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決賽=戰爭—開槍!!
在李銳主罰點球的時候,英格蘭球『迷』一片安靜,他們在祈禱,而英格蘭球員也在祈禱,而當李銳將點球罰進去的時候,整個球場的氣氛立刻不一樣了。
西班牙的球員癱倒在草皮上,而英格蘭的替補球員們則衝進了球場,和隊友們擁抱在一起,盡情慶祝這曆史『性』的一刻。
“比賽結束了!比賽結束了!!6:5!!點球4:3!英格蘭戰勝了西班牙!時隔半個世紀之後。我們再一次闖入了世界大賽的決賽!這是我們第一次進入到歐洲杯的決賽!在這個偉大的夜晚,讓我們開始狂歡吧!!冠軍。我們來了!”萊因克爾大聲喊道,可是他的聲音已經被淹沒在了現場更大的歡呼聲中了。
“萬歲!為了冠軍!”電視機前的無數雙手臂高舉,啤酒杯高舉,酒花四濺,這是歡慶的時刻,可以說,此刻,整個英格蘭都陷入了狂歡,陷入了瘋狂之中。
整個球場都瘋狂了。
在英格蘭的教練席上,有一個人一直很安靜,他就是阿蘭希勒,希勒是英格蘭足總按照穆裏尼奧的要求,為他配置的一名英格蘭助理教練。
在穆裏尼奧的三名助理教練中,前紐卡斯爾『射』手是最安靜的,他也一直在珍惜這次機會,學習執教技巧,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成為主教練。
不過,這一刻,希勒再也不能夠那麽安靜了,在李銳罰入點球的時候,他揮舞著拳頭,嗷嗷叫的衝進球場,卻腳下一個踉蹌,趴倒在地,哭得眼淚嘩嘩的。
是啊,英格蘭殺入決賽了!
歐洲杯的決賽!
萊因克爾時代的英格蘭沒有做到!
阿蘭希勒的英格蘭也沒有做到!
他們是帶著遺憾退役的,同樣的遺憾也屬於亞當斯,屬於加斯科因,屬於麥克馬納曼……
貝克漢姆披著聖喬治旗在場地裏麵轉圈,從一個地方跑向另外一個地方,完全沒有了隊長的嚴肅樣。
貝帥哥完全的激動了,事實上,其他的英格蘭球員也激動的不能夠自已,小胖子魯尼更是哭得稀裏嘩啦的,他剛才罰失了點球,心裏一直惴惴不安的,要是英格蘭被淘汰了,他就是罪人,現在,是發泄的時刻了。
這種興奮和狂喜,在看台上蔓延開來,所有人都陷入了瘋狂的境地,人們和身邊的每一個人擁抱,歡呼。
李銳擺脫了隊友們的‘**’之後,他坐在地上,看那維也納的夜空,看貝克漢姆披著聖喬治旗瘋跑,看魯尼大哭,看歐文抹眼淚,看沃爾科特在地上打滾……
這是屬於英格蘭的勝利,也是屬於李銳的勝利,不過,此刻,除了興奮和狂喜之外,總覺得缺點什麽,這一刻,李銳突然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麽,他暗暗決定,決賽後……
穆裏尼奧先是‘很有風度’的走到西班牙主教練阿拉貢內斯身邊,主動伸出手,至於他是不是在炫耀著勝利者的快感,就沒人知道了。
“祝賀你,穆裏尼奧先生。“阿拉貢內斯盡管很失落,還是有禮貌的送上了祝賀。
“謝謝,阿拉貢內斯先生。”穆裏尼奧說,然後兩人相向離開,勝利者和失敗者的背影,在這一刻連成一條直線,卻漸行漸遠。
然後,穆裏尼奧走到了還坐在地上的李銳的身邊,將他一把拉起來,然後給了李銳一個結結實實地擁抱。
“你幹得漂亮,李。”
穆裏尼奧拍拍李銳的肩膀,無論是李銳的進球,還是他頂住壓力,最後一個主罰點球,可以說,李銳的表現,讓穆裏尼奧很滿意,實際上,再挑剔的主教練,也不能夠對李銳指責什麽的!
他的表現確實很棒!
穆裏尼奧去和其他的英格蘭球員擁抱、擊掌去了。
而李銳也被媒體記者們蜂擁圍住了,等到他擺脫了記者們的包圍,打算去找自己的好友法布雷加斯交換球衣的時候,整個球場內已經看不到一個西班牙球員了。
“李,你在找什麽?”身上還披著聖喬治旗的英格蘭隊長貝克漢姆拉住了扭頭到處張望的李銳,此刻,貝克漢姆可以說是英格蘭最近幾十年來,最幸福的隊長了,而這僅僅隻是殺入歐洲杯決賽而已!隻能夠說英格蘭確實在大賽中的表現很差勁。
“沒什麽。”李銳又四下看了看,“我打算和法布雷加斯交換球衣的,西班牙隊人呢?”
“嘿!別管西班牙人了,今晚是屬於我們的夜晚!讓我們盡情狂歡吧!跟我來!”貝克漢姆哈哈笑著,一把摟住李銳,“球『迷』們還在等著我們呢,我們得去給他們致謝!盡情狂歡吧!!哈哈。”
李銳看到一向很注意形象的貝克漢姆大聲咋呼著,也笑了,看來,老貝今天真的高興壞了。
他扭頭看向恩斯特.哈普爾球場的看台上看過去,不僅僅球場上的西班牙球員都悄悄的退場了,就連看台上,都已經看不見西班牙球『迷』的影子了,球隊被淘汰了,西班牙球『迷』失落和傷心之下,也已經退場了,這裏現在是英格蘭球『迷』狂歡的舞台!
《創造曆史的夜晚!》
《為英格蘭歡呼吧!》
《聖喬治守護英格蘭!!》
第二天,整個英格蘭的媒體恨不得將所有的讚譽之詞都裹在英格蘭隊的身上,而三獅軍團主教練穆裏尼奧,以及英格蘭隊內的頭號『射』手李銳,更是被媒體和球『迷』交口稱讚,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再拿穆裏尼奧是葡萄牙人,李銳是華人,他們不是英格蘭人來說事了,即使是一向和李銳或者穆裏尼奧不對路的媒體,此刻也是對兩人送上了甜的讓人受不了的恭維話,現在,誰要是敢說穆裏尼奧和李銳,敢說英格蘭隊的壞話,那簡直就是英格蘭的全民公敵。
而且,根據白金漢宮的消息,據說如果英格蘭能夠在決賽中戰勝德國隊而奪冠的話,英女王有意為包括主教練穆裏尼奧,以及李銳在內的所有人授勳。
而事實上,在英格蘭淘汰西班牙殺入決賽的那一秒鍾開始,整個英格蘭在歡呼英格蘭殺入到決賽的同時,所有人都在大聲喊著,要幹掉他們的決賽的對手,幹掉——
德國!
原因?
這是世仇之間的戰爭!
英格蘭和德國絕對是世界足壇的生死冤家。回顧曆史,這段恩怨開始於1966年的英格蘭世界杯。從那時開始,德國與英格蘭隻要相遇,無論在英媒還是德媒眼裏,比賽沒有友誼,有的隻是不死不休的戰爭。
在1966年歐洲杯決賽之前,兩隊的恩怨,更多的是源自兩個國家的敵對關係。
兩隊首次交鋒是在1908年4月20日,當時傲慢的‘足球鼻祖’以5:1的比分教訓了足球菜鳥德國隊。雖然贏得了比賽,英格蘭人卻得了便宜還賣乖,故作姿態的表示被德國隊攻入一球‘情何以堪’。一年之後雙方再戰,英格蘭隊以9:0的比分屠殺了德國,創下了英德交鋒史上的最大分差紀錄。這讓德國人很惱怒。
而在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德國成為死敵。1914年12月,德國的西線進攻轉為陣地戰,與英軍長時間對峙。然而就在這年的聖誕期間,英德官兵在思鄉之情濃烈的情況下心照不宣地停止了對抗,開始在各自戰壕裏舉行聖誕活動。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休戰期間,英德雙方官兵在“無人地帶”進行了多場足球賽。其中一場比賽是由一名英軍士兵製作了一個簡易的足球,在人數和時間均無限製的情況下開始了比賽。雙方隊員興致盎然激戰起來,直到比賽用球被鐵絲網紮破泄氣為止。此次比賽英軍以3∶2獲勝。
這隻是一場普普通通的足球賽,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有一種流言,德國之所以戰敗,是因為沒有再足球場上贏下英國佬……
那個時候的德國隊可不是如今威風八麵,三奪歐洲杯冠軍,三奪世界杯冠軍的“歐洲之王”。在兩隊的前十二場比賽中,英格蘭取得了十勝兩平的不敗戰績。可以說這是德國足球的‘草根時期’,而英格蘭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強隊”,英格蘭贏德國,真的沒什麽令人驚訝的地方。
不過,那些都是‘小兒科’,真正讓英格蘭和德國成為世仇的,是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決賽上的那件懸案。
如果說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是有據可依的投機事件的話,那麽赫斯特在44年前世界杯決賽中的那腳“門線球”,永遠都隻能是解不開的懸案。
在1966年世界杯上,東道主英格蘭與聯邦德國隊會師決賽,哈勒爾的進球為聯邦德國隊首開記錄,但7分鍾後赫斯特就扳平比分。第78分鍾,英格蘭中場彼得斯再入一球,但頑強的德國人憑借後衛韋伯在第89分鍾的進球將比賽拖入加時。加時賽第101分鍾,赫斯特禁區內接隊友傳球後轉身抽『射』,皮球擊中門框下沿後彈地而出,當值主裁判瑞士人丁斯特判罰進球有效。
英格蘭因此士氣大振,隨後在第120分鍾,赫斯特梅開二度,最終東道主以4∶2力克德國首次捧起世界杯冠軍獎杯。
時至今日,談及那粒“進球”,當時在場上的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依舊聲稱“球沒過門線”。
赫斯特的那腳球到底過了門線沒?至今英德依然各執一詞。
德國人詛咒赫斯特,不過,對於英格蘭來說,在決賽中打入爭議入球,也完成了帽子戲法的赫斯特是英格蘭的‘國家英雄’,而德國隊的傳奇人物,前鋒烏韋.席勒在退場的時候則被打擊的幾近虛脫,耷拉著腦袋走下球場。結果這一幕被攝影師拍了下來,英格蘭的媒體們也對憤怒而不甘心的德國人大加奚落,時不時的拿這張照片來調侃兩句。
不過,在1966年的這場世界杯決賽之後,也許是那個‘門線進球’耗盡了英格蘭的好運氣,在這之後,英格蘭和德國每一次在大賽中遭遇,杯具的總是英格蘭。用德國人的說法,那就是,英國佬用接近半個世紀的淚水,來為‘門線懸案’偷走德國的冠軍……而‘還債’。
1970年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英格蘭隊在2:0領先的大好形勢下,被德國隊的旗幟『性』球星貝肯鮑爾率領德國人上演了絕地反擊的好戲,連入三球,將英格蘭淘汰出局。
兩年之後的1972年,英格蘭的足球聖地溫布利球場在歐洲杯預選賽中被德國人攻陷,德國隊戰勝英格蘭的最大功臣依然是他們的頭號球星貝肯鮑爾,這場比賽的比分是德國客場3:1戰勝了英格蘭。以至於,驕傲的英國人,也無奈的在賽後,把‘足球皇帝’這個稱號送給了貝肯鮑爾,可以想象,此時的英格蘭人是多麽的無奈。
1990年世界杯,英格蘭隊明星雲集,普拉特、加斯科因、萊因克爾和比爾茲利組成的攻擊陣容更是無堅不摧。然而時隔24年後再進四強的英格蘭隊,卻再一次碰上了宿敵聯邦德國。布雷默第59分鍾用任意球為德國隊首開記錄,萊因克爾在第80分鍾打入扳平的一球。
比賽進入了殘酷的點球大戰。聯邦德國隊派出的布雷默、馬特烏斯、裏德爾和托恩全部命中,英格蘭隊的皮爾斯和瓦德爾則先後罰丟。這次的點球大戰之痛,深深地烙在英格蘭人的心裏。
而六年之後的1996年,英格蘭在自己家門口舉行的歐洲杯,英格蘭隊被認為是奪冠大熱門,不過,這一次,將英格蘭淘汰出局的還是他們的死敵德國人,德國人頑強的把東道主英格蘭拖入了點球決戰,在點球大戰中,英格蘭人心理全麵崩潰,在家門口飲恨。
淘汰了東道主英格蘭,《圖片報》次日得意洋洋地給英格蘭提出了11個‘問題’,其中包括:“為什麽你們的殖民地都能在板球上贏你們?英格蘭人上一次贏得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是啥時候?你們英國人為啥洗桑拿還老穿著泳衣?”
很顯然,這是德國人對於1966年的英格蘭世界杯決賽後英格蘭人肆無忌憚的嘲諷德國的報複。
而德國隊的門將科普克則借賽前英格蘭媒體刊登的加斯科因戴著頭盔上前線的照片,嘲笑英格蘭人的大頭症,“他們什麽時候才能找到合適自己腦袋的頭盔啊?”
據說加斯科因得知後,大吼著要掐死科普克,並且宣稱永遠不會原諒德國佬。
不過,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決賽中德國和英格蘭的比賽之後,此後數十年英格蘭和德國之間的多次交鋒中,英德之戰的最大比分差距都從未超過3個球。唯有2001年9月1日的那場比賽是個例外。
在韓日世界杯預選賽上,坐鎮主場的德國隊迎來了老對手英格蘭。上半時第6分鍾,高中鋒揚克爾就為德國隊先拔頭籌,卻沒想到此後的比賽完全成為了英格蘭人的天下。正值巔峰的歐文用帽子戲法羞辱了卡恩,而傑拉德和赫斯基這兩員利物浦大將也先後得分,一場5∶1的狂勝,成就了至今仍為英媒津津樂道的‘慕尼黑大捷’。
當然了,德國人對於這場失利的回應是,這隻是一場普普通通的預選賽,德國隊顯然不在狀態,沒有發揮好,用一句俗話說,就是‘逗你玩兒’。
而在英格蘭。有關足壇地經典語錄也多和德國有關。
比如在1966年世界杯上。著名英國評論員肯尼特.沃爾斯滕霍姆說了一句形容日耳曼人的堅韌『性』格的著名的話:“他們以為一切都結束了,可德國人又站了起來!”
“1990年地世界杯英格蘭被德國點球淘汰之後,英格蘭頭號『射』手萊因克爾也曾無奈地說:“足球就是一項二十二個人比賽,但最後總是德國人獲勝的運動。”
就連俄羅斯人也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湊熱鬧,俄羅斯國內對於歐洲杯決賽英格蘭vs德國的比賽極為關注,《莫斯科論壇報》就說,“德國人害怕俄羅斯,鄙視法國人,但仇恨英國人。”
被英格蘭淘汰的西班牙人,談到英格蘭和德國的這場歐洲杯決賽,他們這樣說——
“英國人記得倫敦大轟炸,德國人則記得德累斯頓大轟炸。戰爭結束了,兩國的敵對在足球大戰中發酵,決賽?這就是戰爭減去開槍。”
一句話,2008年歐洲杯決賽——英格蘭vs德國:
百年的世仇,躁動的**,幾億人關注的焦點……
六月二十八日,《泰晤士報》的頭版,使用了二戰時期的老照片,王太後站在轟炸廢墟中大聲問,“我們能夠打贏德國嗎?”
李銳和貝克漢姆等人在那裏高舉右臂大聲吼,“我們能!”
bbc當日的廣播題是:戰爭的腳步,近了!!
在李銳主罰點球的時候,英格蘭球『迷』一片安靜,他們在祈禱,而英格蘭球員也在祈禱,而當李銳將點球罰進去的時候,整個球場的氣氛立刻不一樣了。
西班牙的球員癱倒在草皮上,而英格蘭的替補球員們則衝進了球場,和隊友們擁抱在一起,盡情慶祝這曆史『性』的一刻。
“比賽結束了!比賽結束了!!6:5!!點球4:3!英格蘭戰勝了西班牙!時隔半個世紀之後。我們再一次闖入了世界大賽的決賽!這是我們第一次進入到歐洲杯的決賽!在這個偉大的夜晚,讓我們開始狂歡吧!!冠軍。我們來了!”萊因克爾大聲喊道,可是他的聲音已經被淹沒在了現場更大的歡呼聲中了。
“萬歲!為了冠軍!”電視機前的無數雙手臂高舉,啤酒杯高舉,酒花四濺,這是歡慶的時刻,可以說,此刻,整個英格蘭都陷入了狂歡,陷入了瘋狂之中。
整個球場都瘋狂了。
在英格蘭的教練席上,有一個人一直很安靜,他就是阿蘭希勒,希勒是英格蘭足總按照穆裏尼奧的要求,為他配置的一名英格蘭助理教練。
在穆裏尼奧的三名助理教練中,前紐卡斯爾『射』手是最安靜的,他也一直在珍惜這次機會,學習執教技巧,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成為主教練。
不過,這一刻,希勒再也不能夠那麽安靜了,在李銳罰入點球的時候,他揮舞著拳頭,嗷嗷叫的衝進球場,卻腳下一個踉蹌,趴倒在地,哭得眼淚嘩嘩的。
是啊,英格蘭殺入決賽了!
歐洲杯的決賽!
萊因克爾時代的英格蘭沒有做到!
阿蘭希勒的英格蘭也沒有做到!
他們是帶著遺憾退役的,同樣的遺憾也屬於亞當斯,屬於加斯科因,屬於麥克馬納曼……
貝克漢姆披著聖喬治旗在場地裏麵轉圈,從一個地方跑向另外一個地方,完全沒有了隊長的嚴肅樣。
貝帥哥完全的激動了,事實上,其他的英格蘭球員也激動的不能夠自已,小胖子魯尼更是哭得稀裏嘩啦的,他剛才罰失了點球,心裏一直惴惴不安的,要是英格蘭被淘汰了,他就是罪人,現在,是發泄的時刻了。
這種興奮和狂喜,在看台上蔓延開來,所有人都陷入了瘋狂的境地,人們和身邊的每一個人擁抱,歡呼。
李銳擺脫了隊友們的‘**’之後,他坐在地上,看那維也納的夜空,看貝克漢姆披著聖喬治旗瘋跑,看魯尼大哭,看歐文抹眼淚,看沃爾科特在地上打滾……
這是屬於英格蘭的勝利,也是屬於李銳的勝利,不過,此刻,除了興奮和狂喜之外,總覺得缺點什麽,這一刻,李銳突然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麽,他暗暗決定,決賽後……
穆裏尼奧先是‘很有風度’的走到西班牙主教練阿拉貢內斯身邊,主動伸出手,至於他是不是在炫耀著勝利者的快感,就沒人知道了。
“祝賀你,穆裏尼奧先生。“阿拉貢內斯盡管很失落,還是有禮貌的送上了祝賀。
“謝謝,阿拉貢內斯先生。”穆裏尼奧說,然後兩人相向離開,勝利者和失敗者的背影,在這一刻連成一條直線,卻漸行漸遠。
然後,穆裏尼奧走到了還坐在地上的李銳的身邊,將他一把拉起來,然後給了李銳一個結結實實地擁抱。
“你幹得漂亮,李。”
穆裏尼奧拍拍李銳的肩膀,無論是李銳的進球,還是他頂住壓力,最後一個主罰點球,可以說,李銳的表現,讓穆裏尼奧很滿意,實際上,再挑剔的主教練,也不能夠對李銳指責什麽的!
他的表現確實很棒!
穆裏尼奧去和其他的英格蘭球員擁抱、擊掌去了。
而李銳也被媒體記者們蜂擁圍住了,等到他擺脫了記者們的包圍,打算去找自己的好友法布雷加斯交換球衣的時候,整個球場內已經看不到一個西班牙球員了。
“李,你在找什麽?”身上還披著聖喬治旗的英格蘭隊長貝克漢姆拉住了扭頭到處張望的李銳,此刻,貝克漢姆可以說是英格蘭最近幾十年來,最幸福的隊長了,而這僅僅隻是殺入歐洲杯決賽而已!隻能夠說英格蘭確實在大賽中的表現很差勁。
“沒什麽。”李銳又四下看了看,“我打算和法布雷加斯交換球衣的,西班牙隊人呢?”
“嘿!別管西班牙人了,今晚是屬於我們的夜晚!讓我們盡情狂歡吧!跟我來!”貝克漢姆哈哈笑著,一把摟住李銳,“球『迷』們還在等著我們呢,我們得去給他們致謝!盡情狂歡吧!!哈哈。”
李銳看到一向很注意形象的貝克漢姆大聲咋呼著,也笑了,看來,老貝今天真的高興壞了。
他扭頭看向恩斯特.哈普爾球場的看台上看過去,不僅僅球場上的西班牙球員都悄悄的退場了,就連看台上,都已經看不見西班牙球『迷』的影子了,球隊被淘汰了,西班牙球『迷』失落和傷心之下,也已經退場了,這裏現在是英格蘭球『迷』狂歡的舞台!
《創造曆史的夜晚!》
《為英格蘭歡呼吧!》
《聖喬治守護英格蘭!!》
第二天,整個英格蘭的媒體恨不得將所有的讚譽之詞都裹在英格蘭隊的身上,而三獅軍團主教練穆裏尼奧,以及英格蘭隊內的頭號『射』手李銳,更是被媒體和球『迷』交口稱讚,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再拿穆裏尼奧是葡萄牙人,李銳是華人,他們不是英格蘭人來說事了,即使是一向和李銳或者穆裏尼奧不對路的媒體,此刻也是對兩人送上了甜的讓人受不了的恭維話,現在,誰要是敢說穆裏尼奧和李銳,敢說英格蘭隊的壞話,那簡直就是英格蘭的全民公敵。
而且,根據白金漢宮的消息,據說如果英格蘭能夠在決賽中戰勝德國隊而奪冠的話,英女王有意為包括主教練穆裏尼奧,以及李銳在內的所有人授勳。
而事實上,在英格蘭淘汰西班牙殺入決賽的那一秒鍾開始,整個英格蘭在歡呼英格蘭殺入到決賽的同時,所有人都在大聲喊著,要幹掉他們的決賽的對手,幹掉——
德國!
原因?
這是世仇之間的戰爭!
英格蘭和德國絕對是世界足壇的生死冤家。回顧曆史,這段恩怨開始於1966年的英格蘭世界杯。從那時開始,德國與英格蘭隻要相遇,無論在英媒還是德媒眼裏,比賽沒有友誼,有的隻是不死不休的戰爭。
在1966年歐洲杯決賽之前,兩隊的恩怨,更多的是源自兩個國家的敵對關係。
兩隊首次交鋒是在1908年4月20日,當時傲慢的‘足球鼻祖’以5:1的比分教訓了足球菜鳥德國隊。雖然贏得了比賽,英格蘭人卻得了便宜還賣乖,故作姿態的表示被德國隊攻入一球‘情何以堪’。一年之後雙方再戰,英格蘭隊以9:0的比分屠殺了德國,創下了英德交鋒史上的最大分差紀錄。這讓德國人很惱怒。
而在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德國成為死敵。1914年12月,德國的西線進攻轉為陣地戰,與英軍長時間對峙。然而就在這年的聖誕期間,英德官兵在思鄉之情濃烈的情況下心照不宣地停止了對抗,開始在各自戰壕裏舉行聖誕活動。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休戰期間,英德雙方官兵在“無人地帶”進行了多場足球賽。其中一場比賽是由一名英軍士兵製作了一個簡易的足球,在人數和時間均無限製的情況下開始了比賽。雙方隊員興致盎然激戰起來,直到比賽用球被鐵絲網紮破泄氣為止。此次比賽英軍以3∶2獲勝。
這隻是一場普普通通的足球賽,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有一種流言,德國之所以戰敗,是因為沒有再足球場上贏下英國佬……
那個時候的德國隊可不是如今威風八麵,三奪歐洲杯冠軍,三奪世界杯冠軍的“歐洲之王”。在兩隊的前十二場比賽中,英格蘭取得了十勝兩平的不敗戰績。可以說這是德國足球的‘草根時期’,而英格蘭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強隊”,英格蘭贏德國,真的沒什麽令人驚訝的地方。
不過,那些都是‘小兒科’,真正讓英格蘭和德國成為世仇的,是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決賽上的那件懸案。
如果說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是有據可依的投機事件的話,那麽赫斯特在44年前世界杯決賽中的那腳“門線球”,永遠都隻能是解不開的懸案。
在1966年世界杯上,東道主英格蘭與聯邦德國隊會師決賽,哈勒爾的進球為聯邦德國隊首開記錄,但7分鍾後赫斯特就扳平比分。第78分鍾,英格蘭中場彼得斯再入一球,但頑強的德國人憑借後衛韋伯在第89分鍾的進球將比賽拖入加時。加時賽第101分鍾,赫斯特禁區內接隊友傳球後轉身抽『射』,皮球擊中門框下沿後彈地而出,當值主裁判瑞士人丁斯特判罰進球有效。
英格蘭因此士氣大振,隨後在第120分鍾,赫斯特梅開二度,最終東道主以4∶2力克德國首次捧起世界杯冠軍獎杯。
時至今日,談及那粒“進球”,當時在場上的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依舊聲稱“球沒過門線”。
赫斯特的那腳球到底過了門線沒?至今英德依然各執一詞。
德國人詛咒赫斯特,不過,對於英格蘭來說,在決賽中打入爭議入球,也完成了帽子戲法的赫斯特是英格蘭的‘國家英雄’,而德國隊的傳奇人物,前鋒烏韋.席勒在退場的時候則被打擊的幾近虛脫,耷拉著腦袋走下球場。結果這一幕被攝影師拍了下來,英格蘭的媒體們也對憤怒而不甘心的德國人大加奚落,時不時的拿這張照片來調侃兩句。
不過,在1966年的這場世界杯決賽之後,也許是那個‘門線進球’耗盡了英格蘭的好運氣,在這之後,英格蘭和德國每一次在大賽中遭遇,杯具的總是英格蘭。用德國人的說法,那就是,英國佬用接近半個世紀的淚水,來為‘門線懸案’偷走德國的冠軍……而‘還債’。
1970年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英格蘭隊在2:0領先的大好形勢下,被德國隊的旗幟『性』球星貝肯鮑爾率領德國人上演了絕地反擊的好戲,連入三球,將英格蘭淘汰出局。
兩年之後的1972年,英格蘭的足球聖地溫布利球場在歐洲杯預選賽中被德國人攻陷,德國隊戰勝英格蘭的最大功臣依然是他們的頭號球星貝肯鮑爾,這場比賽的比分是德國客場3:1戰勝了英格蘭。以至於,驕傲的英國人,也無奈的在賽後,把‘足球皇帝’這個稱號送給了貝肯鮑爾,可以想象,此時的英格蘭人是多麽的無奈。
1990年世界杯,英格蘭隊明星雲集,普拉特、加斯科因、萊因克爾和比爾茲利組成的攻擊陣容更是無堅不摧。然而時隔24年後再進四強的英格蘭隊,卻再一次碰上了宿敵聯邦德國。布雷默第59分鍾用任意球為德國隊首開記錄,萊因克爾在第80分鍾打入扳平的一球。
比賽進入了殘酷的點球大戰。聯邦德國隊派出的布雷默、馬特烏斯、裏德爾和托恩全部命中,英格蘭隊的皮爾斯和瓦德爾則先後罰丟。這次的點球大戰之痛,深深地烙在英格蘭人的心裏。
而六年之後的1996年,英格蘭在自己家門口舉行的歐洲杯,英格蘭隊被認為是奪冠大熱門,不過,這一次,將英格蘭淘汰出局的還是他們的死敵德國人,德國人頑強的把東道主英格蘭拖入了點球決戰,在點球大戰中,英格蘭人心理全麵崩潰,在家門口飲恨。
淘汰了東道主英格蘭,《圖片報》次日得意洋洋地給英格蘭提出了11個‘問題’,其中包括:“為什麽你們的殖民地都能在板球上贏你們?英格蘭人上一次贏得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是啥時候?你們英國人為啥洗桑拿還老穿著泳衣?”
很顯然,這是德國人對於1966年的英格蘭世界杯決賽後英格蘭人肆無忌憚的嘲諷德國的報複。
而德國隊的門將科普克則借賽前英格蘭媒體刊登的加斯科因戴著頭盔上前線的照片,嘲笑英格蘭人的大頭症,“他們什麽時候才能找到合適自己腦袋的頭盔啊?”
據說加斯科因得知後,大吼著要掐死科普克,並且宣稱永遠不會原諒德國佬。
不過,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決賽中德國和英格蘭的比賽之後,此後數十年英格蘭和德國之間的多次交鋒中,英德之戰的最大比分差距都從未超過3個球。唯有2001年9月1日的那場比賽是個例外。
在韓日世界杯預選賽上,坐鎮主場的德國隊迎來了老對手英格蘭。上半時第6分鍾,高中鋒揚克爾就為德國隊先拔頭籌,卻沒想到此後的比賽完全成為了英格蘭人的天下。正值巔峰的歐文用帽子戲法羞辱了卡恩,而傑拉德和赫斯基這兩員利物浦大將也先後得分,一場5∶1的狂勝,成就了至今仍為英媒津津樂道的‘慕尼黑大捷’。
當然了,德國人對於這場失利的回應是,這隻是一場普普通通的預選賽,德國隊顯然不在狀態,沒有發揮好,用一句俗話說,就是‘逗你玩兒’。
而在英格蘭。有關足壇地經典語錄也多和德國有關。
比如在1966年世界杯上。著名英國評論員肯尼特.沃爾斯滕霍姆說了一句形容日耳曼人的堅韌『性』格的著名的話:“他們以為一切都結束了,可德國人又站了起來!”
“1990年地世界杯英格蘭被德國點球淘汰之後,英格蘭頭號『射』手萊因克爾也曾無奈地說:“足球就是一項二十二個人比賽,但最後總是德國人獲勝的運動。”
就連俄羅斯人也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湊熱鬧,俄羅斯國內對於歐洲杯決賽英格蘭vs德國的比賽極為關注,《莫斯科論壇報》就說,“德國人害怕俄羅斯,鄙視法國人,但仇恨英國人。”
被英格蘭淘汰的西班牙人,談到英格蘭和德國的這場歐洲杯決賽,他們這樣說——
“英國人記得倫敦大轟炸,德國人則記得德累斯頓大轟炸。戰爭結束了,兩國的敵對在足球大戰中發酵,決賽?這就是戰爭減去開槍。”
一句話,2008年歐洲杯決賽——英格蘭vs德國:
百年的世仇,躁動的**,幾億人關注的焦點……
六月二十八日,《泰晤士報》的頭版,使用了二戰時期的老照片,王太後站在轟炸廢墟中大聲問,“我們能夠打贏德國嗎?”
李銳和貝克漢姆等人在那裏高舉右臂大聲吼,“我們能!”
bbc當日的廣播題是:戰爭的腳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