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一切比照聖母皇太後臨幸敦柔公主府”啊。
敦柔公主府,最“清靜”的地方,是公主的寢臥“薈萃苑”;榮安公主府,最“清靜”的地方,卻是額駙的書房“洗心齋”。
“洗心齋”也是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不過,隻有一座房子,掛著“洗心齋”的匾額,兩邊兒沒有東、西廂房,取而代之的,是貼著院牆的兩條回廊,將“洗心齋”和院門連了起來,進入院門,不必繞過影壁,便可直接步入回廊。
院子中央,是一個水池,有假山、小橋之屬,若繞過影壁,繼續前行,便可穿小橋、過水池,抵達“洗心齋”。
這是典型的江南園林的格局。
“洗心齋”坐北朝南,麵闊三間,中間的明間,是正式會客的地方;右手的西稍間,是關額駙辦公、揮毫之處,亦即狹義上的“書房”;左手的東稍間,是起居、休憩之處,南窗下是榻,靠著北牆,擺了幾、椅,自家人說話,一般都在這裏,接待最親密的朋友,有時候也在這裏。
母後皇太後被引進了東稍間。
慈安一進屋,便覺得微微炫目,怔了一怔,才弄明白怎麽回事:這間屋子,窗子上沒有糊紙,而是裝了大塊的玻璃,因此,內外通透,采光極好。
西稍間那邊,似乎也是如此。
偌大一個紫禁城,殿閣無數,但隻有養心殿的窗戶裝了玻璃,連她自己居住的鍾粹宮,窗子上,也是糊紙的。
茶水奉上之後,除了母後皇太後和軒親王。其餘一切人等,不論主子奴才,都退出了洗心齋——不僅退出了屋子。還退出了院子。這個,就沒有“比照聖母皇太後臨幸敦柔公主府”了。那一次,院子裏,還有李蓮英、玉兒和圖林三個人。
這是為什麽呢?
咳咳,“薈萃苑”的窗戶,糊的是窗戶紙;“洗心齋”的窗戶,裝的可是玻璃,這大白天的,視線是透不過窗戶紙的。可玻璃呢?嘿嘿,屋子裏的情形,可是看得見的喲。
院子裏如果有人,就不夠“清靜”了。
慈安坐在榻邊,關卓凡在一旁垂首侍立——雖然是在他自己的家裏,但母後皇太後不“賜坐”,他就不能坐。
奇怪的是,母後皇太後遲遲不開口“賜坐”。
沉默。
本來,是慈安說有事兒要和關卓凡“商量”,太後不說話。關卓凡是不宜主動問詢的,可是,氣氛太詭異了。再沉默下去就不大妥當了,關卓凡正準備說“太後有什麽訓諭?就請吩咐”,慈安終於開口了,聲音幹澀而顫抖:
“關卓凡,我待你……如何?”
關卓凡一怔,趕忙微微俯身,莊容說道:“太後慈恩,雲施雨沛,天高地厚!臣銘感五腑……粉身難報!”
“雲施……雨沛?唉。這個,‘天高地厚’。我當不起,我也不要你‘粉身’什麽的。隻要你……拿出良心來就好了!”
“臣精白赤心……”
慈安打斷了他的話:“我是說,你對我,可得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你,可不能糊弄我!”
“臣焉敢?”
“好,這話可是你說的,你可別忘了!”
“是,臣不敢!”
“我問你——”
說到這兒,慈安滯住了,話頭就在她的嘴邊打轉,轉了一圈,又轉一圈,再轉一圈,憋得臉都紅了,終於,極艱澀地說了出來:
“‘她’……去天津,到底……是去做什麽了?”
聲音不大,還發著抖,然而,關卓凡聽在耳中,卻如打了一個焦雷。
*
*
到底該怎麽“處置”關卓凡,慈安這幾天輾轉糾結,幾乎就沒有睡著過覺,最後,她還是決定,采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法子:開誠布公,“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要“他”和“她”斬斷“孽緣”,各安其位。
慈安再忠厚,也曉得,這是個最笨的法子,可是,她找不到更好的法子。
她的目的,不是打擊“他”和“她”,她的目的,是叫“他”和“她”莫再沉溺下去,是拔“他”和“她”出“泥塗”,拿她從白氏那兒聽來的洋和尚們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什麽“挽救迷途的羔羊”。
辦這種事兒,正常的路數,應該是像逼關卓凡放手呂氏那一次,“小懲大戒”,叫他主動認清自己的過失,然後知難而退。可是,這麽幹,對於慈安來說,太難了!倒不是說她狠不下心、下不了手——當然,多少也有這個因素——而是這麽做,其中節奏、分寸、出入,太難掌握了!這個本事,“西邊兒”有,她可沒有,一不小心,弄巧成拙,弄假成真,甚至……翻臉成仇,可怎麽好?
再者說了,“她”又豈是呂氏可比?呂氏隻是生得美貌,究其身份,不過勝保的一個小妾,叫“他”放手呂氏,大約不難;“她”呢,可是聖母皇太後!叫“他”放手“她”……再說,這個事兒,也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做得了主啊,得“他”先願意了,再想法子,去對付“她”……
還有,回過頭來看呂氏之事,慈安已是心裏雪亮:呂氏不過是“他”收的一個外房,連妾都算不上,“她”卻那麽上心,根本是……“假公濟私”嘛!說什麽“怕他教壞了皇帝”,其實,必是“她”那個時候,已經對“他”有了意思,心裏邊兒,妒忌難耐罷了!
慈安十分後悔,當初信了慈禧的話,大大折騰了關卓凡一輪,不然的話,也未必會有今天的事情!當時,“他”尚未成親,兩個姨太太又都在上海,他一個人呆在北京,血氣方剛的,收個外房,替他暖暖床,不是天經地義?若呂氏未去,他也未必會在“她”去天津閱兵的時候,烈火幹柴,被她……趁虛而入吧!
慈安以為,關卓凡和慈禧,是去天津閱兵的時候,“勾搭”上的,因為,隻有那一段時間,他們兩人,才有長時間獨處的機會。
另外,她隱隱覺得,這個事兒,是“她”主動“勾搭”於“他”的。
這就沒有什麽證據可言了,隻能說,相比於“他”主動“勾搭”於“她”,慈安更願意相信,是“她”主動“勾搭”了“他”。
因為有了對慈禧處置呂氏之事的反感,這一次,慈安本能地不願意采取相同的手段來“處置”關卓凡。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慈安對於關卓凡,有著莫名的信心,包括相信“他”的忠誠,也包括,相信“他”能夠理解自己的苦心。
拐彎抹角,既說不明白話兒、辦不下來事兒,還可能引發更多的、不可測的誤解。
於是,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開誠布公”,打開天窗說亮話。
*(未完待續。)
敦柔公主府,最“清靜”的地方,是公主的寢臥“薈萃苑”;榮安公主府,最“清靜”的地方,卻是額駙的書房“洗心齋”。
“洗心齋”也是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不過,隻有一座房子,掛著“洗心齋”的匾額,兩邊兒沒有東、西廂房,取而代之的,是貼著院牆的兩條回廊,將“洗心齋”和院門連了起來,進入院門,不必繞過影壁,便可直接步入回廊。
院子中央,是一個水池,有假山、小橋之屬,若繞過影壁,繼續前行,便可穿小橋、過水池,抵達“洗心齋”。
這是典型的江南園林的格局。
“洗心齋”坐北朝南,麵闊三間,中間的明間,是正式會客的地方;右手的西稍間,是關額駙辦公、揮毫之處,亦即狹義上的“書房”;左手的東稍間,是起居、休憩之處,南窗下是榻,靠著北牆,擺了幾、椅,自家人說話,一般都在這裏,接待最親密的朋友,有時候也在這裏。
母後皇太後被引進了東稍間。
慈安一進屋,便覺得微微炫目,怔了一怔,才弄明白怎麽回事:這間屋子,窗子上沒有糊紙,而是裝了大塊的玻璃,因此,內外通透,采光極好。
西稍間那邊,似乎也是如此。
偌大一個紫禁城,殿閣無數,但隻有養心殿的窗戶裝了玻璃,連她自己居住的鍾粹宮,窗子上,也是糊紙的。
茶水奉上之後,除了母後皇太後和軒親王。其餘一切人等,不論主子奴才,都退出了洗心齋——不僅退出了屋子。還退出了院子。這個,就沒有“比照聖母皇太後臨幸敦柔公主府”了。那一次,院子裏,還有李蓮英、玉兒和圖林三個人。
這是為什麽呢?
咳咳,“薈萃苑”的窗戶,糊的是窗戶紙;“洗心齋”的窗戶,裝的可是玻璃,這大白天的,視線是透不過窗戶紙的。可玻璃呢?嘿嘿,屋子裏的情形,可是看得見的喲。
院子裏如果有人,就不夠“清靜”了。
慈安坐在榻邊,關卓凡在一旁垂首侍立——雖然是在他自己的家裏,但母後皇太後不“賜坐”,他就不能坐。
奇怪的是,母後皇太後遲遲不開口“賜坐”。
沉默。
本來,是慈安說有事兒要和關卓凡“商量”,太後不說話。關卓凡是不宜主動問詢的,可是,氣氛太詭異了。再沉默下去就不大妥當了,關卓凡正準備說“太後有什麽訓諭?就請吩咐”,慈安終於開口了,聲音幹澀而顫抖:
“關卓凡,我待你……如何?”
關卓凡一怔,趕忙微微俯身,莊容說道:“太後慈恩,雲施雨沛,天高地厚!臣銘感五腑……粉身難報!”
“雲施……雨沛?唉。這個,‘天高地厚’。我當不起,我也不要你‘粉身’什麽的。隻要你……拿出良心來就好了!”
“臣精白赤心……”
慈安打斷了他的話:“我是說,你對我,可得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你,可不能糊弄我!”
“臣焉敢?”
“好,這話可是你說的,你可別忘了!”
“是,臣不敢!”
“我問你——”
說到這兒,慈安滯住了,話頭就在她的嘴邊打轉,轉了一圈,又轉一圈,再轉一圈,憋得臉都紅了,終於,極艱澀地說了出來:
“‘她’……去天津,到底……是去做什麽了?”
聲音不大,還發著抖,然而,關卓凡聽在耳中,卻如打了一個焦雷。
*
*
到底該怎麽“處置”關卓凡,慈安這幾天輾轉糾結,幾乎就沒有睡著過覺,最後,她還是決定,采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法子:開誠布公,“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要“他”和“她”斬斷“孽緣”,各安其位。
慈安再忠厚,也曉得,這是個最笨的法子,可是,她找不到更好的法子。
她的目的,不是打擊“他”和“她”,她的目的,是叫“他”和“她”莫再沉溺下去,是拔“他”和“她”出“泥塗”,拿她從白氏那兒聽來的洋和尚們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什麽“挽救迷途的羔羊”。
辦這種事兒,正常的路數,應該是像逼關卓凡放手呂氏那一次,“小懲大戒”,叫他主動認清自己的過失,然後知難而退。可是,這麽幹,對於慈安來說,太難了!倒不是說她狠不下心、下不了手——當然,多少也有這個因素——而是這麽做,其中節奏、分寸、出入,太難掌握了!這個本事,“西邊兒”有,她可沒有,一不小心,弄巧成拙,弄假成真,甚至……翻臉成仇,可怎麽好?
再者說了,“她”又豈是呂氏可比?呂氏隻是生得美貌,究其身份,不過勝保的一個小妾,叫“他”放手呂氏,大約不難;“她”呢,可是聖母皇太後!叫“他”放手“她”……再說,這個事兒,也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做得了主啊,得“他”先願意了,再想法子,去對付“她”……
還有,回過頭來看呂氏之事,慈安已是心裏雪亮:呂氏不過是“他”收的一個外房,連妾都算不上,“她”卻那麽上心,根本是……“假公濟私”嘛!說什麽“怕他教壞了皇帝”,其實,必是“她”那個時候,已經對“他”有了意思,心裏邊兒,妒忌難耐罷了!
慈安十分後悔,當初信了慈禧的話,大大折騰了關卓凡一輪,不然的話,也未必會有今天的事情!當時,“他”尚未成親,兩個姨太太又都在上海,他一個人呆在北京,血氣方剛的,收個外房,替他暖暖床,不是天經地義?若呂氏未去,他也未必會在“她”去天津閱兵的時候,烈火幹柴,被她……趁虛而入吧!
慈安以為,關卓凡和慈禧,是去天津閱兵的時候,“勾搭”上的,因為,隻有那一段時間,他們兩人,才有長時間獨處的機會。
另外,她隱隱覺得,這個事兒,是“她”主動“勾搭”於“他”的。
這就沒有什麽證據可言了,隻能說,相比於“他”主動“勾搭”於“她”,慈安更願意相信,是“她”主動“勾搭”了“他”。
因為有了對慈禧處置呂氏之事的反感,這一次,慈安本能地不願意采取相同的手段來“處置”關卓凡。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慈安對於關卓凡,有著莫名的信心,包括相信“他”的忠誠,也包括,相信“他”能夠理解自己的苦心。
拐彎抹角,既說不明白話兒、辦不下來事兒,還可能引發更多的、不可測的誤解。
於是,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開誠布公”,打開天窗說亮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