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父子有別
車隊已到軍營,而軍營之內卻並不沒有因此而有什麽變化,依然該練兵的練兵,該巡視的巡視,各盡其責,這就是孫武治軍之道。
在軍中隨時保持著一種出征狀態,並不會因為有王候來訪而徒生變化。
所在將士在軍營之中他們隻聽令於軍令,就算是王上也無法調動他們。
三人走下馬車,吳王一看,心中滿意。
幾個兵甲前來相迎,跪在地上說道“將軍,二公子已提出,正在軍營。”
一個步將向孫武匯報著。孫武一揮手,就扶著王上一間軍營走去。
公子山已經提前被押在上此營之中。
“兩位愛卿,你們就不必陪本王了,本王單獨見一見山兒,讓他們給備些酒食,本王也有些餓了,就與山兒同飲幾杯,也算是我這個當父親的有愧於他了。”
吳王的話讓人聽不懂,可孫武與伍子胥還是聽命於吳王,不再跟進,隻在軍營外站立,算是為吳王站崗。
吳王走進軍營,隻見公子山已經端坐在桌邊,正在愁苦憂慮之中。
一聽得吳王進來,趕緊跪在地上,對著吳王行著大禮。
吳王一見,也不扶,就這樣走到桌前。
而此時軍營之中的勤務兵已經把酒菜送到桌了。
吳王自斟自飲了一杯,卻並不看地上跪著的公子山。
輕歎了一聲道:“山兒,父王來此,先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
昨夜王後遇刺身亡,你就跪在地上,仔細想想,這是為什麽?”
公子山一聽,王後死了,滿臉都是疑惑,心中不知該是高興還是悲傷。
眼中卻還是流著淚,小聲抽泣著,也不敢抬頭看吳王。
“回父王,孩兒不知,為何會有人這麽狠心刺殺王後,這是為什麽?
還請父王明示孩兒。”
公子山此時被關押在軍營之中,聽到此消息,心裏也有些慶幸,若是不在軍牢,他或許又會成為嫌疑了。
可此時既然在軍牢,說話也理直氣壯了許多。
“你不知,那好今天父王來此就是讓你有所知的。
你起來吧,坐著陪父王喝杯酒,也算是祭奠王後吧!”
吳王說完,把樽中的酒潵在地上,自己再為公子山及自己斟好酒,一點也沒有吳王的尊儀,而是以一個父親的身份來探望自己的兒子。
公子山十分小心的坐在吳王身邊,因衣服有些髒,卻也不敢靠近吳王,有些膽怯。
吳王一笑道:“堂堂我吳王的二公子,何故弄成這樣。
縱然是弄成這樣,衣冠隻是人的外表,你又何必如此在乎?
想來在戰場之上性命交加之時,滿身血汙,不是自己的血,就是敵人的血,到那時,你還會不會再顧及呢?”
吳王邊說邊掏出一方布巾遞給公子山,讓他擦一擦眼淚鼻涕。
公子山擦擦了臉,這才抬頭看著吳王道:“謝父王關愛。”
“我是不得不關愛於你呀!我是怕你步波兒與王後的後塵,讓本王再度悲痛。
剛才父王所問,你不知道也不怪你,隻是因為有些事你也不懂。
我現在告訴你,殺王後的人是誰,他是我的二弟金笛公子夫概,也就是你的二叔,這你該知道了吧。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那父王再問你,夫概公子為何在此時出現在吳都呢?”
吳王並不一次說完,而是一點一點的問著這個看似賢能,而且十分在意外表的兒子,心裏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楚。
“二叔當年在吳都自立為王的時候,孩兒還小,也不熟悉二叔。
若依父王所說,難道二叔此次來吳都也是想繼承吳王之位嗎?”
公子山想著前幾天孫武對他所說,現在再聯係此事,心裏也是驚嚇不已。
吳王再次苦笑,這個公子山比之鬼穀王禪差得何止天上地下之別。
鬼穀王禪雖然是一個外人,卻處處通曉這其中道理。
而公子身在爭位其中,卻連吳國這些年經曆什麽都不知曉,竟然還在反問,讓吳王更加失望。
“想來孫將軍前幾日來探你時,也告訴於你,你的蹶由叔祖也回了吳都。
父王賞了他當年父王當公子之時的宅院予他,也同樣封了他為大周上卿,與吳國三位重臣平起平坐。
你該知道這個蹶由王叔也是來者非善,此時來吳也不懷好意,所以本王才如此厚待於他,就是讓他不要參與吳國太子之爭。
你可知他一共參與了多少次吳國內爭嗎?
父王可以告訴於你,這是第三次。
而你二叔夫概公子,自然也不例外了,當然是衝著吳王之位而來。
可山兒你是否知道,他們要爭吳國王位,還得有什麽條件嗎?”
“孩兒愚味,不知這其中之故,還望父王明示。”
公子山此時也不敢再胡亂猜測,像一個真心討教的兒子一樣,在等著父親的教誨。
“那就是本王沒有繼承之人,隻要本王一死,而他們兩人是唯一的現存唯一的王族繼承之人。
他們這才有機會成為吳王。
他們要成為新的吳王,就必須踏著你們兄弟三人的屍骨才能達成。
現在你知道為何王後要讓波兒死,同時也要讓你死了吧!”
吳王此時並不是問公子山,而是看著公子山臉上哭喪的表情,心裏也是失落。
在情勢變化時麵上沒有一點鎮定自若之色,今後若是當上吳王,又如何處理吳國之事。
作為一個列國王上,要處事不驚,泰山崩而不動聲色。
這才能把握形勢,果斷決策。
可公子山在知道王後除了要殺公子波,而且也要殺他時,已十分慌張。
而且在知道此二人也要爭吳王之時,心裏泛過恐懼。
卻並沒有想王後之死,還是吳王之死,一心隻想著失落的王位,還有就是自己的小命安危。
再想著如今吳王位爭已發展到如此,如此狠心,讓他的心一陣陣驚駭。
而臉上也隨心裏恐懼而表現得十分自私而恐慌,就像在戰場之上,一身陷敵軍之中,想的不是如何破敵,卻是自保而逃。
“王後這一生,走錯一步,卻誤了一生。
他為了你的二叔能當上吳王,算計了一輩子。
可最後在以為即將成功之時,卻被他一直信任的夫概殺害,你覺得王後的一生值嗎?”
吳王不惜自揭自己的傷疤,也告訴公子山殺王後之人。
其實也是想在給公子山最後一個機會,要讓王後的例子來警醒於公子山。
“原來如此,怪不得王後要挑起我與大哥之爭,原來是想讓我與大哥自相殘殺,讓夫概二叔得利。
王後此舉實在有負父王對她的寵愛,也實在不值得,為二叔如此付出,最後連命都搭上了,實是愚蠢之致。”
公子山此時喝了些酒,聽吳王又開始在問他,而且語氣溫和,沒有半絲吳王的威嚴,心裏也鎮靜了許多,語氣也冷酷如冰。
而且臉上帶著怨毒之情,似乎也覺得王後是咎由自取,沒有一絲同情之心。
吳王一聽,心裏也是寒意大增。
原本以為許多事公子山並不知道,至少公子山不知道當年為何她的母親會被孫武斬殺,他還真的以為是靜妃一人所為。
所以在聽到王後被夫概殺死,至少會有些痛惜,也會悲痛,可見剛才他的痛哭,也隻是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覺得公子波死了,那麽至少王後會支持於他,所以他一聽之則痛哭。
如今聽吳王說出王後真實的目的是要他兄弟兩人的性命,而幫夫概爭取成為吳王的機會之時,他的本性還是從他的語言之中表現出來。
“不錯,王後是愚蠢之極,可你呢?
你覺得依你之智,就能應付吳國將來的複雜局勢,以及需要麵臨的外敵內患了嗎?
越國範蠡對你的承諾,隻是一句虛言而已,正是‘兵不厭詐,你何必當真。
而幽冥組織支持於你,你真的以為幽冥尊主如此不智,竟然真的欣賞於你的才智嗎?”
吳王的語氣慢慢的在加強,一點一點把揭開公子山的底,讓公子山像祼露一樣,同時也表明吳王其實隨便一件事,都可以處死他,而不會隻是因為公子波之死的嫌疑。
可吳王還是再為公子山斟了一樽酒,這些問題已經不是在問公子山,而是想打醒於他,讓他有所自知,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可公子山聽吳王語氣在加重,心裏也是一時之間震憾。
但就像一個人,到是明知會死的時候,反而會膽子大起來。
而且此時公子山有了把持,知道夫差與自己是吳王必保之人,隻是於太子之選上因為公子波之已死,吳王在偏袒於現存的三弟夫差,心裏也有些不服。
特別是夫差在這一段時間裏,並不熱衷於爭位,反而一心投身在軍營領軍之中,疏不知夫差不直接參與,才是明智之舉。
夫差為吳王三公子,即非長子,也無公子山賢名,本是在吳國繼承之中兩不沾邊之人,可他卻並不著急。
反而能被吳王看好,這一點或許公子山永遠也不會明白其中道理。
“父王,大哥身後有夢魘組織支持,其為長子,而我有賢名。
在父王三個兒子之中,我與大哥是太子之選的最合適人選,父親為何如此偏袒。
孩兒雖然與幽冥組織合作,可卻並未傷人,也未破壞吳國繼承規矩。
而且隻要孩兒多些磨礪,一定可以勝任,不會讓二叔及蹶由叔祖的不良動機得逞的。
父王你要信任孩兒,孩兒一心隻為吳國將來能稱霸於列國,繼承父王之誌。
還請父王成全。”
公子山此時似乎覺得還有希望,吳王不希望夫概公子繼承,更不希望蹶由公子繼承。
那麽繼承之人就落在他與夫差肩上,而他則一直認為他比夫差有優勢。
今日吳王以父親身份來見他,讓他以為吳王於此時來,是想對他有所期盼,剛才雖然揭了他幾條該死之罪,卻並沒有責罵,像是已經原諒了他所做所為一樣。
所以此時說話語氣裏透著一股自信,一股非我莫屬的自信。
可他不知,他連現在的局勢都把握不清,竟然還奢望著再當太子,讓吳王已失望透頂。
公子山此時再次跪在地上,呆呆的看著吳王。
吳王心裏也不再**何希望,也沒有生氣,反而十分和氣的看著公子山。
緩緩一笑,喝了一口酒道:“山兒,你起來吧,你現在不必去想太多,你大哥已死,現在王後也離本王而去。
本王實也不想再添悲痛。
聽聞孫武將軍已問詢過施子小姐,知道你當夜與她一起飲酒,波兒之死,算起來與你無關。
今日你就與本王一起回去吧,此時吳都事多,你就幫襯著太宰大人處理一些葬禮之事,你也熟悉一下宗室事務吧。”
吳王說完,親手扶起公子山。
公子山麵帶微笑道:“謝謝父王成全。”
“我們父子之間,有什麽謝與不謝的,起來吃點菜,我看你這幾日也消瘦了許多。”
吳王說完,親手為公子山夾了菜。
公子山一看也滿心歡喜,像是回到年幼之時,與他的父親一起用飯一樣,十分親切,也十分幸福。
特殊是此時原本覺得沒有任何希望的吳國太子之選,又重新回到懷中,這股喜悅像一陣春風一樣吹過他的胸間,讓人心情在好,臉上一直掛著笑。
隻是他沒有感覺出吳王的變化,剛才開始吳王還抱有希望,此時對他如此厚待,反而是不抱任何希望了。
吳王一邊喝著酒,一邊看著公子山滿心歡喜的樣子,臉上露出微笑,心裏卻已跌入冰窯。
“父王孩兒吃好了,這就可以隨父王回去。
想來父王為探視孩兒也一路辛苦,也該早些加去休息。”
吳王一笑牽起公子山的手,就朝外走。
外麵伍子胥與孫武兩人一人一邊站在外麵,見吳王與公子山父子倆牽手出來,也是十分驚訝。
“孫將軍,既然山兒有施子小姐證明沒有刺殺波兒的嫌疑,自然不該被關押於此。
本王這就帶山兒回去,並不有違孫將軍軍法吧。”
吳王顯得十分尊重孫武,此時已不叫愛卿,而是直呼孫武為將軍,也是適應這軍中規矩。
“這個自然,敬尊王上旨令。”
孫武雙手一揖,算是回複吳王的旨令。
“伍相國,你一直為山兒奔忙,當日山兒被拘,在朝堂之上,你也曾頂撞孫將軍。
此次山而無恙回吳,你也不必在計較孫將軍了。”
吳王也是兩邊討好,可伍子胥卻是不知該如何是好,臉上憂慮重重,卻又不得不接吳王旨令。
“老臣慚愧,現在就向孫將軍陪罪,望孫將軍見諒。”
“那裏那時,相國一心為國,孫武不敢。”
孫武也是對著伍子一揖,算是兩相合好。
“孫將軍,你就在軍中忙吧,想來這兩月之事,也夠你籌謀的,本王就帶山兒與相國回吳都了。”
吳王說完,再次拉著公子山,就朝車駕走去,腳步沉著,步伐穩重,似乎又回到年輕之時,意氣風發,任誰也看不出此時的吳王是連喪至親之人。
【作者題外話】:虎父犬子,吳王隱忍誌堅,可兒子卻濃包而無謀,所以才父子有別。
在春秋列國中,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
若不然也不會經曆幾百年動蕩。
後期的秦國,也是因為連續出了幾代明君,縱然是不賢之君,上天也隻讓他坐不長久,包括那個舉鼎死的。
車隊已到軍營,而軍營之內卻並不沒有因此而有什麽變化,依然該練兵的練兵,該巡視的巡視,各盡其責,這就是孫武治軍之道。
在軍中隨時保持著一種出征狀態,並不會因為有王候來訪而徒生變化。
所在將士在軍營之中他們隻聽令於軍令,就算是王上也無法調動他們。
三人走下馬車,吳王一看,心中滿意。
幾個兵甲前來相迎,跪在地上說道“將軍,二公子已提出,正在軍營。”
一個步將向孫武匯報著。孫武一揮手,就扶著王上一間軍營走去。
公子山已經提前被押在上此營之中。
“兩位愛卿,你們就不必陪本王了,本王單獨見一見山兒,讓他們給備些酒食,本王也有些餓了,就與山兒同飲幾杯,也算是我這個當父親的有愧於他了。”
吳王的話讓人聽不懂,可孫武與伍子胥還是聽命於吳王,不再跟進,隻在軍營外站立,算是為吳王站崗。
吳王走進軍營,隻見公子山已經端坐在桌邊,正在愁苦憂慮之中。
一聽得吳王進來,趕緊跪在地上,對著吳王行著大禮。
吳王一見,也不扶,就這樣走到桌前。
而此時軍營之中的勤務兵已經把酒菜送到桌了。
吳王自斟自飲了一杯,卻並不看地上跪著的公子山。
輕歎了一聲道:“山兒,父王來此,先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
昨夜王後遇刺身亡,你就跪在地上,仔細想想,這是為什麽?”
公子山一聽,王後死了,滿臉都是疑惑,心中不知該是高興還是悲傷。
眼中卻還是流著淚,小聲抽泣著,也不敢抬頭看吳王。
“回父王,孩兒不知,為何會有人這麽狠心刺殺王後,這是為什麽?
還請父王明示孩兒。”
公子山此時被關押在軍營之中,聽到此消息,心裏也有些慶幸,若是不在軍牢,他或許又會成為嫌疑了。
可此時既然在軍牢,說話也理直氣壯了許多。
“你不知,那好今天父王來此就是讓你有所知的。
你起來吧,坐著陪父王喝杯酒,也算是祭奠王後吧!”
吳王說完,把樽中的酒潵在地上,自己再為公子山及自己斟好酒,一點也沒有吳王的尊儀,而是以一個父親的身份來探望自己的兒子。
公子山十分小心的坐在吳王身邊,因衣服有些髒,卻也不敢靠近吳王,有些膽怯。
吳王一笑道:“堂堂我吳王的二公子,何故弄成這樣。
縱然是弄成這樣,衣冠隻是人的外表,你又何必如此在乎?
想來在戰場之上性命交加之時,滿身血汙,不是自己的血,就是敵人的血,到那時,你還會不會再顧及呢?”
吳王邊說邊掏出一方布巾遞給公子山,讓他擦一擦眼淚鼻涕。
公子山擦擦了臉,這才抬頭看著吳王道:“謝父王關愛。”
“我是不得不關愛於你呀!我是怕你步波兒與王後的後塵,讓本王再度悲痛。
剛才父王所問,你不知道也不怪你,隻是因為有些事你也不懂。
我現在告訴你,殺王後的人是誰,他是我的二弟金笛公子夫概,也就是你的二叔,這你該知道了吧。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那父王再問你,夫概公子為何在此時出現在吳都呢?”
吳王並不一次說完,而是一點一點的問著這個看似賢能,而且十分在意外表的兒子,心裏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楚。
“二叔當年在吳都自立為王的時候,孩兒還小,也不熟悉二叔。
若依父王所說,難道二叔此次來吳都也是想繼承吳王之位嗎?”
公子山想著前幾天孫武對他所說,現在再聯係此事,心裏也是驚嚇不已。
吳王再次苦笑,這個公子山比之鬼穀王禪差得何止天上地下之別。
鬼穀王禪雖然是一個外人,卻處處通曉這其中道理。
而公子身在爭位其中,卻連吳國這些年經曆什麽都不知曉,竟然還在反問,讓吳王更加失望。
“想來孫將軍前幾日來探你時,也告訴於你,你的蹶由叔祖也回了吳都。
父王賞了他當年父王當公子之時的宅院予他,也同樣封了他為大周上卿,與吳國三位重臣平起平坐。
你該知道這個蹶由王叔也是來者非善,此時來吳也不懷好意,所以本王才如此厚待於他,就是讓他不要參與吳國太子之爭。
你可知他一共參與了多少次吳國內爭嗎?
父王可以告訴於你,這是第三次。
而你二叔夫概公子,自然也不例外了,當然是衝著吳王之位而來。
可山兒你是否知道,他們要爭吳國王位,還得有什麽條件嗎?”
“孩兒愚味,不知這其中之故,還望父王明示。”
公子山此時也不敢再胡亂猜測,像一個真心討教的兒子一樣,在等著父親的教誨。
“那就是本王沒有繼承之人,隻要本王一死,而他們兩人是唯一的現存唯一的王族繼承之人。
他們這才有機會成為吳王。
他們要成為新的吳王,就必須踏著你們兄弟三人的屍骨才能達成。
現在你知道為何王後要讓波兒死,同時也要讓你死了吧!”
吳王此時並不是問公子山,而是看著公子山臉上哭喪的表情,心裏也是失落。
在情勢變化時麵上沒有一點鎮定自若之色,今後若是當上吳王,又如何處理吳國之事。
作為一個列國王上,要處事不驚,泰山崩而不動聲色。
這才能把握形勢,果斷決策。
可公子山在知道王後除了要殺公子波,而且也要殺他時,已十分慌張。
而且在知道此二人也要爭吳王之時,心裏泛過恐懼。
卻並沒有想王後之死,還是吳王之死,一心隻想著失落的王位,還有就是自己的小命安危。
再想著如今吳王位爭已發展到如此,如此狠心,讓他的心一陣陣驚駭。
而臉上也隨心裏恐懼而表現得十分自私而恐慌,就像在戰場之上,一身陷敵軍之中,想的不是如何破敵,卻是自保而逃。
“王後這一生,走錯一步,卻誤了一生。
他為了你的二叔能當上吳王,算計了一輩子。
可最後在以為即將成功之時,卻被他一直信任的夫概殺害,你覺得王後的一生值嗎?”
吳王不惜自揭自己的傷疤,也告訴公子山殺王後之人。
其實也是想在給公子山最後一個機會,要讓王後的例子來警醒於公子山。
“原來如此,怪不得王後要挑起我與大哥之爭,原來是想讓我與大哥自相殘殺,讓夫概二叔得利。
王後此舉實在有負父王對她的寵愛,也實在不值得,為二叔如此付出,最後連命都搭上了,實是愚蠢之致。”
公子山此時喝了些酒,聽吳王又開始在問他,而且語氣溫和,沒有半絲吳王的威嚴,心裏也鎮靜了許多,語氣也冷酷如冰。
而且臉上帶著怨毒之情,似乎也覺得王後是咎由自取,沒有一絲同情之心。
吳王一聽,心裏也是寒意大增。
原本以為許多事公子山並不知道,至少公子山不知道當年為何她的母親會被孫武斬殺,他還真的以為是靜妃一人所為。
所以在聽到王後被夫概殺死,至少會有些痛惜,也會悲痛,可見剛才他的痛哭,也隻是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覺得公子波死了,那麽至少王後會支持於他,所以他一聽之則痛哭。
如今聽吳王說出王後真實的目的是要他兄弟兩人的性命,而幫夫概爭取成為吳王的機會之時,他的本性還是從他的語言之中表現出來。
“不錯,王後是愚蠢之極,可你呢?
你覺得依你之智,就能應付吳國將來的複雜局勢,以及需要麵臨的外敵內患了嗎?
越國範蠡對你的承諾,隻是一句虛言而已,正是‘兵不厭詐,你何必當真。
而幽冥組織支持於你,你真的以為幽冥尊主如此不智,竟然真的欣賞於你的才智嗎?”
吳王的語氣慢慢的在加強,一點一點把揭開公子山的底,讓公子山像祼露一樣,同時也表明吳王其實隨便一件事,都可以處死他,而不會隻是因為公子波之死的嫌疑。
可吳王還是再為公子山斟了一樽酒,這些問題已經不是在問公子山,而是想打醒於他,讓他有所自知,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可公子山聽吳王語氣在加重,心裏也是一時之間震憾。
但就像一個人,到是明知會死的時候,反而會膽子大起來。
而且此時公子山有了把持,知道夫差與自己是吳王必保之人,隻是於太子之選上因為公子波之已死,吳王在偏袒於現存的三弟夫差,心裏也有些不服。
特別是夫差在這一段時間裏,並不熱衷於爭位,反而一心投身在軍營領軍之中,疏不知夫差不直接參與,才是明智之舉。
夫差為吳王三公子,即非長子,也無公子山賢名,本是在吳國繼承之中兩不沾邊之人,可他卻並不著急。
反而能被吳王看好,這一點或許公子山永遠也不會明白其中道理。
“父王,大哥身後有夢魘組織支持,其為長子,而我有賢名。
在父王三個兒子之中,我與大哥是太子之選的最合適人選,父親為何如此偏袒。
孩兒雖然與幽冥組織合作,可卻並未傷人,也未破壞吳國繼承規矩。
而且隻要孩兒多些磨礪,一定可以勝任,不會讓二叔及蹶由叔祖的不良動機得逞的。
父王你要信任孩兒,孩兒一心隻為吳國將來能稱霸於列國,繼承父王之誌。
還請父王成全。”
公子山此時似乎覺得還有希望,吳王不希望夫概公子繼承,更不希望蹶由公子繼承。
那麽繼承之人就落在他與夫差肩上,而他則一直認為他比夫差有優勢。
今日吳王以父親身份來見他,讓他以為吳王於此時來,是想對他有所期盼,剛才雖然揭了他幾條該死之罪,卻並沒有責罵,像是已經原諒了他所做所為一樣。
所以此時說話語氣裏透著一股自信,一股非我莫屬的自信。
可他不知,他連現在的局勢都把握不清,竟然還奢望著再當太子,讓吳王已失望透頂。
公子山此時再次跪在地上,呆呆的看著吳王。
吳王心裏也不再**何希望,也沒有生氣,反而十分和氣的看著公子山。
緩緩一笑,喝了一口酒道:“山兒,你起來吧,你現在不必去想太多,你大哥已死,現在王後也離本王而去。
本王實也不想再添悲痛。
聽聞孫武將軍已問詢過施子小姐,知道你當夜與她一起飲酒,波兒之死,算起來與你無關。
今日你就與本王一起回去吧,此時吳都事多,你就幫襯著太宰大人處理一些葬禮之事,你也熟悉一下宗室事務吧。”
吳王說完,親手扶起公子山。
公子山麵帶微笑道:“謝謝父王成全。”
“我們父子之間,有什麽謝與不謝的,起來吃點菜,我看你這幾日也消瘦了許多。”
吳王說完,親手為公子山夾了菜。
公子山一看也滿心歡喜,像是回到年幼之時,與他的父親一起用飯一樣,十分親切,也十分幸福。
特殊是此時原本覺得沒有任何希望的吳國太子之選,又重新回到懷中,這股喜悅像一陣春風一樣吹過他的胸間,讓人心情在好,臉上一直掛著笑。
隻是他沒有感覺出吳王的變化,剛才開始吳王還抱有希望,此時對他如此厚待,反而是不抱任何希望了。
吳王一邊喝著酒,一邊看著公子山滿心歡喜的樣子,臉上露出微笑,心裏卻已跌入冰窯。
“父王孩兒吃好了,這就可以隨父王回去。
想來父王為探視孩兒也一路辛苦,也該早些加去休息。”
吳王一笑牽起公子山的手,就朝外走。
外麵伍子胥與孫武兩人一人一邊站在外麵,見吳王與公子山父子倆牽手出來,也是十分驚訝。
“孫將軍,既然山兒有施子小姐證明沒有刺殺波兒的嫌疑,自然不該被關押於此。
本王這就帶山兒回去,並不有違孫將軍軍法吧。”
吳王顯得十分尊重孫武,此時已不叫愛卿,而是直呼孫武為將軍,也是適應這軍中規矩。
“這個自然,敬尊王上旨令。”
孫武雙手一揖,算是回複吳王的旨令。
“伍相國,你一直為山兒奔忙,當日山兒被拘,在朝堂之上,你也曾頂撞孫將軍。
此次山而無恙回吳,你也不必在計較孫將軍了。”
吳王也是兩邊討好,可伍子胥卻是不知該如何是好,臉上憂慮重重,卻又不得不接吳王旨令。
“老臣慚愧,現在就向孫將軍陪罪,望孫將軍見諒。”
“那裏那時,相國一心為國,孫武不敢。”
孫武也是對著伍子一揖,算是兩相合好。
“孫將軍,你就在軍中忙吧,想來這兩月之事,也夠你籌謀的,本王就帶山兒與相國回吳都了。”
吳王說完,再次拉著公子山,就朝車駕走去,腳步沉著,步伐穩重,似乎又回到年輕之時,意氣風發,任誰也看不出此時的吳王是連喪至親之人。
【作者題外話】:虎父犬子,吳王隱忍誌堅,可兒子卻濃包而無謀,所以才父子有別。
在春秋列國中,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
若不然也不會經曆幾百年動蕩。
後期的秦國,也是因為連續出了幾代明君,縱然是不賢之君,上天也隻讓他坐不長久,包括那個舉鼎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