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許庚身說,“接下來——朝廷裏麵如何先不說,地方督撫,還有誰會步李少荃、瑞澄泉、劉子默、丁稚璜之後塵的?”
就是說,還有誰會上折,為軒親王叫屈,要求他留在中樞、主持國政的?
這個事兒,被動應付是一會事兒,主動探討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其餘三位大軍機,都在緊張的轉著念頭,一時之間,無人接口,軍機處裏的氣氛,略略有幾分尷尬。
過了一會兒,文祥說道:“我覺得,星叔的話,有道理!咱們也不要掩耳盜鈴了,未雨綢繆,到時候事情出來了,才不會太過手忙腳亂。”
氣氛活絡些了。
“吳仲宣如何?”郭嵩燾試探著說道,“他和瑞澄泉的情形,似乎……有幾分相似。”
吳仲宣,吳棠。
惠征病逝任上,慈禧姊妹扶柩回京,半路上盤纏不繼,求告無門,困在清河縣的衛運河上,寒水茫茫,相對飲泣,不知何以未計。
未曾想,彼時的清河縣令吳棠,不但送來了三百兩銀子的奠儀,還具衣冠到喪船上祭吊。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況乎彼此一無淵源?慈禧兩姊妹感激涕零,吳棠辭去之後,兩個女孩子,就在亡父的靈前,自誓他日如果得意,絕不能忘了吳縣令的大恩厚德。
辛酉政變之後,吳棠官符如火,一路做到了四川總督,這,全是因為同聖母皇太後的這一段特殊的淵源。在這個意義上,他和瑞麟,確實“有幾分相似”,而且,這個“幾分”,簡直可以說是“十分”。
瑞麟和聖母皇太後的淵源,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吳棠和聖母皇太後的這一段淵源,知道的人可就多了。
許庚身點了點頭,說道:“筠公說的不錯,吳、瑞兩位的際遇,確實挺像,而且——”
說到這兒,笑了一笑,“吳仲宣之所以能夠封疆天府之國的四川,說起來,其實同瑞澄泉也不無關係呢。”
當年,兩廣總督瑞麟和廣東巡撫蔣益灃,相互攻訐,都上折子彈劾對方。督撫同城而不和,是不可以的,不論孰對孰錯,一定要調走一個。瑞麟既是碩果僅存的旗督,又是聖母皇太後的私人,是動不得的,那就隻好調蔣益灃走了。
於是蔣益灃平調甘肅,去替他的老上司左宗棠打下手。廣東巡撫由丁世傑補缺,負責查辦瑞、蔣一案的河道總督吳棠,則撿了個大便宜,出任彼時懸空的四川總督。
這其實是慈禧和關卓凡做的一筆交易:拿丁世傑的廣東巡撫,換吳棠的四川總督。
反正,拐彎抹角的,吳棠撿來的這個四川總督,同瑞麟確實“不無關係”。
“不過,”曹毓瑛沉吟說道,“成都還沒有通電報,吳仲宣的消息和動作,還不能這麽快。”
“還有,”文祥說道,“吳仲宣和瑞澄泉兩位,際遇雖像,脾性……其實不大像。”
這是非常有見地的看法,隻是無法深談。
瑞麟是真正的慷慨寬厚,當年接濟慈禧姊妹,純粹出於同族之義,並沒有什麽市恩的企圖,而吳棠——
坊間一直有一個傳聞:當年的清河縣衛運河上,距惠征的喪船不遠的地方,還有一隻喪船,靈主是吳棠的故人——巧的很,也是一位道員。吳縣令的喪儀,其實是送給他這位故人的,夜幕之下,家人糊裏糊塗的搞錯了,送到了惠征的喪船上。
搞清楚狀況之後,吳棠大為惱火,不過,冷靜下來之後,決定講錯就錯,非但沒有把這三百兩銀子要回來,反而整肅衣冠,鳴鑼開道,到惠征的喪船上行禮致祭,終於結下了這一段“無心插柳”的善緣。
當然,這段傳聞,聖母皇太後和醇郡王福晉姊妹,是不會曉得的——沒有人趕在她們麵前嚼這個舌頭。
“那——”郭嵩燾說道,“我想,就是趙竹生、劉鬆岩、丁寄秋三位了。”
文、曹、許三人,心裏都是微微一沉。
幾位大軍機都曉得,趙景賢、劉郇膏、丁世傑三人,遲早是要跳出來的;亦都明白,之所以現在還沒有收到他們的折子,這三位,不過是在等“火候”二字——他們身為軒親王的嫡係,不好過早出頭,前邊兒,一定要有些“鋪墊”。
現在,李鴻章、瑞麟、劉長佑、丁寶楨都上了折子,這個“鋪墊”,足足夠夠了。
“如果趙竹生、劉鬆岩、丁寄秋也上了折子,”曹毓瑛說道,“那麽,咱們掰掰手指頭——湖廣、兩廣、雲貴、兩江,加上直隸的山東——”
頓了一頓,微微苦笑,“大半個中國,如鼎如沸了!”
又頓一頓,“而且,還沒有算上陝甘!”
陝甘總督是左宗棠,目下正在烏魯木齊呢。
連李少荃都跳了出來,左季高還用說?——他現正和軒軍一個鍋子裏攪勺子呢!
“這個事兒,”許庚身自嘲似的笑了一下,“李少荃算是‘首倡’,我估計,到時候左季高曉得了,說不定……還會引為恨事呢!”
許庚身的口氣,雖然有一、兩分戲謔,但文、曹、郭三位,卻都深以為然:左宗棠最看不對眼的一個人,就是李鴻章;這件事情上,不僅“首倡”的風頭,被李鴻章搶了去,左宗棠還因為道路阻隔,成為天下督撫之中,最後一個收到消息的人,不論有什麽動作,別說“首倡”了,不“包尾”就不錯了。
以左宗棠的脾氣,確實可能“引為恨事”的。
郭嵩燾悶聲說道:“弄不好,咱們去戒台寺的這段辰光,趙、劉、丁三位的折子,就到了。”
趙景賢、劉郇膏、丁世傑的動作,能不能這麽快,不好說,但是,再怎麽遲,他們的折子,明、後天之內,也一定會到了。
其他三人,相互看了看,都是微微苦笑。
“所以,”文祥鄭重說道,“無論如何,今兒得把軒邸……嗯,拿母後皇太後的話說——‘架’也‘架’了回來!不能叫他在戒台寺過夜!”
“對!”
“對!”
曹、許、國三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頓了一頓,許庚身說道,“還有一位——曾滌生,不曉得會不會有所動作?如果有,又會如何動作?”
這是最重要的一位“地方督撫”。
曹毓瑛看向郭嵩燾:“筠公,你這位老友,你怎麽看?”
郭嵩燾想了一想,微微搖頭,說道:“我說不好。曾滌生是‘萬言不如一默’的脾氣,這一類的事情,他是能不開口就不開口。不過——”
躊躇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我說不好。”
您既然“說不好”,我就“不好說”了。
“其實,”曹毓瑛歎了口氣,“地方督撫,還不是最叫人頭疼的,我最擔心的是——”
頓了頓,“是天津那邊兒。”
天津那邊兒?
文、許、郭三人,一齊看向文祥。
看到三位同事的神色,曹毓瑛曉得他們誤會了:“不,我不是指聖母皇太後,呃……軒邸‘自請退歸藩邸’的事兒,聖母皇太後……應該還不曉得。”
那是自然,聖母皇太後連大行皇帝龍馭上賓都還不曉得呢。
“我說的,”曹毓瑛猶豫了一下,“是……華遠誠、張克山。”
華爾,張勇。
文、許、郭三人,都猛然一震。
“這個事兒,”曹毓瑛繼續說道,“以華遠誠、張克山的身份,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開口,可是,如果……”
如果真到了“萬不得已”,或者,沒到“萬不得已”,華爾、張勇也如李鴻章、劉長佑等,上折為軒親王鳴冤叫屈,則會如何?
那就相當於,軍隊公開對朝廷表示不滿了。
如是,其嚴重性,遠遠超過了“大半個中國,如鼎如沸”。
軍機處內,一片沉默。
文祥打破了沉默:“吃的差不多了,咱們這就動身吧——緊趕慢趕,怎麽也得趕在城門關閉之前趕回來!”
*(未完待續。)
就是說,還有誰會上折,為軒親王叫屈,要求他留在中樞、主持國政的?
這個事兒,被動應付是一會事兒,主動探討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其餘三位大軍機,都在緊張的轉著念頭,一時之間,無人接口,軍機處裏的氣氛,略略有幾分尷尬。
過了一會兒,文祥說道:“我覺得,星叔的話,有道理!咱們也不要掩耳盜鈴了,未雨綢繆,到時候事情出來了,才不會太過手忙腳亂。”
氣氛活絡些了。
“吳仲宣如何?”郭嵩燾試探著說道,“他和瑞澄泉的情形,似乎……有幾分相似。”
吳仲宣,吳棠。
惠征病逝任上,慈禧姊妹扶柩回京,半路上盤纏不繼,求告無門,困在清河縣的衛運河上,寒水茫茫,相對飲泣,不知何以未計。
未曾想,彼時的清河縣令吳棠,不但送來了三百兩銀子的奠儀,還具衣冠到喪船上祭吊。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況乎彼此一無淵源?慈禧兩姊妹感激涕零,吳棠辭去之後,兩個女孩子,就在亡父的靈前,自誓他日如果得意,絕不能忘了吳縣令的大恩厚德。
辛酉政變之後,吳棠官符如火,一路做到了四川總督,這,全是因為同聖母皇太後的這一段特殊的淵源。在這個意義上,他和瑞麟,確實“有幾分相似”,而且,這個“幾分”,簡直可以說是“十分”。
瑞麟和聖母皇太後的淵源,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吳棠和聖母皇太後的這一段淵源,知道的人可就多了。
許庚身點了點頭,說道:“筠公說的不錯,吳、瑞兩位的際遇,確實挺像,而且——”
說到這兒,笑了一笑,“吳仲宣之所以能夠封疆天府之國的四川,說起來,其實同瑞澄泉也不無關係呢。”
當年,兩廣總督瑞麟和廣東巡撫蔣益灃,相互攻訐,都上折子彈劾對方。督撫同城而不和,是不可以的,不論孰對孰錯,一定要調走一個。瑞麟既是碩果僅存的旗督,又是聖母皇太後的私人,是動不得的,那就隻好調蔣益灃走了。
於是蔣益灃平調甘肅,去替他的老上司左宗棠打下手。廣東巡撫由丁世傑補缺,負責查辦瑞、蔣一案的河道總督吳棠,則撿了個大便宜,出任彼時懸空的四川總督。
這其實是慈禧和關卓凡做的一筆交易:拿丁世傑的廣東巡撫,換吳棠的四川總督。
反正,拐彎抹角的,吳棠撿來的這個四川總督,同瑞麟確實“不無關係”。
“不過,”曹毓瑛沉吟說道,“成都還沒有通電報,吳仲宣的消息和動作,還不能這麽快。”
“還有,”文祥說道,“吳仲宣和瑞澄泉兩位,際遇雖像,脾性……其實不大像。”
這是非常有見地的看法,隻是無法深談。
瑞麟是真正的慷慨寬厚,當年接濟慈禧姊妹,純粹出於同族之義,並沒有什麽市恩的企圖,而吳棠——
坊間一直有一個傳聞:當年的清河縣衛運河上,距惠征的喪船不遠的地方,還有一隻喪船,靈主是吳棠的故人——巧的很,也是一位道員。吳縣令的喪儀,其實是送給他這位故人的,夜幕之下,家人糊裏糊塗的搞錯了,送到了惠征的喪船上。
搞清楚狀況之後,吳棠大為惱火,不過,冷靜下來之後,決定講錯就錯,非但沒有把這三百兩銀子要回來,反而整肅衣冠,鳴鑼開道,到惠征的喪船上行禮致祭,終於結下了這一段“無心插柳”的善緣。
當然,這段傳聞,聖母皇太後和醇郡王福晉姊妹,是不會曉得的——沒有人趕在她們麵前嚼這個舌頭。
“那——”郭嵩燾說道,“我想,就是趙竹生、劉鬆岩、丁寄秋三位了。”
文、曹、許三人,心裏都是微微一沉。
幾位大軍機都曉得,趙景賢、劉郇膏、丁世傑三人,遲早是要跳出來的;亦都明白,之所以現在還沒有收到他們的折子,這三位,不過是在等“火候”二字——他們身為軒親王的嫡係,不好過早出頭,前邊兒,一定要有些“鋪墊”。
現在,李鴻章、瑞麟、劉長佑、丁寶楨都上了折子,這個“鋪墊”,足足夠夠了。
“如果趙竹生、劉鬆岩、丁寄秋也上了折子,”曹毓瑛說道,“那麽,咱們掰掰手指頭——湖廣、兩廣、雲貴、兩江,加上直隸的山東——”
頓了一頓,微微苦笑,“大半個中國,如鼎如沸了!”
又頓一頓,“而且,還沒有算上陝甘!”
陝甘總督是左宗棠,目下正在烏魯木齊呢。
連李少荃都跳了出來,左季高還用說?——他現正和軒軍一個鍋子裏攪勺子呢!
“這個事兒,”許庚身自嘲似的笑了一下,“李少荃算是‘首倡’,我估計,到時候左季高曉得了,說不定……還會引為恨事呢!”
許庚身的口氣,雖然有一、兩分戲謔,但文、曹、郭三位,卻都深以為然:左宗棠最看不對眼的一個人,就是李鴻章;這件事情上,不僅“首倡”的風頭,被李鴻章搶了去,左宗棠還因為道路阻隔,成為天下督撫之中,最後一個收到消息的人,不論有什麽動作,別說“首倡”了,不“包尾”就不錯了。
以左宗棠的脾氣,確實可能“引為恨事”的。
郭嵩燾悶聲說道:“弄不好,咱們去戒台寺的這段辰光,趙、劉、丁三位的折子,就到了。”
趙景賢、劉郇膏、丁世傑的動作,能不能這麽快,不好說,但是,再怎麽遲,他們的折子,明、後天之內,也一定會到了。
其他三人,相互看了看,都是微微苦笑。
“所以,”文祥鄭重說道,“無論如何,今兒得把軒邸……嗯,拿母後皇太後的話說——‘架’也‘架’了回來!不能叫他在戒台寺過夜!”
“對!”
“對!”
曹、許、國三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頓了一頓,許庚身說道,“還有一位——曾滌生,不曉得會不會有所動作?如果有,又會如何動作?”
這是最重要的一位“地方督撫”。
曹毓瑛看向郭嵩燾:“筠公,你這位老友,你怎麽看?”
郭嵩燾想了一想,微微搖頭,說道:“我說不好。曾滌生是‘萬言不如一默’的脾氣,這一類的事情,他是能不開口就不開口。不過——”
躊躇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我說不好。”
您既然“說不好”,我就“不好說”了。
“其實,”曹毓瑛歎了口氣,“地方督撫,還不是最叫人頭疼的,我最擔心的是——”
頓了頓,“是天津那邊兒。”
天津那邊兒?
文、許、郭三人,一齊看向文祥。
看到三位同事的神色,曹毓瑛曉得他們誤會了:“不,我不是指聖母皇太後,呃……軒邸‘自請退歸藩邸’的事兒,聖母皇太後……應該還不曉得。”
那是自然,聖母皇太後連大行皇帝龍馭上賓都還不曉得呢。
“我說的,”曹毓瑛猶豫了一下,“是……華遠誠、張克山。”
華爾,張勇。
文、許、郭三人,都猛然一震。
“這個事兒,”曹毓瑛繼續說道,“以華遠誠、張克山的身份,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開口,可是,如果……”
如果真到了“萬不得已”,或者,沒到“萬不得已”,華爾、張勇也如李鴻章、劉長佑等,上折為軒親王鳴冤叫屈,則會如何?
那就相當於,軍隊公開對朝廷表示不滿了。
如是,其嚴重性,遠遠超過了“大半個中國,如鼎如沸”。
軍機處內,一片沉默。
文祥打破了沉默:“吃的差不多了,咱們這就動身吧——緊趕慢趕,怎麽也得趕在城門關閉之前趕回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