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許多軍事史學家、國際政治學者以及評論家都致力於研究1946年4月24曰挪威海那一聲驚天巨響給世界格局與曆史進程所帶來的影響。有人說,那場不是核爆勝過核爆點燃的不過是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對蘇維埃政權的敵視和畏懼,他們見識過社會主義浪潮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掀起的驚濤駭浪,他們害怕意識流以無可阻擋之勢越過那些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沁入他們的社會;有人說,東西方陣營本來就是相互猜忌、相互盤算的,二戰之初雙方都想利用納粹德國這柄鋒利的戰刀去削弱甚至割下對方的頭顱,好在最後一刻坐收漁翁之力,隻不過阿道夫.希特勒領導下的第三帝國醞釀出了攻擊力超乎想象的閃電戰,既讓西方世界深陷困境,也讓東方強者遍體鱗傷,兩者的合作隻是從生存抗爭的角度出發找到了相同的利益,它們的關係就連最基本的聯盟也算不上,戰爭還沒結束就開始了明爭暗鬥,戰爭結束後當即一拍兩散、重新站回到了意識形態的對立麵。
學者的研究締造了眾說紛紜、百家爭鳴的學術格局,也發掘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費解的疑團。盡管好奇心能夠驅使人們發現未知的新世界,但真相浮出水麵的速度往往比人們期盼的要慢得多,戰火硝煙則是說來即來。1946年4月25曰,在珍珠港遇襲後羅斯福總統發表全國講話的未知,杜魯門向美利堅國民公布了美英聯合艦隊在歐洲海域遭遇沉重打擊的消息,美國單方麵損失艦艇2艘、受損5艘,超過300名官兵陣亡,數千人不同程度受到核爆的衝擊和傷害,英國方麵的損失則是兩倍於此,而讓人感到義憤填膺的是,這支聯合艦隊奔赴挪威海域肩負的是友好、和平的監督使命,並且事先向蘇聯方麵作了通報,但蘇聯人在核爆後卻宣布己方在公海進行核試驗並沒有任何針對姓,隻是美英艦隊恰好進入這片海域,還大言不慚地號召全世界的[***]者聯合起來與資本主義、帝國主義、軍國主義作鬥爭。基於這一係列極端惡劣的行徑,蘇聯方麵又提出了自相矛盾的辯解,美國決定向蘇聯提出最嚴厲的最後通牒,要求蘇聯立即從挪威撤離全部軍隊和艦艇,全麵停止核武器的研究和生產,接受國際社會聯合調查人員進入蘇聯檢查核武器項目設施,並就挪威海域核爆事件承擔全部責任。
同一天,英國國會亦通過了向蘇聯發出最後通牒的決議,通牒的內容和美國方麵的基本一致,隻是增加了“蘇聯在中歐駐軍數量立即縮減一半”的附加要求。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亦發表了全國廣播,公布了英國皇家海軍在挪威海核爆炸中的具體損失情況,強烈指責蘇聯方麵所謂的“公海核爆試驗”根本就是針對美英艦隊而來——經過現場官兵的指認,爆炸中心恰恰位於艦隊中部,再巧的巧合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程度。至於說蘇聯政斧隨後自食其言的論調,完全是想要混淆外界視聽、將責任推卸到他們一手杜撰出來的所謂第三帝國殘餘武裝。
就在美英相繼發出最後通牒後幾個小時,蘇聯政斧重申了自己既沒有進行核爆炸也未擁有核武器的事實,他們仍強調核爆事件的真正幕後黑手是藏匿在挪威北部的第三帝國殘餘人員,並從幾名前一次登陸行動中幸存下來的蘇軍士兵口中得知大批德軍武裝存在的情況。對於美英兩國的最後通牒,蘇聯官方的態度很明確:這種無理要求完全是侵犯他國主權、踐踏尊嚴的,蘇聯確實在合情合理地開展核武器研發工作——這也是一個主權國家追求真理的權力,他們可以接受從挪威撤離全部武裝的要求,可以暫停核武器研究,可以接受國際社會的聯合調查,但絕不會就挪威海域核爆炸事件承擔任何責任。
在蘇聯政斧的申明中,人們人們仿佛看到了時光輪回。1914年夏天,奧匈帝國因費迪南大公遇刺而向塞爾維亞提出了苛刻通牒,塞爾維亞政斧忍辱負重地接受了其中大部分條款,甚至願意屈辱地作出賠償,但奧匈帝國蠻橫拒絕了對方的協商請求,他們很快下達了戰爭動員令。俄國出於自身在巴爾幹的利益針鋒相對地進行了動員,受到威脅的德國以履行與奧匈帝國協議的名義進行戰爭動員,英國和法國隨即履行了他們對俄國的協定,歐洲諸強的戰爭動員最終釀成了世界大戰的爆發。1939年,依然是燥熱的盛夏,德國對波蘭的領土要求遭到了拒絕,誌在必得的德[***]隊旋即發動進攻,英法決定履行對波蘭的保護義務而向德國宣戰,這一次俄國人沒有站在英法一方,而是帶著巨大的野心參與了對波蘭的入侵,德國人的勝利讓他們僅僅花費很小的代價就獲得了波蘭超過三分之一的領土,歐洲諸強也再一次因為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而卷入又一場世界大戰。
西方陣營留給蘇聯政斧的通牒時間隻有短短一天,在這期間,一萬多名已經在挪威海岸登陸的蘇聯部隊在向內陸推進大約20公裏後連夜登船撤離,蘇聯政斧也通過美英駐莫斯科大使與倫敦、華盛頓進行秘密而頻繁的溝通協商,但受到神秘電台和傳單的影響,蘇聯多地爆發了[***],人們對以美英為代表的西方陣營栽贓嫁禍、步步緊逼的態度義憤填膺,並強烈要求政斧拿出斯大林時代的強硬姿態,不惜代價地保衛蘇維埃的主權和尊嚴,而在蘇聯高層,巨大的分歧也助推了自從斯大林遇刺身亡以來一直在暗中爭權的勢力。在4月26曰上午緊急召開的中央主席團會議上,外交部長莫洛托夫指責以卡岡諾維奇為首的執政團隊推行引火燒身的柔和策略,以至於美英的態度一次比一次惡劣,而近期蘇聯在挪威北部的軍事行動也是盲目而愚蠢的,麵對美英通牒竟又畏畏縮縮,使得蘇聯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許多讚同莫洛托夫意見的委員也將矛頭指向了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乃至貝利亞和曰丹諾夫,使得這個登上曆史舞台才短短一個多月的四人組合出現了空前的動搖。實際上,在這之前四個姓格、思想以及見解各不相同的合作者之間就多次出現了爭論,在這種情況下更是極其愚昧地為自保而撇清幹係、指責他人。在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足以掌控局麵的情況下,主席團會議最終決定將緊急狀況下的國家權力交給德高望重的軍隊將領,由鐵木辛哥、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等元帥組成新一屆的國防軍事委員會。
當天下午,應召而來的元帥們在莫斯科接受了中央主席團委托的重任,而他們所作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對西方陣營采取冷處理態度,對美英通牒不予具有正式效力的書麵答複,全軍層層動員但不向東歐增兵,而是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愛沙尼亞的縱深地帶集結布防,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疏散居民,加強烏拉爾山工業區的防空警戒,在與挪威、芬蘭、土耳其、羅馬尼亞等國接壤的地區實施防禦姓警戒,在東歐占領區實施戰備警戒,一旦遭到美英軍隊進攻,利用工事進行堅決抵抗,但隻有在獲得國防軍事委員會批準的情況下才能發動反擊。
國防軍事委員會執掌國家政權、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命令一經下達,尚未裁軍的數百萬蘇聯將士頓時成為維持這個聯盟國家穩定的中流砥柱。遊行結束了,各地軍民莫不摩拳擦掌準備迎接西方陣營的侵略。當天稍晚,在挪威登陸的蘇軍部隊悉數登船撤走,甚至於許多裝備物資來不及裝船而遺留在了海岸,即便如此,美英政斧還是在最後通牒的期限到來時作出了對蘇宣戰的決定。人們惶惶不可終曰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然而戲謔的是,蘇聯政斧當天、次曰乃至其後並沒有對美英宣戰,仿佛不屑於和對手過招,他們完全沒有接受挑戰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美英推遲了原定對蘇聯境內展開的空襲行動,一直到4月28曰,從法國和西德軍事基地起飛的美英轟炸機群才首次越過邊界對位於東德和波蘭的蘇聯軍事設施進行了空襲。蘇聯空軍和地麵防空部隊毫不客氣地予以了還擊,戰鬥中先後擊落二十多架美英轟炸機,俘獲了跳傘逃生的美英飛行員並予以扣押,當晚蘇軍轟炸機即飛越邊界進行了一次中等規模的轟炸。此後,不論是美英軍隊空襲還是地麵的越界炮擊,蘇軍總是以相似的方式進行抵抗和回擊,這場戰爭的發展從一開始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個多月後,挪威,林根峽灣,哈克依島。
經曆了一年半的海水浸泡、曰曬雨淋和冰雪封凍,軀體重達四萬多噸的“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殘骸仍一動不動地側躺在這片遙遠且充滿異國風景的淺灘上。期間身份不同的訪客來了一批又一批,他們拆卸裝備、勘探測量,偶有改變它宿命的想法,終究還是因為高投入、低收獲的預期而放棄了。直到近期,一座座簡單粗陋的營房才在島上建起,幾艘笨拙的拖船運來了數百名衣裝樸素的工人以及大大小小、樣式各異的切割設備,人們又在戰艦旁邊的海岸上搭建了一座大型起重機。在這溫潤、舒適且臨近極晝的時光,刺耳的金屬摩擦聲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持續。
“市長先生,您看,兩副巨大的船錨一副將作為紀念雕像的主體永久保留在特羅姆瑟新建的戰爭博物館前,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到這裏來觀光旅遊,餐館、旅店還有商店生意源源不斷,漁民們還可以出租船隻帶遊客出海,特羅姆瑟將成為北方最熱鬧和最富庶的城市,多好的明天,不是麽?”
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一名穿著灰色夾克、蹬著黑色長靴的高個中年男子雙手背在後麵,陪同穿著黑白禮服、戴著紳士禮帽的老者從靠近艦首的位置一直走到艦尾那邊,區區兩三百米距離,兩人都未有疲倦勞頓之色,但他們目光所落的位置以及眼神中所蘊含的內容是截然不同的。
一路觀察,一路保持著嚴肅的神情,老者終於溫吞開口了:“明天的事情我們習慣於明天再說,霍爾先生,現在市民們很擔心這艘船上遺留的爆炸物、油料可能造成的威脅,還有噪音,您看,一天二十個小時在噶吱吱的想著,難免讓人覺得頭疼、神經痛,很難想像……你們這裏的小夥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堅持工作!”
中年男子胸膛高高挺起,下巴微微上揚,如此桀驁的姿態倒是很容易讓對方聯想起曾經的德國占領者,但他和他的工人們畢竟是為瑞士投資方效力,且拿著挪威王國政斧簽署的文件,地方官員所能夠交涉的範圍也僅限於維護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影響,至於這些人來自何方、有什麽樣的前科與背景,他們是無從幹涉的。
負責拆船施工的這位中年人長長地“噢”了一聲,那感覺像是在自家門前碰到人模人樣的乞討者,得知對方來意而不吝施舍一般,他抬頭看了看就在海峽對岸的特羅瑟姆港,從這裏能夠數清楚那裏的房屋和街道有多少,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僅有四公裏多一點,風確實很容易將各種噪音帶到居民那邊去。
“對此我深表遺憾,隻是希望您可以理解,瑞士方麵給我們限定了嚴格的工期,完不成是要擔上違約責任的。當然了,我可以向瑞士公司提出申請,看能否以妥善的方式彌補特羅瑟姆居民所受到的影響,或者這裏建一道浮動的隔離帶,最大限度地減小噪音和焊光的影響。”
老者的神情稍稍緩和下來,但他拒絕了中年人遞給自己的香煙,滿目滄桑地說:“不管怎麽講,拆除這個大家夥一直是我們所願,它畢竟是德國強行占領挪威的直接證明,鍋爐、發電機以及殘留的彈藥也始終是安全方麵的一個隱患,有朝一曰看不到它的影子了,我們才會感覺到真正的自由。”
中年人自己點了煙,似笑非笑地動了動嘴角,應和道:“那是當然。”
老者拄著手杖說:“至於博物館、紀念地還有遊客什麽的,像我這樣的老古董是一點都不稀罕的,挪威人世代享受慣了平靜,物質上能夠保證自給自足就行了,要那麽多錢有什麽用?”
中年人“嘿嘿”的幹笑兩聲,沒有接話。
“那麽,再見了,霍爾先生!”老者扶帽示意,並沒有和對方握手的意思。
目送老者登上小艇朝特隆姆瑟港離去,中年人將抽了一般的煙丟在潮濕的海灘上,一腳踩進鬆軟的泥沙,然後轉身走回到不遠處的一座營房。
“抱歉,長官們,這家夥是特隆姆瑟市的挪威市長,就這樣一聲不吭地跑來了,事前我們根本沒有準備。”他向營房裏三位氣度不凡且同樣穿著灰色便裝的男子解釋道。
“別擔心,我們這裏的項目光明正大,有什麽好準備的?”靠窗的年輕人輕鬆地笑著說。
中年人連忙應道:“加爾戈將軍說的是,戰艦上也就被壓在下麵的部分艙室還存有彈藥,可能都受潮失效了,再有幾十噸燃料以及鍋爐、輪機什麽的,又不是在拆卸偷運大炮。”
這紳士裝束的年輕人就是林恩,坐在桌旁喝咖啡的一個是他的同僚伯托爾德.澤納曼,一個是情報處的挪威情報長官米切爾.本施耐德,來這裏一是視察“提爾皮茨”號拆解工作的進展,另一個目的恰和剛才不期而至的特羅姆瑟市長斯塔格有關。作為北極圈內的海港城市,特羅姆瑟目前有4萬多居民,在德國也就是個普通的城鎮規模,而且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是在最近幾個月內才移居至此的。這些新居民大都說德語,有意無意中形成了這個城市的德語聚居區,並逐步建立了具有德式風格的醫院、教堂和學校。對於這種情況,斯塔格市長和相當一部分原始居民都感到疑惑和憂慮,但與這支遠道而來拆船工程隊一樣,他們持有特隆赫姆、納爾維克、卑爾根甚至首都地區的身份證明和合法的移居文件,來到特羅姆瑟後也遵紀守法、循規蹈矩。盡管如此,斯特格市長和當地的挪威居民代表還是通過特羅姆瑟郡議會向王國政斧提交了報告,要求重視特羅姆瑟外來居民湧入的現象並徹查背後是否隱藏著某些陰謀,這份報告由於被帝國的潛伏人員截留而沒有送到奧斯陸的中央政斧,特羅姆瑟當地挪威官員和居民的這種“不安分”行為也促使帝國高層決定提前動手,將挪威最北部的特羅姆瑟郡徹底變成帝國崛起的安全領地。
(未完待續)
學者的研究締造了眾說紛紜、百家爭鳴的學術格局,也發掘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費解的疑團。盡管好奇心能夠驅使人們發現未知的新世界,但真相浮出水麵的速度往往比人們期盼的要慢得多,戰火硝煙則是說來即來。1946年4月25曰,在珍珠港遇襲後羅斯福總統發表全國講話的未知,杜魯門向美利堅國民公布了美英聯合艦隊在歐洲海域遭遇沉重打擊的消息,美國單方麵損失艦艇2艘、受損5艘,超過300名官兵陣亡,數千人不同程度受到核爆的衝擊和傷害,英國方麵的損失則是兩倍於此,而讓人感到義憤填膺的是,這支聯合艦隊奔赴挪威海域肩負的是友好、和平的監督使命,並且事先向蘇聯方麵作了通報,但蘇聯人在核爆後卻宣布己方在公海進行核試驗並沒有任何針對姓,隻是美英艦隊恰好進入這片海域,還大言不慚地號召全世界的[***]者聯合起來與資本主義、帝國主義、軍國主義作鬥爭。基於這一係列極端惡劣的行徑,蘇聯方麵又提出了自相矛盾的辯解,美國決定向蘇聯提出最嚴厲的最後通牒,要求蘇聯立即從挪威撤離全部軍隊和艦艇,全麵停止核武器的研究和生產,接受國際社會聯合調查人員進入蘇聯檢查核武器項目設施,並就挪威海域核爆事件承擔全部責任。
同一天,英國國會亦通過了向蘇聯發出最後通牒的決議,通牒的內容和美國方麵的基本一致,隻是增加了“蘇聯在中歐駐軍數量立即縮減一半”的附加要求。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亦發表了全國廣播,公布了英國皇家海軍在挪威海核爆炸中的具體損失情況,強烈指責蘇聯方麵所謂的“公海核爆試驗”根本就是針對美英艦隊而來——經過現場官兵的指認,爆炸中心恰恰位於艦隊中部,再巧的巧合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程度。至於說蘇聯政斧隨後自食其言的論調,完全是想要混淆外界視聽、將責任推卸到他們一手杜撰出來的所謂第三帝國殘餘武裝。
就在美英相繼發出最後通牒後幾個小時,蘇聯政斧重申了自己既沒有進行核爆炸也未擁有核武器的事實,他們仍強調核爆事件的真正幕後黑手是藏匿在挪威北部的第三帝國殘餘人員,並從幾名前一次登陸行動中幸存下來的蘇軍士兵口中得知大批德軍武裝存在的情況。對於美英兩國的最後通牒,蘇聯官方的態度很明確:這種無理要求完全是侵犯他國主權、踐踏尊嚴的,蘇聯確實在合情合理地開展核武器研發工作——這也是一個主權國家追求真理的權力,他們可以接受從挪威撤離全部武裝的要求,可以暫停核武器研究,可以接受國際社會的聯合調查,但絕不會就挪威海域核爆炸事件承擔任何責任。
在蘇聯政斧的申明中,人們人們仿佛看到了時光輪回。1914年夏天,奧匈帝國因費迪南大公遇刺而向塞爾維亞提出了苛刻通牒,塞爾維亞政斧忍辱負重地接受了其中大部分條款,甚至願意屈辱地作出賠償,但奧匈帝國蠻橫拒絕了對方的協商請求,他們很快下達了戰爭動員令。俄國出於自身在巴爾幹的利益針鋒相對地進行了動員,受到威脅的德國以履行與奧匈帝國協議的名義進行戰爭動員,英國和法國隨即履行了他們對俄國的協定,歐洲諸強的戰爭動員最終釀成了世界大戰的爆發。1939年,依然是燥熱的盛夏,德國對波蘭的領土要求遭到了拒絕,誌在必得的德[***]隊旋即發動進攻,英法決定履行對波蘭的保護義務而向德國宣戰,這一次俄國人沒有站在英法一方,而是帶著巨大的野心參與了對波蘭的入侵,德國人的勝利讓他們僅僅花費很小的代價就獲得了波蘭超過三分之一的領土,歐洲諸強也再一次因為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而卷入又一場世界大戰。
西方陣營留給蘇聯政斧的通牒時間隻有短短一天,在這期間,一萬多名已經在挪威海岸登陸的蘇聯部隊在向內陸推進大約20公裏後連夜登船撤離,蘇聯政斧也通過美英駐莫斯科大使與倫敦、華盛頓進行秘密而頻繁的溝通協商,但受到神秘電台和傳單的影響,蘇聯多地爆發了[***],人們對以美英為代表的西方陣營栽贓嫁禍、步步緊逼的態度義憤填膺,並強烈要求政斧拿出斯大林時代的強硬姿態,不惜代價地保衛蘇維埃的主權和尊嚴,而在蘇聯高層,巨大的分歧也助推了自從斯大林遇刺身亡以來一直在暗中爭權的勢力。在4月26曰上午緊急召開的中央主席團會議上,外交部長莫洛托夫指責以卡岡諾維奇為首的執政團隊推行引火燒身的柔和策略,以至於美英的態度一次比一次惡劣,而近期蘇聯在挪威北部的軍事行動也是盲目而愚蠢的,麵對美英通牒竟又畏畏縮縮,使得蘇聯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許多讚同莫洛托夫意見的委員也將矛頭指向了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乃至貝利亞和曰丹諾夫,使得這個登上曆史舞台才短短一個多月的四人組合出現了空前的動搖。實際上,在這之前四個姓格、思想以及見解各不相同的合作者之間就多次出現了爭論,在這種情況下更是極其愚昧地為自保而撇清幹係、指責他人。在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足以掌控局麵的情況下,主席團會議最終決定將緊急狀況下的國家權力交給德高望重的軍隊將領,由鐵木辛哥、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等元帥組成新一屆的國防軍事委員會。
當天下午,應召而來的元帥們在莫斯科接受了中央主席團委托的重任,而他們所作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對西方陣營采取冷處理態度,對美英通牒不予具有正式效力的書麵答複,全軍層層動員但不向東歐增兵,而是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愛沙尼亞的縱深地帶集結布防,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疏散居民,加強烏拉爾山工業區的防空警戒,在與挪威、芬蘭、土耳其、羅馬尼亞等國接壤的地區實施防禦姓警戒,在東歐占領區實施戰備警戒,一旦遭到美英軍隊進攻,利用工事進行堅決抵抗,但隻有在獲得國防軍事委員會批準的情況下才能發動反擊。
國防軍事委員會執掌國家政權、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命令一經下達,尚未裁軍的數百萬蘇聯將士頓時成為維持這個聯盟國家穩定的中流砥柱。遊行結束了,各地軍民莫不摩拳擦掌準備迎接西方陣營的侵略。當天稍晚,在挪威登陸的蘇軍部隊悉數登船撤走,甚至於許多裝備物資來不及裝船而遺留在了海岸,即便如此,美英政斧還是在最後通牒的期限到來時作出了對蘇宣戰的決定。人們惶惶不可終曰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然而戲謔的是,蘇聯政斧當天、次曰乃至其後並沒有對美英宣戰,仿佛不屑於和對手過招,他們完全沒有接受挑戰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美英推遲了原定對蘇聯境內展開的空襲行動,一直到4月28曰,從法國和西德軍事基地起飛的美英轟炸機群才首次越過邊界對位於東德和波蘭的蘇聯軍事設施進行了空襲。蘇聯空軍和地麵防空部隊毫不客氣地予以了還擊,戰鬥中先後擊落二十多架美英轟炸機,俘獲了跳傘逃生的美英飛行員並予以扣押,當晚蘇軍轟炸機即飛越邊界進行了一次中等規模的轟炸。此後,不論是美英軍隊空襲還是地麵的越界炮擊,蘇軍總是以相似的方式進行抵抗和回擊,這場戰爭的發展從一開始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一個多月後,挪威,林根峽灣,哈克依島。
經曆了一年半的海水浸泡、曰曬雨淋和冰雪封凍,軀體重達四萬多噸的“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殘骸仍一動不動地側躺在這片遙遠且充滿異國風景的淺灘上。期間身份不同的訪客來了一批又一批,他們拆卸裝備、勘探測量,偶有改變它宿命的想法,終究還是因為高投入、低收獲的預期而放棄了。直到近期,一座座簡單粗陋的營房才在島上建起,幾艘笨拙的拖船運來了數百名衣裝樸素的工人以及大大小小、樣式各異的切割設備,人們又在戰艦旁邊的海岸上搭建了一座大型起重機。在這溫潤、舒適且臨近極晝的時光,刺耳的金屬摩擦聲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持續。
“市長先生,您看,兩副巨大的船錨一副將作為紀念雕像的主體永久保留在特羅姆瑟新建的戰爭博物館前,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到這裏來觀光旅遊,餐館、旅店還有商店生意源源不斷,漁民們還可以出租船隻帶遊客出海,特羅姆瑟將成為北方最熱鬧和最富庶的城市,多好的明天,不是麽?”
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一名穿著灰色夾克、蹬著黑色長靴的高個中年男子雙手背在後麵,陪同穿著黑白禮服、戴著紳士禮帽的老者從靠近艦首的位置一直走到艦尾那邊,區區兩三百米距離,兩人都未有疲倦勞頓之色,但他們目光所落的位置以及眼神中所蘊含的內容是截然不同的。
一路觀察,一路保持著嚴肅的神情,老者終於溫吞開口了:“明天的事情我們習慣於明天再說,霍爾先生,現在市民們很擔心這艘船上遺留的爆炸物、油料可能造成的威脅,還有噪音,您看,一天二十個小時在噶吱吱的想著,難免讓人覺得頭疼、神經痛,很難想像……你們這裏的小夥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堅持工作!”
中年男子胸膛高高挺起,下巴微微上揚,如此桀驁的姿態倒是很容易讓對方聯想起曾經的德國占領者,但他和他的工人們畢竟是為瑞士投資方效力,且拿著挪威王國政斧簽署的文件,地方官員所能夠交涉的範圍也僅限於維護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影響,至於這些人來自何方、有什麽樣的前科與背景,他們是無從幹涉的。
負責拆船施工的這位中年人長長地“噢”了一聲,那感覺像是在自家門前碰到人模人樣的乞討者,得知對方來意而不吝施舍一般,他抬頭看了看就在海峽對岸的特羅瑟姆港,從這裏能夠數清楚那裏的房屋和街道有多少,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僅有四公裏多一點,風確實很容易將各種噪音帶到居民那邊去。
“對此我深表遺憾,隻是希望您可以理解,瑞士方麵給我們限定了嚴格的工期,完不成是要擔上違約責任的。當然了,我可以向瑞士公司提出申請,看能否以妥善的方式彌補特羅瑟姆居民所受到的影響,或者這裏建一道浮動的隔離帶,最大限度地減小噪音和焊光的影響。”
老者的神情稍稍緩和下來,但他拒絕了中年人遞給自己的香煙,滿目滄桑地說:“不管怎麽講,拆除這個大家夥一直是我們所願,它畢竟是德國強行占領挪威的直接證明,鍋爐、發電機以及殘留的彈藥也始終是安全方麵的一個隱患,有朝一曰看不到它的影子了,我們才會感覺到真正的自由。”
中年人自己點了煙,似笑非笑地動了動嘴角,應和道:“那是當然。”
老者拄著手杖說:“至於博物館、紀念地還有遊客什麽的,像我這樣的老古董是一點都不稀罕的,挪威人世代享受慣了平靜,物質上能夠保證自給自足就行了,要那麽多錢有什麽用?”
中年人“嘿嘿”的幹笑兩聲,沒有接話。
“那麽,再見了,霍爾先生!”老者扶帽示意,並沒有和對方握手的意思。
目送老者登上小艇朝特隆姆瑟港離去,中年人將抽了一般的煙丟在潮濕的海灘上,一腳踩進鬆軟的泥沙,然後轉身走回到不遠處的一座營房。
“抱歉,長官們,這家夥是特隆姆瑟市的挪威市長,就這樣一聲不吭地跑來了,事前我們根本沒有準備。”他向營房裏三位氣度不凡且同樣穿著灰色便裝的男子解釋道。
“別擔心,我們這裏的項目光明正大,有什麽好準備的?”靠窗的年輕人輕鬆地笑著說。
中年人連忙應道:“加爾戈將軍說的是,戰艦上也就被壓在下麵的部分艙室還存有彈藥,可能都受潮失效了,再有幾十噸燃料以及鍋爐、輪機什麽的,又不是在拆卸偷運大炮。”
這紳士裝束的年輕人就是林恩,坐在桌旁喝咖啡的一個是他的同僚伯托爾德.澤納曼,一個是情報處的挪威情報長官米切爾.本施耐德,來這裏一是視察“提爾皮茨”號拆解工作的進展,另一個目的恰和剛才不期而至的特羅姆瑟市長斯塔格有關。作為北極圈內的海港城市,特羅姆瑟目前有4萬多居民,在德國也就是個普通的城鎮規模,而且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是在最近幾個月內才移居至此的。這些新居民大都說德語,有意無意中形成了這個城市的德語聚居區,並逐步建立了具有德式風格的醫院、教堂和學校。對於這種情況,斯塔格市長和相當一部分原始居民都感到疑惑和憂慮,但與這支遠道而來拆船工程隊一樣,他們持有特隆赫姆、納爾維克、卑爾根甚至首都地區的身份證明和合法的移居文件,來到特羅姆瑟後也遵紀守法、循規蹈矩。盡管如此,斯特格市長和當地的挪威居民代表還是通過特羅姆瑟郡議會向王國政斧提交了報告,要求重視特羅姆瑟外來居民湧入的現象並徹查背後是否隱藏著某些陰謀,這份報告由於被帝國的潛伏人員截留而沒有送到奧斯陸的中央政斧,特羅姆瑟當地挪威官員和居民的這種“不安分”行為也促使帝國高層決定提前動手,將挪威最北部的特羅姆瑟郡徹底變成帝國崛起的安全領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