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田氏代齊
秋天的齊國王宮此時遍地落葉,比之一年前王禪來此之時已是完全不一樣。
去年王禪第一次來的時候,有齊國相國大人晏嬰以及上將軍田穰苴、田乞兩兄弟相迎,雖然表麵來看並不是十分受歡迎,可至少儀式上還是給足了王禪麵子。
而齊王也是邀了眾臣相陪王禪,而且還在齊國大殿之中宴請王禪,歌舞升平,而且招待王禪的也是世間少有的食材,少女之肉,而也是因此讓王禪深惡痛絕於齊國王族
這一次時別幾個月,王禪再次來時,已經沒有重臣相迎,隻有一個引路的老奴走在前麵為王禪引路,就連齊王的寵樂之臣都沒有一人迎接王禪。
而第一次來齊國王宮之時,齊國王宮給王禪的感受隻有兩個字就是“奢華”,在眾多諸侯列國之中無出其右,可現在看來卻與奢華完全不一樣,處處透著一股落寞的奢華。
雖然齊國王宮依然還是占據著齊都一半,而且宮內同樣樓閣眾多,層層疊疊,甚至走在王宮之中依然能聽見王宮青樓之內的歡聲笑語,飲酒作樂之聲,可此時雖然是正午時分,陽光充沛,也是用午膳之時,可給王禪的感覺卻是有些蒼涼,一種日暮的蒼涼。
像一個年暮的老人,縱然是衣著華麗,可也難與掩飾內心的落寞。
而且此時整個王宮之內落葉滿地,似乎清掃的宮奴也慢慢的開始偷懶了,而一直十分享受王宮奢華氣息的齊王也並不再強求,見怪不怪,而是更多的隨意了一些,任這些樹葉飄揚在王宮處處角落而無動於衷。
而秋色之下的齊國那此閣樓,青磚綠瓦,卻顯得格外陳舊,一些青苔長在上麵,有如人臉之上長了色斑一樣,讓人見之生厭。
齊王的王宮小院之內也是異常冷清,此時隻設了一個主桌,一個客桌,並沒有平是一樣,有眾多享受之臣陪同,而齊王也是一個人十分慵懶的半躺在主桌長條的椅子之上,半眯著眼,正等著王禪。
他的身後站著兩個有些呆滯的侍女,此時也不知該給齊王扇風納涼還是給齊王撐起華蓋掩陽,隻是呆呆的站著,任齊王曬著秋天的太陽,臉上斑斑點點夾雜著樹葉的光斑。
桌上的菜看起來也有些涼了,可齊王並不在意,聽著腳步聲響起,齊王隻是略為歪了歪身子,坐直了一些看著王禪,眼神之中充滿了複雜的表情。
“鬼穀王禪拜見齊王。”
王禪一進小院還是十分有禮的深深一揖向齊王行禮。
“坐吧,看起來你比本王要忙得多,今日娘娘通傳本王,本王一直在等你,連早朝本王都沒有上,現在都快要誤了午膳的時辰了。”
齊王此時也是緩緩回了王禪一句,語氣之中帶著責備,可還是隨意揮了揮手讓王禪坐在客坐之上。
“有勞王上接見,是本公子怠慢了,還望王上體諒。”
王禪也不說原因,更不狡辯,看起來此次如此不準時失信於人也是故意的,他想知道此是齊王以他的想法,而現在王禪似乎也明白許多。
王禪也是緩緩坐下,身姿到十分端莊,目不斜視。
侍女見狀也是為齊王與王禪都斟好酒。
“王上,菜需不需要再熱一熱。”
老奴此時準備離開,也是多問了一句。
“不必了,想來鬼穀先生也不會在意,飲酒不在乎菜涼與否,隻在乎心熱呼涼呼。”
齊王心有感觸舉杯對著王禪,卻也不等王禪,自己就飲了一杯。
齊國陳釀,酒烈而醇,一杯下肚,齊王的臉上馬上泛出紅韻,精神也看起來好多了。
可縱然如此,卻難掩蒼老之態。
王禪所認識的齊王一直養尊處優,麵色紅潤,幾個月前相見之時,齊王還是雄心壯誌,氣宇軒然,特別是在其壽宴之上,更是不可一世。
那時的齊王雖然年暮,可卻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一心力促南北會盟,心誌彌堅,說話也是語氣鏗鏘,落地有聲,比之少壯之人更神彩奕奕。
可現在的齊王不僅發須斑白,而且臉上也是溝壑縱橫,臉色暗黑,眼神呆滯,舉杯飲酒雖然爽快,可也難掩其動作遲緩。
而那執杯的手更是布滿了黑斑,細長枯廋的手指有如秋天枯落的樹枝,暗淡無光,甚至於舉一杯酒樽都有些吃力一樣,手微微發抖,飲完之後一還把胡須沾染了不少酒,可他卻毫不在意,像是沒有發現,又像是發現之後也不想顧及形像一樣,顯得邋遢異常。
而飲完酒之後同樣長出一口氣,以前看來是豪爽之舉,可現在看來卻覺得是因為年老體衰氣息不足所致。
王禪同樣飲了一杯,灼烈的酒飲在腹內,瞬間有肚腹之間升起一股熱氣。
而這也正是剛才齊王所言的心熱呼而不在於菜是否涼的意思。
“王上這些時日消廋了。”
“是呀,年老了體衰了,精氣神也不足了,就好比之院內的樹,到了秋天這個季節,受不得北風吹拂,一吹就盡顯疲態,落葉滿地,讓人看著生厭,老而不死實在是一件不幸之事。
所幸今日還能再見先生,若依著世間傳聞,先生已仙逝,那麽這酒隻怕要等本王死後才能與先生在地府之**飲了。
先生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竟然一回來還掂記著本王,本王也是十分欣慰,這涼菜也罷,熱菜也好,還請先生慢用。”
齊王自己也是夾.asxs.疏菜送在嘴裏,人到蒼涼之時,人情涼了,就連菜也會涼。
所以這一次宴請王禪,並不像以前還有歌舞助興,此時齊王的話中也是別有深意,似乎也不再熱衷於長生不死,反而對死有一種期盼。
“無防,菜自然還是熱的。”
王禪說完對著自己桌上的菜以及齊王桌上的菜略為揮了揮的,一股熱氣盈繞著桌上菜,很快剛才已經涼了的菜此時又像是剛才盛上桌的菜一樣,冒著熱氣。
齊王一看也是微微一笑道:“看來先生的修為越來越高深了,如此到讓本王欣喜,也讓本王少了一些煩憂。”
“雕蟲小計不足道也,隻是不知王上之憂何來,是因為一年之前在下來了齊國而帶來的嗎?”
王禪吃了一些菜,對他而言果其腹虛其誌是修行的日常,飯一定要吃飽的,不論菜好壞。
此時聽得齊王麵帶憂慮,又有少許欣慰,也就順著問起,也算是有自知之明,隻要鬼穀王禪去的地方似乎總是讓人憂慮,剛才的話也算是自承罪責。
“先生總是如此聰慧,本王一想起今日就會想起一年前,當時先生來時晏公就讓本王拒絕於你,其實本王和他都知道你走過的地方總是讓人憂慮,總是帶給人不安。
可本王還是熱情熱鬧待了你,也是想表明本王招賢之心,而你的到來,原本也讓本王燃起了希望,卻又留下更多的失望。
<a id="wzsy" href="http://www.2kxiaoshuo.com">2kxiaoshuo.com</a>
若說非是你的三件聖物顯世,讓本王覺得長生不死其實也非是難事,那麽本王也不會有一統的野心。
而現在離魂尊主徹底離開本王,本王還複了真正的自己,慢慢的過著自己的日子,反而想通了許多事,人為何要追求長生不死呢,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歸宿。
這滿院滿王宮的落葉說明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其實都是上天的安排,不必強求。
失了離魂尊主的修為支持,本王也真正感受了生命的衰弱,一種由盛而衰的體驗,同時也體會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而不再固執。
現在所憂其實也非是憂慮,以前是想如何實現心中之誌,現在想的是如何讓齊國不在本王手中敗落,如何為齊國善後,這是本王的憂慮,也是今日本王對先生所求之事。”
齊王像是在年暮之時,在脫離了離魂尊主的控製之後才慢慢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所以此時雖然語氣蒼老,可卻說得言真意切。
而除了離魂尊主的原因之外,讓他如此失落的還是芮姬娘娘此時的威勢已是他無法改變的事實,或許能改變的隻有眼前的王禪,所以最後他還是有求於王禪。
“王上的憂慮雖然因為我而來,卻並非是因在下而生,此事已是天意,王上不必心憂,芮姬娘娘的身份,其實你與離魂尊主一直知道,可那時你們覺得可以利用芮姬實現心中之誌,也貪戀於芮姬的溫情。
現在大勢已成,芮姬娘娘雖然還是王上寵妃,可已非是王上可以控製的。
可此事或許還未必就如此,難道王上對本公子沒有半點信心,既然如此王上對在下還會有什麽所求呢?”
王禪再飲一杯,語氣裏充滿對齊王的憐憫,可事理還是說是清楚,這些憂慮本非王禪所帶來,而是齊王咎由自取怨不是誰。
“芮姬的五萬大軍,非同小可,田乞將軍雖然未像當年孫武一樣用兵如神,可這些年來在我齊國也是戰無不勝,二十多萬大軍被芮姬的五萬妖人大軍連敗數場,不得不退回齊都。
而此時晉國與燕國結盟,其實也是聽命於芮姬,所以如此威勢,試問天底下還有那個列國能抵抗芮姬。
天下易主似乎已是不可改變之事,此時列國之中唯一抱有希望的就是鬼穀先生。
本王非是怕我齊國滅亡,而是不想有負祖先之名。
當年太公從齊地出發,輔佐天子打敗前商,可以說我齊地是商亡周興的關鍵之所。
可如今幾百年過去,若芮姬得了天下恢複前商一統,本王就是千古罪人,縱然一死也無顏見列祖列宗。
所以本王所求之事其實也是希望渺茫,前提就是先生能阻止芮姬的野心,而這不知先生又有幾分勝算。”
齊王此時也是邊飲著酒邊感歎著。
可話卻又讓人不解,為何要求王禪反而又像是王禪要求他一樣,有諸多顧忌與條件。
“我與芮姬之戰不可避免,他的五萬大軍確實頭疼,卻並非不可戰勝,王上所憂應該是在芮姬失敗之後的憂慮,畢竟荼公子也好,陽生公子也罷其實都是芮姬所生,而且平心而論,生於齊國王宮之中的公子實難有所作為,將來統領齊國必是齊國之患,而這也是王上的憂慮。
若說本公子與芮姬一戰輸了,芮姬實現一統天下,王上反而沒有憂慮,畢竟大勢已去,縱是芮姬娘娘得了天下,想來也不會有損於齊國,所以王上不會憂慮。
本公子所言不知是否王上所想。”
王禪還是未卜先知,了解齊王的憂慮,不在於王禪輸了,因為王禪輸了就會輸了一切,相對而言齊國反而更好。
可若是王禪贏了,事情又不一樣了,若將來他的兒子繼承了芮姬之誌,那麽齊國本是太公封地,最後卻會成為攪亂前商與此時大周的妖人芮姬後人的封地了,如此傳揚出去自然會成為世人的笑話而遺臭萬年。
“不錯,荼兒與陽生本王十分清楚,他們都與本王一樣安於享受,非是治國之才,若齊國還由他們來治理,齊國將來必然無路可走,我齊國百姓更是會因此而受盡苦難。
這幾個月來本王一直思慮,也一直心懷敬畏,對先祖的敬畏,對我齊國萬千百姓的敬畏,所以不得不痛下絕心。
而齊國田氏當年本也是受封的諸侯貴族,來我齊國之後這些年一直受齊國百姓擁戴,與百姓同苦同樂,慢慢取代本王成為齊國百姓心中真正的仁義之王。
而先生對於齊國田氏也是寄予厚望,想初來之時先生曾言過,田乞將軍將來必成大業,本王對此深信不疑。
先生一直與齊國田氏淵源甚深,我知道先生對於本王奢靡以及其它陋習深惡痛絕,早就想顛覆齊國之政,讓有賢之人取而代之,而田氏得齊國百姓擁戴,自然是不二人選,本王對此現在也無異議了。
隻是若將來先生若能勝得一籌,那麽還望先生保留著先祖薑氏之名,至於齊國政務一切可交由田氏處置,就如同先生虎踞鎮之趙府王氏一樣。
保留著我薑氏祭祀之名,而由田氏取而代之,統領齊國,如此一來相信齊國不會敗於本王,亦不會敗於我的兩個無能的兒子,不知先生對本王所求是否答應。
當然若先生答應本王之求,那麽本王自然也有回報,若先生想打開商亡周興之地,本王願意作為祭祀,以血以祭先祖之靈。
若不然一切體提!”
齊王的話也是把王禪所想說了個通透,到讓王禪不好意思。
他來齊國見齊國王族奢靡致極而無視百姓生死,這已觸及了王禪的底線,王禪之所以來齊國如此布置就是要讓有賢之人取齊而代之,而田氏深得齊國百姓愛戴,而且坐擁兵權,縱然取而代之也不會造成齊國內亂,更不會讓其它列國窺視。
而這也是王禪早就籌謀之事,不想此時竟是由齊王主動提出,也讓王禪有些意外。
看起來齊王經過這幾個月的思慮,人之將死慢慢的也少了貪圖享樂之心,對於生命的意義有了重新認識,在將死之前為了齊國將來不惜作出最後的決策。
“王上能如此大義,本公子又怎麽會拒絕。
本公子一直為天下百姓奔走之心從未改變,所以來齊國也可以說是不懷好意,這一點王上既然清楚,本公子也不否認。
若田氏能掌權,自然可以讓齊國重回強大,讓百姓過上舒服的日子,而且你的子嗣也少了爭鬥的危險。
並且若將來我贏了芮姬娘娘也不會留下後患,讓齊國成為列國笑柄。
既然王上已然決定,本公子自願成全,就依王上所言,保留齊國薑氏之祖,而由田氏代之統管齊國。
至於將來是否要打開商亡周興之地,一切還要看我與芮姬之爭,這或許是天意,也正好是本公子所卜算之期,本公子也很為難。”
王禪還是同意了齊王的請求,因為此時齊王依然還有本錢,可當齊王死後就不可能再有任何本錢,掌握齊國兵權的田氏成了齊國最有權勢與威望的人,取齊而代之也是順理成章之事,隻是卻無法保證齊國薑氏一族了,
所以齊王要求王禪,而王禪也同意了這個建議,可對於齊王的死,王禪還是不願確認,齊王一年之壽正好就在黃池之會之時,王禪現在不想用別人的死來驗證自己卜算的精準。
從當年吳王闔閭到吳國相國伍子胥、到齊國相國晏嬰,現到此時麵對自己一臉蒼老的齊王,雖然每個人都算得準了,可卻又帶著無盡的悲傷與無奈,這讓王禪感覺不到一絲喜悅,反而因為自己斷語了別人的生死而感受到痛苦。
“先生不必自責,天下大勢之下人如螻蟻,沒有人能逃脫大勢之驅,當年的吳王如此,列國聞名的大賢伍子胥相國也是如此,晏公是如此,本王也是如此,先生斷語隻是順時順勢,非是先生之因,不需為此自責。
想來先生其義並不是期盼別人之死,可先生所斷語之人,本王佩服的還是當年的吳王。
既然要死,為何不在死之前能成全大義呢?
所以本王既然想通了一切,就不會責怪任何人,更不會對先生一年前的斷語有任何想法,今日能得先生應允,本王難得高興,就此敬先生,希望先生能得嚐所願。”
齊王此時放下了心中所有憂慮與失落,反而十分豁然舉杯敬王禪,而王禪呢則是身負重任,而且也懷著內咎之情,反而不那麽自然了,也是舉杯痛飲,這一切大勢之下的身不由己而痛飲一杯。
秋天的齊國王宮此時遍地落葉,比之一年前王禪來此之時已是完全不一樣。
去年王禪第一次來的時候,有齊國相國大人晏嬰以及上將軍田穰苴、田乞兩兄弟相迎,雖然表麵來看並不是十分受歡迎,可至少儀式上還是給足了王禪麵子。
而齊王也是邀了眾臣相陪王禪,而且還在齊國大殿之中宴請王禪,歌舞升平,而且招待王禪的也是世間少有的食材,少女之肉,而也是因此讓王禪深惡痛絕於齊國王族
這一次時別幾個月,王禪再次來時,已經沒有重臣相迎,隻有一個引路的老奴走在前麵為王禪引路,就連齊王的寵樂之臣都沒有一人迎接王禪。
而第一次來齊國王宮之時,齊國王宮給王禪的感受隻有兩個字就是“奢華”,在眾多諸侯列國之中無出其右,可現在看來卻與奢華完全不一樣,處處透著一股落寞的奢華。
雖然齊國王宮依然還是占據著齊都一半,而且宮內同樣樓閣眾多,層層疊疊,甚至走在王宮之中依然能聽見王宮青樓之內的歡聲笑語,飲酒作樂之聲,可此時雖然是正午時分,陽光充沛,也是用午膳之時,可給王禪的感覺卻是有些蒼涼,一種日暮的蒼涼。
像一個年暮的老人,縱然是衣著華麗,可也難與掩飾內心的落寞。
而且此時整個王宮之內落葉滿地,似乎清掃的宮奴也慢慢的開始偷懶了,而一直十分享受王宮奢華氣息的齊王也並不再強求,見怪不怪,而是更多的隨意了一些,任這些樹葉飄揚在王宮處處角落而無動於衷。
而秋色之下的齊國那此閣樓,青磚綠瓦,卻顯得格外陳舊,一些青苔長在上麵,有如人臉之上長了色斑一樣,讓人見之生厭。
齊王的王宮小院之內也是異常冷清,此時隻設了一個主桌,一個客桌,並沒有平是一樣,有眾多享受之臣陪同,而齊王也是一個人十分慵懶的半躺在主桌長條的椅子之上,半眯著眼,正等著王禪。
他的身後站著兩個有些呆滯的侍女,此時也不知該給齊王扇風納涼還是給齊王撐起華蓋掩陽,隻是呆呆的站著,任齊王曬著秋天的太陽,臉上斑斑點點夾雜著樹葉的光斑。
桌上的菜看起來也有些涼了,可齊王並不在意,聽著腳步聲響起,齊王隻是略為歪了歪身子,坐直了一些看著王禪,眼神之中充滿了複雜的表情。
“鬼穀王禪拜見齊王。”
王禪一進小院還是十分有禮的深深一揖向齊王行禮。
“坐吧,看起來你比本王要忙得多,今日娘娘通傳本王,本王一直在等你,連早朝本王都沒有上,現在都快要誤了午膳的時辰了。”
齊王此時也是緩緩回了王禪一句,語氣之中帶著責備,可還是隨意揮了揮手讓王禪坐在客坐之上。
“有勞王上接見,是本公子怠慢了,還望王上體諒。”
王禪也不說原因,更不狡辯,看起來此次如此不準時失信於人也是故意的,他想知道此是齊王以他的想法,而現在王禪似乎也明白許多。
王禪也是緩緩坐下,身姿到十分端莊,目不斜視。
侍女見狀也是為齊王與王禪都斟好酒。
“王上,菜需不需要再熱一熱。”
老奴此時準備離開,也是多問了一句。
“不必了,想來鬼穀先生也不會在意,飲酒不在乎菜涼與否,隻在乎心熱呼涼呼。”
齊王心有感觸舉杯對著王禪,卻也不等王禪,自己就飲了一杯。
齊國陳釀,酒烈而醇,一杯下肚,齊王的臉上馬上泛出紅韻,精神也看起來好多了。
可縱然如此,卻難掩蒼老之態。
王禪所認識的齊王一直養尊處優,麵色紅潤,幾個月前相見之時,齊王還是雄心壯誌,氣宇軒然,特別是在其壽宴之上,更是不可一世。
那時的齊王雖然年暮,可卻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一心力促南北會盟,心誌彌堅,說話也是語氣鏗鏘,落地有聲,比之少壯之人更神彩奕奕。
可現在的齊王不僅發須斑白,而且臉上也是溝壑縱橫,臉色暗黑,眼神呆滯,舉杯飲酒雖然爽快,可也難掩其動作遲緩。
而那執杯的手更是布滿了黑斑,細長枯廋的手指有如秋天枯落的樹枝,暗淡無光,甚至於舉一杯酒樽都有些吃力一樣,手微微發抖,飲完之後一還把胡須沾染了不少酒,可他卻毫不在意,像是沒有發現,又像是發現之後也不想顧及形像一樣,顯得邋遢異常。
而飲完酒之後同樣長出一口氣,以前看來是豪爽之舉,可現在看來卻覺得是因為年老體衰氣息不足所致。
王禪同樣飲了一杯,灼烈的酒飲在腹內,瞬間有肚腹之間升起一股熱氣。
而這也正是剛才齊王所言的心熱呼而不在於菜是否涼的意思。
“王上這些時日消廋了。”
“是呀,年老了體衰了,精氣神也不足了,就好比之院內的樹,到了秋天這個季節,受不得北風吹拂,一吹就盡顯疲態,落葉滿地,讓人看著生厭,老而不死實在是一件不幸之事。
所幸今日還能再見先生,若依著世間傳聞,先生已仙逝,那麽這酒隻怕要等本王死後才能與先生在地府之**飲了。
先生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竟然一回來還掂記著本王,本王也是十分欣慰,這涼菜也罷,熱菜也好,還請先生慢用。”
齊王自己也是夾.asxs.疏菜送在嘴裏,人到蒼涼之時,人情涼了,就連菜也會涼。
所以這一次宴請王禪,並不像以前還有歌舞助興,此時齊王的話中也是別有深意,似乎也不再熱衷於長生不死,反而對死有一種期盼。
“無防,菜自然還是熱的。”
王禪說完對著自己桌上的菜以及齊王桌上的菜略為揮了揮的,一股熱氣盈繞著桌上菜,很快剛才已經涼了的菜此時又像是剛才盛上桌的菜一樣,冒著熱氣。
齊王一看也是微微一笑道:“看來先生的修為越來越高深了,如此到讓本王欣喜,也讓本王少了一些煩憂。”
“雕蟲小計不足道也,隻是不知王上之憂何來,是因為一年之前在下來了齊國而帶來的嗎?”
王禪吃了一些菜,對他而言果其腹虛其誌是修行的日常,飯一定要吃飽的,不論菜好壞。
此時聽得齊王麵帶憂慮,又有少許欣慰,也就順著問起,也算是有自知之明,隻要鬼穀王禪去的地方似乎總是讓人憂慮,剛才的話也算是自承罪責。
“先生總是如此聰慧,本王一想起今日就會想起一年前,當時先生來時晏公就讓本王拒絕於你,其實本王和他都知道你走過的地方總是讓人憂慮,總是帶給人不安。
可本王還是熱情熱鬧待了你,也是想表明本王招賢之心,而你的到來,原本也讓本王燃起了希望,卻又留下更多的失望。
<a id="wzsy" href="http://www.2kxiaoshuo.com">2kxiaoshuo.com</a>
若說非是你的三件聖物顯世,讓本王覺得長生不死其實也非是難事,那麽本王也不會有一統的野心。
而現在離魂尊主徹底離開本王,本王還複了真正的自己,慢慢的過著自己的日子,反而想通了許多事,人為何要追求長生不死呢,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歸宿。
這滿院滿王宮的落葉說明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其實都是上天的安排,不必強求。
失了離魂尊主的修為支持,本王也真正感受了生命的衰弱,一種由盛而衰的體驗,同時也體會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而不再固執。
現在所憂其實也非是憂慮,以前是想如何實現心中之誌,現在想的是如何讓齊國不在本王手中敗落,如何為齊國善後,這是本王的憂慮,也是今日本王對先生所求之事。”
齊王像是在年暮之時,在脫離了離魂尊主的控製之後才慢慢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所以此時雖然語氣蒼老,可卻說得言真意切。
而除了離魂尊主的原因之外,讓他如此失落的還是芮姬娘娘此時的威勢已是他無法改變的事實,或許能改變的隻有眼前的王禪,所以最後他還是有求於王禪。
“王上的憂慮雖然因為我而來,卻並非是因在下而生,此事已是天意,王上不必心憂,芮姬娘娘的身份,其實你與離魂尊主一直知道,可那時你們覺得可以利用芮姬實現心中之誌,也貪戀於芮姬的溫情。
現在大勢已成,芮姬娘娘雖然還是王上寵妃,可已非是王上可以控製的。
可此事或許還未必就如此,難道王上對本公子沒有半點信心,既然如此王上對在下還會有什麽所求呢?”
王禪再飲一杯,語氣裏充滿對齊王的憐憫,可事理還是說是清楚,這些憂慮本非王禪所帶來,而是齊王咎由自取怨不是誰。
“芮姬的五萬大軍,非同小可,田乞將軍雖然未像當年孫武一樣用兵如神,可這些年來在我齊國也是戰無不勝,二十多萬大軍被芮姬的五萬妖人大軍連敗數場,不得不退回齊都。
而此時晉國與燕國結盟,其實也是聽命於芮姬,所以如此威勢,試問天底下還有那個列國能抵抗芮姬。
天下易主似乎已是不可改變之事,此時列國之中唯一抱有希望的就是鬼穀先生。
本王非是怕我齊國滅亡,而是不想有負祖先之名。
當年太公從齊地出發,輔佐天子打敗前商,可以說我齊地是商亡周興的關鍵之所。
可如今幾百年過去,若芮姬得了天下恢複前商一統,本王就是千古罪人,縱然一死也無顏見列祖列宗。
所以本王所求之事其實也是希望渺茫,前提就是先生能阻止芮姬的野心,而這不知先生又有幾分勝算。”
齊王此時也是邊飲著酒邊感歎著。
可話卻又讓人不解,為何要求王禪反而又像是王禪要求他一樣,有諸多顧忌與條件。
“我與芮姬之戰不可避免,他的五萬大軍確實頭疼,卻並非不可戰勝,王上所憂應該是在芮姬失敗之後的憂慮,畢竟荼公子也好,陽生公子也罷其實都是芮姬所生,而且平心而論,生於齊國王宮之中的公子實難有所作為,將來統領齊國必是齊國之患,而這也是王上的憂慮。
若說本公子與芮姬一戰輸了,芮姬實現一統天下,王上反而沒有憂慮,畢竟大勢已去,縱是芮姬娘娘得了天下,想來也不會有損於齊國,所以王上不會憂慮。
本公子所言不知是否王上所想。”
王禪還是未卜先知,了解齊王的憂慮,不在於王禪輸了,因為王禪輸了就會輸了一切,相對而言齊國反而更好。
可若是王禪贏了,事情又不一樣了,若將來他的兒子繼承了芮姬之誌,那麽齊國本是太公封地,最後卻會成為攪亂前商與此時大周的妖人芮姬後人的封地了,如此傳揚出去自然會成為世人的笑話而遺臭萬年。
“不錯,荼兒與陽生本王十分清楚,他們都與本王一樣安於享受,非是治國之才,若齊國還由他們來治理,齊國將來必然無路可走,我齊國百姓更是會因此而受盡苦難。
這幾個月來本王一直思慮,也一直心懷敬畏,對先祖的敬畏,對我齊國萬千百姓的敬畏,所以不得不痛下絕心。
而齊國田氏當年本也是受封的諸侯貴族,來我齊國之後這些年一直受齊國百姓擁戴,與百姓同苦同樂,慢慢取代本王成為齊國百姓心中真正的仁義之王。
而先生對於齊國田氏也是寄予厚望,想初來之時先生曾言過,田乞將軍將來必成大業,本王對此深信不疑。
先生一直與齊國田氏淵源甚深,我知道先生對於本王奢靡以及其它陋習深惡痛絕,早就想顛覆齊國之政,讓有賢之人取而代之,而田氏得齊國百姓擁戴,自然是不二人選,本王對此現在也無異議了。
隻是若將來先生若能勝得一籌,那麽還望先生保留著先祖薑氏之名,至於齊國政務一切可交由田氏處置,就如同先生虎踞鎮之趙府王氏一樣。
保留著我薑氏祭祀之名,而由田氏取而代之,統領齊國,如此一來相信齊國不會敗於本王,亦不會敗於我的兩個無能的兒子,不知先生對本王所求是否答應。
當然若先生答應本王之求,那麽本王自然也有回報,若先生想打開商亡周興之地,本王願意作為祭祀,以血以祭先祖之靈。
若不然一切體提!”
齊王的話也是把王禪所想說了個通透,到讓王禪不好意思。
他來齊國見齊國王族奢靡致極而無視百姓生死,這已觸及了王禪的底線,王禪之所以來齊國如此布置就是要讓有賢之人取齊而代之,而田氏深得齊國百姓愛戴,而且坐擁兵權,縱然取而代之也不會造成齊國內亂,更不會讓其它列國窺視。
而這也是王禪早就籌謀之事,不想此時竟是由齊王主動提出,也讓王禪有些意外。
看起來齊王經過這幾個月的思慮,人之將死慢慢的也少了貪圖享樂之心,對於生命的意義有了重新認識,在將死之前為了齊國將來不惜作出最後的決策。
“王上能如此大義,本公子又怎麽會拒絕。
本公子一直為天下百姓奔走之心從未改變,所以來齊國也可以說是不懷好意,這一點王上既然清楚,本公子也不否認。
若田氏能掌權,自然可以讓齊國重回強大,讓百姓過上舒服的日子,而且你的子嗣也少了爭鬥的危險。
並且若將來我贏了芮姬娘娘也不會留下後患,讓齊國成為列國笑柄。
既然王上已然決定,本公子自願成全,就依王上所言,保留齊國薑氏之祖,而由田氏代之統管齊國。
至於將來是否要打開商亡周興之地,一切還要看我與芮姬之爭,這或許是天意,也正好是本公子所卜算之期,本公子也很為難。”
王禪還是同意了齊王的請求,因為此時齊王依然還有本錢,可當齊王死後就不可能再有任何本錢,掌握齊國兵權的田氏成了齊國最有權勢與威望的人,取齊而代之也是順理成章之事,隻是卻無法保證齊國薑氏一族了,
所以齊王要求王禪,而王禪也同意了這個建議,可對於齊王的死,王禪還是不願確認,齊王一年之壽正好就在黃池之會之時,王禪現在不想用別人的死來驗證自己卜算的精準。
從當年吳王闔閭到吳國相國伍子胥、到齊國相國晏嬰,現到此時麵對自己一臉蒼老的齊王,雖然每個人都算得準了,可卻又帶著無盡的悲傷與無奈,這讓王禪感覺不到一絲喜悅,反而因為自己斷語了別人的生死而感受到痛苦。
“先生不必自責,天下大勢之下人如螻蟻,沒有人能逃脫大勢之驅,當年的吳王如此,列國聞名的大賢伍子胥相國也是如此,晏公是如此,本王也是如此,先生斷語隻是順時順勢,非是先生之因,不需為此自責。
想來先生其義並不是期盼別人之死,可先生所斷語之人,本王佩服的還是當年的吳王。
既然要死,為何不在死之前能成全大義呢?
所以本王既然想通了一切,就不會責怪任何人,更不會對先生一年前的斷語有任何想法,今日能得先生應允,本王難得高興,就此敬先生,希望先生能得嚐所願。”
齊王此時放下了心中所有憂慮與失落,反而十分豁然舉杯敬王禪,而王禪呢則是身負重任,而且也懷著內咎之情,反而不那麽自然了,也是舉杯痛飲,這一切大勢之下的身不由己而痛飲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