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愛卿認為,應該由哪位皇子主持賑災呢”李世民一臉淡然道。
“微臣認為太子殿下最為合適,太子乃國之儲君,由太子殿下親自主持,即可代表朝廷對災民的重視,也可代表陛下皇恩浩蕩,可以更好的安撫民心。”王珪大義凜然道。
王珪此言一出,李承乾一方臉上鐵青,災民有那麽好安撫的嗎那是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民變的差事,這不是讓本太子坐蠟嗎
李承乾知道王珪是衛王的人,滿臉陰沉的的瞪了李泰一眼,李泰是何等自負之人,自認為樣樣都強於李承乾,對於儲君之位勢在必得,自然毫不猶豫的回瞪了過去。
這一下李承乾更怒了,一張俊臉先是黑得發紫,接著紫裏透紅,羞憤交加,怒火萬丈!
可現在是大朝會,偏偏還發作不得,隻得死死盯著李泰,眼裏仿佛噴出火來,那架勢恨不得把李泰一吞了。
李泰本來就對李承乾霸占太子之位耿耿於懷,自然不會退縮,立馬針鋒相對的回敬了過去。
李世民見兩位嫡子如同兩隻針鋒相對的公雞,嘴角不由得一陣抽搐。
李世民雄才大略,對自己的繼承人要求自然極高,所以他並不反對自己的幾位皇子相爭,不僅不反對,反而在引導他們相爭,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再相互競爭中變得更好優秀,也更方便自己在上麵觀察,選擇一位最佳的繼承人。
但李世民畢竟是李承乾和李泰的親生父王,你們想鬥可以,但必須得有個度,不能反目成仇,兄弟相殘。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麵露不悅,大步流星從朝臣隊列中走出,躬身拱手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此次雪災災情嚴重,太子作為國之儲君,乃千乘之尊,關乎國家穩定,豈能立於危牆之下,城外災民遍地,其中必有心懷怨忿者,若是趁太子賑災之際鋌而走險,恐釀成巨禍!”
“哦,那輔機認為那一位皇子可以勝任此項工作”李世民一臉平靜道。
“啟奏陛下,漢王李恪,文采風…流,精通騎射,且生財有道,為賑救災民的不二人選。”長孫無忌理直氣壯道。
李恪聞言,故作憤怒的的望著長孫無忌,那樣子恨不得把對方千刀萬剮了。
尚書右仆射封德彝聞言,氣得夠嗆,喊怒出言道:“一派胡言,太子乃國之儲君,此等賑災之事,自應太子出麵,若按你說,由漢王出麵,豈非故意引起天下非議長孫無忌包場禍心,此乃亂國之策,陛下千萬不能采納!”
長孫無忌以心機縝密、能言善辯著稱;封德彝學富五車,人生閱曆豐富,於是二人引經據典,唇槍舌劍,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
李世民見長孫無忌和封德彝相持不下,於是便把目光投向了罪魁禍首王珪,“王愛卿,此建議是最先由你提出的,現在長孫尚書和封仆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你認為太子和漢王誰更合適呀”
李泰聞言,不著痕跡的給王珪遞過去一個眼神,王珪秒懂,然後不卑不亢道:“啟奏陛下,剛才是微臣思慮不周,相比太子殿下,漢王殿下確實更合適擔當此大任!”
“哦…願聞其詳!”李世民麵無表情道。
“其一,漢王殿下雖然年紀尚幼,但才思敏捷,文武全才,賑治災民應該會手到擒來…”
“其二,漢王殿下生財有道,能更好的為災民謀好後路,因此,微臣認為漢王殿下是此次賑災的不二人選!“王珪侃侃而談道。
王珪話音剛落,太子一方和衛王一方的人都紛紛出言。
“啟奏陛下,微臣認為漢王殿下天縱奇才…”
“啟奏陛下,漢王少年英傑…救治災民那是輕而易舉…”
……
人群滾滾,群情激昂,直把李恪誇得天上少有,地上無雙。
李恪聞言,不僅沒有沾沾自喜,反而臉色越來越陰沉,因為李恪知道這些人並不是真心實意的讚美他,而是包場禍心、心懷鬼胎的捧殺他。
為李恪說話的也不是沒有,但麵對太子和衛王的大隊人馬,就顯得相形見絀。再加上李恪提前打好了招呼,所以反對勢力就更顯得更加人單力薄,反對之聲也很快泯滅在滾滾讚美聲之中。
李世民看著下麵群情激昂的人群卻陰晴不定,沉默不語。
下麵這群人的心思他豈能不知,知子莫若父,太子李承乾和衛王李泰的心思他也一清二楚,見李恪這段時間太過活躍,兩兄弟便非常有默契的聯合起來打壓他。
見李恪形單影隻的麵對悠悠眾口,李世民滿臉心疼,有心為他開脫,但回頭又一想,為李恪開脫,李承乾就得頂上去。
李世民固然心疼李恪,但同樣也心疼李承乾,還有一點,李承乾畢竟是太子,是國家的儲君,關乎國家的穩定,相比李恪,李承乾更不能出事,於公於私李世民隻得暫時委屈李恪,先把李承乾保護起來。
禦座之上的李世民很快想通這一切,但這結果又是他不願接受的,皇帝看起來至高無上,口出憲章,但有時候也很無奈,也得妥協…
半晌,李世民才長長的出了口氣,古井不波道:“漢王,這麽多大臣都推薦你負責賑災事宜,你有何想法”
李恪雖然心裏已樂開了花,臉上卻故作陰沉道:“兒臣願為父王分憂!”
見此時已塵埃落定,李恪才打心底裏佩服岑文本這位權謀大師,對方真是長於智略,精於謀劃,洞悉人性,料事如神,整件事與岑文本籌劃的分文不差。
李世民見李恪逼不得已的應承此事,心中閃過一絲不忍,但很快便調節了過來,微笑道:“哈哈!這才是朕的好兒子,一個皇子就是要這樣,敢於承擔!”
“謝父王誇獎!”
聽見李世民的讚賞,李恪臉色由之前的陰雲密布,瞬間雨過天晴,陽光普照。
李承乾和李泰二人聞言,臉上卻變得有些不自然。
“微臣認為太子殿下最為合適,太子乃國之儲君,由太子殿下親自主持,即可代表朝廷對災民的重視,也可代表陛下皇恩浩蕩,可以更好的安撫民心。”王珪大義凜然道。
王珪此言一出,李承乾一方臉上鐵青,災民有那麽好安撫的嗎那是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民變的差事,這不是讓本太子坐蠟嗎
李承乾知道王珪是衛王的人,滿臉陰沉的的瞪了李泰一眼,李泰是何等自負之人,自認為樣樣都強於李承乾,對於儲君之位勢在必得,自然毫不猶豫的回瞪了過去。
這一下李承乾更怒了,一張俊臉先是黑得發紫,接著紫裏透紅,羞憤交加,怒火萬丈!
可現在是大朝會,偏偏還發作不得,隻得死死盯著李泰,眼裏仿佛噴出火來,那架勢恨不得把李泰一吞了。
李泰本來就對李承乾霸占太子之位耿耿於懷,自然不會退縮,立馬針鋒相對的回敬了過去。
李世民見兩位嫡子如同兩隻針鋒相對的公雞,嘴角不由得一陣抽搐。
李世民雄才大略,對自己的繼承人要求自然極高,所以他並不反對自己的幾位皇子相爭,不僅不反對,反而在引導他們相爭,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再相互競爭中變得更好優秀,也更方便自己在上麵觀察,選擇一位最佳的繼承人。
但李世民畢竟是李承乾和李泰的親生父王,你們想鬥可以,但必須得有個度,不能反目成仇,兄弟相殘。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麵露不悅,大步流星從朝臣隊列中走出,躬身拱手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此次雪災災情嚴重,太子作為國之儲君,乃千乘之尊,關乎國家穩定,豈能立於危牆之下,城外災民遍地,其中必有心懷怨忿者,若是趁太子賑災之際鋌而走險,恐釀成巨禍!”
“哦,那輔機認為那一位皇子可以勝任此項工作”李世民一臉平靜道。
“啟奏陛下,漢王李恪,文采風…流,精通騎射,且生財有道,為賑救災民的不二人選。”長孫無忌理直氣壯道。
李恪聞言,故作憤怒的的望著長孫無忌,那樣子恨不得把對方千刀萬剮了。
尚書右仆射封德彝聞言,氣得夠嗆,喊怒出言道:“一派胡言,太子乃國之儲君,此等賑災之事,自應太子出麵,若按你說,由漢王出麵,豈非故意引起天下非議長孫無忌包場禍心,此乃亂國之策,陛下千萬不能采納!”
長孫無忌以心機縝密、能言善辯著稱;封德彝學富五車,人生閱曆豐富,於是二人引經據典,唇槍舌劍,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
李世民見長孫無忌和封德彝相持不下,於是便把目光投向了罪魁禍首王珪,“王愛卿,此建議是最先由你提出的,現在長孫尚書和封仆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你認為太子和漢王誰更合適呀”
李泰聞言,不著痕跡的給王珪遞過去一個眼神,王珪秒懂,然後不卑不亢道:“啟奏陛下,剛才是微臣思慮不周,相比太子殿下,漢王殿下確實更合適擔當此大任!”
“哦…願聞其詳!”李世民麵無表情道。
“其一,漢王殿下雖然年紀尚幼,但才思敏捷,文武全才,賑治災民應該會手到擒來…”
“其二,漢王殿下生財有道,能更好的為災民謀好後路,因此,微臣認為漢王殿下是此次賑災的不二人選!“王珪侃侃而談道。
王珪話音剛落,太子一方和衛王一方的人都紛紛出言。
“啟奏陛下,微臣認為漢王殿下天縱奇才…”
“啟奏陛下,漢王少年英傑…救治災民那是輕而易舉…”
……
人群滾滾,群情激昂,直把李恪誇得天上少有,地上無雙。
李恪聞言,不僅沒有沾沾自喜,反而臉色越來越陰沉,因為李恪知道這些人並不是真心實意的讚美他,而是包場禍心、心懷鬼胎的捧殺他。
為李恪說話的也不是沒有,但麵對太子和衛王的大隊人馬,就顯得相形見絀。再加上李恪提前打好了招呼,所以反對勢力就更顯得更加人單力薄,反對之聲也很快泯滅在滾滾讚美聲之中。
李世民看著下麵群情激昂的人群卻陰晴不定,沉默不語。
下麵這群人的心思他豈能不知,知子莫若父,太子李承乾和衛王李泰的心思他也一清二楚,見李恪這段時間太過活躍,兩兄弟便非常有默契的聯合起來打壓他。
見李恪形單影隻的麵對悠悠眾口,李世民滿臉心疼,有心為他開脫,但回頭又一想,為李恪開脫,李承乾就得頂上去。
李世民固然心疼李恪,但同樣也心疼李承乾,還有一點,李承乾畢竟是太子,是國家的儲君,關乎國家的穩定,相比李恪,李承乾更不能出事,於公於私李世民隻得暫時委屈李恪,先把李承乾保護起來。
禦座之上的李世民很快想通這一切,但這結果又是他不願接受的,皇帝看起來至高無上,口出憲章,但有時候也很無奈,也得妥協…
半晌,李世民才長長的出了口氣,古井不波道:“漢王,這麽多大臣都推薦你負責賑災事宜,你有何想法”
李恪雖然心裏已樂開了花,臉上卻故作陰沉道:“兒臣願為父王分憂!”
見此時已塵埃落定,李恪才打心底裏佩服岑文本這位權謀大師,對方真是長於智略,精於謀劃,洞悉人性,料事如神,整件事與岑文本籌劃的分文不差。
李世民見李恪逼不得已的應承此事,心中閃過一絲不忍,但很快便調節了過來,微笑道:“哈哈!這才是朕的好兒子,一個皇子就是要這樣,敢於承擔!”
“謝父王誇獎!”
聽見李世民的讚賞,李恪臉色由之前的陰雲密布,瞬間雨過天晴,陽光普照。
李承乾和李泰二人聞言,臉上卻變得有些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