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則那中軍官奉命將陳永福押下,又傳了營內的刀斧手環伺左右,準備動手。


    陳永福卻並不敢有所異動,他知道越是自已大聲辯冤,可能越發確定洪承疇殺他的決心。


    此次出戰,他並沒有得到督師的允準,若是還敢大喊大叫,勾起督師的恨意,隻怕將立刻人頭落地。


    他被五花大綁,垂首跪伏在轅門處等候行刑令下。


    心裏七上八下,又盼著大帳裏的幾個交好的高級將領能幫他把大令挽回,又害怕督師一定要拿他做法,以他的首級號令三軍,想到自已家中還有妻兒高堂,心裏又是害怕,又是淒然。


    正自七上八下擔憂不止的時候,卻又看到孫傳庭自轅門外帶著幾百從騎耀武揚威自轅門而入。


    他並不敢多看,害怕被孫傳庭看到後立刻下令處斬,連忙低頭。


    隻不過他所在之處太過顯眼,卻又哪裏能避的了人?孫傳庭原本騎馬飛速而入,待馳到他跪處,卻放慢馬速,又停在原處冷冷瞥他一眼,半響不語。


    隻不過是這一小會兒的功夫,陳永福的額頭上已不泌滿了豆粒大的汗珠,隻怕這位以心狠手辣著名的總督大人一聲令下,命刀斧手不必再等命令,直接將他“斬訖上報”。


    正在害怕間,卻又聽到馬啼聲得得響起,孫傳庭卻是一語未發,打馬往督師大帳方向去了。


    陳永福暗自慶幸之餘,卻又害怕孫總督是因為不好削洪督師的麵子,是以不肯直接發話,而是要等進了帳後再請督師發令,將他斬首。


    他又驚又怕,隻是跪在轅門內的校場邊上,不住瞄向持刀站立的刀斧手,卻都是麵無表情。


    隻一個個挺胸凸肚站在自已身旁,等著大帳的命令過來。


    如此靜候了一柱香的功夫,他隻覺得渾身汗出如漿,後背已然被汗水泌透。


    此時已是深秋,一陣陣入夜的寒風吹來,又激的他渾身發冷,忍不住顫抖不已。


    “督師大人有令……”正等的發呆間,卻隱約傳來中軍標營那邊的傳令聲。


    他悚然而驚,立刻伸長頸項,往遠方眺望。


    隻見一隊中軍標營的軍士打著火把小跑而來,邊跑邊喝令路邊的兵士讓路。


    待稍近一些,他努力想聽到督師下的是何命令,那隊兵士中打頭的牙將卻又閉口不言,隻有兵士身上的鐵甲葉片隨著他們身體的晃動而發出??的打擊聲,陳永福瞥一眼各人的神色,卻都是一臉肅然,驚嚇之下幾欲暈去。


    迷迷糊糊隻得到那牙將宣令道:“督師大人有命:副將陳永福不遵號令,原欲處斬以正軍令。


    姑念其一直當差勤謹,做戰勇猛,且又是忠勇之氣不能抑止,方擅自出擊幹冒軍心,其情可恕,可心可憫。


    然而違令者不罰不足以服軍心。


    今用人之際,特貸其死罪,責打軍棍一百,革職留用以觀後效,此令!”說罷,見陳永福仍是一副懵懵懂懂模樣,那牙將上前一步,將他攙扶起來,向他笑道:“恭喜陳將軍!適才要砍要殺的,卻隻不過是虛驚一場罷了。”


    陳永福摸摸跪的酥麻的雙腿,隻覺得站立不住,勉強立起,扶住身邊的幾個小兵,向那牙將笑道:“將軍有心,既然有令責打軍棍,就請施刑!”那牙將也不同他客氣,直接命道:“來人,剝去陳將軍的衣衫。


    督師有命,重重責打!”他向陳永福賣好之時,隻不過是希圖他的好處。


    誰料此人一點眼色沒有,不但不肯掏出銀子來,還直筒筒的叫他施刑。


    既是如此,那自然也不必同他客氣。


    當即也不給這位副將大人稍留體麵,就這麽當著眾人的麵將陳永福的褲子剝掉,命手下的執刑軍士重重責打起來。


    這夥人若是得了賄賂,自然會在棍花上稍做花樣。


    雖然看似打的又沉又重,甚至啪啪做響,其實落在人身之時,卻是輕飄無力。


    此時這陳永福既然不知好歹,那各人自然是打的又急又重,一棍棍重實實的擊在陳副將的屁股之上,雖然響聲不大,卻是每棍都打的結結實實。


    待堪堪將軍棍打完,陳永福已經痛暈過幾次。


    待他的親兵上前將他扶起,那些總督標兵一個個嘻嘻哈哈執棍而返,邊走還邊嘲笑道:“什麽大將,一百軍棍都承受不住!”“就是,就這德性,還敢帶兵去和人交戰。”


    “一定是走了什麽門子,才做到這個位子。


    他***,老子要是有門路,也撈個將軍幹幹,準保比他強過許多。”


    陳永福在督師麵前沒有根底,雖然被這些小兵折辱卻也並沒有辦法。


    隻得忍氣吞身,強撐著棍傷到督師帳外謝恩。


    洪承疇卻沒有見他,隻吩咐他好生帶兵,戴罪立功。


    待他見了那幾位為他求情的總兵大將,方才知道自已的性命得來當真不易。


    原本洪承疇一意殺他,這些人求情也是無用。


    眼見就要再下命令,令人立刻執行。


    孫傳庭等人卻突然到來,一進帳來便將陳永福責罵一番。


    又隱約提起陳永福正是洪承疇的治下大將,此番如此敢大妄為,甚無軍紀的話頭。


    洪承疇原本對孫傳庭很是退讓,知道他脾氣很是剛愎自用,不能輕易得罪。


    誰料此次他很是過份,當著各總兵的麵便如此做派,洪承疇一時臉麵下不來,卻又著實為陳永福辯解了幾句。


    兩人說僵了話題,一個一定要殺,一個便一意要赦。


    後來到底孫傳庭拗不過洪承疇,陳永福這才得保性命。


    這番曲折當真是令他匪夷所思,知道自已的性命當真是得的僥幸。


    於是一邊滿嘴謝恩,心裏卻是暗打主意,一定要保存實力,以備將來之用。


    若是下次再犯軍紀,隻怕是神仙也難救他了。


    隻是他暈頭漲腦的騎在馬上回自已營中之時,不免又想:“敵人戰力之強,當世罕見。


    我軍糧餉並不充足,將士並不用命,洪孫兩督師之間又並非是那麽的和衷共濟,此戰結果如何,當真是不言自明了。”


    陳永福有了這一番見識,其餘各邊軍和各省的總兵官又如何不明白?白天一戰,明軍士氣大落,各將軍總兵官又都見識到了漢軍火力和戰力的強大。


    正麵交戰之時,無論是哪一部該著先攻,隻怕多年老本都會賠個精光。


    就算是用人海戰術勉強得勝,可是人家在準揚一帶還有十幾萬的軍隊,江南四川亦是如此,而明朝已是動用了全部的力量,這才能對付人家十分之一的軍力,以後如何,各人都是統兵多年的大將,又如何能不了然於胸?於是表麵上得勝的明軍,在初戰之後反而士氣軍心大亂,各路兵馬都存了保存實力隨時開溜的打算。


    各統兵大將或是想回到原駐地靜待時局發展,到時候以全軍投效新主,不失富貴;或是打算逃之夭夭後卸甲歸田,憑著這些年的積蓄不失為富家翁,至於天下歸誰,卻也懶得理會。


    隻要保得自家性命,管他誰人為皇,哪家為帝;又有人打的臨陣投敵的準備,隻要明軍稍露敗退跡象,便立時帶著手下全部投降,聽說漢軍和新朝的皇帝對降官降將很是照顧,並不為難。


    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朱家賠上老本?到不如早早投降,或許封伯封候,仍然是一方統鎮。


    於是如此這般,暗流湧動,軍心已開始散亂之極。


    偏偏洪承疇自視甚高,孫傳庭崖岸冷峻,軍中雖然也有細作密探,卻哪裏能管的到總兵大將的頭上?便是有些人稍許知道一些,又有誰敢拿這些捕風捉影的事情去煩兩位督師的神?內裏情形如此,明軍表麵上卻是風光之極,局麵大好。


    第一日明軍與漢軍移營之時交手不順,第二天洪承疇派了關寧鐵騎四處遊弋,防著漢軍出陣突擊,又派遣了白廣恩、虎大威、猛如虎、王天等四總兵,引領著近三萬明軍截斷了漢軍糧道。


    將鳳陽城外漢軍大營與廬州方向的通道盡數截斷。


    漢軍雖然一直發炮,炸死炸傷了不少明軍,卻也被明軍逼的不能還手,十幾名總兵引領著大軍在十幾裏路的戰陣之上嚴陣以待,漢軍畢竟人數太少,若是出擊吃虧太大,是以隻能眼睜睜看著明軍收攏包圍,隔絕了漢軍與後方的聯係。


    雙方你來我往,乒乒乓乓打了兩三天下來,漢軍已收攏在七八裏地方圓左右的陣地之內。


    雖然糧草不是很多,但儲備的彈藥卻是充足,足夠使用。


    明軍稍一靠近,便是劈頭蓋臉的炮火打將過來。


    兩天下來,已有幾千明軍或死或傷,其餘明軍見識到漢軍火炮威力,無論上官如何逼迫,總是縮頭縮腦的不敢靠近。


    勉強向前,也是一個個彎腰躬身,小步慢挪,待撤退之令一下,卻又是撒開腳丫子拚命後撤。


    如此這般交手數次,雙方都奈何不了對方,一時間陷入僵持,明軍雖是人多,卻也隻能隔著炮火之外,與漢軍對峙。


    這種情形到正在洪承疇的預料之中,雖然一時攻不動敵人陣地,不過隻要保持壓力,不使敵軍突圍,他炮火再利害,可糧草總有吃完的一天。


    江南漢軍想來是緩不救急,又有何懼?是以眼見漢軍無法可施,又想起要襲擾廬州重鎮一事。


    洪承疇到底領軍多年,這廬州乃是準北重鎮,雖然漢軍主力在此,卻不能保著那邊沒有什麽精銳的留守部隊。


    若是貿然出兵,萬一中了敵人埋伏,卻是得不償失。


    況且廬州距離鳳陽甚近,快馬三天便可趕到。


    於是他一邊指揮屬下包圍漢軍,不住給這支漢軍施加壓力,又派出幾支百人的小股騎兵隊伍,往廬州方向哨探。


    若是城防空虛,四周並無精銳漢軍把守,便可以派出一支偏師,趁機拿下廬州這個重鎮,得到漢軍屯在城內的大股糧草和軍火器械。


    眼見一切都如同他所料想的那般,洪承疇當真是誌得意滿,得意之極。


    一時間隻覺得自已當真是英明神武,乃是統天下最會用兵之人。


    況且又是文臣進士出身,文武雙全。


    將來中興大明,博一個公候之爵,青史留名,豈不快哉?於是他每天與幕友清客飲酒唱和,賦詩助興。


    將軍中細務交與孫傳庭相機處置,隻打算等著這支被圍的漢軍糧盡,一鼓全殲。


    然後留著大炮和精兵防守鳳陽,甚至是奪下廬州加重防務,他領著大軍再往準揚一帶與敵人決戰。


    他原本沒有想過要在準揚戰事中得勝,此時這邊一切順遂之極,到使得隱隱然覺得,漢軍雖然武器犀利,卻沒有知兵的大將,在他的神妙指揮之下,四五十萬明軍打敗十萬漢軍,到也未必是不可能之事。


    待探路的精騎回來,他得知廬州重鎮竟然隻有兩三千人的老弱廂軍把守,門禁不嚴,軍士疲敝。


    一時間欣喜若狂,因要搶著先機,不使敵人援兵陸續入城,於是立刻派出趙率教帶著兩萬關寧鐵騎連夜出戰,往攻廬州。


    待趙率教衝到廬州城下,那把守城池的廂軍將軍根本未敢一戰,隻見城外漫山遍野的明朝鐵騎環列城池四門,衣甲鮮明,士氣旺盛,又知道這是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與滿人對戰都並不吃虧。


    他一個小小廂軍將軍,統領的人數又止是人家的十分之一,如何與人爭勝?他原是明軍將領,到也識趣。


    立刻施展自已最拿手之特技,獻城投降。


    洪承疇輕鬆得到廬州之後,原本還擔心是敵人的誘敵之計。


    待點清城內尚有數十萬石糧食,還有火槍、手雷、炸藥等極貴重的軍需物資,除了沒有火炮之外,當真是應有盡有,豐富之極。


    狂喜過後,知道這是因為敵人兵力太少,並不能在幾千裏長的戰線上到處設有強兵,也是料不到鳳陽一路竟然突然有明朝的主力存在,所以除了前方的神威衛的幾萬強兵之外,後方竟然空虛至此。


    有了這個良機,他自然不肯放過。


    除了又派遣一個總兵領了過萬兵馬前去防守廬州一路,又令趙率教繼續往南,相機奪取安慶等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墨青衫並收藏大漢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