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未亮,雞鳴已響,李恪卻睡意正濃。
“王爺!王爺!該起床了…”
李恪半夢半醒之間翻了身,抱住正準備起身的武媚娘繼續酣睡,根本不理會呼喊聲。
武媚娘看見李恪那睡眼朦朧的樣子,有好氣又好笑。
武媚娘拍了拍李恪的後背,溫聲道:“王爺,別睡了,上朝的時間到了!”
“上個鳥的朝,本王不去,媚娘休要再聒噪,不然本王家法伺候,安安靜靜的陪本王睡一會兒!”李恪呢喃道。
“討厭,王爺,今天可以抗旱救災,論功行賞的日子,你不去上朝,賞賜可就沒了!“武媚娘繼續勸說道。
“本王天潢貴胄,富可敵國,是在乎賞賜的人嗎?再說,本王已是親王爵位,已封無可封,即便去了也得不到如何好處,反而會讓父皇和諸位大臣為賞賜孤而左右為難,孤何必去找不自在呢?”李恪道。
“王爺,陛下給你賞賜你推遲便是,這樣就能體現你為人謙遜心胸寬廣,又能體現你無欲無求,更無非分之想,最主要的是,陛下已經下旨今天的早朝你必須參加,不去就是抗旨,王爺你自己掂量掂量吧!”武媚娘柔聲道。
李恪聞言一激靈,抗旨不遵可是要殺頭的,李恪表示自己還沒有活夠,一個翻身便起床了。
李恪打著哈欠,隨意的披著一件衣服打開房門。
“天都亮了,時間有些來不及了,秋香快為本王更衣!”李恪看著外麵魚肚白的天空,大驚失色道。
“王爺,時間應該還來得及,奴婢已經讓元寶把馬車準備好了,就停在門口,王爺出府便可駛向皇宮…”秋香微笑道。
“不錯!還是秋香心思玲瓏,讓本王越來越喜愛了…”李恪滿意道。
“王爺就知道打趣人家…”秋香臉色通紅道。
李恪換好親王服,接過秋香遞過來的早點,著急忙慌的坐上了馬車,馬不停蹄的趕到太極殿,才發現眾臣已基本到齊。
李恪看著涇渭分明的文武兩列,自覺的排到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後麵。
這時李恪口中還在不停的細嚼慢咽,時不時地打一個飽嗝,吐出一口豬肉氣味,很顯然他吃得是豬肉餡包子。
前麵的李泰聞著這氣味忍不住蹙了蹙眉頭,回頭一望,發現李恪嘴腮還在不停的鼓動。
“三哥,在如此莊嚴的場合,你這麽還在吃東西?”李泰用責備的語氣道。
“沒辦法,起晚了,時間有點趕,不得不邊走邊吃!”李恪隨意道。
“起晚了,可以不來啊!”李泰沉聲道。
李恪見李泰這臉上的表情以及說話的語氣便知道,這胖子又嫉妒本王了。
李恪猜想得絲毫不差,這李泰確實在嫉妒李恪。
李恪這次抗旱救災不僅得到了父皇和群臣的稱讚,更是被關中全體百姓歌功頌德,讓是讓李泰竭盡全力都難達到的事情,卻被李恪一個庶出皇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辦到,怎能不讓心高氣傲的李泰嫉妒得發狂。
“你以為是為兄想來嗎?摟著嬌妻在溫暖的被窩不好嗎?關鍵是父皇下旨了,為兄不是不來…”李恪一臉無奈道。
如果不是看李恪平時都不來早朝,李泰絕對會認為李恪是在炫耀。
魏征聽聞二人的對話,咳了一聲,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李恪,聲音嘶啞、底氣虛弱的說道:“漢王殿下,你這麽說也是天潢貴胄,國家大事還是應該關心一下的,所以這早朝你還是不要缺席得好…”
“魏侍中教訓得是!”李恪誠懇道。
“咳咳…隻要殿下不嫌老臣多嘴便好…咳咳…”魏征咳聲不止。
李恪知道魏徵去年底的時候大病一場,差點一命嗚呼,李恪為此還擔心了好久。
李恪本王以為魏征早已痊愈,但是現在看著他顫顫巍巍連說話都費勁的病容,李恪心底閃過一絲慌張,難道魏征這身體已經垮掉了。
不行,得請孫思邈為魏征做一個全是檢查,魏征現在可不能出事,他一出事,孤便少一臂膀。
“魏侍中,你的病情如此嚴重,為何還來早朝,父皇也太苛待功臣了吧?”李恪氣憤道。
“沒怎麽辦事的?眼看都要落氣了,還怎麽使喚,是嫌他不死嗎?”李恪心想道。
也不怪李恪如此想,曆史上的李世民對魏征死後可並不友好!
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征是名垂青史的明君賢相,一個度量寬宏、善於納諫,一個忠心事主、不畏風險,兩人演繹出了一段相得益彰的君臣佳話,在“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但從前到後細細捋捋兩人的關係,感覺還是挺複雜的。
魏征早先不是李世民的手下,反而是李世民的死對頭太子李建成的心腹。
富有謀略的魏征曾經多次勸說李建成及早動手,鏟除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一黨被剿滅,魏征也被抓到李世民麵前。
李世民責問他為何要離間他們的兄弟之情,魏征毫不畏懼地說:“太子如果聽了我的話,怎麽會有今日的災禍!”
李世民對他的品行、氣節和能力都很欣賞,非但沒有怪罪,反而好言好語地勸說開導他,讓他為朝廷效力,從此魏征就成為唐太宗身邊的重要人物。
李世民繼位後,魏征先後擔任過諫議大夫、尚書左丞、秘書監、侍中等官職,每個崗位都幹得勤勉敬業,政績突出,但他最出名的還是敢於進諫。
史書記載他一生向唐太宗進諫200多件事,數十萬言。像他寫的《諫太宗十思疏》,一下子就指出了皇帝10個方麵的過失,而且言辭激烈、態度剛硬。
好在李世民度量大如海,雖然有時也很生氣,但最後想明白了、消氣了,還是會接受魏征的正確意見。
正是有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這樣一批名臣輔佐,李世民才能開創一代盛世。
對於李世民來說,有了魏征這樣一個耿直敢言、批評皇帝不留絲毫情麵的大臣,就更加凸顯了自己從善如流的氣量、胸懷,要的就是“我比其他帝王強”的效果。
“王爺!王爺!該起床了…”
李恪半夢半醒之間翻了身,抱住正準備起身的武媚娘繼續酣睡,根本不理會呼喊聲。
武媚娘看見李恪那睡眼朦朧的樣子,有好氣又好笑。
武媚娘拍了拍李恪的後背,溫聲道:“王爺,別睡了,上朝的時間到了!”
“上個鳥的朝,本王不去,媚娘休要再聒噪,不然本王家法伺候,安安靜靜的陪本王睡一會兒!”李恪呢喃道。
“討厭,王爺,今天可以抗旱救災,論功行賞的日子,你不去上朝,賞賜可就沒了!“武媚娘繼續勸說道。
“本王天潢貴胄,富可敵國,是在乎賞賜的人嗎?再說,本王已是親王爵位,已封無可封,即便去了也得不到如何好處,反而會讓父皇和諸位大臣為賞賜孤而左右為難,孤何必去找不自在呢?”李恪道。
“王爺,陛下給你賞賜你推遲便是,這樣就能體現你為人謙遜心胸寬廣,又能體現你無欲無求,更無非分之想,最主要的是,陛下已經下旨今天的早朝你必須參加,不去就是抗旨,王爺你自己掂量掂量吧!”武媚娘柔聲道。
李恪聞言一激靈,抗旨不遵可是要殺頭的,李恪表示自己還沒有活夠,一個翻身便起床了。
李恪打著哈欠,隨意的披著一件衣服打開房門。
“天都亮了,時間有些來不及了,秋香快為本王更衣!”李恪看著外麵魚肚白的天空,大驚失色道。
“王爺,時間應該還來得及,奴婢已經讓元寶把馬車準備好了,就停在門口,王爺出府便可駛向皇宮…”秋香微笑道。
“不錯!還是秋香心思玲瓏,讓本王越來越喜愛了…”李恪滿意道。
“王爺就知道打趣人家…”秋香臉色通紅道。
李恪換好親王服,接過秋香遞過來的早點,著急忙慌的坐上了馬車,馬不停蹄的趕到太極殿,才發現眾臣已基本到齊。
李恪看著涇渭分明的文武兩列,自覺的排到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後麵。
這時李恪口中還在不停的細嚼慢咽,時不時地打一個飽嗝,吐出一口豬肉氣味,很顯然他吃得是豬肉餡包子。
前麵的李泰聞著這氣味忍不住蹙了蹙眉頭,回頭一望,發現李恪嘴腮還在不停的鼓動。
“三哥,在如此莊嚴的場合,你這麽還在吃東西?”李泰用責備的語氣道。
“沒辦法,起晚了,時間有點趕,不得不邊走邊吃!”李恪隨意道。
“起晚了,可以不來啊!”李泰沉聲道。
李恪見李泰這臉上的表情以及說話的語氣便知道,這胖子又嫉妒本王了。
李恪猜想得絲毫不差,這李泰確實在嫉妒李恪。
李恪這次抗旱救災不僅得到了父皇和群臣的稱讚,更是被關中全體百姓歌功頌德,讓是讓李泰竭盡全力都難達到的事情,卻被李恪一個庶出皇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辦到,怎能不讓心高氣傲的李泰嫉妒得發狂。
“你以為是為兄想來嗎?摟著嬌妻在溫暖的被窩不好嗎?關鍵是父皇下旨了,為兄不是不來…”李恪一臉無奈道。
如果不是看李恪平時都不來早朝,李泰絕對會認為李恪是在炫耀。
魏征聽聞二人的對話,咳了一聲,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李恪,聲音嘶啞、底氣虛弱的說道:“漢王殿下,你這麽說也是天潢貴胄,國家大事還是應該關心一下的,所以這早朝你還是不要缺席得好…”
“魏侍中教訓得是!”李恪誠懇道。
“咳咳…隻要殿下不嫌老臣多嘴便好…咳咳…”魏征咳聲不止。
李恪知道魏徵去年底的時候大病一場,差點一命嗚呼,李恪為此還擔心了好久。
李恪本王以為魏征早已痊愈,但是現在看著他顫顫巍巍連說話都費勁的病容,李恪心底閃過一絲慌張,難道魏征這身體已經垮掉了。
不行,得請孫思邈為魏征做一個全是檢查,魏征現在可不能出事,他一出事,孤便少一臂膀。
“魏侍中,你的病情如此嚴重,為何還來早朝,父皇也太苛待功臣了吧?”李恪氣憤道。
“沒怎麽辦事的?眼看都要落氣了,還怎麽使喚,是嫌他不死嗎?”李恪心想道。
也不怪李恪如此想,曆史上的李世民對魏征死後可並不友好!
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征是名垂青史的明君賢相,一個度量寬宏、善於納諫,一個忠心事主、不畏風險,兩人演繹出了一段相得益彰的君臣佳話,在“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但從前到後細細捋捋兩人的關係,感覺還是挺複雜的。
魏征早先不是李世民的手下,反而是李世民的死對頭太子李建成的心腹。
富有謀略的魏征曾經多次勸說李建成及早動手,鏟除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一黨被剿滅,魏征也被抓到李世民麵前。
李世民責問他為何要離間他們的兄弟之情,魏征毫不畏懼地說:“太子如果聽了我的話,怎麽會有今日的災禍!”
李世民對他的品行、氣節和能力都很欣賞,非但沒有怪罪,反而好言好語地勸說開導他,讓他為朝廷效力,從此魏征就成為唐太宗身邊的重要人物。
李世民繼位後,魏征先後擔任過諫議大夫、尚書左丞、秘書監、侍中等官職,每個崗位都幹得勤勉敬業,政績突出,但他最出名的還是敢於進諫。
史書記載他一生向唐太宗進諫200多件事,數十萬言。像他寫的《諫太宗十思疏》,一下子就指出了皇帝10個方麵的過失,而且言辭激烈、態度剛硬。
好在李世民度量大如海,雖然有時也很生氣,但最後想明白了、消氣了,還是會接受魏征的正確意見。
正是有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這樣一批名臣輔佐,李世民才能開創一代盛世。
對於李世民來說,有了魏征這樣一個耿直敢言、批評皇帝不留絲毫情麵的大臣,就更加凸顯了自己從善如流的氣量、胸懷,要的就是“我比其他帝王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