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提出宮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 作者:一頁非常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承乾搖了搖頭:“兒臣也不清楚突厥的具體情況,依兒臣猜想,可能是最近發生了什麽天災。”
“天災?”李世民雙眼一亮,拍桌道,“倒是極有可能!”
他想了想,又道:“前陣子我大唐水災、旱災不斷,那突厥人自然也經曆了天災。”
李承乾接著道:“所以,兒臣判斷,突厥國內目前一片蕭條,短時間內,怕是難以組織大軍,向我大唐進犯。”
李世民點頭:“不錯!如此說來,咱們無需擔心突厥人,更不用賣糧給他們了!”
李承乾又道:“但咱們也不能鬆懈,父皇最好叮囑邊關,做好防備。突厥人無力組織兵力,但不排除有小股力量,因為缺糧狗急跳牆,強行越境搶糧。”
往年常有災荒之年,突厥人越境的記錄。
但這種情況,他們多是小股力量分散襲擊,難以組織起強大的軍力。
隻需做好提防,這些人最多在邊關小打小鬧,決攻不進中原地帶。
“好!”李世民大叫一聲,眼含讚許地看著李承乾,“你近來果真長進不少,眼光長遠,思慮周詳,漸漸地有了太子的模樣了。”
他這般誇獎乃是真心實意,今日來到東宮,本就是因為李世民在兩種意見中難作取舍。
老太監王德一句建議,說不妨聽聽太子的意見,讓李世民決定過來看看。
他本沒打算能在東宮找到答案,最多隻是考教考教太子的眼光與處理政事的能力。
但沒想到,在李承乾這裏,他居然得到了最完美的答案。
心中一高興,李世民又抿了口酒,瞬間心胸大開。
再提起筷子,再夾了桌上的菜,咽了下去。
“咦?你這菜口感酥脆,火候正好,這是怎麽做的?”
剛吃了一口,李世民便覺得這東宮的菜,的確與尚食局的菜大不相同。
似乎味道比他李世民平日的禦膳還要好。
尤其是配上烈酒,這酥脆的口感,正好下酒。
李承乾淡淡道:“這是兒臣命工匠特意打製的炒鍋做出來的菜,另外還添了幾樣調料。”
“哦?”李世民揚了揚眉。
他正準備開口,李承乾已提前道:“兒臣回頭就吩咐下去,讓他們送一份到尚食局。”
李世民心頭一喜,大笑出聲。
“父皇,針對那突厥的情況,兒臣還有一計!”
這時候,李承乾又開口道。
李世民好奇:“這事不是已經解決了嗎?”
李承乾搖了搖頭:“這件事,咱們還可以再作挖掘,父皇可派遣暗探,深入突厥,探知突厥的情況。”
“如若突厥當真受難,咱們可以探查其受災程度,再根據突厥的情況,好做北伐準備。”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聽得這話,李世民猛地一驚:“北伐?現在糧食還未豐收,急著北伐,未免太心急了吧?”
李承乾搖搖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並非即時北伐突厥,但提前做好準備,是很有必要的。若是探知了敵方虛弱,早作北伐準備,待到糧草準備充足,隨時便可大舉北上!”
“不錯!”李世民點頭,深以為然道。
他又連灌了幾口酒,而後仰脖大笑:“我兒果真長大了,如今可獨當一麵了!”
“獨當一麵?”
見李世民這般高興,李承乾突然靈光一現。
獨當一麵,不就可以出宮獨自建府了嗎?
趁這時候李世民高興,得趕緊提出離宮請求,說不定李世民就答應了。
想到這裏,李承乾趕忙將手一拱:“父皇,兒臣還有件事,我那離宮建府的事,不知父皇考慮得怎麽樣了?”
聽得這話,李世民收斂了笑容,他側過頭來,略帶審視地望了望李承乾。
“還惦記著此事?”
李世民稍一沉吟,語重心長道:“承乾,你該知道,朕之所以不許你出宮,是因為五姓七望……”
李承乾沉聲道:“這一點,兒臣自是知曉,兒臣獻糧之舉,已然得罪了世家。”
他隨即語調一揚:“但在長安城中,世家豈敢動粗?”
李世民微眯雙目:“這一點,他們倒是不敢的。隻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生性貪玩,若是出了長安,或是流連城中,讓人抓了行跡,怕會遇上危險。”
李承乾據理力爭:“兒臣自會小心,況且那五姓七望雖然能耐不小,但他們的勢力多分布於地方,在長安城中翻不起大浪。”
他又輕聲一哼:“況且在兒臣看來,解決五姓七望,不過是時間問題,他們已再難和我李唐朝堂作對。”
“哦?”李世民輕揚眉宇,“你有這般自信?”
李承乾輕笑一聲,並不再說話。
李世民看了過來,半晌之後,才緩緩開口:“你說來聽聽,若是能說出個章程來,朕便放你出宮,如何?”
事實上,現在的李世民,對於李承乾離宮之事,已不那麽堅持。
他已從這些天李承乾的表現中,看出他日漸成熟,已有了能獨當一麵的心智與能力。
這時候聽李承乾說起對付世家門閥的計劃,他倒是願意聽一聽,倘若這計法得當,他倒是願意放李承乾離宮開府。
得了允諾,李承乾終於笑了,他一拱手,先是分析世家在大唐的勢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影響朝堂百姓,主要有三點。
“其一,他們掌握了大量田地,如今糧食短缺,田地是極重要的資源,有了田地,便能掌控百姓。”
“其二,世家因為掌握財富,在從前書本紙張昂貴的年代,他們掌控了教育權,壟斷了地方官員。又因為科舉製度需要高官大族保舉,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出自世家,或投身入世家門下。是以,他們在朝堂上的聲音越來越大。
“其三,因為世家千百年來的聲望,他們在百姓心中,地位極高。在很多地方,百姓甚至不認官府衙門,隻認世家大族。”
聽完李承乾的陳訴,李世民連連點頭:“分析得倒也不錯……”
他又抬起頭來:“那麽……你的解決辦法呢?”
“天災?”李世民雙眼一亮,拍桌道,“倒是極有可能!”
他想了想,又道:“前陣子我大唐水災、旱災不斷,那突厥人自然也經曆了天災。”
李承乾接著道:“所以,兒臣判斷,突厥國內目前一片蕭條,短時間內,怕是難以組織大軍,向我大唐進犯。”
李世民點頭:“不錯!如此說來,咱們無需擔心突厥人,更不用賣糧給他們了!”
李承乾又道:“但咱們也不能鬆懈,父皇最好叮囑邊關,做好防備。突厥人無力組織兵力,但不排除有小股力量,因為缺糧狗急跳牆,強行越境搶糧。”
往年常有災荒之年,突厥人越境的記錄。
但這種情況,他們多是小股力量分散襲擊,難以組織起強大的軍力。
隻需做好提防,這些人最多在邊關小打小鬧,決攻不進中原地帶。
“好!”李世民大叫一聲,眼含讚許地看著李承乾,“你近來果真長進不少,眼光長遠,思慮周詳,漸漸地有了太子的模樣了。”
他這般誇獎乃是真心實意,今日來到東宮,本就是因為李世民在兩種意見中難作取舍。
老太監王德一句建議,說不妨聽聽太子的意見,讓李世民決定過來看看。
他本沒打算能在東宮找到答案,最多隻是考教考教太子的眼光與處理政事的能力。
但沒想到,在李承乾這裏,他居然得到了最完美的答案。
心中一高興,李世民又抿了口酒,瞬間心胸大開。
再提起筷子,再夾了桌上的菜,咽了下去。
“咦?你這菜口感酥脆,火候正好,這是怎麽做的?”
剛吃了一口,李世民便覺得這東宮的菜,的確與尚食局的菜大不相同。
似乎味道比他李世民平日的禦膳還要好。
尤其是配上烈酒,這酥脆的口感,正好下酒。
李承乾淡淡道:“這是兒臣命工匠特意打製的炒鍋做出來的菜,另外還添了幾樣調料。”
“哦?”李世民揚了揚眉。
他正準備開口,李承乾已提前道:“兒臣回頭就吩咐下去,讓他們送一份到尚食局。”
李世民心頭一喜,大笑出聲。
“父皇,針對那突厥的情況,兒臣還有一計!”
這時候,李承乾又開口道。
李世民好奇:“這事不是已經解決了嗎?”
李承乾搖了搖頭:“這件事,咱們還可以再作挖掘,父皇可派遣暗探,深入突厥,探知突厥的情況。”
“如若突厥當真受難,咱們可以探查其受災程度,再根據突厥的情況,好做北伐準備。”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聽得這話,李世民猛地一驚:“北伐?現在糧食還未豐收,急著北伐,未免太心急了吧?”
李承乾搖搖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並非即時北伐突厥,但提前做好準備,是很有必要的。若是探知了敵方虛弱,早作北伐準備,待到糧草準備充足,隨時便可大舉北上!”
“不錯!”李世民點頭,深以為然道。
他又連灌了幾口酒,而後仰脖大笑:“我兒果真長大了,如今可獨當一麵了!”
“獨當一麵?”
見李世民這般高興,李承乾突然靈光一現。
獨當一麵,不就可以出宮獨自建府了嗎?
趁這時候李世民高興,得趕緊提出離宮請求,說不定李世民就答應了。
想到這裏,李承乾趕忙將手一拱:“父皇,兒臣還有件事,我那離宮建府的事,不知父皇考慮得怎麽樣了?”
聽得這話,李世民收斂了笑容,他側過頭來,略帶審視地望了望李承乾。
“還惦記著此事?”
李世民稍一沉吟,語重心長道:“承乾,你該知道,朕之所以不許你出宮,是因為五姓七望……”
李承乾沉聲道:“這一點,兒臣自是知曉,兒臣獻糧之舉,已然得罪了世家。”
他隨即語調一揚:“但在長安城中,世家豈敢動粗?”
李世民微眯雙目:“這一點,他們倒是不敢的。隻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生性貪玩,若是出了長安,或是流連城中,讓人抓了行跡,怕會遇上危險。”
李承乾據理力爭:“兒臣自會小心,況且那五姓七望雖然能耐不小,但他們的勢力多分布於地方,在長安城中翻不起大浪。”
他又輕聲一哼:“況且在兒臣看來,解決五姓七望,不過是時間問題,他們已再難和我李唐朝堂作對。”
“哦?”李世民輕揚眉宇,“你有這般自信?”
李承乾輕笑一聲,並不再說話。
李世民看了過來,半晌之後,才緩緩開口:“你說來聽聽,若是能說出個章程來,朕便放你出宮,如何?”
事實上,現在的李世民,對於李承乾離宮之事,已不那麽堅持。
他已從這些天李承乾的表現中,看出他日漸成熟,已有了能獨當一麵的心智與能力。
這時候聽李承乾說起對付世家門閥的計劃,他倒是願意聽一聽,倘若這計法得當,他倒是願意放李承乾離宮開府。
得了允諾,李承乾終於笑了,他一拱手,先是分析世家在大唐的勢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影響朝堂百姓,主要有三點。
“其一,他們掌握了大量田地,如今糧食短缺,田地是極重要的資源,有了田地,便能掌控百姓。”
“其二,世家因為掌握財富,在從前書本紙張昂貴的年代,他們掌控了教育權,壟斷了地方官員。又因為科舉製度需要高官大族保舉,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出自世家,或投身入世家門下。是以,他們在朝堂上的聲音越來越大。
“其三,因為世家千百年來的聲望,他們在百姓心中,地位極高。在很多地方,百姓甚至不認官府衙門,隻認世家大族。”
聽完李承乾的陳訴,李世民連連點頭:“分析得倒也不錯……”
他又抬起頭來:“那麽……你的解決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