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離開醫院,鄧龍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接通後一聽,原來是李大望打來的電話,說是店裏剛來了個客人,帶來一件蓋碗茶杯,說是想出手。
本來古玩店有人上門出售物件很正常,隻是這個蓋碗茶杯上的蓋鈕很特別,也是一隻角虺的造型。李大望覺得此事太過湊巧,便尋了個機會撥通了鄧龍的電話,希望他過來瞧一瞧。也許這個蓋碗茶杯,和黃柏購買的那個青釉瓷罐,有什麽關係也說不定。
本以為線索在此就斷了,沒想到竟然柳暗花明。掛斷電話後,鄧龍開車載著衛平安就往老街駛去。
剛一進奇雲齋的大門,就看到李大望正和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說話。鄧龍一個眼神遞過去,告訴他不要打草驚蛇,自己則和衛平安裝成客人,暗地裏打量起這個年輕人。
年輕人似乎有些不耐煩,沒一會的功夫就嚷嚷著要走。要不是李大望左拉右勸,說買家一會就到,還真就有些勸不住他。
這時鄧龍給衛平安遞了個眼色,讓他靜觀其變,自己則向李大望那麵靠了過去。
“李老板,這個蓋碗不錯,什麽品什麽價啊!”靠到近前的鄧龍,一眼就瞄到了放在桌上的蓋碗茶杯,便裝作行家問起了價。
“鄧先生看上這個蓋碗了?”李大望猴精猴精的這麽個人,哪裏會不明白鄧龍話裏的意思,“隻是不巧,剛李老說對這蓋碗有意,正往這趕呢。不如,你看看其他的?”
“既然李老有意,那我也不好強求”鄧龍裝著十分遺憾的搖了搖頭,“難得碰上這麽一件稱心的物件,唉……”
鄧龍這一聲長歎,立馬引起了那個年輕人的注意。“既然先生喜歡這個蓋碗,不如咱們談談。左右我也是要出手,給誰不給誰,對我來說都差不多。”
“這……不好吧”鄧龍見他這麽快就上鉤,心裏暗自竊喜,不過明麵上還要做足。雖是拒絕,但又表現出不忍錯過。把欲拒還迎這四個字,發揮的是淋漓盡致,真是給個影帝都不換。
“這有什麽不好的,先生過來坐”年輕人忙起身把位置讓給了鄧龍,一張臉笑的那叫燦爛。
既然如此鄧龍也不再矯情,一屁股坐了下來,手裏把玩著蓋碗,舉手投足間盡顯行家風範。
“不知小哥是從哪得到的這件寶貝?”鄧龍裝模作樣的把蓋碗放在掌中,左瞧右瞧看了好一會兒,這才把蓋碗放下。
“這蓋碗是我家祖傳的,據說是從我太爺爺的太爺爺那一輩流傳下來的”年輕人一臉堆笑,完全是把鄧龍當成了財神爺。
“原來是祖傳的寶貝呢”鄧龍說道,“前幾天我聽一個當警察的朋友說起,最近有一夥盜墓的,不知在哪盜了個宋代的古墓,偷了不少好物件出來。幾天前在本市兜售物件的時候,被他們逮了個正著。據說,大部分都是宋代的瓷器。不過可惜,有套青釉的蓋碗茶具被他們搞丟了,現在成了殘缺品。我那朋友知道我喜好古玩,還托我幫他留意,說是別讓這些個國寶缺失,成為遺憾。”
鄧龍一邊說,一邊留意著年輕人的神情。一開始這個年輕人還挺鎮定,可隨著鄧龍越說越來勁,他的神情也變得是越來越凝重,一層細小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滲出,一看就是副做賊心虛的模樣。
鄧龍見自己的話已經初見成效,他又從蓋碗上尋找突破口,打算一舉擊潰年輕人的心理防線。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蓋碗和我那個朋友給我看的,那套殘缺的青釉茶具的照片還真有些相似。”
“這……這個人的相貌還有長的相似的,更何況一個物件了。那個……鄧先生,我這還有點急事要去辦,不如我們下次再約如何?”說完年輕人伸手,就把桌上的蓋碗茶杯給裝了起來,起身便要往外走。
見此情景,衛平安猛的從側裏站了出來,攔住了他的去路。“事情還沒談妥,怎麽就著急走呢?還是再聊一會吧。”
“我……我真的有事,下次……下次……”這個年輕人本就心虛,再加上衛平安突然冒出攔下他,更是讓他慌亂無章,哪裏還敢逗留半刻。抬手就將裝著蓋碗的小包,朝衛平安扔了過去。與此同時,不顧一切的往店外衝去。
不過這個年輕人,似乎低估了衛平安和鄧龍的能力。還沒等他衝出去多遠,就被隨後追出來的鄧龍和衛平安,聯手把他給堵在了胡同裏。前無路後堵截,年輕人徹底是抓瞎了。眼看著鄧龍和衛平安步步逼近,年輕人嚇得是嚎啕大哭,一邊哭還一邊解釋自己不是盜墓的。
敢情鄧龍順嘴胡說的故事,這個年輕人還當了真了,生怕把他當成盜墓賊給送進去。
鄧龍和衛平安將年輕人帶回奇雲齋後,就地開始了審訊模式。一開始不論二人問什麽,這個年輕人就一個回答,我不是盜墓賊,我不是盜墓賊。
後來還是李大望出麵,解釋給他聽,剛才鄧龍說的一切都是在騙他,根本沒有盜墓這一說。還苦口婆心的跟他說,隻要他積極配合,很快就可以放他走了,更不會把他給送進去。
聽了李大望的解釋,年輕人這才安定了情緒,把他知道的關於這個蓋碗的一切,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原來蓋碗的來曆,和劉四得到瓷罐的情形差不太多。隻不過這回不是在垃圾桶旁撿到的,而是在一間公共廁所外麵撿到的。
年輕人姓楊單名一個會字,乃是一家日本料理店的學徒。那天也不知是吃壞了什麽,一個勁的拉肚子。日料師傅見他難受,便提前給他放了半天假,讓他回去休息。離開店鋪後,還沒等他回到家,肚子又開始折騰。剛巧附近有間公共廁所,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就是他解決完從廁所出來,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發現了這個蓋碗。
要是一般人,也許並不會太在意。可楊會平日裏,就愛看鑒寶、賞玩一類的電視節目。雖算不上行家,但多多少少也懂點。他拾起蓋碗這麽一瞧,不但瓷質優良,做工精美,特別是碗底還有一個官字款識。
楊會看了這麽久的鑒賞節目,對於瓷器還是有些見識。雖不是很肯定,但憑感覺這應該是個宋代的物件。
本來古玩店有人上門出售物件很正常,隻是這個蓋碗茶杯上的蓋鈕很特別,也是一隻角虺的造型。李大望覺得此事太過湊巧,便尋了個機會撥通了鄧龍的電話,希望他過來瞧一瞧。也許這個蓋碗茶杯,和黃柏購買的那個青釉瓷罐,有什麽關係也說不定。
本以為線索在此就斷了,沒想到竟然柳暗花明。掛斷電話後,鄧龍開車載著衛平安就往老街駛去。
剛一進奇雲齋的大門,就看到李大望正和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說話。鄧龍一個眼神遞過去,告訴他不要打草驚蛇,自己則和衛平安裝成客人,暗地裏打量起這個年輕人。
年輕人似乎有些不耐煩,沒一會的功夫就嚷嚷著要走。要不是李大望左拉右勸,說買家一會就到,還真就有些勸不住他。
這時鄧龍給衛平安遞了個眼色,讓他靜觀其變,自己則向李大望那麵靠了過去。
“李老板,這個蓋碗不錯,什麽品什麽價啊!”靠到近前的鄧龍,一眼就瞄到了放在桌上的蓋碗茶杯,便裝作行家問起了價。
“鄧先生看上這個蓋碗了?”李大望猴精猴精的這麽個人,哪裏會不明白鄧龍話裏的意思,“隻是不巧,剛李老說對這蓋碗有意,正往這趕呢。不如,你看看其他的?”
“既然李老有意,那我也不好強求”鄧龍裝著十分遺憾的搖了搖頭,“難得碰上這麽一件稱心的物件,唉……”
鄧龍這一聲長歎,立馬引起了那個年輕人的注意。“既然先生喜歡這個蓋碗,不如咱們談談。左右我也是要出手,給誰不給誰,對我來說都差不多。”
“這……不好吧”鄧龍見他這麽快就上鉤,心裏暗自竊喜,不過明麵上還要做足。雖是拒絕,但又表現出不忍錯過。把欲拒還迎這四個字,發揮的是淋漓盡致,真是給個影帝都不換。
“這有什麽不好的,先生過來坐”年輕人忙起身把位置讓給了鄧龍,一張臉笑的那叫燦爛。
既然如此鄧龍也不再矯情,一屁股坐了下來,手裏把玩著蓋碗,舉手投足間盡顯行家風範。
“不知小哥是從哪得到的這件寶貝?”鄧龍裝模作樣的把蓋碗放在掌中,左瞧右瞧看了好一會兒,這才把蓋碗放下。
“這蓋碗是我家祖傳的,據說是從我太爺爺的太爺爺那一輩流傳下來的”年輕人一臉堆笑,完全是把鄧龍當成了財神爺。
“原來是祖傳的寶貝呢”鄧龍說道,“前幾天我聽一個當警察的朋友說起,最近有一夥盜墓的,不知在哪盜了個宋代的古墓,偷了不少好物件出來。幾天前在本市兜售物件的時候,被他們逮了個正著。據說,大部分都是宋代的瓷器。不過可惜,有套青釉的蓋碗茶具被他們搞丟了,現在成了殘缺品。我那朋友知道我喜好古玩,還托我幫他留意,說是別讓這些個國寶缺失,成為遺憾。”
鄧龍一邊說,一邊留意著年輕人的神情。一開始這個年輕人還挺鎮定,可隨著鄧龍越說越來勁,他的神情也變得是越來越凝重,一層細小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滲出,一看就是副做賊心虛的模樣。
鄧龍見自己的話已經初見成效,他又從蓋碗上尋找突破口,打算一舉擊潰年輕人的心理防線。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蓋碗和我那個朋友給我看的,那套殘缺的青釉茶具的照片還真有些相似。”
“這……這個人的相貌還有長的相似的,更何況一個物件了。那個……鄧先生,我這還有點急事要去辦,不如我們下次再約如何?”說完年輕人伸手,就把桌上的蓋碗茶杯給裝了起來,起身便要往外走。
見此情景,衛平安猛的從側裏站了出來,攔住了他的去路。“事情還沒談妥,怎麽就著急走呢?還是再聊一會吧。”
“我……我真的有事,下次……下次……”這個年輕人本就心虛,再加上衛平安突然冒出攔下他,更是讓他慌亂無章,哪裏還敢逗留半刻。抬手就將裝著蓋碗的小包,朝衛平安扔了過去。與此同時,不顧一切的往店外衝去。
不過這個年輕人,似乎低估了衛平安和鄧龍的能力。還沒等他衝出去多遠,就被隨後追出來的鄧龍和衛平安,聯手把他給堵在了胡同裏。前無路後堵截,年輕人徹底是抓瞎了。眼看著鄧龍和衛平安步步逼近,年輕人嚇得是嚎啕大哭,一邊哭還一邊解釋自己不是盜墓的。
敢情鄧龍順嘴胡說的故事,這個年輕人還當了真了,生怕把他當成盜墓賊給送進去。
鄧龍和衛平安將年輕人帶回奇雲齋後,就地開始了審訊模式。一開始不論二人問什麽,這個年輕人就一個回答,我不是盜墓賊,我不是盜墓賊。
後來還是李大望出麵,解釋給他聽,剛才鄧龍說的一切都是在騙他,根本沒有盜墓這一說。還苦口婆心的跟他說,隻要他積極配合,很快就可以放他走了,更不會把他給送進去。
聽了李大望的解釋,年輕人這才安定了情緒,把他知道的關於這個蓋碗的一切,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原來蓋碗的來曆,和劉四得到瓷罐的情形差不太多。隻不過這回不是在垃圾桶旁撿到的,而是在一間公共廁所外麵撿到的。
年輕人姓楊單名一個會字,乃是一家日本料理店的學徒。那天也不知是吃壞了什麽,一個勁的拉肚子。日料師傅見他難受,便提前給他放了半天假,讓他回去休息。離開店鋪後,還沒等他回到家,肚子又開始折騰。剛巧附近有間公共廁所,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就是他解決完從廁所出來,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發現了這個蓋碗。
要是一般人,也許並不會太在意。可楊會平日裏,就愛看鑒寶、賞玩一類的電視節目。雖算不上行家,但多多少少也懂點。他拾起蓋碗這麽一瞧,不但瓷質優良,做工精美,特別是碗底還有一個官字款識。
楊會看了這麽久的鑒賞節目,對於瓷器還是有些見識。雖不是很肯定,但憑感覺這應該是個宋代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