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以身證道


    芮姬一聽,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臉上一紅,雖然王彩霞大度,可論及修為,她確實是以大欺小了。


    “姐姐是在怪妹妹嗎,可這是天意妹妹隻是為實現當年姐姐的心原而已。”


    “妹妹,你難得叫民婦一聲姐姐,姐姐也很開懷,而且聽你講了前世過往,姐姐也不會為此而生怨,可姐姐現在隻是一介民婦,為何妹妹既然已經再世為人,還如此固執呢?


    其實有些事姐姐知也知了,可也不可能再回到從前,現在的姐姐隻是民婦,可沒有妹妹所說的如此情懷。


    妹妹為何不想一想,再世為人本是天意如此,該讓人更進一步修得大道,既然妹妹恢複了如此多的修為,而且我聽妹妹也領悟不少,為何妹妹卻還是看不開呢?


    世間之事自有世間之人理料,不論是分與合,無論是有違道與天,其實這些都與我們無關,這或許也是人道自然之理,妹妹為何覺得你就是那一個道之違護者呢。


    其實道之自然已是十分明白無誤之事,大器天成,大謀無形,天地之道所生自有其道理,天地之道所滅也有其理由。


    世間之所以混亂必有原因,若妹妹有心,該多為天下生靈著想,而不是欲圖改變,畢竟能改天換地者不過其一。


    你所說的姐姐的心願其實早在幾百年前就已死去,幾百年之後姐姐隻是普通民婦,而你已恢複修為與記憶,這是上天給予你再次重修的機會,為何還不珍惜呢?


    姐姐沒有太多道理,但是既然你叫我一聲姐姐,此話也該說上一說,還望妹妹勿要見怪。”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王彩霞也是語重心長,並非是怕芮姬與王禪相鬥,而是為此時與自己有前緣之人來說,若世人皆能如此,就不會有太多煩惱,特別是對於一個受天地之氣而生的靈獸九尾靈狐來說,更應該珍惜此時,而不是與過去糾結不放。


    所謂前生之誌,其實若是放在現在又是不相適應了。


    更何況道之所生,必有其理,既然道生了人,讓人如此相爭相鬥,自然是有其不可讓人易解之理。


    (前幾章講過,道如此神通,為何還讓人有私欲,其實道德經中講得清楚,自生者自滅,人之欲是人之生的理由,同時也是人之滅的理由,所以道之所以生人,並不會幹涉人之行為,一切皆由世人之欲決定就是這個道理,道生而不有,為而為恃,自然不會管它死活了,若是道生萬物而管萬物死活,道就有些太累了。)


    “姐姐所問也是妹妹的疑惑,本來你我都是同時轉生,可為何姐姐卻並未恢複修為與記憶,而妹妹卻恢複了所有的記憶與當年的心中之誌呢,難道這不可以說是天意嗎?


    若是讓姐姐恢複當年的想法,姐姐看到現如今的亂世,是否還能如此依然淡定嗎?


    我知道姐姐一直有一棵仁善之心,這些年來為列國也做了許多仁善之事,可姐姐有沒有想過,為何不一次性改變世人的想法,讓世間回複真正的大道呢?”


    王彩霞一聽也隻是一笑道:“妹妹為天下之謀其實並不錯,就好像修魔與修道其實都是一樣,魔與道都是相背而行,卻又殊圖同歸。


    可妹妹有沒有想過當年為何九天玄女為何要阻止妹妹行此大業呢?


    依姐姐拙見,世間修道之人修為比之妹妹高深者還有許多,就如同剛才妹妹所說的聖人,若依他的修為,要改天換地其實非是為難之事,可他卻並不在意世間紛亂呢?


    這其實是因為世間一切紛亂源自於世人,源於世人之心欲,而非旁人可以改變。


    就好像天地之間老虎食肉,而免子吃草一般,這都是自然,世人受此苦而源於世人本身之欲,也就無可怪罪了,所以聖人也無所怪罪,任其自生自滅,這或許也是聖人所悟之道,亦是禪兒所遁之道。


    姐姐現在之所以會以自己之仁善來對侍世人,皆因姐姐此時隻是普通世人,也有世人所有的七情與六欲,也會怪罪於人,也會生氣,更會有怨有恨,這才讓姐姐留得仁善。


    若讓世人無怨無悔無恨無惡,那麽世間又何來禮,何來善,何來仁,何來德,何來道呢?


    雖然姐姐生於此亂世,可卻並不怪罪於人,因為人之世因人而異,縱然姐姐恢複青龍之身又能如何,既有了人性,就當與人之性來論世道之變,非以姐姐青龍靈獸之身來論世人之道,此理就好比以虎之道來論以兔之道一樣,有些不合知宜了。”


    (這幾句是道德經有一章的反說,大道廢有仁義這一章,其實講的是一個道理,隻是倒過來講而已,禮其實是最底層次的道。


    另外一方麵也說明道用不同,人有人道,不能用人之道去規獸之道,螞蟻自有螞蟻的活法,不能因為人是這樣活的,就覺得螞蟻也應該這樣活,就像莊子有雲,夏蟲不可語冰就是如此,一個生於春而死於秋的蟲子,一年隻有三季,春夏秋而已,這在論語裏也有同樣的故事論述,一年有三季,就是因類不同,講的是同樣的道理。


    若再依莊子所言,人之一年四季在八千年一春,八千年一秋的大椿樹麵前,人就如同螻蟻,人類有始以來的曆史不足八千年,還不如一棵大椿樹所過的一春或是一秋,更別提所謂一年了,所以人類的認知在大椿樹麵前就有如一年三季的夏蟲。


    之所以要再次解釋,其實隻是想表述一個觀點,世間本無時間,世間隻有相生之理。


    比如陰陽,沒有時間,比如長短,沒有時間,比如明暗也與時間無關,再說到與時間相關的比如動靜,這些是整個世間的常理,人之所以有時間觀,是因為動而已,所以道德經裏最多講途的是相生相克的陰陽關係。


    像有些哲說家所說,世間隻有靜與動,所謂時間隻是動而已,時間其實都是人自己所設定牢籠,動在宇宙之中並沒有所謂的時間維度,人類要真正的探索宇宙蒼穹必須要突破時間維度,若不然人類科技再發展,也隻是在自己牢籠之內而已。


    正所謂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其實隻是一種否定之否定,愛因斯坦終其一生,之所以最後放棄一切,是因為他發現時間其實根本不存在,人類隻是生活在被自己所設的虛有的時間維度之內,而他所研究的相對論可以說是不同時間論,像是被一個神所封固一樣。


    修道也是一樣,當能忽視時間維度之時,或許也是真的明道之時了。


    其實在中國的哲學體係之中三千年前就已講敘過了這些哲理,就在易經與道德經之中。)


    芮姬一聽也是一楞,這種話她有些熟悉,是因為王禪也是此種觀念。


    “姐姐所說與王禪所說異曲同工,可妹妹就是如此固執,非要尋一個大同社會的想法,這似乎也是不可改變之事,所以妹妹此時心裏並沒有勝負之心,隻有一個驗道之情。


    若此次輸與王禪,說明妹妹所想其實與道不符,若是妹妹僥幸能勝,這或許又說明妹妹所想其實與道相符。


    若說這一切都是天意就由天意來定吧,妹妹從來也不敢強求什麽,隻是這一切若是隻是妹妹獨自踐行未免太過孤單。


    所以把姐姐請來,隻是為證道而已,希望姐姐能夠理解。”


    芮姬娘娘經過與王彩霞的一番說辭也有所改變,此時把自己的心思也是說得十分婉轉,其實目的隻有一個,既證明自己是對的,戰勝王彩霞的兒子,擁有龍麟之身的鬼穀王禪。


    而這個結果,或許也代表著王禪的死,這樣她的所有怨氣也會因此而消。


    同時也主明她所主張的道,所主張的建立一個大同社會是對的。


    “妹妹如此說來,姐姐更應坦然了,隻是禪兒尚小,若是如此論及起來,當也是你的小輩,將來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妹妹海涵,不必過於與他計較。


    世間之道非是你我與禪兒驗證而存,天地之道存於天地之間,領悟之似有,不領悟之似無,非是以人之旨意來定。


    妹妹既然如雌雄心,想驗天地之道,姐姐自然也不會有私心,禪兒雖然是吾兒,可他也可以陪妹妹來以身證此大道。”


    王彩霞知道芮姬的固執,也不想改變芮姬的想法,同時再次胸懷寬闊對於王禪與芮姬的爭鬥提升到非私人之爭上,這也是給芮姬一個臉麵,同時也不會阻止兩人為證道而鬥,也算是再給芮姬一個定心之丸。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而王彩霞畢竟隻是民婦,所以隻能達中士的水平。)


    芮姬心裏隱隱也有一些妒意,此時的王彩霞雖然隻是所謂一介民女,可所體現的胸懷與氣度或許是她難與企及的,這也讓她不得不深思,而此也是一件她耿耿於懷之事。


    那就是當年為何麒麟會喜歡青龍,而不是一個擁有七巧玲瓏之心的她。


    若是論及美貌,其實在當時的大商天下,她已是無出其二,可最後還是輸與了青龍,這也是她百思不得其解之處。


    而相貌卻也是天之賦予,人所能幻化的隻是虛表,真正的相貌是天地造化的產物,有如天地之間的大器天成天成一般,人造之形永遠無法與天成之形可比。


    此時聽著一個民婦之身的王彩霞有如此氣度,她的心裏也憑添幾許莫名的悲傷。


    “姐姐如此一說,妹妹到無所顧忌了,今日就請姐姐斬且在此委屈一晚,想來明日王禪來了,妹妹再親送姐姐去落霞別院小住一段時日,想來姐姐不會因此而嫌棄妹妹吧。”


    “落霞別院,日落之後才有霞光,或許這也是天意吧。”


    芮姬一聽也是心裏一楞有些後悔之意,此名普通之人從來未曾想過其中隱義,可一年前王禪也曾問過此名,別有用心,現在看來,似乎這名字之間也藏著玄機。


    而這本是她的心思,不想在此之時,竟然會被王彩霞說及也觸動了她莫名的傷懷之心。


    前世當年她們魂落於此,可這一世她為此別院取名之後,卻又無意之間與王彩霞名號相同,這若說沒有玄機,就十分奇怪了。


    “姐姐多慮了,妹妹這就送姐姐去休息一晚。”


    芮姬也來不及多想,起身送王彩霞到龍王廟唯一的落宿之地休息,其實她的心裏也是五味俱陣,行至此時,已沒有任何回頭之路,就像剛才王彩霞所說,兩人都不棄心中之誌,又無人評叛,那麽她與王禪隻能以身證道,來驗證誰對誰錯了。


    【作者題外話】:以身證道,這本小說其實也是如此,不勉強去影響改變別人,隻希望有緣人能從此書之中悟得一些道理,縱然小說低迷無助,本人也是以身證道,盡心而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神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蟲月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蟲月二並收藏鬼穀神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