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聞言愣住了,隨後憤怒道:“父皇何為要如此猜忌孤,孤一天勤勤懇懇、殫精竭慮的用心國事,全是為了這個國家,沒有一點私心,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殿下,我們當然知道你做事全是出於公心,但陛下卻不這麽想,政事堂六相中有五相都偏向殿下,陛下會認為他們眼中隻有殿下而沒有陛下,換成任何一位君王,這都無法容忍的,何況雄才大略的當今聖上…”長孫無忌歎道。


    李承乾聞言,徹底明悟了。


    他終於懂了,父皇明麵上是罷顏師古的相位,實在警告他,警告他既是太子,同時也是臣子,讓他注意分寸,做好臣子的本分,這讓他既憋屈沮喪又無奈。


    李承乾情緒低落道:“那孤接下來該如何?”


    “既然殿下引起了陛下的忌憚,老臣建議退一步…”於誌寧開口道。


    “此言恕某不能苟同,這次退一步,那下次呢?還退嗎?殿下作為國家儲君,就該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的態度,該堅持就得堅持,該強硬的就得強硬…


    如果陛下每進一步,殿下就退一步。這就能讓陛下滿意嗎?某看不見得吧!陛下會不會覺得殿下意誌不堅定,太過軟弱,沒有主見呢?”杜荷義正言辭道。


    李承乾聞言,非常認同杜荷之言。


    “此言大善,孤是國之儲君,就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樣的國家繼承人更容易得到父皇的認可…”李承乾信心滿滿道。


    “那我們推誰接替顏相的位置呢?”趙節問道。


    “我們這些人中有資格有威望去競爭相位的也就褚先生了,全力支持褚先生吧!”李承乾道。


    褚遂良聞言大喜:“謝殿下栽培…”


    褚遂良能不興奮嗎?那可是宰相,文人的最高追求。


    所謂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登善,你也別高興得太早了,你的競爭者可不少,據某所知,就不下三人…”長孫無忌提醒道。


    登善,褚遂良的字。


    “舅舅,具體說說都有那些競爭者?”李承乾來了興趣。


    “頭一位便是現任的尚書左丞王珪,此人能力手段資曆都是佼佼者,關鍵是魏王李泰會全力支持他。


    第二位是現任的中書舍人岑文本,此人博學多才,能力超群,關鍵是很得陛下賞識,他還是漢王李恪的老師,江南文士集團的代言人,漢王李恪和江南文士集團肯定會全力他上位…


    第三位是現任的禦史大夫溫彥博,這位老大人大家都應該知道吧,他如果榮升宰相,相信不會沒幾個有意見吧!”長孫無忌娓娓道來。


    褚遂良聞言一臉凝重,長孫無忌說的這三位他當然知道,這三人的的人品、能力、才學都不下於他褚遂良,他對上其中任意一人,他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勝過對方。


    “李恪、李泰,又是他倆,他倆怎麽老是陰魂不散,偏要和本太子作對,這次一定不能讓他倆得逞,全力收集王珪和岑文本的黑料,全力以赴的對付他倆。”李承乾咬牙切齒道。


    “那溫彥博呢?不對付了嗎?”趙節問道。


    “先對付王珪和岑文本,溫彥博年齡太大資格太老,還很得父皇賞識,況且他不偏不倚,對奪嫡之爭不感冒,這次就放過他吧!”李承乾思考了半刻,才開口道。


    “殿下,溫彥博並不像他表麵上那麽大公無私,他最近和漢王李恪走得很近…”長孫無忌道。


    “那就怪不得本太子了,是他自己要蹚這場渾水的,三人一起對付吧!”李承乾冷聲道。


    “諾…”


    李承乾又看了看信心不足的褚遂良道:“褚師傅不用擔心,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你的…”


    褚遂良聞言微笑道:“感謝太子殿下,有你的支持,微臣就放心,微臣試問不比任何人差,這次的相位微臣勢在必得…“


    “哈哈…聽到褚師傅這種舍我其誰的氣勢孤就放心了!”李承乾道。


    ……


    魏王府,書房。


    李泰的心腹王珪、劉洎、杜楚客、韋挺、杜淹、房遺愛一個不少,全都在。


    劉洎出身於南陽劉氏。隋末曾為蕭銑政權的黃門侍郎,降唐後曆任南康州都督府長史、給事中、治書侍禦史,現任禦史中丞,為人剛正不阿,以直諫著稱,是李泰的鐵杆支持著者。


    杜楚客出身京兆杜氏,名相杜如晦弟弟。少崇奇節,頗有才名,現任魏王府長史、刑部尚書。


    心中一直有個目標,想超越其兄長,於是效仿其兄長支持一位皇子參與奪嫡之爭,想要這從龍之功,可惜他沒有其兄長的才學與眼光。


    杜淹同樣出身於京兆杜氏,杜如晦的族叔。隋朝時期,就以官至禦史中丞。隋朝滅亡,效力於王世充,授吏部尚書。王世充滅亡後,降唐。


    韋挺,出身京兆韋氏,隋朝民部尚書韋衝之子,楚王李祐妃韋氏之父。


    雖然他是李佑的嶽父,但他卻是李泰的支持者,這一度讓李佑非常尷尬與氣憤。心胸狹窄的李佑便把這個韋家給恨上了。


    但韋家卻全然沒把李佑放在心中,京兆韋氏到底有何底氣,敢無視一位當朝親王。


    你還別說,京兆韋氏還真就這個底氣。


    說道京兆韋氏,就不得不提京兆杜氏。


    杜氏和韋氏是京兆郡最強大的兩家士族,漢朝時期就有俗諺稱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韋、杜兩家是關隴大族,兩大家庭在唐代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人才,活躍在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領域,出將入相,榮寵至極。據《新唐書》的宰相世係表統計,有唐一代韋家先後有十七人拜相,杜家有十二人拜相,風光無兩。


    韋家的宰相中,比較著名的有韋弘敏、韋承慶、韋巨源、韋安石、韋溫、韋見素、韋處厚等等;


    杜家則有杜如晦、杜淹、杜佑、杜元穎、杜審權、杜正倫等等,還是著名詩人杜甫也出生杜家,更為可怕的是,韋杜兩家還是世代姻親,說他們兩家“去天尺五”還真不是吹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唐之五子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月在心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月在心中並收藏重生大唐之五子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