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那幾個衝我們開槍的人正是軍閥一夥,他們倒鬥挖墓倒是明目張膽,沒想到內部出現了幾個叛徒,私自挖了一個隱秘的盜洞,偷偷地把金銀首飾陪葬品洗劫一空,逃跑了。<strong>.</strong>這上百人白白地死去,到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後他們急了,把這上喪陰山的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擊斃。
我想他們一定是把我們身上所帶的包裹當成了陪葬品,誤認為我們就是那夥盜墓賊,才朝我們開槍,幸虧當時命大,否則躺在地上見了閻王。
青叔清理了一下擋在前邊破碎的磚牆,發現了地上有幾根蠟燭,隻剩下小半截,這是之前進入這兒的人留下的。
“前頭可能越來越暗,這幾根燃燒過的蠟燭足以證明有人從這兒出來過,你們拿好這些,雖然包裹裏麵還有,但是大家還是要省著點用。”青叔把蠟燭分成四份,分別交給了我們。
唐若冰有些疑惑:“既然地上有蠟燭,那就說明是有人從這裏出來,我們原先的地方才是出口啊。”
我也覺得她說得不無道理,也說出了心中的疑惑:“烏鴉嘴她說得沒錯,一般人進去不會把燃燒過的蠟燭丟在這兒,你們看裏麵越來越黑,正是需要蠟燭的時候,隻能說明盜墓賊從這兒出來。”
我們蹲在地上前進,雖然看不清青叔的表情,但仍舊可以感受到青叔的無奈:“我發覺你倆還是有共通之處的,一樣的不動腦子。”
對於青叔說這話,我根本就聽不進去,什麽不動腦子,我覺得我們的想法根本就沒有錯啊。然而東子沉吟了一會兒,解釋道:“我想青叔的意思是,這幾根小半截蠟燭不是那幾個背叛的盜墓賊留下的。”
“你是說還有別人?”我聽了是一頭霧水。
“不算是別人,之前聽山下的農夫所說,那幾個盜墓賊行蹤暴露後,一些軍閥緊緊地追趕著他們,想是發現了這個盜洞,然後從墓中追趕到這兒來,認為已經到了出口,就把這快要燃燒完的蠟燭熄滅了。<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然而,當他們追到了我們掉下來的地方,才發現離地麵有好高的距離,上不去,於是點上新的蠟燭沿著原路返回了。”
“那之前的那些盜墓賊呢,他們也上不去啊?”
“隻有兩種原因,一個是他們確實沒有上去,當時還在這地下墓中。另一個就是,他們來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不知道用什麽先進的方法出去了。”
這一番話可把我繞了個雲裏霧裏,我連連點頭答應,其實根本就沒有明白。越往裏走,裏頭越暗。我們把蠟燭點上,才發現裏頭逐漸地寬敞起來,我們繼續往裏走,已經能夠站起身來。
蠟燭的火光照射範圍不大,我感覺到腳下的土質有些異樣,不如之前的那般鬆軟,忙蹲下身子看去,腳下的竟然是一排排的紅色磚牆。而磚牆的不遠處,地下有著一絲清晰的光線。
我向青叔指了指,示意他過去看看,他明白,走過去查看時,一拍大腿笑了:“哈哈,這磚牆下麵正是這座墓穴的耳室啊,裏麵的長明燈還亮著呢,我們下去。”
我實在不明白青叔有什麽可興奮之處,這是一處被人盜過的古墓,裏麵的一些金啊、銀啊、玉器什麽的,都早已被人搬走,其實說實話,對於這樣的墓,我實在是提不起半點興趣。
他用兩手撐著那能容下一個人的坑洞,將雙腿先探入,順勢一跳,直接進入了那耳室。接著,我們三個都跳了下去,觀察著裏麵的環境。
這裏麵的長明燈卻是清晰,火光照耀著。這個地方什麽都沒有,非常的簡陋,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地窖,四周都是形狀不太規則的磚牆,牆角的四處,是灰塵遍布,那灰塵之上,凹陷了一些,有不少渾圓的印記。我又四處打量著,牆上有好幾條石板,鑲嵌著,好似呈放物品的橫梁,橫梁上也有不少陷進去的印子,正方形、長方體,以及不規則的形狀。
東子走近那橫梁,用中指觸摸著那凹印,查看著,回頭對我們說:“這裏原本擺放了不少的古代器皿,盡數都被盜墓賊取光。”
我不由地直罵道盜墓賊喪盡天良,連人家墓主人想好好地在地下長眠都不應允,硬要破壞人家的好夢,與挖人祖墳,畜牲有何異,卻沒來由地遭到烏鴉嘴的一陣鄙視:“你這罵的點不對吧,是罵人家太貪得無厭,全部拿走,不給你留一份子吧。”
我心裏的想法被這丫頭猜了個通透,我卻不能夠當著她的麵承認呢,但是一時之間又想不出什麽反駁的理由,隻能支支吾吾道:“哪…哪有,我隻想把這些文物,上交給國家。”
當我說完這句話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僅僅是唐若冰,甚至青叔與東子也都一改往日嚴肅的表情:“切!”
我無法可說,跟著青叔走出這間耳室,為了早點尋找出口,我們加快了腳步,大概十五分鍾後,我們來到了一處回廊。那回廊兩側,雕刻著各色各樣的漢服女侍,有抱琴擁舞,端瓶倒水,垂發側梳等等,目不暇接,隻是色彩暗淡單調些,在這樣的墓中,不覺得有多美,顯得有些詭氣森森。
牆畫下回廊的最右側,是一塊長長的石板,雕刻著密密麻麻的陌生字體,我才看了十幾秒,腦袋就發疼。
“這應該是初漢時期的王侯墓,墓中記載了劉邦統一天下後,有感於周天子分封天下,導致天下局勢失控,也有感於秦集權統治,在最後沒人護駕秦王。於是出了一個自以為高明的折中主意,“郡國並行”,而且“非劉不王”。這墓中的主人是劉邦的次兄,名叫劉仲,沛郡豐邑人,因此被封為‘代王’。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唐若冰站在那石板前,解讀了那上麵的銘文,倒讓我暗暗佩服她。這劉仲我曾聽說過,我養母楊三妹通讀曆史,跟我講過大概在公元前200年,劉邦將劉仲和自己的長子劉肥一同封為王,劉仲被封為‘代王’。代國為北方的邊境重地,當時的匈奴是異常的凶猛,經常騷擾。於公元前199年入侵代國時,身為代王的劉仲根本就沒有軍事才能,邊境失守,最後隻好棄掉國家獨自逃回了洛陽。劉邦為此大怒,下旨革去了劉仲的王位,貶為合陽候,在公元前193年抑鬱而終。
這位代王其實並沒有什麽本事,倒是他的兩個兒子劉濞和劉廣戰功顯赫,才讓他們的老爹死後被追諡為‘代頃王’。
其實劉仲死時早已被革去了‘代王’的稱號,充其量隻能算個小小的合陽候,哪允許讓蓋這樣的古墓。那時候等級秩序森嚴,若是被發現可是要被砍頭的。我們十分地不解,卻又不能在這些銘文上得到些什麽線索。
我們想破腦袋也得不出什麽答案時,忽地聽到了回廊的盡頭有著“滴滴答答”的聲音,側耳仔細一聽,清脆利落,是滴水聲。
我咽了口唾沫,這地下古墓裏怎麽會有水滲漏,望向青叔,他們已經邁開了腳步,朝著那水聲的地方走去。越朝那走,光線越暗,青叔他們走得也就越快。我努力地跟隨他們的腳步,突然之間,我仿佛踢到了一個柔軟的東西,由於走得很急,我腳下不穩,一下子倒了下去。雙手摸到一個圓滾滾的東西,黏糊糊的。
正感到有些不爽,這一下,我差點被摔了個狗吃屎,低頭看到被雙手摸到的東西時,頓時嚇得魂都差點飛了。
我的身下正是一具血淋淋的屍體,臉部沾滿了血跡,以及爬滿的屍蟲。我反射似地跳了起來,把手上的黏糊糊的血漬和被壓爛的屍蟲甩掉,用泥巴搓了個幹淨。
“是個軍閥,想是入墓時遭遇了什麽,丟掉了性命。”青叔看著地上的屍體,說道。
這時,我才仔細地打量起屍體,他身上的灰色軍裝已經破爛不堪,脖領處、衣袖、以及褲膝,零零碎碎,軍帽掉在離它兩米遠的地方,可以看到五色帽徽。整個人的麵貌已經模糊不清,那些鮮活蠕動著的屍蟲沿著屍體的口鼻鑽上鑽下,惡心至極。
唐若冰看了我一眼,說:“我們先走吧,這屍體看上去瘮得慌。”繼續往前走動時,又發現了幾具一樣的屍體,一些盒子槍散落在旁邊。我把槍撿起來,打開槍膛,裏麵還有三發子彈。
我想他們一定是把我們身上所帶的包裹當成了陪葬品,誤認為我們就是那夥盜墓賊,才朝我們開槍,幸虧當時命大,否則躺在地上見了閻王。
青叔清理了一下擋在前邊破碎的磚牆,發現了地上有幾根蠟燭,隻剩下小半截,這是之前進入這兒的人留下的。
“前頭可能越來越暗,這幾根燃燒過的蠟燭足以證明有人從這兒出來過,你們拿好這些,雖然包裹裏麵還有,但是大家還是要省著點用。”青叔把蠟燭分成四份,分別交給了我們。
唐若冰有些疑惑:“既然地上有蠟燭,那就說明是有人從這裏出來,我們原先的地方才是出口啊。”
我也覺得她說得不無道理,也說出了心中的疑惑:“烏鴉嘴她說得沒錯,一般人進去不會把燃燒過的蠟燭丟在這兒,你們看裏麵越來越黑,正是需要蠟燭的時候,隻能說明盜墓賊從這兒出來。”
我們蹲在地上前進,雖然看不清青叔的表情,但仍舊可以感受到青叔的無奈:“我發覺你倆還是有共通之處的,一樣的不動腦子。”
對於青叔說這話,我根本就聽不進去,什麽不動腦子,我覺得我們的想法根本就沒有錯啊。然而東子沉吟了一會兒,解釋道:“我想青叔的意思是,這幾根小半截蠟燭不是那幾個背叛的盜墓賊留下的。”
“你是說還有別人?”我聽了是一頭霧水。
“不算是別人,之前聽山下的農夫所說,那幾個盜墓賊行蹤暴露後,一些軍閥緊緊地追趕著他們,想是發現了這個盜洞,然後從墓中追趕到這兒來,認為已經到了出口,就把這快要燃燒完的蠟燭熄滅了。<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然而,當他們追到了我們掉下來的地方,才發現離地麵有好高的距離,上不去,於是點上新的蠟燭沿著原路返回了。”
“那之前的那些盜墓賊呢,他們也上不去啊?”
“隻有兩種原因,一個是他們確實沒有上去,當時還在這地下墓中。另一個就是,他們來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不知道用什麽先進的方法出去了。”
這一番話可把我繞了個雲裏霧裏,我連連點頭答應,其實根本就沒有明白。越往裏走,裏頭越暗。我們把蠟燭點上,才發現裏頭逐漸地寬敞起來,我們繼續往裏走,已經能夠站起身來。
蠟燭的火光照射範圍不大,我感覺到腳下的土質有些異樣,不如之前的那般鬆軟,忙蹲下身子看去,腳下的竟然是一排排的紅色磚牆。而磚牆的不遠處,地下有著一絲清晰的光線。
我向青叔指了指,示意他過去看看,他明白,走過去查看時,一拍大腿笑了:“哈哈,這磚牆下麵正是這座墓穴的耳室啊,裏麵的長明燈還亮著呢,我們下去。”
我實在不明白青叔有什麽可興奮之處,這是一處被人盜過的古墓,裏麵的一些金啊、銀啊、玉器什麽的,都早已被人搬走,其實說實話,對於這樣的墓,我實在是提不起半點興趣。
他用兩手撐著那能容下一個人的坑洞,將雙腿先探入,順勢一跳,直接進入了那耳室。接著,我們三個都跳了下去,觀察著裏麵的環境。
這裏麵的長明燈卻是清晰,火光照耀著。這個地方什麽都沒有,非常的簡陋,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地窖,四周都是形狀不太規則的磚牆,牆角的四處,是灰塵遍布,那灰塵之上,凹陷了一些,有不少渾圓的印記。我又四處打量著,牆上有好幾條石板,鑲嵌著,好似呈放物品的橫梁,橫梁上也有不少陷進去的印子,正方形、長方體,以及不規則的形狀。
東子走近那橫梁,用中指觸摸著那凹印,查看著,回頭對我們說:“這裏原本擺放了不少的古代器皿,盡數都被盜墓賊取光。”
我不由地直罵道盜墓賊喪盡天良,連人家墓主人想好好地在地下長眠都不應允,硬要破壞人家的好夢,與挖人祖墳,畜牲有何異,卻沒來由地遭到烏鴉嘴的一陣鄙視:“你這罵的點不對吧,是罵人家太貪得無厭,全部拿走,不給你留一份子吧。”
我心裏的想法被這丫頭猜了個通透,我卻不能夠當著她的麵承認呢,但是一時之間又想不出什麽反駁的理由,隻能支支吾吾道:“哪…哪有,我隻想把這些文物,上交給國家。”
當我說完這句話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僅僅是唐若冰,甚至青叔與東子也都一改往日嚴肅的表情:“切!”
我無法可說,跟著青叔走出這間耳室,為了早點尋找出口,我們加快了腳步,大概十五分鍾後,我們來到了一處回廊。那回廊兩側,雕刻著各色各樣的漢服女侍,有抱琴擁舞,端瓶倒水,垂發側梳等等,目不暇接,隻是色彩暗淡單調些,在這樣的墓中,不覺得有多美,顯得有些詭氣森森。
牆畫下回廊的最右側,是一塊長長的石板,雕刻著密密麻麻的陌生字體,我才看了十幾秒,腦袋就發疼。
“這應該是初漢時期的王侯墓,墓中記載了劉邦統一天下後,有感於周天子分封天下,導致天下局勢失控,也有感於秦集權統治,在最後沒人護駕秦王。於是出了一個自以為高明的折中主意,“郡國並行”,而且“非劉不王”。這墓中的主人是劉邦的次兄,名叫劉仲,沛郡豐邑人,因此被封為‘代王’。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唐若冰站在那石板前,解讀了那上麵的銘文,倒讓我暗暗佩服她。這劉仲我曾聽說過,我養母楊三妹通讀曆史,跟我講過大概在公元前200年,劉邦將劉仲和自己的長子劉肥一同封為王,劉仲被封為‘代王’。代國為北方的邊境重地,當時的匈奴是異常的凶猛,經常騷擾。於公元前199年入侵代國時,身為代王的劉仲根本就沒有軍事才能,邊境失守,最後隻好棄掉國家獨自逃回了洛陽。劉邦為此大怒,下旨革去了劉仲的王位,貶為合陽候,在公元前193年抑鬱而終。
這位代王其實並沒有什麽本事,倒是他的兩個兒子劉濞和劉廣戰功顯赫,才讓他們的老爹死後被追諡為‘代頃王’。
其實劉仲死時早已被革去了‘代王’的稱號,充其量隻能算個小小的合陽候,哪允許讓蓋這樣的古墓。那時候等級秩序森嚴,若是被發現可是要被砍頭的。我們十分地不解,卻又不能在這些銘文上得到些什麽線索。
我們想破腦袋也得不出什麽答案時,忽地聽到了回廊的盡頭有著“滴滴答答”的聲音,側耳仔細一聽,清脆利落,是滴水聲。
我咽了口唾沫,這地下古墓裏怎麽會有水滲漏,望向青叔,他們已經邁開了腳步,朝著那水聲的地方走去。越朝那走,光線越暗,青叔他們走得也就越快。我努力地跟隨他們的腳步,突然之間,我仿佛踢到了一個柔軟的東西,由於走得很急,我腳下不穩,一下子倒了下去。雙手摸到一個圓滾滾的東西,黏糊糊的。
正感到有些不爽,這一下,我差點被摔了個狗吃屎,低頭看到被雙手摸到的東西時,頓時嚇得魂都差點飛了。
我的身下正是一具血淋淋的屍體,臉部沾滿了血跡,以及爬滿的屍蟲。我反射似地跳了起來,把手上的黏糊糊的血漬和被壓爛的屍蟲甩掉,用泥巴搓了個幹淨。
“是個軍閥,想是入墓時遭遇了什麽,丟掉了性命。”青叔看著地上的屍體,說道。
這時,我才仔細地打量起屍體,他身上的灰色軍裝已經破爛不堪,脖領處、衣袖、以及褲膝,零零碎碎,軍帽掉在離它兩米遠的地方,可以看到五色帽徽。整個人的麵貌已經模糊不清,那些鮮活蠕動著的屍蟲沿著屍體的口鼻鑽上鑽下,惡心至極。
唐若冰看了我一眼,說:“我們先走吧,這屍體看上去瘮得慌。”繼續往前走動時,又發現了幾具一樣的屍體,一些盒子槍散落在旁邊。我把槍撿起來,打開槍膛,裏麵還有三發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