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羅大人請,蕭大人請。”翁大立領著羅龍文和蕭墨軒向廣陵閣上麵的單間走去。
平日裏熱熱鬧鬧的廣陵閣因為要迎接兩位巡撫老爺和兩位欽差老爺,幾乎沒坐上多少客人。屈指可數的幾桌,也都是衙門裏的要官和幾位當地著名的鹽商,因為和翁大立熟識,所以倒也不用避諱。見一行人從身邊經過時,略站起來致意。
“天下錢糧,半出東南。揚州產糧雖少,可若隻論這銀錢,東南的一半又出自揚州。”等坐下後,翁大立頗有幾分得意的說道,“我大明朝所用的鹽,十有六七便是揚州所產。”
蕭墨軒雖然對明清時期揚州的富足早有耳聞,卻沒想到會誇張到這種地步,隻靠一種調味品就可以富甲天下,不禁吃了一驚。
“兩位大人來了東南,不在揚州多盤恒幾日,豈不可惜。”翁大立說完拍了拍手掌,一邊早就侯著的夥計連忙端上菜來。
“來來來,嚐嚐這蟹粉獅子頭,也是揚州一絕。不放醬油,不用油炸,隻用清燉而成。做這菜所用的肉,需是本地產的豬硬肋五花肉,這所用的蟹也是鮮活個大的清水大蟹,時下剛剛出了春,想找這樣的蟹卻著實不易,百隻裏麵才能選得出一兩隻來,即使到了初秋河蟹最肥時,十隻裏麵也才能選出一隻來。”翁大立殷勤的招呼著。
“捕百隻才能用一兩隻,那這一道菜該費多少錢。”蕭墨軒搖頭驚歎道。
“蕭大人有所不知,在這揚州地方上,有些鹽商吃的雞蛋就得二兩銀子一個。”鄭必昌在一邊笑道,“隻可惜我們那浙江隻能產些茶葉和絲綢,倒沒有揚州這樣的寶地啊。”
“二兩銀子?”蕭墨軒又吃一驚,心裏暗暗算了一下。在京城糧食是八錢銀子一石,一石糧食可供一名青壯男子半年的口糧。照這麽算,豈不是那些鹽商一口就要吃掉一名男子兩年的口糧。卻不知他們吃的到底是什麽雞蛋,難道都是從火星販賣來的不成?
“哈哈,他們養的那些雞,吃的飼料裏頭都是摻上了人參和當歸之類的藥材,產的蛋自然要貴。”鄭必昌伸出手指在空中輕點著,臉上不無豔羨之情。
“噢,原來如此。”蕭墨軒又驚歎一聲。
“對了,在下還有一事須得勞煩兩位大人。”蕭墨軒拱了拱手向翁大立和鄭必昌笑道。
“蕭大人但說無妨。”翁大立和鄭必昌心裏微緊一下,不知道這位翰林老爺要打什麽主意。
“京城裏有些大人托在下帶了些貨物過來,若是要販賣,恐怕還需得兩位大人和下麵打個招呼。回頭那些稅錢,在下一並結算就是。”蕭墨軒說完以後便提起筷子,隨手夾下一塊蟹粉獅子頭丟進嘴裏,果然是香鮮嫩滑。
“哦。”鄭必昌見蕭墨軒不再提賑災的事情,倒關心起自己帶的貨物來,心裏卻是不禁一喜。
這官和官之間的交往,最怕的就是對方不愛財,不貪色。聽他這話,這小子倒也不是不愛財之人,既然愛財,那就好辦。
“哎,兩位欽差此次南下是為皇上為百姓辦事,何談稅銀一事。”鄭必昌臉上洋溢起一層笑來,又轉頭看了看羅龍文,見羅龍文也是在一邊笑而頜首。
“翁大人,明天我們便派人做了文書交給兩位欽差,你看如何?”鄭必昌抬手扶了扶頭上的烏紗帽。
“應該,應該。”翁大立心裏也落下塊石頭來,“先用飯,先用飯,這些事情等明兒再說。”
等用了飯,又略聽了幾段清音評話,蕭墨軒借口不勝酒力,先行告辭而去。
“含章兄,這位蕭翰林倒也不似軟硬不吃。”等蕭墨軒離開以後,鄭必昌向羅龍文湊了過去。
“這做官的人,哪有不愛錢的。不愛錢的,還做什麽官。”羅龍文的腦袋跟著曲子的節奏上下搖動著,略等了一會,卻又回過頭去對鄭必昌笑道,“隻是這色字,興許卻對他無用。”
“這是為何?”聽談起這個問題,翁大立也饒有興趣的湊了過來。
“你沒見他身邊那個所謂的表弟,長的簡直比女子還要標致。”羅龍文看了看左右,壓低了聲音說道,“這一路在船上的時候,兩人都是共臥一榻呢。”
“哦,哈哈。”翁大立和鄭必昌兩人頓時一陣大笑。
“江南長的標致的小僮也是甚多,他要真有這愛好,我們也尋幾個送他便是。”鄭必昌笑了一陣,等回過氣來,對二人說道。
“哎,凡有這愛好的人,都不希望別人說出來,何況你們和他也不甚熟,說不定還惹來難堪。”羅龍文連忙搖了搖頭,“況且,那蕭天馭還指望他這兒子給他蕭家續香火,若是知道這事豈不要提刀砍人?”
三人頓時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揚州驛站。
蕭墨軒等進了房,便恢複了神態。
“少爺,船上貨物都並無損毀。”蕭四連忙上前來扶著蕭墨軒坐下。
“嗯。”蕭墨軒點了點頭,似乎對這事並不太在意。
“少爺,那些貨物是否現在就卸下來?”蕭四聞到蕭墨軒身上的酒氣,沏了壺茶送到蕭墨軒麵前,給他解酒。
“其他的先卸下交給寧義,那一船景泰藍運到杭州再賣。”蕭墨軒擺了擺手。
“還要再運到杭州?”蕭四有些驚愕,這些天他呆在蕭墨軒身邊,一直聽著寧蘇兒在念叨,也知道這些貨物在揚州和杭州的價差並不大。再運到杭州,豈不是又要多費些船錢。
“我已經問翁大立和鄭必昌要了份文書,等明個兒拿到文書,你就去杭州。”蕭墨軒的食指從紫砂茶杯的杯壁上輕輕滑過,又抬眼看了看蕭四。
“可出來的時候夫人吩咐過,叫小的一直跟著少爺呢。”蕭四念著蕭夫人對他囑咐過的話。
“我叫你去,自然也是有吩咐的。”蕭墨軒抬了下手,止住了蕭四。
“你去杭州以後,除了賣這些貨物外,再幫我去找一個人。”蕭墨軒對蕭四吩咐說。
“誰?”蕭四看少爺的神情,知道一定不是小事。
“浙江按察司副使,右參政使,譚綸譚大人。”蕭墨軒順手從懷裏取出一封信來,“這份信是張大人親筆所寫,你也一並交給他。等你辦完了事,若是我還沒到杭州,你便到揚州來找我。”
“那少爺和寧小姐……”蕭四接過了信,仍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我這麽大個人,難道還當真不會自己照顧自己?”蕭墨軒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寧蘇兒,“蘇兒也有我照顧,何況寧義還在這裏。”
“那……那便好吧。四兒去的這幾天,就委屈少爺了。”蕭四點了點頭。
“早些去歇著吧,明個一早就去碼頭等著,文書一到就走。”蕭墨軒向蕭四揮了揮手,讓他回房去。
“是。”蕭四應了一聲,退出門外,又向房裏看了一眼,見蕭墨軒和寧蘇兒仍是在那坐著,笑了一下,關上了門。
“難道表哥早就料到他們會在揚州候著?”寧蘇兒取下頭上的方帽,一攏烏黑的秀發立刻像瀑布一樣披了下來。蘇兒生性聰明,看這情形,也知道這事有幾分不簡單了。
“這我倒是沒料到,我隻想著來江南隻管賑災,若有什麽事,也會在賑災裏現了出來,卻沒想到他們會把我攔在這裏,連受災的地方都不讓我去。”蕭墨軒自嘲一笑,“倒是張師傅給了我這份信,說若有什麽事情,可以拿了信去找譚大人,那譚大人是他的莫逆之交。看來,薑還是老的辣。”
“那表哥可能猜到會有什麽事?”蘇兒又問道。
“現在還不能,隻等蕭四去了回來,興許可得知一二。”蕭墨軒搖了搖頭。
“我蕭墨軒固然不是鐵板一塊,但他們這麽多人,就更不是鐵板一塊了。”蕭墨軒看著蘇兒笑道,“隻是,恐怕蘇兒你要多費些船錢了。”
“哎呀。”寧蘇兒這才想起那一船景泰蘭是自己的貨,被蕭墨軒這麽一折騰,怕是又要多費好幾兩銀錢。
“不行不行,這一段的船錢可得算到你頭上。”蘇兒立刻跳了起來。
天,愈發的黑了。揚州城的花街柳巷裏,卻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比京城裏還要熱鬧上幾分。
蕭墨軒躺在**翻了個身,卻怎麽也睡不著。
這浙江,到底藏著什麽事兒,竟然讓他們這幫人這麽忌憚,況且自己這次是來賑災,不是來科察的。
倭寇作亂?不會,這樣的事兒他們絕不可能瞞著不報,況且現在有俞大猷和戚繼光在那,也已是敗少勝多。
瞞報水災?就更不可能呢,他們不報,難道把壓力全壓在自己身上?
那……到底是什麽事,能讓嚴嵩把羅龍文都派了出來。
平日裏熱熱鬧鬧的廣陵閣因為要迎接兩位巡撫老爺和兩位欽差老爺,幾乎沒坐上多少客人。屈指可數的幾桌,也都是衙門裏的要官和幾位當地著名的鹽商,因為和翁大立熟識,所以倒也不用避諱。見一行人從身邊經過時,略站起來致意。
“天下錢糧,半出東南。揚州產糧雖少,可若隻論這銀錢,東南的一半又出自揚州。”等坐下後,翁大立頗有幾分得意的說道,“我大明朝所用的鹽,十有六七便是揚州所產。”
蕭墨軒雖然對明清時期揚州的富足早有耳聞,卻沒想到會誇張到這種地步,隻靠一種調味品就可以富甲天下,不禁吃了一驚。
“兩位大人來了東南,不在揚州多盤恒幾日,豈不可惜。”翁大立說完拍了拍手掌,一邊早就侯著的夥計連忙端上菜來。
“來來來,嚐嚐這蟹粉獅子頭,也是揚州一絕。不放醬油,不用油炸,隻用清燉而成。做這菜所用的肉,需是本地產的豬硬肋五花肉,這所用的蟹也是鮮活個大的清水大蟹,時下剛剛出了春,想找這樣的蟹卻著實不易,百隻裏麵才能選得出一兩隻來,即使到了初秋河蟹最肥時,十隻裏麵也才能選出一隻來。”翁大立殷勤的招呼著。
“捕百隻才能用一兩隻,那這一道菜該費多少錢。”蕭墨軒搖頭驚歎道。
“蕭大人有所不知,在這揚州地方上,有些鹽商吃的雞蛋就得二兩銀子一個。”鄭必昌在一邊笑道,“隻可惜我們那浙江隻能產些茶葉和絲綢,倒沒有揚州這樣的寶地啊。”
“二兩銀子?”蕭墨軒又吃一驚,心裏暗暗算了一下。在京城糧食是八錢銀子一石,一石糧食可供一名青壯男子半年的口糧。照這麽算,豈不是那些鹽商一口就要吃掉一名男子兩年的口糧。卻不知他們吃的到底是什麽雞蛋,難道都是從火星販賣來的不成?
“哈哈,他們養的那些雞,吃的飼料裏頭都是摻上了人參和當歸之類的藥材,產的蛋自然要貴。”鄭必昌伸出手指在空中輕點著,臉上不無豔羨之情。
“噢,原來如此。”蕭墨軒又驚歎一聲。
“對了,在下還有一事須得勞煩兩位大人。”蕭墨軒拱了拱手向翁大立和鄭必昌笑道。
“蕭大人但說無妨。”翁大立和鄭必昌心裏微緊一下,不知道這位翰林老爺要打什麽主意。
“京城裏有些大人托在下帶了些貨物過來,若是要販賣,恐怕還需得兩位大人和下麵打個招呼。回頭那些稅錢,在下一並結算就是。”蕭墨軒說完以後便提起筷子,隨手夾下一塊蟹粉獅子頭丟進嘴裏,果然是香鮮嫩滑。
“哦。”鄭必昌見蕭墨軒不再提賑災的事情,倒關心起自己帶的貨物來,心裏卻是不禁一喜。
這官和官之間的交往,最怕的就是對方不愛財,不貪色。聽他這話,這小子倒也不是不愛財之人,既然愛財,那就好辦。
“哎,兩位欽差此次南下是為皇上為百姓辦事,何談稅銀一事。”鄭必昌臉上洋溢起一層笑來,又轉頭看了看羅龍文,見羅龍文也是在一邊笑而頜首。
“翁大人,明天我們便派人做了文書交給兩位欽差,你看如何?”鄭必昌抬手扶了扶頭上的烏紗帽。
“應該,應該。”翁大立心裏也落下塊石頭來,“先用飯,先用飯,這些事情等明兒再說。”
等用了飯,又略聽了幾段清音評話,蕭墨軒借口不勝酒力,先行告辭而去。
“含章兄,這位蕭翰林倒也不似軟硬不吃。”等蕭墨軒離開以後,鄭必昌向羅龍文湊了過去。
“這做官的人,哪有不愛錢的。不愛錢的,還做什麽官。”羅龍文的腦袋跟著曲子的節奏上下搖動著,略等了一會,卻又回過頭去對鄭必昌笑道,“隻是這色字,興許卻對他無用。”
“這是為何?”聽談起這個問題,翁大立也饒有興趣的湊了過來。
“你沒見他身邊那個所謂的表弟,長的簡直比女子還要標致。”羅龍文看了看左右,壓低了聲音說道,“這一路在船上的時候,兩人都是共臥一榻呢。”
“哦,哈哈。”翁大立和鄭必昌兩人頓時一陣大笑。
“江南長的標致的小僮也是甚多,他要真有這愛好,我們也尋幾個送他便是。”鄭必昌笑了一陣,等回過氣來,對二人說道。
“哎,凡有這愛好的人,都不希望別人說出來,何況你們和他也不甚熟,說不定還惹來難堪。”羅龍文連忙搖了搖頭,“況且,那蕭天馭還指望他這兒子給他蕭家續香火,若是知道這事豈不要提刀砍人?”
三人頓時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揚州驛站。
蕭墨軒等進了房,便恢複了神態。
“少爺,船上貨物都並無損毀。”蕭四連忙上前來扶著蕭墨軒坐下。
“嗯。”蕭墨軒點了點頭,似乎對這事並不太在意。
“少爺,那些貨物是否現在就卸下來?”蕭四聞到蕭墨軒身上的酒氣,沏了壺茶送到蕭墨軒麵前,給他解酒。
“其他的先卸下交給寧義,那一船景泰藍運到杭州再賣。”蕭墨軒擺了擺手。
“還要再運到杭州?”蕭四有些驚愕,這些天他呆在蕭墨軒身邊,一直聽著寧蘇兒在念叨,也知道這些貨物在揚州和杭州的價差並不大。再運到杭州,豈不是又要多費些船錢。
“我已經問翁大立和鄭必昌要了份文書,等明個兒拿到文書,你就去杭州。”蕭墨軒的食指從紫砂茶杯的杯壁上輕輕滑過,又抬眼看了看蕭四。
“可出來的時候夫人吩咐過,叫小的一直跟著少爺呢。”蕭四念著蕭夫人對他囑咐過的話。
“我叫你去,自然也是有吩咐的。”蕭墨軒抬了下手,止住了蕭四。
“你去杭州以後,除了賣這些貨物外,再幫我去找一個人。”蕭墨軒對蕭四吩咐說。
“誰?”蕭四看少爺的神情,知道一定不是小事。
“浙江按察司副使,右參政使,譚綸譚大人。”蕭墨軒順手從懷裏取出一封信來,“這份信是張大人親筆所寫,你也一並交給他。等你辦完了事,若是我還沒到杭州,你便到揚州來找我。”
“那少爺和寧小姐……”蕭四接過了信,仍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我這麽大個人,難道還當真不會自己照顧自己?”蕭墨軒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寧蘇兒,“蘇兒也有我照顧,何況寧義還在這裏。”
“那……那便好吧。四兒去的這幾天,就委屈少爺了。”蕭四點了點頭。
“早些去歇著吧,明個一早就去碼頭等著,文書一到就走。”蕭墨軒向蕭四揮了揮手,讓他回房去。
“是。”蕭四應了一聲,退出門外,又向房裏看了一眼,見蕭墨軒和寧蘇兒仍是在那坐著,笑了一下,關上了門。
“難道表哥早就料到他們會在揚州候著?”寧蘇兒取下頭上的方帽,一攏烏黑的秀發立刻像瀑布一樣披了下來。蘇兒生性聰明,看這情形,也知道這事有幾分不簡單了。
“這我倒是沒料到,我隻想著來江南隻管賑災,若有什麽事,也會在賑災裏現了出來,卻沒想到他們會把我攔在這裏,連受災的地方都不讓我去。”蕭墨軒自嘲一笑,“倒是張師傅給了我這份信,說若有什麽事情,可以拿了信去找譚大人,那譚大人是他的莫逆之交。看來,薑還是老的辣。”
“那表哥可能猜到會有什麽事?”蘇兒又問道。
“現在還不能,隻等蕭四去了回來,興許可得知一二。”蕭墨軒搖了搖頭。
“我蕭墨軒固然不是鐵板一塊,但他們這麽多人,就更不是鐵板一塊了。”蕭墨軒看著蘇兒笑道,“隻是,恐怕蘇兒你要多費些船錢了。”
“哎呀。”寧蘇兒這才想起那一船景泰蘭是自己的貨,被蕭墨軒這麽一折騰,怕是又要多費好幾兩銀錢。
“不行不行,這一段的船錢可得算到你頭上。”蘇兒立刻跳了起來。
天,愈發的黑了。揚州城的花街柳巷裏,卻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比京城裏還要熱鬧上幾分。
蕭墨軒躺在**翻了個身,卻怎麽也睡不著。
這浙江,到底藏著什麽事兒,竟然讓他們這幫人這麽忌憚,況且自己這次是來賑災,不是來科察的。
倭寇作亂?不會,這樣的事兒他們絕不可能瞞著不報,況且現在有俞大猷和戚繼光在那,也已是敗少勝多。
瞞報水災?就更不可能呢,他們不報,難道把壓力全壓在自己身上?
那……到底是什麽事,能讓嚴嵩把羅龍文都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