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涼的夜,月光如水,清洗階下。所有的人都睡了,燈火微微。
龍衛鳳獨自一人,披衣站在階下,她卻不能睡著。
這晚依然住在周府,新皇已經賜還了龍家舊宅,因尚未收拾整潔,龍家老祖母等女眷留在宮中暫住,暫未出宮。龍纓則隨周衡暫居周老將軍宅上。長椿街盡頭那所小宅院,已經不適合未來的駙馬歇馬。
龍衛鳳裹緊了衣衫,回想從雲中到中都這些日子,不過半年之間,事情已經發生了這麽多。真是彈指一揮間,又想到蕭禎——今晚蕭禎送她回到周府,自始至終,沒跟她再說一句話。
想到在玉淵閣前他的目光,龍衛鳳覺得身上更寒。她在廊下徘徊佇立,垂頭默想,何去何從?
蕭禎對她有恩,不管他初衷怎樣,雲中的救護之恩,回中都的護送之誼,都是恩澤。如今,盡管她覺得兩家結親的安排是蕭禎出於對政局的考慮,卻也知道,這結親的話語一出,便是一個男人的臉麵——如今,如今她如果棄他而去,以他地位之尊,可以想見將是怎樣的羞辱。
可是,莫獨……如果莫獨知道了太後指婚的事,又怎能善罷甘休?至少,明日是否會順利離城,也是個問題。
想到這裏,她非常後怕。
想了一回,又有些埋怨自己為什麽偏穿到這樣一個家庭。如果她隻是雲中食棧的那個小老板,如果她隻是隴水河畔摸魚的那個丫頭,她就什麽也不怕了,什麽麻煩也沒有了。
但事實又怎是能改變的呢?到底還是得拿個主意。
她在廊下徘徊到四更天氣,無論如何,沒有方法兩全。隻好孤注一擲,打定了這個主意。
·
第二日,卯時周家的主人們就都起來,梳洗已畢,今日宮中還有合德公主納吉大禮,且龍家宣威將軍龍尚芝即將到都,尚有許多事情要相助整理,又兼今日權渠單於北歸,周衡及老將軍等人亦要準備送行。
然而已經過了辰時了,卻還不見龍衛鳳起來,柳氏便去側院看視。但進到龍衛鳳的臥房,卻靜悄悄毫無人聲,丫頭們都在外麵預備洗臉水等物,還未進來服侍。
柳氏便進來掀簾子看時,卻見床上空無一人,枕頭上,卻有一封書信。
柳氏看完這封信,整個人就呆了,石人一樣的站著,隻喃喃的道:“這,這怎麽可能……這丫頭瘋了不成……還是我在做夢……”怔怔了半晌,忙拿信去給周衡看。
周衡看了大吃一驚,直跳了起來,說:“荒唐!這怎麽會!”也不及細問,穿了衣服就拿了信,急匆匆的去了定國府找蕭禎。
彼時蕭禎正在外書房坐著,翻看公文,忽然見周衡急匆匆走來,滿麵黑雲,呈給他一封信。蕭禎秀絕人寰的鳳眸就微微寒涼了起來,他伸出玉白的手,慢慢接過信封。且不看,將信封正反掃了兩眼,放在案上,問周衡道:“何事?”
周衡不敢說,垂著頭,道:“府君你,你自己看罷。”
蕭禎的長眉就斂了起來,慢慢的拿起了信封。修長的手指翻開封口,從裏麵拿出一張薄紙——龍衛鳳在臥房裏翻到的,也不知是做什麽用的,晚上也不敢驚動別人,暫拿了畫眉的筆寫了這一封信。
而蕭禎看了一眼這紙上的字,整個人也是一呆,隨即也怔住了——因為這紙上的字他也有許多不認識……
龍姑娘自穿越以來,忙於糊口,也沒時間好好練字,一手字主要還是簡體,隻有日常常用的——比如菜名人名等一些字,她都記住了古體字,就這麽古今相間的寫了一封書,給龍家人,亦是給蕭禎。
開篇先交代了一下自己穿越的原因,介紹了一下自己上一世的家庭,寫到傷心處,還落了幾滴淚在紙上。次後又講到自己附身在這個叫龍衛鳳的人的身子上,在雲中曆盡艱難,辛苦謀生。又感謝龍家人給了她家庭的溫暖,讓她將這一世的家也當成了自己的家,她非常感謝。又是雲中大病時幸得蕭大人相助,回到中都又借給她銀子,十分感激。
然而,她本不是這世上的人,也不是真正的龍衛鳳,現在承蒙不棄,蕭大人竟要跟她結親,蕭大人想要的是真正的龍衛鳳,而她隻是個替身,並不適合這門婚事。然而蕭大人之恩、之威,讓她無法開口備說實情。因此特留書信一封,將自己所有來龍去脈寫明,希望大家能體諒她的難處,讓她安靜的找個地方做她本人,不要再去找她。
如今龍家境況已好,龍家哥哥們也即將回來,天下形勢一片大好,她走了也沒了牽掛,玉淵閣近日的收益她都帶走了,特知會三嫂。
然後結尾落款,是她的本名:李琰。
這次她沒忘記她的名字。多少次在夢中,她混淆了兩個人的身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哪一個人。如今她突然釋然了,她隻有一個,她不必考慮太多,隻做回她的本等——李琰,或者說一個清清靜靜的小姑娘,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淨快樂。自然自在。
而她離開周家時,不僅帶走了銀子,還帶走了——劉齊……
蕭禎看完這封信,默然半晌,麵上陰晴不定。半日,他伸手將這封信團了起來,團成了一個紙團,交給周衡,道:“燒了。”
……
隨即他起身,換公服出門送行,因今日是權渠北歸之日,議定的時辰是辰時三刻,在宣華門外行辭別之禮,蕭禎與新皇朱曄等人全部出城相送,兩國邦交,至此落下帷幕。
蕭禎在大轎中,一邊行,一邊在思索那封信,又思索權渠今日北歸,莫非龍衛鳳竟然私自出逃,想同他一道北歸?卻編出這樣的謊言?但又想一想那筆字,他又覺得沒這麽簡單。因此坐在轎內,默然無語,軒昂的玉麵上,是心事沉沉。
到了宣華門外,諸般事物已備,權渠著正裝,端坐馬上,蕭禎在轎裏,打眼一望權渠的麵色,覺得他也清瘦了不少,麵色憔悴,看眼睛的顏色,毫無喜色。就有些放下心來,禮儀官呈上禦酒,三下裏灑酒祭路,又都各飲一杯,飲酒中間,蕭禎的目光穿過旌旗望向權渠,權渠也正放下酒盞向他看來。兩下裏目光一對,就都沒說話,亦都沒動。
一時新皇著禮官宣諭奏樂,這裏他亦親自執手向權渠敘了幾句離別之言,蕭禎亦有吉言相贈,這裏禮炮齊鳴,鼓樂聲喧,權渠一行人,在兩位前導大周將士的引導下,這才踏著紅地毯,離城遠赴漠北。
蕭禎在轎內,看著莫獨一行人走遠了,這方與新皇朱曄轉駕回輿。朱曄自回宮內,蕭禎回府,到定國府剛坐下,他即招手叫上一個人來,命他去查龍衛鳳的去向,說完了,想一想,又叫住這人,道:“你也查這個名字——李琰。”說著,他玉手親執筆管,在案上寫下了“李琰”兩個字。
……
秋風蕭瑟,黃花滿地,莫獨在馬上慢慢離城,走出城門,想到今早的事——今日一大早,劉齊便送了一封書信到驛館,其時驛館內已經整裝待發,莫獨卻還未更衣——昨晚他一回驛館便知道了宮中的事,又知龍家女眷都在宮中,一時雖然著急,卻也不能妄動,考慮到第二日一別,怕是極難再有時間和機會複回,一夜沒睡,已經想了對策,今日正想先拖延,因此並未換衣,正在這時,卻聽人報龍家有人來,急忙出迎,就得了這封信。
這信的內容跟蕭禎接到的差不多,隻是後半截不一樣,龍衛鳳告訴他,既然已經有了指婚之事,她直接違抗蕭禎定然極大的有辱他的顏麵,她並不想讓兩家翻臉,禍及龍家。也不想兩國邦交受影響,更怕蕭禎盛怒之下,遷怒於莫獨,使莫獨一行人陷於險境。所以她思前想後,隻有這一個辦法。如今她兩處都留了書信,今早也離開中都,將去尋一個清靜的所在,躲上三年二載,待這件事平息了,她再出來,到時便可以直接去雲中——她與莫獨約定,二年後她去雲中原龍家食棧等他——如果他還愛她,就請他來,帶她悄悄出塞,那時就一切太平了。
莫獨看後——莫獨也不大認識這筆字,不過到底對龍衛鳳的字體熟悉些。一半靠猜。先是震驚,次後擔憂與感動齊上心懷,在室內呆呆坐了半日。想了一想,就決定更衣出行,依然按原計劃今日離都。
如今在宣華門外,見了蕭禎,兩下裏一望,莫獨看他麵色,就知道他也看到了龍衛鳳的留書。且看他的神色,他也知道,蕭禎對這件事,不會輕易罷休。
此時他帶著隨行人員走出中都兩裏多路了,就住馬停步,想換車轎,然後他好便宜行事,去尋龍衛鳳。他並不介意兩國邦交因這件事毀了,當初他被兄長貘沃設計,受傷被俘,在雲中逃跑時又因路途不熟,被人截殺,那最深的一刀,也乃是叛徒所給的,幸而爬到龍家,得龍家一門收留。次後又因蕭禎有意聯合他共擊貘沃,使他得以在龍家安穩養傷。其後同蕭禎一起合謀,以暗度陳倉之計帶領蕭禎麾下眾將士,易服為胡人,千裏奔襲,偷襲了貘沃老巢,又與蕭禎前部,前後夾擊,大敗了貘沃,並收服其餘大小部落頭目,統一南疆,重立王庭。原本他與蕭禎,也是互相借力——兩國邦交,本是遠交近攻的關係,一切都在變化中。當然為百姓民生計,他亦不希望邊關起戰火。而他相信蕭禎亦同想。即使再不肯放過龍衛鳳,當此局勢下,蕭禎應也不會任意施為,破壞如今的局麵。
但隨行的幾位首領卻並不同意他的做法,認為此時仍然身在大周境內,不宜親自涉險,勸他先北歸,再複遣人尋人。
莫獨考慮到此次南下也將及一月,漠北初定,也確實不宜再生枝節,想了想,便叫過兩位妥帖的人來,悄悄吩咐了些事,命他們便宜行事,萬萬要護龍衛鳳周全。
這裏,他方快馬加鞭,一路也不顧大周沿路為他設的專門迎候的館驛,馬不停蹄,星夜馳歸,不出五日,已複出關,立於賀蘭山下。在賀蘭山陰回馬南望,莫獨年輕的臉上又現出大漠塞北寒冷的鋒芒——關山萬裏,雄關萬重,哪怕是踏碎萬千山河,他也誓要將那一女子奪回身邊。
龍衛鳳獨自一人,披衣站在階下,她卻不能睡著。
這晚依然住在周府,新皇已經賜還了龍家舊宅,因尚未收拾整潔,龍家老祖母等女眷留在宮中暫住,暫未出宮。龍纓則隨周衡暫居周老將軍宅上。長椿街盡頭那所小宅院,已經不適合未來的駙馬歇馬。
龍衛鳳裹緊了衣衫,回想從雲中到中都這些日子,不過半年之間,事情已經發生了這麽多。真是彈指一揮間,又想到蕭禎——今晚蕭禎送她回到周府,自始至終,沒跟她再說一句話。
想到在玉淵閣前他的目光,龍衛鳳覺得身上更寒。她在廊下徘徊佇立,垂頭默想,何去何從?
蕭禎對她有恩,不管他初衷怎樣,雲中的救護之恩,回中都的護送之誼,都是恩澤。如今,盡管她覺得兩家結親的安排是蕭禎出於對政局的考慮,卻也知道,這結親的話語一出,便是一個男人的臉麵——如今,如今她如果棄他而去,以他地位之尊,可以想見將是怎樣的羞辱。
可是,莫獨……如果莫獨知道了太後指婚的事,又怎能善罷甘休?至少,明日是否會順利離城,也是個問題。
想到這裏,她非常後怕。
想了一回,又有些埋怨自己為什麽偏穿到這樣一個家庭。如果她隻是雲中食棧的那個小老板,如果她隻是隴水河畔摸魚的那個丫頭,她就什麽也不怕了,什麽麻煩也沒有了。
但事實又怎是能改變的呢?到底還是得拿個主意。
她在廊下徘徊到四更天氣,無論如何,沒有方法兩全。隻好孤注一擲,打定了這個主意。
·
第二日,卯時周家的主人們就都起來,梳洗已畢,今日宮中還有合德公主納吉大禮,且龍家宣威將軍龍尚芝即將到都,尚有許多事情要相助整理,又兼今日權渠單於北歸,周衡及老將軍等人亦要準備送行。
然而已經過了辰時了,卻還不見龍衛鳳起來,柳氏便去側院看視。但進到龍衛鳳的臥房,卻靜悄悄毫無人聲,丫頭們都在外麵預備洗臉水等物,還未進來服侍。
柳氏便進來掀簾子看時,卻見床上空無一人,枕頭上,卻有一封書信。
柳氏看完這封信,整個人就呆了,石人一樣的站著,隻喃喃的道:“這,這怎麽可能……這丫頭瘋了不成……還是我在做夢……”怔怔了半晌,忙拿信去給周衡看。
周衡看了大吃一驚,直跳了起來,說:“荒唐!這怎麽會!”也不及細問,穿了衣服就拿了信,急匆匆的去了定國府找蕭禎。
彼時蕭禎正在外書房坐著,翻看公文,忽然見周衡急匆匆走來,滿麵黑雲,呈給他一封信。蕭禎秀絕人寰的鳳眸就微微寒涼了起來,他伸出玉白的手,慢慢接過信封。且不看,將信封正反掃了兩眼,放在案上,問周衡道:“何事?”
周衡不敢說,垂著頭,道:“府君你,你自己看罷。”
蕭禎的長眉就斂了起來,慢慢的拿起了信封。修長的手指翻開封口,從裏麵拿出一張薄紙——龍衛鳳在臥房裏翻到的,也不知是做什麽用的,晚上也不敢驚動別人,暫拿了畫眉的筆寫了這一封信。
而蕭禎看了一眼這紙上的字,整個人也是一呆,隨即也怔住了——因為這紙上的字他也有許多不認識……
龍姑娘自穿越以來,忙於糊口,也沒時間好好練字,一手字主要還是簡體,隻有日常常用的——比如菜名人名等一些字,她都記住了古體字,就這麽古今相間的寫了一封書,給龍家人,亦是給蕭禎。
開篇先交代了一下自己穿越的原因,介紹了一下自己上一世的家庭,寫到傷心處,還落了幾滴淚在紙上。次後又講到自己附身在這個叫龍衛鳳的人的身子上,在雲中曆盡艱難,辛苦謀生。又感謝龍家人給了她家庭的溫暖,讓她將這一世的家也當成了自己的家,她非常感謝。又是雲中大病時幸得蕭大人相助,回到中都又借給她銀子,十分感激。
然而,她本不是這世上的人,也不是真正的龍衛鳳,現在承蒙不棄,蕭大人竟要跟她結親,蕭大人想要的是真正的龍衛鳳,而她隻是個替身,並不適合這門婚事。然而蕭大人之恩、之威,讓她無法開口備說實情。因此特留書信一封,將自己所有來龍去脈寫明,希望大家能體諒她的難處,讓她安靜的找個地方做她本人,不要再去找她。
如今龍家境況已好,龍家哥哥們也即將回來,天下形勢一片大好,她走了也沒了牽掛,玉淵閣近日的收益她都帶走了,特知會三嫂。
然後結尾落款,是她的本名:李琰。
這次她沒忘記她的名字。多少次在夢中,她混淆了兩個人的身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哪一個人。如今她突然釋然了,她隻有一個,她不必考慮太多,隻做回她的本等——李琰,或者說一個清清靜靜的小姑娘,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淨快樂。自然自在。
而她離開周家時,不僅帶走了銀子,還帶走了——劉齊……
蕭禎看完這封信,默然半晌,麵上陰晴不定。半日,他伸手將這封信團了起來,團成了一個紙團,交給周衡,道:“燒了。”
……
隨即他起身,換公服出門送行,因今日是權渠北歸之日,議定的時辰是辰時三刻,在宣華門外行辭別之禮,蕭禎與新皇朱曄等人全部出城相送,兩國邦交,至此落下帷幕。
蕭禎在大轎中,一邊行,一邊在思索那封信,又思索權渠今日北歸,莫非龍衛鳳竟然私自出逃,想同他一道北歸?卻編出這樣的謊言?但又想一想那筆字,他又覺得沒這麽簡單。因此坐在轎內,默然無語,軒昂的玉麵上,是心事沉沉。
到了宣華門外,諸般事物已備,權渠著正裝,端坐馬上,蕭禎在轎裏,打眼一望權渠的麵色,覺得他也清瘦了不少,麵色憔悴,看眼睛的顏色,毫無喜色。就有些放下心來,禮儀官呈上禦酒,三下裏灑酒祭路,又都各飲一杯,飲酒中間,蕭禎的目光穿過旌旗望向權渠,權渠也正放下酒盞向他看來。兩下裏目光一對,就都沒說話,亦都沒動。
一時新皇著禮官宣諭奏樂,這裏他亦親自執手向權渠敘了幾句離別之言,蕭禎亦有吉言相贈,這裏禮炮齊鳴,鼓樂聲喧,權渠一行人,在兩位前導大周將士的引導下,這才踏著紅地毯,離城遠赴漠北。
蕭禎在轎內,看著莫獨一行人走遠了,這方與新皇朱曄轉駕回輿。朱曄自回宮內,蕭禎回府,到定國府剛坐下,他即招手叫上一個人來,命他去查龍衛鳳的去向,說完了,想一想,又叫住這人,道:“你也查這個名字——李琰。”說著,他玉手親執筆管,在案上寫下了“李琰”兩個字。
……
秋風蕭瑟,黃花滿地,莫獨在馬上慢慢離城,走出城門,想到今早的事——今日一大早,劉齊便送了一封書信到驛館,其時驛館內已經整裝待發,莫獨卻還未更衣——昨晚他一回驛館便知道了宮中的事,又知龍家女眷都在宮中,一時雖然著急,卻也不能妄動,考慮到第二日一別,怕是極難再有時間和機會複回,一夜沒睡,已經想了對策,今日正想先拖延,因此並未換衣,正在這時,卻聽人報龍家有人來,急忙出迎,就得了這封信。
這信的內容跟蕭禎接到的差不多,隻是後半截不一樣,龍衛鳳告訴他,既然已經有了指婚之事,她直接違抗蕭禎定然極大的有辱他的顏麵,她並不想讓兩家翻臉,禍及龍家。也不想兩國邦交受影響,更怕蕭禎盛怒之下,遷怒於莫獨,使莫獨一行人陷於險境。所以她思前想後,隻有這一個辦法。如今她兩處都留了書信,今早也離開中都,將去尋一個清靜的所在,躲上三年二載,待這件事平息了,她再出來,到時便可以直接去雲中——她與莫獨約定,二年後她去雲中原龍家食棧等他——如果他還愛她,就請他來,帶她悄悄出塞,那時就一切太平了。
莫獨看後——莫獨也不大認識這筆字,不過到底對龍衛鳳的字體熟悉些。一半靠猜。先是震驚,次後擔憂與感動齊上心懷,在室內呆呆坐了半日。想了一想,就決定更衣出行,依然按原計劃今日離都。
如今在宣華門外,見了蕭禎,兩下裏一望,莫獨看他麵色,就知道他也看到了龍衛鳳的留書。且看他的神色,他也知道,蕭禎對這件事,不會輕易罷休。
此時他帶著隨行人員走出中都兩裏多路了,就住馬停步,想換車轎,然後他好便宜行事,去尋龍衛鳳。他並不介意兩國邦交因這件事毀了,當初他被兄長貘沃設計,受傷被俘,在雲中逃跑時又因路途不熟,被人截殺,那最深的一刀,也乃是叛徒所給的,幸而爬到龍家,得龍家一門收留。次後又因蕭禎有意聯合他共擊貘沃,使他得以在龍家安穩養傷。其後同蕭禎一起合謀,以暗度陳倉之計帶領蕭禎麾下眾將士,易服為胡人,千裏奔襲,偷襲了貘沃老巢,又與蕭禎前部,前後夾擊,大敗了貘沃,並收服其餘大小部落頭目,統一南疆,重立王庭。原本他與蕭禎,也是互相借力——兩國邦交,本是遠交近攻的關係,一切都在變化中。當然為百姓民生計,他亦不希望邊關起戰火。而他相信蕭禎亦同想。即使再不肯放過龍衛鳳,當此局勢下,蕭禎應也不會任意施為,破壞如今的局麵。
但隨行的幾位首領卻並不同意他的做法,認為此時仍然身在大周境內,不宜親自涉險,勸他先北歸,再複遣人尋人。
莫獨考慮到此次南下也將及一月,漠北初定,也確實不宜再生枝節,想了想,便叫過兩位妥帖的人來,悄悄吩咐了些事,命他們便宜行事,萬萬要護龍衛鳳周全。
這裏,他方快馬加鞭,一路也不顧大周沿路為他設的專門迎候的館驛,馬不停蹄,星夜馳歸,不出五日,已複出關,立於賀蘭山下。在賀蘭山陰回馬南望,莫獨年輕的臉上又現出大漠塞北寒冷的鋒芒——關山萬裏,雄關萬重,哪怕是踏碎萬千山河,他也誓要將那一女子奪回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