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刺客嫌疑
孟贏獨自衝進堂屋,後麵的隨從都隻能站在外麵。
隻見堂中擺著兩俱屍身,她自己掀開白綾,隻見兩個男屍躺在地上,其中一人就是今日參加宴席的秦國使臣少庶長贏方。
孟贏一看,呼啦啦就哭了起來,撲到贏方身上。
“方兒,你死得好慘,是誰殺了你呀!”
“你好不容易來一次楚都,是我這個做姑媽的沒照顧好你,你看你年紀輕輕就客死他鄉,我如何對得起你爹,對得起你死去的爺爺。”
孟贏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泣著,楚王隻是靜靜站在身邊,其它三人也都隻是站在一邊不敢說話。
他們都知道這個王祖母的脾氣,所以此時連大氣都不敢出,就怕因此事而引火燒身,怪到自己身上。
楚王掏出一方手巾遞給孟贏,孟贏也接著,還是一樣在嚎哭著,一點也不理楚王。
“他們是怎麽被刺死的。”
“回祖母,是被一個黑衣刺客一劍刺死的。”
孟贏哭了片刻,看著已經冰冷的兩俱屍體,隨口就問著。
而楚王也隻能如實回複孟贏。
“祖母,還望節哀順便,孫兒扶你起來坐著,可別哭傷身體。”
楚王還是安慰著孟贏。
可孟贏卻並沒有起身,而是伸手小心的拔開贏方的頸部,看見咽喉正中之處段兩寸餘長的傷口,再拔開鄭國使臣鄭定的頸部。
鄭定的傷口卻並不在咽喉正中,而是在側部,上麵還有血跡,傷口也是要較贏方的長一些,看起來贏方是一劍正刺,刺中咽喉而亡。
經刺中贏方之後,再一撩劍,劃過鄭定的頸部側部,劃開了頸部的大動脈而亡。
此時兩人已經清理,所以頸部並沒有什麽血跡,可他們的身上卻都是血,而且應該大部分是鄭定的血。
兩人坐在一起,一個都看著沿江的窗外,而刺客首先刺殺的是贏方,而贏方連閃避都來不及,人已被刺中咽喉。
而鄭定則嚇了一跳,人想扭頭就跑,可刺客的劍還是快過他的反應,緊接著一劃,正好劃中鄭定的頸部側麵。
所以血都全部噴潵在了贏方的衣服之上。
此時一揭開白綾,整個大堂之內再次泛起血腥之味與酒味夾雜在一起,十分難聞。
孟贏端視著兩人的傷口,心裏也是十分震驚。
她知道此人的劍法十分了得,以此角度,又是出奇不意,就怕連她也難與躲避,更何況於兩個喝多了酒的人。
孟贏緩緩起身,楚王扶著她坐在堂中,自己卻站在一側等著召示。
“你們都坐下吧,用不著如此,子基你還給老身說說,這是怎麽一回事。”
子基一聽,朝著一步,把剛才所敘述再次對著孟贏說了一遍。
孟贏邊聽,邊擦著眼簾,再仔細擦試著臉上的淚痕。
“依你的意思,刺客是在宋國墨先生與方兒比試之後離開撫江樓一刻才發生的。”
“不錯,少庶長與景成公主為鬼穀王禪有過爭辨,而且也對墨先生的武技心有不服,所以就借敬景成公主酒而比試。
比試結束之後,墨先生與吳國伯太宰,還有景成公主由子閭賢弟陪同離開。
而我則繼續陪著其它使臣飲酒,一刻之後事窗外忽然一個刺客衝出,隻出一劍,就刺死了兩人,而且在我們才反應過來之際,再從窗外逃走。
來去之間,有如閃電出沒。”
子基還是十分小心的回複著孟贏的問題,他也不知道孟贏的想法,也不敢添言加醋,隻能如實回複。
“方兒自小從武,是有些自負,也少有瞧得起人,這我知道,那他與墨先生比試,又是如何?”
孟贏此時回複了情緒,語氣冰冷,臉上沒有任可表情。
“他們本隻是想敬景成公主,所以以誰把酒斟到景成公主的酒杯之中為勝,而酒壺就是少庶長的麵前,一開始少庶長用筷子擺了一個劍式,以防墨先生來搶酒壺,可墨先生卻並沒有任何動作,而是端坐著不動。
可少庶長卻並沒有提起酒壺為景成公主斟酒,老夫也不知為何。
而後少庶長卻兩手執筷,再比一個劍式,一手呈進攻之勢,一手呈防守之勢。
墨先生對此劍式也是十分欣賞,還稱讚了少庶長的劍法。
可他卻也並沒有出手,隻是那隻酒壺卻十分奇怪,從壺口之中立時有一股酒直接注入景成公主的酒杯之中,一滴不潵。
少庶長見狀,也知墨先生武技了得,內力修為深不可測,所以也是主動認輸,繼而兩人同敬了景成公主。
也算是冰釋前嫌。”
孟贏聽完,也是長歎一聲,看著子基兩兄弟,眼中露出疑惑之情。
“這個墨翟武技如此高超,還真不負江湖傳聞,不愧是齊國史角大師之徒,內力修為已是爐火純青。
方兒在他麵前也是不值一提。”
孟贏自言自語,臉上的憂慮更重。
此時幾人都不知孟贏想得什麽,卻也都不敢說話。
“子西,撫江樓是你的產業,今夜那個司馬子節派了多少護衛守著,為何連一個刺客都發現不了,此事你該如何解釋。”
子西看了一眼孟贏,心裏還是有些不安。
“回王祖母,撫江樓是老夫產業不錯,可依此刺客的武技,而且是從窗外來擊,十分忽然。
王祖母也知道,三樓窗外皆是懸崖,任誰也不會注意到防備到。
今日宴請列國使臣,在整個撫江樓四周一共布下二百多護衛,若說如此多的護衛,應該連一個蒼蠅都飛不進去。
撫江樓三樓離懸崖之下的大江堤岸尚有七八十丈之高,恐怕天下還沒有人能有此輕身功夫。”
子西既不正麵回複孟贏,而是分析撫江樓,以證明護衛多少並無關係,發生此事,責任並不在護衛多少,也不在撫江樓,而是刺客武技實在出人意料之故。
“你身為楚國令尹,為何今日卻沒有參加如此重要的宴席?”
“裳兒受傷,我為人父,自然不便再丟下裳兒獨自參加,還望王祖母見諒。”
“我並不問國事,隻是覺得十分奇怪,你們兄弟三人實在讓人生疑。
你身為令尹,午時我與鬼穀王禪也曾探視過裳兒,可卻並無大礙,這你該承認吧。
可你卻拿裳兒來為你洗脫嫌疑,這未免讓人難與相信。
墨先生得齊國史角大師真傳,武技高超,想來如果他繼續在宴席之上,刺客也怕不敢公然刺殺使臣。
而且若是左相國鬼穀王禪在,依他的武技修為,想必也避免此慘事。
鬼穀王禪卻並不在場,而且墨先生也離開宴席,看起來也是為防刺客,以保護吳國與越國的使臣。
而子閭也離開了宴席這又是何故?
剛才你也說了,撫江樓三樓之下還有七八十丈懸崖,就算是神仙怕也無法從大江堤岸飛躍而上,再從窗外進入三樓行刺殺之行。
刺客顯然知道鬼穀王禪不在,而墨翟也離開了,這些事刺客又如何知道?
若說此刺客是伏在樓頂,早有準備,那麽子基與子閭還有一眾使臣,包括景成公主,墨先生都精通武技,不會不知樓頂有人。
而且此人在墨先生離開之後刺殺,也對墨先生心有顧忌,這一點他不會行此愚蠢之行。
那麽刺客很有可能就藏身在撫江樓四樓。
可撫江樓四樓隻有你子西一人有權宴請客人,就連我與王上都少有此榮幸,而四樓之上,懸崖之上就是你子西的別院,更是無人敢去,那麽這又作何解釋?
刺客在宴席之上行刺,並不是在驛館,或是來的路上,或是去的路上,這就說明此人對撫江樓十分熟悉,而且也想借此次刺殺而造成其它使臣的恐慌,造成不利影響,其心不軌,其行可誅。
此事你們三兄弟如何對秦國、對鄭國交待。
又如何向我與王上解釋。”
孟贏對此事分析獨到,可以說是十分精辟,句句問得子西與子基還有子閭三兄弟冷汗直流,而且她的話也是抑揚頓挫,輕重有度,更是增加了一些恐懼的氣氛。
而堂中此時兩俱屍身依然還直挺挺的躺著,更讓整個大堂之內一時之間充得十分詭異起來。
子西畢竟老奸巨滑之人,見慣了如此緊張的場景,隻是略舒了一口氣就回道:“王祖母的分析確實有理有據,看起來刺客想達到的目的之一,也是想離間楚國君臣關係,讓我們三兄弟成為嫌疑之人。
可剛才祖母之說,世間輕功好之人,怕未必沒有人能從江堤躍上三樓。
還記得為子基賢弟接封之時,鬼穀王禪就曾從四樓躍出,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之事,隻是當時王祖母與王上並不在。
若依王祖母推斷,那鬼穀王禪的嫌疑還要更大一些。
他今夜未以參與此次宴請,可南城卻傳出他私自出城的消息,這不是讓人更加生疑。
若刺客就是鬼穀王禪,墨先生與他本就是故知,而且他與景成公主還有伯否都是故交,他們三人為何又會先行離開,難道他們也知道此次刺殺之事?
隻是一切都無憑無據,老夫也不想憑空冤枉於人,王祖母的分析故然精密,可卻也並非沒有漏洞。”
子西也是十分平靜的說完,他的心裏也在思慮著孟贏所說,而且他也知道鬼穀王禪此次出行的目的,並非是想借故刺殺這兩位使臣。
因為若是楚國與秦國還有鄭國關係惡化,隻會牽製於北方四城的楚兵,那鬼穀王禪的謀算就會失敗。
這一點子西心知肚明,而他也知道鬼穀王禪必然已探出青裳中毒的真相,所以才匆忙去尋解藥。
可這也正好給了子西栽贓的機會,也隻有這樣才能洗脫他的嫌疑,若不然依孟贏的分析的,他是最大的嫌疑。
可他說完,還是看著子基與子閭,他知道孟贏所說刺客對宴席了然於胸,必然是有內應,若不然,刺客不會選得如此良機。
若墨翟還在宴席之上,那麽此次刺殺就不會成功,就算成功,也難逃墨翟追擊,如此風險,必然是有應在內,而他懷疑的對像也正是子基與子閭。
他在謀算著如何洗脫疑的同時,也在客觀的分析著案情,謀算著機會,通過此次刺殺生之事來借刀殺人。
“哼!子西你不必如此嫁禍於人,鬼穀王禪離開楚都的目的,你心知肚明。
而且鬼穀王禪雖然自負,目中無人,可他卻從未做過有損楚國,有損王上威嚴之事。
你想栽贓於他,就不怕他回來之時對你不利?
再者,聽聞那一晚是子節挑恤於鬼穀王禪,而左司馬子節也從撫江樓四樓躍出,這難道不是你們眾人所見之事,為何你獨懷疑鬼穀王禪而不懷疑左司馬子節呢?
而昨日青裳公主與青蘋公主在大江之上與人比試武技,青裳對陣子節,而青蘋對陣的則是一個叫敖六的人,此人與子節可是結伴而行,是子節的朋友。
聽聞青蘋公主險些喪命在這個敖六手上,還是得鬼穀王禪出手,才救下青蘋公主一命,子閭你不會不知道吧?
子節師從季子,算是你子西的好意,季子之名,列國傳揚,當年一人製伏水怪,如此通神之能,想來子節的武技當不在任何人之下。
更可怕是還是那個敖六,能以敖為姓,而且身份神秘,你又為何不懷疑他們兩人。
這難道也有隱情,也是因裳兒有傷之故嗎?”
孟贏的一連竄反問,還是一時之間讓子西氣結,他心裏也是疑惑,而且依著孟贏的話,把司馬子節也連帶進來。
剛才還隻是失職,並不構成什麽威脅,可現在卻也變成了嫌疑,這是子西不願意麵對的。
特別是敖六這個人,他也心有懷疑,可子節有沒有指使此人行刺,他也不肯確定。
若說鄭國秦國與楚國交惡,那對於子節來說也未嚐不是好事,他可以借此機會,領兵駐守,自此庸兵自重,也可以建立功名,這對子節來說也是誘惑。
此時子基與子閭也都看著子西,兩人雖然心裏各懷心思,可他們對子西也是疑慮重重。
“你們看著我做什麽,老夫身為楚國令尹這麽多年,對楚國抱效之心天地可鑒。
你們還是想想你們如何清脫嫌疑,難不成你們真如王祖母所說,裏應外和,吃裏拔外,與刺客勾結,或就是幕後之人,此次行刺,就是想讓楚國四麵受敵嗎?”
子西此時也是氣急敗壞,對子基與子閭如此懷疑的眼神心裏憤然,直言斥責。
而且再次把嫌疑轉移到子基與子閭兩人身上。
“祖母,我看子西叔父與子基、子閭叔父對楚國並無異心,本王相信三位叔父也不會是此次幕後主使,還望祖母理解。
此次兩位使臣被害,實是本王之過,本王之責。
此時能破此案的怕也隻有左相大人,還請王祖母稍怒,等左相大人歸來之時,此案自會水落石出,到那時再來論罪行罰也不遲。
此時還要先行處理兩位使臣被刺的身後之事,不能因此而影響楚國與秦國之交,更不能讓鄭國借此而敵視我楚國。”
楚王聽了兩人的話,心裏也明白,三兄弟實則也是嫌疑最大。
此次刺殺的目的顯然對楚王,對王禪十分不利,而對三人卻並無不是,相反甚至說有利。
而且王禪走著對他也說過此事,而且準確意料到會有變故,所以他此時也不好指責任何一人,更不想與三人關係就是鬧疆,隻能斬時先當著和事佬,把事情有緩和下來,等王禪回來再行解決。
“那好,王上既然如此說,老身也不便再過問國事,隻是方兒是老身外甥,又是秦國少庶長,身份尊貴,老身就等你們給老身一個交待,若不然也不要怪老身不講情義。”
<a id="wzsy" href="https://www.wucuoxs.com">wucuoxs.com</a>
孟贏說完,拂袖而起,獨自離開。
隻剩下楚王與子西兄弟三人麵麵相覷,可他們還要商議如何與兩個交待之事,看起來這一夜還真是讓他們難眠。
孟贏獨自衝進堂屋,後麵的隨從都隻能站在外麵。
隻見堂中擺著兩俱屍身,她自己掀開白綾,隻見兩個男屍躺在地上,其中一人就是今日參加宴席的秦國使臣少庶長贏方。
孟贏一看,呼啦啦就哭了起來,撲到贏方身上。
“方兒,你死得好慘,是誰殺了你呀!”
“你好不容易來一次楚都,是我這個做姑媽的沒照顧好你,你看你年紀輕輕就客死他鄉,我如何對得起你爹,對得起你死去的爺爺。”
孟贏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泣著,楚王隻是靜靜站在身邊,其它三人也都隻是站在一邊不敢說話。
他們都知道這個王祖母的脾氣,所以此時連大氣都不敢出,就怕因此事而引火燒身,怪到自己身上。
楚王掏出一方手巾遞給孟贏,孟贏也接著,還是一樣在嚎哭著,一點也不理楚王。
“他們是怎麽被刺死的。”
“回祖母,是被一個黑衣刺客一劍刺死的。”
孟贏哭了片刻,看著已經冰冷的兩俱屍體,隨口就問著。
而楚王也隻能如實回複孟贏。
“祖母,還望節哀順便,孫兒扶你起來坐著,可別哭傷身體。”
楚王還是安慰著孟贏。
可孟贏卻並沒有起身,而是伸手小心的拔開贏方的頸部,看見咽喉正中之處段兩寸餘長的傷口,再拔開鄭國使臣鄭定的頸部。
鄭定的傷口卻並不在咽喉正中,而是在側部,上麵還有血跡,傷口也是要較贏方的長一些,看起來贏方是一劍正刺,刺中咽喉而亡。
經刺中贏方之後,再一撩劍,劃過鄭定的頸部側部,劃開了頸部的大動脈而亡。
此時兩人已經清理,所以頸部並沒有什麽血跡,可他們的身上卻都是血,而且應該大部分是鄭定的血。
兩人坐在一起,一個都看著沿江的窗外,而刺客首先刺殺的是贏方,而贏方連閃避都來不及,人已被刺中咽喉。
而鄭定則嚇了一跳,人想扭頭就跑,可刺客的劍還是快過他的反應,緊接著一劃,正好劃中鄭定的頸部側麵。
所以血都全部噴潵在了贏方的衣服之上。
此時一揭開白綾,整個大堂之內再次泛起血腥之味與酒味夾雜在一起,十分難聞。
孟贏端視著兩人的傷口,心裏也是十分震驚。
她知道此人的劍法十分了得,以此角度,又是出奇不意,就怕連她也難與躲避,更何況於兩個喝多了酒的人。
孟贏緩緩起身,楚王扶著她坐在堂中,自己卻站在一側等著召示。
“你們都坐下吧,用不著如此,子基你還給老身說說,這是怎麽一回事。”
子基一聽,朝著一步,把剛才所敘述再次對著孟贏說了一遍。
孟贏邊聽,邊擦著眼簾,再仔細擦試著臉上的淚痕。
“依你的意思,刺客是在宋國墨先生與方兒比試之後離開撫江樓一刻才發生的。”
“不錯,少庶長與景成公主為鬼穀王禪有過爭辨,而且也對墨先生的武技心有不服,所以就借敬景成公主酒而比試。
比試結束之後,墨先生與吳國伯太宰,還有景成公主由子閭賢弟陪同離開。
而我則繼續陪著其它使臣飲酒,一刻之後事窗外忽然一個刺客衝出,隻出一劍,就刺死了兩人,而且在我們才反應過來之際,再從窗外逃走。
來去之間,有如閃電出沒。”
子基還是十分小心的回複著孟贏的問題,他也不知道孟贏的想法,也不敢添言加醋,隻能如實回複。
“方兒自小從武,是有些自負,也少有瞧得起人,這我知道,那他與墨先生比試,又是如何?”
孟贏此時回複了情緒,語氣冰冷,臉上沒有任可表情。
“他們本隻是想敬景成公主,所以以誰把酒斟到景成公主的酒杯之中為勝,而酒壺就是少庶長的麵前,一開始少庶長用筷子擺了一個劍式,以防墨先生來搶酒壺,可墨先生卻並沒有任何動作,而是端坐著不動。
可少庶長卻並沒有提起酒壺為景成公主斟酒,老夫也不知為何。
而後少庶長卻兩手執筷,再比一個劍式,一手呈進攻之勢,一手呈防守之勢。
墨先生對此劍式也是十分欣賞,還稱讚了少庶長的劍法。
可他卻也並沒有出手,隻是那隻酒壺卻十分奇怪,從壺口之中立時有一股酒直接注入景成公主的酒杯之中,一滴不潵。
少庶長見狀,也知墨先生武技了得,內力修為深不可測,所以也是主動認輸,繼而兩人同敬了景成公主。
也算是冰釋前嫌。”
孟贏聽完,也是長歎一聲,看著子基兩兄弟,眼中露出疑惑之情。
“這個墨翟武技如此高超,還真不負江湖傳聞,不愧是齊國史角大師之徒,內力修為已是爐火純青。
方兒在他麵前也是不值一提。”
孟贏自言自語,臉上的憂慮更重。
此時幾人都不知孟贏想得什麽,卻也都不敢說話。
“子西,撫江樓是你的產業,今夜那個司馬子節派了多少護衛守著,為何連一個刺客都發現不了,此事你該如何解釋。”
子西看了一眼孟贏,心裏還是有些不安。
“回王祖母,撫江樓是老夫產業不錯,可依此刺客的武技,而且是從窗外來擊,十分忽然。
王祖母也知道,三樓窗外皆是懸崖,任誰也不會注意到防備到。
今日宴請列國使臣,在整個撫江樓四周一共布下二百多護衛,若說如此多的護衛,應該連一個蒼蠅都飛不進去。
撫江樓三樓離懸崖之下的大江堤岸尚有七八十丈之高,恐怕天下還沒有人能有此輕身功夫。”
子西既不正麵回複孟贏,而是分析撫江樓,以證明護衛多少並無關係,發生此事,責任並不在護衛多少,也不在撫江樓,而是刺客武技實在出人意料之故。
“你身為楚國令尹,為何今日卻沒有參加如此重要的宴席?”
“裳兒受傷,我為人父,自然不便再丟下裳兒獨自參加,還望王祖母見諒。”
“我並不問國事,隻是覺得十分奇怪,你們兄弟三人實在讓人生疑。
你身為令尹,午時我與鬼穀王禪也曾探視過裳兒,可卻並無大礙,這你該承認吧。
可你卻拿裳兒來為你洗脫嫌疑,這未免讓人難與相信。
墨先生得齊國史角大師真傳,武技高超,想來如果他繼續在宴席之上,刺客也怕不敢公然刺殺使臣。
而且若是左相國鬼穀王禪在,依他的武技修為,想必也避免此慘事。
鬼穀王禪卻並不在場,而且墨先生也離開宴席,看起來也是為防刺客,以保護吳國與越國的使臣。
而子閭也離開了宴席這又是何故?
剛才你也說了,撫江樓三樓之下還有七八十丈懸崖,就算是神仙怕也無法從大江堤岸飛躍而上,再從窗外進入三樓行刺殺之行。
刺客顯然知道鬼穀王禪不在,而墨翟也離開了,這些事刺客又如何知道?
若說此刺客是伏在樓頂,早有準備,那麽子基與子閭還有一眾使臣,包括景成公主,墨先生都精通武技,不會不知樓頂有人。
而且此人在墨先生離開之後刺殺,也對墨先生心有顧忌,這一點他不會行此愚蠢之行。
那麽刺客很有可能就藏身在撫江樓四樓。
可撫江樓四樓隻有你子西一人有權宴請客人,就連我與王上都少有此榮幸,而四樓之上,懸崖之上就是你子西的別院,更是無人敢去,那麽這又作何解釋?
刺客在宴席之上行刺,並不是在驛館,或是來的路上,或是去的路上,這就說明此人對撫江樓十分熟悉,而且也想借此次刺殺而造成其它使臣的恐慌,造成不利影響,其心不軌,其行可誅。
此事你們三兄弟如何對秦國、對鄭國交待。
又如何向我與王上解釋。”
孟贏對此事分析獨到,可以說是十分精辟,句句問得子西與子基還有子閭三兄弟冷汗直流,而且她的話也是抑揚頓挫,輕重有度,更是增加了一些恐懼的氣氛。
而堂中此時兩俱屍身依然還直挺挺的躺著,更讓整個大堂之內一時之間充得十分詭異起來。
子西畢竟老奸巨滑之人,見慣了如此緊張的場景,隻是略舒了一口氣就回道:“王祖母的分析確實有理有據,看起來刺客想達到的目的之一,也是想離間楚國君臣關係,讓我們三兄弟成為嫌疑之人。
可剛才祖母之說,世間輕功好之人,怕未必沒有人能從江堤躍上三樓。
還記得為子基賢弟接封之時,鬼穀王禪就曾從四樓躍出,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之事,隻是當時王祖母與王上並不在。
若依王祖母推斷,那鬼穀王禪的嫌疑還要更大一些。
他今夜未以參與此次宴請,可南城卻傳出他私自出城的消息,這不是讓人更加生疑。
若刺客就是鬼穀王禪,墨先生與他本就是故知,而且他與景成公主還有伯否都是故交,他們三人為何又會先行離開,難道他們也知道此次刺殺之事?
隻是一切都無憑無據,老夫也不想憑空冤枉於人,王祖母的分析故然精密,可卻也並非沒有漏洞。”
子西也是十分平靜的說完,他的心裏也在思慮著孟贏所說,而且他也知道鬼穀王禪此次出行的目的,並非是想借故刺殺這兩位使臣。
因為若是楚國與秦國還有鄭國關係惡化,隻會牽製於北方四城的楚兵,那鬼穀王禪的謀算就會失敗。
這一點子西心知肚明,而他也知道鬼穀王禪必然已探出青裳中毒的真相,所以才匆忙去尋解藥。
可這也正好給了子西栽贓的機會,也隻有這樣才能洗脫他的嫌疑,若不然依孟贏的分析的,他是最大的嫌疑。
可他說完,還是看著子基與子閭,他知道孟贏所說刺客對宴席了然於胸,必然是有內應,若不然,刺客不會選得如此良機。
若墨翟還在宴席之上,那麽此次刺殺就不會成功,就算成功,也難逃墨翟追擊,如此風險,必然是有應在內,而他懷疑的對像也正是子基與子閭。
他在謀算著如何洗脫疑的同時,也在客觀的分析著案情,謀算著機會,通過此次刺殺生之事來借刀殺人。
“哼!子西你不必如此嫁禍於人,鬼穀王禪離開楚都的目的,你心知肚明。
而且鬼穀王禪雖然自負,目中無人,可他卻從未做過有損楚國,有損王上威嚴之事。
你想栽贓於他,就不怕他回來之時對你不利?
再者,聽聞那一晚是子節挑恤於鬼穀王禪,而左司馬子節也從撫江樓四樓躍出,這難道不是你們眾人所見之事,為何你獨懷疑鬼穀王禪而不懷疑左司馬子節呢?
而昨日青裳公主與青蘋公主在大江之上與人比試武技,青裳對陣子節,而青蘋對陣的則是一個叫敖六的人,此人與子節可是結伴而行,是子節的朋友。
聽聞青蘋公主險些喪命在這個敖六手上,還是得鬼穀王禪出手,才救下青蘋公主一命,子閭你不會不知道吧?
子節師從季子,算是你子西的好意,季子之名,列國傳揚,當年一人製伏水怪,如此通神之能,想來子節的武技當不在任何人之下。
更可怕是還是那個敖六,能以敖為姓,而且身份神秘,你又為何不懷疑他們兩人。
這難道也有隱情,也是因裳兒有傷之故嗎?”
孟贏的一連竄反問,還是一時之間讓子西氣結,他心裏也是疑惑,而且依著孟贏的話,把司馬子節也連帶進來。
剛才還隻是失職,並不構成什麽威脅,可現在卻也變成了嫌疑,這是子西不願意麵對的。
特別是敖六這個人,他也心有懷疑,可子節有沒有指使此人行刺,他也不肯確定。
若說鄭國秦國與楚國交惡,那對於子節來說也未嚐不是好事,他可以借此機會,領兵駐守,自此庸兵自重,也可以建立功名,這對子節來說也是誘惑。
此時子基與子閭也都看著子西,兩人雖然心裏各懷心思,可他們對子西也是疑慮重重。
“你們看著我做什麽,老夫身為楚國令尹這麽多年,對楚國抱效之心天地可鑒。
你們還是想想你們如何清脫嫌疑,難不成你們真如王祖母所說,裏應外和,吃裏拔外,與刺客勾結,或就是幕後之人,此次行刺,就是想讓楚國四麵受敵嗎?”
子西此時也是氣急敗壞,對子基與子閭如此懷疑的眼神心裏憤然,直言斥責。
而且再次把嫌疑轉移到子基與子閭兩人身上。
“祖母,我看子西叔父與子基、子閭叔父對楚國並無異心,本王相信三位叔父也不會是此次幕後主使,還望祖母理解。
此次兩位使臣被害,實是本王之過,本王之責。
此時能破此案的怕也隻有左相大人,還請王祖母稍怒,等左相大人歸來之時,此案自會水落石出,到那時再來論罪行罰也不遲。
此時還要先行處理兩位使臣被刺的身後之事,不能因此而影響楚國與秦國之交,更不能讓鄭國借此而敵視我楚國。”
楚王聽了兩人的話,心裏也明白,三兄弟實則也是嫌疑最大。
此次刺殺的目的顯然對楚王,對王禪十分不利,而對三人卻並無不是,相反甚至說有利。
而且王禪走著對他也說過此事,而且準確意料到會有變故,所以他此時也不好指責任何一人,更不想與三人關係就是鬧疆,隻能斬時先當著和事佬,把事情有緩和下來,等王禪回來再行解決。
“那好,王上既然如此說,老身也不便再過問國事,隻是方兒是老身外甥,又是秦國少庶長,身份尊貴,老身就等你們給老身一個交待,若不然也不要怪老身不講情義。”
<a id="wzsy" href="https://www.wucuoxs.com">wucuoxs.com</a>
孟贏說完,拂袖而起,獨自離開。
隻剩下楚王與子西兄弟三人麵麵相覷,可他們還要商議如何與兩個交待之事,看起來這一夜還真是讓他們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