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文衡——怎麽可能呢?!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榮祿是醇王在神機營中的第一個“紅人”和“心腹”——一個投閑置散的捐班道員,一進神機營,就做文案處翼長;不兩年,就被提成了全營翼長,這個升官的速度,基本上算是放了風箏了,醇邸對榮某,知遇至此,不拿他當神機營的第一個“紅人”和“心腹”看,拿他當什麽看?
文衡呢,進神機營之前,是前鋒營的參領,正三品的實缺,雖然比不得恩承的副都統和內閣學士,但較之榮祿一個捐班的道員,可是強的太多了。因此,劉寶第說,恩承和文衡兩個,“雖說也是王爺提拔上來的人,可是,同榮仲華的情形,畢竟還是略有不同的。”
本來,醇王和劉寶第提出“清君側”,榮祿這個受醇王大恩的“紅人”和“心腹”,應該第一個響應才對,沒有想到,醇王宣讀過母後皇太後的“密詔”,三個全營翼長之中,第一個“謹遵懿旨”的,卻是文衡;之後種種,也是文衡讚附最力,慷慨激昂之處,莫說和恩承對比,極其鮮明,就連榮祿,也自愧不如。
當時,對文衡的表現,榮祿是感到有些奇怪的。文衡此人,一向庸庸碌碌,並不是那種出頭椽子的角色,怎麽突然間激進至此?而且,不是什麽惠而不費的事兒,是“清君側”啊——這可是關係身家性命的天大之事啊!
更何況,“清”的是軒親王?!
轉念一想,也許是因為,論和醇王的關係,文衡比不得自己;論資曆、底子,又比不得恩承,三名全營翼長之中,一向排名最後,所以,想趁著這個機會,力求表現,“富貴險中求”?
可是,這也太“險”了吧?神機營什麽德性,醇郡王不曉得,你文圻中也不曉得?怎麽突然間就像燒壞了腦子一般?
不過,榮祿當時的心思,並不在文衡身上,對於他的異常,無暇細想深思。
現在才曉得,原來,文圻中一番慷慨激昂,全是做作!
榮祿張口結舌的樣子,文衡看在眼裏,大為得意,朗聲吟道: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頓了一頓,含笑說道:“仲華,你如果在菊兒胡同下了車,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懸崖勒馬,幸甚,幸甚!不然,韋癡珠、劉秋痕之流,或許還能夠‘回頭’,你,可是回不了頭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出自時人魏子安所撰小說《花月痕》;前明楊儀《明良記》載,唐寅有“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的句子,則《花月痕》的這一句,應該是化自唐寅的這一句了;韋癡珠、劉秋痕,則是《花月痕》的男、女主人公。
彼時,《花月痕》剛剛成書,尚未刊行,隻有抄本在旗下流傳,榮祿也是看過的,他顧不上文衡的譬喻不倫不類——劉秋痕是一名煙花女子,他正在“震駭失措”,一時之間,連話也說不上來,不過,剛好借著這個“空兒”,腦子急速的轉動著:
文圻中是同自己一樣,離開太平湖後,反複思量掙紮,最終決定“出首”,並搶先自己一步,到達朝內北小街的嗎?
不對呀!
若說“思量掙紮”,在太平湖的時候,自己和恩露圃,都有跡可循,這個文圻中,卻全然無跡可尋——我不相信他扮戲扮的這麽好!
若文圻中的情形,和自己不是一回事兒,那就是說,他在進醇郡王府之前,就已經下定“出首”的決心了!
也就是說,他在赴太平湖之前,就已經斷定,醇王要起兵“清君側”了!
榮祿不由大為懊喪:難道,我識人斷事,竟然還不如文圻中?!
“王大臣會議”,醇王要求關卓凡仿小宗入繼大宗之嗣皇帝本生父之例,退出政府,關卓凡將計就計,“自請開去一切差使,退歸藩邸”。朝政乃大亂,為求關卓凡“銷假入直”,慈安不得不降旨申斥醇王,醇王怒火中燒,告病避於海澱別墅。
就是在那個時候,劉寶第開始慫恿醇王“清君側”,並替他往來奔走,連絡神機營諸將。
剛開始的時候,劉寶第的話,並沒有說的那麽露骨,榮祿雖然心裏嘀咕,但並不以為醇王真的會鋌而走險——明擺著的,這條路,根本走不通嘛!所以,他拍著胸口,說我的一切,皆賴王爺之賜,對王爺,我必“追隨到底,同進同退”。
至於那句“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其實是劉寶第先說出嘴來,榮祿不能不附和罷了。
在醇王麵前,劉寶第並未說明,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其實是他強加給榮祿的,結果,醇王聽在耳中,以為榮祿真的對他效之以死,大大增加了他起兵“清君側”的信心。
後來,劉寶第的話,雖然比較露骨了,可是,“清君側”三個字,始終沒有真正出口,隻好彼此“意會”。所以,榮祿雖然心驚膽戰,總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他以為,隻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醇王才可能“鋌而走險”,現在,朝內北小街那裏,對刺客一事,擺出了一副不以為甚的姿態——這,就還沒有到“萬不得己”嘛。
榮祿是在醇王頒布“密詔”之後,才確定,這個“清君側”,是要玩兒真的了!
一時之間,震駭莫名,手足無措。
這,不就是識人斷事不如人?人家文圻中,可早就欲為之計了!
慚愧!慚愧!
咦,好像……有什麽地方,不大對頭……
自己和恩承、文衡,是一塊兒離開太平湖的,太平湖居西,菊兒胡同居中,朝內北小街居東,太平湖、菊兒胡同、朝內北小街,是一條路順下來的,自己在菊兒胡同又幾乎沒有做什麽停留,因此,文圻中就算比自己搶先一步,到達朝內北小街,也不會快到哪裏去,不過前後腳罷了。
他如果是搶著過來“出首”,那麽——
“密詔”、“遺詔”,以及“清君側”的種種具體布置,神機營的種種部署,從頭到尾,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夠講清楚——自己講了這麽久,也不過隻講了一半,文圻中有什麽可能,片刻之間,就全部交代明白了?
所以——
文圻中根本不是來“出首”的!
榮祿渾身一個激靈:老天!文圻中根本就是軒親王的人!是——
是軒親王安插在神機營裏的內線!
至於文圻中是做前鋒營參領的時候,就是“軒係”的人了;還是進入神機營之後,才投到“軒係”那邊兒;甚至,醇郡王和軒親王針尖對上麥芒之後,才被“策反”——這些,不曉得,也不重要。
以上想法,形諸文字,是好大的一篇兒,可是,在腦子裏轉念頭,不過片刻間事。
豁然開朗之後,榮祿雙腿發軟,“噗通”一聲,跪了下去。
“卑職荒唐!卑職荒唐!不……卑職該死!卑職該死!”
頓了一頓,“卑職以為,可以向王爺……呃,邀功買好……其實,卑職非但一丁點兒功勞都沒有,還……罪莫大焉!罪莫大焉!卑職實在糊塗!實在糊塗!怎麽不早些將太平湖的……呃,這個反狀,向王爺……呃,向朝廷稟告明白呢?”
反狀?
嘿嘿。
“好!”關卓凡微微一笑,“榮仲華總算還是個明白人!”
頓了一頓,“‘再回頭’——還不算太晚,不算什麽‘百年身’!”
就在這時,隻聽門外衛兵高聲說道:“報告!”
“進來!”
“報告王爺,‘門上’說,有客求見!”
誰來啦?
門上進來了。
“啟稟王爺,神機營全營翼長恩承求見。”
恩承?!
榮祿、文衡,眼睛一起睜大了。
關卓凡大笑,“好!本來‘三缺一’,這下子,齊活兒了!”
(本章完)
文衡——怎麽可能呢?!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榮祿是醇王在神機營中的第一個“紅人”和“心腹”——一個投閑置散的捐班道員,一進神機營,就做文案處翼長;不兩年,就被提成了全營翼長,這個升官的速度,基本上算是放了風箏了,醇邸對榮某,知遇至此,不拿他當神機營的第一個“紅人”和“心腹”看,拿他當什麽看?
文衡呢,進神機營之前,是前鋒營的參領,正三品的實缺,雖然比不得恩承的副都統和內閣學士,但較之榮祿一個捐班的道員,可是強的太多了。因此,劉寶第說,恩承和文衡兩個,“雖說也是王爺提拔上來的人,可是,同榮仲華的情形,畢竟還是略有不同的。”
本來,醇王和劉寶第提出“清君側”,榮祿這個受醇王大恩的“紅人”和“心腹”,應該第一個響應才對,沒有想到,醇王宣讀過母後皇太後的“密詔”,三個全營翼長之中,第一個“謹遵懿旨”的,卻是文衡;之後種種,也是文衡讚附最力,慷慨激昂之處,莫說和恩承對比,極其鮮明,就連榮祿,也自愧不如。
當時,對文衡的表現,榮祿是感到有些奇怪的。文衡此人,一向庸庸碌碌,並不是那種出頭椽子的角色,怎麽突然間激進至此?而且,不是什麽惠而不費的事兒,是“清君側”啊——這可是關係身家性命的天大之事啊!
更何況,“清”的是軒親王?!
轉念一想,也許是因為,論和醇王的關係,文衡比不得自己;論資曆、底子,又比不得恩承,三名全營翼長之中,一向排名最後,所以,想趁著這個機會,力求表現,“富貴險中求”?
可是,這也太“險”了吧?神機營什麽德性,醇郡王不曉得,你文圻中也不曉得?怎麽突然間就像燒壞了腦子一般?
不過,榮祿當時的心思,並不在文衡身上,對於他的異常,無暇細想深思。
現在才曉得,原來,文圻中一番慷慨激昂,全是做作!
榮祿張口結舌的樣子,文衡看在眼裏,大為得意,朗聲吟道: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頓了一頓,含笑說道:“仲華,你如果在菊兒胡同下了車,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懸崖勒馬,幸甚,幸甚!不然,韋癡珠、劉秋痕之流,或許還能夠‘回頭’,你,可是回不了頭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出自時人魏子安所撰小說《花月痕》;前明楊儀《明良記》載,唐寅有“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的句子,則《花月痕》的這一句,應該是化自唐寅的這一句了;韋癡珠、劉秋痕,則是《花月痕》的男、女主人公。
彼時,《花月痕》剛剛成書,尚未刊行,隻有抄本在旗下流傳,榮祿也是看過的,他顧不上文衡的譬喻不倫不類——劉秋痕是一名煙花女子,他正在“震駭失措”,一時之間,連話也說不上來,不過,剛好借著這個“空兒”,腦子急速的轉動著:
文圻中是同自己一樣,離開太平湖後,反複思量掙紮,最終決定“出首”,並搶先自己一步,到達朝內北小街的嗎?
不對呀!
若說“思量掙紮”,在太平湖的時候,自己和恩露圃,都有跡可循,這個文圻中,卻全然無跡可尋——我不相信他扮戲扮的這麽好!
若文圻中的情形,和自己不是一回事兒,那就是說,他在進醇郡王府之前,就已經下定“出首”的決心了!
也就是說,他在赴太平湖之前,就已經斷定,醇王要起兵“清君側”了!
榮祿不由大為懊喪:難道,我識人斷事,竟然還不如文圻中?!
“王大臣會議”,醇王要求關卓凡仿小宗入繼大宗之嗣皇帝本生父之例,退出政府,關卓凡將計就計,“自請開去一切差使,退歸藩邸”。朝政乃大亂,為求關卓凡“銷假入直”,慈安不得不降旨申斥醇王,醇王怒火中燒,告病避於海澱別墅。
就是在那個時候,劉寶第開始慫恿醇王“清君側”,並替他往來奔走,連絡神機營諸將。
剛開始的時候,劉寶第的話,並沒有說的那麽露骨,榮祿雖然心裏嘀咕,但並不以為醇王真的會鋌而走險——明擺著的,這條路,根本走不通嘛!所以,他拍著胸口,說我的一切,皆賴王爺之賜,對王爺,我必“追隨到底,同進同退”。
至於那句“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其實是劉寶第先說出嘴來,榮祿不能不附和罷了。
在醇王麵前,劉寶第並未說明,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其實是他強加給榮祿的,結果,醇王聽在耳中,以為榮祿真的對他效之以死,大大增加了他起兵“清君側”的信心。
後來,劉寶第的話,雖然比較露骨了,可是,“清君側”三個字,始終沒有真正出口,隻好彼此“意會”。所以,榮祿雖然心驚膽戰,總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他以為,隻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醇王才可能“鋌而走險”,現在,朝內北小街那裏,對刺客一事,擺出了一副不以為甚的姿態——這,就還沒有到“萬不得己”嘛。
榮祿是在醇王頒布“密詔”之後,才確定,這個“清君側”,是要玩兒真的了!
一時之間,震駭莫名,手足無措。
這,不就是識人斷事不如人?人家文圻中,可早就欲為之計了!
慚愧!慚愧!
咦,好像……有什麽地方,不大對頭……
自己和恩承、文衡,是一塊兒離開太平湖的,太平湖居西,菊兒胡同居中,朝內北小街居東,太平湖、菊兒胡同、朝內北小街,是一條路順下來的,自己在菊兒胡同又幾乎沒有做什麽停留,因此,文圻中就算比自己搶先一步,到達朝內北小街,也不會快到哪裏去,不過前後腳罷了。
他如果是搶著過來“出首”,那麽——
“密詔”、“遺詔”,以及“清君側”的種種具體布置,神機營的種種部署,從頭到尾,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夠講清楚——自己講了這麽久,也不過隻講了一半,文圻中有什麽可能,片刻之間,就全部交代明白了?
所以——
文圻中根本不是來“出首”的!
榮祿渾身一個激靈:老天!文圻中根本就是軒親王的人!是——
是軒親王安插在神機營裏的內線!
至於文圻中是做前鋒營參領的時候,就是“軒係”的人了;還是進入神機營之後,才投到“軒係”那邊兒;甚至,醇郡王和軒親王針尖對上麥芒之後,才被“策反”——這些,不曉得,也不重要。
以上想法,形諸文字,是好大的一篇兒,可是,在腦子裏轉念頭,不過片刻間事。
豁然開朗之後,榮祿雙腿發軟,“噗通”一聲,跪了下去。
“卑職荒唐!卑職荒唐!不……卑職該死!卑職該死!”
頓了一頓,“卑職以為,可以向王爺……呃,邀功買好……其實,卑職非但一丁點兒功勞都沒有,還……罪莫大焉!罪莫大焉!卑職實在糊塗!實在糊塗!怎麽不早些將太平湖的……呃,這個反狀,向王爺……呃,向朝廷稟告明白呢?”
反狀?
嘿嘿。
“好!”關卓凡微微一笑,“榮仲華總算還是個明白人!”
頓了一頓,“‘再回頭’——還不算太晚,不算什麽‘百年身’!”
就在這時,隻聽門外衛兵高聲說道:“報告!”
“進來!”
“報告王爺,‘門上’說,有客求見!”
誰來啦?
門上進來了。
“啟稟王爺,神機營全營翼長恩承求見。”
恩承?!
榮祿、文衡,眼睛一起睜大了。
關卓凡大笑,“好!本來‘三缺一’,這下子,齊活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