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如戰事如你預料的發展!那麽我們現在就要開始計劃撤退了!”說著孫彥庭抬起頭看了看張烈陽說道:“兩條永久戰備工事,校長已經調集四個工兵師進行搶修,並且按照你的建議進行修改!”


    聽到孫彥庭的話,張烈陽想了想說道:“姐夫,如果現在校長調動部隊進入永備工事,這樣的話,我們至少可以多爭取一個月的時間部署!”孫彥庭一愣,疑惑的問道:“破虜,難道我們重金打造的兩條永備工事,隻能夠支撐一個月?!”


    張烈陽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我已經是往大了說了!我們現在有的隻是人!武器準備遠遠的落後於日本人!”說著張烈陽指著地圖說道:“我們的海軍,還不成型,經不起大仗的考驗,日軍可以利用長江水道,隨時用軍艦調運部隊繞到我們的背後!”


    孫彥庭聽到張烈陽的話,皺起了眉頭說道:“我心中有數了!”


    9月27日,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於27日和28日,先後突破**茹越口、下社村內長城防線,直逼繁峙,威脅平型關、雁門關側後。


    炮戰拉開了日軍全線總攻的帷幕。從瀏河、羅店、劉行、大場、江灣至閘北八字橋一線,到處都有日軍的密集炮火,炮彈在空中飛行,不斷發出令人心驚的呼嘯聲,幾乎每一發炮彈落下,都會帶走幾條生命。中**隊的防守武器就靠數量不多的輕重機槍反擊敵人衝鋒,可是日軍既有鐵甲坦克開路,又有三七毫米口徑平射炮對準機槍轟擊。


    9月28日,上海的日軍發動第4次總攻。國聯大會一致通過中國問題議決案,譴責日機濫炸中國平民。


    日軍發起的總攻的攻擊重點仍是羅店。在此前的戰鬥裏,盡管日軍在這個方向投入了大約兩個一線師團的兵力,而且出動大量的飛機和海軍艦艇,對我軍的陣地實行立體作戰,但是,在**將士眾誌成城的堅強防守下,日軍一直沒有取得預想的進展。這令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日本老資格的陸軍大將鬆井石根感到顏麵無光。為了挽回所謂的大日本帝國皇軍的聲譽和他個人的顏麵,他決定再次集中優勢兵力,對羅店展開突擊,務必突破羅店的這道由中**人血肉身軀組成的讓日本士兵已經產生了無力感的白色鐵牆。


    羅店地區全線,我軍陣地幾乎同時都遭到了日軍的進攻。


    羅店西北的嶽王廟、曹王廟一線守軍,在敵軍傾盆暴雨般的炮火轟擊麵前,工事堅固,官兵奮勇。乘著朦朧的月色,守軍組織了一支又一支突擊隊猛烈出擊,像刺刀插入敵陣,連克吳家宅、嚴宅、丁家橋等大小村莊。敵軍不善夜戰,更怕便衣突擊,中**隊臂纏白布為號,奮勇衝殺,敵軍聞風而退。經查,川崎大尉、齊田中尉、鶴長三義少尉以下260多人傷亡。中**隊獲步槍143支、左輪手槍5支、高機槍兩挺、炮兵觀測鏡及文件等,還有鶴長少尉來不及發出的三封家信。


    第16師46旅在羅店南一線防守。從27日中午開始,先是小部敵人接觸,黃昏時大隊飛機反複轟炸,炮火狂轟,9輛坦克後麵的大隊日軍沿公路而來,守軍給予迎頭痛擊,敵軍不支而退。第二天,日軍又以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工事及鐵絲網全部摧毀。轟炸了整整一天,守軍傷亡不小,陣地上的每一把泥土都是熱的,每一把泥土中都有或大或小的彈頭和彈片!


    這一天,日軍發起的全線進攻,再次在白色鐵牆的麵前碰壁,盡管付出了很大的傷亡,但是幾乎毫無收獲。惱羞成怒的日軍,對我軍的陣地進行了徹夜的炮擊。炮彈爆炸聲整夜不絕於耳。許多陣地上的守軍在戰壕裏被敵人的炮彈大量殺傷,鮮血拌和著泥土,使泥土呈現一種暗紅的色彩。我軍官兵不顧敵人的炮擊,連夜趕修工事,有的地方陣地上麵的人員,來不及趕修被炮火毀壞的工事,幹脆把已經被炮火擊中陣亡的死難戰友的屍體壘在陣地上,以此來加強防禦。


    9月29日,綏、陝、晉三省交界處的哈拉寨,曾經在918事變以後獨立堅持黑龍江江橋抗戰的東北軍將領馬占山奉蔣委員長的命令,開始組建東北挺進軍。同日,日本海軍負責中國戰區的第三艦隊司令長穀川清海軍中將派員訪英、美、法等國駐滬海軍司令,要求各**艦移泊浦江下遊,以便日軍進攻上海南市。


    拂曉,1000多名日軍像蝗蟲般地開始了衝鋒。他們以為經過一天的轟炸,中國守軍已經變成了血肉的泥土。


    等到日軍靠近,沒有受傷或者輕傷的官兵將滿腔的仇恨化作怒火,和新增援的預備隊一起,以迅猛的動作出擊。喊殺聲在清晨的原野上震蕩,勇猛的肉搏持續了幾個小時。日軍退縮了,陣地前倒下了五六百日軍。受傷的敵人在呻吟、在蠕動,他們想站起來。佩帶少佐軍銜的小野已經不會呻吟,也不會蠕動了,他永遠站不起來了。


    這是有代價的。這是用守軍100多人的傷亡換來的。


    9月30日,中國代表在國聯大會上,要求確認日本為侵略國。日軍在滬參戰兵力增加到20萬人以上。日軍步、騎兵向劉行東北我軍陣地猛衝,突入陣地約3公裏。為避免戰線局部過於突出,我軍主力轉移到蕰藻浜、陳行、廣福、施相公廟一線。


    這一天,日軍繼續向羅店地區實行重點攻擊。敵軍似乎被我軍在這裏所表現出來的頑強防禦精神所激怒,為了表現出大和武士的“無畏果敢”,居然一改常用的散兵攻擊隊形,排成密集衝鋒隊形,幾乎緊跟著炮兵徐進彈幕的落點前進。11師陣地再一次首當其衝。


    張烈陽看著手中的戰報,情不自禁的歎了口氣。就在張烈陽出神的時候,二狗子跑到了張烈陽的身邊說道:“團座!南京電令!鬆江保安一團和嘉定保安二團組成第七十二旅,統一由你指揮,防守鬆江!”


    張烈陽接過電報看了看問道:“第七十二旅什麽時候可以到達?!”二狗子回答道:“團座!他們預計在今天晚上就可以到達!”張烈陽想了想說道:“他們到達後,讓第七十二旅團以上軍官到我那裏開會!”


    “是!”說著二狗子轉身離開了。


    麵對敵人的瘋狂進攻,從全國各地倉促趕來的中**隊在一派沿江平原,沒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的淞滬戰場,幾乎連像樣的工事都無法修築,全憑血肉之軀,就這樣常常整連整營戰死,而後繼部隊的士氣卻從未有任何的消退,依然一往無前。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部隊,全無派係爭鬥中的推諉,全都抱一死的守土職責。


    10月1日,日本首相、外相、陸相、海相四相會議,決定了《處理中國事變綱要》,決定擴大華北和華中戰局,設想通過10月攻勢,迫使南京政府議和,以結束戰爭。日軍部署對上海的兵力:1、以3個師團向大場鎮攻擊;2、第11師團進入楊涇一線,回旋掩護其右側麵;3、以第13師團作第2線,在主力的右翼之後;4、攻擊大場鎮,進入蘇州河一線,向南推進;5、進攻目的是進入蘇州河一線,消滅上海北麵的中**隊,封鎖上海西南麵,進而攻擊南翔。據上海《立報》訊:“八-;一三”以來,日軍傷亡已逾3萬人。日本政府的外務省發表聲明,拒絕國際聯盟對中日戰爭的調解。同日,當日,日軍中央統帥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華北方麵軍第5師和察哈爾派遣兵團進攻太原。並命令關東軍以一部兵力歸華北方麵軍指揮,參加進攻太原的作戰。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寺內壽一遵令於當日晚間下令第5師團並指揮進入內長城以南的關東軍向太原發動進攻;接著命令第1軍突破石家莊一帶中國守軍防線向南追擊,以一部進入井陘以西地區策應第5師團進攻太原的作戰;命令第2軍從滏陽河左岸地區發動攻勢,攻擊石家莊地區中**隊的側背。同一天,gm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第14集團軍(衛立煌部)至忻口與日軍會戰。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為保衛太原,決定重點在晉北忻口地區組織防禦,另以一部兵力在晉東的娘子關地區占領陣地,阻擊日軍進攻。


    10月1日的早晨,羅店當麵的日軍改變了進攻戰術,先以大小口徑火炮對我軍陣地轟擊,後是飛機對整個羅店地區進行無差別轟炸。一時之間,我軍陣地上到處硝煙四起,爆炸聲震耳欲聾。在炮火掩護下,日軍以開掘機和人工進行土工作業,企圖挖掘戰壕逼近守軍陣地。


    羅店地區的戰鬥一直持續不斷,連續的衝鋒和反衝鋒無論進攻或防守,兵員和彈藥的損耗相當巨大。日軍仗著不斷的增援有生力量而保持著進攻的銳氣,中國守軍這時候人員傷亡已過半數,有的部隊隻剩下三分之一。


    這兩天,11師部隊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是羅店鎮西三裏地的東林寺。東林寺地勢較高,這是一座古廟,東南北三麵有小河環繞,是整個陣地的突出部,在這裏眺望,可瞰視和射擊日軍的要點陣地。雙方都認識到這個要點對於羅店整個陣地的重要性,敵我都投入大量的兵力,反複拉鋸式爭奪這一高地。


    10月1日,敵軍整日攻擊,多次衝鋒都被守軍擊潰。第二天一早,日軍的炮火對著東林寺的殘牆斷壁又轟擊了十多分鍾。接著,日軍組織的敢死隊頭上綁著白布條,赤.裸上身,端著步槍,不顧我軍的還擊火力,拚死衝鋒向前。由於守軍兵力單薄,中尉排長胡玉政帶著5名士兵奮勇抵抗,日軍的一部分衝到廟內。日軍中尉富田義信衝了進來,他望著滿身鮮血的胡玉政驚愕了。胡排長急速掏出手槍,可手槍發生了故障。沒等富田反應過來,胡玉政操起身邊的一把鐵鍬,用力劈將過去,富田義信一聲慘叫腦漿迸裂!從廟堂後殺過來的班長徐愛山,悄悄地轉到一個敵兵身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從日軍的背後抽出他的戰刀,揮手便砍,一連砍死兩個日軍!上等兵劉益山已經被日軍刺了兩刀,他不顧傷痛和鮮血,仍端著刺刀和敵人肉搏,一口氣刺倒了兩個日軍!


    正當餘生的三個日軍驚慌之際,增援的敵軍蜂擁而來,冤家路窄,陳簡中新任團長的66團也趕到了東林寺,中士班長潘玉林架起機槍一陣猛掃,20多名日軍應聲而倒。在手榴彈和機槍火力下,敵人的衝鋒被打退了。


    可是,62團3營已全部傷亡,增援的66團3營因無立足之地,廟宇林木成了一片瓦礫,隻能在暴露在外,倉促設防。日軍的大口徑密集炮火象犁地一樣,反複在這個小小的高地上來回反複轟擊,終於蕩平了這片高地。官兵幾度反攻,終因血濺陣地,傷亡過於慘重,實在無力支持,殘兵含恨退守。


    10月2日,(太原會戰)(忻口戰役)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混成第2旅團從代縣向崞縣(今崞陽鎮)進攻,遭遇中國守軍第十九軍頑強抵抗。日軍上海派遣軍總司令鬆井石根,限部屬3天內占領嘉定、瀏河、劉行、大場、閘北、浦東等處。敵集中兵力向羅店、劉行發動進攻;我軍沿滬太公路撤退約1000餘米。晚,敵以輕型戰車30餘輛,協同步兵1600餘人,由北四川路衝入我方警戒線。英國倫敦華僑推行“大中華運動”,支持中國抗戰。


    11師在敵人的不惜代價,不計傷亡的瘋狂進攻下,雖然,竭盡全力與敵人反複爭奪每一寸陣地,但是,終因傷亡過於巨大,部隊無力繼續戰鬥下去,遂奉命連夜向張家村、林家宅轉移,並切實占領該處構築工事。第11師師長彭善以梅春華31旅(原旅長王嚴在助攻羅店時負傷)先行出動,一麵戰鬥、一麵轉進。在轉移中,擔任掩護任務的第62團1營1連遭到日軍突襲,該連官兵在戰至隻剩六人後仍堅持不退,與突入之日軍展開肉搏,最後全部壯烈犧牲。10月3日晨,第11師順利完成任務。


    10月3日,(淞滬會戰)中國守軍左翼軍兩次調整部署,於3日拂曉前轉移至蘊藻浜右岸亙陳家行、楊涇河西岸、瀏河鎮之線。晨,日軍向滬太公路東西兩側進攻,使用毒氣及達姆彈。敵艦駛入常、澄交界的段山港,向岸上民房轟擊。


    10月4日開始,(淞滬會戰)日軍以大場鎮為目標發起攻擊。其主力兩個師團猛攻蘊藻浜南岸中國左翼軍和中央軍左翼陣地。中央守軍側後受到嚴重威脅。第3戰區即令由後方增援的川軍第22集團軍加入該方麵作戰。經10餘日反複爭奪與激戰,左翼軍傷亡甚重。日外務省特派在野外交家伊藤等10餘人抵滬,誘脅我軍停止抵抗。戰鬥仍在羅店、劉行附近進行,敵企圖渡蕰藻浜。第78師467團迎擊渡河日軍,1個連在10分鍾內就全部陣亡!


    10月5日,我國弱小的空軍,趁著夜色的保護,主動出擊,轟炸了日軍的陣地。血戰連日的**將士,為此歡欣鼓舞。同日,華北的日軍部隊攻占德縣。


    10月6日,美國國務院宣言,斥責日本在華侵略行為實際破壞《九國公約》與《非戰公約》。國聯大會通過關於中日衝突事件的議決案,譴責日本,聲援中國。同日,淞滬戰場的敵主力分2路進犯:一路由羅店沿滬太公路,經施相公廟向嘉定進攻;在劉行方麵之敵,經廣福鎮向嘉定進攻。一路由顧家宅強渡蕰藻浜,抵南岸進襲廟行;張華浜之敵西進,威脅江灣、閘北之線。


    10月7日,敵第3、第9兩師團在優勢炮火掩護下,由蕰藻浜北岸向我第87師及第1軍正麵強行渡河,被我軍擊退,成拉踞戰。我軍冒雨反攻黃浦江沿線,炮戰激烈。


    10月8日,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鬆井石根發表所謂聲明,稱日軍進攻之目的,在於強迫中國政府與抗日軍隊改變對日態度。


    10月9日,國聯邀請13國在北平舉行“九國公約會議”,尋求解決中日爭端辦法。日軍犯廣福鎮、西六房宅,均被我擊退。


    10月10日,日軍占領石家莊。中國外交部照會國聯,聲明接受“九國公約會議”的邀請。連日來,閘北的六三花園、八字橋、浦東、蕰藻浜等地均在激戰。


    10月11日起,(淞滬會戰)大場爭奪戰開始。大場是上海市區中國守軍北翼第一道防線的要地。中國守軍奉命撤至此防線。日軍開始進攻,中國守軍在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指揮下與日軍激戰於蘊藻濱南岸,直至次日,我軍取得初步勝利,予敵重創,渡過蘊藻濱的日軍部隊主力傷亡甚眾。同日,華北戰場上,忻口戰役和娘子關戰役正式打響。


    10月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南方8省13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10月13日,中**隊進行正太路防禦戰。


    10月14日晨,(太原會戰)(忻口戰役)中央軍第21師向南懷化、新煉莊日軍出擊,在日軍強大火力壓製下,傷亡嚴重,師長李仙洲負傷,出擊受挫,即退出戰鬥到後方整補。


    10月15日,國民政府軍委會發布訓令:“前方自應奮勇應戰,如有擅自退卻者,當予依法連坐,其餘戰地文武官佐,亦應各本天良,一致抵禦。如有擅退或抗擊不力等情事,亦當依法嚴懲,決不寬貸。”標誌在全體國民革命軍序列內,正式全麵實行連坐法。日軍突過蘊藻浜深入守軍陣地約5公裏。蔣介石急調剛剛從廣西晝夜兼程調來的桂係第21集團軍10個師加入中央軍序列,以其3個師從大場附近向南路日軍反擊,另以左翼軍4個團在廣福南側向北路日軍反擊,均未突破日軍陣地。


    10月16日,(太原會戰)(忻口戰役)南懷化,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的第9軍軍長郝夢齡、第54師師長劉家祺和獨立第5旅旅長鄭庭珍以身殉國,相繼由第61軍軍長陳長捷、第19軍軍長王靖國接任中央兵團總指揮,始終堅守忻口陣地。


    10月16日-23日每日晨,(太原會戰)(忻口戰役)日軍飛機對守軍陣地輪番轟炸,掩護其步兵實施對壕作業。守軍在夜間組織步兵小分隊對日軍陣地進行襲擊破壞。


    10月18日,我軍增援部隊第21集團軍到達淞滬地區後,第3戰區司令長官部為求擊破已侵入蘊藻浜之日軍,決定對該處日軍進行一次攻擊。以第48軍為第1路,向黃港、北侯宅、談家頭附近蕰藻浜南岸之敵攻擊。以第66軍為第2路,由趙家宅向東攻擊;以第15集團軍的第98軍為第3路,由廣福南側向孫家渡、張家宅之線攻擊。原守備各師,各向當麵之敵攻擊。第11師於21日晚由北朱宅渡河攻擊。第31、33旅分別於次日淩晨攻占中心閣與蘇家宅。由於左右友軍或遭受日軍猛攻或奉命救援,使得11師孤懸敵後,於是在22日又撤回原防。


    10月20日,日本海軍編成中國方麵艦隊,以第三艦隊和新編的第四艦隊組成,由第三艦隊司令官長穀川清任司令長官,專門負責中國戰場的作戰。


    10月22日,敵主力在飛機及艦炮支援下,向我第21集團軍反攻,激戰至23日,雙方傷亡甚大。我軍退守小石橋、大場、走馬塘、新涇橋、唐家橋之線。第170師510旅旅長龐漢禎、第171師511旅旅長秦霖及團長廖雄、謝鼎新、褚兆同等陣亡。


    10月24日,複旦大學我軍陣地失守。日軍突破蘊藻浜,進犯大場。


    10月25日,敵第11、13和第9師團主力向大場方麵猛攻,突破翔大公路,進窺南翔,大場形勢危急。我軍走馬塘陣地也被突破。日機150架在大場一線狂炸,我守軍犧牲慘重。日本內閣情報部成立。


    10月26日,我第18師朱耀華部被迫放棄大場、廟行、江灣。閘北守軍也自動放棄陣地。我軍主力退守南翔一線。一部退至蘇州河以南,一部留守蘇州河以北各要點。晚間,守衛大場防線的中**隊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00餘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日軍上海派遣軍占領大場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雄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陽化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陽化海並收藏抗戰雄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