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9年元旦,楚王項莊在再三推辭之後最終接受了各路諸侯的勸進,先於洛陽東郊築壇祭天,然後詔告天下正式繼皇帝位。
同日,項莊頒下繼位後的第一道聖旨,改國號為華夏。
這道聖旨在朝中引起極大的爭議,江東藉的勳戚貴族、官員士紳對此極為抵觸,但其他地域的勳戚貴族以及官員豪強卻是讚不絕口。
次日,項莊又頒下了他的第二道聖旨,正式推行皇曆,欽定以秦始皇稱帝的次年即公元前220年為皇帝元年,而項莊稱帝的年份則是皇帝四十二年,從此華夏族的紀年徹底走向另一個方向,五花八方的年號被萬世一係的皇帝紀年所取代。
皇帝四十二年二月,經過一個多月的敘功、論功,項莊正式下詔封賞群臣,百裏賢受封楚國公、蒙殛仍為秦國公、高初仍為魏國公、龐鈺遷齊國公、鍾離昧封吳國公、虞子期受封越國公,皆世襲罔替,食祿一萬石,是為華夏帝國六大國公。
再封項他、項佗、武涉、晉襄、呼延、子車師、西乞烈、百裏茂等三十六人為徹侯,皆世襲罔替,食祿兩千石。
徹侯以下爵位以及封賞由武院議定。
武院是項莊想出來的武官機構,有些類似於大明的五軍府,主要功能就是蓄養武將,蓄於武院中的武將平時不統兵,隻有對外作戰時才由皇帝授予兵符印信,然後才能前往各郡折衝府調兵。戰事結束後再將兵符印信交還給皇帝。
當然這隻是一般情況下的程序,也會有特殊情況,那就是邊關。
因為邊關與周邊蠻族領地相鄰,譬如遼東、九原或者隴西等郡,戰事通常會在突然間爆發,如果等蠻族打過來再上奏朝廷,然後再由皇帝選派大將統兵前去討伐。顯然時間上來不及,所以必須在邊關各郡常駐武將,並賦予統兵權。
項莊效法明太祖朱元璋在遼東、九原、隴西、黔中、閩越、丹徒設六鎮總兵。其中遼東鎮負責攻略烏桓、鮮卑、夫餘、肅慎、高句麗等蠻族,九原鎮負責攻略匈奴各支,隴西鎮負責攻略月氏、羌、白馬等蠻族。黔中郡負責攻略夜郎、漏臥、句町等蠻族,閩越鎮負責攻略山越,百越各族,丹徒鎮卻是水師總兵。
邊鎮總兵擁有統兵權,如果跟地方長官勾結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形成軍事割據,所以為避免出現藩鎮割據的情形,項莊給負責軍事的邊鎮總兵、負責民政的邊郡郡守設置了任期年限,以五年為一任期,而且絕不允許連任!
這種“兵蓄於府、將蓄於朝”的製度雖然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卻可以有效地杜絕手握重兵的軍閥的出現,有利於帝國的長治久安。
此外,魏王魏錯、莒王呂台、齊王田橫、韓王韓信、漢王劉恒等諸侯王的王爵不除,但不準予世襲,換句話說。這些諸侯王隻能確保自己一世榮華,他們的兒子就不能襲王爵,隻能依靠自己的本事去獲取榮華富貴了。
設置武院之後,項莊遂即開始改革文官機構。
華夏曆史上的文官機構曆經演變,由先秦時期的三公九卿製,發展為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製。到了明朝,最終演變成了高度完善的內閣六部製。
說到內閣六部製,就不能不提朱元璋這個布衣皇帝。
後人說起大明朝,第一印象便是專橫跋扈的錦衣衛和陰氣森森的廠公權閹,仿佛大明朝就是華夏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王朝,說起明太祖,世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胡藍二案、剝皮塞草,仿佛朱元璋就是封建史上最殘暴不仁的皇帝。
其實這根本就是滿清對大明朝和明太祖的汙蔑。
事實上,大明朝絕對是華夏曆史上吏治最清明、田賦最低、農民負擔最輕的朝代,而明太祖朱元璋,也絕對是華夏曆史上最具政治智慧的皇帝!
如果說,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又遍修馳道,為華夏各支融合成為一個大一統民族奠定基礎的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如果說興科舉、修大運河的隋煬帝是千古二帝,那麽將官僚機構完善到極致的明太祖就是當仁不讓的千古第三帝。
朱元璋雖然是布衣出身,可他的政治智慧卻堪稱空前絕後!
以內閣大學士取代宰相,以五軍都督府取代大都督府,賦予低品級的禦史言官無話不可說、無權貴不可彈劾的特權,設錦衣衛監察百官,又設東廠製衡錦衣衛,凡此種種,無不體現了朱元璋這個布衣皇帝的過人智慧。
尤其是設內閣大學士以取代宰相,堪稱經典。
宰相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權力就是人事任免權,通過對各級官員的任免,宰相很容易就能培植起隻忠於自己的體係,進而架空皇權,等到宰相的權力滲透進了軍隊,改朝換代恐怕也就不可避免了。
從先秦時期出現宰相時始,到明太祖止,凡兩年餘年就沒一個皇帝能夠想出有效製約宰相權力的辦法,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卻做到了。
以內閣大學士取代宰相,並不是將一個宰相的大權分攤給多個大學士這麽簡單,關鍵是大學士本身的品級隻有五品,任免內閣大學士時皇帝擁有很大的選擇餘地,換言之,資曆淺聲望低的官員隻要擁有皇帝的信任,也能夠出任大學士。
這樣一來,內閣事實上就成了皇帝身邊的秘書班子,如果不借助皇權,內閣根本就壓不住六部,挑戰皇權也就絕無可能了,至於六部官員,既便是吏部尚書,雖擁有無可比擬的人脈資源,可他要受內閣節製,也同樣失去了挑戰皇權的可能。
所以,項莊決定師法明太祖,采用內閣六部製。
當然,文官機構的改革要比武官機構複雜得多。
武院隻是一個很籠統的機構,說白了就是蓋幾棟院子,讓那些個國公、徹侯以及從太學畢業的年輕武將有個喝茶聊天的去處,武院裏的軍階劃分也簡單,除了國公以及徹侯,底下還有將軍、中郎將、校尉三個軍階。
文官機構則不同,除了內閣外,還有六部、都察院以及龐大的地方機構。
項莊從皇帝四十二年初開始改革文官機構,直到皇帝四十三年冬才完成……皇帝四十四年春,項莊稱帝後第一次巡視江東。
不過項莊到的第一站不是秭陵,而是丹徒水師大營。
項莊稱帝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不是從江東、巴蜀、河北移民充填邊塞,更不是發兵征討匈奴、月氏,而是假稱天神托夢畫了一幅太平洋海圖,詔令丹徒鎮首任水師總兵薑濟率領五十艘大海船,遠涉大洋去尋找美洲大陸。
作為一個穿越眾,項莊深知大航海運動所能帶來的巨大回報。
南洋的香料,美洲的白銀以及非洲的黃金尚在其次,關鍵是美洲的蕃薯、土豆、玉米等高產農作物卻是必須搞到的!
在真實的曆史上,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都無法讓華夏文明的實際統治超出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強漢雖然打敗了匈奴,卻根本無力完成對大漠的實際控製,盛唐在中亞雖然有過軍事存在,但是延續的時間很短,根本來不及對中亞各族的同化。
之所以會這樣,最大的桎梏就是人口,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她的人口規模都不足以支撐起對漠北、中亞、遠東、東南亞等周邊地域的實際統治。
假如強漢或者盛唐擁有上億的人口基數,那就可以通過龐大的移民工程,逐步蠶食周邊蠻族的生存空間,那麽華夏民族的生存環境就能得到極大的改善,五胡亂華、五代十六國以及蒙元、滿清入主中原的悲劇就絕對沒機會上演了。
華夏族的傳統勢力範圍集中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
有人做過計算,以秦漢時代生產力,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可以養活五千萬人左右,六千萬人是極值,超過這個極限值就會引發嚴重的饑荒,進而導致一係列尖銳的社會矛盾,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就是因為饑荒而引發的。
項莊要想擺脫人口桎梏,就必須引入蕃薯、土豆和玉米!
所以,在項莊稱帝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水師遠涉重洋,去南美洲尋找蕃薯、土豆及玉米,這是華夏民族人口大爆炸的物質基礎,在真實的曆史上,也是在這幾樣高產耐旱農作物引入之後,人口才出現了爆炸式的大增長。
薑濟的水師船隊於皇帝四十二年春從丹徒港起航出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就在項莊以為這支水師船隊已經在太平洋上的風暴中覆滅時,半個月前卻突然接到了玄衣衛從番禺發出的飛鴿傳書,水師船隊竟然已經回到了番禺港!
項莊聞訊頓時大喜過望,當即安排太子留守洛陽,自己卻興匆匆趕來丹徒港,親自迎接薑濟水師凱旋歸來。(未完待續)rq
同日,項莊頒下繼位後的第一道聖旨,改國號為華夏。
這道聖旨在朝中引起極大的爭議,江東藉的勳戚貴族、官員士紳對此極為抵觸,但其他地域的勳戚貴族以及官員豪強卻是讚不絕口。
次日,項莊又頒下了他的第二道聖旨,正式推行皇曆,欽定以秦始皇稱帝的次年即公元前220年為皇帝元年,而項莊稱帝的年份則是皇帝四十二年,從此華夏族的紀年徹底走向另一個方向,五花八方的年號被萬世一係的皇帝紀年所取代。
皇帝四十二年二月,經過一個多月的敘功、論功,項莊正式下詔封賞群臣,百裏賢受封楚國公、蒙殛仍為秦國公、高初仍為魏國公、龐鈺遷齊國公、鍾離昧封吳國公、虞子期受封越國公,皆世襲罔替,食祿一萬石,是為華夏帝國六大國公。
再封項他、項佗、武涉、晉襄、呼延、子車師、西乞烈、百裏茂等三十六人為徹侯,皆世襲罔替,食祿兩千石。
徹侯以下爵位以及封賞由武院議定。
武院是項莊想出來的武官機構,有些類似於大明的五軍府,主要功能就是蓄養武將,蓄於武院中的武將平時不統兵,隻有對外作戰時才由皇帝授予兵符印信,然後才能前往各郡折衝府調兵。戰事結束後再將兵符印信交還給皇帝。
當然這隻是一般情況下的程序,也會有特殊情況,那就是邊關。
因為邊關與周邊蠻族領地相鄰,譬如遼東、九原或者隴西等郡,戰事通常會在突然間爆發,如果等蠻族打過來再上奏朝廷,然後再由皇帝選派大將統兵前去討伐。顯然時間上來不及,所以必須在邊關各郡常駐武將,並賦予統兵權。
項莊效法明太祖朱元璋在遼東、九原、隴西、黔中、閩越、丹徒設六鎮總兵。其中遼東鎮負責攻略烏桓、鮮卑、夫餘、肅慎、高句麗等蠻族,九原鎮負責攻略匈奴各支,隴西鎮負責攻略月氏、羌、白馬等蠻族。黔中郡負責攻略夜郎、漏臥、句町等蠻族,閩越鎮負責攻略山越,百越各族,丹徒鎮卻是水師總兵。
邊鎮總兵擁有統兵權,如果跟地方長官勾結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形成軍事割據,所以為避免出現藩鎮割據的情形,項莊給負責軍事的邊鎮總兵、負責民政的邊郡郡守設置了任期年限,以五年為一任期,而且絕不允許連任!
這種“兵蓄於府、將蓄於朝”的製度雖然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軍隊的戰鬥力。卻可以有效地杜絕手握重兵的軍閥的出現,有利於帝國的長治久安。
此外,魏王魏錯、莒王呂台、齊王田橫、韓王韓信、漢王劉恒等諸侯王的王爵不除,但不準予世襲,換句話說。這些諸侯王隻能確保自己一世榮華,他們的兒子就不能襲王爵,隻能依靠自己的本事去獲取榮華富貴了。
設置武院之後,項莊遂即開始改革文官機構。
華夏曆史上的文官機構曆經演變,由先秦時期的三公九卿製,發展為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製。到了明朝,最終演變成了高度完善的內閣六部製。
說到內閣六部製,就不能不提朱元璋這個布衣皇帝。
後人說起大明朝,第一印象便是專橫跋扈的錦衣衛和陰氣森森的廠公權閹,仿佛大明朝就是華夏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王朝,說起明太祖,世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胡藍二案、剝皮塞草,仿佛朱元璋就是封建史上最殘暴不仁的皇帝。
其實這根本就是滿清對大明朝和明太祖的汙蔑。
事實上,大明朝絕對是華夏曆史上吏治最清明、田賦最低、農民負擔最輕的朝代,而明太祖朱元璋,也絕對是華夏曆史上最具政治智慧的皇帝!
如果說,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又遍修馳道,為華夏各支融合成為一個大一統民族奠定基礎的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如果說興科舉、修大運河的隋煬帝是千古二帝,那麽將官僚機構完善到極致的明太祖就是當仁不讓的千古第三帝。
朱元璋雖然是布衣出身,可他的政治智慧卻堪稱空前絕後!
以內閣大學士取代宰相,以五軍都督府取代大都督府,賦予低品級的禦史言官無話不可說、無權貴不可彈劾的特權,設錦衣衛監察百官,又設東廠製衡錦衣衛,凡此種種,無不體現了朱元璋這個布衣皇帝的過人智慧。
尤其是設內閣大學士以取代宰相,堪稱經典。
宰相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權力就是人事任免權,通過對各級官員的任免,宰相很容易就能培植起隻忠於自己的體係,進而架空皇權,等到宰相的權力滲透進了軍隊,改朝換代恐怕也就不可避免了。
從先秦時期出現宰相時始,到明太祖止,凡兩年餘年就沒一個皇帝能夠想出有效製約宰相權力的辦法,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卻做到了。
以內閣大學士取代宰相,並不是將一個宰相的大權分攤給多個大學士這麽簡單,關鍵是大學士本身的品級隻有五品,任免內閣大學士時皇帝擁有很大的選擇餘地,換言之,資曆淺聲望低的官員隻要擁有皇帝的信任,也能夠出任大學士。
這樣一來,內閣事實上就成了皇帝身邊的秘書班子,如果不借助皇權,內閣根本就壓不住六部,挑戰皇權也就絕無可能了,至於六部官員,既便是吏部尚書,雖擁有無可比擬的人脈資源,可他要受內閣節製,也同樣失去了挑戰皇權的可能。
所以,項莊決定師法明太祖,采用內閣六部製。
當然,文官機構的改革要比武官機構複雜得多。
武院隻是一個很籠統的機構,說白了就是蓋幾棟院子,讓那些個國公、徹侯以及從太學畢業的年輕武將有個喝茶聊天的去處,武院裏的軍階劃分也簡單,除了國公以及徹侯,底下還有將軍、中郎將、校尉三個軍階。
文官機構則不同,除了內閣外,還有六部、都察院以及龐大的地方機構。
項莊從皇帝四十二年初開始改革文官機構,直到皇帝四十三年冬才完成……皇帝四十四年春,項莊稱帝後第一次巡視江東。
不過項莊到的第一站不是秭陵,而是丹徒水師大營。
項莊稱帝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不是從江東、巴蜀、河北移民充填邊塞,更不是發兵征討匈奴、月氏,而是假稱天神托夢畫了一幅太平洋海圖,詔令丹徒鎮首任水師總兵薑濟率領五十艘大海船,遠涉大洋去尋找美洲大陸。
作為一個穿越眾,項莊深知大航海運動所能帶來的巨大回報。
南洋的香料,美洲的白銀以及非洲的黃金尚在其次,關鍵是美洲的蕃薯、土豆、玉米等高產農作物卻是必須搞到的!
在真實的曆史上,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都無法讓華夏文明的實際統治超出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強漢雖然打敗了匈奴,卻根本無力完成對大漠的實際控製,盛唐在中亞雖然有過軍事存在,但是延續的時間很短,根本來不及對中亞各族的同化。
之所以會這樣,最大的桎梏就是人口,無論是強漢還是盛唐,她的人口規模都不足以支撐起對漠北、中亞、遠東、東南亞等周邊地域的實際統治。
假如強漢或者盛唐擁有上億的人口基數,那就可以通過龐大的移民工程,逐步蠶食周邊蠻族的生存空間,那麽華夏民族的生存環境就能得到極大的改善,五胡亂華、五代十六國以及蒙元、滿清入主中原的悲劇就絕對沒機會上演了。
華夏族的傳統勢力範圍集中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
有人做過計算,以秦漢時代生產力,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可以養活五千萬人左右,六千萬人是極值,超過這個極限值就會引發嚴重的饑荒,進而導致一係列尖銳的社會矛盾,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就是因為饑荒而引發的。
項莊要想擺脫人口桎梏,就必須引入蕃薯、土豆和玉米!
所以,在項莊稱帝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水師遠涉重洋,去南美洲尋找蕃薯、土豆及玉米,這是華夏民族人口大爆炸的物質基礎,在真實的曆史上,也是在這幾樣高產耐旱農作物引入之後,人口才出現了爆炸式的大增長。
薑濟的水師船隊於皇帝四十二年春從丹徒港起航出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就在項莊以為這支水師船隊已經在太平洋上的風暴中覆滅時,半個月前卻突然接到了玄衣衛從番禺發出的飛鴿傳書,水師船隊竟然已經回到了番禺港!
項莊聞訊頓時大喜過望,當即安排太子留守洛陽,自己卻興匆匆趕來丹徒港,親自迎接薑濟水師凱旋歸來。(未完待續)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