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隨著孟享的一聲命令,南方的華夏大軍在44年1月10日起,又開始了一輪突擊。


    靜若處子,動若狡兔。


    華夏軍隊的舉動一直都讓日本人琢磨不透。


    明明擊穿了日軍的前沿防線,但華夏軍隊卻經常停滯不前,視直入日軍心腹之地這種大功勞如無物,步步為營,根本不給日本人以誘殲的機會。而當日本人麵對著華夏軍隊一點點的蠶食重壓無奈的時候,華夏軍隊卻突然來一個奔襲,大軍整個的壓上幾十裏。


    等到日本人反應過來後,整個華夏軍隊的前線陣地又成了銅牆鐵壁,根本不給日軍一點可趁之機。


    即使在叢林中和那些磨礪作戰的華夏新兵小分隊身上占得一點便宜,但轉瞬間就被通訊發達的華夏軍隊的精銳給找回來。


    時間長了,數著手頭上寥寥無幾的殲敵數,和自身軍隊不知不覺消耗掉的人數,一些日本人也覺察出來,華夏人不止是在練兵,這種打法也是一種戰績積少成多的作戰方式。


    但他們使勁了渾身解數,依舊無法改變這種局麵,隻能被動的跟著華夏軍隊的節奏走。


    或許這樣也能夠達到拖延華夏軍隊的戰略目的,讓日本獲得一絲喘息之機,最終日本人也認了,習慣了華夏軍隊的打法。


    所以當他們得知華夏軍隊又開始大規模突襲的時候,也並沒有太在意,一邊抵抗著,一邊準備再退個幾十裏。


    就連日本人一向喜歡突前的高級指揮部現在也早就提前挪到了前線三十公裏以外。


    三十公裏已經是華夏猛烈的炮灰延伸的最大極限了。據日本人的觀察總結,對於經常依仗炮火強壓日本人的華夏軍隊來說,三十公裏一般也是一次性反擊前進的範圍。日本人的高級指揮部,即使不怕炮火的轟擊,也怕華夏軍隊突襲而來。


    雖然華夏人對一般的日本兵不留俘虜,但對於那些高級軍官,卻喜歡活捉。


    被華夏人活捉去的日本高級軍官。一向都是被推到華夏的戰爭審判法庭中,當著眾多華夏民眾的麵,曆數各種罪狀,然後才是處以極刑。


    日本人的高級軍官幾乎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對華夏的血債,一捉一個準。


    一樣是死的下場,還要受盡羞辱,而且華夏人判處的極刑,還特別喜歡使用讓日本人格外恐怖的直接砍頭。甚至就連死去的屍首,還經常成為華夏和日本人交換戰俘等的籌碼,被完全利用,這使得日本高級軍官在和華夏部隊作戰的時候,分外惜命謹慎。


    但這一次,他們的謹慎似乎不管用了。華夏的南方大軍一下就突破了三十公裏的界限,繼續向南突擊,就連身後被徹底圍困的一眾日本軍官都不理睬。


    習慣了華夏軍隊原有戰爭節奏的日本人被這一次的突變打懵了,甚至在華夏大軍橫掃的三天內。亂作一團,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進攻。


    日本人重點防禦的前沿的60公裏陣地,被傾力而出的華夏大軍不到一天就捅破了。接下來除了幾個重要區域防止華夏的空降外。其他地方的防禦幾乎可以說比紙還薄。


    而偏偏華夏軍隊這一次是獅子搏兔,不再是部分軍隊一步一停的穩紮穩打,而是直接把近200萬大軍都投入了進去,力求盡快在外界反應過來前,快速的解決中南半島的問題。


    於此同時,在南洋的不少日本占領地隱蔽和潛伏積聚的力量,也一起迸發。


    不需要空投,靠著華人武裝力量協助掩護下慢慢積聚起來的華夏國防軍,在空中火力以及基地重火力武器支援下。就成為了插入日軍核心地帶的一把把尖刀。雖然不求破敵,但足以攪得日軍焦頭爛額。


    此時日本人也沒有能力來壓製這些內部暴起的動蕩,來自北方和東方的華夏大軍已經打得他們潰不成軍,難以他顧。


    之前,法屬印度支那已經基本被華夏占領了。剩下一星半點零散各處的負隅頑抗的日本人據點,被孟享留著做平衡對付土著人的棋子用,根本構不成威脅。不過這一次也在攻擊中縮小了麵積和數量。


    馬來半島被華夏占去了一半多,隻剩下南邊的新加坡和北邊宋卡以北的地區。這一次盤踞在這塊金色半島中端的華夏大軍一路向北攻擊,不等泰國國王宣布投降。僅用了一周時間,就跟北邊和東邊攻來的華夏大軍會師曼穀了。


    接下來的一周,又學著日本人順手從陸上進攻,摘取了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地。


    在泰國的三十萬日軍,被快速突擊的華夏大軍滅了大半,剩下的十幾萬人隻能向緬甸方向退去。


    東麵、北麵和南麵都已經被華夏控製封死,日本的海上力量也根本來不及撤離這麽多的軍隊和物資,他們隻能向西。


    這一次華夏軍隊突襲是大範圍的,不止是在中南半島,蘇門答臘島和加裏曼丹島上本來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的華夏軍隊也發起了大規模的突襲,半個月的時間就殲日軍二十多萬,徹底把這兩個大島控製在了手中。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還沒等外界搞清楚怎麽回事,華夏已經在東南亞翻雲覆雨,掌控了過半地區。


    東南亞的日軍在短時間損失了四十多萬後,隻剩下了菲律賓、爪哇島等島嶼,在東南亞範圍內的亞洲大陸也隻剩下了緬甸南部。


    相對來說,華夏對緬甸的攻擊偏弱了些,使得在中南半島的殘存的日軍可以退入緬甸。雖然華夏軍隊跟在他們身後接踵而來,但並沒有像其他地方那樣達到直接圍殲的效果。


    “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小鬼子跑掉,真不是滋味!”已經是少將師長的劉放吾不甘心的瞅了瞅孫立人道。


    “上邊有統一的安排,接下裏該打的鬼子別放跑了就行!”孫立人掃了他一眼,然後淡淡的說道。


    這次南方軍的總指揮雖然是鼠一,但主要還是孫立人來上下忙碌。法屬印度支那的戰爭已經結束,副指揮白崇禧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整個英屬印度支那的戰鬥可都屬於孫立人來主持。


    雖然孟享沒有細說,但卻點到了驅狼吞狗的戰略意圖,孫立人自然也就明白了剩下日本人的用途,直接放開了緬甸南部的通道,一路趕著日本人的殘兵敗將壓向了印緬邊界。


    與之同行的還有二十多萬印度偽軍,在這一次華夏的突襲中,三十萬印度偽軍和七十萬土著偽軍被殲,剩下的土著軍隊隻有十幾萬跟著日本人一同西撤,其他的都一窩蜂的散入叢林中,各自奔逃。


    日本人也想著利用這些人四處逃竄的混亂阻礙一下華夏軍隊的追擊,但那些土著人早就嚇破了膽,隻顧逃命,哪裏還要再為蝗軍效忠?猶如小浪花碰到了鐵甲艦的艦艏一樣,根本對華夏軍隊的追擊沒有一點影響。


    華夏大軍緊緊的追在逃竄日軍身後,讓他們來不及停下來組織起有效地阻擊,在從北麵和東麵的步步緊壓下,隻能繼續逃竄。本來還指望緬甸的駐軍能擋一擋,但在華夏軍隊全力打壓下的,又是一場場的潰敗。


    在隨時可能傳來華夏裝甲部隊和空降部隊阻斷退路,遭到圍殲的情況下,日本人隻能留下部分軍隊斷後,大軍繼續西撤,小規模的阻擊根本不管用。即使華夏部隊出動的是輕型坦克為主的裝甲部隊,但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日本人匆匆布置的防禦陣線也是一擊而潰。


    1月24日,華夏軍隊攻入仰光,踏著周圍的華人慶祝這個特殊的除夕夜的鞭炮聲,繼續向西追擊。


    一路追擊中,到了2月中旬,日本人在又丟下了十萬日軍屍體和逃入叢林中的近十萬日軍後,剩下的二十萬左右的日軍撤入了印度邊境,和留在印度的三十萬日軍會合,準備借助緬印邊界的地形阻擊華夏軍隊。


    但華夏大軍卻在邊界附近停止了持續了近一個月的追擊,駐紮了下來。除了加大對周邊的剿匪力度,接收日本人的遺留的財產外,不再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似乎一下子又沉靜了下來。


    而外界因為華夏大軍在南洋的行動,此時卻已經掀起了驚天駭浪。(未完待續)r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紅色警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刀老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刀老猿並收藏抗戰之紅色警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