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百五十一至第二百六十章[251]氣節所謂氣節這樣東西,平日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也經常被當作大棒來打別人,但真正的氣節總是在危急關頭表現出來的。
而在這種時候,堅持氣節的下場往往不會是鮮花和掌聲。
隻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麵對屠刀時體現出自己的氣節。
這種氣節才是真正的勇氣。
朱允炆呆坐在宮中,他並非對這一天的到來毫無預料,但當它終於來臨的時候,還是顯得那麽殘酷,皇帝做不成了,老百姓也做不成了。
走上了這條路,真的不能回頭了。
而此時他身邊的謀臣已然不見蹤影,那些平日高談闊論的書呆子終於明白理論和實際是有差距的。
在這最後的時刻,連齊泰和黃子澄也不見蹤影。
朱允炆徹底懂得了什麽叫做眾叛親離,他憤怒的對著空曠的大殿喊道:"是你們這些人給我出的主意,事到臨頭卻各自逃命!"但此時他的怒喝不會再有群臣的響應了,回應他的隻有深邃大殿的回聲。
到這個時候,無論斥責誰都已經沒有意義了,他回望著這座宮殿,在這裏他度過了自己的童年,這是一個人人向往尊崇的地方,生在帝王之家,何等顯耀、何等榮光!這裏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但身為皇子,他卻對此地並無好感,作為皇位的繼承人,他一直以來都承擔著太多太大的壓力。
在他看來,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怪物,他們不顧一切,使用各種陰謀手段,坑害、誣蔑、殘害他人,隻是為了一個目標——權力。
難道頂峰的風景就真的那麽好嗎?朱允炆苦笑,他深有體會,高處不勝寒啊,但是富有戲劇性的是,似乎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的含義,但每個人都不理會它。
他們仍然不斷地向著頂峰爬去。
燒掉這座宮殿吧,把它徹底毀掉!朱允炆的抱怨和憤怒是有道理的,但他卻低估了他的那些謀臣們的氣節,齊泰和黃子澄以及許許多多的人沒有逃跑,他們正在以一己之力挽救朝廷的危亡。
齊泰在廣德募兵,黃子澄在蘇州募兵,練子寧、黃觀在杭州募兵。
這些書呆子們的行動雖然並不能真正挽救國家,但他們畢竟盡到了自己的努力,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所以在今天,我們可以說,他們是一群勇敢,有氣節的人。
齊泰和黃子澄先後被抓,並被處死,寧死不屈。
[252]黃觀,我們之前提到過這個人,他就是明朝的另一個連中三元者,當時他的職務是右侍中。
他的募兵沒有多大效果,但在聽到京城即將不保的消息後,他仍然堅持要到京城去,雖然他也明白這一去必無生理。
但對於他而言,履行諾言,盡到職責的意義要遠遠大於苟且偷生。
當他走到安慶時,消息傳來:京城淪陷了,新皇帝已經登基。
黃觀明白大勢已去,但他卻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慌張,隻是哀歎痛哭道:"我的妻子是有氣節的人,她一定已經死了。
"之後他為妻子招魂,辦理完必要的儀式,便坐船沿江而下。
到羅刹磯時,他穿戴整齊,向東而拜,投江自盡。
黃觀沒有說錯,他的妻子在他之前已經帶著兩個女兒和十個親屬在淮清橋上投江而死。
無論如何,他們夫婦最終還是團圓了。
黃觀作為朱允炆的親信和殉節者,遭到了朱棣的妒恨,他把黃觀的名字從登科榜上劃去,於是明朝的曆史上隻留下了一位連中三元者的記載。
雖然之前我們曾經提到過這件事情,但在此我還是要為這位勇敢的人再次正名:黃觀,洪武年間連中三元,其登科名為篡權者朱棣劃去,盡忠而死。
我相信,真相是永遠無法掩蓋的。
有氣節的人並不隻有以上的這幾個人,與齊泰一同在廣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黃岩、王叔英在聽到齊泰被抓的消息後,知道大勢已去,便沐浴更衣,寫下了他們人生最後的遺言:生即已矣,未有補於當時死亦徒然,庶無慚於後世!然後他們雙雙自盡而死。
對於這兩位書生而言,他們已經做得夠多了,誠如他們的遺言所述,他們一生光明磊落,無慚於後世。
事實證明,氣節決不隻屬於那些士大夫們,普通人也有氣節。
台州的一位樵夫就是一個有氣節的人,他是一個沒有在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這也很正常,因為在當時,他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每天上山砍柴,然後挑到城裏去賣。
他賣柴從不開二價,也從不騙人。
很多人買他的柴,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不應該與靖難扯上什麽關係。
然而他這樣的一個人卻在聽說京城陷落後,投東湖而死。
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很傻,無論哪個皇帝登基,你不是照樣砍你的柴,過你的日子,但我卻認為他的行為已經告訴了我們,公道自在人心。
[253]他雖是一個普通的樵夫,卻心係天下,作為一個普通人,他沒有辦法去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抗議,投湖自盡就是他唯一的表達方式。
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的,隻要你有勇氣。
除去文人和老百姓外,一位武將也表現出了他的忠誠,此人是盛庸手下的大將張倫,在盛庸兵敗投降後,北軍也希望招降他,張倫笑著說道:"你覺得我是一個會出賣自己的人嗎?"說完毅然赴死。
張倫是一個不起眼的將領,我們之前也並沒有提到過他,他雖然沒有什麽戰功,卻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與之相反的事,如盛庸、平安這些職業武將卻全部投降了朱棣。
盛庸、平安身負大才,素有謀略,曆經百戰,卻反而不如自己的部下和一個普通的樵夫!誠然可歎。
疑團朱允炆當然並不知道臣下的這些義舉,他燒毀了自己的宮殿,然後不知所終,於是曆史上最大的疑團之一誕生了。
但其實這個疑團並不是由朱允炆的失蹤開始的,早在朱棣攻入京城時,北軍就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命令,即不入皇城,而是退守龍江驛。
很明顯,朱棣並不想背上殺掉自己侄子的罪名,他圍困皇城,給朱允炆自絕或是讓位的時間。
但朱允炆的選擇卻出乎他的意料,燒毀宮殿說明朱允炆並不想讓位,但這位有幾分骨氣的侄子卻也沒有自殺,因為在入宮後,朱棣並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
既不退位,也不自殺,那就隻剩下逃跑了。
朱允炆的下落從此成了千古之謎,此事後來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連鎖效應,而朱允炆的逃走本身就如同一部偵探小說,我們將在後麵對此進行詳細地分析,這裏暫不詳述。
[254]暴行朱棣終於坐上了他的寶座,他認為這是自己當之無愧的,因為他為之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
多少次命懸一線,多少次功敗垂成,才換來了今天的勝利和成功。
而在短時間的興奮後,朱棣立刻意識到,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清除那些反對他坐上皇帝寶座的人。
於是曆史上一幕罕見的暴行開演了。
朱棣首先找到的是方孝孺,他知道方孝孺名滿天下,而且道衍早在他攻下京城之前就對他說過:"殿下攻下京城後,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但你一定不能殺他!如果殺了他,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會絕了!"有這位軍師的警告,朱棣自然不敢怠慢,他預料到方孝孺一定不會輕易投降,但他也不會想到事情居然會演變成一次破曆史紀錄的慘劇。
朱棣在大殿接見了方孝孺,他希望方孝孺能夠為他起草詔書,其實所謂起草詔書找其他人也可以,但如果是方孝孺親自寫的,能夠起到安撫天下人心等更好的作用。
所以這份詔書非要方孝孺寫不可。
但朱棣絕不會想到,方孝孺應召而來,並不是給他寫詔書的,而是拿出了言官的本領,要和朱棣來一場繼位權的法律辯論。
方孝孺哭著進了大殿,不理朱棣,也不行禮,朱棣十分尷尬,勸說道:"先生不要這樣了,我不過是仿照周公輔政而已啊。
""這句話激起了方孝孺的憤怒,他應聲問道:"成王在哪裏?!""自焚死了""成王的兒子呢?!""國家要年長的君主""那成王的弟弟呢?!""這是我的家事"社會青年朱棣終於領教了最佳辯論手兼繼承法專家方孝孺的厲害,他沒有那麽多的耐心,讓人拿出了紙和筆給方孝孺,逼他寫。
方孝孺不寫繼續強逼方孝孺寫下"燕賊篡位"四字朱棣已經憤怒得喪失了理智"你不寫,不怕我滅你九族嗎?!""誅我十族又如何!"實事求是地看,方孝孺說這句話並不一定真想讓朱棣去誅滅自己的九族,然而他卻不了解朱棣,朱棣不是那種口口聲聲威脅說不讓你看到明天的太陽之類的話的人,但他卻可以保證明年的太陽一定會照在你的墳頭。
而且他十分精通暴力法則,並且會在適當的時候使用他,至少他的使用技巧已經超過了當年的陳友諒,因為他懂得一條重要準則:暴力不能解決一切,卻可以解決你他讓人把方孝孺拉了出去。
方孝孺的最終結局是:淩遲,滅十族曆史上從來隻有九族,但人類又一次展現了他驚人的的創造力。
那多出來的一族要感謝朱棣的發明創造,他為了湊數,在屠殺的目錄中加入了方孝孺的朋友和學生。
方孝孺是一個敢於反抗強暴的人,他雖然死得很慘,卻很有價值,他的行為應該成為讀書人的楷模,為我們所懷念。
[255]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殺人犯在殘殺第一個人時是最困難的,但隻要開了先例,殺下去是很容易的。
於是,朱棣開始了他的屠殺由於下麵的內容過於血腥殘暴,我將盡量用簡短文言表達,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可以免觀。
鐵鉉,割耳鼻後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問:"甘否?"鐵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淩遲,殺其子。
黃子澄,淩遲,滅三族齊秦,淩遲,滅三族練子寧,淩遲,滅族卓敬,淩遲,滅族陳迪,淩遲,殺其子此外,鐵鉉妻、女,方孝孺女,齊泰妻,黃子澄妹沒入教坊司為妓女。
無言以對,無言可評軟弱很多人在讀到這裏時,經常會發出朱棣是變態殺人狂之類的感歎,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如我們前麵所說,朱棣是一個有兩張麵孔的人,他的殘暴隻是對準那些反對他的人,而這些屠殺反對者的暴行並不能說明他的強大,恰恰相反,卻說明了他的心虛。
古羅馬的凱撒在得知自己的妻子與一個政治家通奸後,並未發作,雖然以他的權勢地位完全可以懲處那個人。
他與自己的妻子離了婚,並在後來重用了那個與他妻子通奸的人。
凱撒並不是傻瓜,也不是武大郎,他是一個有著很強的權利欲望的人,他之所以能夠不理會自己妻子的背叛行為,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地位和威望有著極強的自信,他胸懷天下,相信屬於他的東西始終是他的。
是的,從曆史中我們可以知道,寬容從來都不是軟弱。
朱棣是一個軟弱的人,由於他的皇位來源不正,他日夜都擔心有另一個人會仿效他奪走自己的位置,他也畏懼那些街頭巷尾的議論,所以他不斷的屠殺那些反對者,修改了曆史。
但事實證明反對者是始終存在著的,而曆史也留下了他殘暴的印記。
越過那曆史的迷霧,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強大自信朱棣,相反,在那光輝的寶座上,坐著的是一個麵色蒼白的中年人,用警惕的眼光看著周圍的人,並不斷地對他們說:"這是我的寶座,你們不要過來。
"我相信這就是曆史的真相。
[25]事情終於告一段落了,朱棣一如既往地陷入了沉思之中,經曆了如此的風雨波折,沒有人知道他此刻在想什麽。
一般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敢打擾他,但朱能例外,他戰功顯赫,是朱棣的頭號親信。
為了報告搜捕建文餘黨的消息,他如往常一樣走到朱棣的身邊,開口打斷了沉默:"殿下,"朱棣的頭猛地抬了起來,用一種極其陰冷的眼光注視著朱能。
朱能畏懼了,那可怕的目光讓他不寒而栗,即使戰場上的拚殺也從未讓他如此膽寒,他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於是他改正了這個錯誤。
"皇上"朱棣終於還是走入了代表最高權力的大殿,這個大殿他並不陌生,以前他經常來磕頭朝拜,或是上貢祈憐。
但這次不同了,他已經成為了這裏的主人。
他正坐在皇帝的寶座上,俯視著群臣。
雖然這個位置不久之前還屬於他的侄子朱允炆,雖然他的即位無論從法律的實體性和程序性上來說都不正常,但有一條規則卻可以保證他合理但不合法的占據這個地位。
這條規則的名字叫做成王敗寇。
朱棣終於勝利了,他接受著群臣的朝拜,這是他應得的,他付出了努力,現在是得到回報的時候了。
父親的身影似乎又在眼前浮現。
你雖然沒有把皇位交給我,但我還是爭取到了,憑借我自己的努力。
我會用我的行動證明我才是這個帝國最適合的繼任者。
我不會讓你失望的,這個龐大的帝國將在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大!我將把你的光輝傳揚下去,讓所有的人都仰視我們,仰視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大明![257]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寶座上,俯視著這個帝國的一切,之前那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似乎還曆曆在目,但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對於那場鬥爭中的失敗者朱允炆來說,政治地位的完結意味著他的人生已經結束了,無論他本人是生還是死。
但對於朱棣而言,今天的陽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後的很長時間內,他將用手中的權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個富國強兵的夢想。
這個夢想不但是他的,也是他父親的。
證明當然在這之前,他必須先做幾件事情,這些事情不完成,他的位子是坐不穩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要證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雖然江山已經在手,但輿論的力量也是不能無視的,自己的身上反正已經被打上了反賊的烙印,沒辦法了,但至少要讓自己的子孫堂堂正正的做皇帝。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使用了兩個方法:其一、他頒布了一道命令,下令凡是建文帝時代執行的各項規章製度與朱元璋的成例有不同的,全部廢除,以老祖宗成法為準,這倒不是因為朱元璋的成法好用。
隻是朱棣要想獲得眾人的承認,必須再借用一下死去老爹的威名,表明自己才是真正領悟太祖治國精神的人。
其二、他命令屬下重新修訂《太祖實錄》,此書已經由建文帝修過一次,但很明顯,第一版並不符合朱棣的要求,他需要一個更為顯赫的出身,因為類似朱元璋那樣白手起家打天下,開口就是"我本淮右布衣",擺出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人願意做叫花子的,於是,親生母親被他扔到了腦後,馬皇後成為了他的嫡母,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後麵還會詳細敘說。
此外,他還指示手下人在實錄中加入了大量小說筆法的描寫,如朱元璋生前曾反複訓斥朱標和朱允炆,總是一幅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而對朱棣卻總是讚賞有加,一看到朱棣就滿麵笑容,十分高興。
甚至在他死前,還反複詢問朱棣的下落,並有意把皇位傳給朱棣。
但是由於奸詐的朱允炆等人的陰謀行為,合法的繼承人朱棣並沒有接到朱元璋的這一指示。
於是,本該屬於朱棣的皇位被無恥的剝奪了。
這些內容讀來不禁讓人在極度痛恨朱允炆等奸邪小人之餘,對朱棣終於能夠奪得本就屬於自己的皇位感到欣慰,並感歎正義終究取得了勝利,好人是有好報的。
[258]當朱棣最終完成這兩項工作時,他著實鬆了口氣,不利於自己的言論終於被刪除了,無數年後,這場靖難戰爭將被冠以正義的名號廣為流傳。
但作為這段曆史地見證人之一,朱棣心裏很明白在那些篡改過的地方原本寫著曆史的真實。
他把自己的父親從墳墓裏拖了出來,重新裝扮一番,以證明自己的當之無愧。
曆史證明,朱棣失敗了,他沒有能夠欺騙自己,也沒有騙到後來的人,因為真正的史筆並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筆,而是人心。
功臣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好,畢竟皇位才是最現實的。
在處理好繼位的合法性問題後,下一步就是打賞功臣,這可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雖然曆來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大業已成後的功臣,但這些人畢竟在皇帝的大業中投入了大量資本,持有了股份,到了分紅的時候把他們踢到一邊,是不好收場的。
畢竟任何董事局都不可能是董事長一個人說了算。
這裏也介紹一下明朝的封賞製度,大家在電視中經常看到皇帝賞賜大臣的鏡頭,動不動就是"賞銀一千兩",然後一個太監拿著一個放滿銀兩的盤子走到大臣麵前,大臣謝恩後拿錢回家。
大致過程也是如此,但很多時候,電視劇的導演可能沒有考慮過一千兩銀子到底有多重,在他們的劇情中,這些大臣們似乎都應該是在武校練過鐵砂掌的,因為無論怎麽換算,一千兩銀子都不是輕易用兩隻手捧得起來的。
在此也提出建議,今後處理該類情節時,可以換個台詞,比如"某某,我賞銀一千兩給你,用馬車來拉!"以上所說的賞銀在封賞中隻是小意思,我們的先人很早就明白細水長流的道理。
橫財來得快去得快,真正靠得住的是長期飯票。
在明朝,這張長期飯票就是封爵。
在那個年代,如果你不姓朱,要想得到這張長期飯票是很困難的,老朱家開的食堂是有名額限製的,如非立有大功,是斷然不可能到這個食堂裏開飯的。
具體說來,封爵這張飯票有三個等級,分別是公爵(小灶)、侯爵(中灶)、伯爵(大灶),此外還有流和世的區別,所謂流,就是說這張飯票隻能你自己用,你的兒子就不能用了,富不過三代,餓死算他活該。
而世就不同了,你死後,你的兒子、兒子的兒子還可以到食堂來吃飯。
[259]但凡拿到這張飯票的人,都會由皇帝發給鐵券(證書),以表彰被封者的英勇行為。
這張鐵券也不簡單,分為普通和特殊兩種版本。
特殊版本分別頒發於朱元璋時代和朱棣時代,因為在這兩個時代要想拿到鐵券是要拚老命的。
朱元璋時代的鐵券上書"開國輔運"四字,代表了你開國功臣的身份。
朱棣時代的鐵券上書"奉天靖難"四字,代表你奉上天之意幫助我朱棣篡權。
這兩個版本極為少見,在此之後的明朝二百多年曆史中都從未再版。
自此之後,所有的鐵券統一為文臣鐵券上書"守正文臣",武將鐵券上書"宣力功臣"。
當然了,如果你有幸拿到前兩張鐵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
特別是第一版"開國輔運",因為據有關部門統計,拿到這張鐵券的人80%以上都會由朱元璋同誌額外附送一張陰曹地府的觀光遊覽券。
此外還附有特別說明:單程票,適用於全家老小,可反複使用多次,不限人數。
朱棣分封了跟隨他靖難的功臣,如張玉(其爵位由其子張輔繼承)、朱能等,都被封為世襲公侯,此時所有的將領們都十分高興,收獲的季節到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有一個人對封賞卻完全不感興趣,在他看來,這些人人羨慕的賞賜似乎毫無價值。
這個人就是道衍。
雖然他並沒有上陣打過仗,但毫無疑問的是,他才是朱棣靖難成功的第一功臣,從策劃造反到出謀劃策,他都是最主要的負責人之一。
可以說,正是他把朱棣扶上了皇位。
但當他勞心勞力的做成了這件天下第一大事之後,他卻謝絕了所有的賞賜。
永樂二年(1404),朱棣授官給道衍,任命他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正二品),並且正式恢複他原先的名字——姚廣孝。
此後姚廣孝的行為開始變得怪異起來,朱棣讓他留頭發還俗,他不幹,分給他房子,還送給他兩個女人做老婆,他不要。
這位天下第一謀士每天住在和尚廟裏,白天換上製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廟裏就換上休閑服(僧服)。
他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錢,在回家探親時,他把朱棣賞賜給他的金銀財寶都送給自己的同族。
我們不禁要問,他到底為什麽要這樣做?[20]在我看來,姚廣孝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其一,他是個聰明人,像他這樣的智謀之人,如果過於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
功高震主這句話始終被他牢牢的記在心裏。
其二、他與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問到,你為什麽要讀書?一般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建設祖國,為國爭光之類,而在人們的心中,讀書的真正目的大多是為了升官、發財,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
但事實告訴我們,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許可以獲得動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業,需要的是另一種決心和回答——為了讀書而讀書。
朱棣造反是為了皇位,他手下的大將們造反是為了開國功臣的身份和榮譽地位。
道衍造反就是為了造反。
他的眼光從來就沒有被金錢權位牽製過,他有著更高的目標。
道衍是一顆子彈,四十年的坎坷經曆就是火藥,他的權謀手段就是彈頭,而朱棣對他而言隻是引線,這顆子彈射向誰其實並不重要,能被發射出去就是他所有的願望。
姚廣孝,一個被後人稱為"黑衣宰相"、爭論極大的人,一個深入簡出、被神秘籠罩的人,他的願望其實很簡單:一展胸中抱負,不負平生所學,足矣。
兄弟建文帝時期,朱棣是藩王,建文帝要削藩,朱棣反對削藩,最後造反,現在朱棣是皇帝了,他也要削藩,那些幸存下來的藩王自然也會反對,但與之前不同的是,他們已經無力造反了。
在反對削藩的鬥爭終於獲得勝利後,與他的兄弟們本是同一戰線的朱棣突然抽出了寶劍,指向了這些不久之前的戰友們,這倒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兄弟情分本來也算不上什麽,自古以來父子兄弟相殘都是家常便飯。
而我們似乎也不能隻從人性的冷酷上找原因,他們做出這種行為隻是因為受到了不可抗拒的**,這個**就是無上的權力。
有權力就可以清除所有自己不喜歡的人,可以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號令天下,可以任意妄為!自古以來,無數道德先生、謙謙君子都拜倒在它的腳下,無人可以抗拒它的**,兄弟又算得了什麽?最先被"安置"的是寧王,他被迫跟隨朱棣"靖難",為了換得他的全心支持,朱棣照例也開給了他一張空白支票"事成中分天下"。
當然,朱棣這位從來不兌現支票的銀行家這次也沒有例外,靖難成功之後,他就把這句話拋在了腦後。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
而在這種時候,堅持氣節的下場往往不會是鮮花和掌聲。
隻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麵對屠刀時體現出自己的氣節。
這種氣節才是真正的勇氣。
朱允炆呆坐在宮中,他並非對這一天的到來毫無預料,但當它終於來臨的時候,還是顯得那麽殘酷,皇帝做不成了,老百姓也做不成了。
走上了這條路,真的不能回頭了。
而此時他身邊的謀臣已然不見蹤影,那些平日高談闊論的書呆子終於明白理論和實際是有差距的。
在這最後的時刻,連齊泰和黃子澄也不見蹤影。
朱允炆徹底懂得了什麽叫做眾叛親離,他憤怒的對著空曠的大殿喊道:"是你們這些人給我出的主意,事到臨頭卻各自逃命!"但此時他的怒喝不會再有群臣的響應了,回應他的隻有深邃大殿的回聲。
到這個時候,無論斥責誰都已經沒有意義了,他回望著這座宮殿,在這裏他度過了自己的童年,這是一個人人向往尊崇的地方,生在帝王之家,何等顯耀、何等榮光!這裏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但身為皇子,他卻對此地並無好感,作為皇位的繼承人,他一直以來都承擔著太多太大的壓力。
在他看來,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怪物,他們不顧一切,使用各種陰謀手段,坑害、誣蔑、殘害他人,隻是為了一個目標——權力。
難道頂峰的風景就真的那麽好嗎?朱允炆苦笑,他深有體會,高處不勝寒啊,但是富有戲劇性的是,似乎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的含義,但每個人都不理會它。
他們仍然不斷地向著頂峰爬去。
燒掉這座宮殿吧,把它徹底毀掉!朱允炆的抱怨和憤怒是有道理的,但他卻低估了他的那些謀臣們的氣節,齊泰和黃子澄以及許許多多的人沒有逃跑,他們正在以一己之力挽救朝廷的危亡。
齊泰在廣德募兵,黃子澄在蘇州募兵,練子寧、黃觀在杭州募兵。
這些書呆子們的行動雖然並不能真正挽救國家,但他們畢竟盡到了自己的努力,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所以在今天,我們可以說,他們是一群勇敢,有氣節的人。
齊泰和黃子澄先後被抓,並被處死,寧死不屈。
[252]黃觀,我們之前提到過這個人,他就是明朝的另一個連中三元者,當時他的職務是右侍中。
他的募兵沒有多大效果,但在聽到京城即將不保的消息後,他仍然堅持要到京城去,雖然他也明白這一去必無生理。
但對於他而言,履行諾言,盡到職責的意義要遠遠大於苟且偷生。
當他走到安慶時,消息傳來:京城淪陷了,新皇帝已經登基。
黃觀明白大勢已去,但他卻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慌張,隻是哀歎痛哭道:"我的妻子是有氣節的人,她一定已經死了。
"之後他為妻子招魂,辦理完必要的儀式,便坐船沿江而下。
到羅刹磯時,他穿戴整齊,向東而拜,投江自盡。
黃觀沒有說錯,他的妻子在他之前已經帶著兩個女兒和十個親屬在淮清橋上投江而死。
無論如何,他們夫婦最終還是團圓了。
黃觀作為朱允炆的親信和殉節者,遭到了朱棣的妒恨,他把黃觀的名字從登科榜上劃去,於是明朝的曆史上隻留下了一位連中三元者的記載。
雖然之前我們曾經提到過這件事情,但在此我還是要為這位勇敢的人再次正名:黃觀,洪武年間連中三元,其登科名為篡權者朱棣劃去,盡忠而死。
我相信,真相是永遠無法掩蓋的。
有氣節的人並不隻有以上的這幾個人,與齊泰一同在廣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黃岩、王叔英在聽到齊泰被抓的消息後,知道大勢已去,便沐浴更衣,寫下了他們人生最後的遺言:生即已矣,未有補於當時死亦徒然,庶無慚於後世!然後他們雙雙自盡而死。
對於這兩位書生而言,他們已經做得夠多了,誠如他們的遺言所述,他們一生光明磊落,無慚於後世。
事實證明,氣節決不隻屬於那些士大夫們,普通人也有氣節。
台州的一位樵夫就是一個有氣節的人,他是一個沒有在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這也很正常,因為在當時,他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每天上山砍柴,然後挑到城裏去賣。
他賣柴從不開二價,也從不騙人。
很多人買他的柴,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不應該與靖難扯上什麽關係。
然而他這樣的一個人卻在聽說京城陷落後,投東湖而死。
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很傻,無論哪個皇帝登基,你不是照樣砍你的柴,過你的日子,但我卻認為他的行為已經告訴了我們,公道自在人心。
[253]他雖是一個普通的樵夫,卻心係天下,作為一個普通人,他沒有辦法去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抗議,投湖自盡就是他唯一的表達方式。
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的,隻要你有勇氣。
除去文人和老百姓外,一位武將也表現出了他的忠誠,此人是盛庸手下的大將張倫,在盛庸兵敗投降後,北軍也希望招降他,張倫笑著說道:"你覺得我是一個會出賣自己的人嗎?"說完毅然赴死。
張倫是一個不起眼的將領,我們之前也並沒有提到過他,他雖然沒有什麽戰功,卻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與之相反的事,如盛庸、平安這些職業武將卻全部投降了朱棣。
盛庸、平安身負大才,素有謀略,曆經百戰,卻反而不如自己的部下和一個普通的樵夫!誠然可歎。
疑團朱允炆當然並不知道臣下的這些義舉,他燒毀了自己的宮殿,然後不知所終,於是曆史上最大的疑團之一誕生了。
但其實這個疑團並不是由朱允炆的失蹤開始的,早在朱棣攻入京城時,北軍就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命令,即不入皇城,而是退守龍江驛。
很明顯,朱棣並不想背上殺掉自己侄子的罪名,他圍困皇城,給朱允炆自絕或是讓位的時間。
但朱允炆的選擇卻出乎他的意料,燒毀宮殿說明朱允炆並不想讓位,但這位有幾分骨氣的侄子卻也沒有自殺,因為在入宮後,朱棣並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
既不退位,也不自殺,那就隻剩下逃跑了。
朱允炆的下落從此成了千古之謎,此事後來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連鎖效應,而朱允炆的逃走本身就如同一部偵探小說,我們將在後麵對此進行詳細地分析,這裏暫不詳述。
[254]暴行朱棣終於坐上了他的寶座,他認為這是自己當之無愧的,因為他為之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
多少次命懸一線,多少次功敗垂成,才換來了今天的勝利和成功。
而在短時間的興奮後,朱棣立刻意識到,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清除那些反對他坐上皇帝寶座的人。
於是曆史上一幕罕見的暴行開演了。
朱棣首先找到的是方孝孺,他知道方孝孺名滿天下,而且道衍早在他攻下京城之前就對他說過:"殿下攻下京城後,方孝孺一定不會投降,但你一定不能殺他!如果殺了他,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會絕了!"有這位軍師的警告,朱棣自然不敢怠慢,他預料到方孝孺一定不會輕易投降,但他也不會想到事情居然會演變成一次破曆史紀錄的慘劇。
朱棣在大殿接見了方孝孺,他希望方孝孺能夠為他起草詔書,其實所謂起草詔書找其他人也可以,但如果是方孝孺親自寫的,能夠起到安撫天下人心等更好的作用。
所以這份詔書非要方孝孺寫不可。
但朱棣絕不會想到,方孝孺應召而來,並不是給他寫詔書的,而是拿出了言官的本領,要和朱棣來一場繼位權的法律辯論。
方孝孺哭著進了大殿,不理朱棣,也不行禮,朱棣十分尷尬,勸說道:"先生不要這樣了,我不過是仿照周公輔政而已啊。
""這句話激起了方孝孺的憤怒,他應聲問道:"成王在哪裏?!""自焚死了""成王的兒子呢?!""國家要年長的君主""那成王的弟弟呢?!""這是我的家事"社會青年朱棣終於領教了最佳辯論手兼繼承法專家方孝孺的厲害,他沒有那麽多的耐心,讓人拿出了紙和筆給方孝孺,逼他寫。
方孝孺不寫繼續強逼方孝孺寫下"燕賊篡位"四字朱棣已經憤怒得喪失了理智"你不寫,不怕我滅你九族嗎?!""誅我十族又如何!"實事求是地看,方孝孺說這句話並不一定真想讓朱棣去誅滅自己的九族,然而他卻不了解朱棣,朱棣不是那種口口聲聲威脅說不讓你看到明天的太陽之類的話的人,但他卻可以保證明年的太陽一定會照在你的墳頭。
而且他十分精通暴力法則,並且會在適當的時候使用他,至少他的使用技巧已經超過了當年的陳友諒,因為他懂得一條重要準則:暴力不能解決一切,卻可以解決你他讓人把方孝孺拉了出去。
方孝孺的最終結局是:淩遲,滅十族曆史上從來隻有九族,但人類又一次展現了他驚人的的創造力。
那多出來的一族要感謝朱棣的發明創造,他為了湊數,在屠殺的目錄中加入了方孝孺的朋友和學生。
方孝孺是一個敢於反抗強暴的人,他雖然死得很慘,卻很有價值,他的行為應該成為讀書人的楷模,為我們所懷念。
[255]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殺人犯在殘殺第一個人時是最困難的,但隻要開了先例,殺下去是很容易的。
於是,朱棣開始了他的屠殺由於下麵的內容過於血腥殘暴,我將盡量用簡短文言表達,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可以免觀。
鐵鉉,割耳鼻後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問:"甘否?"鐵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淩遲,殺其子。
黃子澄,淩遲,滅三族齊秦,淩遲,滅三族練子寧,淩遲,滅族卓敬,淩遲,滅族陳迪,淩遲,殺其子此外,鐵鉉妻、女,方孝孺女,齊泰妻,黃子澄妹沒入教坊司為妓女。
無言以對,無言可評軟弱很多人在讀到這裏時,經常會發出朱棣是變態殺人狂之類的感歎,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如我們前麵所說,朱棣是一個有兩張麵孔的人,他的殘暴隻是對準那些反對他的人,而這些屠殺反對者的暴行並不能說明他的強大,恰恰相反,卻說明了他的心虛。
古羅馬的凱撒在得知自己的妻子與一個政治家通奸後,並未發作,雖然以他的權勢地位完全可以懲處那個人。
他與自己的妻子離了婚,並在後來重用了那個與他妻子通奸的人。
凱撒並不是傻瓜,也不是武大郎,他是一個有著很強的權利欲望的人,他之所以能夠不理會自己妻子的背叛行為,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地位和威望有著極強的自信,他胸懷天下,相信屬於他的東西始終是他的。
是的,從曆史中我們可以知道,寬容從來都不是軟弱。
朱棣是一個軟弱的人,由於他的皇位來源不正,他日夜都擔心有另一個人會仿效他奪走自己的位置,他也畏懼那些街頭巷尾的議論,所以他不斷的屠殺那些反對者,修改了曆史。
但事實證明反對者是始終存在著的,而曆史也留下了他殘暴的印記。
越過那曆史的迷霧,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強大自信朱棣,相反,在那光輝的寶座上,坐著的是一個麵色蒼白的中年人,用警惕的眼光看著周圍的人,並不斷地對他們說:"這是我的寶座,你們不要過來。
"我相信這就是曆史的真相。
[25]事情終於告一段落了,朱棣一如既往地陷入了沉思之中,經曆了如此的風雨波折,沒有人知道他此刻在想什麽。
一般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敢打擾他,但朱能例外,他戰功顯赫,是朱棣的頭號親信。
為了報告搜捕建文餘黨的消息,他如往常一樣走到朱棣的身邊,開口打斷了沉默:"殿下,"朱棣的頭猛地抬了起來,用一種極其陰冷的眼光注視著朱能。
朱能畏懼了,那可怕的目光讓他不寒而栗,即使戰場上的拚殺也從未讓他如此膽寒,他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於是他改正了這個錯誤。
"皇上"朱棣終於還是走入了代表最高權力的大殿,這個大殿他並不陌生,以前他經常來磕頭朝拜,或是上貢祈憐。
但這次不同了,他已經成為了這裏的主人。
他正坐在皇帝的寶座上,俯視著群臣。
雖然這個位置不久之前還屬於他的侄子朱允炆,雖然他的即位無論從法律的實體性和程序性上來說都不正常,但有一條規則卻可以保證他合理但不合法的占據這個地位。
這條規則的名字叫做成王敗寇。
朱棣終於勝利了,他接受著群臣的朝拜,這是他應得的,他付出了努力,現在是得到回報的時候了。
父親的身影似乎又在眼前浮現。
你雖然沒有把皇位交給我,但我還是爭取到了,憑借我自己的努力。
我會用我的行動證明我才是這個帝國最適合的繼任者。
我不會讓你失望的,這個龐大的帝國將在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大!我將把你的光輝傳揚下去,讓所有的人都仰視我們,仰視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大明![257]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寶座上,俯視著這個帝國的一切,之前那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似乎還曆曆在目,但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對於那場鬥爭中的失敗者朱允炆來說,政治地位的完結意味著他的人生已經結束了,無論他本人是生還是死。
但對於朱棣而言,今天的陽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後的很長時間內,他將用手中的權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個富國強兵的夢想。
這個夢想不但是他的,也是他父親的。
證明當然在這之前,他必須先做幾件事情,這些事情不完成,他的位子是坐不穩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要證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雖然江山已經在手,但輿論的力量也是不能無視的,自己的身上反正已經被打上了反賊的烙印,沒辦法了,但至少要讓自己的子孫堂堂正正的做皇帝。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使用了兩個方法:其一、他頒布了一道命令,下令凡是建文帝時代執行的各項規章製度與朱元璋的成例有不同的,全部廢除,以老祖宗成法為準,這倒不是因為朱元璋的成法好用。
隻是朱棣要想獲得眾人的承認,必須再借用一下死去老爹的威名,表明自己才是真正領悟太祖治國精神的人。
其二、他命令屬下重新修訂《太祖實錄》,此書已經由建文帝修過一次,但很明顯,第一版並不符合朱棣的要求,他需要一個更為顯赫的出身,因為類似朱元璋那樣白手起家打天下,開口就是"我本淮右布衣",擺出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人願意做叫花子的,於是,親生母親被他扔到了腦後,馬皇後成為了他的嫡母,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後麵還會詳細敘說。
此外,他還指示手下人在實錄中加入了大量小說筆法的描寫,如朱元璋生前曾反複訓斥朱標和朱允炆,總是一幅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而對朱棣卻總是讚賞有加,一看到朱棣就滿麵笑容,十分高興。
甚至在他死前,還反複詢問朱棣的下落,並有意把皇位傳給朱棣。
但是由於奸詐的朱允炆等人的陰謀行為,合法的繼承人朱棣並沒有接到朱元璋的這一指示。
於是,本該屬於朱棣的皇位被無恥的剝奪了。
這些內容讀來不禁讓人在極度痛恨朱允炆等奸邪小人之餘,對朱棣終於能夠奪得本就屬於自己的皇位感到欣慰,並感歎正義終究取得了勝利,好人是有好報的。
[258]當朱棣最終完成這兩項工作時,他著實鬆了口氣,不利於自己的言論終於被刪除了,無數年後,這場靖難戰爭將被冠以正義的名號廣為流傳。
但作為這段曆史地見證人之一,朱棣心裏很明白在那些篡改過的地方原本寫著曆史的真實。
他把自己的父親從墳墓裏拖了出來,重新裝扮一番,以證明自己的當之無愧。
曆史證明,朱棣失敗了,他沒有能夠欺騙自己,也沒有騙到後來的人,因為真正的史筆並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筆,而是人心。
功臣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好,畢竟皇位才是最現實的。
在處理好繼位的合法性問題後,下一步就是打賞功臣,這可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雖然曆來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大業已成後的功臣,但這些人畢竟在皇帝的大業中投入了大量資本,持有了股份,到了分紅的時候把他們踢到一邊,是不好收場的。
畢竟任何董事局都不可能是董事長一個人說了算。
這裏也介紹一下明朝的封賞製度,大家在電視中經常看到皇帝賞賜大臣的鏡頭,動不動就是"賞銀一千兩",然後一個太監拿著一個放滿銀兩的盤子走到大臣麵前,大臣謝恩後拿錢回家。
大致過程也是如此,但很多時候,電視劇的導演可能沒有考慮過一千兩銀子到底有多重,在他們的劇情中,這些大臣們似乎都應該是在武校練過鐵砂掌的,因為無論怎麽換算,一千兩銀子都不是輕易用兩隻手捧得起來的。
在此也提出建議,今後處理該類情節時,可以換個台詞,比如"某某,我賞銀一千兩給你,用馬車來拉!"以上所說的賞銀在封賞中隻是小意思,我們的先人很早就明白細水長流的道理。
橫財來得快去得快,真正靠得住的是長期飯票。
在明朝,這張長期飯票就是封爵。
在那個年代,如果你不姓朱,要想得到這張長期飯票是很困難的,老朱家開的食堂是有名額限製的,如非立有大功,是斷然不可能到這個食堂裏開飯的。
具體說來,封爵這張飯票有三個等級,分別是公爵(小灶)、侯爵(中灶)、伯爵(大灶),此外還有流和世的區別,所謂流,就是說這張飯票隻能你自己用,你的兒子就不能用了,富不過三代,餓死算他活該。
而世就不同了,你死後,你的兒子、兒子的兒子還可以到食堂來吃飯。
[259]但凡拿到這張飯票的人,都會由皇帝發給鐵券(證書),以表彰被封者的英勇行為。
這張鐵券也不簡單,分為普通和特殊兩種版本。
特殊版本分別頒發於朱元璋時代和朱棣時代,因為在這兩個時代要想拿到鐵券是要拚老命的。
朱元璋時代的鐵券上書"開國輔運"四字,代表了你開國功臣的身份。
朱棣時代的鐵券上書"奉天靖難"四字,代表你奉上天之意幫助我朱棣篡權。
這兩個版本極為少見,在此之後的明朝二百多年曆史中都從未再版。
自此之後,所有的鐵券統一為文臣鐵券上書"守正文臣",武將鐵券上書"宣力功臣"。
當然了,如果你有幸拿到前兩張鐵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
特別是第一版"開國輔運",因為據有關部門統計,拿到這張鐵券的人80%以上都會由朱元璋同誌額外附送一張陰曹地府的觀光遊覽券。
此外還附有特別說明:單程票,適用於全家老小,可反複使用多次,不限人數。
朱棣分封了跟隨他靖難的功臣,如張玉(其爵位由其子張輔繼承)、朱能等,都被封為世襲公侯,此時所有的將領們都十分高興,收獲的季節到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有一個人對封賞卻完全不感興趣,在他看來,這些人人羨慕的賞賜似乎毫無價值。
這個人就是道衍。
雖然他並沒有上陣打過仗,但毫無疑問的是,他才是朱棣靖難成功的第一功臣,從策劃造反到出謀劃策,他都是最主要的負責人之一。
可以說,正是他把朱棣扶上了皇位。
但當他勞心勞力的做成了這件天下第一大事之後,他卻謝絕了所有的賞賜。
永樂二年(1404),朱棣授官給道衍,任命他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正二品),並且正式恢複他原先的名字——姚廣孝。
此後姚廣孝的行為開始變得怪異起來,朱棣讓他留頭發還俗,他不幹,分給他房子,還送給他兩個女人做老婆,他不要。
這位天下第一謀士每天住在和尚廟裏,白天換上製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廟裏就換上休閑服(僧服)。
他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錢,在回家探親時,他把朱棣賞賜給他的金銀財寶都送給自己的同族。
我們不禁要問,他到底為什麽要這樣做?[20]在我看來,姚廣孝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其一,他是個聰明人,像他這樣的智謀之人,如果過於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
功高震主這句話始終被他牢牢的記在心裏。
其二、他與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問到,你為什麽要讀書?一般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建設祖國,為國爭光之類,而在人們的心中,讀書的真正目的大多是為了升官、發財,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
但事實告訴我們,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許可以獲得動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業,需要的是另一種決心和回答——為了讀書而讀書。
朱棣造反是為了皇位,他手下的大將們造反是為了開國功臣的身份和榮譽地位。
道衍造反就是為了造反。
他的眼光從來就沒有被金錢權位牽製過,他有著更高的目標。
道衍是一顆子彈,四十年的坎坷經曆就是火藥,他的權謀手段就是彈頭,而朱棣對他而言隻是引線,這顆子彈射向誰其實並不重要,能被發射出去就是他所有的願望。
姚廣孝,一個被後人稱為"黑衣宰相"、爭論極大的人,一個深入簡出、被神秘籠罩的人,他的願望其實很簡單:一展胸中抱負,不負平生所學,足矣。
兄弟建文帝時期,朱棣是藩王,建文帝要削藩,朱棣反對削藩,最後造反,現在朱棣是皇帝了,他也要削藩,那些幸存下來的藩王自然也會反對,但與之前不同的是,他們已經無力造反了。
在反對削藩的鬥爭終於獲得勝利後,與他的兄弟們本是同一戰線的朱棣突然抽出了寶劍,指向了這些不久之前的戰友們,這倒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兄弟情分本來也算不上什麽,自古以來父子兄弟相殘都是家常便飯。
而我們似乎也不能隻從人性的冷酷上找原因,他們做出這種行為隻是因為受到了不可抗拒的**,這個**就是無上的權力。
有權力就可以清除所有自己不喜歡的人,可以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號令天下,可以任意妄為!自古以來,無數道德先生、謙謙君子都拜倒在它的腳下,無人可以抗拒它的**,兄弟又算得了什麽?最先被"安置"的是寧王,他被迫跟隨朱棣"靖難",為了換得他的全心支持,朱棣照例也開給了他一張空白支票"事成中分天下"。
當然,朱棣這位從來不兌現支票的銀行家這次也沒有例外,靖難成功之後,他就把這句話拋在了腦後。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