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衛鳳隻在周家府上歇了一日,第二日未再發燒,就隨周衡夫婦啟程,一起回中都。周將軍不日即將北上九原就職,時間也很緊。
而龍衛鳳回中都時,卻和出中都時幾乎變了兩個模樣——瘦了,一夜之間似乎清減了許多。
出中都時是帶著微微的心疑,以及對二嫂婚事的喜悅而來,隻是一個青春爛漫的小姑娘。回程時,依然還是那個姑娘,卻像瞬間長大了幾歲,眉宇間有了展不開的憂容,那雙黑石子一樣清澈的雙眸也不再一望見底,有了更深一些的東西。
周衡護送,二嫂與龍衛鳳同車相伴,臨出發前,龍衛鳳緊緊抓住柳氏的手求了一件事,她說:“二嫂,我求你跟老祖母說,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麽人,如果向她……要求關於我的事,都,都不要答應……”
二嫂聽了沉默半晌,才點點頭說:“好,我答應你。”
龍衛鳳才稍微放心,在車上,又因懷著心事,也無心問二嫂倉促之間辦婚禮是否心有遺憾,以及其他更多細節,此時隻默默沉思。期間也想了想蕭禎和莫獨,二人雙雙回了中都,中都必然將有很多事發生,當然,並不一定跟她有關。
她還有一件事,需要和龍老祖母求證,那就是,龍家當年既然因“勾結外患”的罪名被抄家,當日在雲中時,知道莫獨是胡人身份後,龍老祖母為什麽還默許一家人收留他?
甚至後來發生了白麵將軍來而複走,莫獨去而複回的事,龍老祖母也未現出一點心疑,更從沒盤詰過莫獨。龍老祖母,作為龍家的另一個主心骨,當年靖國侯府的太夫人,久曆風雲,又怎能沒有這點考慮?又焉能行事如此不謹慎?
這是龍衛鳳想不明白的事,她想問一問龍老祖母。
然而車子到達長椿街時,卻見長椿街兩側站滿了侍從,大紅的地毯從街口一直鋪到長街深處,龍家舊宅的門口大門洞開,雅雀無人聲。二嫂並龍衛鳳相視一眼,都不知是何事。一會兒,周衡卻過來說:“今日是合德公主納采之期,我們不可衝撞,三妹也先隨我二人到叔父家暫歇吧。”
卻將車駕轉了,繞道從其他門進了周老將軍府上。
周老將軍也入宮去了,因不知自家宅中目下是什麽情形,不便回宅,龍衛鳳便且在周老將軍家暫歇。心中覺得隻出去了兩三日,都中就似乎又換了模樣,心中很有物是人非之感——殊不知卻不是外麵的景物換了,而隻是她的心境換了。
周衡換了公服入宮隨禮,下午又回來,說:“今日司禮者,乃是府君。”又說權渠作為國賓,也曾親臨,此時已複回驛館歇息去了。又說宮中好不熱鬧,晚上新皇還要留席,府君和周老將軍今日不一定幾時下來。
龍衛鳳不知道公主納采的規矩是怎麽樣,究竟連這個時代普通女子成親的儀式是怎麽樣也一並不知。她聽了隻是想,不知道那位公主多大年紀,什麽模樣,是否真和龍纓年紀性情相匹配?
又想那個小皇帝看起來也就跟自己一般年紀,弱不禁風的一個美少年,原來做事也如此之快,蕭禎才不過離開中都兩日,就趁機做出了這些事來,權臣和新君的爭奪,也不知道這隻是個開始,還是即將結束。
皇宮設宴,因龍家龍允這支的後人,男性主人俱未歸朝,新皇朱曄早已宣召了龍允胞兄龍宴的後人在中都者暫代家長之職——原來龍家高祖分下來的有兩支族人,龍宴與龍允本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一文一武,一南一北。因其二人在中都的宅子也是對街而立,就在宣華門外,因此族中習慣,稱龍宴這支為“東門”,龍允這支為“西門”。隻是龍允遭讒之後,西門的宅邸自然被收回了。東門避禍,也尋由頭遷出中都,舉家外遷任所——又因在那場禍事中,龍宴的後人為保自全,與西門劃清了界限,隻顧自保,不計其他。所以東西兩門從此斷絕來往,雖未交惡,也形同路人。
龍老祖母更是絕口不提東門之人,隻有那次在雲中,為了讓龍儔放心,方說了一句“也許會去中都依傍東門”的話。但究竟自來中都,從來不曾登門。東門幾個“尚”字輩後人,也有兩個在中都為官的,此時便被朱曄宣了來,替龍允後人參加晚宴。男性的筵席,設在乾元殿。三省侍中,六部尚書,文臣武將,濟濟一堂,新皇朱曄與蕭國公及準駙馬年僅十五歲的龍纓坐上首,翰林院掌院王清及吏部郎中龍尚玨首席相陪。
而太後在坤和殿,另有筵席,專待龍家女眷。二嫂柳氏已改嫁周家,不屬於龍氏女眷,龍衛鳳當時又身在青州,便也以臥病為由,不能入宮。
皇宮內張燈結彩,除了慶賀邦交那次大宴之外,這又是第二次大熱鬧,舉城都有所聞,街頭巷議飛傳。
這般熱鬧中,龍衛鳳獨獨無感,她心中籌謀計劃的,卻是另一件事情。
昨日聽二嫂講了龍家那些舊事之後,她心裏已經對自己所身處的環境有了大約的了解。雖然她不曾細細研究過曆史,也知道這古代的女子,除了相夫教子,似乎沒有第二種出路,一生的命運,都操控在別人手裏,不管是富比王侯,還是平民百姓之家,就像她現在的出身,亦複如是。要麽作為砝碼與利益聯盟結交,要麽嫁與差不多的人家從此似乎隻有生孩子和伺候男人兩種任務。
可她還不到二十歲,大好光年,也曾素懷雄心壯誌,雖不敢說有淩雲之誌,卻也自覺是有誌之人。並不想將自己一身隻寄予一個男人身上,不管這個男人是高官顯宦,還是凡夫俗子,她都不想隻作為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家庭的附庸,稀裏糊塗的過日子。人生在世,一旦深陷泥潭,就再也沒有了飛翔的能力。
龍衛鳳覺得自己還沒展開過翅膀,並不想此時就自縛羽翼。在她的心裏,自己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其次才是其他。
所以她現在感到一連串的事情即將洶湧的向她壓來,也許瞬息之間,她就將失去選擇的自由,所以,她要趁著那些未知的結局還沒壓下來之前,先邁出一大步,將自己掙脫出來,爭取一個自由身。爭取將來,無論發生什麽事,她都有說“no”的能力。
所以下午,周衡來而複去之後,她換了身衣裳,就準備先去玉華門外看看——龍老祖母大嫂等人都在宮裏,家中無人,她也無心回長椿街的宅子。
二嫂本想陪她去,但她已是周家新婦,一切舉動都要考慮夫家的顏麵和感受,再不能輕易拋頭露麵,且初次以新婦的身份來到周老將軍宅上,自然要進後宅拜見周家老夫人,少夫人等等一大堆小姐夫人,根本脫不開身。龍衛鳳就不叫她來,說自己去店裏看看就來。
二嫂看她又一身男裝打扮,頭發總結至頭頂,編了一根鬆油大辮,知她心意堅決,攔也攔不住,就叫兩人跟著,才許她去。龍衛鳳就應了,帶了兩個人出門。
到了街上,且先不直接去店裏,而是在四街逛逛,一路走來,隻見路邊梧桐葉子已經開始黃落,且更有許多白楊樹大槐樹等沿街佇立,遠望起來,仿佛兩道金黃的屏障,秋意深濃。又見街頭兩邊人家矮牆上,開出許多的菊花,金黃粉綠的菊花落英,在牆下堆砌。不由得又想起兩句古詞:“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憔悴損,倒正合她和眼前菊花的模樣,但又想起下一句是“如今有誰堪摘”乃是一首怨婦詞,心裏不由得歎了口氣,又想難怪人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果然如是。
與兩個下人走走停停,看了些路邊的街景,又忖度行市。
龍衛鳳雖然人生閱曆不算深厚,但在雲中時趕鴨子上架也曾獨掌過一門生意,人在困境學東西又快又深刻,她已經具備了許多經營的基本概念。她這兩日打的算盤是,原本上一世她是想做一個狀元的,來了這一世自是做不成了,而不論現代古代,一個人最快的發展方式,莫過於經商。尤其對於她——一個女子來說。在這樣的時代除此之外還能做什麽呢?
經商自然常要拋頭露麵,在這古代雖稱不上驚世駭俗——大周朝街頭酒肆茶樓也常見女掌櫃,隻是旁邊都有個男掌櫃就是了……更有三百六十行,其實許多行當也都有女性的身影,比如街頭賣藝的,拉弦子彈琵琶的,針織刺繡上門送件取件的,挑著擔兒賣胭脂水粉的,做吃食的,等等,應有盡有。
隻是她如今畢竟比大多數人都年輕,二則,她也並沒有男掌櫃撐腰,所以為了行事方便些,凡出門辦事,多做男裝打扮。雖然人家不一定都認不出她的本來麵目,但隻要不是碰上浪蕩子,卻也沒人會刻意戲弄,依然有取便之處。這也是男性這個性別優越的一個表現方麵。
當下她一路看了些行市,心裏慢慢的打了個譜子,就又繞到了玉華門外,往玉淵閣去。
此時便有些暮色朦朧起來,銀水河河水滔滔,卻不像雲中隴水河那麽碧清,往來載貨的小船船來船往的,攪的水也渾,街道上各家早就掛出燈籠來,隔壁那條酒樓茶肆一條街,酒菜的香味兒在空中一陣一陣的彌漫,白色的炊煙一道道,也隨風在街道上空搖擺飄散,兩個跟著的人就說:“姑娘,到了晚飯的點兒了,要不要先吃了晚飯再去?”
龍衛鳳不想吃東西,估著兩人約是被酒菜的香味兒勾動了饞蟲,二人也不是她的夥計,原本周老將軍不在,大概能歇一歇的,此時卻要跟著自己出門,就從荷包裏拿了一些錢,給兩人道:“你二人吃去吧,我不吃。我先到鋪子裏,晚些時候你們再來接我,一道回去也就是了。”就將錢塞給他們。
二人不敢收,但架不住龍衛鳳非要塞給他們,就隻好收了,二人見玉淵閣就在眼前了,料也無事。就笑嘻嘻的謝了龍衛鳳,自去了。龍衛鳳也知道,二人雖是拿錢去了,是去吃酒還是賭錢以至於追歡買笑,那就不得而知了,這國都之地,一切都很繁華,可娛樂之地那也是比雲中多多了。
龍衛鳳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的,老拿雲中跟中都比,大概因為雲中是穿越來的第一站,總是有感情的,何況,在那裏,她與龍家幾個嫂嫂,曾經汗流滿麵的經營起了龍家食棧。
那時的日子——正這樣怔怔的想著,不覺已經來到了玉淵閣門首。店門鎖著,沒有掛燈,門庭冷落,都仿佛已經要生青苔。龍衛鳳拿出鑰匙,摸索著開門,卻忽然聽旁邊黑暗處傳來一個幽幽的聲音,喚道:“三妹……”
……
而龍衛鳳回中都時,卻和出中都時幾乎變了兩個模樣——瘦了,一夜之間似乎清減了許多。
出中都時是帶著微微的心疑,以及對二嫂婚事的喜悅而來,隻是一個青春爛漫的小姑娘。回程時,依然還是那個姑娘,卻像瞬間長大了幾歲,眉宇間有了展不開的憂容,那雙黑石子一樣清澈的雙眸也不再一望見底,有了更深一些的東西。
周衡護送,二嫂與龍衛鳳同車相伴,臨出發前,龍衛鳳緊緊抓住柳氏的手求了一件事,她說:“二嫂,我求你跟老祖母說,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麽人,如果向她……要求關於我的事,都,都不要答應……”
二嫂聽了沉默半晌,才點點頭說:“好,我答應你。”
龍衛鳳才稍微放心,在車上,又因懷著心事,也無心問二嫂倉促之間辦婚禮是否心有遺憾,以及其他更多細節,此時隻默默沉思。期間也想了想蕭禎和莫獨,二人雙雙回了中都,中都必然將有很多事發生,當然,並不一定跟她有關。
她還有一件事,需要和龍老祖母求證,那就是,龍家當年既然因“勾結外患”的罪名被抄家,當日在雲中時,知道莫獨是胡人身份後,龍老祖母為什麽還默許一家人收留他?
甚至後來發生了白麵將軍來而複走,莫獨去而複回的事,龍老祖母也未現出一點心疑,更從沒盤詰過莫獨。龍老祖母,作為龍家的另一個主心骨,當年靖國侯府的太夫人,久曆風雲,又怎能沒有這點考慮?又焉能行事如此不謹慎?
這是龍衛鳳想不明白的事,她想問一問龍老祖母。
然而車子到達長椿街時,卻見長椿街兩側站滿了侍從,大紅的地毯從街口一直鋪到長街深處,龍家舊宅的門口大門洞開,雅雀無人聲。二嫂並龍衛鳳相視一眼,都不知是何事。一會兒,周衡卻過來說:“今日是合德公主納采之期,我們不可衝撞,三妹也先隨我二人到叔父家暫歇吧。”
卻將車駕轉了,繞道從其他門進了周老將軍府上。
周老將軍也入宮去了,因不知自家宅中目下是什麽情形,不便回宅,龍衛鳳便且在周老將軍家暫歇。心中覺得隻出去了兩三日,都中就似乎又換了模樣,心中很有物是人非之感——殊不知卻不是外麵的景物換了,而隻是她的心境換了。
周衡換了公服入宮隨禮,下午又回來,說:“今日司禮者,乃是府君。”又說權渠作為國賓,也曾親臨,此時已複回驛館歇息去了。又說宮中好不熱鬧,晚上新皇還要留席,府君和周老將軍今日不一定幾時下來。
龍衛鳳不知道公主納采的規矩是怎麽樣,究竟連這個時代普通女子成親的儀式是怎麽樣也一並不知。她聽了隻是想,不知道那位公主多大年紀,什麽模樣,是否真和龍纓年紀性情相匹配?
又想那個小皇帝看起來也就跟自己一般年紀,弱不禁風的一個美少年,原來做事也如此之快,蕭禎才不過離開中都兩日,就趁機做出了這些事來,權臣和新君的爭奪,也不知道這隻是個開始,還是即將結束。
皇宮設宴,因龍家龍允這支的後人,男性主人俱未歸朝,新皇朱曄早已宣召了龍允胞兄龍宴的後人在中都者暫代家長之職——原來龍家高祖分下來的有兩支族人,龍宴與龍允本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一文一武,一南一北。因其二人在中都的宅子也是對街而立,就在宣華門外,因此族中習慣,稱龍宴這支為“東門”,龍允這支為“西門”。隻是龍允遭讒之後,西門的宅邸自然被收回了。東門避禍,也尋由頭遷出中都,舉家外遷任所——又因在那場禍事中,龍宴的後人為保自全,與西門劃清了界限,隻顧自保,不計其他。所以東西兩門從此斷絕來往,雖未交惡,也形同路人。
龍老祖母更是絕口不提東門之人,隻有那次在雲中,為了讓龍儔放心,方說了一句“也許會去中都依傍東門”的話。但究竟自來中都,從來不曾登門。東門幾個“尚”字輩後人,也有兩個在中都為官的,此時便被朱曄宣了來,替龍允後人參加晚宴。男性的筵席,設在乾元殿。三省侍中,六部尚書,文臣武將,濟濟一堂,新皇朱曄與蕭國公及準駙馬年僅十五歲的龍纓坐上首,翰林院掌院王清及吏部郎中龍尚玨首席相陪。
而太後在坤和殿,另有筵席,專待龍家女眷。二嫂柳氏已改嫁周家,不屬於龍氏女眷,龍衛鳳當時又身在青州,便也以臥病為由,不能入宮。
皇宮內張燈結彩,除了慶賀邦交那次大宴之外,這又是第二次大熱鬧,舉城都有所聞,街頭巷議飛傳。
這般熱鬧中,龍衛鳳獨獨無感,她心中籌謀計劃的,卻是另一件事情。
昨日聽二嫂講了龍家那些舊事之後,她心裏已經對自己所身處的環境有了大約的了解。雖然她不曾細細研究過曆史,也知道這古代的女子,除了相夫教子,似乎沒有第二種出路,一生的命運,都操控在別人手裏,不管是富比王侯,還是平民百姓之家,就像她現在的出身,亦複如是。要麽作為砝碼與利益聯盟結交,要麽嫁與差不多的人家從此似乎隻有生孩子和伺候男人兩種任務。
可她還不到二十歲,大好光年,也曾素懷雄心壯誌,雖不敢說有淩雲之誌,卻也自覺是有誌之人。並不想將自己一身隻寄予一個男人身上,不管這個男人是高官顯宦,還是凡夫俗子,她都不想隻作為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家庭的附庸,稀裏糊塗的過日子。人生在世,一旦深陷泥潭,就再也沒有了飛翔的能力。
龍衛鳳覺得自己還沒展開過翅膀,並不想此時就自縛羽翼。在她的心裏,自己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其次才是其他。
所以她現在感到一連串的事情即將洶湧的向她壓來,也許瞬息之間,她就將失去選擇的自由,所以,她要趁著那些未知的結局還沒壓下來之前,先邁出一大步,將自己掙脫出來,爭取一個自由身。爭取將來,無論發生什麽事,她都有說“no”的能力。
所以下午,周衡來而複去之後,她換了身衣裳,就準備先去玉華門外看看——龍老祖母大嫂等人都在宮裏,家中無人,她也無心回長椿街的宅子。
二嫂本想陪她去,但她已是周家新婦,一切舉動都要考慮夫家的顏麵和感受,再不能輕易拋頭露麵,且初次以新婦的身份來到周老將軍宅上,自然要進後宅拜見周家老夫人,少夫人等等一大堆小姐夫人,根本脫不開身。龍衛鳳就不叫她來,說自己去店裏看看就來。
二嫂看她又一身男裝打扮,頭發總結至頭頂,編了一根鬆油大辮,知她心意堅決,攔也攔不住,就叫兩人跟著,才許她去。龍衛鳳就應了,帶了兩個人出門。
到了街上,且先不直接去店裏,而是在四街逛逛,一路走來,隻見路邊梧桐葉子已經開始黃落,且更有許多白楊樹大槐樹等沿街佇立,遠望起來,仿佛兩道金黃的屏障,秋意深濃。又見街頭兩邊人家矮牆上,開出許多的菊花,金黃粉綠的菊花落英,在牆下堆砌。不由得又想起兩句古詞:“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憔悴損,倒正合她和眼前菊花的模樣,但又想起下一句是“如今有誰堪摘”乃是一首怨婦詞,心裏不由得歎了口氣,又想難怪人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果然如是。
與兩個下人走走停停,看了些路邊的街景,又忖度行市。
龍衛鳳雖然人生閱曆不算深厚,但在雲中時趕鴨子上架也曾獨掌過一門生意,人在困境學東西又快又深刻,她已經具備了許多經營的基本概念。她這兩日打的算盤是,原本上一世她是想做一個狀元的,來了這一世自是做不成了,而不論現代古代,一個人最快的發展方式,莫過於經商。尤其對於她——一個女子來說。在這樣的時代除此之外還能做什麽呢?
經商自然常要拋頭露麵,在這古代雖稱不上驚世駭俗——大周朝街頭酒肆茶樓也常見女掌櫃,隻是旁邊都有個男掌櫃就是了……更有三百六十行,其實許多行當也都有女性的身影,比如街頭賣藝的,拉弦子彈琵琶的,針織刺繡上門送件取件的,挑著擔兒賣胭脂水粉的,做吃食的,等等,應有盡有。
隻是她如今畢竟比大多數人都年輕,二則,她也並沒有男掌櫃撐腰,所以為了行事方便些,凡出門辦事,多做男裝打扮。雖然人家不一定都認不出她的本來麵目,但隻要不是碰上浪蕩子,卻也沒人會刻意戲弄,依然有取便之處。這也是男性這個性別優越的一個表現方麵。
當下她一路看了些行市,心裏慢慢的打了個譜子,就又繞到了玉華門外,往玉淵閣去。
此時便有些暮色朦朧起來,銀水河河水滔滔,卻不像雲中隴水河那麽碧清,往來載貨的小船船來船往的,攪的水也渾,街道上各家早就掛出燈籠來,隔壁那條酒樓茶肆一條街,酒菜的香味兒在空中一陣一陣的彌漫,白色的炊煙一道道,也隨風在街道上空搖擺飄散,兩個跟著的人就說:“姑娘,到了晚飯的點兒了,要不要先吃了晚飯再去?”
龍衛鳳不想吃東西,估著兩人約是被酒菜的香味兒勾動了饞蟲,二人也不是她的夥計,原本周老將軍不在,大概能歇一歇的,此時卻要跟著自己出門,就從荷包裏拿了一些錢,給兩人道:“你二人吃去吧,我不吃。我先到鋪子裏,晚些時候你們再來接我,一道回去也就是了。”就將錢塞給他們。
二人不敢收,但架不住龍衛鳳非要塞給他們,就隻好收了,二人見玉淵閣就在眼前了,料也無事。就笑嘻嘻的謝了龍衛鳳,自去了。龍衛鳳也知道,二人雖是拿錢去了,是去吃酒還是賭錢以至於追歡買笑,那就不得而知了,這國都之地,一切都很繁華,可娛樂之地那也是比雲中多多了。
龍衛鳳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的,老拿雲中跟中都比,大概因為雲中是穿越來的第一站,總是有感情的,何況,在那裏,她與龍家幾個嫂嫂,曾經汗流滿麵的經營起了龍家食棧。
那時的日子——正這樣怔怔的想著,不覺已經來到了玉淵閣門首。店門鎖著,沒有掛燈,門庭冷落,都仿佛已經要生青苔。龍衛鳳拿出鑰匙,摸索著開門,卻忽然聽旁邊黑暗處傳來一個幽幽的聲音,喚道:“三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