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子謙怎麽看?”裕王轉身向蕭墨軒征詢意見。
“依在下看,嚴嵩派羅龍文去有幾種可能。”蕭墨軒原來隻在一邊坐著聽,見裕王問自己,才開口緩緩說道:“南直隸和浙江的大部分地方官員都是嚴嵩的門生,他們都知道羅龍文是嚴嵩的至密心腹,而嚴嵩派他去,也許是想更好的了解東南地方上的狀況。地方上的那些官員,有的事情興許會瞞著皇上,但絕對不會瞞嚴嵩。而嚴嵩再擅權,畢竟也是大明朝現任的首輔,該挑的擔子也是要挑的。”
眾人聽了蕭墨軒的話,也是連連點頭。雖然嚴家是對頭,可是東南若真的亂起來,對他們自己也沒有好處。
“其二嘛。”蕭墨軒站起身來,走到張居正和高拱身邊,“就如張師傅和高師傅所說,東南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或者。”蕭墨軒又走到了裕王身邊,“兩種可能都有。”
“那子謙你覺得哪種可能最大?”張居正覺得蕭墨軒說的確實是這麽回事。
“兩者兼有。”蕭墨軒微微一笑。
“為什麽?”裕王立刻追問。
“因為嚴嵩選的賑災使是羅龍文。”蕭墨軒看著裕王的眼睛說道:“而羅龍文隻是個中書舍人,一個九品的小官,最不引人注意。”
“而且這兩種可能裏,如果隻其中一條,嚴嵩完全可以放心的交給其他人去做。但兩條加在一起,能讓嚴嵩放心,又不引人注意的,隻有羅龍文。”蕭墨軒豎起兩根手指,在空中劃了一下。
“那麽依子謙你看,這副使去了以後,該如何做?”張居正想了一下,對蕭墨軒問道。
“賑災,隻管賑災。嚴嵩既然派羅龍文是去賑災的,那麽如果東南真有什麽問題,定然也會在這賑災的過程中現出來。”蕭墨軒回道。
“嗬嗬,王爺。”張居正站起身來,對裕王拱手笑道,“在下想到了一個做賑災副使的人選,不知王爺可答應否。”
“我這裏哪有什麽人可派?”裕王疑惑的看著張居正。
“嚴嵩派去的羅龍文是九品,咱們就來個九品對九品。”張居正哈哈一笑。
“張師傅的意思是?”裕王抬眼看了看蕭墨軒,“難道是……子謙?”
“不錯,子謙去是再合適不過了。”高拱也站起來附和,“如果說羅龍文不引人注意,那麽子謙就更不引人注意了。而且在下覺得子謙論智謀,論膽識,要更勝那羅龍文一籌。”
“可是……子謙,聽你們剛才說的,此去東南怕是倒有幾分凶險。”裕王有些遲疑。
“王爺,子謙是國士之才,難道你想把他一輩子安在這王府,這京城裏?”張居正上前勸道。雖然他也有些擔心,可是更對自己這個得意門生頗有幾分信心。
蕭墨軒在一邊聽到張居正和高拱舉薦自己,不但不緊張,反倒有幾分欣喜。腦海裏浮現起以前在電視上看過的欽差巡查的鏡頭,不禁有些熱血沸騰。
“子謙,你看如何?”裕王點了點頭,對於張居正剛才的那段話倒也認同,蕭墨軒不能一輩子呆在自己這王府裏。有點功績,日後若是要提拔,也好有些個由頭來服眾。
“這事但憑王爺和幾位師傅定奪便是。”蕭墨軒拱了拱手,表示不反對。
“那在下一會就去回報徐閣老,讓把子謙給報上去。”張居正見蕭墨軒並不拒絕,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嚴府,書房。
“爹爹為何要答應他們再派個副使?”嚴世蕃頗有些詫異的問道。
“皇上就在一邊看著,難道我說不行?”嚴嵩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
“爹,浙江地方上的密箋您又不是沒看過,官倉裏哪有十七萬石糧食,滿打滿算,也不足五萬石。若是派了副使去,豈不露了餡?”嚴世蕃的臉色似乎比身上的孝服還黑。
“閣老,小閣老,浙江地方上報給戶部的不是說尚有存糧十七萬石嗎?怎麽會少這麽多?”羅龍文皺了皺眉頭,在一邊問道。
“他們那幫人不當家,又怎知柴米貴。”嚴世蕃的一隻拳頭,重重的砸在桌上,“去年浙江有六個縣遭倭寇襲擾,可皇上修道觀缺錢,卻不準浙江減稅。可不減稅,浙江的百姓就沒有活路,若亂起來,皇上要的還是我們的腦袋。沒法子便隻能拿了官倉裏的糧食來充,指望今年夏收和秋收的時候可以補上虧空,誰知道又遇上這場大水。”
“他們那幫子人,卻還弄出個副使來給我們製肘,這個官,不做也罷。”嚴世蕃站起身來,就要向屋外衝去。
“站住。”嚴嵩大叫一聲,卻因為出氣過大,劇烈的咳嗽起來。
“爹,他們弄出這個副使來,明擺著是要找出問題來好向我們身上潑髒水。”嚴世蕃見爹爹這副樣子,心裏也有幾分不忍,立刻站住了腳。
“說我嚴世蕃貪財也好,賣官也好,我認。”嚴世蕃牙齒咬的咯咯響,“可要往我們身上潑髒水,我受不了這個鳥氣。”
“隻你這樣叫上一番,就沒事兒了?”嚴嵩搖了搖頭,歎一口氣,“要砍頭,我去,還輪不著你。”
“爹,眼下須得趕快把浙江的虧空補上才是。”嚴世蕃被爹爹頂了一句,火氣也降了些下來。
“我先發一份信到浙江,叫他們以官府的名義向大戶們先借貸十萬石糧食。再發一份信到江西,叫他們調兩萬石糧食去浙江,就說是去年問浙江借的。”嚴嵩垂著眼皮,仿佛是在自言自語。
“閣老妙計,隻是務必要搶在我和他們那個副使到浙江前把糧食運進庫。”羅龍文抹了把額頭上的汗。
“爹爹這個確實是妙計。”嚴世蕃也鬆了口氣,“兒子剛才過火了。”
“我現在就寫,回頭叫鵠兒加蓋他們錦衣衛的印鑒,用八百裏快騎送過去。”嚴嵩也不理嚴世蕃,隻推了推麵前的案卷,空出塊地方來,鋪上了紙。
一個時辰之後,兩個驛站的信使,騎著快馬,拿著加蓋了錦衣衛印鑒的信箋,叫開了已經關上的城門,向南絕塵而去。
“依在下看,嚴嵩派羅龍文去有幾種可能。”蕭墨軒原來隻在一邊坐著聽,見裕王問自己,才開口緩緩說道:“南直隸和浙江的大部分地方官員都是嚴嵩的門生,他們都知道羅龍文是嚴嵩的至密心腹,而嚴嵩派他去,也許是想更好的了解東南地方上的狀況。地方上的那些官員,有的事情興許會瞞著皇上,但絕對不會瞞嚴嵩。而嚴嵩再擅權,畢竟也是大明朝現任的首輔,該挑的擔子也是要挑的。”
眾人聽了蕭墨軒的話,也是連連點頭。雖然嚴家是對頭,可是東南若真的亂起來,對他們自己也沒有好處。
“其二嘛。”蕭墨軒站起身來,走到張居正和高拱身邊,“就如張師傅和高師傅所說,東南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或者。”蕭墨軒又走到了裕王身邊,“兩種可能都有。”
“那子謙你覺得哪種可能最大?”張居正覺得蕭墨軒說的確實是這麽回事。
“兩者兼有。”蕭墨軒微微一笑。
“為什麽?”裕王立刻追問。
“因為嚴嵩選的賑災使是羅龍文。”蕭墨軒看著裕王的眼睛說道:“而羅龍文隻是個中書舍人,一個九品的小官,最不引人注意。”
“而且這兩種可能裏,如果隻其中一條,嚴嵩完全可以放心的交給其他人去做。但兩條加在一起,能讓嚴嵩放心,又不引人注意的,隻有羅龍文。”蕭墨軒豎起兩根手指,在空中劃了一下。
“那麽依子謙你看,這副使去了以後,該如何做?”張居正想了一下,對蕭墨軒問道。
“賑災,隻管賑災。嚴嵩既然派羅龍文是去賑災的,那麽如果東南真有什麽問題,定然也會在這賑災的過程中現出來。”蕭墨軒回道。
“嗬嗬,王爺。”張居正站起身來,對裕王拱手笑道,“在下想到了一個做賑災副使的人選,不知王爺可答應否。”
“我這裏哪有什麽人可派?”裕王疑惑的看著張居正。
“嚴嵩派去的羅龍文是九品,咱們就來個九品對九品。”張居正哈哈一笑。
“張師傅的意思是?”裕王抬眼看了看蕭墨軒,“難道是……子謙?”
“不錯,子謙去是再合適不過了。”高拱也站起來附和,“如果說羅龍文不引人注意,那麽子謙就更不引人注意了。而且在下覺得子謙論智謀,論膽識,要更勝那羅龍文一籌。”
“可是……子謙,聽你們剛才說的,此去東南怕是倒有幾分凶險。”裕王有些遲疑。
“王爺,子謙是國士之才,難道你想把他一輩子安在這王府,這京城裏?”張居正上前勸道。雖然他也有些擔心,可是更對自己這個得意門生頗有幾分信心。
蕭墨軒在一邊聽到張居正和高拱舉薦自己,不但不緊張,反倒有幾分欣喜。腦海裏浮現起以前在電視上看過的欽差巡查的鏡頭,不禁有些熱血沸騰。
“子謙,你看如何?”裕王點了點頭,對於張居正剛才的那段話倒也認同,蕭墨軒不能一輩子呆在自己這王府裏。有點功績,日後若是要提拔,也好有些個由頭來服眾。
“這事但憑王爺和幾位師傅定奪便是。”蕭墨軒拱了拱手,表示不反對。
“那在下一會就去回報徐閣老,讓把子謙給報上去。”張居正見蕭墨軒並不拒絕,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嚴府,書房。
“爹爹為何要答應他們再派個副使?”嚴世蕃頗有些詫異的問道。
“皇上就在一邊看著,難道我說不行?”嚴嵩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
“爹,浙江地方上的密箋您又不是沒看過,官倉裏哪有十七萬石糧食,滿打滿算,也不足五萬石。若是派了副使去,豈不露了餡?”嚴世蕃的臉色似乎比身上的孝服還黑。
“閣老,小閣老,浙江地方上報給戶部的不是說尚有存糧十七萬石嗎?怎麽會少這麽多?”羅龍文皺了皺眉頭,在一邊問道。
“他們那幫人不當家,又怎知柴米貴。”嚴世蕃的一隻拳頭,重重的砸在桌上,“去年浙江有六個縣遭倭寇襲擾,可皇上修道觀缺錢,卻不準浙江減稅。可不減稅,浙江的百姓就沒有活路,若亂起來,皇上要的還是我們的腦袋。沒法子便隻能拿了官倉裏的糧食來充,指望今年夏收和秋收的時候可以補上虧空,誰知道又遇上這場大水。”
“他們那幫子人,卻還弄出個副使來給我們製肘,這個官,不做也罷。”嚴世蕃站起身來,就要向屋外衝去。
“站住。”嚴嵩大叫一聲,卻因為出氣過大,劇烈的咳嗽起來。
“爹,他們弄出這個副使來,明擺著是要找出問題來好向我們身上潑髒水。”嚴世蕃見爹爹這副樣子,心裏也有幾分不忍,立刻站住了腳。
“說我嚴世蕃貪財也好,賣官也好,我認。”嚴世蕃牙齒咬的咯咯響,“可要往我們身上潑髒水,我受不了這個鳥氣。”
“隻你這樣叫上一番,就沒事兒了?”嚴嵩搖了搖頭,歎一口氣,“要砍頭,我去,還輪不著你。”
“爹,眼下須得趕快把浙江的虧空補上才是。”嚴世蕃被爹爹頂了一句,火氣也降了些下來。
“我先發一份信到浙江,叫他們以官府的名義向大戶們先借貸十萬石糧食。再發一份信到江西,叫他們調兩萬石糧食去浙江,就說是去年問浙江借的。”嚴嵩垂著眼皮,仿佛是在自言自語。
“閣老妙計,隻是務必要搶在我和他們那個副使到浙江前把糧食運進庫。”羅龍文抹了把額頭上的汗。
“爹爹這個確實是妙計。”嚴世蕃也鬆了口氣,“兒子剛才過火了。”
“我現在就寫,回頭叫鵠兒加蓋他們錦衣衛的印鑒,用八百裏快騎送過去。”嚴嵩也不理嚴世蕃,隻推了推麵前的案卷,空出塊地方來,鋪上了紙。
一個時辰之後,兩個驛站的信使,騎著快馬,拿著加蓋了錦衣衛印鑒的信箋,叫開了已經關上的城門,向南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