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相持之計


    吳王回到中軍大帳之內,氣呼呼的,一言不發,隻是坐在中軍大帳中的帥座之上,堂下站著十幾個軍中將領。


    中軍大帳,十分寬大,足夠百人聚集,與吳國朝堂相似。


    中間一張寬大的坐椅之上鋪著一張虎皮,椅前一張案桌,上麵擺滿了軍令軍符。


    此時一個軍士為吳王送上茶水。


    吳王看了看,飲了一口,卻連茶碗一起摔在地上。


    眾將一看,都全部跪在地上,不敢言語。


    “勾踐小兒,實在是無恥下流,兩軍對壘,竟然出此下流之計,意圖影響我軍心。”


    吳王自言自語,看了看大帳上跪滿的次,卻又覺得剛才的舉止有失偏頗。


    有不打自招之嫌,反而讓眾將領懷疑勾踐所演之行。


    “你們都起來吧,不必跪著,本王並非責備於你們。”


    吳王說完,眾將才敢起身,再次分列兩旁。


    “王上,斥候來報,越國此次駐守邊境越軍計十萬人,是我吳軍的二倍。”


    孫明此時看著吳王的樣子,還是有些膽怯,匯報軍情也是帶著試探。


    “知道了,孫將軍速發軍報回吳都,讓你父知曉此事,早作應對之策。”


    吳王說完,歎了一口氣又接著說道:“此次突襲是本王疏忽,未曾想範蠡此人如此精細,竟然探察到本王意圖,提前布防,讓本王損失二千精英。


    本王有過,過於輕敵,知己而不知彼也!”


    吳王說完,也是有氣無力,此時身心俱疲,再被羞辱,也是急火攻心,咳喘不停。


    在吳都之時,知曉當年自己兩個兒子的死因,心裏已裏萬分悲痛,萬分悔恨,也萬分無奈。


    為出奇不遇,而且也回避夫差的疑惑,吳王輕裝簡出,連夜奔赴邊境,可結果卻還是被範蠡及越王勾踐守了個正著。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自己布設了虎丘地宮之局,謀害鬼穀王禪,讓範蠡看出自己心兵的心思。


    若不謀害鬼穀王禪,有鬼穀王禪在吳國,對於越國來說,又多了一分變數,越國必然不會如此通透了解他的意圖。


    而且於對鬼穀王禪,越王勾踐與範蠡也同樣恐懼於心,而範蠡也才會與吳王合作,通報了信息,共同謀害鬼穀王禪。


    現在吳王想來也有些後悔,把自己手中最好的一張籌碼就這樣憑白丟了。


    “王上,該換藥了,還請王上脫下鎧甲,讓醫師換藥。”


    伯否就站在吳王身邊,此時還是有意提醒吳王。


    畢竟從昨夜一直奔波到現在,吳王還沒有停息過。


    而醫師已經帳外等候了。


    “無妨,讓醫師進來吧,接下來我們再議。”


    伯否一聽,向外揮了揮手,醫師也走了進來,為吳王脫去戰甲,再拋開衣服。


    傷口看起來好得多了,可經一夜折騰,卻又泛著紅色,醫師看了也隻是搖了搖頭,不敢言語。


    此時王禪的外用藥已用完,他們隻能用自己所配之藥。


    “醫師,今天所換之藥似乎與前幾日的不一樣了,這是為何?”


    “回王上,前幾日所敷之藥是鬼穀先生所留,已盡數用完。


    今天所敷是小人自己所配之藥,比這鬼穀先生之藥略有不同,療效自不敢與鬼穀先生之藥相比,可也是外傷良藥。


    隻是依小人看來,王上這二日奔波過勞,外傷雖好,可內傷卻有裂口之象,還望王上保重。”


    醫師說得十分隱諱,語氣也帶著無奈,對於自己的病人,醫者仁心,並不分君王還是百姓。


    可對於此時的吳王來說,實並不是一個聽話的病人。


    受極重刺傷,而且還因勝玉之死昏迷三日,國葬之後又受靜王後自絕之死打擊。


    在這短短的幾月時間裏,已是失一女二子,兩個王後。


    若是換成普通之人,怕是早已臥床不起,可吳王卻偏偏不信此邪,親自披掛親征,而且連夜奔勞。


    “有勞醫師,若無大障還請下去,本王還要議議兵事。”


    醫師躬身退出大帳。


    此時一帳將領都看著吳王。


    吳王並沒有穿上鎧甲,而是就著便衣,斜躺在坐椅之上同樣巡視了一番吳國將領。


    “大家剛才都看見勾踐小兒演戲了,戰場之上,如此小兒之舉,實讓人笑話。


    當年我派專諸刺殺王僚,本是王僚失信於本王在先。


    有些事情,本王不想再說。


    可本王是否真如勾踐小兒所言,是一個無恥下流之徒,是一個不顧吳國安危的小人。


    各位自然心明如雪,本王也不會在意。


    隻是此時越國十萬鐵甲陳兵邊境,而我吳國兵甲隻有五萬。


    越國兵甲雖然弱於我吳國鐵甲,可數量還是多於我軍二倍。


    大家可否膽怯,若是膽怯此時說出來,本王一律不予追究!”


    吳王先說剛才勾踐在邊境所演之事,即不否認,也不在意。


    最後分析吳越兩軍的數量,意在提醒軍中將領。


    “我等誓死追隨王上,隻要王上一聲令下,我吳國鐵甲必將痛擊越軍,攻克越都。”


    帳下一個副將鏘鏘一語,緊接著其它將領也同聲回複吳王。


    這些將領都跟隨孫武多年,也曾與吳王共肩並戰,經曆數次大戰出身。


    大家對孫武仍至於吳王的用兵都十分佩服,並不因越國有二倍優勢兵力而有懼意。


    想當年孫武隻憑三千鐵騎就擊潰楚國十萬大軍,如此彪炳戰績,誰不榮光。


    現在以五萬對陣十萬,並非不可。


    吳王一聽,也看出帳中將領並未受多少影響,士氣依然高漲,心裏十分滿意。


    臉上也顯出一絲笑意道:“大家也不必為本王擔心,本王戎馬生涯一生,這點小傷並不礙事。”


    吳王說完,還是掀開衣服,露出那處被公子山所刺的傷口,讓大家看得明白一些。


    <a href="http://m.xiaoshuting.cc" id="wzsy">xiaoshuting.cc</a>


    這些將領一是久經沙場,也對此等外傷並不在意。


    另外則有感於吳王帶傷上陣身先士卒,大家都十分感動。


    吳王此舉也算是有意展示其不減當年的雄風,讓眾將領放心,同時也體現了一代梟雄的霸氣。


    “王上,剛才所言回報孫武將軍之事,該如何細敘,還望王上三思。”


    伯否再次提醒吳王。


    依伯否來看,若是實說,那孫武必然會根據此時的戰場雙方的形勢重新製訂此次攻越大計。


    可如此一來,依吳國兵力部署,若要解此之憂必然要重新調整吳國兵力。


    而且此時五萬大軍壓在邊境,任何調動都會引起越軍注意,實已是毫無秘密可言。


    於孫武用兵實並不擅長。


    孫武用兵,虛實相生,從來也不會讓敵軍真正知道己方的底細,才能出奇不意。


    那麽若調動吳都五萬鐵甲,勢必會造成吳都空虛,而且容易讓越國與吳國有可趁之機。


    吳王一聽,知道伯否的顧慮,看了看伯否,心裏也是十分矛盾。


    此時想除掉伯否,看來還不是機會,剛才他的話無意中提醒吳王。


    那就是是否需把此中情況如實報與孫武將軍,若軍報回到吳都,夫差必徒添憂慮,若二人揮軍來援,反而會中了越國之計。


    吳王沉思片刻再看伯否道:“依伯副帥之意,又將如何?”


    吳王還是十分謙虛的問著伯否,如此垂詢,也表明自己非獨斷之人。


    “王上,依老臣之見,越國一時之間也並不會主動攻擊我軍。


    而此時我軍盡數駐守邊境,與對岸越國十萬大軍相持,若以此而論,於雙方皆有不利。


    若憑利大利小,實還有利於我吳國。


    越國十萬大軍,軍需是我兩倍,相持之下,後勤補給拚的是國力。


    所以此時還是把情勢如實報與孫武將軍,同時王上的攻伐計謀也應調整,讓孫將軍知道王上意圖,這樣孫將軍才能將計就計,達到此次出征越國的目的。”


    伯否也是老奸巨滑之人,說了半天還是要如實報與孫武,隻是加了一些陳詞。


    意思就是要讓吳王親自決定,與越國先對峙於邊境,並不急於進攻。


    如此一來,孫武在吳都有時間探察軍情,再計謀攻越之事。


    而且也不會讓吳都孫武及夫差著急,再行部署也會十分穩妥。


    而伯否此時知道吳王已沒有當年之勇,此時對陣多於一倍軍力的越國已是心有猶疑。


    並不像年輕之時,真的毫無懼意。


    畢竟吳王此戰,主要也是為吳國將來,為夫差將來而戰,並非真的想通過這一戰而滅了越國。


    並且若是不與越國交戰,隻是對峙,想來伯否自己也要安全得多了。


    吳王再次看看伯否,知道伯否的心思,也對自己不信任,所以想與越國對峙,等待孫武的妙計破敵,同時也得自己保全。


    “伯副帥所言甚是,孫將軍就依伯副由之言,詳陳兩軍實情,並言明本王靜待三日,以觀越國軍情,三日之後,本王就親率大軍正麵攻擊越軍。”


    吳王說完,再看了看眾將道:“各位將領都回去安排布置,以三日為限,自今夜起,每夜鳴戰鼓三次,隻作擾敵之策。另每日清晨本王親率眾將,於邊境叫戰越國,以示吳國軍威。”


    眾將一聽,都跪地令命。


    “伯副帥,你就下去安排此事,本王想一個人呆呆。”


    吳王說完,已開始閉目養神,眾將也都一起退出大帳。


    伯否欲言又止,還是不敢再打擾吳王,此時他的身份,他的境遇,最好還是少與吳王碰麵最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神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蟲月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蟲月二並收藏鬼穀神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