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臨時的“種子繁育中心”裏,各種資源都是不夠用的。


    這裏不缺實驗室,不缺試驗田,也不缺各種儀器設備,但缺所有的“消耗品”。即使暫時不缺,隻要一想到以後用完了沒地方買,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有一種“你怎麽可以用得這麽浪費,以後我要用的時候沒有了怎麽辦”的憂心,恨不得把自己要用的可能用的也許以後會用的,全找個地方藏起來。要不是幾個負責人發現勢頭不對,嚴厲禁止了這種行為,大概,不同的研究人員,不同的課題組,已經要靠拳頭解決爭端了。


    消耗品,既包括各種試劑藥品,各種一次性非一次性的實驗器皿,也包括水電這種最基本的東西。不同是課題組之間,需要的試劑藥品甚至器皿,少有完全重合的,到還有得商量。而像水電這種每天量就這麽多,你多用了我就隻能少用的,簡直是每天都要打一架的節奏。


    每一個課題組,都認為本組負責的,是最重要最有前途的課題,別的課題組,都是可有可無的。比如土豆組,就看不上毫無進展的玉米組和水稻組。玉米組一樣看不上撿了個大便宜就抖起來的土豆組,認為他們既然已經不可能研究出更好的土豆品種來,那還做什麽研究?水稻組則堅信,本地的飲食習慣決定了大米的無可替代性,隻有本組的研究有了突破,才是真正解決了糧食問題。


    從默這次出現在這裏,既不是來找目前“財大氣粗”狀的土豆組的,也沒去找“人類未來”的水稻組,而是找了,沒什麽存在感的紅薯組。


    作為目前唯二有了收成的糧食作物之一,這個紅薯組,似乎本不該如此沒有話語權的。


    但是,誰叫這個組的技術人員,實在,有點“湊數”的嫌疑。人員少就不說了,現有的三個人,怎麽種紅薯才能高產?他們懂。為什麽會高產?不知道。估計隨便找個土豆組玉米組的,都比他們清楚。


    為什麽說他們是湊數的?因為這三人,以前是外地一家賣紅薯苗的種子公司的一線技術人員,幫農民解決實際種植中遇到的問題,他們懂。要他們在實驗室裏撲騰?為什麽這裏要用去離子水那裏必須是雙蒸水那個儀器還隻能用超純水?光一個實驗用水就能讓他們頭大不已。更別說那些沒有中文說明,你一走進就有人跟你說這個要多少刀那個要多少歐的,從來沒見過更沒用過的儀器了。


    而且,紅薯雖然有收成,卻實在是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別的組起碼知道玉米水稻為什麽沒收成,他們卻隻知道“本來就會結薯”。


    待在這裏,實在了為難了他們也為難了別人:明明是競爭對手,卻得像帶剛進實驗室的小師弟小師妹們一樣操心,這要求也太高了點。


    從默此行,就是來確定一下,這個紅薯組,到底有沒有進展,並且詢問他們這三個人,要不要考慮放棄實驗室的工作,到各村去指導紅薯的種植。那樣的話,就需要從其他組抽調人員來接手他們現在的工作。


    種子中心裏,各小組之間雖然有內鬥,對外卻是很一致的。對於從默這個實權人物,在他因為那一車土豆而跟這裏扯上關係後,種子中心的人,就很自動的把自己算到他的隊伍裏去了:沒個靠山,跟那些直接隸屬軍方的搞能源交通通訊的爭資源,總覺得會吃虧啊!


    對於這個很少出現在這裏的從默,居然短時間內第二次出現,並且還去找個那個可有可無的紅薯組,好奇的關注的人真是不少,更有直接去“串門”的。


    所以,當紅薯組的實驗室,傳來“轟”的一聲,一大堆人,從各個方向,衝了進去。


    然後,集體傻眼了。


    在實驗室中間的空地上,堆放著幾千斤的稻穀。感謝紅薯組基本沒開展實驗這個現狀,要換個堆滿實驗器具的實驗室,這麽多稻穀,還真沒地方放。


    當然,這個其實是他們多慮了。喬菲跟從默又不是有仇,要不是確定會投送到從默所在“周圍的空地上”,她也不敢投送,不然萬一這兩千斤稻穀直接把從默給埋了呢?


    從默當時正跟這個紅薯組的三位成員已經其他來串門的研究人員,擠在那三人的辦公室裏。本來就不大的空間,擠進來這麽多人後,想在有個能放這麽多稻子的“空地”,自然是不可能了。人多了,寒暄的時間也就長了點,才剛進入正題,外麵就“轟”得一聲,就憑空出現了這一大推的稻穀。


    確切的說,由於當時的實驗室裏沒有人,而實驗室向外的門又是關的,雖然從辦公室可以看到實驗室的部分情景,其他人由於都選擇了麵向從默背對實驗室的方向,除了從默,其他人,都是聽到聲音後,回頭才看到這堆稻穀的。


    但當時正麵對實驗室的從默,卻很確定,在這過程中,沒有任何人出現。


    這事如果發生在喬菲他們村子裏,那大多數人,會直接認定是神佛或者自己的主送來的,時髦點的就是某個有特殊能力的“高人”弄出來的。不過,在這裏,大都數人回過神後,是各種找機關找暗門,誓要找到這個“科學狂人”留下的蛛絲馬跡。


    信仰這個東西,很多時候,都是類似的,而災難,很多時候,會讓人的信仰更加虔誠。有人更加相信他們的“神”了,這裏的人,卻更加相信“科學”了:就像那個“超級土豆”一樣,這突然出現的必然也會是一種“超級水稻”,而研究出這些來的人,現在應該就在這個種子中心裏,雖然他們還不知道他怎麽做到這一切的,但,“科學”必然能做到這一切。


    看著這些人的反應,從默不用問,也能猜到個*分,於是,在其他人還在到處敲敲打打試圖尋找暗門的時候,他冷不丁地說道:“這裏,還真是藏龍臥虎啊!”


    水稻組的負責人反應最快:“我們馬上去查,我們組裏剛才有誰不在。”


    土豆組的人不幹了:“這話什麽意思啊,怎麽說得好像這人就是你們組的了?這水稻品種到底怎麽樣還不知道呢,那土豆品種可是確定了的。誰知道這會不會是某個研究土豆的人,順便弄出來的?難保不是看不下去你們的毫無進展了!”


    “這麽隨隨便便就拿出來的,顯然不會是他最重視的研究,我看,他本職是研究玉米的可能性也不小!”玉米組的也不甘示弱。


    好吧,現代科技的一大特點,就是分工越來越細,就像喬菲從默他們那位高中同學沈一一所說:就算對象都是土豆,我一個搞組培的怎麽會知道他們做轉基因的?要一個人,同時精通水稻玉米土豆的轉基因育種技術,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裏的人,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可是,誰叫j市從科研的角度來說,實在是個小地方呢?這裏的人,沒有一個,是變天前,正在那些一流的大實驗室工作或者研究的,因此,也實在不敢確定,就一定不會有這樣逆天的存在。


    更何況,這個時候,也不能輸給了其他組的人。


    “先確認這種稻子品行如何,至於那個人,如果他不想暴露,就算了,也不要刻意去找了。”為免他們繼續爭下去,從默隻好開口。


    “我看那人主要是因為信任從團長,才會拿出來的。你們看,不管是土豆種子,還是這水稻種子,都是從團長在場的時候出現的。”有腦子轉得快的,不管是為了拍馬屁也好,還是為了不讓競爭對手們把那個牛人給拉拔到自己隊伍裏去也好,馬上把功勞按給了從默————大家重新平等競爭,多好!


    這解釋,聽上去還真挺有道理的,也是各組都能接受的一個結果,於是馬上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至於從默,這個時候,沉默才是最皆大歡喜的。


    種子中心又忙碌起來,至於紅薯組這幾個沒存在感的,暫時也不用考慮調動工作的事了。別說找人接替他們的工作了,現在水稻組嚴重缺人,還要拉他們這幾個壯丁去打下手呢。


    從默滿意的離開種子中心,這結果,比他預期地還要好!


    想到米飯問題即將解決,即使沉穩如從默,也難忍欣喜,想找個人分享一下這份好心情。


    不過,事情真的會這麽簡單嗎?


    隻能說,不管是喬菲還是從默,還是把“種地”這事,想得太簡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之種田好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卜秧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卜秧子並收藏末世之種田好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