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百七十一至第二百八十章[271]解縉繼續他的這種極為危險的遊戲,他胸懷壯誌,不畏權威,敢於說真話,然而他根本不明白,這種舉動注定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
不久,他就得到了處罰。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縉趕回了家,並丟給他一句話“十年之後再用”。
於是,解縉沿著三年前他進京趕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榮華富貴隻是美夢一場,沿路的景色並沒有什麽變化,然而解縉的心卻變了。
他始終不明白,自己隻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就受到了這樣的處罰,讀書人做官不就是為了天下蒼生嗎,不就是為國家效力嗎?這是什麽道理!那些整天不幹正事,遇到難題就讓,遇到障礙就倒的無恥之徒牢牢的把握著權位,自己這樣全心為國效力的人卻得到這樣的待遇,這不公平。
罷官的日子是苦悶的,人類的最大痛苦並不在於一無所有,而是擁有一切後再失去。
京城的繁華,眾人的仰慕,皇帝的器重,這些以往的場景時刻纏繞在解縉的心頭。
在故鄉的日子,他一直思索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為什麽會失敗?才學?度量?不,不是這些,終於有一天,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失敗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塗,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官場是個什麽地方。
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沒有市場的,要想獲得成功,隻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權謀手段,把握每一個機會,不斷的升遷,提高自己的地位!解縉終於找到了他自認為正確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開始轉變。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時距解縉回家已經過去了七年,雖然還沒有到十年的約定之期,但解縉還是開始行動了,他很清楚,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會有官做的的,要想當官,隻能靠自己!他依靠先前的關係網,不斷向高官和皇帝上書,要求獲得官職,然而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建文帝雖然知道他很有才能,卻不願用他,隻給了他一個小官。
準備把他遠遠的打發到西部搞開發。
幸好他反應快,馬上找人疏通關係,終於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當了一名小官。
此時的解縉已經完全沒有了青年時期的雄心壯誌,他終於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醜惡,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則,不能有尊嚴,要會溜須拍馬,要會逢迎奉承,什麽都要,就是不能要臉!黑暗的世界,我把靈魂賣給你,我隻要榮華富貴!收下了他的靈魂,上天給了他一次機會。
[272]轉折靖難開始了,建文帝眼看就要失敗,朱棣已經勝利在望,在這關鍵時刻,解縉和他的兩位好友進行了一次談話,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談話,就在這次談話中,三個年輕人確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這裏,我們要要先介紹解縉的兩位好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胡廣、王艮。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縉這樣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尋常之輩,實際上,這兩個人的來頭並不比解縉小。
說來也巧,他們三個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鄉關係,也算是個老鄉會吧,解縉是出名的才子,我們前麵說過,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進士,高考成績至少是全國前幾十名,可和另兩個人比起來,他就差得遠了。
為什麽呢,因為此二人分別是建文二年高考的狀元、榜眼。
另外還要說一下,第三名叫李貫,也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也是此三人的好友。
但由於他沒有參加這次的談話,所以並沒有提到他。
厲害吧,頭三名居然被江西吉安府包攬,實在讓人驚歎此地的教育之發達。
足以媲美今日之黃岡中學。
大家都是同鄉,又是飽學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話題,眼下建文帝這個老板就要完蛋了,他們要坐下來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這三個人都是近鄰,而他們談話的地點選在了隔壁鄰居吳溥的家裏。
在他們說出自己的誌向前,我們有必要先提一下,解縉、胡廣、王艮、李貫都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皇帝身邊的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他們對時局的態度很能反映當時一部分朝臣的看法。
而四人中王艮是比較特殊的,他的特殊之處在於他最有理由對皇帝不滿,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在建文二年(1400)的那次科舉考試中,他才是真正的狀元!王艮經過會試後,參加了殿試,在殿試中,他的策論考了第一名,本來狀元應該是他的。
但是建文帝嫌她長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給了胡廣(貌寢,易以胡靖,即胡廣也)。
就這樣,到手的狀元飛了,按說他應該對建文帝有一肚子怨氣才對,可這個世界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醜惡和真誠。
建文帝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話題自然不會扯到詩詞書畫上,老板下台自己該怎麽辦,何去何從?三個人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當然這個選擇是在心底作出的。
[273]三人表現如下:解縉陳說大義,胡廣也憤激慷慨,表示與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國。
王艮不說話,隻是默默流淚。
談話結束後的表現:解縉結束談話後,連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曆史上也留下了相關證據——“縉馳謁”。
胡廣第二天投降,十分聽話——“召至,叩頭謝”。
看看,多麽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
第三名李貫也不落人後——“貫亦迎附”。
而沉默不語的王艮回家後,對自己的妻子說:“我是領國家俸祿的大臣,到了這個地步,隻能以身殉國了。”
然後他從容自殺。
國家以貌取人,他卻未以勢取國。
那一夜,有兩個說話的人,一個不說話的人,說話者說出了自己的諾言,最終變成了謊言。
不說話的人沉默,卻用行動實現了自己心中的諾言。
其實早在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時,已經有一個人看出了他們各自的結局,這個人就是冷眼旁觀的吳溥。
就在胡廣慷慨激昂的發表完殉國演講,並一臉正氣的告辭歸家之後(他家就在吳溥家旁邊),吳溥的兒子深有感歎地說道:“胡叔(指胡廣)有如此氣概,能夠以身殉國,實在是一件好事啊。”
吳溥卻微微一笑,說道:“這個人是不會殉國的,此三個人中唯一會以身殉國的隻有王艮。”
吳溥的兒子到底年輕,對此不以為然,準備反駁他的父親,誰知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胡廣的聲音:“現在外麵很亂,你們要把家裏的東西看好!”兩人相對苦笑。
話說回來,我們似乎也不能過多責怪這幾個投降者,特別是解縉,他受了很多苦,曆經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這個機會,是他絕對不能放過的。
對於這四個人的行為,人心自有公論。
於是,解縉就此成為了朱棣的寵臣,無論他用了什麽手段,他畢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從此他開始了自己最輝煌的一段人生,但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投降三人組中其餘兩個組員的下落。
李貫:朱棣在掌握政權後,拿到了很多朝臣給建文帝的奏章,裏麵也有很多要求討伐他的文字,他以開玩笑似的口吻對朝堂上的大臣們說:“這些奏章你們都有份吧。”
下麵的大臣個個心驚膽戰,其實朱棣不過是想開個玩笑而已,他並不會去追究這些人的責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274]惹事的正是這個李貫,他從容不迫的說道:“我沒有,從來也沒有。”
然後擺出一幅怡然自得的樣子。
他是一個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為了避禍,他從未上過類似的奏章。
現在他的聰明才智終於得到了回報,不過,是以他絕對預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憤怒了,他走到李貫的麵前,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臉上。
“你還引以為榮嗎!你領國家的俸祿,當國家的官員,危急時刻,你作為近侍竟然一句話都不說,我最厭惡的就是你這種人!”全身發抖的李貫縮成一團,他沒有想到,無恥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這之後,他因為犯法被關進監獄,最後死於獄中,在他臨死時,終於悔悟了自己的行為,失聲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實在沒臉去見你啊。”
胡廣:之後一直官運亨通,因為文章寫得好,有一定處理政務的能力,與解縉一起被任命為明朝首任內閣七名成員之一,後被封為文淵閣大學士。
此人死後被追封為禮部尚書,他還創造了一個記錄,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個獲得諡號的文臣,他的諡號叫做“文穆”。
綜觀他的一生,此人沒有吃過什麽虧,似乎還過的很不錯,不過一個人的品行終歸是會暴露出來的。
當年胡廣和解縉投奔朱棣後,朱棣看到他們是同鄉,關係還很好,便有意讓他們成為親家,但當時解縉雖然已經有了兒子,胡廣的老婆卻是剛剛懷孕,不知是男是女。
此時婦產科專家朱棣在未經b超探查的情況下,斷言:“一定是女的。”
結果胡廣的老婆確實生了個女孩,所以說領導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務活動之餘對婦產科這種副業有如此深的造詣。
事後證明,這個女孩也確實不簡單,可惜我在史料中沒有找到她的名字,隻知道她肯定姓胡。
這個女孩如約與解縉之子完婚,兩家都財大氣粗,是眾人羨慕的佳對。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解縉後來被關進監獄,他的兒子也被流放到遼東,此時胡廣又露出了他兩麵三刀的本性,親家一倒黴掉進井裏,他就立刻四處找石頭。
勒令自己的女兒與對方離婚。
在那個時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這位被朱棣賜婚的女孩很有幾分朱棣的霸氣,她幹出了足以讓自己父親羞愧汗顏的行為。
胡廣幾次逼迫勸說,毫無效果,最後他得到了自己女兒的最後態度,不是分離的文書,而是一隻耳朵。
[275]她的女兒為表明決不分離的決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誌,還怒斥父親:“我的親事雖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應過的,怎麽能夠這樣做呢,寧死不分!”這位壯烈女子的行為引起了轟動,眾人也借此看清了胡廣的麵目,而解縉的兒子最終也獲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邊。
胡廣,羞愧吧,你雖飽讀詩書,官運亨通,氣節卻不如一個女子!還是那句話,人心自有公論。
飛騰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縉,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準確地判斷出,解縉就是那個能勝任大典主編工作的人。
於是,在永樂元年(1403),朱棣鄭重的將這個可以光耀史冊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給了解縉。
他的要求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直言,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成一書,毋厭浩繁”。
多麽豪壯的話語和願望!請大家不要小看修書這件事,在信息並不發達的當時,書籍即使出版後也是很容易失傳的,因為當年也沒有出版後送一本給圖書館的習慣,小說之類的書很多人看,但某些經史子集之類的學術書籍就很少有人問津(這點和現在差不多),極易失傳。
而某些不傳世的書籍就更像武俠小說中的秘籍一樣,隱藏於深山密林之中,不為人知。
要采集這些書籍,必須要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物力。
所以雖然每個朝代都修書,卻大有不同。
比較窮的朝代官方修書數量有限,隻求修好必須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書。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書,他要修的是涵蓋古今,包容萬象,蘊含一切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這不僅僅是文化,這是包括經濟在內的綜合實力的體現,是一個國家自信和強大的象征!大典之外,再無它書!我們可以想到,當朱棣將這項工作交給解縉時,他是把希望和重擔一起賦予了這個年僅三十四歲的年輕人,可是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來無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縉那裏卻成了一項“一般任務”。
解縉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表現出政治敏銳性,他天真地以為,這不過是皇帝一時的興趣,想編本書玩一玩,於是在永樂二年(1404)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獻大成》。
應該說這套初稿也是花費了解縉很多心血的,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這番心血換來的是朱棣的一頓痛罵。
[27]解縉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務,倒是讓朱棣十分高興,可當他看到解縉送上來的書時,才明白這位書呆子根本就沒有領會領導的意圖。
於是他狠狠地斥責了解縉一頓,然後擺出了大陣勢。
這個陣勢實在是大,完全體現了明朝當時的綜合國力,首先,朱棣派了五個翰林學士擔任總裁(不是今天我們社會上的那種總裁),此五人以王景為首,都是飽學之士。
並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員為副總裁,這二十個人也都是著名的學者。
此外,朱棣還在全國範圍內發起總動員令,召集所有學識淵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貧是富,瘸子跛子也沒關係,腦袋能轉得動,腳能走得動就行了,全部召集來做編撰,大概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編輯。
這還沒完,朱棣拿出了拚命的架勢,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還在全國各個州縣尋找有某種特定能力的人,但這種能力並不是學問,那麽他到底找的是什麽人呢?答案是:字寫得好的人。
由於當時是修一部全書,所以要采集大量的書籍和資料,這些資料找來之後需要找人抄寫,這也情有可原,因為當時並沒有電腦排版技術,在編撰過程中隻有找人用手來寫。
既然是大明帝國編的書,自然要體麵,書籍的字跡必須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個類似我這樣字跡潦草,每天隻會在電腦麵前打字的人去抄書,別說朱棣看不慣,我自己都會覺得丟人啊。
那年頭,你要是寫得一手爛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這是名副其實的文化總動員,可以說朱棣是集中了全國的精英知識分子來做這件事情。
之前我們曾經提到過,修書也能充分體現國家的經濟實力,這是因為你要召集這麽多的知識分子來為你修書,你就得在招聘廣告上寫明:包食宿,按月發工資。
千萬不要以為知識分子讀書人就會心甘情願的幹義務勞動,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個做事幹脆的人,他雷厲風行的解決了問題,他將編撰的總部設在了文淵閣,並給這些編書的人安排了住處,要吃飯時自然有光祿寺的人來送飯,編書的人啥也不用管,編好你的書就行了。
看了我們以上的介紹,大家應該清楚了,沒有錢,沒有很多的錢,這書能修成嗎?[277]貧窮的王朝整日隻能疲於奔命,一點國庫收入拿來吃飯就不錯了,哪裏還有閑錢去修書?盛世修書,實非虛言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人外,朱棣還給解縉派去了一個幫手,和他共同主編此書。
這個人說是幫手,實際上應該是監工,因為在此之前,他隻做過一次二把手,不巧的是,一把手正是朱棣。
這個監工就是姚廣孝。
姚廣孝不但精於權謀,還十分有才學,明朝初年第一學者宋濂也十分欣賞他的才華,而那個時候,解縉還在穿開襠褲呢。
把這樣的一個重量級人物放在解縉身邊,朱棣的決心可想而知。
當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勢擺出這樣一幅豪華陣容時,解縉才終於明白,自己將要完成的是一件多麽宏大、光榮的事情。
如果不能完成或是完成不好,那就不僅僅是丟官的問題了。
啥也別說了,開始玩命幹吧!在經過領導批示後,解縉同誌終於端正了態度,沿著領導指示的方向前進,事實證明,朱棣確實沒有看錯人。
解縉充分發揮了他的才學,他合理的安排者各項工作,采購、辨析、編寫、校對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每次編寫完一部分,他都要親自審閱,並提出修改意見。
作為這支龐大知識分子隊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當這上千人的編撰隊伍在他的手中有序運轉,所修大典不斷接近完成和完善時,解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他不再是懷才不遇的書生,而是國家的棟梁。
在修撰大典的過程中,朱棣還不斷地給予幫助和關照,永樂四年(140)四月,朱棣在百忙之中專門抽出時間探望了日夜戰鬥在工作崗位上的各位修撰人員,並親切地詢問解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難,解縉感謝領導的關心,並表示一定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好,以報答皇帝陛下的恩情,不辜負全國知識分子的期望。
最後他提出,大典經史部分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但子集部分還有很多缺憾。
朱棣當即表示,哪裏有困難,就來找我,一定能夠解決,不就是缺書嗎,給你錢,去買,要多少給多少!之後他立刻責成有關部門(禮部)派人出去買書。
有了這樣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支持,再加上解縉的得力指揮和安排,無數勤勤懇懇的知識分子日夜不休的工作著,他們在無數個***通明的夜晚筆耕不輟,舍棄了自己的家庭和娛樂,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其中有不少人因為勞累過度而死),隻為了完成這部古往今來最為偉大的著作。
[278]他們中間的很多人可能並沒有什麽偉大的理想,因為大部分人隻是平凡的抄寫員,編撰人,在當時,他們也都隻是普通的讀書人而已。
他們的人生似乎和偉大這兩個字扯不上任何關係,但他們所做的卻是一件偉大的事。
曆史不會留下他們的名字,但這部偉大著作的每一頁、每一行都流淌著他們的心血。
所以不管是累得吐血的編撰,還是整日埋頭抄書的書者,他們都是英雄,當之無愧的英雄。
每一個人都是在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樂五年(1407)十一月,這部大典終於完成。
此書收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種書籍七、八千餘種,共計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億七千萬字。
全部由人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而成它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座中華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更為難得的是,以解縉為首的明代知識分子們以廣博的胸懷和兼容並包的思想,采集了幾乎所有珍貴的文化資料,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朱棣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他鄭重的為這部偉大的巨作命名——《永樂大典》現在,我終於可以說,在我的統治下,編成了一部有史以來最大、最全、最完美的書!終有一天,我會老去,但這部書的光榮將永遠光耀著後代的人們,告訴他們我們這個時代的輝煌!光榮!但這絕不僅僅是朱棣的光榮,這是屬於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光榮!我們經曆了數千年的風風雨雨,曾經光耀四方,強盛一時,也曾曲膝受辱,幾經危亡。
但我們最終沒有屈服,我們的文明傳承了下來,並引領著我們頑強的站立起來。
永樂大典的偉大之處正在於此,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種精神,文化傳承、自強不息的精神。
我們要感謝這部書,因為如果沒有它的誕生,很多古代書籍,今天的我們將永遠也看不到了。
如果要給這些書開個書單,恐怕會很長,在此我們隻列舉其中一些書目,讓大家了解此書的重要意義,如《舊唐書》、《舊五代史》、《宋會要輯編》、《續資治通鑒長編》等書,後全部失傳,直到清代時,方才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流傳於世上。
所以我們說,永樂大典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279]在這場建築中國文化金字塔的工程中,解縉是一個出色的總工程師和設計師。
他的功勞其實並不亞於征伐開疆的徐達、藍玉。
他雖然沒有萬軍之中攻城拔寨的豪邁,也沒有大漠揮刀、金戈鐵馬的風光,但他也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筆墨。
正是在他的帶領下,無數辛勤的知識分子用筆墨為我們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識,讓我們了解了那光榮的過往和先人的偉大。
事實證明,那些常常被我們嘲笑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和讀書人,他們也有力量,他們也很強壯,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尊重。
誰言書生無用,筆下亦顯英雄!投機永樂大典是解縉一生的最輝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最高點,然而在此書完結時,那些歡欣雀躍的人中卻沒有解縉的身影,因為此時,他已經從人生的高峰跌落下來,被貶到了當時人跡罕至的廣西。
為什麽才高八鬥、功勳卓著的解縉會落到如此境地呢?誰又該對此負責呢?其實解縉落到這步田地完全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咎由自取。
因為他做了一件自己並不擅長的事情——投機。
要說到投機,解縉並不是生手,我們之前介紹過他拒絕了建文帝方麵低微的官職的**,排除萬難毅然奔赴朱棣身邊的光輝事跡,當然,他的這一舉動是有著充分理由的。
因為朱棣需要他,而他也需要朱棣。
解縉有名氣和才能,朱棣有權和錢。
讀書種子方孝孺已經被殺掉了,為了證明天下的讀書人並非都是硬骨頭,為了證明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願意和新皇帝合作,朱棣自然把主動投靠的解縉當成寶貝。
他不但任命解縉為永樂大典和第二版太祖實錄的總編,還在政治上對他委以重任,在明朝的首任內閣中給他留了一個重要的位置。
此任內閣總共七人,個個都是精英,後來為明朝“仁宣盛世”做出巨大貢獻的“三楊”中的兩楊都在此內閣中擔任要職。
除此之外,朱棣還經常在下班(散朝)之後單獨找解縉談話,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叫“重點培養”,朱棣不止一次的大臣們麵前說:“得到解縉,真是上天垂憐於我啊!”解縉以政治上的正直直言出名,卻因政治投機得益,這真是一種諷刺。
[280]解縉終於滿足了,他似乎意識到,自己多年來沒有成功,隻是因為當年政治上的幼稚,為什麽一定要說那麽多違背皇帝意誌的話呢,那不是難為自己嗎?而這次政治投機的成功也讓他認定,今後不要再關心那些與己無關的事情,隻有積極投身政治,看準政治方向,並放下自己的政治籌碼,才能保證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於是,當年的那個一心為民請命、為國效力的單純的讀書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躍躍欲試、胸有城府的政客。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也並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隻不過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罷了,但問題在於,解縉在作出這個選擇的時候忘記了一個重要而簡單的原則,而正是這個簡單的原則斷送了他的一生。
這條原則就是:不要做你不擅長的事。
在我們小的時候,經常會有很多夢想,長大之後要幹這個、幹那個,現在的小孩想幹什麽職業我不知道,但在我的那個年代,科學家絕對是第一選擇。
我當年也曾經憧憬過自己拿著試劑瓶在實驗室裏不停的搖晃,搖什麽並不重要,隻是那種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但在長大之後,那些夢想的少年們卻並沒有真的成為科學家,至少大多數沒有。
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無數的人、無數的事都明確無誤的告訴他:“別做夢了,你不是這塊料!”這句話倒不一定是打擊,在很多情況下,它是真誠的勸誡。
上天是很公平的,它會把不同的天賦賦予不同的人,有人擅長這些,有人擅長那些,這才構成了我們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綜合解縉的一生來看,他所擅長的是做學問,而不是搞政治。
可是這位本該埋頭做學問的人從政治投機中嚐到甜頭,在長期的政治鬥爭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便天真地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政治高手,從此他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
很不幸的是,他跳入的還不是一般的漩渦,而是關係到帝國根本的最大漩渦——繼承人問題。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
不久,他就得到了處罰。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縉趕回了家,並丟給他一句話“十年之後再用”。
於是,解縉沿著三年前他進京趕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榮華富貴隻是美夢一場,沿路的景色並沒有什麽變化,然而解縉的心卻變了。
他始終不明白,自己隻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就受到了這樣的處罰,讀書人做官不就是為了天下蒼生嗎,不就是為國家效力嗎?這是什麽道理!那些整天不幹正事,遇到難題就讓,遇到障礙就倒的無恥之徒牢牢的把握著權位,自己這樣全心為國效力的人卻得到這樣的待遇,這不公平。
罷官的日子是苦悶的,人類的最大痛苦並不在於一無所有,而是擁有一切後再失去。
京城的繁華,眾人的仰慕,皇帝的器重,這些以往的場景時刻纏繞在解縉的心頭。
在故鄉的日子,他一直思索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為什麽會失敗?才學?度量?不,不是這些,終於有一天,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失敗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塗,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官場是個什麽地方。
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沒有市場的,要想獲得成功,隻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權謀手段,把握每一個機會,不斷的升遷,提高自己的地位!解縉終於找到了他自認為正確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開始轉變。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時距解縉回家已經過去了七年,雖然還沒有到十年的約定之期,但解縉還是開始行動了,他很清楚,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會有官做的的,要想當官,隻能靠自己!他依靠先前的關係網,不斷向高官和皇帝上書,要求獲得官職,然而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建文帝雖然知道他很有才能,卻不願用他,隻給了他一個小官。
準備把他遠遠的打發到西部搞開發。
幸好他反應快,馬上找人疏通關係,終於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當了一名小官。
此時的解縉已經完全沒有了青年時期的雄心壯誌,他終於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醜惡,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則,不能有尊嚴,要會溜須拍馬,要會逢迎奉承,什麽都要,就是不能要臉!黑暗的世界,我把靈魂賣給你,我隻要榮華富貴!收下了他的靈魂,上天給了他一次機會。
[272]轉折靖難開始了,建文帝眼看就要失敗,朱棣已經勝利在望,在這關鍵時刻,解縉和他的兩位好友進行了一次談話,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談話,就在這次談話中,三個年輕人確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這裏,我們要要先介紹解縉的兩位好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胡廣、王艮。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縉這樣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尋常之輩,實際上,這兩個人的來頭並不比解縉小。
說來也巧,他們三個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鄉關係,也算是個老鄉會吧,解縉是出名的才子,我們前麵說過,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進士,高考成績至少是全國前幾十名,可和另兩個人比起來,他就差得遠了。
為什麽呢,因為此二人分別是建文二年高考的狀元、榜眼。
另外還要說一下,第三名叫李貫,也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也是此三人的好友。
但由於他沒有參加這次的談話,所以並沒有提到他。
厲害吧,頭三名居然被江西吉安府包攬,實在讓人驚歎此地的教育之發達。
足以媲美今日之黃岡中學。
大家都是同鄉,又是飽學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話題,眼下建文帝這個老板就要完蛋了,他們要坐下來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這三個人都是近鄰,而他們談話的地點選在了隔壁鄰居吳溥的家裏。
在他們說出自己的誌向前,我們有必要先提一下,解縉、胡廣、王艮、李貫都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皇帝身邊的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他們對時局的態度很能反映當時一部分朝臣的看法。
而四人中王艮是比較特殊的,他的特殊之處在於他最有理由對皇帝不滿,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在建文二年(1400)的那次科舉考試中,他才是真正的狀元!王艮經過會試後,參加了殿試,在殿試中,他的策論考了第一名,本來狀元應該是他的。
但是建文帝嫌她長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給了胡廣(貌寢,易以胡靖,即胡廣也)。
就這樣,到手的狀元飛了,按說他應該對建文帝有一肚子怨氣才對,可這個世界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醜惡和真誠。
建文帝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話題自然不會扯到詩詞書畫上,老板下台自己該怎麽辦,何去何從?三個人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當然這個選擇是在心底作出的。
[273]三人表現如下:解縉陳說大義,胡廣也憤激慷慨,表示與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國。
王艮不說話,隻是默默流淚。
談話結束後的表現:解縉結束談話後,連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曆史上也留下了相關證據——“縉馳謁”。
胡廣第二天投降,十分聽話——“召至,叩頭謝”。
看看,多麽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
第三名李貫也不落人後——“貫亦迎附”。
而沉默不語的王艮回家後,對自己的妻子說:“我是領國家俸祿的大臣,到了這個地步,隻能以身殉國了。”
然後他從容自殺。
國家以貌取人,他卻未以勢取國。
那一夜,有兩個說話的人,一個不說話的人,說話者說出了自己的諾言,最終變成了謊言。
不說話的人沉默,卻用行動實現了自己心中的諾言。
其實早在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時,已經有一個人看出了他們各自的結局,這個人就是冷眼旁觀的吳溥。
就在胡廣慷慨激昂的發表完殉國演講,並一臉正氣的告辭歸家之後(他家就在吳溥家旁邊),吳溥的兒子深有感歎地說道:“胡叔(指胡廣)有如此氣概,能夠以身殉國,實在是一件好事啊。”
吳溥卻微微一笑,說道:“這個人是不會殉國的,此三個人中唯一會以身殉國的隻有王艮。”
吳溥的兒子到底年輕,對此不以為然,準備反駁他的父親,誰知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胡廣的聲音:“現在外麵很亂,你們要把家裏的東西看好!”兩人相對苦笑。
話說回來,我們似乎也不能過多責怪這幾個投降者,特別是解縉,他受了很多苦,曆經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這個機會,是他絕對不能放過的。
對於這四個人的行為,人心自有公論。
於是,解縉就此成為了朱棣的寵臣,無論他用了什麽手段,他畢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從此他開始了自己最輝煌的一段人生,但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投降三人組中其餘兩個組員的下落。
李貫:朱棣在掌握政權後,拿到了很多朝臣給建文帝的奏章,裏麵也有很多要求討伐他的文字,他以開玩笑似的口吻對朝堂上的大臣們說:“這些奏章你們都有份吧。”
下麵的大臣個個心驚膽戰,其實朱棣不過是想開個玩笑而已,他並不會去追究這些人的責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274]惹事的正是這個李貫,他從容不迫的說道:“我沒有,從來也沒有。”
然後擺出一幅怡然自得的樣子。
他是一個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為了避禍,他從未上過類似的奏章。
現在他的聰明才智終於得到了回報,不過,是以他絕對預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憤怒了,他走到李貫的麵前,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臉上。
“你還引以為榮嗎!你領國家的俸祿,當國家的官員,危急時刻,你作為近侍竟然一句話都不說,我最厭惡的就是你這種人!”全身發抖的李貫縮成一團,他沒有想到,無恥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這之後,他因為犯法被關進監獄,最後死於獄中,在他臨死時,終於悔悟了自己的行為,失聲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實在沒臉去見你啊。”
胡廣:之後一直官運亨通,因為文章寫得好,有一定處理政務的能力,與解縉一起被任命為明朝首任內閣七名成員之一,後被封為文淵閣大學士。
此人死後被追封為禮部尚書,他還創造了一個記錄,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個獲得諡號的文臣,他的諡號叫做“文穆”。
綜觀他的一生,此人沒有吃過什麽虧,似乎還過的很不錯,不過一個人的品行終歸是會暴露出來的。
當年胡廣和解縉投奔朱棣後,朱棣看到他們是同鄉,關係還很好,便有意讓他們成為親家,但當時解縉雖然已經有了兒子,胡廣的老婆卻是剛剛懷孕,不知是男是女。
此時婦產科專家朱棣在未經b超探查的情況下,斷言:“一定是女的。”
結果胡廣的老婆確實生了個女孩,所以說領導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務活動之餘對婦產科這種副業有如此深的造詣。
事後證明,這個女孩也確實不簡單,可惜我在史料中沒有找到她的名字,隻知道她肯定姓胡。
這個女孩如約與解縉之子完婚,兩家都財大氣粗,是眾人羨慕的佳對。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解縉後來被關進監獄,他的兒子也被流放到遼東,此時胡廣又露出了他兩麵三刀的本性,親家一倒黴掉進井裏,他就立刻四處找石頭。
勒令自己的女兒與對方離婚。
在那個時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這位被朱棣賜婚的女孩很有幾分朱棣的霸氣,她幹出了足以讓自己父親羞愧汗顏的行為。
胡廣幾次逼迫勸說,毫無效果,最後他得到了自己女兒的最後態度,不是分離的文書,而是一隻耳朵。
[275]她的女兒為表明決不分離的決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誌,還怒斥父親:“我的親事雖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應過的,怎麽能夠這樣做呢,寧死不分!”這位壯烈女子的行為引起了轟動,眾人也借此看清了胡廣的麵目,而解縉的兒子最終也獲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邊。
胡廣,羞愧吧,你雖飽讀詩書,官運亨通,氣節卻不如一個女子!還是那句話,人心自有公論。
飛騰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縉,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準確地判斷出,解縉就是那個能勝任大典主編工作的人。
於是,在永樂元年(1403),朱棣鄭重的將這個可以光耀史冊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給了解縉。
他的要求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直言,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成一書,毋厭浩繁”。
多麽豪壯的話語和願望!請大家不要小看修書這件事,在信息並不發達的當時,書籍即使出版後也是很容易失傳的,因為當年也沒有出版後送一本給圖書館的習慣,小說之類的書很多人看,但某些經史子集之類的學術書籍就很少有人問津(這點和現在差不多),極易失傳。
而某些不傳世的書籍就更像武俠小說中的秘籍一樣,隱藏於深山密林之中,不為人知。
要采集這些書籍,必須要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物力。
所以雖然每個朝代都修書,卻大有不同。
比較窮的朝代官方修書數量有限,隻求修好必須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書。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書,他要修的是涵蓋古今,包容萬象,蘊含一切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這不僅僅是文化,這是包括經濟在內的綜合實力的體現,是一個國家自信和強大的象征!大典之外,再無它書!我們可以想到,當朱棣將這項工作交給解縉時,他是把希望和重擔一起賦予了這個年僅三十四歲的年輕人,可是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來無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縉那裏卻成了一項“一般任務”。
解縉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表現出政治敏銳性,他天真地以為,這不過是皇帝一時的興趣,想編本書玩一玩,於是在永樂二年(1404)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獻大成》。
應該說這套初稿也是花費了解縉很多心血的,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這番心血換來的是朱棣的一頓痛罵。
[27]解縉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務,倒是讓朱棣十分高興,可當他看到解縉送上來的書時,才明白這位書呆子根本就沒有領會領導的意圖。
於是他狠狠地斥責了解縉一頓,然後擺出了大陣勢。
這個陣勢實在是大,完全體現了明朝當時的綜合國力,首先,朱棣派了五個翰林學士擔任總裁(不是今天我們社會上的那種總裁),此五人以王景為首,都是飽學之士。
並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員為副總裁,這二十個人也都是著名的學者。
此外,朱棣還在全國範圍內發起總動員令,召集所有學識淵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貧是富,瘸子跛子也沒關係,腦袋能轉得動,腳能走得動就行了,全部召集來做編撰,大概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編輯。
這還沒完,朱棣拿出了拚命的架勢,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還在全國各個州縣尋找有某種特定能力的人,但這種能力並不是學問,那麽他到底找的是什麽人呢?答案是:字寫得好的人。
由於當時是修一部全書,所以要采集大量的書籍和資料,這些資料找來之後需要找人抄寫,這也情有可原,因為當時並沒有電腦排版技術,在編撰過程中隻有找人用手來寫。
既然是大明帝國編的書,自然要體麵,書籍的字跡必須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個類似我這樣字跡潦草,每天隻會在電腦麵前打字的人去抄書,別說朱棣看不慣,我自己都會覺得丟人啊。
那年頭,你要是寫得一手爛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這是名副其實的文化總動員,可以說朱棣是集中了全國的精英知識分子來做這件事情。
之前我們曾經提到過,修書也能充分體現國家的經濟實力,這是因為你要召集這麽多的知識分子來為你修書,你就得在招聘廣告上寫明:包食宿,按月發工資。
千萬不要以為知識分子讀書人就會心甘情願的幹義務勞動,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個做事幹脆的人,他雷厲風行的解決了問題,他將編撰的總部設在了文淵閣,並給這些編書的人安排了住處,要吃飯時自然有光祿寺的人來送飯,編書的人啥也不用管,編好你的書就行了。
看了我們以上的介紹,大家應該清楚了,沒有錢,沒有很多的錢,這書能修成嗎?[277]貧窮的王朝整日隻能疲於奔命,一點國庫收入拿來吃飯就不錯了,哪裏還有閑錢去修書?盛世修書,實非虛言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人外,朱棣還給解縉派去了一個幫手,和他共同主編此書。
這個人說是幫手,實際上應該是監工,因為在此之前,他隻做過一次二把手,不巧的是,一把手正是朱棣。
這個監工就是姚廣孝。
姚廣孝不但精於權謀,還十分有才學,明朝初年第一學者宋濂也十分欣賞他的才華,而那個時候,解縉還在穿開襠褲呢。
把這樣的一個重量級人物放在解縉身邊,朱棣的決心可想而知。
當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勢擺出這樣一幅豪華陣容時,解縉才終於明白,自己將要完成的是一件多麽宏大、光榮的事情。
如果不能完成或是完成不好,那就不僅僅是丟官的問題了。
啥也別說了,開始玩命幹吧!在經過領導批示後,解縉同誌終於端正了態度,沿著領導指示的方向前進,事實證明,朱棣確實沒有看錯人。
解縉充分發揮了他的才學,他合理的安排者各項工作,采購、辨析、編寫、校對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每次編寫完一部分,他都要親自審閱,並提出修改意見。
作為這支龐大知識分子隊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當這上千人的編撰隊伍在他的手中有序運轉,所修大典不斷接近完成和完善時,解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他不再是懷才不遇的書生,而是國家的棟梁。
在修撰大典的過程中,朱棣還不斷地給予幫助和關照,永樂四年(140)四月,朱棣在百忙之中專門抽出時間探望了日夜戰鬥在工作崗位上的各位修撰人員,並親切地詢問解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難,解縉感謝領導的關心,並表示一定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好,以報答皇帝陛下的恩情,不辜負全國知識分子的期望。
最後他提出,大典經史部分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但子集部分還有很多缺憾。
朱棣當即表示,哪裏有困難,就來找我,一定能夠解決,不就是缺書嗎,給你錢,去買,要多少給多少!之後他立刻責成有關部門(禮部)派人出去買書。
有了這樣的政治支持和經濟支持,再加上解縉的得力指揮和安排,無數勤勤懇懇的知識分子日夜不休的工作著,他們在無數個***通明的夜晚筆耕不輟,舍棄了自己的家庭和娛樂,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其中有不少人因為勞累過度而死),隻為了完成這部古往今來最為偉大的著作。
[278]他們中間的很多人可能並沒有什麽偉大的理想,因為大部分人隻是平凡的抄寫員,編撰人,在當時,他們也都隻是普通的讀書人而已。
他們的人生似乎和偉大這兩個字扯不上任何關係,但他們所做的卻是一件偉大的事。
曆史不會留下他們的名字,但這部偉大著作的每一頁、每一行都流淌著他們的心血。
所以不管是累得吐血的編撰,還是整日埋頭抄書的書者,他們都是英雄,當之無愧的英雄。
每一個人都是在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樂五年(1407)十一月,這部大典終於完成。
此書收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種書籍七、八千餘種,共計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億七千萬字。
全部由人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而成它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座中華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更為難得的是,以解縉為首的明代知識分子們以廣博的胸懷和兼容並包的思想,采集了幾乎所有珍貴的文化資料,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朱棣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他鄭重的為這部偉大的巨作命名——《永樂大典》現在,我終於可以說,在我的統治下,編成了一部有史以來最大、最全、最完美的書!終有一天,我會老去,但這部書的光榮將永遠光耀著後代的人們,告訴他們我們這個時代的輝煌!光榮!但這絕不僅僅是朱棣的光榮,這是屬於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光榮!我們經曆了數千年的風風雨雨,曾經光耀四方,強盛一時,也曾曲膝受辱,幾經危亡。
但我們最終沒有屈服,我們的文明傳承了下來,並引領著我們頑強的站立起來。
永樂大典的偉大之處正在於此,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種精神,文化傳承、自強不息的精神。
我們要感謝這部書,因為如果沒有它的誕生,很多古代書籍,今天的我們將永遠也看不到了。
如果要給這些書開個書單,恐怕會很長,在此我們隻列舉其中一些書目,讓大家了解此書的重要意義,如《舊唐書》、《舊五代史》、《宋會要輯編》、《續資治通鑒長編》等書,後全部失傳,直到清代時,方才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流傳於世上。
所以我們說,永樂大典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279]在這場建築中國文化金字塔的工程中,解縉是一個出色的總工程師和設計師。
他的功勞其實並不亞於征伐開疆的徐達、藍玉。
他雖然沒有萬軍之中攻城拔寨的豪邁,也沒有大漠揮刀、金戈鐵馬的風光,但他也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筆墨。
正是在他的帶領下,無數辛勤的知識分子用筆墨為我們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識,讓我們了解了那光榮的過往和先人的偉大。
事實證明,那些常常被我們嘲笑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和讀書人,他們也有力量,他們也很強壯,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尊重。
誰言書生無用,筆下亦顯英雄!投機永樂大典是解縉一生的最輝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最高點,然而在此書完結時,那些歡欣雀躍的人中卻沒有解縉的身影,因為此時,他已經從人生的高峰跌落下來,被貶到了當時人跡罕至的廣西。
為什麽才高八鬥、功勳卓著的解縉會落到如此境地呢?誰又該對此負責呢?其實解縉落到這步田地完全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咎由自取。
因為他做了一件自己並不擅長的事情——投機。
要說到投機,解縉並不是生手,我們之前介紹過他拒絕了建文帝方麵低微的官職的**,排除萬難毅然奔赴朱棣身邊的光輝事跡,當然,他的這一舉動是有著充分理由的。
因為朱棣需要他,而他也需要朱棣。
解縉有名氣和才能,朱棣有權和錢。
讀書種子方孝孺已經被殺掉了,為了證明天下的讀書人並非都是硬骨頭,為了證明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願意和新皇帝合作,朱棣自然把主動投靠的解縉當成寶貝。
他不但任命解縉為永樂大典和第二版太祖實錄的總編,還在政治上對他委以重任,在明朝的首任內閣中給他留了一個重要的位置。
此任內閣總共七人,個個都是精英,後來為明朝“仁宣盛世”做出巨大貢獻的“三楊”中的兩楊都在此內閣中擔任要職。
除此之外,朱棣還經常在下班(散朝)之後單獨找解縉談話,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叫“重點培養”,朱棣不止一次的大臣們麵前說:“得到解縉,真是上天垂憐於我啊!”解縉以政治上的正直直言出名,卻因政治投機得益,這真是一種諷刺。
[280]解縉終於滿足了,他似乎意識到,自己多年來沒有成功,隻是因為當年政治上的幼稚,為什麽一定要說那麽多違背皇帝意誌的話呢,那不是難為自己嗎?而這次政治投機的成功也讓他認定,今後不要再關心那些與己無關的事情,隻有積極投身政治,看準政治方向,並放下自己的政治籌碼,才能保證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於是,當年的那個一心為民請命、為國效力的單純的讀書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躍躍欲試、胸有城府的政客。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也並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隻不過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罷了,但問題在於,解縉在作出這個選擇的時候忘記了一個重要而簡單的原則,而正是這個簡單的原則斷送了他的一生。
這條原則就是:不要做你不擅長的事。
在我們小的時候,經常會有很多夢想,長大之後要幹這個、幹那個,現在的小孩想幹什麽職業我不知道,但在我的那個年代,科學家絕對是第一選擇。
我當年也曾經憧憬過自己拿著試劑瓶在實驗室裏不停的搖晃,搖什麽並不重要,隻是那種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但在長大之後,那些夢想的少年們卻並沒有真的成為科學家,至少大多數沒有。
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無數的人、無數的事都明確無誤的告訴他:“別做夢了,你不是這塊料!”這句話倒不一定是打擊,在很多情況下,它是真誠的勸誡。
上天是很公平的,它會把不同的天賦賦予不同的人,有人擅長這些,有人擅長那些,這才構成了我們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綜合解縉的一生來看,他所擅長的是做學問,而不是搞政治。
可是這位本該埋頭做學問的人從政治投機中嚐到甜頭,在長期的政治鬥爭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便天真地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政治高手,從此他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
很不幸的是,他跳入的還不是一般的漩渦,而是關係到帝國根本的最大漩渦——繼承人問題。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