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日子》最新章節...
第一九五章
淩雲觸怒林央,但凡消息靈通些的,都知道了。
不為別的,淩雲已經自己去牢裏住著了。
修士於軍中地位超然,這是不爭的事實,牢裏沒接到通知,淩雲自己住進去,必有其原由。人們稍一打聽,口耳相傳,便傳出流言紛紛。
這其間,沈留白還在林央麵前為淩雲求情幾句,“同族之人,血脈之親,淩女修一時心軟,法無可恕,情有可原。”
林央直接道,“我知道了,沈先生請回吧。”
接連三天,林央去知趣那裏,卻是門兒也未能進得,這不禁又令人頗多猜想。譬如章瓚同沈留白道,“莫不是羅先生與將軍因何生了嫌隙,若如此,我們合該去幫著勸和一二。”
沈留言溫聲道,“隻怕並非如此,將軍約摸是想請羅先生出來主持事務吧。”
章瓚思量一時,也明白了。
章瓚與別的修士是不同的,他是第一個投奔到林央軍中,林央、知趣對他頗多客氣。後來,越來越多修為高深的同道中人前來投奔,不過,林央知趣待他仍是不同的,這一點,章瓚感受的到。這也就導致修為不算高的章瓚在林央身邊的修士之中有著不一樣的地位,不然,依沈留白的修為,哪裏願意理會章瓚呢。
章瓚歎道,“將軍待我們以上賓之位,我們當不負將軍才是。淩雲所為,的確不妥。羅先生與我們乃同道中人,更兼得是將軍的啟蒙恩師,德行高尚,他出來主持事務,倒也沒什麽不好。”
沈留白道,“是啊。”沈留白貴為金丹前來林央軍中,可見對林央是極為看好的,不過,林央身邊還有一位同為金丹的修士文斐然。
這世上的東西,多了就要貶值。
金丹也是同理。
更何況,如今孔藍帶著妖族的人一到,單就孔藍的修為,更壓諸人一頭。且,妖族與人族不同,孔藍來後並未有什麽架子,反是一心一意輔佐林央,倒讓平素擺慣了高人嘴臉的人族修士麵兒上有些不好看了。
沈留白卻知道,先時知趣那番傷心就是因妖族的緣故,知趣與妖族早有交情,這是一定的。但是,孔藍來到軍中之後,知趣與之並不親近。
再怎麽說,知趣也是人族,與知趣打交道,總好過去與妖族打交道。
既然人族修士沒有能與孔藍相抗衡者,幹脆就請知趣出來主事,怎麽都好過令妖族一支獨大。
沈留白早想明白這其中利害,對章瓚道,“將軍既生煩惱,我們這些人,都是來助將軍平定世間的,怎能不為將軍分憂。不如咱們去文兄那裏瞧瞧,若文兄也是這個意思,將軍既在羅先生那裏吃了閉門羹,咱們一並代將軍去勸上一勸,亦是咱們的本分。”
章瓚遂與沈留白同去文斐然那裏,文斐然更不是個傻的,三人一拍即合。
文斐然略一沉吟,“如今既要請羅先生出麵主事,那淩雲怕是性命難保。”這話,無疑是對沈留白說的。沈留白與淩家有幾分交情,不然也不能替淩雲在林央麵前求情。
沈留白一歎,“皆是命數,端看將軍與羅先生要如何處置吧。”
“此事,我們還當先請示將軍為好。”總得提前跟林央打個招呼,即便做人情,便做到十二分方好。依林央的性子,背著他行此事,未必就真能合他心道。
“自然。”沈留白亦是通透之人。
三人當中,文斐然口才最好,學識最深。
這學識,不僅僅單指道法方麵,就是人世這些之乎者也,文斐然亦是隨手拈來、毫不費力,依文斐然的功力,就是現在出去考個狀元,亦不費吹灰。
要說修士,咱有空也是精研道法,哪裏有時候理會人世這些道德文章,偏文斐然是個例外。不過,這就要從文斐然比較傳奇的經曆說起來。
文斐然並非出生在修士家族,亦無什麽高人奇遇,他家原是書香門第,文斐然自幼便天分過人,讀書識字有過目不忘之才,十六歲便高中了狀元。人家之所以會走上修道之路,完全是凡世文章讀透,世間情理看破,沒啥玩兒的了,空虛了寂寞了,故此,人家開始研究玄學。
這一研究不要緊,憑著一本市麵上隨處可見的破爛道術經書,就走上了修真道路。文斐然為官二十年,三十六歲道法小成。那時他已年近不惑,卻依舊是麵白如玉、光彩照人,為世人所罕。後,文斐然築基時動靜太大,引來修士駐足,一見此子乃天賜良材、地生美玉,遂死皮賴臉將其收入門下。文斐然因此辭官,從此走上修仙大道。
一入修仙之門,文斐然為官時早曆煉的人情世故極通,再加上他天資過人,倍得師長喜愛,他因此閱讀了大量的道法書籍,如此十年,文斐然繼而結丹,成為凡世修士中數一數二之人。
相對於沈留白已經三百歲的高齡,文斐然年輕的過分。
三人既商議妥當,便先去了林央那裏。果然,沈留白稍一詢問,林央就滿腹苦水傾訴,沈留白適時的表白忠心道,“我等與羅先生相處日久,自明白羅先生行止高明,遠勝常人。將軍既便不說,我等還想諫然於將軍,羅先生這等高明之人,若能指點一二,結束這天下戰火,亦是造福蒼生之功德啊。”
文斐然繼續道,“我等久受將軍恩德,若將軍不棄,我等願為將軍說客,代將軍陳明心意,為將軍分憂。”
章瓚亦道,“願為將軍效力。”
林央做足表麵文章,深深一揖道,“央先在這裏謝過各位先生了。”
諸人又是一番客套。
此事,既已稟明林央,又得林央首肯,文斐然、沈留白、章瓚三人便聯袂去了知趣那裏,知趣拿出好茶好果招待。
文斐然嗅一嗅茶香道,“知趣這茶,比之靈茶也不惶多讓了。香,實在是香。”因為出身的緣故,文斐然較尋常修士更為愛茶,隻是靈茶不論是在修真界還是在凡世,都是相當奢侈的東西了。文斐然有門派供給,一年所得也是有限。而且,他每得到靈茶,定會在當月喝光,餘下十一月空歎懷念,同時等待下一年的靈茶配給。
知趣笑,“我這不過是野茶,文兄若是喜歡,一會兒我送你一罐。”不是他吹,這茶雖是倚翠山野茶出身。然而在倚翠山時,知趣就是因這幾株茶樹的靈氣引至當前,待第一茬野茶采下,知趣自己試著炒過後,用山泉水一泡,已是茶香四溢。
如今知趣早將幾株野茶挪至紫金鼎內,且將靈碧真人送他的聚靈佩埋入茶樹底下,近些年,這幾株野茶長勢愈發喜人,產的茶自然更是絕佳。
文斐然的話雖帶著幾分恭維,卻也的確是此茶極佳。
見知趣贈茶,文斐然連忙至謝,又配了點心吃,文斐然道,“羅兄這裏的點心都有茶香。”
知趣笑,“這不過是後來的粗茶,取其茶香做了點心。”
文斐然笑,“那不如一會兒羅兄再送我一匣子點心吧。”
知趣本就是個爽快人,有人喜歡他的點心,他也高興,遂一口應下。
沈留白已忍不住側目,並且內心深處非常懷疑文斐然的門派是不是時常虐待這位同仁,怎麽一來人家這裏就跟八百輩子沒吃過沒喝過似的,這嘴臉,當真有些不雅啊。虧得文斐然傳說還是狀元出身呢!若狀元都這素質,怪道凡世一代不如一代了。
文斐然吃過喝過之後,淺淺一笑,“先生也知我等因何而來吧?”
知趣不動聲色,“若我有意軍中事務,不會等到現在。”
的確,這也是文斐然對知趣有好感、並同意沈留白來知趣這裏的原因之一。依知趣對林央的影響力,他完全可以在軍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結果呢,知趣從不插手軍務,哪怕與他們這些修士,交往的也不是很多。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閑人啟蒙老師的模樣,諸人對知趣的尊敬,亦多因林央而起,看著林央的麵子,不去得罪他的老師。
或許有人心中小瞧知趣,文斐然卻對知趣刮目相看,他做過官又為修士的人最明白,不是誰都可以守在權利旁邊而不動心意的。
若非如此,焉何天下有變,修士都要跟著湊一腳呢。說來說去,所為者,無非二字:權勢。
甭以為修士就真的清靜無為了,就是廟裏的和尚,還有成佛的追求呢。
當然,知趣一直悠閑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或許有人會說他外做高尚內藏奸狡,瞧瞧,今天不是連林央與修士們都要親自登門請他出麵主持事務麽?
若是如此,若是知趣從一開始放心就料定今日局麵,任局勢發展,他自可逍遙以待……若知趣有此神鬼之才,他文斐然更得服氣!
文斐然開門見山,知趣從容以對。
文斐然不慌不忙,繼續道,“我聽說將軍少時,因其父信術士之言而倍受冷落,自幼在家莊長大,頗是艱難。”
知趣換了個閑適的姿態,“這話又是誰傳的。”
“並非誰傳的,乃將軍親口與我等說的。”文斐然見知趣麵上有絲動容,再道,“將軍說,若非先生不棄,他斷然有今日。先生於將軍而言,如師如父。將軍說,他年紀漸長,反不如少時能承歡膝下、時聽先生之教誨,將軍心裏,滿腔孺慕之情無處傾訴,常因此鬱鬱。”
羅妖已經忍不住在知趣的識海裏發出嘔吐的聲音。
文斐然繼續道,“將軍知先生是閑雲野鶴一樣的人物,不願為俗事所牽絆。隻是,將軍非但與先生有父子之情,更知先生有匡扶天下、經天緯地之才,將軍想著,倒不為私心請先生幫忙,為的是天下蒼生啊。”
“先生與我等同是修道之人,凡世百載於我等不過是匆匆煙雲,於尋常世人卻是整個人生呢。這戰火繼續一日,便不知有多少血肉之軀要葬送其間呢。”說起這些,文斐然滿心惆悵也不是假的,他做過官做過凡人,於這些感觸頗深。
文斐然一張嘴的確好使,不過,知趣仍以,“諸位皆是俊傑之才,我很放心……”之類的理由拒絕了。
三人走的時候倒是收獲頗豐,知趣送他們每人一錫罐茶葉外加一匣子糕點。三人出門就去了文斐然那裏,文斐然在知趣那時說的口幹舌燥,回屋趕緊灌了一大壺水,道,“差不多了,待妖族那些家夥們再去一回。就齊活了。”
沈留白微微一怔,繼而釋然,妖族畢竟也不是傻子,他們人族已經占了先手,應該知足了。
人家妖族非但不傻,實際上,占先手的也非人族,而是妖族,孔藍。
先時出了淩雲的事,孔藍就意識到了,修士與妖族不能無人領導。當然,林央就是領導,但是,林央要保持其光大公正高尚無私的形象,這就需要一個能折服人妖二族之人。
孔藍不論在人族還是妖族,都是修為最高。不過,孔藍聰明又有自知知明,他直接向林央推薦了知趣。孔藍是這樣說的,“知趣本是人族,不過先時他對我弟有恩,就是將軍,前世也與知趣有極深淵源,再加上知趣是將軍的啟蒙恩師,他本就頗具手段,完全能壓的住。”
然後,才有了林央破衣爛甲、滿麵灰塵的去知趣那裏這一遭。
聽說人族已經去過了,孔藍帶著他的小弟蒼鷹、鳳鴛再去造訪知趣,說的話與文斐然相類,隻是孔藍私下提了一句,“是我看將軍實在艱難,這才多了句嘴,知趣你不怪我就好。”
知趣心下嘖嘖稀奇,對羅妖道,“這鳥兒比人還精呢。”
羅妖道,“孔雀王的大公子,若無意外,他就是孔雀王的繼承人。”
知趣問羅妖,“你說,小白跟孔藍之間有沒有矛盾啊?譬如,因我家小白資質出眾,繼承權在孔藍之上啥的?”
“孔雀血統珍貴,一族也沒有多少純血孔雀。似孔雀王,千年時光不過三個子女,孔藍雖較孔白差一些,他年紀長孔白幾百歲,閱曆也廣,你看他行事,並不似心胸狹隘之輩。”羅妖道。不然,依孔藍的修為,妥妥的壓人族一頭,若是他想在林央麾下拔個尖兒,是輕而易舉之事。孔藍卻是未與人族爭高下,反順勢推出知趣。由小及大,孔藍絕不傻。
知趣想一想,“現在小白沒個影子,我擔心的很。”
“每人有每人的路要走,放心吧,先時他化形都沒有,就能一個人從梧桐城跑到羅浮界,現在起碼化形了,修為不低,哪裏就會吃虧呢。”羅妖放心的很。
倆人正說話呢,人族文斐然、沈留白、章瓚與妖族孔藍、蒼鷹、鳳鴛一並來拜訪知趣,知趣再三推辭不過,才答應在林央軍中任職。林央非常大方,直接就把知趣命為國師,地位在諸修士、妖族之上。
知趣剛一上任,林央便將淩雲之事交到知趣手裏。
知趣未有半分猶豫,直接道,“淩雲既知法犯法,無視將軍命令,私放敵軍,按律當斬。既如此,不必拖延,挑個良辰吉日,拉出去斬了,也好讓淩雲早日投胎。”
再有人求情,知趣便道,“無規矩不成方圓,若是放了淩雲,日後誰在敵場遇到親戚故舊,個頂個兒的講交情、不忍心,那這軍中,還有法度可言麽?”
“還是大家以為,將軍求賢敬賢,就是為了讓人自發善心,扯他後腿?”知趣麵色寡淡,“若說發善心,與人為善本無錯。隻是大家想一想,那些在戰場上死去的將士、流出的鮮血,難道就白流了嗎?”
話已至此,求情無用,淩雲既要斬首,按知趣的意思,林央素來敬重修士,淩雲即便死,知趣還是令文斐然算了個易上路的日子。
並且,知趣令文斐然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文章送到南方叛軍那裏,言明淩雲觸犯軍紀,就要斬首。知趣大庭廣眾之下問淩雲,“你放了族人性命,你說,你就要死了,你的族人會因感激你來救你嗎?或是,過來替你死?”
第一九五章
淩雲觸怒林央,但凡消息靈通些的,都知道了。
不為別的,淩雲已經自己去牢裏住著了。
修士於軍中地位超然,這是不爭的事實,牢裏沒接到通知,淩雲自己住進去,必有其原由。人們稍一打聽,口耳相傳,便傳出流言紛紛。
這其間,沈留白還在林央麵前為淩雲求情幾句,“同族之人,血脈之親,淩女修一時心軟,法無可恕,情有可原。”
林央直接道,“我知道了,沈先生請回吧。”
接連三天,林央去知趣那裏,卻是門兒也未能進得,這不禁又令人頗多猜想。譬如章瓚同沈留白道,“莫不是羅先生與將軍因何生了嫌隙,若如此,我們合該去幫著勸和一二。”
沈留言溫聲道,“隻怕並非如此,將軍約摸是想請羅先生出來主持事務吧。”
章瓚思量一時,也明白了。
章瓚與別的修士是不同的,他是第一個投奔到林央軍中,林央、知趣對他頗多客氣。後來,越來越多修為高深的同道中人前來投奔,不過,林央知趣待他仍是不同的,這一點,章瓚感受的到。這也就導致修為不算高的章瓚在林央身邊的修士之中有著不一樣的地位,不然,依沈留白的修為,哪裏願意理會章瓚呢。
章瓚歎道,“將軍待我們以上賓之位,我們當不負將軍才是。淩雲所為,的確不妥。羅先生與我們乃同道中人,更兼得是將軍的啟蒙恩師,德行高尚,他出來主持事務,倒也沒什麽不好。”
沈留白道,“是啊。”沈留白貴為金丹前來林央軍中,可見對林央是極為看好的,不過,林央身邊還有一位同為金丹的修士文斐然。
這世上的東西,多了就要貶值。
金丹也是同理。
更何況,如今孔藍帶著妖族的人一到,單就孔藍的修為,更壓諸人一頭。且,妖族與人族不同,孔藍來後並未有什麽架子,反是一心一意輔佐林央,倒讓平素擺慣了高人嘴臉的人族修士麵兒上有些不好看了。
沈留白卻知道,先時知趣那番傷心就是因妖族的緣故,知趣與妖族早有交情,這是一定的。但是,孔藍來到軍中之後,知趣與之並不親近。
再怎麽說,知趣也是人族,與知趣打交道,總好過去與妖族打交道。
既然人族修士沒有能與孔藍相抗衡者,幹脆就請知趣出來主事,怎麽都好過令妖族一支獨大。
沈留白早想明白這其中利害,對章瓚道,“將軍既生煩惱,我們這些人,都是來助將軍平定世間的,怎能不為將軍分憂。不如咱們去文兄那裏瞧瞧,若文兄也是這個意思,將軍既在羅先生那裏吃了閉門羹,咱們一並代將軍去勸上一勸,亦是咱們的本分。”
章瓚遂與沈留白同去文斐然那裏,文斐然更不是個傻的,三人一拍即合。
文斐然略一沉吟,“如今既要請羅先生出麵主事,那淩雲怕是性命難保。”這話,無疑是對沈留白說的。沈留白與淩家有幾分交情,不然也不能替淩雲在林央麵前求情。
沈留白一歎,“皆是命數,端看將軍與羅先生要如何處置吧。”
“此事,我們還當先請示將軍為好。”總得提前跟林央打個招呼,即便做人情,便做到十二分方好。依林央的性子,背著他行此事,未必就真能合他心道。
“自然。”沈留白亦是通透之人。
三人當中,文斐然口才最好,學識最深。
這學識,不僅僅單指道法方麵,就是人世這些之乎者也,文斐然亦是隨手拈來、毫不費力,依文斐然的功力,就是現在出去考個狀元,亦不費吹灰。
要說修士,咱有空也是精研道法,哪裏有時候理會人世這些道德文章,偏文斐然是個例外。不過,這就要從文斐然比較傳奇的經曆說起來。
文斐然並非出生在修士家族,亦無什麽高人奇遇,他家原是書香門第,文斐然自幼便天分過人,讀書識字有過目不忘之才,十六歲便高中了狀元。人家之所以會走上修道之路,完全是凡世文章讀透,世間情理看破,沒啥玩兒的了,空虛了寂寞了,故此,人家開始研究玄學。
這一研究不要緊,憑著一本市麵上隨處可見的破爛道術經書,就走上了修真道路。文斐然為官二十年,三十六歲道法小成。那時他已年近不惑,卻依舊是麵白如玉、光彩照人,為世人所罕。後,文斐然築基時動靜太大,引來修士駐足,一見此子乃天賜良材、地生美玉,遂死皮賴臉將其收入門下。文斐然因此辭官,從此走上修仙大道。
一入修仙之門,文斐然為官時早曆煉的人情世故極通,再加上他天資過人,倍得師長喜愛,他因此閱讀了大量的道法書籍,如此十年,文斐然繼而結丹,成為凡世修士中數一數二之人。
相對於沈留白已經三百歲的高齡,文斐然年輕的過分。
三人既商議妥當,便先去了林央那裏。果然,沈留白稍一詢問,林央就滿腹苦水傾訴,沈留白適時的表白忠心道,“我等與羅先生相處日久,自明白羅先生行止高明,遠勝常人。將軍既便不說,我等還想諫然於將軍,羅先生這等高明之人,若能指點一二,結束這天下戰火,亦是造福蒼生之功德啊。”
文斐然繼續道,“我等久受將軍恩德,若將軍不棄,我等願為將軍說客,代將軍陳明心意,為將軍分憂。”
章瓚亦道,“願為將軍效力。”
林央做足表麵文章,深深一揖道,“央先在這裏謝過各位先生了。”
諸人又是一番客套。
此事,既已稟明林央,又得林央首肯,文斐然、沈留白、章瓚三人便聯袂去了知趣那裏,知趣拿出好茶好果招待。
文斐然嗅一嗅茶香道,“知趣這茶,比之靈茶也不惶多讓了。香,實在是香。”因為出身的緣故,文斐然較尋常修士更為愛茶,隻是靈茶不論是在修真界還是在凡世,都是相當奢侈的東西了。文斐然有門派供給,一年所得也是有限。而且,他每得到靈茶,定會在當月喝光,餘下十一月空歎懷念,同時等待下一年的靈茶配給。
知趣笑,“我這不過是野茶,文兄若是喜歡,一會兒我送你一罐。”不是他吹,這茶雖是倚翠山野茶出身。然而在倚翠山時,知趣就是因這幾株茶樹的靈氣引至當前,待第一茬野茶采下,知趣自己試著炒過後,用山泉水一泡,已是茶香四溢。
如今知趣早將幾株野茶挪至紫金鼎內,且將靈碧真人送他的聚靈佩埋入茶樹底下,近些年,這幾株野茶長勢愈發喜人,產的茶自然更是絕佳。
文斐然的話雖帶著幾分恭維,卻也的確是此茶極佳。
見知趣贈茶,文斐然連忙至謝,又配了點心吃,文斐然道,“羅兄這裏的點心都有茶香。”
知趣笑,“這不過是後來的粗茶,取其茶香做了點心。”
文斐然笑,“那不如一會兒羅兄再送我一匣子點心吧。”
知趣本就是個爽快人,有人喜歡他的點心,他也高興,遂一口應下。
沈留白已忍不住側目,並且內心深處非常懷疑文斐然的門派是不是時常虐待這位同仁,怎麽一來人家這裏就跟八百輩子沒吃過沒喝過似的,這嘴臉,當真有些不雅啊。虧得文斐然傳說還是狀元出身呢!若狀元都這素質,怪道凡世一代不如一代了。
文斐然吃過喝過之後,淺淺一笑,“先生也知我等因何而來吧?”
知趣不動聲色,“若我有意軍中事務,不會等到現在。”
的確,這也是文斐然對知趣有好感、並同意沈留白來知趣這裏的原因之一。依知趣對林央的影響力,他完全可以在軍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結果呢,知趣從不插手軍務,哪怕與他們這些修士,交往的也不是很多。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閑人啟蒙老師的模樣,諸人對知趣的尊敬,亦多因林央而起,看著林央的麵子,不去得罪他的老師。
或許有人心中小瞧知趣,文斐然卻對知趣刮目相看,他做過官又為修士的人最明白,不是誰都可以守在權利旁邊而不動心意的。
若非如此,焉何天下有變,修士都要跟著湊一腳呢。說來說去,所為者,無非二字:權勢。
甭以為修士就真的清靜無為了,就是廟裏的和尚,還有成佛的追求呢。
當然,知趣一直悠閑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或許有人會說他外做高尚內藏奸狡,瞧瞧,今天不是連林央與修士們都要親自登門請他出麵主持事務麽?
若是如此,若是知趣從一開始放心就料定今日局麵,任局勢發展,他自可逍遙以待……若知趣有此神鬼之才,他文斐然更得服氣!
文斐然開門見山,知趣從容以對。
文斐然不慌不忙,繼續道,“我聽說將軍少時,因其父信術士之言而倍受冷落,自幼在家莊長大,頗是艱難。”
知趣換了個閑適的姿態,“這話又是誰傳的。”
“並非誰傳的,乃將軍親口與我等說的。”文斐然見知趣麵上有絲動容,再道,“將軍說,若非先生不棄,他斷然有今日。先生於將軍而言,如師如父。將軍說,他年紀漸長,反不如少時能承歡膝下、時聽先生之教誨,將軍心裏,滿腔孺慕之情無處傾訴,常因此鬱鬱。”
羅妖已經忍不住在知趣的識海裏發出嘔吐的聲音。
文斐然繼續道,“將軍知先生是閑雲野鶴一樣的人物,不願為俗事所牽絆。隻是,將軍非但與先生有父子之情,更知先生有匡扶天下、經天緯地之才,將軍想著,倒不為私心請先生幫忙,為的是天下蒼生啊。”
“先生與我等同是修道之人,凡世百載於我等不過是匆匆煙雲,於尋常世人卻是整個人生呢。這戰火繼續一日,便不知有多少血肉之軀要葬送其間呢。”說起這些,文斐然滿心惆悵也不是假的,他做過官做過凡人,於這些感觸頗深。
文斐然一張嘴的確好使,不過,知趣仍以,“諸位皆是俊傑之才,我很放心……”之類的理由拒絕了。
三人走的時候倒是收獲頗豐,知趣送他們每人一錫罐茶葉外加一匣子糕點。三人出門就去了文斐然那裏,文斐然在知趣那時說的口幹舌燥,回屋趕緊灌了一大壺水,道,“差不多了,待妖族那些家夥們再去一回。就齊活了。”
沈留白微微一怔,繼而釋然,妖族畢竟也不是傻子,他們人族已經占了先手,應該知足了。
人家妖族非但不傻,實際上,占先手的也非人族,而是妖族,孔藍。
先時出了淩雲的事,孔藍就意識到了,修士與妖族不能無人領導。當然,林央就是領導,但是,林央要保持其光大公正高尚無私的形象,這就需要一個能折服人妖二族之人。
孔藍不論在人族還是妖族,都是修為最高。不過,孔藍聰明又有自知知明,他直接向林央推薦了知趣。孔藍是這樣說的,“知趣本是人族,不過先時他對我弟有恩,就是將軍,前世也與知趣有極深淵源,再加上知趣是將軍的啟蒙恩師,他本就頗具手段,完全能壓的住。”
然後,才有了林央破衣爛甲、滿麵灰塵的去知趣那裏這一遭。
聽說人族已經去過了,孔藍帶著他的小弟蒼鷹、鳳鴛再去造訪知趣,說的話與文斐然相類,隻是孔藍私下提了一句,“是我看將軍實在艱難,這才多了句嘴,知趣你不怪我就好。”
知趣心下嘖嘖稀奇,對羅妖道,“這鳥兒比人還精呢。”
羅妖道,“孔雀王的大公子,若無意外,他就是孔雀王的繼承人。”
知趣問羅妖,“你說,小白跟孔藍之間有沒有矛盾啊?譬如,因我家小白資質出眾,繼承權在孔藍之上啥的?”
“孔雀血統珍貴,一族也沒有多少純血孔雀。似孔雀王,千年時光不過三個子女,孔藍雖較孔白差一些,他年紀長孔白幾百歲,閱曆也廣,你看他行事,並不似心胸狹隘之輩。”羅妖道。不然,依孔藍的修為,妥妥的壓人族一頭,若是他想在林央麾下拔個尖兒,是輕而易舉之事。孔藍卻是未與人族爭高下,反順勢推出知趣。由小及大,孔藍絕不傻。
知趣想一想,“現在小白沒個影子,我擔心的很。”
“每人有每人的路要走,放心吧,先時他化形都沒有,就能一個人從梧桐城跑到羅浮界,現在起碼化形了,修為不低,哪裏就會吃虧呢。”羅妖放心的很。
倆人正說話呢,人族文斐然、沈留白、章瓚與妖族孔藍、蒼鷹、鳳鴛一並來拜訪知趣,知趣再三推辭不過,才答應在林央軍中任職。林央非常大方,直接就把知趣命為國師,地位在諸修士、妖族之上。
知趣剛一上任,林央便將淩雲之事交到知趣手裏。
知趣未有半分猶豫,直接道,“淩雲既知法犯法,無視將軍命令,私放敵軍,按律當斬。既如此,不必拖延,挑個良辰吉日,拉出去斬了,也好讓淩雲早日投胎。”
再有人求情,知趣便道,“無規矩不成方圓,若是放了淩雲,日後誰在敵場遇到親戚故舊,個頂個兒的講交情、不忍心,那這軍中,還有法度可言麽?”
“還是大家以為,將軍求賢敬賢,就是為了讓人自發善心,扯他後腿?”知趣麵色寡淡,“若說發善心,與人為善本無錯。隻是大家想一想,那些在戰場上死去的將士、流出的鮮血,難道就白流了嗎?”
話已至此,求情無用,淩雲既要斬首,按知趣的意思,林央素來敬重修士,淩雲即便死,知趣還是令文斐然算了個易上路的日子。
並且,知趣令文斐然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文章送到南方叛軍那裏,言明淩雲觸犯軍紀,就要斬首。知趣大庭廣眾之下問淩雲,“你放了族人性命,你說,你就要死了,你的族人會因感激你來救你嗎?或是,過來替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