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便聽聞人言,我族乃遭天譴之族,身背詛咒而生。數百年來,常有族人無故瘋癲,死於非命者無數。其死狀會映入他人夢中,詛咒藉由夢境,轉移至他人之身。我族世代困於此詭命輪回之中,曆經數百年而無從逃脫。
但,似我族這般的束身自好、規行矩步,絕非他人口中,乃遭天譴之族,更不會身背如此淒慘之宿命。
我深感此事必有蹊蹺,之所以受此詭命詛咒,其中必有緣由。於是,開始著手搜集一切關於我族之消息,寄望於能在其中有所發現。但不成想,經過一番抽絲剝繭,所得一切線索,卻最終將答案指向了我族本身。
原來,族中隱藏著一個驚天的秘密。而它,則揭示了我族世代被詭命纏身的真正原因。所謂詭命詛咒,全因一宗名為‘天保九如’的稀世之寶而起。”
翻開淩斡手劄,這映入眼簾的第一段話,就讓我一驚,心情也變得忐忑起來。而這本手劄中所講述的秘密,也讓人有些不寒而栗。
相傳,族中曾有一物傳家,族人稱之為‘天保骨譜’。此物共為三塊,自古以來,便由我族代代相傳。且世代為此立誓:‘寧失性命、不丟此物’。
族人隻知其為家傳之物,但其究竟從何而來,因何奉其為聖物,又為何要舍命保全則完全不得而知。偶爾有人問及此事,族中長者亦都避而不談,甚是神秘。
至我族先祖萬俟淩一輩,其對於骨譜來曆,產生濃厚興趣。經多年探究,終有所獲。原來,世間有一失蹤已久的聖物,名曰‘天保九如’,乃上天恩賜之祥瑞之物。據說此寶被藏於一處神秘地宮之中,後人遍尋天下均不能得其所蹤。而骨譜上所刻圖紋,恰恰是該神秘地宮位置與進入其中的通路。
得知此事,先祖萬俟淩喜出望外,為能獲此至寶而心生歡喜。此後,多次派人進入地宮,欲將寶物取出。但最終非但毫無所獲,而且探寶之人能得以全身而歸者亦是寥寥。
據探寶之人所說,曾在地宮之中尋獲此寶,數人均稱親眼見到,有人無意間對此寶說出心中所望,其願片刻後即變為現實。眾人見此狀,瞠目結舌,認為遇到神跡,當即跪拜在地。不成想,許願之人瞬時便莫名其妙地痛苦狂奔,口中囈語連連,最終一頭撞死在石柱之上,死狀極為恐怖。
探寶之人信誓旦旦,對此眾口一詞且言之鑿鑿,但族人卻認為其所述之事過於怪異,認為這僅是其遭受過度刺激後的瘋癲囈語而已,並未太過在意。
然而,此後探寶之人所發生的變故,則更加令人匪夷所思。這些人中不斷有人無端瘋癲囈語,且無法治愈。在不久後便會在其親人的夢中離奇死去。而夢見其死狀的親人,短則數天,長則十數年,也會死於相同的噩夢之中。
直至此事,萬俟淩才發現,探寶之事已給族人帶來了一場不可逆轉的災難。於是停止了探寶之舉。同事,為防止禍及其他族人,他將探寶之人及其親屬,全部集中在一處秘密的別院之中,從此不許外人與其接觸。
先祖萬俟淩,自覺族人遭此橫禍,皆因其冒險探寶而起,內心深感愧疚。更不甘心族人就此在詭命之中沉淪,故將族業全部交予長子看管,自己則搬入別院之中。自此後,其四處搜集有關天保九如的信息,以期從中找到破解之法,助族人擺脫詭命糾纏,但窮盡所能,苦研多年後仍不得其中奧秘。
後來,先祖探寶之事外泄,坊間議論紛紛,眾人皆言我族因驚動地宮之物而遭受的天譴。更有不軌之徒,對骨譜躍躍欲試,試圖偷盜。先祖心感不安,為防骨譜落入歹人之手,故舉家遷至狼山溝。並將改姓為‘淩’,自此隱姓埋名,僅其長子知曉其住處。
時近垂暮之年,萬俟淩自覺時日無多,遂在宅院以西十裏的荒地之中,修建一座密室,將族誌、骨譜及其畢生所研隱藏於此,並將其搜集所得,及數十年觀察,悉數整理,並記錄成冊,寫就一本《異人誌》,寄望後人能夠於其中找出答案。後在密室之上興建家廟,用以掩人耳目。並告知族人:“族中後代,若有最為心純、誌堅、慧盛之輩,其必為天選之人,定要讓其進入此密室之中,以完成萬俟淩的未盡之事。”
而淩斡,作為天選之人,在年少時被帶進密室,通讀萬俟淩《異人誌》。在將族人所發生之怪事,結合《異人誌》中對此人的脾性記載,進行深入研究之後,終於透過一些蛛絲馬跡,發現了詭命與天保九如之間的某些微妙關聯。
雖然,《異人誌》中所載,族人之蹊蹺變故與離奇死因看似各不相同,但細想之下,卻多有類似之處。總結下來,不外乎五種心念作祟,即佛家所言的人心五毒“貪、嗔、癡、慢、疑”。
貪者生性貪婪,被貪圖之事的負麵情緒吞噬,整日掙紮在痛苦之中,最終支撐不住而崩潰,以死逃避。
嗔者生性暴虐,被體內戾氣吞噬心性,稍有不順便大發雷霆,對周遭一切充滿恨意,更有甚者或戕害族人。
癡者生性執迷,始終重複做同一件事,日複一日,陷入一種自我的輪回之中,無法解脫。
慢者生性自負,終日沉浸在自我意識編織的臆想世界,形同夢遊,無法自拔。
疑者生性多疑,愈發膽小,終日躲藏,拒絕他人接近。甚至因懷疑餐食為毒物而拒絕進食。
發現這些關聯後,淩斡對所謂‘天保九如’也產生了懷疑。他覺得,‘天保九如’或許並非傳言所講,為天賜祥瑞之物。經過仔細思量,淩斡最終做出了大膽推測:所謂天保九如之力,其實分為陰陽兩極。
其至陽之極主福,能夠將人心之所願映入現實,轉變為可觸及之未來。而至陰之極主邪,會將人內心之中的毒念無限放大,並逐步侵蝕人心,直至心性被完全吞噬。侵蝕亦因此人心性強大與否,時間也有所不同,多則十數年,少則立時當刻便會徹底吞噬。心性喪失之人,內心漸漸被毒念所主導,多數將死於非命。
天保九如之陰陽兩極,共生共存,且相生相克。唯有真正心誌強大之人,才能平衡兩極之力,不被其所侵蝕。
而陰邪之力的可怕之處,並不僅在於侵蝕人心的作用,而是它會像病毒一樣傳播,一旦侵入人心,便無法擺脫。而且一切均在潛移默化之中發生,極其不易被人發覺。
雖然探寶之事早已停止,但仍未能擺脫詭命糾纏,可見陰邪之力的影響並未因遠離地宮而消失。淩斡認為,之所以陰邪之力沒有消失,必是因為陽福之極仍存。
消除陰邪的唯一出路,就是重返地宮之中,找到並徹底毀掉天保九如,消除其陽福之極,陰邪之力才會隨之一同消失,困擾我族的詭命詛咒也就能夠從此消除。
隨後,淩斡按照骨譜所刻圖紋,描繪出地宮之圖,決心隻身前往,欲憑借一己之力,終結縈繞族人心頭數百年的詭異宿命。臨行之時,淩斡將其多年研究所得寫成一本《淩斡手劄》,藏於密室之中。
同時,為防止再有後人冒險探寶,淩斡將三塊骨譜殘片,分別交予親信之人,命其帶往戈壁荒灘,幽穀深山以及寒峰雪嶺三處杳無人煙之地修建秘宮,將骨譜深藏其中。並警告說‘秘宮中之骨譜,絕不可帶離,若有違誓,吾族必誅之!’
並且留下絕筆書一封,內言:“此次我抱定必死之決心前去地宮探寶,如若功成而歸,我族之詭命詛咒便可化解。若其未能歸來,則必是已遭不測。家傳之骨譜殘片為破解我族詭命之關鍵,為防歹人覬覦,我已將其分別隱匿,並在一地圖之中,標示其位置。待到我族後代中,天命之人出現,切記令其去到我族之地,於破曉之位,尋至陽數之極處方可找到。我之未盡之事,應交由得此圖者去完成。”
做完此事,淩斡便隻身離開狼山溝,自此再也沒有回來。
看到這裏,我終於明白了。父母及祖父所遇宿命,在數百年前就已注定。而從父親的遭遇可以看出,淩斡此去,必是沒有完成。而我的父親,在知道真相之後,也肯定試圖與這宿命抗爭,但卻失敗了。父親之所以在臨終時將此事托付於我,是因為他心中相信,自己的兒子是天命之人,能夠打破這個宿命。
此時在我心中,已是百感交集。我明白,如果自己不能解除這個詛咒,那麽我自己,甚至我今後的家人,都將掙紮在這無情的宿命中,而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竭盡所能地去挑戰他、戰勝他!但是,我真的有這個能力和宿命對抗麽?
我輕輕合上了手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但,似我族這般的束身自好、規行矩步,絕非他人口中,乃遭天譴之族,更不會身背如此淒慘之宿命。
我深感此事必有蹊蹺,之所以受此詭命詛咒,其中必有緣由。於是,開始著手搜集一切關於我族之消息,寄望於能在其中有所發現。但不成想,經過一番抽絲剝繭,所得一切線索,卻最終將答案指向了我族本身。
原來,族中隱藏著一個驚天的秘密。而它,則揭示了我族世代被詭命纏身的真正原因。所謂詭命詛咒,全因一宗名為‘天保九如’的稀世之寶而起。”
翻開淩斡手劄,這映入眼簾的第一段話,就讓我一驚,心情也變得忐忑起來。而這本手劄中所講述的秘密,也讓人有些不寒而栗。
相傳,族中曾有一物傳家,族人稱之為‘天保骨譜’。此物共為三塊,自古以來,便由我族代代相傳。且世代為此立誓:‘寧失性命、不丟此物’。
族人隻知其為家傳之物,但其究竟從何而來,因何奉其為聖物,又為何要舍命保全則完全不得而知。偶爾有人問及此事,族中長者亦都避而不談,甚是神秘。
至我族先祖萬俟淩一輩,其對於骨譜來曆,產生濃厚興趣。經多年探究,終有所獲。原來,世間有一失蹤已久的聖物,名曰‘天保九如’,乃上天恩賜之祥瑞之物。據說此寶被藏於一處神秘地宮之中,後人遍尋天下均不能得其所蹤。而骨譜上所刻圖紋,恰恰是該神秘地宮位置與進入其中的通路。
得知此事,先祖萬俟淩喜出望外,為能獲此至寶而心生歡喜。此後,多次派人進入地宮,欲將寶物取出。但最終非但毫無所獲,而且探寶之人能得以全身而歸者亦是寥寥。
據探寶之人所說,曾在地宮之中尋獲此寶,數人均稱親眼見到,有人無意間對此寶說出心中所望,其願片刻後即變為現實。眾人見此狀,瞠目結舌,認為遇到神跡,當即跪拜在地。不成想,許願之人瞬時便莫名其妙地痛苦狂奔,口中囈語連連,最終一頭撞死在石柱之上,死狀極為恐怖。
探寶之人信誓旦旦,對此眾口一詞且言之鑿鑿,但族人卻認為其所述之事過於怪異,認為這僅是其遭受過度刺激後的瘋癲囈語而已,並未太過在意。
然而,此後探寶之人所發生的變故,則更加令人匪夷所思。這些人中不斷有人無端瘋癲囈語,且無法治愈。在不久後便會在其親人的夢中離奇死去。而夢見其死狀的親人,短則數天,長則十數年,也會死於相同的噩夢之中。
直至此事,萬俟淩才發現,探寶之事已給族人帶來了一場不可逆轉的災難。於是停止了探寶之舉。同事,為防止禍及其他族人,他將探寶之人及其親屬,全部集中在一處秘密的別院之中,從此不許外人與其接觸。
先祖萬俟淩,自覺族人遭此橫禍,皆因其冒險探寶而起,內心深感愧疚。更不甘心族人就此在詭命之中沉淪,故將族業全部交予長子看管,自己則搬入別院之中。自此後,其四處搜集有關天保九如的信息,以期從中找到破解之法,助族人擺脫詭命糾纏,但窮盡所能,苦研多年後仍不得其中奧秘。
後來,先祖探寶之事外泄,坊間議論紛紛,眾人皆言我族因驚動地宮之物而遭受的天譴。更有不軌之徒,對骨譜躍躍欲試,試圖偷盜。先祖心感不安,為防骨譜落入歹人之手,故舉家遷至狼山溝。並將改姓為‘淩’,自此隱姓埋名,僅其長子知曉其住處。
時近垂暮之年,萬俟淩自覺時日無多,遂在宅院以西十裏的荒地之中,修建一座密室,將族誌、骨譜及其畢生所研隱藏於此,並將其搜集所得,及數十年觀察,悉數整理,並記錄成冊,寫就一本《異人誌》,寄望後人能夠於其中找出答案。後在密室之上興建家廟,用以掩人耳目。並告知族人:“族中後代,若有最為心純、誌堅、慧盛之輩,其必為天選之人,定要讓其進入此密室之中,以完成萬俟淩的未盡之事。”
而淩斡,作為天選之人,在年少時被帶進密室,通讀萬俟淩《異人誌》。在將族人所發生之怪事,結合《異人誌》中對此人的脾性記載,進行深入研究之後,終於透過一些蛛絲馬跡,發現了詭命與天保九如之間的某些微妙關聯。
雖然,《異人誌》中所載,族人之蹊蹺變故與離奇死因看似各不相同,但細想之下,卻多有類似之處。總結下來,不外乎五種心念作祟,即佛家所言的人心五毒“貪、嗔、癡、慢、疑”。
貪者生性貪婪,被貪圖之事的負麵情緒吞噬,整日掙紮在痛苦之中,最終支撐不住而崩潰,以死逃避。
嗔者生性暴虐,被體內戾氣吞噬心性,稍有不順便大發雷霆,對周遭一切充滿恨意,更有甚者或戕害族人。
癡者生性執迷,始終重複做同一件事,日複一日,陷入一種自我的輪回之中,無法解脫。
慢者生性自負,終日沉浸在自我意識編織的臆想世界,形同夢遊,無法自拔。
疑者生性多疑,愈發膽小,終日躲藏,拒絕他人接近。甚至因懷疑餐食為毒物而拒絕進食。
發現這些關聯後,淩斡對所謂‘天保九如’也產生了懷疑。他覺得,‘天保九如’或許並非傳言所講,為天賜祥瑞之物。經過仔細思量,淩斡最終做出了大膽推測:所謂天保九如之力,其實分為陰陽兩極。
其至陽之極主福,能夠將人心之所願映入現實,轉變為可觸及之未來。而至陰之極主邪,會將人內心之中的毒念無限放大,並逐步侵蝕人心,直至心性被完全吞噬。侵蝕亦因此人心性強大與否,時間也有所不同,多則十數年,少則立時當刻便會徹底吞噬。心性喪失之人,內心漸漸被毒念所主導,多數將死於非命。
天保九如之陰陽兩極,共生共存,且相生相克。唯有真正心誌強大之人,才能平衡兩極之力,不被其所侵蝕。
而陰邪之力的可怕之處,並不僅在於侵蝕人心的作用,而是它會像病毒一樣傳播,一旦侵入人心,便無法擺脫。而且一切均在潛移默化之中發生,極其不易被人發覺。
雖然探寶之事早已停止,但仍未能擺脫詭命糾纏,可見陰邪之力的影響並未因遠離地宮而消失。淩斡認為,之所以陰邪之力沒有消失,必是因為陽福之極仍存。
消除陰邪的唯一出路,就是重返地宮之中,找到並徹底毀掉天保九如,消除其陽福之極,陰邪之力才會隨之一同消失,困擾我族的詭命詛咒也就能夠從此消除。
隨後,淩斡按照骨譜所刻圖紋,描繪出地宮之圖,決心隻身前往,欲憑借一己之力,終結縈繞族人心頭數百年的詭異宿命。臨行之時,淩斡將其多年研究所得寫成一本《淩斡手劄》,藏於密室之中。
同時,為防止再有後人冒險探寶,淩斡將三塊骨譜殘片,分別交予親信之人,命其帶往戈壁荒灘,幽穀深山以及寒峰雪嶺三處杳無人煙之地修建秘宮,將骨譜深藏其中。並警告說‘秘宮中之骨譜,絕不可帶離,若有違誓,吾族必誅之!’
並且留下絕筆書一封,內言:“此次我抱定必死之決心前去地宮探寶,如若功成而歸,我族之詭命詛咒便可化解。若其未能歸來,則必是已遭不測。家傳之骨譜殘片為破解我族詭命之關鍵,為防歹人覬覦,我已將其分別隱匿,並在一地圖之中,標示其位置。待到我族後代中,天命之人出現,切記令其去到我族之地,於破曉之位,尋至陽數之極處方可找到。我之未盡之事,應交由得此圖者去完成。”
做完此事,淩斡便隻身離開狼山溝,自此再也沒有回來。
看到這裏,我終於明白了。父母及祖父所遇宿命,在數百年前就已注定。而從父親的遭遇可以看出,淩斡此去,必是沒有完成。而我的父親,在知道真相之後,也肯定試圖與這宿命抗爭,但卻失敗了。父親之所以在臨終時將此事托付於我,是因為他心中相信,自己的兒子是天命之人,能夠打破這個宿命。
此時在我心中,已是百感交集。我明白,如果自己不能解除這個詛咒,那麽我自己,甚至我今後的家人,都將掙紮在這無情的宿命中,而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竭盡所能地去挑戰他、戰勝他!但是,我真的有這個能力和宿命對抗麽?
我輕輕合上了手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