視覺衝擊力。
她演奏的作品是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這是一首比較生僻的作品。李斯特一生寫過的奏鳴曲很少,這一首在公開場合並不多見。
隨著麥瑞安演出的開始,劉宇凡也停止了和眾人的交談,長身而起道:“各位,我也要去候場了,手氣好抽到了順序有些靠前,沒辦法,嗬嗬。”
“老板加油!”馬克西姆衝劉宇凡豎了豎大拇指說道。
“嗬嗬,你們也是。”劉宇凡笑著衝幾個人點了點頭,隨即向後台走去。
“他去候場了。”看著劉宇凡離席而起,孫穎迪拍了拍李雲迪的肩膀,示意道。
劉宇凡在預賽的手氣的確“不錯”,抽到了第五號的他,隻匆匆聽了一首曲子之後,就準備登台演出了。這是他第一次在這種國際鋼琴大賽中亮相,所有那些關注他的人,都在靜靜期待著他的表現!(未完待續)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