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姐妹情仇
冬日的黃昏,吳王後寢宮後花園內,兩人女人坐在小亭之內,沐浴著斜陽,卻並感受不到一分溫暖。
端坐正中的是當今吳國王後淑敏,另一個則是少有露麵的王妃靜妃(夫差公子生母)。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其實靜妃年少之時,小名靜靜,其實她還有一個名字叫淑靜。
兩人相差幾歲,可年歲如此,也基本分不出來大小。
隻是容顏卻慢慢十分相似,都一副雍容華貴的臉,略帶皺紋,卻也飽經風霜。
隻是性格不一,表情與眼神都不一樣。
一人著銀黃錦袍,十分富貴,一看就是當今吳王後。
一人則青袍紫衣,略顯寒酸,卻端莊賢惠,正是靜妃,也就是公子夫差的親生母親。
“妹妹,雖然我們同處吳都,卻已有幾年未見了,不知妹妹近來可好?”
首先發話的自然是王後,可話裏卻也道出這些年兩人的關係,並不融洽,甚至可以說是不相來往。
這裏是她的後花院,而靜妃則並不在王宮之內,而是另有寢宮,也和公子夫差住在一起,相對要獨立一些。
“姐姐,妹妹遠離王宮,少有王上寵幸,這些年是越發見蒼老了,不如姐姐反而年輕許多。
隻是閑人多愁悶,妹妹這些日子也過得如這吳都冬日,有些蒼涼。
不過有姐姐關心妹妹,妹妹自然心中溫暖。”
靜妃語氣緩慢,也十分隨和,雖然說得是自己的愁悶,可聽起來去並沒有多少愁緒。
王後一聽,臉上淡淡一笑,看了看靜妃問道:“不知妹妹何故發愁,不若說來與姐姐聽聽。
我也一個獨居此諾大後宮,實也寂寞,今日得尋妹妹來此,也是想讓妹妹為我解解這獨寂。”
靜妃一聽,看著斜陽,似乎心有所感。
“姐姐,你說我們姐妹嫁給王上有多少年了?”
“妹妹何故問起此事,該也有三十多年了,那時王上還隻是吳國的公子,輔助佐吳王。
得大姐介紹,我們嫁給公子光,我們都還隻是妾。
妹妹何故問起此事,難道是懷念從前嗎?”
王後看著波波瀾不驚的靜妃,還真是人如其名,靜如水,卻也淡如水。
“姐姐,年老了,就會想起當年那些事。
所以有的時候會覺得十分慚愧,特別是想起大姐。
妹妹我日夜不得安寢,食不裹味,不知姐姐又是如何的心情?”
“大姐淑惠當年貴為吳王後,也算特別照顧你我姐妹,才有機會與當年的公子光相識。
現如今我們兩人也成為王妃,算起來也與大姐當年可並論。
隻是這世間之事,並非你我姐妹能作主,他們兄弟二人之事,也怨不得誰。
大姐半世王後,也算享盡榮華富貴,那年遭劫,也並非你我姐妹無義。
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想來大姐在陰曹地府裏也不會怪我們兩人,妹妹又何必歎氣自責呢?”
王後一臉正色,卻隱隱帶著一股恐懼,雖然在安慰於靜妃,卻讓人感覺她是在自我安慰。
“姐姐說得也對,時也勢也。
若不是大姐介紹我倆與王上認識,也不會有後來的恩怨情恨。
妹妹到是羨慕姐姐如此坦然,當年若不是你我兩人引開大姐。
想來縱是十個專諸也不可能在大姐麵前刺殺得逞。
而且姐姐那一劍,也把我們姐妹三人的情義刺沒了。
所以今日姐姐請妹妹而來,妹妹才會心有所感,有些傷懷。”
靜妃的話也讓王後一憚,但很快雙恢複鎮靜,但是也聽得出靜妃言外之意,那就是同為王妃,並不論姐妹之情。
“妹妹是在怪姐姐嗎?
若不是我當年刺了大姐,想來妹妹最多也隻能是一個公子妃,說不定早反受其害,又怎能受王上如此恩寵。
今日尋妹妹來,姐姐也並非想自逞功勞,更不會為當年之事有愧,妹妹所言難道意有所指?”
王後臉色變得有些難堪,縱然她說得如此堂皇,可在自己親妹妹麵前,還是有些愧意。
特別是提起當年的吳王後淑惠,也就是兩人的大姐,當年吳王僚的妻子。
“姐姐不必憂慮,妹妹也隻是有感而發,還請姐姐不必動氣。”
靜妃一直都是如此淡然,隻是那麽一瞥,就知道王後已經心有怒氣,而且還潛藏著一絲絲內咎。
當年三姐妹之事,怕也是十分曆奇而驚險,這才讓已過去這麽多年,兩人說起都還難與釋懷。
想來淑敏王後與淑靜王妃當年為配合專諸刺王僚,而故意引開當時的王後大姐淑惠,也發生過武鬥。
而且淑敏還刺了淑惠一劍。
而此時靜妃提及此事,似乎是想提醒,局勢又回到當年的情形。
所以靜妃有意提起,隻是避免姐妹同伐再次發生。
“妹妹如此聰慧,自然是有意提醒於姐姐了。
想當年妹妹簡單的幾句話,就讓孫武斬了兩個王上寵幸的妃子。
姐姐有時還真的難與理解妹妹是怎麽一個人,這些年不知會不會想起以前的兩位王妃?
不過人哪!算來算去,總有算不盡的算計。
縱然天縱英才,如楚國靈童鬼穀王禪一樣,也有算失之處。
何況於相互了解,又共侍一夫的姐妹,所以我們互揭長短,到是符和姐妹身份。
今日姐姐請妹妹前來,是想聽聽妹妹對太子之選有何意見?
王上這些日子也為此操碎了心,而且王上身體也大不如從前,這個妹妹該體會得到。
現如今我們姐妹又將麵對當年的情形,又將如何?
隻是當年我們為自己而爭,現在卻隻能為三位公子而爭了。”
王後長長一語說完,也是長歎一聲,看著自己的親妹妹,也想從靜妃的臉上看出些動態來。
可靜妃臉上卻並沒有過多的表情,隻是冷冷自嘲道:“我家差兒,想來與太子無緣,姐姐也不會考慮選差兒為太子吧!
那麽今日姐姐讓妹妹來此,定然也是為了吳國將來大計,不知姐姐是中意於波兒呢,還是山兒?
對於妹妹來說,這或許都不是什麽事。
況且妹妹不比姐姐,一直受王上恩寵,想來妹妹縱然有心,卻也無力。
不知姐姐要妹妹如何幫忙,還請姐姐明示。”
靜妃也算是識大體,知形勢,一聽王後所語,就是想讓自己或者說自己的兒子來幫其中的一個公子。
所以問話也不含糊,直指王後心意。
“難得妹妹如此識大體,也體恤王上苦心,波兒與山兒雖然並非為我己出。
可姐姐卻也非自私之人,若論起來,差兒還要與姐姐更親一些。
但吳國將來也與妹妹一榮俱榮,一損則損。
若能有一個明君,繼承王上大誌,保得吳國強盛,也算是姐姐對得起當年那兩位王妃了。
同時也會保著妹妹繼續榮華富貴。”
王後如此說來,到還真是不計個人之利。
靜妃與她為親姐妹,若按普通百姓來論,夫差算起來也是她的親侄兒,比之公子波還有公子山都要更親一些。
可王後不為夫差求太子之位,卻為公子波與公子山奔勞。
從中可見,其實姐妹兩人雖然表麵上,情是姐妹,可暗地裏卻並不和睦,也是爭寵的對像。
也許是因為當年少了兩個吳王寵幸的妃子,而爭寵的矛盾卻在兩個姐妹之中加深。
也有可能是因為當年三姐妹之事,讓靜妃對這位姐姐刮目相看,卻也有意避諱,反而關係不如其它人。
靜妃卻並不再問,而是邊喝茶邊看著遠方,在等王後明示。
剛才王後雖然為自己找了些理由,但卻並沒有說清扶誰為太子。
“波兒為長子,按我吳國規矩,該是太子最佳人選,可波兒實在軟弱,難與成就大業。
山兒賢名在外,卻也不拘於小節,隻是山兒過於顯露,不知藏拙,容易被人利用。
姐姐對此二人也都難與定論,可這二人若有一人得差兒相助,那情勢又不一樣。
就如同當年的王僚一樣,得王上相助。
可姐姐又怕王上當年的情況再現,實在讓我心有餘悸。
妹妹對此可有什麽好主意?”
王後這一番話,也是野心盡露,既要手握重兵的夫並相助其中一人得太子之位,又怕著夫差會像當年的公子光一樣,倒戈相向,兄弟相殘。
“姐姐這就有些難為妹妹了,吳國大事,那是我此等後宮可論之。
我差兒自小善武,也力誌保衛吳國,難道這也有錯嗎?
況且現在守衛吳越邊境也是王上親定,有孫武將軍支持,姐姐何必在意。
這太子之爭,既然與我差兒無關,為何姐姐尚有此心,實讓妹妹難與理解。
難道姐姐要我母子在此世間消失才放心嗎?”
靜妃此時心裏也是極不舒服,縱然麵對貴為王後的姐姐,語氣也慢慢開始轉變。
王後的要求實在讓人難與理解,更讓靜妃感覺到不可理宜。
“妹妹勿怒,若差兒能把兵權交與波兒,或者公開支持波兒。
想來太子之爭就不會傷及他們兄弟三人之情,也不會動搖吳國根本。
至於將來如何,一切隻憑他們的命數來論。
我也隻是念及他們同是王上骨肉,所以體恤王上苦心,出此下策,還望妹妹體諒。”
王後也算是說得出口,既然同是吳王的兒子,為何又要厚此薄非。
靜妃一笑,卻還是看著王後道:“姐姐苦心,妹妹自然會理解。
不過此事我還要回去與差兒商議,隻是差兒遠在吳越邊界,來回也需幾日,望姐姐理解。
我差兒雖然不入姐姐法眼,可卻也是王上親子,姐姐有意於波兒與山兒,妹妹並無意見。
隻是若有一日王上不願波兒與山兒繼承大誌,那妹妹也無能為力。
姐姐多年來一直在籌謀,不知其心如何?
實讓妹妹難與猜測,隻怕是一場好夢,難有終,它日黃梁夢易碎。”
靜妃說完站起身來,輕輕一揖。
王後一聽,臉色微變,卻還是保持著端莊之態,心裏也難猜測眼前的妹妹倒底如何想。
但王後立馬也站起身來道:“還望妹妹成全,姐姐之心可照日月,也是為王上分憂,為吳國將來謀慮,實不得而已也。”
“不勞姐姐相送,妹妹這就回去,天已暗,而影婆娑,人老了也就容易困倦。”
靜妃說完自個兒走下小亭,而侍女也及時相送,扶著靜妃,緩緩走出王後小院。
冬日的黃昏,吳王後寢宮後花園內,兩人女人坐在小亭之內,沐浴著斜陽,卻並感受不到一分溫暖。
端坐正中的是當今吳國王後淑敏,另一個則是少有露麵的王妃靜妃(夫差公子生母)。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其實靜妃年少之時,小名靜靜,其實她還有一個名字叫淑靜。
兩人相差幾歲,可年歲如此,也基本分不出來大小。
隻是容顏卻慢慢十分相似,都一副雍容華貴的臉,略帶皺紋,卻也飽經風霜。
隻是性格不一,表情與眼神都不一樣。
一人著銀黃錦袍,十分富貴,一看就是當今吳王後。
一人則青袍紫衣,略顯寒酸,卻端莊賢惠,正是靜妃,也就是公子夫差的親生母親。
“妹妹,雖然我們同處吳都,卻已有幾年未見了,不知妹妹近來可好?”
首先發話的自然是王後,可話裏卻也道出這些年兩人的關係,並不融洽,甚至可以說是不相來往。
這裏是她的後花院,而靜妃則並不在王宮之內,而是另有寢宮,也和公子夫差住在一起,相對要獨立一些。
“姐姐,妹妹遠離王宮,少有王上寵幸,這些年是越發見蒼老了,不如姐姐反而年輕許多。
隻是閑人多愁悶,妹妹這些日子也過得如這吳都冬日,有些蒼涼。
不過有姐姐關心妹妹,妹妹自然心中溫暖。”
靜妃語氣緩慢,也十分隨和,雖然說得是自己的愁悶,可聽起來去並沒有多少愁緒。
王後一聽,臉上淡淡一笑,看了看靜妃問道:“不知妹妹何故發愁,不若說來與姐姐聽聽。
我也一個獨居此諾大後宮,實也寂寞,今日得尋妹妹來此,也是想讓妹妹為我解解這獨寂。”
靜妃一聽,看著斜陽,似乎心有所感。
“姐姐,你說我們姐妹嫁給王上有多少年了?”
“妹妹何故問起此事,該也有三十多年了,那時王上還隻是吳國的公子,輔助佐吳王。
得大姐介紹,我們嫁給公子光,我們都還隻是妾。
妹妹何故問起此事,難道是懷念從前嗎?”
王後看著波波瀾不驚的靜妃,還真是人如其名,靜如水,卻也淡如水。
“姐姐,年老了,就會想起當年那些事。
所以有的時候會覺得十分慚愧,特別是想起大姐。
妹妹我日夜不得安寢,食不裹味,不知姐姐又是如何的心情?”
“大姐淑惠當年貴為吳王後,也算特別照顧你我姐妹,才有機會與當年的公子光相識。
現如今我們兩人也成為王妃,算起來也與大姐當年可並論。
隻是這世間之事,並非你我姐妹能作主,他們兄弟二人之事,也怨不得誰。
大姐半世王後,也算享盡榮華富貴,那年遭劫,也並非你我姐妹無義。
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想來大姐在陰曹地府裏也不會怪我們兩人,妹妹又何必歎氣自責呢?”
王後一臉正色,卻隱隱帶著一股恐懼,雖然在安慰於靜妃,卻讓人感覺她是在自我安慰。
“姐姐說得也對,時也勢也。
若不是大姐介紹我倆與王上認識,也不會有後來的恩怨情恨。
妹妹到是羨慕姐姐如此坦然,當年若不是你我兩人引開大姐。
想來縱是十個專諸也不可能在大姐麵前刺殺得逞。
而且姐姐那一劍,也把我們姐妹三人的情義刺沒了。
所以今日姐姐請妹妹而來,妹妹才會心有所感,有些傷懷。”
靜妃的話也讓王後一憚,但很快雙恢複鎮靜,但是也聽得出靜妃言外之意,那就是同為王妃,並不論姐妹之情。
“妹妹是在怪姐姐嗎?
若不是我當年刺了大姐,想來妹妹最多也隻能是一個公子妃,說不定早反受其害,又怎能受王上如此恩寵。
今日尋妹妹來,姐姐也並非想自逞功勞,更不會為當年之事有愧,妹妹所言難道意有所指?”
王後臉色變得有些難堪,縱然她說得如此堂皇,可在自己親妹妹麵前,還是有些愧意。
特別是提起當年的吳王後淑惠,也就是兩人的大姐,當年吳王僚的妻子。
“姐姐不必憂慮,妹妹也隻是有感而發,還請姐姐不必動氣。”
靜妃一直都是如此淡然,隻是那麽一瞥,就知道王後已經心有怒氣,而且還潛藏著一絲絲內咎。
當年三姐妹之事,怕也是十分曆奇而驚險,這才讓已過去這麽多年,兩人說起都還難與釋懷。
想來淑敏王後與淑靜王妃當年為配合專諸刺王僚,而故意引開當時的王後大姐淑惠,也發生過武鬥。
而且淑敏還刺了淑惠一劍。
而此時靜妃提及此事,似乎是想提醒,局勢又回到當年的情形。
所以靜妃有意提起,隻是避免姐妹同伐再次發生。
“妹妹如此聰慧,自然是有意提醒於姐姐了。
想當年妹妹簡單的幾句話,就讓孫武斬了兩個王上寵幸的妃子。
姐姐有時還真的難與理解妹妹是怎麽一個人,這些年不知會不會想起以前的兩位王妃?
不過人哪!算來算去,總有算不盡的算計。
縱然天縱英才,如楚國靈童鬼穀王禪一樣,也有算失之處。
何況於相互了解,又共侍一夫的姐妹,所以我們互揭長短,到是符和姐妹身份。
今日姐姐請妹妹前來,是想聽聽妹妹對太子之選有何意見?
王上這些日子也為此操碎了心,而且王上身體也大不如從前,這個妹妹該體會得到。
現如今我們姐妹又將麵對當年的情形,又將如何?
隻是當年我們為自己而爭,現在卻隻能為三位公子而爭了。”
王後長長一語說完,也是長歎一聲,看著自己的親妹妹,也想從靜妃的臉上看出些動態來。
可靜妃臉上卻並沒有過多的表情,隻是冷冷自嘲道:“我家差兒,想來與太子無緣,姐姐也不會考慮選差兒為太子吧!
那麽今日姐姐讓妹妹來此,定然也是為了吳國將來大計,不知姐姐是中意於波兒呢,還是山兒?
對於妹妹來說,這或許都不是什麽事。
況且妹妹不比姐姐,一直受王上恩寵,想來妹妹縱然有心,卻也無力。
不知姐姐要妹妹如何幫忙,還請姐姐明示。”
靜妃也算是識大體,知形勢,一聽王後所語,就是想讓自己或者說自己的兒子來幫其中的一個公子。
所以問話也不含糊,直指王後心意。
“難得妹妹如此識大體,也體恤王上苦心,波兒與山兒雖然並非為我己出。
可姐姐卻也非自私之人,若論起來,差兒還要與姐姐更親一些。
但吳國將來也與妹妹一榮俱榮,一損則損。
若能有一個明君,繼承王上大誌,保得吳國強盛,也算是姐姐對得起當年那兩位王妃了。
同時也會保著妹妹繼續榮華富貴。”
王後如此說來,到還真是不計個人之利。
靜妃與她為親姐妹,若按普通百姓來論,夫差算起來也是她的親侄兒,比之公子波還有公子山都要更親一些。
可王後不為夫差求太子之位,卻為公子波與公子山奔勞。
從中可見,其實姐妹兩人雖然表麵上,情是姐妹,可暗地裏卻並不和睦,也是爭寵的對像。
也許是因為當年少了兩個吳王寵幸的妃子,而爭寵的矛盾卻在兩個姐妹之中加深。
也有可能是因為當年三姐妹之事,讓靜妃對這位姐姐刮目相看,卻也有意避諱,反而關係不如其它人。
靜妃卻並不再問,而是邊喝茶邊看著遠方,在等王後明示。
剛才王後雖然為自己找了些理由,但卻並沒有說清扶誰為太子。
“波兒為長子,按我吳國規矩,該是太子最佳人選,可波兒實在軟弱,難與成就大業。
山兒賢名在外,卻也不拘於小節,隻是山兒過於顯露,不知藏拙,容易被人利用。
姐姐對此二人也都難與定論,可這二人若有一人得差兒相助,那情勢又不一樣。
就如同當年的王僚一樣,得王上相助。
可姐姐又怕王上當年的情況再現,實在讓我心有餘悸。
妹妹對此可有什麽好主意?”
王後這一番話,也是野心盡露,既要手握重兵的夫並相助其中一人得太子之位,又怕著夫差會像當年的公子光一樣,倒戈相向,兄弟相殘。
“姐姐這就有些難為妹妹了,吳國大事,那是我此等後宮可論之。
我差兒自小善武,也力誌保衛吳國,難道這也有錯嗎?
況且現在守衛吳越邊境也是王上親定,有孫武將軍支持,姐姐何必在意。
這太子之爭,既然與我差兒無關,為何姐姐尚有此心,實讓妹妹難與理解。
難道姐姐要我母子在此世間消失才放心嗎?”
靜妃此時心裏也是極不舒服,縱然麵對貴為王後的姐姐,語氣也慢慢開始轉變。
王後的要求實在讓人難與理解,更讓靜妃感覺到不可理宜。
“妹妹勿怒,若差兒能把兵權交與波兒,或者公開支持波兒。
想來太子之爭就不會傷及他們兄弟三人之情,也不會動搖吳國根本。
至於將來如何,一切隻憑他們的命數來論。
我也隻是念及他們同是王上骨肉,所以體恤王上苦心,出此下策,還望妹妹體諒。”
王後也算是說得出口,既然同是吳王的兒子,為何又要厚此薄非。
靜妃一笑,卻還是看著王後道:“姐姐苦心,妹妹自然會理解。
不過此事我還要回去與差兒商議,隻是差兒遠在吳越邊界,來回也需幾日,望姐姐理解。
我差兒雖然不入姐姐法眼,可卻也是王上親子,姐姐有意於波兒與山兒,妹妹並無意見。
隻是若有一日王上不願波兒與山兒繼承大誌,那妹妹也無能為力。
姐姐多年來一直在籌謀,不知其心如何?
實讓妹妹難與猜測,隻怕是一場好夢,難有終,它日黃梁夢易碎。”
靜妃說完站起身來,輕輕一揖。
王後一聽,臉色微變,卻還是保持著端莊之態,心裏也難猜測眼前的妹妹倒底如何想。
但王後立馬也站起身來道:“還望妹妹成全,姐姐之心可照日月,也是為王上分憂,為吳國將來謀慮,實不得而已也。”
“不勞姐姐相送,妹妹這就回去,天已暗,而影婆娑,人老了也就容易困倦。”
靜妃說完自個兒走下小亭,而侍女也及時相送,扶著靜妃,緩緩走出王後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