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星雲科技這次的宣傳非常到位,就連各大廠商都找不出來毛病,視頻裏評價太客觀了。


    但是,人們隻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而且一些廠商的水軍可不管事實是什麽,直接玩顛倒黑白。


    在操縱輿論這方麵, 星雲營銷部的水平還略差了一些,可也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過來胡攪蠻纏的。


    於是乎,一場圍繞各大品牌旗艦機的水軍大戰再一次展開了,不過這些對星雲手機銷量並無影響。


    因為星雲科技已經從線上渠道為主轉變成了以線下渠道為主,在今年,星雲直營店的數量暴增。


    而且覆蓋麵積非常廣, 在星雲科技不計成本的選址下, 星雲專櫃、直營店的所在位置都非常好。


    星雲手機,尤其是星雨,憑借著高顏值,在線下的出貨量堪稱恐怖,已經可以和ov兩家公開競爭。


    在星雲雙旗艦發布後,前往星雲直營店訂購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這也體現出了店鋪選址的重要性。


    如果是ov的話,他們會更考慮成本、市場、目標用戶等因素,把店麵的位置更多放在不發達地區。


    而星雲專櫃、直營店的選址則都在一些消費高、密集度高的場所,目標用戶的消費能力也較高。


    這樣一來,星雲科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和ov進行直接的市場爭奪,雙方都拿到了更多發育時間。


    除此之外, 星雲科技還建設了超大型的地標性星雲商城,以及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售後服務中心。


    可以說,在售後這方麵, 現在的星雲科技在國內至少能排到前三,帶來的銷量增長也非常可觀。


    畢竟中年人和年輕人不一樣,年輕人在選手機時,要麽追求極致性價比,要麽追求國際大品牌。


    選擇其他品牌、其他價位段產品的消費者則被夾在中間,一邊被噴高價低配,一邊被噴品牌拉跨。


    所以想要自己心情好,一定不能過分關注網上的言論,尤其是不能跟噴子較勁,輸的肯定是自己。


    相比於去年,星雲科技在今年的出貨量可以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全麵發展也帶來一些弊端。


    在低端市場,大郎手機的市場份額是在急劇縮水的,不是他們不想發新機擴大市場,而是不能發。


    星雲科技全麵發展的路線,已經為他們樹立了不少的敵人,這些敵人都來自於國產各大手機品牌。


    他們需要把市場份額控製在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等待星雲科技站穩國內的高端市場。


    到時候,智能手機領域經過廝殺,小廠、小品牌都被踢出局,剩下的幾個大廠隻需穩步發展即可。


    這也是為什麽星雲科技明明能打性價比市場,卻非要進軍中高端市場的原因, 說白了還是不夠強。


    相比於做競爭對手, 國產各大廠商更希望星雲科技做一個簡單的供應商,提供芯片、屏幕等配件。


    但事已至此,他們也沒辦法,隻能在跟星雲科技的合作與競爭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


    星雲科技隻待在智能手機領域還好,如果想進軍其他領域,遇到的阻力會非常大,這也沒辦法。


    明年星雨的第一台輕薄本,隻是試水之作,同為電子產品,這兩個領域其實不算跨界,也沒問題。


    不過有一點,星雲科技在進軍任何領域時,都會秉承高價高配的理念,不會去盲目增加品牌溢價。


    電腦這種東西,配置太透明了,隻要稍微了解一下,就能判斷出來一個廠商的定價是否合理。


    一些手機廠商雖然跨界到了PC領域當中,但要麽是做組裝廠,要麽是做組裝廠的同時還收割韭菜。


    同等配置,同款模具,各方麵都一模一樣,僅僅換了一個商標,產品就貴了1000塊,有點不合理。


    但劉大郎也不會說什麽,畢竟每個廠商的產品該怎麽定價,那是他們自己的權力,定多少都可以。


    或許有一天,星雲科技也淪落到了需要靠賣品牌來維持生計時,會真正理解某些廠商的所做所為…


    不過劉大郎認為,星雲科技不會走到那一天的,因為根本沒有一個廠商,能夠限製住他們的發展。


    從手機跨界到電腦領域,這點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但如果想跨界到電動汽車領域,就有點難了。


    汽車行業中的競爭比手機行業大得多,在劉大郎把鋰電池技術突破後,並不會親自下場製造汽車。


    沒必要,還會引起國內外汽車企業的圍攻,到時候勞心勞力不討好,還影響星雲科技發展的進度。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星雲科技走專利授權,或者直接提供成品電池,讓合作夥伴造汽車來打市場。


    大橫評視頻中,星雲科技把各大廠商得罪了一個遍,但這都是小問題,有本事過來幹星雲科技?


    正麵打不過,也就隻能在網上靠水軍發發牢騷而已,除非他們聯合起來,不然還真不敢明麵叫板。


    星雲科技的主要敵人還是蘋果,三星在今年的市場份額已經掉得有點狠了,這是沒辦法的事。


    產品貴,體驗感卻達不到高價位段應有的水準,銷量自然會下滑,不過三星在國際的銷量很高。


    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國際上的形勢和國內又有所不同,國產廠商想在國際上立足是十分困難的。


    總結下來就一個原因,自己的核心技術不夠多,星雲科技不缺核心技術,但也是被限製得最狠的。


    不過這都不是問題,星雲科技的擴張速度雖然緩慢,但效果卻非常不錯,多款機型都深受歡迎。


    星火-燼發布後,引起的不光是今年最後一波小換機熱,還有不少國外用戶,也在關注著這款手機。


    印度就不說了,星火k在印度的銷量就沒有高過,但有能力購買的人,他們會考慮買這樣一款手機。


    別的不說,屏幕夠大,打遊戲夠爽,盡管信城實業和星雲科技取消了合作,但星火k在遊戲圈的聲望卻很高,比同價位機型更受歡迎。


    賈因在第一時間就拿到了三萬台星火-燼,將近四萬盧比的售價,發布之後一天隻賣出去了兩千台。


    國內的星火-燼,首周銷量就突破了二十萬台,這個成績肯定和星雨-凝沒法比,差距有一點大。


    不過眾所周知,星雲產品的發力周期很長,星火-燼是小眾遊戲手機市場,十二月又是一個淡季…


    種種因素加起來,星火-燼的銷量在情理之中,星雲科技在今年最主要的銷量都集中在了星雨上。


    星雨-凝是星雲科技第一款銷量突破千萬台的機型,同樣的,星雨-輕靈的銷量也突破了千萬台。


    但平板的銷量,並不能算在智能手機當中,可以說,平板市場被星雲科技又給強行帶動了起來。


    在安卓平板集體拉跨的情況下,星雨-輕靈憑一己之力,成為了第一個能夠撼動ipad市場的存在。


    同時也證明了,隻有專注於使用體驗才能做出好的平板,給各大安卓手機廠商好好的上了一課。


    其實ipad和安卓平板的發展時間差不多,安卓平板有無數次的機會能在前幾代ipad時搶到市場。


    但他們失敗了,原因在於,當ipad注重軟件生態、使用體驗時,安卓平板都在集體忙著一件事情:


    跑分!


    比誰的跑分更高,仿佛跑分才能決定一款平板的好壞,到了後來,搞跑分的安卓廠商越來越多…


    星雲科技在剛進入國內市場時,同樣有廠商找他們組成一個跑分聯盟,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在星雲科技拒絕之後,兩大主流的跑分軟件中,星雲手機的跑分都是倒數,直到後來才慢慢改掉。


    沒辦法,星雲手機是市麵上公認的國產之王,現在跑分軟件說它是垃圾,這不是把消費者但傻帽?


    即便是這樣,星雲手機在兩大主流跑分軟件上的排名都很低,但這樣的做法並不能改變星雲地位。


    相反,花更多的時間注重軟件生態、用戶體驗,讓星雲手機隻用一年時間就拉開了和友商的差距。


    劉大郎還記得,在星雲應用剛出來時,各大廠商也推出了雙應用商店的模式,但沒多久就放棄了。


    隻有星雲科技堅持到了最後,截止到目前為止,星雲應用已經適配了1萬+款應用,1000+款遊戲。


    星雲OS在用戶中的口碑更是扶搖直上,別說換皮安卓了,現在的星雲OS在口碑上比IOS還要強。


    因為星雲科技不搞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而且在硬件水平上要強於蘋果手機,體驗感自然也更好。


    在今年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裏,通過星雲科技的線上線下渠道,星火-燼的銷量堪堪突破了五十萬台。


    這個銷量在劉大郎的預料之中,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華夏手機市場,排名又有了新的變化。


    星雲、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六個廠商成為了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廠商,其他都得靠後。


    一些主流媒體稱之為“新六大廠商”,代表著中華酷聯的時代徹底結束了,連三星也在逐漸勢微。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巨頭:從大郎手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零二十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零二十六並收藏科技巨頭:從大郎手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