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皇太後終於回鑾了。
軒親王以“欽差迎扈大臣”的身份,赴天津奉迎慈駕;皇帝奉兩宮皇太後此“兩宮”非彼“兩宮”,慈安、慈麗兩位皇太後是也至正陽門火車站迎迓,不入八分輔國公以上親貴、在京從四品以上官員從駕。
這是本朝開國以來未之有也的“盛事”,整個北京城,都有些喝醉了酒、熏熏然的感覺。
出火車站,入正陽門,就是棋盤街,棋盤街的盡頭,就是大清門,大清門一路往北,就是天安門,因此,“四宮”一位皇帝、三位皇太後,攏在一塊兒,謂之“四宮”的“回宮之路”,並不算長,這條不算長的道路自然由頭到尾警蹕了起來,不過,真正的熱鬧的,卻不在這條路上四九城所有的主幹道,路兩邊兒的商家和住家,全部在門口擺了香案,鮮花醴酒,望空舞拜。
火車站內,翠蓋雕輪,翎頂輝煌,旌旗如林。
巳正三刻,火車入站。
“從駕”的王公親貴、文武百官,都是見過鋼鐵巨龍噴雲吐霧、呼嘯而至的場麵的,都算鎮定,倒是現場地位最高的三個女人,頗有心旌搖動之感母後皇太後自然是已經乘坐過火車的了,不過,那是呆在火車車廂裏頭,像今天這樣,立在站台上,眼見火車由遠而近,真切的感覺著腳下的地麵,震動的愈來愈厲害,卻也是第一回。
事後,慈麗皇太後悄悄的對女兒說,“火輪車開過來的時候,我的兩條腿都發軟了,險些就站不住了呢!”
皇帝呢?
她的反應,和生母剛剛好相反。
皇帝的腿,也有一點點發抖,不過,那既是緊張,更是興奮,火車喘定之後,她覺得,這條鋼鐵巨龍,似乎並沒有完全停下腳步,它似乎是有魂魄的炙熱的魂魄,似乎一路衝進了自己的體內,自己渾身上下的血液,都隱隱約約的沸騰了。
站台上,鋪了一條極寬的紅地氈,皇帝和兩位皇太後就站在紅地氈上,皇帝在前,兩位皇太後並肩於後。
紅地氈兩旁,各有一排軒軍禮兵,持槍立正。這兩排禮兵,不僅個個高挑,且都是一邊兒的高矮,就是胖瘦,也幾乎都是一樣的,乍一眼看過去,能嚇人一跳:嘿,哪兒找來的這幾十號又高又俊的孿生兄弟呢?
紅地氈一直延伸至站台的邊沿,火車停定之後,聖母皇太後“花車”的車門,剛剛好和紅地氈相接,分毫不差。
不管懂不懂行,許多人都心中暗讚:嘿,神乎其技了!
一架木梯擺在車門口,和車身相接,梯身兩側都有扶手,坡度較之火車自身的鐵梯,更是緩了許多。這架木梯的用處,大夥兒都是了解的:車門甚窄,既不能二人同行,聖母皇太後下車的時候,身旁便難有人攙扶,她穿著“花盆底”,上下不便,走這條木梯,就從容的多了。
木梯上,也鋪著紅地氈。
車門打開,軒軍的軍樂隊,立即奏起樂來,曲調既歡快、又莊重,煞是好聽。不過,好聽是好聽,在場迎駕的王公親貴、文武百官,絕大多數都沒有聽過這支曲子這自然是一支西洋的曲子了。
事後,有少數懂行的說,這支曲子,名曰“迎賓曲”。
樂止,唱禮官高喊一聲;“跪”
“啪”、“啪”兩下,馬蹄袖打的山響,數百名王公親貴、文武百官,齊刷刷的跪了下去,隻留下三個女人,俏生生的站在紅地氈上。
一身戎裝的軒親王首先露麵,他迅速走下木梯,轉身立定,麵對梯側,側對滿月台的迎駕人群。
片刻之後,聖母皇太後現身了。
管帶禮兵的軍官,拔出軍刀,斜斜上指,同時大喝:“敬禮”
“嘩啦”一下,本來單手持槍、貼腿拄地的禮兵,轉瞬之間,已變成雙手持槍、豎於胸前。
這個動作,三個站立的女人,沒有一個人看清了,是怎麽做出來的?數百名“跪迎”的王公親貴、文武百官,按照規矩,不能抬頭仰視,單憑眼角餘光,自然是更加看不清楚的,但數十禮兵,舉手投足,猶如一人,“嘩啦”一聲大響入耳,每一個人的心頭,都是一悸。
軒親王則舉手齊額。
聖母皇太後一步一步,走下木梯,她的身子,似乎略略的有些顫抖,不過,步子還算穩當。
待她站定了,皇帝立即走上幾步,撩袍跪倒,清清朗朗的說道:“女兒給皇額娘請安!”
說罷,磕下頭去。
慈禧微微彎腰,伸出手來,虛扶了一扶,說道:“你很好!起來吧!”
皇帝站起身來,說道:“皇額娘著實是辛苦了!”
慈禧點了點頭,說道:“我還好!”
她說過這兩個字,皇帝便側了身子,讓過一旁。
以上的對話,都是事先說好的,一個字兒不多,一個字兒不少。
並肩站立的兩位皇太後,慈安先迎了上來,慈禧微微曲膝,福了半福,直起身子後,兩隻手伸了出去。
這個伸手的動作,卻是事先沒有說好的。
慈安連忙先回了半福的禮,見她的手已經伸了過來,不由有些手足無措,可是,形格勢禁,不能不也伸出手去,將慈禧的手,握住了。
慈禧叫了一聲“姐姐!”話音未落,眼圈兒已是紅了,眼見就要垂涕。
慈安大為著忙:這是什麽場合,好掉眼淚的麽?
場合還不是最緊要的本來,反正是女人,姐兒倆“久別重逢”,又有一個兒子故世了的背景在,就是當著滿朝的親貴文武,掉幾滴眼淚,也沒有什麽太大的關係;可是,眼下的局麵,不能說是“姐兒倆”啊後邊兒還有一個慈麗皇太後呢!
眼下的局麵,是“姐兒仨”!要哭,也得三個皇太後、六隻柔夷交握在一塊兒,“相顧雪涕”啊,就您們“姐兒倆”在這兒“執手相看淚眼”,留下人麗妹妹一個人在後邊兒傻站著,算什麽呢?
慈安連忙說道:“妹妹功德圓滿了,真正是可讚可歎!今兒個,咱們姐兒仨,可算是團圓了!哎……”
一邊兒說著,一邊兒手上鬆著勁兒,同時,微微的偏過了頭,眼角的餘光,看向側後方的慈麗。
(本章完)
軒親王以“欽差迎扈大臣”的身份,赴天津奉迎慈駕;皇帝奉兩宮皇太後此“兩宮”非彼“兩宮”,慈安、慈麗兩位皇太後是也至正陽門火車站迎迓,不入八分輔國公以上親貴、在京從四品以上官員從駕。
這是本朝開國以來未之有也的“盛事”,整個北京城,都有些喝醉了酒、熏熏然的感覺。
出火車站,入正陽門,就是棋盤街,棋盤街的盡頭,就是大清門,大清門一路往北,就是天安門,因此,“四宮”一位皇帝、三位皇太後,攏在一塊兒,謂之“四宮”的“回宮之路”,並不算長,這條不算長的道路自然由頭到尾警蹕了起來,不過,真正的熱鬧的,卻不在這條路上四九城所有的主幹道,路兩邊兒的商家和住家,全部在門口擺了香案,鮮花醴酒,望空舞拜。
火車站內,翠蓋雕輪,翎頂輝煌,旌旗如林。
巳正三刻,火車入站。
“從駕”的王公親貴、文武百官,都是見過鋼鐵巨龍噴雲吐霧、呼嘯而至的場麵的,都算鎮定,倒是現場地位最高的三個女人,頗有心旌搖動之感母後皇太後自然是已經乘坐過火車的了,不過,那是呆在火車車廂裏頭,像今天這樣,立在站台上,眼見火車由遠而近,真切的感覺著腳下的地麵,震動的愈來愈厲害,卻也是第一回。
事後,慈麗皇太後悄悄的對女兒說,“火輪車開過來的時候,我的兩條腿都發軟了,險些就站不住了呢!”
皇帝呢?
她的反應,和生母剛剛好相反。
皇帝的腿,也有一點點發抖,不過,那既是緊張,更是興奮,火車喘定之後,她覺得,這條鋼鐵巨龍,似乎並沒有完全停下腳步,它似乎是有魂魄的炙熱的魂魄,似乎一路衝進了自己的體內,自己渾身上下的血液,都隱隱約約的沸騰了。
站台上,鋪了一條極寬的紅地氈,皇帝和兩位皇太後就站在紅地氈上,皇帝在前,兩位皇太後並肩於後。
紅地氈兩旁,各有一排軒軍禮兵,持槍立正。這兩排禮兵,不僅個個高挑,且都是一邊兒的高矮,就是胖瘦,也幾乎都是一樣的,乍一眼看過去,能嚇人一跳:嘿,哪兒找來的這幾十號又高又俊的孿生兄弟呢?
紅地氈一直延伸至站台的邊沿,火車停定之後,聖母皇太後“花車”的車門,剛剛好和紅地氈相接,分毫不差。
不管懂不懂行,許多人都心中暗讚:嘿,神乎其技了!
一架木梯擺在車門口,和車身相接,梯身兩側都有扶手,坡度較之火車自身的鐵梯,更是緩了許多。這架木梯的用處,大夥兒都是了解的:車門甚窄,既不能二人同行,聖母皇太後下車的時候,身旁便難有人攙扶,她穿著“花盆底”,上下不便,走這條木梯,就從容的多了。
木梯上,也鋪著紅地氈。
車門打開,軒軍的軍樂隊,立即奏起樂來,曲調既歡快、又莊重,煞是好聽。不過,好聽是好聽,在場迎駕的王公親貴、文武百官,絕大多數都沒有聽過這支曲子這自然是一支西洋的曲子了。
事後,有少數懂行的說,這支曲子,名曰“迎賓曲”。
樂止,唱禮官高喊一聲;“跪”
“啪”、“啪”兩下,馬蹄袖打的山響,數百名王公親貴、文武百官,齊刷刷的跪了下去,隻留下三個女人,俏生生的站在紅地氈上。
一身戎裝的軒親王首先露麵,他迅速走下木梯,轉身立定,麵對梯側,側對滿月台的迎駕人群。
片刻之後,聖母皇太後現身了。
管帶禮兵的軍官,拔出軍刀,斜斜上指,同時大喝:“敬禮”
“嘩啦”一下,本來單手持槍、貼腿拄地的禮兵,轉瞬之間,已變成雙手持槍、豎於胸前。
這個動作,三個站立的女人,沒有一個人看清了,是怎麽做出來的?數百名“跪迎”的王公親貴、文武百官,按照規矩,不能抬頭仰視,單憑眼角餘光,自然是更加看不清楚的,但數十禮兵,舉手投足,猶如一人,“嘩啦”一聲大響入耳,每一個人的心頭,都是一悸。
軒親王則舉手齊額。
聖母皇太後一步一步,走下木梯,她的身子,似乎略略的有些顫抖,不過,步子還算穩當。
待她站定了,皇帝立即走上幾步,撩袍跪倒,清清朗朗的說道:“女兒給皇額娘請安!”
說罷,磕下頭去。
慈禧微微彎腰,伸出手來,虛扶了一扶,說道:“你很好!起來吧!”
皇帝站起身來,說道:“皇額娘著實是辛苦了!”
慈禧點了點頭,說道:“我還好!”
她說過這兩個字,皇帝便側了身子,讓過一旁。
以上的對話,都是事先說好的,一個字兒不多,一個字兒不少。
並肩站立的兩位皇太後,慈安先迎了上來,慈禧微微曲膝,福了半福,直起身子後,兩隻手伸了出去。
這個伸手的動作,卻是事先沒有說好的。
慈安連忙先回了半福的禮,見她的手已經伸了過來,不由有些手足無措,可是,形格勢禁,不能不也伸出手去,將慈禧的手,握住了。
慈禧叫了一聲“姐姐!”話音未落,眼圈兒已是紅了,眼見就要垂涕。
慈安大為著忙:這是什麽場合,好掉眼淚的麽?
場合還不是最緊要的本來,反正是女人,姐兒倆“久別重逢”,又有一個兒子故世了的背景在,就是當著滿朝的親貴文武,掉幾滴眼淚,也沒有什麽太大的關係;可是,眼下的局麵,不能說是“姐兒倆”啊後邊兒還有一個慈麗皇太後呢!
眼下的局麵,是“姐兒仨”!要哭,也得三個皇太後、六隻柔夷交握在一塊兒,“相顧雪涕”啊,就您們“姐兒倆”在這兒“執手相看淚眼”,留下人麗妹妹一個人在後邊兒傻站著,算什麽呢?
慈安連忙說道:“妹妹功德圓滿了,真正是可讚可歎!今兒個,咱們姐兒仨,可算是團圓了!哎……”
一邊兒說著,一邊兒手上鬆著勁兒,同時,微微的偏過了頭,眼角的餘光,看向側後方的慈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