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之戰後,英國人有些絕望了。
海軍都擋不住華夏,陸地上就更不用指望了。北海海戰過後三天之內,華夏軍隊就攻進了倫敦。若不是英國人在就和德國人在倫敦巷戰了很久,有了足夠的防備,甚至可能被華夏軍隊熟練的巷戰攻勢一舉而占領整個倫敦城。
就這樣,英國人還是在倫敦城被華夏壓著打,步步後退。
但他們還是低估了華夏軍隊的實力,對於早已經被德國人和英國人**成一處處廢墟的倫敦城,華夏並不是太興趣。在英國人注意力集中向打得火熱的倫敦的時候,華夏大軍突襲伯明翰。
當倫敦淪陷後,英國人把倫敦等地撤回來的很多機器物資都集中在了伯明翰,有考垂在前方抵擋,伯明翰和曼徹斯特一樣成了英國人的工業核心之一。
對於英國這個蒸汽機時代發源地,雖然很多機器已經老舊,但麵臨著工業普及需求巨大的華夏也不挑剔。而且底蘊深厚的英國一直站在世界科技先進最前沿,先進的機器也不少,甚至很多技術超過美國和德國。
這樣的肥肉一點都不必德國差,孟享打定了登陸英國土就是為了這個而來。攻擊倫敦隻是為了實現全球的戰略部署,而進攻伯明翰是為了撈實際的好處。
當英國人聽聞有華夏軍隊空降曼徹斯特,威脅到皇室和權貴的安危後,立即抽調兵力前去保衛曼徹斯特,兵力有些空虛的伯明翰就被華夏軍隊突襲攻陷。
來英國民眾還組織起來參與抵抗,但華夏軍隊很快用暴力告訴了他們什麽是順者昌、逆者亡的現實,徹底在拳頭和槍口下老實了下來。不到一周,伯明翰徹底被華夏軍隊控製。
聽聞伯明翰失陷的消息後。曼徹斯特的英國皇室慌作了一團。華夏軍隊的攻勢比以前的德國人還要猛,而且在英國海軍主力被毀,英國人實力又被掏空,美國人要撒手不管的情況下,英國人能堅持多久,誰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出悲觀的念頭。
原來的那個搬遷向加拿大的計劃,又再次被提起。
“加拿大也被華夏人占了一半了!”有人反對道。
華夏北美軍團們也沒閑著。在北海海戰獲勝後,阿拉斯加附近出現了華夏大規模艦隊的身影,在導彈擊沉了美國一艘巡洋艦後。美國白令海峽艦隊退縮了。同樣海軍元氣大傷的情況下,美國海軍已經調整了戰略,在沒有方法徹底對付華夏的導彈前,先收縮海上防禦。
來美國高層是打算逐步退守防禦的,可華夏海軍的導彈一出現。那些遊弋在外的美國戰艦立即逃竄。
打不著被人,光挨打甚至送死,誰會傻得像逼得沒辦法的蘇俄人那樣?
北海之戰打得美國人成了驚弓之鳥,即使看到那些華夏小型戰艦都心驚膽戰,誰也不能確定上麵會不會有致命的導彈存在。隻要看到華夏戰艦發射導彈,更是一個比一個躥得快。
夏威夷周邊的美國艦隊一下子看不到影子了,美國艦隊也不搞海上封鎖了。把原來的控製麵,改為了控製關島、塞班島等節點。
華夏海軍也趁勢逼到阿拉斯加海岸線,一輪導彈放出擊潰了美國艦隊了,然後配合華夏北美陸軍兩麵夾擊。連續攻克了幾處港口。
駐守的美軍聞聽華夏戰艦到來,海軍撤離,爭先恐後的坐船後撤,有些甚至直接放棄了那些港口。要知道華夏大軍的攻勢不止是在阿拉斯加。在加拿大的西部沿海港口外,也不斷有“遭到華夏軍隊突襲”的疾呼求援。
真要被華夏占據了加拿大的港口。卡住了美軍撤離的通道,死守在港口的軍隊,恐怕要在華夏戰艦的炮火中全軍覆沒。即使能守住港口,在眼下美國海軍不給力的情況下,等待到援軍的機會渺茫。恐怕一直困死在駐地,也難以等來支援。
撤退是他們能選擇的唯一保命措施。況且他們還麵臨著華夏陸軍的夾擊,是戰敗的,不是逃兵。
於是在華夏軍隊的趁勢攻擊下,陸續攻克了加拿大的西部海岸線。加上華夏軍隊向東進攻的腳步已經逼到了溫尼伯附近,可以說加拿大西部大半都落入了華夏之手。這個時候,英國人遷移過去,也同樣麵臨著危險。
“華夏人不是德國人。他們不懂得西方的騎士風度,他們不懂得我們西方創造的燦爛明。我們能指望華夏人放過我們?留在歐洲會更危險,而在美洲至少還有美國人!”丘吉爾恨道。
美國人的撤離,無疑擺了英國人一道。
但英國人現在又離不開美國人的支援。
“他們不來歐洲,我們就去美洲!”丘吉爾幽幽然的定下了遷移的決定。
整個加拿大因為歐洲人從大西洋而來,所以主要開發的是東部。雖然東部還有法國人的勢力,但現在法國人更為淪落,那裏的資源足以讓英國人緩過一口氣來。
丘吉爾就不信美國人放任華夏一直在北美大陸肆虐,占領了半個加拿大的華夏可是同時威脅到加拿大東部和美國西部。現在元氣大傷的英國人還是躲在後邊坐山觀虎鬥為好。
“那我們的家鄉呢,還有歐洲呢?”有人不舍道。
“我們的家鄉,我們會再次回來的!至於歐洲……”丘吉爾一頓,然後決然道“無論誰來統治歐洲,都將麵臨著一個混亂的泥潭!”
英國人連美國人都不願讓其染指歐洲,又怎麽會讓華夏入駐。為了對付華夏,英國人啟動了很多暗藏多年的棋子和後手,要攪亂歐洲。
歐洲越亂,他們在美洲也更安全。雖然也便宜美國人,但丘吉爾也順勢拖著美國人下水,雙方聯合一起把歐洲攪得更亂。
“法國人、德國人、蘇俄人,夠華夏人頭疼的了!”
……
“真沒想到,真沒想到啊!”被英美共同扶上台的戴高樂此時麵臨著不斷壓上來的華夏大軍隻能連連感歎。
在北海海戰波及全球後,法國的華夏軍隊也借勢提前發動了反擊。來已經做好反擊準備的30多萬華夏軍隊,在裝甲大軍的前導下,很快橫掃了半個法國。
美國人急著撤離,英國人忙著護衛土,法國人士氣大跌,其他盟軍小弟更是各顧各,在華夏早就蓄銳的反擊下,甚至連一些秘密武器都沒有拿出來,就快速的擊垮了一處處的防線。早就投降過德國人的法國民眾,對再向華夏投降也無所謂,根不像英國人那樣還積極抵抗。
華夏大軍更是進攻順暢,一口氣就打到了巴黎城外,讓剛把新政府搬進了巴黎的戴高樂悔得腸子都青了。
為了討好美英,戴高樂不惜向昔日曾向他伸出橄欖枝的華夏宣戰征討,還緊跟在美英後邊大肆**。可誰想到,華夏沒多久就在北海掀翻了美英海軍,緊接著就一路打到了法國首都城外。這個時候想憑借著昔日的那點香火都難。
“和談吧!”最終政治家的厚臉皮戰勝了心中的慚愧,戴高樂政府還是對城外的華夏提出了和談。
法國人可比不上昔日靠著海軍馳騁全球的英國人那麽好命,還有個加拿大可以遷移。他們的殖民地很多是在近距離的非洲。要遷移到荒蠻的非洲陪伴野人,還不如讓那些崇尚時尚的法國人去死。
已經有人在商量宣布巴黎再一次進入不設防狀態了,感覺後方無路可退的戴高樂,在無法從英美得到幫助後,隻能選擇和談。
法國人這麽順從是蠱惑他們起來折騰的英國人想不到的,英國人設想的起來反抗的高盧雄雞並沒有跳出來當出頭鳥。
……
之前一直喊著戰鬥的蘇俄人這一次也沉默了。
對抗德國人以及華夏在其東線的行動,早就讓蘇俄人元氣大傷,不說被劫掠,被毀掉的工廠機器,就是青壯勞動力也被戰爭磨盤磨成了一堆堆的炮灰。此時在戰場上已經男女老少齊上的全民皆兵了,對付同樣在硬撐的德國人還可以,但對付背後有6億人口撐腰的華夏人,隻要斯大林還沒有徹底陷入瘋狂,他就不會做出太過腦殘的決定。
美英的退縮撤離,讓斯大林破口大罵之餘,也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也準備好了跟華夏和談。
烏拉爾山以東和中亞地區是不指望了,甚至可能還有更多的不平等條約,但為了蘇俄政權的生存,甚至是為了俄羅斯民族的生存,即使是屈辱條約也必須要忍耐。
……
海軍都擋不住華夏,陸地上就更不用指望了。北海海戰過後三天之內,華夏軍隊就攻進了倫敦。若不是英國人在就和德國人在倫敦巷戰了很久,有了足夠的防備,甚至可能被華夏軍隊熟練的巷戰攻勢一舉而占領整個倫敦城。
就這樣,英國人還是在倫敦城被華夏壓著打,步步後退。
但他們還是低估了華夏軍隊的實力,對於早已經被德國人和英國人**成一處處廢墟的倫敦城,華夏並不是太興趣。在英國人注意力集中向打得火熱的倫敦的時候,華夏大軍突襲伯明翰。
當倫敦淪陷後,英國人把倫敦等地撤回來的很多機器物資都集中在了伯明翰,有考垂在前方抵擋,伯明翰和曼徹斯特一樣成了英國人的工業核心之一。
對於英國這個蒸汽機時代發源地,雖然很多機器已經老舊,但麵臨著工業普及需求巨大的華夏也不挑剔。而且底蘊深厚的英國一直站在世界科技先進最前沿,先進的機器也不少,甚至很多技術超過美國和德國。
這樣的肥肉一點都不必德國差,孟享打定了登陸英國土就是為了這個而來。攻擊倫敦隻是為了實現全球的戰略部署,而進攻伯明翰是為了撈實際的好處。
當英國人聽聞有華夏軍隊空降曼徹斯特,威脅到皇室和權貴的安危後,立即抽調兵力前去保衛曼徹斯特,兵力有些空虛的伯明翰就被華夏軍隊突襲攻陷。
來英國民眾還組織起來參與抵抗,但華夏軍隊很快用暴力告訴了他們什麽是順者昌、逆者亡的現實,徹底在拳頭和槍口下老實了下來。不到一周,伯明翰徹底被華夏軍隊控製。
聽聞伯明翰失陷的消息後。曼徹斯特的英國皇室慌作了一團。華夏軍隊的攻勢比以前的德國人還要猛,而且在英國海軍主力被毀,英國人實力又被掏空,美國人要撒手不管的情況下,英國人能堅持多久,誰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出悲觀的念頭。
原來的那個搬遷向加拿大的計劃,又再次被提起。
“加拿大也被華夏人占了一半了!”有人反對道。
華夏北美軍團們也沒閑著。在北海海戰獲勝後,阿拉斯加附近出現了華夏大規模艦隊的身影,在導彈擊沉了美國一艘巡洋艦後。美國白令海峽艦隊退縮了。同樣海軍元氣大傷的情況下,美國海軍已經調整了戰略,在沒有方法徹底對付華夏的導彈前,先收縮海上防禦。
來美國高層是打算逐步退守防禦的,可華夏海軍的導彈一出現。那些遊弋在外的美國戰艦立即逃竄。
打不著被人,光挨打甚至送死,誰會傻得像逼得沒辦法的蘇俄人那樣?
北海之戰打得美國人成了驚弓之鳥,即使看到那些華夏小型戰艦都心驚膽戰,誰也不能確定上麵會不會有致命的導彈存在。隻要看到華夏戰艦發射導彈,更是一個比一個躥得快。
夏威夷周邊的美國艦隊一下子看不到影子了,美國艦隊也不搞海上封鎖了。把原來的控製麵,改為了控製關島、塞班島等節點。
華夏海軍也趁勢逼到阿拉斯加海岸線,一輪導彈放出擊潰了美國艦隊了,然後配合華夏北美陸軍兩麵夾擊。連續攻克了幾處港口。
駐守的美軍聞聽華夏戰艦到來,海軍撤離,爭先恐後的坐船後撤,有些甚至直接放棄了那些港口。要知道華夏大軍的攻勢不止是在阿拉斯加。在加拿大的西部沿海港口外,也不斷有“遭到華夏軍隊突襲”的疾呼求援。
真要被華夏占據了加拿大的港口。卡住了美軍撤離的通道,死守在港口的軍隊,恐怕要在華夏戰艦的炮火中全軍覆沒。即使能守住港口,在眼下美國海軍不給力的情況下,等待到援軍的機會渺茫。恐怕一直困死在駐地,也難以等來支援。
撤退是他們能選擇的唯一保命措施。況且他們還麵臨著華夏陸軍的夾擊,是戰敗的,不是逃兵。
於是在華夏軍隊的趁勢攻擊下,陸續攻克了加拿大的西部海岸線。加上華夏軍隊向東進攻的腳步已經逼到了溫尼伯附近,可以說加拿大西部大半都落入了華夏之手。這個時候,英國人遷移過去,也同樣麵臨著危險。
“華夏人不是德國人。他們不懂得西方的騎士風度,他們不懂得我們西方創造的燦爛明。我們能指望華夏人放過我們?留在歐洲會更危險,而在美洲至少還有美國人!”丘吉爾恨道。
美國人的撤離,無疑擺了英國人一道。
但英國人現在又離不開美國人的支援。
“他們不來歐洲,我們就去美洲!”丘吉爾幽幽然的定下了遷移的決定。
整個加拿大因為歐洲人從大西洋而來,所以主要開發的是東部。雖然東部還有法國人的勢力,但現在法國人更為淪落,那裏的資源足以讓英國人緩過一口氣來。
丘吉爾就不信美國人放任華夏一直在北美大陸肆虐,占領了半個加拿大的華夏可是同時威脅到加拿大東部和美國西部。現在元氣大傷的英國人還是躲在後邊坐山觀虎鬥為好。
“那我們的家鄉呢,還有歐洲呢?”有人不舍道。
“我們的家鄉,我們會再次回來的!至於歐洲……”丘吉爾一頓,然後決然道“無論誰來統治歐洲,都將麵臨著一個混亂的泥潭!”
英國人連美國人都不願讓其染指歐洲,又怎麽會讓華夏入駐。為了對付華夏,英國人啟動了很多暗藏多年的棋子和後手,要攪亂歐洲。
歐洲越亂,他們在美洲也更安全。雖然也便宜美國人,但丘吉爾也順勢拖著美國人下水,雙方聯合一起把歐洲攪得更亂。
“法國人、德國人、蘇俄人,夠華夏人頭疼的了!”
……
“真沒想到,真沒想到啊!”被英美共同扶上台的戴高樂此時麵臨著不斷壓上來的華夏大軍隻能連連感歎。
在北海海戰波及全球後,法國的華夏軍隊也借勢提前發動了反擊。來已經做好反擊準備的30多萬華夏軍隊,在裝甲大軍的前導下,很快橫掃了半個法國。
美國人急著撤離,英國人忙著護衛土,法國人士氣大跌,其他盟軍小弟更是各顧各,在華夏早就蓄銳的反擊下,甚至連一些秘密武器都沒有拿出來,就快速的擊垮了一處處的防線。早就投降過德國人的法國民眾,對再向華夏投降也無所謂,根不像英國人那樣還積極抵抗。
華夏大軍更是進攻順暢,一口氣就打到了巴黎城外,讓剛把新政府搬進了巴黎的戴高樂悔得腸子都青了。
為了討好美英,戴高樂不惜向昔日曾向他伸出橄欖枝的華夏宣戰征討,還緊跟在美英後邊大肆**。可誰想到,華夏沒多久就在北海掀翻了美英海軍,緊接著就一路打到了法國首都城外。這個時候想憑借著昔日的那點香火都難。
“和談吧!”最終政治家的厚臉皮戰勝了心中的慚愧,戴高樂政府還是對城外的華夏提出了和談。
法國人可比不上昔日靠著海軍馳騁全球的英國人那麽好命,還有個加拿大可以遷移。他們的殖民地很多是在近距離的非洲。要遷移到荒蠻的非洲陪伴野人,還不如讓那些崇尚時尚的法國人去死。
已經有人在商量宣布巴黎再一次進入不設防狀態了,感覺後方無路可退的戴高樂,在無法從英美得到幫助後,隻能選擇和談。
法國人這麽順從是蠱惑他們起來折騰的英國人想不到的,英國人設想的起來反抗的高盧雄雞並沒有跳出來當出頭鳥。
……
之前一直喊著戰鬥的蘇俄人這一次也沉默了。
對抗德國人以及華夏在其東線的行動,早就讓蘇俄人元氣大傷,不說被劫掠,被毀掉的工廠機器,就是青壯勞動力也被戰爭磨盤磨成了一堆堆的炮灰。此時在戰場上已經男女老少齊上的全民皆兵了,對付同樣在硬撐的德國人還可以,但對付背後有6億人口撐腰的華夏人,隻要斯大林還沒有徹底陷入瘋狂,他就不會做出太過腦殘的決定。
美英的退縮撤離,讓斯大林破口大罵之餘,也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也準備好了跟華夏和談。
烏拉爾山以東和中亞地區是不指望了,甚至可能還有更多的不平等條約,但為了蘇俄政權的生存,甚至是為了俄羅斯民族的生存,即使是屈辱條約也必須要忍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