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一個國家的工業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任務,林恩在這方麵的努力雖然見效很快,但短時間內無法轉化為軍事力量,也就是說,除非明煮德國另辟蹊徑,否則隻能以十萬素質良好卻缺乏裝備的正規軍人和大約四十萬名預備兵來保衛國家、抗衡外力。
隆美爾將林恩的新方略帶回帝國大本營之後,足足過了三個星期才有確鑿的指令傳來:元首決定采納林恩的建議,而大本營參謀部也由此製定了一份詳盡的方案,要求林恩及複興黨遵循該方案行事,任何計劃外的調整都必須上報大本營。
身為國家第一號人物竟要聽命於“前朝殘黨”,這表麵上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心懷大局的林恩繼續以自己的方式“順從上意”。很快,帝國大本營派來一位重要人物傳達計劃、督促執行,並直接指揮帝國派駐歐陸的諜報、特戰等各方人員傾力配合。由於密電未提人名,林恩在見麵之前並不知曉來者何人,但**的直覺引導他猜對了答案,這位重要人物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昔曰上司和崇拜偶像——同樣年少成名的勞倫茨.巴赫。前“吸血鬼”夜戰突擊隊領袖是“雅利安方舟計劃”的重要策劃者和實施者,後遠赴北美專營情報網絡,不負眾望地獲得了成功,這一舉扭轉了第三帝國海外情報部門的頹勢,更成為撬動曆史杠杆的關鍵支點。返回北歐之後,巴赫受命執掌帝國情報總部,兼任大本營直屬部隊指揮官,不久又獲任“諾爾蘭郡榮譽總督”頭銜,晉升帝國一級上將,相距帝國的傳奇守護者、軍神隆美爾僅有一步之遙。
戰後四年間聚少離多,巴赫對林恩而言仍有種非常特殊的親切感,兩人難說肝膽相照,至少也是相互讚賞、互相照應。
此次再度聚首,兩人仍然不像其他老友那樣事無巨細地促膝長談,在公事軍務和涉及個人關係方麵,他們言語雖是一貫的含蓄互敬,實質推誠置腹、彼此提點。詳閱大本營的計劃方案,林恩對這裏麵的主要內容毫不陌生,因為很多細節還都是自己和隆美爾交談時提出的,而策劃者從帝國利益出發,在一些細節方麵並沒有完全照顧到自己現在這明煮德國總統身份,或是在兩相取舍的情況下明顯傾向於帝國整體。不過在計劃的收尾部分,策劃者提出盡量保全明煮德國政體和高層官員,以盡可能減少來自國際社會的排斥和攻擊,元首、戈培爾、隆美爾等帝國核心人物將繼續留在幕後,但國家的真正權力必須掌握在以他們為首的帝國高層手中,外貌並不**的帝國官員也將借複興黨身份逐步接掌實權。
經過反複揣摩,林恩覺得這份計劃多少還是有些走極端,以第三帝國的讀才模式運作國家終究存在諸多弊端,甚至可以說是弊大於利的。走到這一步,他又一次麵臨兩難境地,開弓再無回頭箭,他現在隻能想方設法將自己扮演策劃者角色的帝國複興計劃引入正途。考慮到巴赫在政治上是元首的忠實信徒,且為帝國的再度崛起傾盡心力,林恩柔和地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異議,巴赫的反應倒是顯得比較理姓,他同樣也認為德國國民在政治意識上難以接受舊的國家社會主義思想,唯有與時俱進並加以適當掩飾才能實現兩全,至於軍事指揮機製,如今的帝國大本營已經在實戰中證明了它的優越姓,以帝國近衛軍為中堅的精兵路線也應當保留和發揚。針對計劃中不符實際的部分,巴赫表示兩人可以在遵循大原則的情況下打默契球——“正如戰場指揮官臨陣之調度,我們理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有了這麽個能力超然、人格可靠的新搭檔,林恩這心裏踏實了許多,而從巴赫離開大本營轉抵德國本土開始,這項旨在實現帝國合法回歸的計劃實際上就已經啟動了。作為計劃的兩大核心步驟,一方麵,帝國派駐本土的諜報單位和複興黨的特工人員以他們擅長的方式在德共勢力占優勢的邦州製造摩擦,蓄意挑起德共支持者對明煮政斧的不滿,蠱惑那些不明內情的普通民眾,而在德共影響力較弱的地區,他們故意印發“紅色傳單”、組織遊行集會,製造出德共勢力逐步擴張的假象;另一方麵,林恩在軍隊將領的支持下秘密製定新的邊界防禦方案,利用工業重建的機會暗中調集、儲備建設物資,以便在下一階段於波蘭、捷克、奧地利邊界地區修築戰略工事。
核心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帝國的輿論武器也在積極影響外部環境。在核武器峰會召開之前,許多關於蘇聯核設施、核部署的**內容大量見諸報端,將國際社會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蘇聯核問題,尤其是關於搭載原子彈的蘇聯潛艇24小時內可以襲擊美國東海岸重要港口、盟國聯合艦隊歐洲基地乃至英國首都倫敦的傳聞令盟國民眾十分緊張。在宣布參加核武器峰會的情況下,蘇聯政斧這次不再默默承受輿論攻擊,他們迅速以官方聲明的方式辟謠,指出這是盤踞北歐並侵略丹麥的第三帝國黑暗勢力的陰謀,並就帝[***]隊遲遲未從丹麥諸島撤離發難,要求國際社會一致向北歐帝國施加壓力,進而邀請西方盟國聯手,一旦帝[***]隊頑固抗拒,便以聯合軍事行動的方式將其逐出丹麥。
放棄對德國和匈牙利的軍事占領之後,蘇聯政斧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有所好轉,他們此次公開表態似乎也占據了優勢,然而麵對蘇聯的軍事邀請,盟國首腦反應冷淡,盟國委員會也以沉默應對。礙於海軍實力和國際形勢,蘇聯在這種情況下難以單方麵出兵幹涉丹麥事務,正確的政治思維令他們加大了對明煮德國的關注——潛伏在德國的蘇聯間諜活動頻繁起來,而德共方麵也注意到中部和西部的異常情況,他們派人深入了解情況,進而以“警惕第二次國會縱火案”為題發表了著名報告,在德國乃至國際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但明煮德國政斧隨後展開了一項民意調查,其結果顯示,認同社會主義體製的國民接近百分之四十,照此趨勢發展下去,德共很可能在下一次政治選舉中反超其他黨派,通過和平方式執掌政權進而轉變國家體製,亦或是發起一場支持者眾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這長期以來一直是許多歐洲國家所擔心的。
通過“民意調查”這一應急之策,林恩得以穩住國內形勢,並讓相當一部分國民因擔心德國“紅色化”而抵製德共及其支持者。在為下一步政治鬥爭埋設伏筆的同時,他大張旗鼓地主導了德法首腦會晤,雙方達成諒解並簽署了一係列軍事合作協定,包括德法共享裝備技術、共同發開常規武器、軍隊開展常態交流。就1949年的形勢而言,法蘭西與德意誌這兩個明煮共和國皆已褪去了一流軍事強國的外衣,不僅被美蘇英拉開了差距,就連國體尚不健全的北歐帝國也多有不及,兩者的合作更像是落難者的相互取暖,但不管怎麽說,它們20世紀上半葉各有過一段輝煌的軍事時期,在兵器技術、部隊管理、軍事作戰等方麵有較為深厚的基礎,此時兩國都在雄心勃勃地恢複國力。明煮德國因蘇聯的武裝占領而擺脫了戰敗國枷鎖,法蘭西出於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在軍事領域迎頭追趕世界先進技術,噴氣式戰鬥機、主戰坦克和核武器則是重中之重,前兩項明煮德國都從前身那裏獲得了不錯的遺產。為表誠意,德國向法國提供了me-163和豹式坦克的設計圖紙,法國向德國無償提供了相當數量的“剩餘物資”——數萬支毛瑟步槍、大量子彈以及幾條基本完整的武器生產線,這些都是法國在1945年對德國的占領行動中所獲的戰利品,和平時期對法[***]隊建設鮮有益處,對一窮二白的明煮德國可就是寶貴財富了。
僅以兩套圖紙的代價換回足以大幅提升陸軍作戰實力的軍事物資,林恩這筆“零資金”的買賣完全符合當下德國的發展策略,接下來便依葫蘆畫瓢地同西班牙、意大利簽署軍事協定,用尚未過氣的武器技術換回稍顯老舊卻非常實用的裝備物資:西班牙政斧轉讓的是一批88毫米高射炮和三號突擊炮,意大利提供了兩條狀況欠佳的驅逐艦和一艘退役潛艇。這些軍事協定從談判開始就受到了來自蘇聯方麵的阻力,林恩外交方麵的經驗雖然不足,憑借巴赫的幫助、帝國的支持以及自己的智慧還是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88毫米高射炮和三號突擊炮的到位使得明煮德國陸軍重新擁有了強效的反坦克訓練部隊,意大利的驅逐艦和潛艇平時是德國海軍的訓練艦艇,戰時運用得當依然能夠發揮出一定的作用。
(未完待續)
隆美爾將林恩的新方略帶回帝國大本營之後,足足過了三個星期才有確鑿的指令傳來:元首決定采納林恩的建議,而大本營參謀部也由此製定了一份詳盡的方案,要求林恩及複興黨遵循該方案行事,任何計劃外的調整都必須上報大本營。
身為國家第一號人物竟要聽命於“前朝殘黨”,這表麵上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心懷大局的林恩繼續以自己的方式“順從上意”。很快,帝國大本營派來一位重要人物傳達計劃、督促執行,並直接指揮帝國派駐歐陸的諜報、特戰等各方人員傾力配合。由於密電未提人名,林恩在見麵之前並不知曉來者何人,但**的直覺引導他猜對了答案,這位重要人物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昔曰上司和崇拜偶像——同樣年少成名的勞倫茨.巴赫。前“吸血鬼”夜戰突擊隊領袖是“雅利安方舟計劃”的重要策劃者和實施者,後遠赴北美專營情報網絡,不負眾望地獲得了成功,這一舉扭轉了第三帝國海外情報部門的頹勢,更成為撬動曆史杠杆的關鍵支點。返回北歐之後,巴赫受命執掌帝國情報總部,兼任大本營直屬部隊指揮官,不久又獲任“諾爾蘭郡榮譽總督”頭銜,晉升帝國一級上將,相距帝國的傳奇守護者、軍神隆美爾僅有一步之遙。
戰後四年間聚少離多,巴赫對林恩而言仍有種非常特殊的親切感,兩人難說肝膽相照,至少也是相互讚賞、互相照應。
此次再度聚首,兩人仍然不像其他老友那樣事無巨細地促膝長談,在公事軍務和涉及個人關係方麵,他們言語雖是一貫的含蓄互敬,實質推誠置腹、彼此提點。詳閱大本營的計劃方案,林恩對這裏麵的主要內容毫不陌生,因為很多細節還都是自己和隆美爾交談時提出的,而策劃者從帝國利益出發,在一些細節方麵並沒有完全照顧到自己現在這明煮德國總統身份,或是在兩相取舍的情況下明顯傾向於帝國整體。不過在計劃的收尾部分,策劃者提出盡量保全明煮德國政體和高層官員,以盡可能減少來自國際社會的排斥和攻擊,元首、戈培爾、隆美爾等帝國核心人物將繼續留在幕後,但國家的真正權力必須掌握在以他們為首的帝國高層手中,外貌並不**的帝國官員也將借複興黨身份逐步接掌實權。
經過反複揣摩,林恩覺得這份計劃多少還是有些走極端,以第三帝國的讀才模式運作國家終究存在諸多弊端,甚至可以說是弊大於利的。走到這一步,他又一次麵臨兩難境地,開弓再無回頭箭,他現在隻能想方設法將自己扮演策劃者角色的帝國複興計劃引入正途。考慮到巴赫在政治上是元首的忠實信徒,且為帝國的再度崛起傾盡心力,林恩柔和地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異議,巴赫的反應倒是顯得比較理姓,他同樣也認為德國國民在政治意識上難以接受舊的國家社會主義思想,唯有與時俱進並加以適當掩飾才能實現兩全,至於軍事指揮機製,如今的帝國大本營已經在實戰中證明了它的優越姓,以帝國近衛軍為中堅的精兵路線也應當保留和發揚。針對計劃中不符實際的部分,巴赫表示兩人可以在遵循大原則的情況下打默契球——“正如戰場指揮官臨陣之調度,我們理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有了這麽個能力超然、人格可靠的新搭檔,林恩這心裏踏實了許多,而從巴赫離開大本營轉抵德國本土開始,這項旨在實現帝國合法回歸的計劃實際上就已經啟動了。作為計劃的兩大核心步驟,一方麵,帝國派駐本土的諜報單位和複興黨的特工人員以他們擅長的方式在德共勢力占優勢的邦州製造摩擦,蓄意挑起德共支持者對明煮政斧的不滿,蠱惑那些不明內情的普通民眾,而在德共影響力較弱的地區,他們故意印發“紅色傳單”、組織遊行集會,製造出德共勢力逐步擴張的假象;另一方麵,林恩在軍隊將領的支持下秘密製定新的邊界防禦方案,利用工業重建的機會暗中調集、儲備建設物資,以便在下一階段於波蘭、捷克、奧地利邊界地區修築戰略工事。
核心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帝國的輿論武器也在積極影響外部環境。在核武器峰會召開之前,許多關於蘇聯核設施、核部署的**內容大量見諸報端,將國際社會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蘇聯核問題,尤其是關於搭載原子彈的蘇聯潛艇24小時內可以襲擊美國東海岸重要港口、盟國聯合艦隊歐洲基地乃至英國首都倫敦的傳聞令盟國民眾十分緊張。在宣布參加核武器峰會的情況下,蘇聯政斧這次不再默默承受輿論攻擊,他們迅速以官方聲明的方式辟謠,指出這是盤踞北歐並侵略丹麥的第三帝國黑暗勢力的陰謀,並就帝[***]隊遲遲未從丹麥諸島撤離發難,要求國際社會一致向北歐帝國施加壓力,進而邀請西方盟國聯手,一旦帝[***]隊頑固抗拒,便以聯合軍事行動的方式將其逐出丹麥。
放棄對德國和匈牙利的軍事占領之後,蘇聯政斧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有所好轉,他們此次公開表態似乎也占據了優勢,然而麵對蘇聯的軍事邀請,盟國首腦反應冷淡,盟國委員會也以沉默應對。礙於海軍實力和國際形勢,蘇聯在這種情況下難以單方麵出兵幹涉丹麥事務,正確的政治思維令他們加大了對明煮德國的關注——潛伏在德國的蘇聯間諜活動頻繁起來,而德共方麵也注意到中部和西部的異常情況,他們派人深入了解情況,進而以“警惕第二次國會縱火案”為題發表了著名報告,在德國乃至國際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但明煮德國政斧隨後展開了一項民意調查,其結果顯示,認同社會主義體製的國民接近百分之四十,照此趨勢發展下去,德共很可能在下一次政治選舉中反超其他黨派,通過和平方式執掌政權進而轉變國家體製,亦或是發起一場支持者眾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這長期以來一直是許多歐洲國家所擔心的。
通過“民意調查”這一應急之策,林恩得以穩住國內形勢,並讓相當一部分國民因擔心德國“紅色化”而抵製德共及其支持者。在為下一步政治鬥爭埋設伏筆的同時,他大張旗鼓地主導了德法首腦會晤,雙方達成諒解並簽署了一係列軍事合作協定,包括德法共享裝備技術、共同發開常規武器、軍隊開展常態交流。就1949年的形勢而言,法蘭西與德意誌這兩個明煮共和國皆已褪去了一流軍事強國的外衣,不僅被美蘇英拉開了差距,就連國體尚不健全的北歐帝國也多有不及,兩者的合作更像是落難者的相互取暖,但不管怎麽說,它們20世紀上半葉各有過一段輝煌的軍事時期,在兵器技術、部隊管理、軍事作戰等方麵有較為深厚的基礎,此時兩國都在雄心勃勃地恢複國力。明煮德國因蘇聯的武裝占領而擺脫了戰敗國枷鎖,法蘭西出於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在軍事領域迎頭追趕世界先進技術,噴氣式戰鬥機、主戰坦克和核武器則是重中之重,前兩項明煮德國都從前身那裏獲得了不錯的遺產。為表誠意,德國向法國提供了me-163和豹式坦克的設計圖紙,法國向德國無償提供了相當數量的“剩餘物資”——數萬支毛瑟步槍、大量子彈以及幾條基本完整的武器生產線,這些都是法國在1945年對德國的占領行動中所獲的戰利品,和平時期對法[***]隊建設鮮有益處,對一窮二白的明煮德國可就是寶貴財富了。
僅以兩套圖紙的代價換回足以大幅提升陸軍作戰實力的軍事物資,林恩這筆“零資金”的買賣完全符合當下德國的發展策略,接下來便依葫蘆畫瓢地同西班牙、意大利簽署軍事協定,用尚未過氣的武器技術換回稍顯老舊卻非常實用的裝備物資:西班牙政斧轉讓的是一批88毫米高射炮和三號突擊炮,意大利提供了兩條狀況欠佳的驅逐艦和一艘退役潛艇。這些軍事協定從談判開始就受到了來自蘇聯方麵的阻力,林恩外交方麵的經驗雖然不足,憑借巴赫的幫助、帝國的支持以及自己的智慧還是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88毫米高射炮和三號突擊炮的到位使得明煮德國陸軍重新擁有了強效的反坦克訓練部隊,意大利的驅逐艦和潛艇平時是德國海軍的訓練艦艇,戰時運用得當依然能夠發揮出一定的作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