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運時,中國人過春節,左右離不開團圓二字,在外遊子每逢此時,全都踏上旅途,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說實話我還挺羨慕那些外地人的,”曉曉說,“你看車站裏的那些往家趕的人,瞧他們的眼神,滿滿的喜悅和期待,看的我都快哭了,我是從來沒有過這種體會。”
“是啊,忙了一年終於可以回家看望父母,見一見愛人和孩子,那種久別就要重逢的歡喜實在讓人羨慕,從來沒有那樣的經曆。”韓韌也無不感慨。
“春運春運,每年的這個時候電視上鋪天蓋地都是這些。”不凡夾起一片羊肉,看著電視新聞裏一名記者在火車站裏采訪那些回家過年的旅人。
“可惜我們從來沒有感受過春運”秋兒也傷感起來,“我們沒有歸途,沒有故鄉,沒有親人。”
外麵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火鍋店裏卻溫暖如春,不凡他們四人圍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火鍋,喝著溫的暖暖的酒,一邊聊天,一邊看電視。
“什麽時候我也感受一下春運,”曉曉說,“我也去外地工作,感受回家與親人團聚的那份歡喜,可惜我也沒有什麽親人,我就隻有奶奶。”
“你好歹有家有個奶奶,我們仨從來都沒有家,沒有家人……哎!”韓韌給自己斟滿酒,一飲而盡。
“不是還有我和秋兒呢嘛,”不凡給韓韌夾菜,“啥時也學會了自怨自艾、多愁善感這一套?”
“喝酒喝酒……”韓韌給大家斟酒,“快過年了,咱不說這些掃興的話。”
“對了,你們除夕去我家吃飯唄,咱也吃團圓飯。”曉曉滿懷期待地看著他們三人。
“算了,大過年的,多打擾啊。”韓韌擺擺手。
“哎呀,不打擾不打擾,我跟我奶奶兩人過年也淒涼的,你們要是過來,我倆總算可以熱鬧熱鬧了。每年都冷清死了。”曉曉不停地懇求。
“好吧,盛情難卻,我們答應了吧!”不凡看著韓韌和秋兒。
他倆點點頭,曉曉喜不自禁。
電視裏的畫麵是一起春運路上的車禍,一輛大巴車出事,現場狀況慘烈無比。
天氣冷的直凍手,天黑壓壓的,北風呼呼地吹,小梅憂心忡忡地瞅著窗外,這地上的積雪老厚了,怕是還有一場暴雪,孩他爸這會兒正在回家的路上,要是遇上這樣的惡劣天氣,可多不方便啊,車怕是也不好開吧。
小梅家地處東北的黑龍江農村,丈夫老馬自從遠離家鄉,去了南方的城市打工,每年隻能在春節的時候回一次家。小梅帶著倆孩子,守著公公婆婆,一家老小的開支全指著丈夫的工資,好在老馬的工資還算可以,所以一家人過的倒也寬裕,本來在農村生活也花不了多少錢,瓜果蔬菜糧食莊稼都是自家地裏種的,雞鴨鵝豬啊羊啊家裏都有養,隻要老人孩子不生大病,開銷倒不大。
唯一讓小梅放不下心的就是遠在千裏之外的丈夫,一個人離鄉背井去陌生的城市為了一家的生計打拚,沒日沒夜地拚命幹活,身邊也沒個知冷知熱體己之人,從來對家裏報喜不報憂,這份千裏之外的牽掛和思念常常讓小梅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啊,又到春節了,丈夫快回家過年了!小梅早早準備了年貨和吃的東西,臘肉早就醃好掛在院裏,雞肉鴨肉鵝肉……新宰的羊還有集市上買的牛肉都凍在雪地裏……糖果瓜子等一應俱全。
路途太遙遠了,老馬在路上就得花上個兩三天,先做火車,然後換乘大巴,再走上一個小時的土路,就可以到家了!
昨天老馬上車前跟小梅通了電話,說是年三十下午就能到家,小梅激動地好幾天都沒有睡好了,不知道老馬胖了還是瘦了,是不是變老了,變得憔悴了……
兩個孩子一個十二歲,一個才七歲,他們從放寒假開始就不住的問媽媽:爸爸什麽時候回來?爸爸會給他們帶什麽禮物?爸爸在的那個大城市是不是很漂亮,那兒的高樓大廈是不是像電視裏看到的那樣……小梅的公公婆婆每天也要嘀咕好多遍:娃要回來了,吃的準備的夠嗎?娃最愛吃肉了,要不要再去集市上拉點肉回來?
家裏宰了豬和羊了,雞鴨鵝都有,夠了夠了。小梅樂嗬嗬地告訴公婆。
年三十終於到了,小梅早早起床,梳洗完畢,哼著小曲把家裏的活幹完,裏裏外外又好好收拾了一遍,然後和公公婆婆忙著包餃子,到了下午,外麵飄起了鵝毛大雪,小梅看了看時間,老馬差不多快到了,她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戴上圍巾口罩還有手套,去村口等老馬,孩子們也嚷嚷著要去,“外麵冷,乖,在家等爸爸!”小梅溫柔的說,可是架不住孩子們再三地懇求,小梅隻好把倆孩子厚厚實實地武裝起來,折騰了好一會兒,確認他們不會被凍到一點,才領著他們出了門。
雪越下越大,小梅和孩子在村口翹首以盼,眼看半小時過去了,還沒有看到丈夫的身影,小梅怕把孩子凍著了,就拉著他們回了家,把孩子送回去後,小梅又一次衝進風雪中,站在村口焦急而有期待地等著,張望著,希望可以看到遠處丈夫的身影。
真是冷啊,小梅凍的手腳都僵硬了,她在原地又蹦又跳,以此獲得熱量。
天很快就黑透,風雪絲毫沒有減弱,北風嘶吼,大雪肆虐,已經八點了,春晚都開始了,可是老馬始終沒有出現,小梅一次又一次撥打老馬的號碼,老馬的手機竟然關機了,想必沒電了吧,旅途這麽長,充電的地方都沒有。
小梅怕家裏的公婆擔心,隻好先回去。
剛要抬腳,忽然聽見有人叫她,“小梅!”
小梅驚喜大叫:啊!是老馬,老馬回來了!
小梅高興的上前抱住老馬,“哎呀,你終於到家了!把我急死了!快回去,凍壞了吧!餓嗎?哎!回去再說!”
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炕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春晚,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除夕夜的團圓飯啊,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占據著多麽重要的地位嗬,!我們一路上奔波勞累,不辭辛苦,擠火車,趕大巴,寒風中騎摩托車,人群中奮力奔跑……拖著行李,帶著積攢一年的對親人的思念歸心似箭,一路馬不停蹄地朝著那個叫做“家”的地方奔跑,不就是為了能趕上這頓年夜飯嗎?特別對於這些離家千裏的遊子們來說,和家人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充滿歡聲笑語的團圓飯,是他們一年到頭最熱切的渴望,是他們在外辛苦打拚時的動力……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說實話我還挺羨慕那些外地人的,”曉曉說,“你看車站裏的那些往家趕的人,瞧他們的眼神,滿滿的喜悅和期待,看的我都快哭了,我是從來沒有過這種體會。”
“是啊,忙了一年終於可以回家看望父母,見一見愛人和孩子,那種久別就要重逢的歡喜實在讓人羨慕,從來沒有那樣的經曆。”韓韌也無不感慨。
“春運春運,每年的這個時候電視上鋪天蓋地都是這些。”不凡夾起一片羊肉,看著電視新聞裏一名記者在火車站裏采訪那些回家過年的旅人。
“可惜我們從來沒有感受過春運”秋兒也傷感起來,“我們沒有歸途,沒有故鄉,沒有親人。”
外麵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火鍋店裏卻溫暖如春,不凡他們四人圍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火鍋,喝著溫的暖暖的酒,一邊聊天,一邊看電視。
“什麽時候我也感受一下春運,”曉曉說,“我也去外地工作,感受回家與親人團聚的那份歡喜,可惜我也沒有什麽親人,我就隻有奶奶。”
“你好歹有家有個奶奶,我們仨從來都沒有家,沒有家人……哎!”韓韌給自己斟滿酒,一飲而盡。
“不是還有我和秋兒呢嘛,”不凡給韓韌夾菜,“啥時也學會了自怨自艾、多愁善感這一套?”
“喝酒喝酒……”韓韌給大家斟酒,“快過年了,咱不說這些掃興的話。”
“對了,你們除夕去我家吃飯唄,咱也吃團圓飯。”曉曉滿懷期待地看著他們三人。
“算了,大過年的,多打擾啊。”韓韌擺擺手。
“哎呀,不打擾不打擾,我跟我奶奶兩人過年也淒涼的,你們要是過來,我倆總算可以熱鬧熱鬧了。每年都冷清死了。”曉曉不停地懇求。
“好吧,盛情難卻,我們答應了吧!”不凡看著韓韌和秋兒。
他倆點點頭,曉曉喜不自禁。
電視裏的畫麵是一起春運路上的車禍,一輛大巴車出事,現場狀況慘烈無比。
天氣冷的直凍手,天黑壓壓的,北風呼呼地吹,小梅憂心忡忡地瞅著窗外,這地上的積雪老厚了,怕是還有一場暴雪,孩他爸這會兒正在回家的路上,要是遇上這樣的惡劣天氣,可多不方便啊,車怕是也不好開吧。
小梅家地處東北的黑龍江農村,丈夫老馬自從遠離家鄉,去了南方的城市打工,每年隻能在春節的時候回一次家。小梅帶著倆孩子,守著公公婆婆,一家老小的開支全指著丈夫的工資,好在老馬的工資還算可以,所以一家人過的倒也寬裕,本來在農村生活也花不了多少錢,瓜果蔬菜糧食莊稼都是自家地裏種的,雞鴨鵝豬啊羊啊家裏都有養,隻要老人孩子不生大病,開銷倒不大。
唯一讓小梅放不下心的就是遠在千裏之外的丈夫,一個人離鄉背井去陌生的城市為了一家的生計打拚,沒日沒夜地拚命幹活,身邊也沒個知冷知熱體己之人,從來對家裏報喜不報憂,這份千裏之外的牽掛和思念常常讓小梅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啊,又到春節了,丈夫快回家過年了!小梅早早準備了年貨和吃的東西,臘肉早就醃好掛在院裏,雞肉鴨肉鵝肉……新宰的羊還有集市上買的牛肉都凍在雪地裏……糖果瓜子等一應俱全。
路途太遙遠了,老馬在路上就得花上個兩三天,先做火車,然後換乘大巴,再走上一個小時的土路,就可以到家了!
昨天老馬上車前跟小梅通了電話,說是年三十下午就能到家,小梅激動地好幾天都沒有睡好了,不知道老馬胖了還是瘦了,是不是變老了,變得憔悴了……
兩個孩子一個十二歲,一個才七歲,他們從放寒假開始就不住的問媽媽:爸爸什麽時候回來?爸爸會給他們帶什麽禮物?爸爸在的那個大城市是不是很漂亮,那兒的高樓大廈是不是像電視裏看到的那樣……小梅的公公婆婆每天也要嘀咕好多遍:娃要回來了,吃的準備的夠嗎?娃最愛吃肉了,要不要再去集市上拉點肉回來?
家裏宰了豬和羊了,雞鴨鵝都有,夠了夠了。小梅樂嗬嗬地告訴公婆。
年三十終於到了,小梅早早起床,梳洗完畢,哼著小曲把家裏的活幹完,裏裏外外又好好收拾了一遍,然後和公公婆婆忙著包餃子,到了下午,外麵飄起了鵝毛大雪,小梅看了看時間,老馬差不多快到了,她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戴上圍巾口罩還有手套,去村口等老馬,孩子們也嚷嚷著要去,“外麵冷,乖,在家等爸爸!”小梅溫柔的說,可是架不住孩子們再三地懇求,小梅隻好把倆孩子厚厚實實地武裝起來,折騰了好一會兒,確認他們不會被凍到一點,才領著他們出了門。
雪越下越大,小梅和孩子在村口翹首以盼,眼看半小時過去了,還沒有看到丈夫的身影,小梅怕把孩子凍著了,就拉著他們回了家,把孩子送回去後,小梅又一次衝進風雪中,站在村口焦急而有期待地等著,張望著,希望可以看到遠處丈夫的身影。
真是冷啊,小梅凍的手腳都僵硬了,她在原地又蹦又跳,以此獲得熱量。
天很快就黑透,風雪絲毫沒有減弱,北風嘶吼,大雪肆虐,已經八點了,春晚都開始了,可是老馬始終沒有出現,小梅一次又一次撥打老馬的號碼,老馬的手機竟然關機了,想必沒電了吧,旅途這麽長,充電的地方都沒有。
小梅怕家裏的公婆擔心,隻好先回去。
剛要抬腳,忽然聽見有人叫她,“小梅!”
小梅驚喜大叫:啊!是老馬,老馬回來了!
小梅高興的上前抱住老馬,“哎呀,你終於到家了!把我急死了!快回去,凍壞了吧!餓嗎?哎!回去再說!”
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炕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春晚,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除夕夜的團圓飯啊,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占據著多麽重要的地位嗬,!我們一路上奔波勞累,不辭辛苦,擠火車,趕大巴,寒風中騎摩托車,人群中奮力奔跑……拖著行李,帶著積攢一年的對親人的思念歸心似箭,一路馬不停蹄地朝著那個叫做“家”的地方奔跑,不就是為了能趕上這頓年夜飯嗎?特別對於這些離家千裏的遊子們來說,和家人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充滿歡聲笑語的團圓飯,是他們一年到頭最熱切的渴望,是他們在外辛苦打拚時的動力……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