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更新,本來想多寫兩更的,結果忙起來沒時間,隻能抽空用手機碼了一章,定會找時間爆發補欠缺。(.無彈窗廣告)期待大大們的支持!謝謝!)
朱興島麵積七十三萬平方公裏,人口五千三百萬,放在地球上都能算是一塊小大陸了,是響當當的大島。
朱興島不僅僅是大島,還是一流的強島,不說其掌權家族朱家的傳承武學如何強大,就說那三百萬大軍,可是威震四方的恐怖存在。
除了兵多將廣,朱興島還掌握著靈動力戰艦與靈弩兩項戰爭利器的製造技術,再配上其豐富的物產資源,雖然比之琉球、瓊山相去甚遠,但也足以讓它成為附近海域當之無愧的霸主。
逍遙島距離朱興島並不算遠,在其勢力的輻射範圍內,以靈動力戰艦的速度單程隻有八天行程。
對朱興島鄧憶沒有去過,不算熟悉,但也不算陌生。因為逍遙島深受朱興島勢力的影響,有些行動與策略都不得不慎重考慮朱興島的態度。
尤其是神威係列圖紙的技術,重點要防備的也是朱興島。以逍遙島如今的實力,麵對附近其它島嶼尚能對抗周旋一二,但麵對朱興島唯有被碾壓的份。
綠焦島是朱興島的一座附屬小島,離朱興島隻有三十公裏,麵積隻有六平方公裏。但是別看它小,它可是鼎鼎有名的存在。
綠焦島每年隻開啟一次,持續七天,每次開啟都是附近海域的一場盛會――交易盛會。
“嘖嘖,真是熱鬧,簡直人滿為患啊!”
站在船頭,看著下方碼頭上比肩接踵的人群,鄧憶感歎之餘更多的是羨慕,這便是實力的象征。[.超多好看小說]
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影響力,絕對無法組織起這樣大規模的交易會,更何況是每年一次。
“是啊,幾乎每年都是如此。”田豐在一旁說道。
“看來此地你們沒少來呀!”
“是的,算這一次有五次了。這是我們以前最好的銷貨渠道,也是我們購買一些重要物資的最佳選擇。當然,最主要的是,這裏是海盜之間互通有無的地方。”
田豐看了看鄧憶,自嘲道:“不怕您笑話,韋麻子聯合我和檀幽襲擊逍遙島的計劃便是在這裏談下來的。”
“如此說來,這綠焦島豈不是成了海盜窩?你們就不怕被一鍋端?”
“朱興島在交易會的安全上,無論布置了多少人手,下了多大功夫,都不足以遏製黑暗下的劫殺和掠奪。所以,敢來這兒的無不是有幾分本事,充滿自信之人,豈有易與之輩。”
“是啊,以現在這般規模,就算朱興島把三百萬大軍都調過來,又能留下其中的多少人呢!”鄧憶說道。
前來參加交易會的,無一不是武功好手或者高手,數量驚人,如果大家一心想逃,誰能攔得住。
“能有如此規模,除了有足夠的實力作為保障,更重要的是朱家這些年來經營信譽極好,幾乎沒有什麽負麵消息。
這對整天提心吊膽的海盜來說,極具吸引力。各路黑貨沒有比這裏更適合的處理渠道了。”
“這朱家倒是會做生意,居然把生意做到你們海盜身上來了。而且還如此明目張膽,毫不避諱。”
“避諱,相對其中的利益來說,這些閑言碎語有什麽值得在意的。交易會、拍賣會都隻是一個附屬品,真正的大頭是大宗物資交易。”
“大宗物資交易?”
田豐繼續解釋道:“是的,糧食、武器裝備、藥材、礦物資源、靈動力戰艦、靈弩等等,軍用民用各種物資應有盡有。
各大島嶼勢力,各大海盜團,動輒便是幾萬幾十萬人口的采購量。屬下曾使用的靈動力戰艦和靈弩都是在這裏采購的。
至於說明目張膽,主公您請看,這裏有多少人是以真麵目視人?又有誰會大聲吆喝自己是海盜?
這是這裏的潛規則,是所有人、所有勢力的默契,心知肚明的默契。沒有人願意,或者說有能力來打破這種默契,除非是瓊山、琉球以及大禹。”
望著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為數眾多的裝扮詭異的人,鄧憶再次深刻的體會到,這是一個實力至上的世界。
沒有實力,焉能有眼前之繁華景象,沒有實力,朱興島焉能吞下這涉及黑白兩道的巨大利益。
“走吧,我們也下去吧。”
鄧憶帶著田豐和李橋山走下朱興島的專用運輸船,踏上了聞名已久的綠焦島。
綠焦島嚴禁外來船隻靠近,所有參加交易會的人,都必須換乘附近沿海城市的專用運輸船才可以上島。
整座島嶼都是商業街,沒有居民,沒有住宿的客棧,連吃飯的酒家飯館都沒有,隻有格式各樣的商鋪和攤位,一間挨著一間,一個挨著一個。
“這些商鋪和攤位都是隨租隨用,而且還很便宜,租期都是一天,從早晨開市到傍晚閉市,不抽份子錢。不過極難搶到,許多商人都是通宵排隊搶位置。”
“不得不佩服朱家的經營之道,高明!”鄧憶讚道。
“確實,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便利,才會湧來無數的商人,正是因為有了這無數的商人,才有了這綠焦島交易會如今的繁華。”
“對了田豐,你知道這島上有賣書本典籍的地方嗎?”
“書本典籍?”田豐滿臉疑惑,來這綠焦島不買奇珍異寶,問書本典籍做什麽?
“對,是書本典籍,不是武功秘籍。”
“這個屬下不知!”田豐納悶道,他一個海盜,每次來綠焦島都目標明確,銷贓或購買急需的寶物和物資,哪會關心那些沒有用的書本典籍啊。
“去打聽一下。”鄧憶吩咐道。
“是。”帶著一臉不解,田豐和李橋山前去打探消息,很快便有了結果。
“主公,島上確實有買賣書本典籍的地方,屬下這便帶您過去。”
跟著田豐七彎八拐,數分鍾後便來到了一座書香四溢的閣樓前,上書“通禹書齋”。
未作猶豫,鄧憶徑直走了進去。
不同於外麵的喧鬧嘈雜,閣樓內寧靜清雅。書客們在細細的尋找品閱著典籍,輕拿輕放,柔聲細語,似是怕驚擾了這聖殿的肅穆莊嚴。
一排一排書架上擺滿了精裝書典,散發出濃濃的墨香氣息,任由書客們翻看。這裏沒有市儈的推銷夥計,書客們選好了書本,直接在櫃台前結賬即可,像極了現實中的購物超市。
朱興島麵積七十三萬平方公裏,人口五千三百萬,放在地球上都能算是一塊小大陸了,是響當當的大島。
朱興島不僅僅是大島,還是一流的強島,不說其掌權家族朱家的傳承武學如何強大,就說那三百萬大軍,可是威震四方的恐怖存在。
除了兵多將廣,朱興島還掌握著靈動力戰艦與靈弩兩項戰爭利器的製造技術,再配上其豐富的物產資源,雖然比之琉球、瓊山相去甚遠,但也足以讓它成為附近海域當之無愧的霸主。
逍遙島距離朱興島並不算遠,在其勢力的輻射範圍內,以靈動力戰艦的速度單程隻有八天行程。
對朱興島鄧憶沒有去過,不算熟悉,但也不算陌生。因為逍遙島深受朱興島勢力的影響,有些行動與策略都不得不慎重考慮朱興島的態度。
尤其是神威係列圖紙的技術,重點要防備的也是朱興島。以逍遙島如今的實力,麵對附近其它島嶼尚能對抗周旋一二,但麵對朱興島唯有被碾壓的份。
綠焦島是朱興島的一座附屬小島,離朱興島隻有三十公裏,麵積隻有六平方公裏。但是別看它小,它可是鼎鼎有名的存在。
綠焦島每年隻開啟一次,持續七天,每次開啟都是附近海域的一場盛會――交易盛會。
“嘖嘖,真是熱鬧,簡直人滿為患啊!”
站在船頭,看著下方碼頭上比肩接踵的人群,鄧憶感歎之餘更多的是羨慕,這便是實力的象征。[.超多好看小說]
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影響力,絕對無法組織起這樣大規模的交易會,更何況是每年一次。
“是啊,幾乎每年都是如此。”田豐在一旁說道。
“看來此地你們沒少來呀!”
“是的,算這一次有五次了。這是我們以前最好的銷貨渠道,也是我們購買一些重要物資的最佳選擇。當然,最主要的是,這裏是海盜之間互通有無的地方。”
田豐看了看鄧憶,自嘲道:“不怕您笑話,韋麻子聯合我和檀幽襲擊逍遙島的計劃便是在這裏談下來的。”
“如此說來,這綠焦島豈不是成了海盜窩?你們就不怕被一鍋端?”
“朱興島在交易會的安全上,無論布置了多少人手,下了多大功夫,都不足以遏製黑暗下的劫殺和掠奪。所以,敢來這兒的無不是有幾分本事,充滿自信之人,豈有易與之輩。”
“是啊,以現在這般規模,就算朱興島把三百萬大軍都調過來,又能留下其中的多少人呢!”鄧憶說道。
前來參加交易會的,無一不是武功好手或者高手,數量驚人,如果大家一心想逃,誰能攔得住。
“能有如此規模,除了有足夠的實力作為保障,更重要的是朱家這些年來經營信譽極好,幾乎沒有什麽負麵消息。
這對整天提心吊膽的海盜來說,極具吸引力。各路黑貨沒有比這裏更適合的處理渠道了。”
“這朱家倒是會做生意,居然把生意做到你們海盜身上來了。而且還如此明目張膽,毫不避諱。”
“避諱,相對其中的利益來說,這些閑言碎語有什麽值得在意的。交易會、拍賣會都隻是一個附屬品,真正的大頭是大宗物資交易。”
“大宗物資交易?”
田豐繼續解釋道:“是的,糧食、武器裝備、藥材、礦物資源、靈動力戰艦、靈弩等等,軍用民用各種物資應有盡有。
各大島嶼勢力,各大海盜團,動輒便是幾萬幾十萬人口的采購量。屬下曾使用的靈動力戰艦和靈弩都是在這裏采購的。
至於說明目張膽,主公您請看,這裏有多少人是以真麵目視人?又有誰會大聲吆喝自己是海盜?
這是這裏的潛規則,是所有人、所有勢力的默契,心知肚明的默契。沒有人願意,或者說有能力來打破這種默契,除非是瓊山、琉球以及大禹。”
望著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為數眾多的裝扮詭異的人,鄧憶再次深刻的體會到,這是一個實力至上的世界。
沒有實力,焉能有眼前之繁華景象,沒有實力,朱興島焉能吞下這涉及黑白兩道的巨大利益。
“走吧,我們也下去吧。”
鄧憶帶著田豐和李橋山走下朱興島的專用運輸船,踏上了聞名已久的綠焦島。
綠焦島嚴禁外來船隻靠近,所有參加交易會的人,都必須換乘附近沿海城市的專用運輸船才可以上島。
整座島嶼都是商業街,沒有居民,沒有住宿的客棧,連吃飯的酒家飯館都沒有,隻有格式各樣的商鋪和攤位,一間挨著一間,一個挨著一個。
“這些商鋪和攤位都是隨租隨用,而且還很便宜,租期都是一天,從早晨開市到傍晚閉市,不抽份子錢。不過極難搶到,許多商人都是通宵排隊搶位置。”
“不得不佩服朱家的經營之道,高明!”鄧憶讚道。
“確實,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便利,才會湧來無數的商人,正是因為有了這無數的商人,才有了這綠焦島交易會如今的繁華。”
“對了田豐,你知道這島上有賣書本典籍的地方嗎?”
“書本典籍?”田豐滿臉疑惑,來這綠焦島不買奇珍異寶,問書本典籍做什麽?
“對,是書本典籍,不是武功秘籍。”
“這個屬下不知!”田豐納悶道,他一個海盜,每次來綠焦島都目標明確,銷贓或購買急需的寶物和物資,哪會關心那些沒有用的書本典籍啊。
“去打聽一下。”鄧憶吩咐道。
“是。”帶著一臉不解,田豐和李橋山前去打探消息,很快便有了結果。
“主公,島上確實有買賣書本典籍的地方,屬下這便帶您過去。”
跟著田豐七彎八拐,數分鍾後便來到了一座書香四溢的閣樓前,上書“通禹書齋”。
未作猶豫,鄧憶徑直走了進去。
不同於外麵的喧鬧嘈雜,閣樓內寧靜清雅。書客們在細細的尋找品閱著典籍,輕拿輕放,柔聲細語,似是怕驚擾了這聖殿的肅穆莊嚴。
一排一排書架上擺滿了精裝書典,散發出濃濃的墨香氣息,任由書客們翻看。這裏沒有市儈的推銷夥計,書客們選好了書本,直接在櫃台前結賬即可,像極了現實中的購物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