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兄弟決裂
公子波的府邸,同樣的三張小桌子,同樣的圍著一個大火爐,沒有侍女,沒有下人。
人並不多,隻有三人。
主人當然是吳王大公子波,主客卻是越國美女施子小姐。
而唯一的陪客卻是吳王二公子山。
“大哥,為何今日如此興致,竟然邀得施子小姐來陪,小弟也是受寵若驚。”
公子山還是有些意外,雖然坐的客位,卻也把自己當成主客。
他自從靜妃處知道王後推薦公子波為太子之後,一直想找機會除掉這個眼前礙事的大哥。
可後來又聽說王後被囚,所以一直不敢亂動。
再者當時幽冥尊主還有幽劍及幽幽都遠在越都,他也沒有了把持。
一直到現在鬼穀王禪的死訊傳至吳都,他才慢慢又恢複殺機。
更重要的是幽冥尊主已經回到吳都,一切都到了該解決的時候。
而公子波呢,似乎覺得順理成章,午時與太宰伯否一席談話,讓他痛下決心,在公子山麵前,也表現也幾分太子之威了。
“二弟,施子小姐從越都回來,風撲塵塵,我兄弟該宴請施子小姐。
隻是大哥一直忙於公務,所以才緩了幾天,二弟是怪哥哥不體貼施子小姐勞苦嗎?”
公子波此時畢竟是主,卻甘於居於客位,與公子山一樣,甘做陪客。
由此可見,其不僅誌於吳國太子,而且於施子小姐,也從來沒有相讓之意。
“原來如此,不知施子小姐此行可有收獲?”
公子山還是專注於施子,因為施子今天的妝容,十分恬靜,有若遠離人間煙火的仙子,十分淡然。
而且一直保持著一種自然而然的微笑,眉宇之間卻透著萬種風情,讓人欲罷不能。
“謝大公子掂記,也謝二公子垂詢。
此次越都慶祝越國蓮花公主生辰,小女隻是隨波逐流,徒增傷感而已,並無所獲。
尚不及與二位公子飲酒作樂,以怡這冬日之景。”
施子回到吳都也有幾日,一直在繡花村裏陪著繡花娘,把所有的情傷都化作一縷冬水,帶著那寒意,漸漸流去。
鬼穀王禪一直未再出現,讓她的擔憂越發更甚,所幸得勝玉公主透露,這才把這傷情化作暖流,人看起來也婉約許多。
而她入吳境之時夫差公子邀她小駐,她也都婉言謝絕,似乎也在有意回避,卻也無可回避。
而來到吳都,也想小飲以解傷懷,而傷情卻又變成更為的憂慮。
所以才應公子波之邀前來赴宴,未曾想此宴僅三人,心裏也慢慢明了。
而說話也並不拘緊,十分隨意,在公子波與公子山之間遊刃有餘,反而帶著一絲魅惑。
“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喝一杯再敘如何?”
公子波也適時舉樽。
公子山一看,也並不反對盡飲一樽。
誰會在意與沉魚落雁的施子小姐飲酒呢?
就算是飲此一杯而命喪黃泉也會在所不辭。
“痛快,今日有幸有施子小姐與二弟陪飲,實在痛快之至。”
公子波一樽下肚也是十分自得,江山美人似乎盡在懷中。
“大公子,聽說王後十分在意於你,況且吳越之間,似乎有些不愉快,你還是少飲一些,免得誤了國事。”
施子意在提醒於公子波,像是也覺得公子波就是太子一樣。
“施子小姐,大哥酒量非凡,武技更是不一般,何必為他擔心,隻需盡飲就是。”
公子山有些吃醋,幹的同樣的酒,為何施子不問他,而偏偏擔心公子波,這讓他心裏極不舒服。
“二弟,施子小姐識大體,自然也擔心於你,不過今日我倆兄弟在此,就不必在意了。”
公子波說完,也給公子山親斟一樽。
“得大哥抬舉,今日小弟就暫且不記國事,陪施子小姐觀月飲酒,與大哥奉陪到底。”
公子山說完,舉起酒樽敬公子波。
公子波也是微微一笑舉樽與公子山一碰,兄弟兩人同飲一樽。
“難得你兄弟二人如此和睦,小女不知可否為兩位公子彈奏一曲以助雅興。
“那當然受之不恭了,有請施子小姐。”
公子波說完,已有下人置好琴台,正好在施子坐位之後。
一直保持著與兄弟兩人同樣的距離。
“大哥,這些年也未見你教弟弟武技,不若你應著施子小姐琴聲舞劍一曲如何,也讓弟弟長長見識。”
公子山語氣裏透著一股不屑,話卻說得十分尊重。
“既然二弟有此心意,做大哥的焉能不讓弟弟如願。
拿我的劍來,我就隨施子小姐伴劍一曲。”
公子波雖然對公子山毫不退讓,可對施子小姐卻不敢爭先,隻能說自己陪施子小姐曲聲伴劍。
施子焉然一笑,卻是對著兄弟二人。
琴聲響起,公子波也隨曲而舞,到像是反了過來,客人變成主人,而主人變成客人一樣。
公子山臉色凝重,聽著施子小姐的琴聲,心裏的怨氣是無法抑止。
但臉上卻還是透著微笑,看著施子小姐玉指輕拂,點點旋律人指尖發出,像是秋雨一樣,輕輕落在離愁人的心口,此愁難忘,又添新愁。
公子山卻是聽得入迷,像是變了一個味一樣,心裏充滿著幻想,一切盡在掌握。
而公子波呢,則賣力舞著劍,劍姿也十分優雅,卻與樂曲有些不符,像是一個憋足的鴨子要隨著雞一節奏在蹦跳一樣。
施子臉帶愁緒,心頭間盡是鬼穀王禪那壞壞的笑臉,還有南海婆婆那隨蔭的臉,繼而又是夫差公子雄健的身姿。
一時之間,任手指如何跳動也不能減緩半分憂慮與愁緒。
她不敢怪罪南海婆婆,因為她自己知道她們那一層不可解的關係,可她卻容不下眼前對鬼穀王禪如此仇恨的人。
她了解公子波,更對公子山熟悉無比,無論什麽,都難與比得上鬼穀王禪。
她痛恨自己的命,也痛恨這一切時勢,讓她不得而已。
琴聲時而憂怨時而激昂,像是一條隨波逐流的小船。
身不由己,但卻不阻波浪的衝擊,有的時候命運也會如此,欲靜而動,欲止而發。
憂怨的琴聲如同一滴一滴淚水滴在心頭,發出讓人難與理解的傷聲。
而公子山卻在自得的拍著掌和著聲,公子波在盡情的賣弄著武技劍法,月光臨時,古琴親過一點寒光,卻是施子的眼淚。
公子波收劍而立,看了看施子小姐,親扶施子小姐再次入坐。
“施子小姐,為何如此悲傷,難道我與大哥之情難與融化施子小姐冰寒之心嗎?”
公子山見施子撫琴的同時,眼淚卻在月光之下滴落,也算體貼入微。
“還請大公子、二公子見諒,小女隻是在此寒光之下撫琴,略感傷懷。
小女生於貧苦之家,受盡冷落,有的時候也會回想此生,所以感懷之時竟也有些情不自禁。”
“二弟,這就是你不懂音律之故了,施子小姐以情撫琴,自然情融於琴,才會讓我兄弟倆人聽到如此天籟之音,你該敬施子小姐,而不是如此無禮。”
公子山一聽,也站起身來,親自為施子斟滿一樽酒,再舉樽相敬。
“施子小姐,是在下不懂音律,還望施子小姐見諒。”
公子山到是真心實意,也體現君子之範。
“小女實受之不起,山公子賢名在外,自然懂小女琴中之意。
寒光雖冷,卻是隻待知音之人,山公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若有時機,小女還要親向山公子請教。
小女在此謝過山公子。”
公子山一聽,到也十分自得。
而公子波則有些難堪了。
三人再次歸坐,卻不知該如何說起。
一時之間就像是施子的美麗讓兩人凝固一樣。
“為何二位公子此時又不再言語,難道是因為小女在此的原故。
若無說處,不若說一說此時吳國上下牽掛的太子之選,不知兩位公子作何之想?”
兄弟二人在施子麵前都放不開,而施子像是一個解扣人一樣,卻一點一點拔除兩人僅存的虛偽。
“不錯,二弟,現如今我吳國在父王及三位吳國重臣的治下,國強而民富,太子之選也有些時日。
借此機會,在施子麵前,想來二弟也不會謙讓,不若就由二弟先說一說對太子之選的意見如何?”
公子波幸得施子提醒,此時想來今日單獨請公子山,其意也十分明顯。
太子之選似乎就在二人之間,若不分個高下,實無法解決。
“大哥,你是誌在必得,又何必在乎小弟之想。
母後對你可謂慧眼識珠,你是吳國太子的不二人選,難道你沒有自信嗎?”
公子山此時也稍作禮讓,可他明知王後已被吳王軟禁,本就是因為太子之選的原因,如此說來,也是讓公子波有所自知。
也是間接告訴公子波,縱然王後中意於他,可吳王中意的卻不是他,而是自己。
“二弟,母後與父王之間,並無嫌隙。
一切隻因母後過於操急,提早透露了太子人選,所以父王讓母後禁足,就是要讓吳國平穩過渡而已。
這一點二弟當有自知。
母後做事從來也不會無中生有,母後被禁,實則於二弟也是好事,該心存感恩之心才是。”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la">xiaoshuting.la</a>
公子波也不示弱,依他最初的推斷,王後被吳王禁足,實則是王後知道吳王的心意,所以無意透露。
可他明知王後並非真心於他,而是想害他,但在公子山麵前,卻一直在掩藏,就是想讓公子山的本意露出來而已。
而吳王禁足王後,就是想給他兄弟兩一個公平的機會,而不會因王後的橫加幹預而變得有失偏頗。
“在哥還真是知父王之心,隻可惜父王之心並非如此。
我聽說母後曾召靜妃娘娘談論太子之選,而父王並不同意。
所以才禁足於母後,這是怕母後亂了後宮不得參政的傳統。
而母後也算是錯判形勢而已,大哥不必過於在意。
若我所料不差,隻要父王公布太子之選,母後自然無恙。”
兩個人各說各是,卻也從來沒問過養育他們的王後現在如何,隻當王後是一個擺設。
施子聽來,心裏喝萬般鄙視,卻也十分自然樂意,為兩人斟滿酒。
“兩位公子,小女有些好奇,卻不知此時小女有所疑問,又該問不該問?”
施子也是看了看公子波與公子山,這個時候提問,當然是一問必答。
兄弟兩同聲回道:“自然無礙,還請施子小姐問來。”
兩人說完,也是互怨的看了一眼,卻馬上微笑著看著施子。
“小女有疑的是,大公子與二公子本是同胞兄弟,若能相讓,自是吳國之福。
可這太子隻能有其一人,自不能成全二人。
小女想來當年吳國有大賢之才季子四讓王位,美名傳於列國。
實讓列國王族生羨。
現如今兩位公子,為何不學你們的叔父祖季子之賢,相互禮讓,大家為吳國而想呢?”
施子此問看似疑問,其實並不疑問,疑問的是公子波與公子山。
若說季禮讓位,其名在虛,而實得王位的則是長兄。
這就讓公子波與公子山有些糾結。
其一公子山賢名在外,似乎是讓公子山禮讓王位,而得利於長兄公子波。
可若換一個角度來講,那又在說,當年季子賢禮,其實本為吳王最佳人選,之所以最後以長繼承,皆是季子之讓,那麽長兄就不是最佳繼承王位之人。
公子波一聽,到也臉帶微笑看了看公子山道:“二弟,叔祖季子之名,在列國廣為傳播,二弟向來以叔祖為榜樣,不知現在又作何想?
若大哥為太子,自然會委與二弟重任,為吳國報效,難道二弟不願意嗎?”
公子波也是打蛇順棍,於此時提出讓公子山禮讓於他,並且也許也承諾,不會輕待於公子山。
“大哥,時過境遷,叔父祖一輩當年,壽夢曾祖一直摒棄常規,以賢任用,所以才覺得季禮叔祖有吳王之能。
由此可見,季子叔祖之賢於吳國才是最佳吳王之選。
至祖父繼任吳王之位,再選吳王,還是選季禮叔祖,直至其它二位叔祖。
他們一直都以季禮叔祖為吳王之位的繼任者。
大哥當與祖父為榜樣,以曾祖父為規,何故要讓弟弟禮讓於你。
想來當年祖父從未想自己繼承吳王之位,而是要讓於季禮叔祖,隻是季禮叔祖父成全祖父而已,若當年祖父爭位,怕也難得其位。”
(曾祖就是吳王壽夢,而他們的祖父則是壽夢長子諸樊,季禮是諸樊的四弟。)
公子山說得也沒有錯,當年壽夢本意傳位於季禮,而其它三個哥哥也同意。
隻是季禮不從,直至壽夢去世,這才由長子諸樊繼位。
諸樊也就是公子光(現任吳王闔閭)的父親,是兩人祖父。
所以長子讓賢弟,也是吳國之常理,公子山所說也十分在理。
“二弟,剛才你也說了,此一時而彼一時,當年無論如何,還是祖父繼吳王之位,這是不可爭之事實。
今天難得施子小姐在場,大哥就問你一句話。
太子之選,二弟該沒有機會,若你識像,如夫差三弟一般,我兄弟二人,自然無隙。
若你還是不自量力,那麽也請二弟撂下話來,大哥自當奉陪。”
其實公子山剛才已經借故說完奉陪到底了,隻是公子波一時心思隻在施子,而沒有聽清而已。
如此到也合他此次邀公子山之意,也想順水推舟。
“大哥,既然你如此言盡,小弟也隻能告誡大哥一句。
識實務者為俊傑,大哥可別會錯了父王之意,母後之所以如此,當是一個教訓。
我與大哥同胞兄弟,若不論長幼,不知大哥以何能勝小弟,賢文自不當論。
武技也非大哥專長,大哥以何來爭這太子之位,難道隻是因為大哥是長子。
可若論長子,怕還算不到大哥,早夭的兩個哥哥,在陰府也會不服的。”
公子山也是寸步不讓,在爭位之事,若是讓了就等於把吳王之位讓出,所以縱是親兄弟,也隻能挑明。
“二弟,你這是在向大哥挑恤嗎?
大哥從來也不懼於任何挑恤。”
公子波也是臉帶怒意,他也沒想到公子山竟然當著施子的麵就說他除了年長之外,一無是處。
若說年長,還要把已死的王後兩個兒子帶出來。
讓公子波連長子都算不上,更別提繼承王位之選了。
“大公子、二公子,剛才小女隻是好奇一問,此事該是吳國內務,小女實不該多問,讓兩位公子不和,是小女罪為。
不過依小女來看,太子之爭並不在口舌,若說依當前吳王的雄心,當以稱霸列國為主。
兩位公子還需自酌,若他日一當王位,卻不能展吳國之雄,那當不當吳王又有何苦。
小女向來敬重英雄俠義之士,卻不喜歡柔弱之輩。
卻也不明白兩位公子為何盡起口舌之爭?”
“施子小姐放心,以施子小姐之姿,當也隻能有將來吳王身份才能配之。
二弟,三日之後虎丘明月池,我在那裏等你。
我知道二弟對太子誌在必得,而大哥也不會輕易放棄。
若假借他人之手,不若你我兄弟對陣一場,也好過口舌之爭,徒讓施子小姐笑話。
不知二弟如何決斷,今夜就給大哥一個答複。”
公子波也探聽到公子山的一些動向,對於施子的提議是十分讚同。
而剛才伯否的態度也已經表明,此時正是下戰書之時。
畢竟此時夢三不在,而幽冥之人又因鬼穀王禪之死肆無忌憚。
他也怕公子山對他下黑手,所以以其受人牽製,不如主動出擊。
兩人挑戰,勝者為王。
“既然大哥有意成全,那三日之後就不要怪小弟得罪了。”
公子山像是也十分滿意一樣,站起身來,對著施子一揖道:“有勞施子小姐,想來得吳王者,也能得施子小姐芳心。
在下定不會讓施子小姐失望,在下告辭。”
公子山既然覺得大局已定,心情也是十分舒爽,徒坐無益。
也不理公子波,大步就離開公子波的府邸,像是兄弟決裂一樣。
原本兄弟互敬,到如今反目成仇,也隻是一個吳王之位而已。
生在王族帝王之家,若能摒棄權力貪欲,到也可以成就美名。
可若擺脫不了權力之誘,那生在帝王之家,反而不如生在百姓之家那樣自如。
而施子則看著公子山的背影,嘴解微翹,如同出雲的彎月一般,似隱還藏。
公子波的府邸,同樣的三張小桌子,同樣的圍著一個大火爐,沒有侍女,沒有下人。
人並不多,隻有三人。
主人當然是吳王大公子波,主客卻是越國美女施子小姐。
而唯一的陪客卻是吳王二公子山。
“大哥,為何今日如此興致,竟然邀得施子小姐來陪,小弟也是受寵若驚。”
公子山還是有些意外,雖然坐的客位,卻也把自己當成主客。
他自從靜妃處知道王後推薦公子波為太子之後,一直想找機會除掉這個眼前礙事的大哥。
可後來又聽說王後被囚,所以一直不敢亂動。
再者當時幽冥尊主還有幽劍及幽幽都遠在越都,他也沒有了把持。
一直到現在鬼穀王禪的死訊傳至吳都,他才慢慢又恢複殺機。
更重要的是幽冥尊主已經回到吳都,一切都到了該解決的時候。
而公子波呢,似乎覺得順理成章,午時與太宰伯否一席談話,讓他痛下決心,在公子山麵前,也表現也幾分太子之威了。
“二弟,施子小姐從越都回來,風撲塵塵,我兄弟該宴請施子小姐。
隻是大哥一直忙於公務,所以才緩了幾天,二弟是怪哥哥不體貼施子小姐勞苦嗎?”
公子波此時畢竟是主,卻甘於居於客位,與公子山一樣,甘做陪客。
由此可見,其不僅誌於吳國太子,而且於施子小姐,也從來沒有相讓之意。
“原來如此,不知施子小姐此行可有收獲?”
公子山還是專注於施子,因為施子今天的妝容,十分恬靜,有若遠離人間煙火的仙子,十分淡然。
而且一直保持著一種自然而然的微笑,眉宇之間卻透著萬種風情,讓人欲罷不能。
“謝大公子掂記,也謝二公子垂詢。
此次越都慶祝越國蓮花公主生辰,小女隻是隨波逐流,徒增傷感而已,並無所獲。
尚不及與二位公子飲酒作樂,以怡這冬日之景。”
施子回到吳都也有幾日,一直在繡花村裏陪著繡花娘,把所有的情傷都化作一縷冬水,帶著那寒意,漸漸流去。
鬼穀王禪一直未再出現,讓她的擔憂越發更甚,所幸得勝玉公主透露,這才把這傷情化作暖流,人看起來也婉約許多。
而她入吳境之時夫差公子邀她小駐,她也都婉言謝絕,似乎也在有意回避,卻也無可回避。
而來到吳都,也想小飲以解傷懷,而傷情卻又變成更為的憂慮。
所以才應公子波之邀前來赴宴,未曾想此宴僅三人,心裏也慢慢明了。
而說話也並不拘緊,十分隨意,在公子波與公子山之間遊刃有餘,反而帶著一絲魅惑。
“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喝一杯再敘如何?”
公子波也適時舉樽。
公子山一看,也並不反對盡飲一樽。
誰會在意與沉魚落雁的施子小姐飲酒呢?
就算是飲此一杯而命喪黃泉也會在所不辭。
“痛快,今日有幸有施子小姐與二弟陪飲,實在痛快之至。”
公子波一樽下肚也是十分自得,江山美人似乎盡在懷中。
“大公子,聽說王後十分在意於你,況且吳越之間,似乎有些不愉快,你還是少飲一些,免得誤了國事。”
施子意在提醒於公子波,像是也覺得公子波就是太子一樣。
“施子小姐,大哥酒量非凡,武技更是不一般,何必為他擔心,隻需盡飲就是。”
公子山有些吃醋,幹的同樣的酒,為何施子不問他,而偏偏擔心公子波,這讓他心裏極不舒服。
“二弟,施子小姐識大體,自然也擔心於你,不過今日我倆兄弟在此,就不必在意了。”
公子波說完,也給公子山親斟一樽。
“得大哥抬舉,今日小弟就暫且不記國事,陪施子小姐觀月飲酒,與大哥奉陪到底。”
公子山說完,舉起酒樽敬公子波。
公子波也是微微一笑舉樽與公子山一碰,兄弟兩人同飲一樽。
“難得你兄弟二人如此和睦,小女不知可否為兩位公子彈奏一曲以助雅興。
“那當然受之不恭了,有請施子小姐。”
公子波說完,已有下人置好琴台,正好在施子坐位之後。
一直保持著與兄弟兩人同樣的距離。
“大哥,這些年也未見你教弟弟武技,不若你應著施子小姐琴聲舞劍一曲如何,也讓弟弟長長見識。”
公子山語氣裏透著一股不屑,話卻說得十分尊重。
“既然二弟有此心意,做大哥的焉能不讓弟弟如願。
拿我的劍來,我就隨施子小姐伴劍一曲。”
公子波雖然對公子山毫不退讓,可對施子小姐卻不敢爭先,隻能說自己陪施子小姐曲聲伴劍。
施子焉然一笑,卻是對著兄弟二人。
琴聲響起,公子波也隨曲而舞,到像是反了過來,客人變成主人,而主人變成客人一樣。
公子山臉色凝重,聽著施子小姐的琴聲,心裏的怨氣是無法抑止。
但臉上卻還是透著微笑,看著施子小姐玉指輕拂,點點旋律人指尖發出,像是秋雨一樣,輕輕落在離愁人的心口,此愁難忘,又添新愁。
公子山卻是聽得入迷,像是變了一個味一樣,心裏充滿著幻想,一切盡在掌握。
而公子波呢,則賣力舞著劍,劍姿也十分優雅,卻與樂曲有些不符,像是一個憋足的鴨子要隨著雞一節奏在蹦跳一樣。
施子臉帶愁緒,心頭間盡是鬼穀王禪那壞壞的笑臉,還有南海婆婆那隨蔭的臉,繼而又是夫差公子雄健的身姿。
一時之間,任手指如何跳動也不能減緩半分憂慮與愁緒。
她不敢怪罪南海婆婆,因為她自己知道她們那一層不可解的關係,可她卻容不下眼前對鬼穀王禪如此仇恨的人。
她了解公子波,更對公子山熟悉無比,無論什麽,都難與比得上鬼穀王禪。
她痛恨自己的命,也痛恨這一切時勢,讓她不得而已。
琴聲時而憂怨時而激昂,像是一條隨波逐流的小船。
身不由己,但卻不阻波浪的衝擊,有的時候命運也會如此,欲靜而動,欲止而發。
憂怨的琴聲如同一滴一滴淚水滴在心頭,發出讓人難與理解的傷聲。
而公子山卻在自得的拍著掌和著聲,公子波在盡情的賣弄著武技劍法,月光臨時,古琴親過一點寒光,卻是施子的眼淚。
公子波收劍而立,看了看施子小姐,親扶施子小姐再次入坐。
“施子小姐,為何如此悲傷,難道我與大哥之情難與融化施子小姐冰寒之心嗎?”
公子山見施子撫琴的同時,眼淚卻在月光之下滴落,也算體貼入微。
“還請大公子、二公子見諒,小女隻是在此寒光之下撫琴,略感傷懷。
小女生於貧苦之家,受盡冷落,有的時候也會回想此生,所以感懷之時竟也有些情不自禁。”
“二弟,這就是你不懂音律之故了,施子小姐以情撫琴,自然情融於琴,才會讓我兄弟倆人聽到如此天籟之音,你該敬施子小姐,而不是如此無禮。”
公子山一聽,也站起身來,親自為施子斟滿一樽酒,再舉樽相敬。
“施子小姐,是在下不懂音律,還望施子小姐見諒。”
公子山到是真心實意,也體現君子之範。
“小女實受之不起,山公子賢名在外,自然懂小女琴中之意。
寒光雖冷,卻是隻待知音之人,山公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若有時機,小女還要親向山公子請教。
小女在此謝過山公子。”
公子山一聽,到也十分自得。
而公子波則有些難堪了。
三人再次歸坐,卻不知該如何說起。
一時之間就像是施子的美麗讓兩人凝固一樣。
“為何二位公子此時又不再言語,難道是因為小女在此的原故。
若無說處,不若說一說此時吳國上下牽掛的太子之選,不知兩位公子作何之想?”
兄弟二人在施子麵前都放不開,而施子像是一個解扣人一樣,卻一點一點拔除兩人僅存的虛偽。
“不錯,二弟,現如今我吳國在父王及三位吳國重臣的治下,國強而民富,太子之選也有些時日。
借此機會,在施子麵前,想來二弟也不會謙讓,不若就由二弟先說一說對太子之選的意見如何?”
公子波幸得施子提醒,此時想來今日單獨請公子山,其意也十分明顯。
太子之選似乎就在二人之間,若不分個高下,實無法解決。
“大哥,你是誌在必得,又何必在乎小弟之想。
母後對你可謂慧眼識珠,你是吳國太子的不二人選,難道你沒有自信嗎?”
公子山此時也稍作禮讓,可他明知王後已被吳王軟禁,本就是因為太子之選的原因,如此說來,也是讓公子波有所自知。
也是間接告訴公子波,縱然王後中意於他,可吳王中意的卻不是他,而是自己。
“二弟,母後與父王之間,並無嫌隙。
一切隻因母後過於操急,提早透露了太子人選,所以父王讓母後禁足,就是要讓吳國平穩過渡而已。
這一點二弟當有自知。
母後做事從來也不會無中生有,母後被禁,實則於二弟也是好事,該心存感恩之心才是。”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la">xiaoshuting.la</a>
公子波也不示弱,依他最初的推斷,王後被吳王禁足,實則是王後知道吳王的心意,所以無意透露。
可他明知王後並非真心於他,而是想害他,但在公子山麵前,卻一直在掩藏,就是想讓公子山的本意露出來而已。
而吳王禁足王後,就是想給他兄弟兩一個公平的機會,而不會因王後的橫加幹預而變得有失偏頗。
“在哥還真是知父王之心,隻可惜父王之心並非如此。
我聽說母後曾召靜妃娘娘談論太子之選,而父王並不同意。
所以才禁足於母後,這是怕母後亂了後宮不得參政的傳統。
而母後也算是錯判形勢而已,大哥不必過於在意。
若我所料不差,隻要父王公布太子之選,母後自然無恙。”
兩個人各說各是,卻也從來沒問過養育他們的王後現在如何,隻當王後是一個擺設。
施子聽來,心裏喝萬般鄙視,卻也十分自然樂意,為兩人斟滿酒。
“兩位公子,小女有些好奇,卻不知此時小女有所疑問,又該問不該問?”
施子也是看了看公子波與公子山,這個時候提問,當然是一問必答。
兄弟兩同聲回道:“自然無礙,還請施子小姐問來。”
兩人說完,也是互怨的看了一眼,卻馬上微笑著看著施子。
“小女有疑的是,大公子與二公子本是同胞兄弟,若能相讓,自是吳國之福。
可這太子隻能有其一人,自不能成全二人。
小女想來當年吳國有大賢之才季子四讓王位,美名傳於列國。
實讓列國王族生羨。
現如今兩位公子,為何不學你們的叔父祖季子之賢,相互禮讓,大家為吳國而想呢?”
施子此問看似疑問,其實並不疑問,疑問的是公子波與公子山。
若說季禮讓位,其名在虛,而實得王位的則是長兄。
這就讓公子波與公子山有些糾結。
其一公子山賢名在外,似乎是讓公子山禮讓王位,而得利於長兄公子波。
可若換一個角度來講,那又在說,當年季子賢禮,其實本為吳王最佳人選,之所以最後以長繼承,皆是季子之讓,那麽長兄就不是最佳繼承王位之人。
公子波一聽,到也臉帶微笑看了看公子山道:“二弟,叔祖季子之名,在列國廣為傳播,二弟向來以叔祖為榜樣,不知現在又作何想?
若大哥為太子,自然會委與二弟重任,為吳國報效,難道二弟不願意嗎?”
公子波也是打蛇順棍,於此時提出讓公子山禮讓於他,並且也許也承諾,不會輕待於公子山。
“大哥,時過境遷,叔父祖一輩當年,壽夢曾祖一直摒棄常規,以賢任用,所以才覺得季禮叔祖有吳王之能。
由此可見,季子叔祖之賢於吳國才是最佳吳王之選。
至祖父繼任吳王之位,再選吳王,還是選季禮叔祖,直至其它二位叔祖。
他們一直都以季禮叔祖為吳王之位的繼任者。
大哥當與祖父為榜樣,以曾祖父為規,何故要讓弟弟禮讓於你。
想來當年祖父從未想自己繼承吳王之位,而是要讓於季禮叔祖,隻是季禮叔祖父成全祖父而已,若當年祖父爭位,怕也難得其位。”
(曾祖就是吳王壽夢,而他們的祖父則是壽夢長子諸樊,季禮是諸樊的四弟。)
公子山說得也沒有錯,當年壽夢本意傳位於季禮,而其它三個哥哥也同意。
隻是季禮不從,直至壽夢去世,這才由長子諸樊繼位。
諸樊也就是公子光(現任吳王闔閭)的父親,是兩人祖父。
所以長子讓賢弟,也是吳國之常理,公子山所說也十分在理。
“二弟,剛才你也說了,此一時而彼一時,當年無論如何,還是祖父繼吳王之位,這是不可爭之事實。
今天難得施子小姐在場,大哥就問你一句話。
太子之選,二弟該沒有機會,若你識像,如夫差三弟一般,我兄弟二人,自然無隙。
若你還是不自量力,那麽也請二弟撂下話來,大哥自當奉陪。”
其實公子山剛才已經借故說完奉陪到底了,隻是公子波一時心思隻在施子,而沒有聽清而已。
如此到也合他此次邀公子山之意,也想順水推舟。
“大哥,既然你如此言盡,小弟也隻能告誡大哥一句。
識實務者為俊傑,大哥可別會錯了父王之意,母後之所以如此,當是一個教訓。
我與大哥同胞兄弟,若不論長幼,不知大哥以何能勝小弟,賢文自不當論。
武技也非大哥專長,大哥以何來爭這太子之位,難道隻是因為大哥是長子。
可若論長子,怕還算不到大哥,早夭的兩個哥哥,在陰府也會不服的。”
公子山也是寸步不讓,在爭位之事,若是讓了就等於把吳王之位讓出,所以縱是親兄弟,也隻能挑明。
“二弟,你這是在向大哥挑恤嗎?
大哥從來也不懼於任何挑恤。”
公子波也是臉帶怒意,他也沒想到公子山竟然當著施子的麵就說他除了年長之外,一無是處。
若說年長,還要把已死的王後兩個兒子帶出來。
讓公子波連長子都算不上,更別提繼承王位之選了。
“大公子、二公子,剛才小女隻是好奇一問,此事該是吳國內務,小女實不該多問,讓兩位公子不和,是小女罪為。
不過依小女來看,太子之爭並不在口舌,若說依當前吳王的雄心,當以稱霸列國為主。
兩位公子還需自酌,若他日一當王位,卻不能展吳國之雄,那當不當吳王又有何苦。
小女向來敬重英雄俠義之士,卻不喜歡柔弱之輩。
卻也不明白兩位公子為何盡起口舌之爭?”
“施子小姐放心,以施子小姐之姿,當也隻能有將來吳王身份才能配之。
二弟,三日之後虎丘明月池,我在那裏等你。
我知道二弟對太子誌在必得,而大哥也不會輕易放棄。
若假借他人之手,不若你我兄弟對陣一場,也好過口舌之爭,徒讓施子小姐笑話。
不知二弟如何決斷,今夜就給大哥一個答複。”
公子波也探聽到公子山的一些動向,對於施子的提議是十分讚同。
而剛才伯否的態度也已經表明,此時正是下戰書之時。
畢竟此時夢三不在,而幽冥之人又因鬼穀王禪之死肆無忌憚。
他也怕公子山對他下黑手,所以以其受人牽製,不如主動出擊。
兩人挑戰,勝者為王。
“既然大哥有意成全,那三日之後就不要怪小弟得罪了。”
公子山像是也十分滿意一樣,站起身來,對著施子一揖道:“有勞施子小姐,想來得吳王者,也能得施子小姐芳心。
在下定不會讓施子小姐失望,在下告辭。”
公子山既然覺得大局已定,心情也是十分舒爽,徒坐無益。
也不理公子波,大步就離開公子波的府邸,像是兄弟決裂一樣。
原本兄弟互敬,到如今反目成仇,也隻是一個吳王之位而已。
生在王族帝王之家,若能摒棄權力貪欲,到也可以成就美名。
可若擺脫不了權力之誘,那生在帝王之家,反而不如生在百姓之家那樣自如。
而施子則看著公子山的背影,嘴解微翹,如同出雲的彎月一般,似隱還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