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秋,德國奧地利邊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脈。
和煦的陽光下,平靜的水麵倒映著蔚藍的天空和雪白的山巔,與鬱鬱蔥蔥的植被共同構成了一副美輪美奐的景觀。鄉間公路上,一支由輪式裝甲車開道、六[***]卡居中、運兵輕卡殿後的車隊正自北向南平穩行進。在這些橄欖綠色塗裝的汽車上,官兵們穿著蘇聯軍隊典型的草褐色軍服,胸前大都佩戴著象征戰功榮譽的勳章。盡管身處風光迤邐之地,這些頭戴鋼盔的蘇聯軍人卻一個個神情嚴峻、槍不離身。看到前方有一座橫跨溪流的短橋,領頭的裝甲車上有人舉起一麵紅旗,見到這麵旗,後續車輛井然有序地減速停了下來。緊接著,從停在短橋前方十數米的裝甲車上跳下兩名挎著衝鋒槍的士兵,他們飛快跑到橋梁兩側的斜坡,從接近水麵的位置觀察橋底。確定無恙之後,兩人才稍顯輕鬆地跑回裝甲車,車上的紅旗變成了綠旗,車隊謹慎地繼續前行。
以小口徑機關炮為主要武器的蘇軍裝甲車穩穩當當地駛過短橋,車身鋼板足夠抵禦水平方向的冷槍襲擊,可是離開橋頭不到兩米,這輛裝甲車便在轟然一聲巨響中瞬間為烈焰濃煙所吞噬,車輛主體之外的零碎物件頓時被拋向空中,這種充滿暴力的場麵令原本充滿自然和諧之感的環境陡然變味。
頭車遭到致命攻擊,後麵的卡車一輛接著一輛戛然而止,但此時炒豆子般的槍聲已經席卷而至,最後一輛運兵卡車立即遭到密集彈雨籠罩,大部分蘇軍士兵沒來得及展開戰鬥就已殞命,而在那些六輪卡車駕駛室裏的蘇軍官兵也在同一時間遭到了精準火力的射獵,等到槍聲在一分多鍾後停息,這支車隊已是屍骸遍布、鮮血橫流。這時候,路旁二三十米開外的灌木叢中出現了一群“樹人”,他們渾身上下捆縛著大量新鮮枝葉,處於潛伏狀態時,敵人非得在近距離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零傷亡的戰鬥沒有讓這些精英戰士放鬆警惕,十數人彼此掩護、交替前進,一舉一動都展現出了良好的戰術素養。靠近車隊之後,他們非常謹慎地逐一清掃車輛,所以六輪卡車上的蘇軍幸存人員沒能給他們造成太多的麻煩,劈裏啪啦的槍聲斷斷續續地響了一陣,喧囂才痛痛快快地結束了。更多的“樹人”出現在道路另一側的樹林邊緣,相比之下,他們的隱蔽偽裝要差一些,擔負的也主要是掃尾工作——將完全毀壞的裝甲車推出道路用大量枝條偽裝,填土掩平爆炸彈坑,並將蘇軍士兵的屍體以及損壞嚴重的運兵輕卡弄到樹林邊加以掩蓋,先前那些“樹人”則駕駛著主體完好的六輪卡車繼續南行,並在前方大約兩三公裏處駛離道路拐入側旁的隱蔽小徑……遠處的山崗上,林恩不動聲色地全程觀察戰鬥,這樣的伏擊戰強度不高,正適合老兵帶著缺乏實戰經驗的新兵練手,又能夠為轉戰阿爾卑斯山脈的自由團部隊籌措給養,正是一舉多得之策。不過凡事難有完全,那些運載軍用物資的卡車沿著事先布置好的路線撤離後不久,兩架橄欖綠色的蘇軍戰鬥機就氣勢洶洶地低空飛來——爆炸聲難以避免地傳到了遠處隘口的蘇軍兵站,他們一個電話或是一通電報就能在短時間內召來己方航空兵。蘇軍飛行員們不一定能直接找到遭伏擊的車輛殘骸,但蘇聯人同時也從就近的兵站派出了戰鬥人員沿途搜索,用不了太久他們就會找到這裏,然後和往常一樣,對方圓數十公裏的區域進行封鎖和掃蕩。
僅僅幾個月之前,林恩還是德國戰後首屆民選政斧的內閣部長,滿懷憧憬地謀劃著帝國複興的美好願景,那時候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重艸舊業”的一天,更沒有想到自己會帶著部隊在崇山峻嶺之間跟蘇聯軍隊打遊擊,這一切已經完全脫離了當初的計劃。蘇聯軍隊堂而皇之地全麵占領了德國,以蘇聯式的辦法艸控這個僅僅在名義上還擁有讀力主權的國家,並對一切反對者、抵抗者趕盡殺絕,而從正式停戰協議簽署生效的那一刻起,蘇聯和自由帝國的蜜月合作期就徹底結束了,原本途經蘇聯返回德國的帝[***]隊遭到扣留,少數想方設法逃出蘇聯人之手的官兵帶來了極其不幸的消息:這支軍隊不僅被解除了武裝,大多數軍官都在蘇聯軍隊的草率審問後遭到槍殺,普通士兵經過甄別,一部分也慘遭殺害,其餘的統統發配到烏克蘭地區從事沉重的勞役。
從前的朋友變成了敵人,從前的敵人雖未直接變成朋友,但盟國的立場也在東西方陣營達成停戰協議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德國不再處於他們的控製範圍,天翻地覆也不礙他們什麽事,能牽製蘇聯的軍備發展反而是他們樂於看到的。於是,國際形勢在常人眼中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實質上已經同自由帝國撕破了臉麵,蘇聯政斧卻沒有公開發難,就連早先支持自由帝國的聲明也沒有收回,而在結束歐陸戰事之後,盟國明明可以集中精力對付盤踞北歐的自由帝國,卻沒有大舉興兵北上,隻是在挪威中北部接壤地區發動一些力度有限的攻勢,反倒是美英國內幾乎天天都在迎接軍隊歸來,主流輿論直呼和平萬歲……距離停戰協議規定的撤軍時限還有一個冬天,蘇軍的數百萬大軍在德國、波蘭、奧地利、捷克、匈牙利進行著遊刃有餘的鎮壓和“清洗”。被迫撤入阿爾卑斯山區以來,林恩漸漸與國內的複興黨、自由團人員失去了聯係,而處於遊擊戰的考慮,他起初的三千多人馬也逐步分散成為數十支分隊,好的指揮官可以利用複雜地形與強敵周旋,能力或運氣稍差的就可能步入絕地。兩個月過去了,氣溫在一天天降低,遊擊隊的兵力和士氣也在難以克製地下滑著,照此下去,林恩和他的部隊遲早會在看不到希望的戰鬥中遭致光榮的失敗。
10月初,帝國大本營的電報給困頓中的林恩帶來了新的希望:通過一係列秘密接觸和會談,北斯堪的維尼亞自由帝國與美英盟國達成了不公開的互不侵犯協定,盟國表麵上仍維持對自由帝國的軍事封鎖和壓製,陸上的戰鬥也還會裝模作樣地進行,但盟國艦艇將對進出自由帝國的船隻予以放行,甚至可以秘密提供運兵船供自由帝國向德國本土運送作戰人員和裝備物資,條件是自由帝國在協定有效期內不得以任何方式對盟國一方發動攻擊,而且在他們重新主掌德國政權之後,原屬挪威的領土必須悉數歸還挪威王國,並由德國支付一筆可觀的占領補償金。
“互不侵犯”可不僅僅是隔岸觀火,為了盡可能削弱蘇聯這個難以通過常規戰爭擊敗的對手,盟國迅速放開了此前的一係列封鎖禁令,並且以非公開的方式提供便利。很快的,孤軍奮戰的林恩部隊在阿爾卑斯山南麓的駐意大利美軍手中繳獲了一大批補給,包括他們最需要的彈藥、食品、藥物,一支從自由帝國出發的數百人先遣部隊也乘船經由挪威海、大西洋、地中海抵達意大利,爾後輾轉翻過阿爾卑斯山抵達遊擊區。試水成功之後,帝國大本營將阿爾卑斯山區視為重回德國本土的新踏板,整營的山地步兵陸續抵達,而最讓林恩感到信心百倍的是,帝國高層對他這一階段表現出的軍事指揮能力予以了很高的認可,正式委任他作為南方作戰集群的總司令,統帥以各編遣戰隊、自由團遊擊隊以及增援部隊組成的戰鬥力量。
深寒未至,林恩的處境呈現出強勁的觸底反彈之勢,而他的對手們,駐紮在德國南部和奧地利西部的蘇聯軍隊,在寒冷天氣的製約下無從發揮兵員優勢——冰封的阿爾卑斯山脈絕對溫度不及蘇聯腹地,但它終究不是蘇聯人的主場,再加上此時的蘇聯軍隊在戰術及精神上過分依賴於坦克機械化部隊的強勁衝擊力,陷入了與巴巴羅薩行動中的德[***]隊如出一轍的困惑。他們在許多方麵已經無法跟衛國戰爭時期的蘇軍部隊相媲美了,這也給了林恩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冷靜地分析局勢,翻盤高手意識到自己麵臨的形勢與1941年隆美爾率非洲裝甲軍抵達北非時有諸多相似之韻,所以在更多精兵強將和作戰補給運抵之前,他決定趁著蘇聯航空兵出擊能力銳減、駐軍部隊心理有所鬆懈的機會,給這隻“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北極熊狠狠一個教訓,讓那些不在乎任何條約協定的家夥明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未完待續)
和煦的陽光下,平靜的水麵倒映著蔚藍的天空和雪白的山巔,與鬱鬱蔥蔥的植被共同構成了一副美輪美奐的景觀。鄉間公路上,一支由輪式裝甲車開道、六[***]卡居中、運兵輕卡殿後的車隊正自北向南平穩行進。在這些橄欖綠色塗裝的汽車上,官兵們穿著蘇聯軍隊典型的草褐色軍服,胸前大都佩戴著象征戰功榮譽的勳章。盡管身處風光迤邐之地,這些頭戴鋼盔的蘇聯軍人卻一個個神情嚴峻、槍不離身。看到前方有一座橫跨溪流的短橋,領頭的裝甲車上有人舉起一麵紅旗,見到這麵旗,後續車輛井然有序地減速停了下來。緊接著,從停在短橋前方十數米的裝甲車上跳下兩名挎著衝鋒槍的士兵,他們飛快跑到橋梁兩側的斜坡,從接近水麵的位置觀察橋底。確定無恙之後,兩人才稍顯輕鬆地跑回裝甲車,車上的紅旗變成了綠旗,車隊謹慎地繼續前行。
以小口徑機關炮為主要武器的蘇軍裝甲車穩穩當當地駛過短橋,車身鋼板足夠抵禦水平方向的冷槍襲擊,可是離開橋頭不到兩米,這輛裝甲車便在轟然一聲巨響中瞬間為烈焰濃煙所吞噬,車輛主體之外的零碎物件頓時被拋向空中,這種充滿暴力的場麵令原本充滿自然和諧之感的環境陡然變味。
頭車遭到致命攻擊,後麵的卡車一輛接著一輛戛然而止,但此時炒豆子般的槍聲已經席卷而至,最後一輛運兵卡車立即遭到密集彈雨籠罩,大部分蘇軍士兵沒來得及展開戰鬥就已殞命,而在那些六輪卡車駕駛室裏的蘇軍官兵也在同一時間遭到了精準火力的射獵,等到槍聲在一分多鍾後停息,這支車隊已是屍骸遍布、鮮血橫流。這時候,路旁二三十米開外的灌木叢中出現了一群“樹人”,他們渾身上下捆縛著大量新鮮枝葉,處於潛伏狀態時,敵人非得在近距離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零傷亡的戰鬥沒有讓這些精英戰士放鬆警惕,十數人彼此掩護、交替前進,一舉一動都展現出了良好的戰術素養。靠近車隊之後,他們非常謹慎地逐一清掃車輛,所以六輪卡車上的蘇軍幸存人員沒能給他們造成太多的麻煩,劈裏啪啦的槍聲斷斷續續地響了一陣,喧囂才痛痛快快地結束了。更多的“樹人”出現在道路另一側的樹林邊緣,相比之下,他們的隱蔽偽裝要差一些,擔負的也主要是掃尾工作——將完全毀壞的裝甲車推出道路用大量枝條偽裝,填土掩平爆炸彈坑,並將蘇軍士兵的屍體以及損壞嚴重的運兵輕卡弄到樹林邊加以掩蓋,先前那些“樹人”則駕駛著主體完好的六輪卡車繼續南行,並在前方大約兩三公裏處駛離道路拐入側旁的隱蔽小徑……遠處的山崗上,林恩不動聲色地全程觀察戰鬥,這樣的伏擊戰強度不高,正適合老兵帶著缺乏實戰經驗的新兵練手,又能夠為轉戰阿爾卑斯山脈的自由團部隊籌措給養,正是一舉多得之策。不過凡事難有完全,那些運載軍用物資的卡車沿著事先布置好的路線撤離後不久,兩架橄欖綠色的蘇軍戰鬥機就氣勢洶洶地低空飛來——爆炸聲難以避免地傳到了遠處隘口的蘇軍兵站,他們一個電話或是一通電報就能在短時間內召來己方航空兵。蘇軍飛行員們不一定能直接找到遭伏擊的車輛殘骸,但蘇聯人同時也從就近的兵站派出了戰鬥人員沿途搜索,用不了太久他們就會找到這裏,然後和往常一樣,對方圓數十公裏的區域進行封鎖和掃蕩。
僅僅幾個月之前,林恩還是德國戰後首屆民選政斧的內閣部長,滿懷憧憬地謀劃著帝國複興的美好願景,那時候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重艸舊業”的一天,更沒有想到自己會帶著部隊在崇山峻嶺之間跟蘇聯軍隊打遊擊,這一切已經完全脫離了當初的計劃。蘇聯軍隊堂而皇之地全麵占領了德國,以蘇聯式的辦法艸控這個僅僅在名義上還擁有讀力主權的國家,並對一切反對者、抵抗者趕盡殺絕,而從正式停戰協議簽署生效的那一刻起,蘇聯和自由帝國的蜜月合作期就徹底結束了,原本途經蘇聯返回德國的帝[***]隊遭到扣留,少數想方設法逃出蘇聯人之手的官兵帶來了極其不幸的消息:這支軍隊不僅被解除了武裝,大多數軍官都在蘇聯軍隊的草率審問後遭到槍殺,普通士兵經過甄別,一部分也慘遭殺害,其餘的統統發配到烏克蘭地區從事沉重的勞役。
從前的朋友變成了敵人,從前的敵人雖未直接變成朋友,但盟國的立場也在東西方陣營達成停戰協議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德國不再處於他們的控製範圍,天翻地覆也不礙他們什麽事,能牽製蘇聯的軍備發展反而是他們樂於看到的。於是,國際形勢在常人眼中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實質上已經同自由帝國撕破了臉麵,蘇聯政斧卻沒有公開發難,就連早先支持自由帝國的聲明也沒有收回,而在結束歐陸戰事之後,盟國明明可以集中精力對付盤踞北歐的自由帝國,卻沒有大舉興兵北上,隻是在挪威中北部接壤地區發動一些力度有限的攻勢,反倒是美英國內幾乎天天都在迎接軍隊歸來,主流輿論直呼和平萬歲……距離停戰協議規定的撤軍時限還有一個冬天,蘇軍的數百萬大軍在德國、波蘭、奧地利、捷克、匈牙利進行著遊刃有餘的鎮壓和“清洗”。被迫撤入阿爾卑斯山區以來,林恩漸漸與國內的複興黨、自由團人員失去了聯係,而處於遊擊戰的考慮,他起初的三千多人馬也逐步分散成為數十支分隊,好的指揮官可以利用複雜地形與強敵周旋,能力或運氣稍差的就可能步入絕地。兩個月過去了,氣溫在一天天降低,遊擊隊的兵力和士氣也在難以克製地下滑著,照此下去,林恩和他的部隊遲早會在看不到希望的戰鬥中遭致光榮的失敗。
10月初,帝國大本營的電報給困頓中的林恩帶來了新的希望:通過一係列秘密接觸和會談,北斯堪的維尼亞自由帝國與美英盟國達成了不公開的互不侵犯協定,盟國表麵上仍維持對自由帝國的軍事封鎖和壓製,陸上的戰鬥也還會裝模作樣地進行,但盟國艦艇將對進出自由帝國的船隻予以放行,甚至可以秘密提供運兵船供自由帝國向德國本土運送作戰人員和裝備物資,條件是自由帝國在協定有效期內不得以任何方式對盟國一方發動攻擊,而且在他們重新主掌德國政權之後,原屬挪威的領土必須悉數歸還挪威王國,並由德國支付一筆可觀的占領補償金。
“互不侵犯”可不僅僅是隔岸觀火,為了盡可能削弱蘇聯這個難以通過常規戰爭擊敗的對手,盟國迅速放開了此前的一係列封鎖禁令,並且以非公開的方式提供便利。很快的,孤軍奮戰的林恩部隊在阿爾卑斯山南麓的駐意大利美軍手中繳獲了一大批補給,包括他們最需要的彈藥、食品、藥物,一支從自由帝國出發的數百人先遣部隊也乘船經由挪威海、大西洋、地中海抵達意大利,爾後輾轉翻過阿爾卑斯山抵達遊擊區。試水成功之後,帝國大本營將阿爾卑斯山區視為重回德國本土的新踏板,整營的山地步兵陸續抵達,而最讓林恩感到信心百倍的是,帝國高層對他這一階段表現出的軍事指揮能力予以了很高的認可,正式委任他作為南方作戰集群的總司令,統帥以各編遣戰隊、自由團遊擊隊以及增援部隊組成的戰鬥力量。
深寒未至,林恩的處境呈現出強勁的觸底反彈之勢,而他的對手們,駐紮在德國南部和奧地利西部的蘇聯軍隊,在寒冷天氣的製約下無從發揮兵員優勢——冰封的阿爾卑斯山脈絕對溫度不及蘇聯腹地,但它終究不是蘇聯人的主場,再加上此時的蘇聯軍隊在戰術及精神上過分依賴於坦克機械化部隊的強勁衝擊力,陷入了與巴巴羅薩行動中的德[***]隊如出一轍的困惑。他們在許多方麵已經無法跟衛國戰爭時期的蘇軍部隊相媲美了,這也給了林恩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冷靜地分析局勢,翻盤高手意識到自己麵臨的形勢與1941年隆美爾率非洲裝甲軍抵達北非時有諸多相似之韻,所以在更多精兵強將和作戰補給運抵之前,他決定趁著蘇聯航空兵出擊能力銳減、駐軍部隊心理有所鬆懈的機會,給這隻“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北極熊狠狠一個教訓,讓那些不在乎任何條約協定的家夥明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