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關卓凡繼續說道:“再者說了,還有嬪妃——蒙古人還是可以備充後宮主位的嘛。”
頓了一頓,又說道:“不過,臣以為,以婚姻懷柔,怎麽說都是權宜之計,正本清源,還是要想法子增加各族群的‘國家認同感’。”
“‘國家認同感’?”
“是。”
又是個新鮮詞兒。
慈禧低下頭,在心中默默品了一輪,抬起頭,說道:“你說……定漢話為‘官方語言’,是否,就算是這個……增加‘國家認同感’?”
“太後聖明!”
慈禧柔聲說道:“卓凡,你說的這些,確實是……百年之計,隻是事情太大了,許多關節,我還要再好好兒想一想。”
“是。”
“我的意思是,嗯,這話你也是說過的——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現在就下詔,定漢話為‘官方語言’——這是可以的,不過,朝廷的力量畢竟還有限,實際推行起來,大約要有個先後次序。”
“請太後諭示。”
“我想,就像你說的,左宗棠西征,確實是很好的一個機會,咱們就借著這個機會,先在回區做這個事情!陝甘新疆做起來有眉目了——拿你的話說,這叫……‘試點’!?過些個年頭,再行之於藏區、蒙區。如此行事,是否更加穩妥一些?”
嗯,也算是正辦。
“太後聖明,臣感佩無已!”
“我想,你說得很對。不論滿、漢、藏、蒙、回。都是大清子民。若有人竟聽不懂其餘九成九的人說話的意思,這算什麽事?這哪裏還能叫一家人?”
“太後聖明!若無‘官方語言’之設,藏、蒙、回、維,同漢地、漢人就難以交通,其人之求學、經商、仕進,必大受影響;其地之……欲興旺發達,亦會困難重重,這個‘官方語言’。真正是為這些地方的子民好,真正是我皇太後、皇上育民如子、如天之仁!”
慈禧微笑說道:“好啦,你就別再拍了。你說說,若要在回區推行‘官方語言’,具體該怎麽做?那些是頂頂緊要的?”
“回太後,第一緊要的,是多設學堂。一來,培訓能夠教授‘官方語言’的老師;二來,流布皇帝之德澤,宣揚朝廷之至意。剴切曉諭,春風化雨。終使荒服歸於王化。”
“好!”慈禧大為欣賞,“還有呢?”
“回人篤信回教,這教務之管理,是頂頂緊要的。”
“這……和‘官方語言’有關係嗎?”
關卓凡微笑道:“回太後,有的。第一,回教經典,皆由阿拉伯話寫就,這阿拉伯話,畢竟是外國話,中國人學經、念經,學的是外國話、念的是外國話,實在是太不方便了——臣以為,這實在是朝廷的責任!”
“朝廷應該出麵,召集精通教義的飽學之士,將回教經典,一一譯成‘官方語言’,欽定之後,刊刻頒行,以為弘法之繩墨——太後想想,這是多大的功德?”
慈禧的眼睛亮了起來:“確實如此!這個功德——做得!”
關卓凡繼續說道:“既然教義譯成了‘官方語言’,阿訇布道,也就可以用‘官方語言’了,至不濟,也可用陝甘當地的土語。此事當然不能一蹴而就,阿訇學說‘官方語言’,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不過,如果始終學不會,或者明明是會的,卻不肯以‘官方語言’或至少陝甘土語來布道,臣以為,大約就不好再請他來做這個阿訇了。”
“嗯!”
“教義譯成了‘官方語言’,聽道學經的信眾,如果不會‘官方語言’,自然要想法子去學,這,自然而然,大大加快了‘官方語言’之傳布。”
“嗯,有道理。”
“還有,大亂之後,朝廷應該將回區的寺廟,從頭到尾,梳理檢核一遍,重新予以認證,並頒發……‘執照’。一來,毀於戰火的,要視情形撥款修繕;二來,要確保主持寺廟之人,皆為守法弘道之士。”
“執照”二字,慈禧是理解的,吏部發給官員的任職證書,也叫做“執照”。
“嗯。”
“朝廷應頒下明詔,從今以後,傳法布道,皆應在向朝廷申領了‘執照’的寺廟之內舉辦;若有人在這些寺廟之外,私下傳教,即視為邪說異端,必嚴懲不貸。”
“好!”慈禧滿麵笑容,“這都是正本清源之舉!”
“是。總之,隻要遵紀守法,回人學經宣道,朝廷不但不會禁止幹涉,還會保護鼓勵的。”
“嗯,這是陝甘的回區,新疆的呢?”
“新疆的情形,比陝甘的更加複雜,會說漢話的也更少,推行‘官方語言’,更加難以一蹴而就,嗯,大約要‘官方語言’和維語‘雙語並行’才行。到底該如何辦理,容臣詳細斟酌過了,再向太後請旨。”
“好的。”
“有一個事兒,臣要請太後分外留意。”
“你說。”
“是。回亂暴起,致成今日之局麵,當地官吏的無行,不為無因。有那麽一班蠹吏,以天高皇帝遠,朝廷鞭長莫及,到任之後,巧取豪奪,漁獵回女,胡作非為,無所忌憚。這個情形,愈往西北走,愈是嚴重。臣大著膽子說一句,這個回亂,倒有一小半兒,是這幫混蛋給逼出來的!”
慈禧的麵色變得嚴峻起來。
關卓凡繼續說道:“朝廷凡有新政,這種人,必借機生事,變換花樣,予取予奪。朝廷一番心意,一經他們的手,麵目全非,有的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暴政’!這就是左宗棠為什麽要用當地人做當地官的原因了——若從外地調人,西北貧瘠,肯過來的,大多都是這種無賴無行之人。”
慈禧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千裏做官隻為財’,不為發財,他們又怎麽肯到西北啃沙子?”
“太後聖明!這種人刮起地皮來,心狠手辣,無所顧忌,不是普通貪官可比的。西北大亂之後,一方麵要休養生息,恢複生產;一方麵要推行‘官方語言’之新政,用人行政,要特別小心,斷不能叫這種人鑽了進來,為害地方,貽禍朝廷!”
“我曉得了。這樣吧,西北的事情,你和左宗棠兩個人商量著辦,其他的人,一律不要插手了。你就不消說了,左宗棠這個人,打起仗來,花錢是花得狠了點兒,但他的操守,我還是信得過的!”
“謝太後!”
*(未完待續……)r1292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關卓凡繼續說道:“再者說了,還有嬪妃——蒙古人還是可以備充後宮主位的嘛。”
頓了一頓,又說道:“不過,臣以為,以婚姻懷柔,怎麽說都是權宜之計,正本清源,還是要想法子增加各族群的‘國家認同感’。”
“‘國家認同感’?”
“是。”
又是個新鮮詞兒。
慈禧低下頭,在心中默默品了一輪,抬起頭,說道:“你說……定漢話為‘官方語言’,是否,就算是這個……增加‘國家認同感’?”
“太後聖明!”
慈禧柔聲說道:“卓凡,你說的這些,確實是……百年之計,隻是事情太大了,許多關節,我還要再好好兒想一想。”
“是。”
“我的意思是,嗯,這話你也是說過的——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現在就下詔,定漢話為‘官方語言’——這是可以的,不過,朝廷的力量畢竟還有限,實際推行起來,大約要有個先後次序。”
“請太後諭示。”
“我想,就像你說的,左宗棠西征,確實是很好的一個機會,咱們就借著這個機會,先在回區做這個事情!陝甘新疆做起來有眉目了——拿你的話說,這叫……‘試點’!?過些個年頭,再行之於藏區、蒙區。如此行事,是否更加穩妥一些?”
嗯,也算是正辦。
“太後聖明,臣感佩無已!”
“我想,你說得很對。不論滿、漢、藏、蒙、回。都是大清子民。若有人竟聽不懂其餘九成九的人說話的意思,這算什麽事?這哪裏還能叫一家人?”
“太後聖明!若無‘官方語言’之設,藏、蒙、回、維,同漢地、漢人就難以交通,其人之求學、經商、仕進,必大受影響;其地之……欲興旺發達,亦會困難重重,這個‘官方語言’。真正是為這些地方的子民好,真正是我皇太後、皇上育民如子、如天之仁!”
慈禧微笑說道:“好啦,你就別再拍了。你說說,若要在回區推行‘官方語言’,具體該怎麽做?那些是頂頂緊要的?”
“回太後,第一緊要的,是多設學堂。一來,培訓能夠教授‘官方語言’的老師;二來,流布皇帝之德澤,宣揚朝廷之至意。剴切曉諭,春風化雨。終使荒服歸於王化。”
“好!”慈禧大為欣賞,“還有呢?”
“回人篤信回教,這教務之管理,是頂頂緊要的。”
“這……和‘官方語言’有關係嗎?”
關卓凡微笑道:“回太後,有的。第一,回教經典,皆由阿拉伯話寫就,這阿拉伯話,畢竟是外國話,中國人學經、念經,學的是外國話、念的是外國話,實在是太不方便了——臣以為,這實在是朝廷的責任!”
“朝廷應該出麵,召集精通教義的飽學之士,將回教經典,一一譯成‘官方語言’,欽定之後,刊刻頒行,以為弘法之繩墨——太後想想,這是多大的功德?”
慈禧的眼睛亮了起來:“確實如此!這個功德——做得!”
關卓凡繼續說道:“既然教義譯成了‘官方語言’,阿訇布道,也就可以用‘官方語言’了,至不濟,也可用陝甘當地的土語。此事當然不能一蹴而就,阿訇學說‘官方語言’,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不過,如果始終學不會,或者明明是會的,卻不肯以‘官方語言’或至少陝甘土語來布道,臣以為,大約就不好再請他來做這個阿訇了。”
“嗯!”
“教義譯成了‘官方語言’,聽道學經的信眾,如果不會‘官方語言’,自然要想法子去學,這,自然而然,大大加快了‘官方語言’之傳布。”
“嗯,有道理。”
“還有,大亂之後,朝廷應該將回區的寺廟,從頭到尾,梳理檢核一遍,重新予以認證,並頒發……‘執照’。一來,毀於戰火的,要視情形撥款修繕;二來,要確保主持寺廟之人,皆為守法弘道之士。”
“執照”二字,慈禧是理解的,吏部發給官員的任職證書,也叫做“執照”。
“嗯。”
“朝廷應頒下明詔,從今以後,傳法布道,皆應在向朝廷申領了‘執照’的寺廟之內舉辦;若有人在這些寺廟之外,私下傳教,即視為邪說異端,必嚴懲不貸。”
“好!”慈禧滿麵笑容,“這都是正本清源之舉!”
“是。總之,隻要遵紀守法,回人學經宣道,朝廷不但不會禁止幹涉,還會保護鼓勵的。”
“嗯,這是陝甘的回區,新疆的呢?”
“新疆的情形,比陝甘的更加複雜,會說漢話的也更少,推行‘官方語言’,更加難以一蹴而就,嗯,大約要‘官方語言’和維語‘雙語並行’才行。到底該如何辦理,容臣詳細斟酌過了,再向太後請旨。”
“好的。”
“有一個事兒,臣要請太後分外留意。”
“你說。”
“是。回亂暴起,致成今日之局麵,當地官吏的無行,不為無因。有那麽一班蠹吏,以天高皇帝遠,朝廷鞭長莫及,到任之後,巧取豪奪,漁獵回女,胡作非為,無所忌憚。這個情形,愈往西北走,愈是嚴重。臣大著膽子說一句,這個回亂,倒有一小半兒,是這幫混蛋給逼出來的!”
慈禧的麵色變得嚴峻起來。
關卓凡繼續說道:“朝廷凡有新政,這種人,必借機生事,變換花樣,予取予奪。朝廷一番心意,一經他們的手,麵目全非,有的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暴政’!這就是左宗棠為什麽要用當地人做當地官的原因了——若從外地調人,西北貧瘠,肯過來的,大多都是這種無賴無行之人。”
慈禧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千裏做官隻為財’,不為發財,他們又怎麽肯到西北啃沙子?”
“太後聖明!這種人刮起地皮來,心狠手辣,無所顧忌,不是普通貪官可比的。西北大亂之後,一方麵要休養生息,恢複生產;一方麵要推行‘官方語言’之新政,用人行政,要特別小心,斷不能叫這種人鑽了進來,為害地方,貽禍朝廷!”
“我曉得了。這樣吧,西北的事情,你和左宗棠兩個人商量著辦,其他的人,一律不要插手了。你就不消說了,左宗棠這個人,打起仗來,花錢是花得狠了點兒,但他的操守,我還是信得過的!”
“謝太後!”
*(未完待續……)r1292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