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園總共有九十九八十一座藏書樓,每九座藏書樓圍成一個圓,九個圓套在一起,大圓套著小圓,所以越是靠外的藏書樓,其兩兩之間的距離也就越大,甚至從正麵去看,根本看不出藏書樓是圍繞成圓,必須從高空俯瞰才行,而越是靠裏的藏書樓,其間隔也就越小。</p>


    齊玄素所在的藏書樓無疑是地處最裏麵的位置,所以這九座藏書樓幾乎是緊挨著,兩兩之間隻剩下一條小巷的距離,總共九條,而這些樓與樓之間的小巷又被以肉眼可見的法術封住,讓齊玄素忍不住好奇,在九個圓的正中心到底有什麽?隻可惜藏書樓內部別有洞天,根本不曾開窗,齊玄素也不可能從藏書樓裏麵看到後麵。</p>


    這一日,齊玄素如往常一般,結束了例行的練刀,走出石室後剛好遇到了同樣在樓內讀書的孫合悟,兩人一起出了藏書樓。</p>


    “孫真人。”齊玄素喚了一聲老人,伸手指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條小巷,隻見小巷的入口位置有一道仿佛由黑白二色光華凝聚而成的結晶狀半透明牆壁,齊玄素曾經嚐試靠近,上麵會浮現出陰陽雙魚搭配八卦的道門標記。除此之外,八十一座藏書樓本身就是一座陣中陣,禁絕此範圍內的一切傳送、飛掠的手段。</p>


    齊玄素問道:“此地為何會設有陣法阻隔?”</p>


    孫合悟隨之望去,遲疑了一下,反問道:“你是想問九座藏書樓後麵的艮園正中位置有什麽?”</p>


    齊玄素點了點頭。</p>


    孫合悟歎了口氣:“那裏本來還有一座孤立的藏書樓,獨立於八十一座藏書樓之外,名為‘天水一心樓’,是儒門在萬象學宮時期所建,其中藏書皆是孤本、善本,而且還是不能流傳於外的百家學說,有道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名家、法家,更有儒門生死大敵的墨家學說,都是被儒門先賢們搜羅而來,藏於其中。”</p>


    “過去的時候,學宮中的學子們是萬萬不能踏足半步,就算是祭酒,也要得了許可之後才能進入其中。書樓中的規矩更是嚴格,沒有大祭酒的允許,不許帶走,不許抄錄,就連觀看的時間也有限製,而且藏書都被儒門下了禁製,未經許可,無法將書從書架下取下。”</p>


    “後來道門將萬象學宮改建為萬象道宮,興建上宮,直接將這座藏書樓從下宮挪到了艮園之中,又做了許多改進,在此樓中開設了陣法,連通了玉京的道藏司相通。並且以這座‘天水一心樓’為中心,興建了後來的八十一座藏書樓,形成拱衛之勢。”</p>


    說到這裏,孫合悟歎了口氣,頗為惋惜道:“”隻是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道宮這邊不僅封閉了這座藏書樓,甚至將通往這座藏書樓的所有道路也一並封鎖了,除了掌宮大真人之外,所有人都不得入內。因為事出倉促,‘天水一心樓’裏的藏書也未能轉移出來,可惜,可惜。”</p>


    齊玄素問出了整件事的關鍵所在:“道宮為什麽要封鎖‘天水一心樓’?”</p>


    “因為這是紫霄宮的命令,道宮也必須服從。”既然開了頭,孫合悟也不再藏著掖著。</p>


    </p>


    齊玄素怔了一下。</p>


    因為對他來說,紫霄宮竟是有些陌生。自他回歸道門以來,都是金闕下了什麽命令,或是金闕做出什麽決定,以至於道門的另外一個核心已經沉寂很久了。</p>


    用西大陸的視角來看,東大陸是二元製結構,意思是有兩個權力核心,互相製約,互相協作,又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對立。即政教一體的儒門大魏王朝覆滅之後,政與教分開,統治東大陸的除了信奉道門的大玄朝廷之外,還有直接代表了人間信仰的道門,存在著第二個皇帝——道門大掌教。在六代大掌教之前的絕大部分時候,道門甚至要淩駕於朝廷之上。</p>


    而在道門內部,同樣也是二元製,即擁有兩個中心:紫霄宮和金闕。</p>


    在名義上,金闕是道門的最高權力機構,以三十六位參知真人主幹,再加上三位副掌教大真人和不定數的平章大真人,不過金闕的最高統治者則是大掌教。</p>


    按照道理來說,紫霄宮隻是眾多道宮之首,地位不能與金闕相提並論,不過紫霄宮的特殊之處在於其由大掌教親自掌管。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局麵,紫霄宮由大掌教親自領導,金闕也是由大掌教親自領導,在某種意義上,兩者是齊平的,就像大掌教的左右兩手。</p>


    最早的時候,尤其是玄聖時代,紫霄宮隻是大掌教和掌教夫人的居處、書房,其中的輔理也並無明確實權,不過因為玄聖的巨大威望,紫霄宮作為近臣,能夠知悉玄聖想法和意向,故而在這段時間裏地位極高,哪怕是參知真人也不敢小覷,甚至要恭敬討好。</p>


    待到玄聖離世之後,紫霄宮的地位有所下降,與普通道宮無異。不過三道紛爭加劇,大掌教的權力受到金闕的限製,許多大事需要經過金闕商議,若是諸位大真人們與大掌教意見發生矛盾,大掌教也不得不收回成命。二代大掌教在位末期為了集權,開始選拔親信心腹進入紫霄宮擔任輔理,秉承大掌教的意旨起草詔令、撰述諭旨,以此削弱金闕的權權力將金闕的某些職能移歸紫霄宮,使得紫霄宮權勢日祟,雖然還未恢複到玄聖時代的地位,但也成為實質上的道宮之首。</p>


    此後的曆代大掌教都不斷加強紫霄宮的權柄,到了五代大掌教在位時,道門對佛門用兵,五代大掌教認為金闕程序過於繁瑣,於是指派一位平章大真人和八位參知真人進入紫霄宮兼任輔理,而這九人同時還身兼九堂掌堂真人的職位,故而當時的眾多決策皆是出自紫霄宮,使得紫霄宮的權勢達到巔峰,被提高了“平章天下重事”的地位,在輔理之下又增設十八位副輔理。</p>


    因為紫霄宮完全置於大掌教的直接掌握之下,等於大掌教的私人秘書處,其崇高地位和巨大權力皆是來自於大掌教,無法像金闕那樣反對大掌教,所以很容易就能繞過金闕,這也是所謂大掌教一脈的由來。</p>


    在一般情況下,金闕很難否定紫霄宮的各種命令。</p>


    按照玄聖定下的規矩,金闕是為道門的最高權力機構,不僅可以推舉大掌教,而且舉行大議之後,隻要超過九成的金闕成員同意,甚至可以強行廢黜大掌教。</p>


    另外,玄聖還定下規矩,三位副掌教大真人輔佐大掌教,四人聯手執掌道門,如果四人之間的意見產生分歧,除非三位掌教大真人全部反對,否則以大掌教為主。換而言之,隻要三位副掌教大真人意見一致,就可以否決大掌教的命令,大掌教必須要得到一位副掌教大真人的支持,才能徹底貫徹自己的意誌。</p>


    不過考慮到大掌教幾乎是必然得到自己出身派係的那位副掌教大真人的支持,所以玄聖又增設了一條,大掌教的重大命令必須經過金闕,隻要金闕的反對人數超過二十四,那麽就可以否決大掌教的命令。</p>


    玄聖通過限製大掌教的部分權力,來防範某個派係因為大掌教而打破道門內部平衡。除了玄聖在位時,其餘五代大掌教上位之後,另外兩大派係都會迅速結盟,通過人數來製衡大掌教的一派。</p>


    當然,若非涉及到根本利益,另外兩派也不會為了反對而反對,更多時候還是選擇聽從大掌教的號令。關鍵在於,兩大派係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大多數時候隻能在否決上麵達成一致,而無法統一意見提出自己的政令,便處於防守的位置。</p>


    除此之外,雖然大掌教無法廢黜參知真人的身份,必須通過金闕才能廢黜參知真人或者平章大真人,但九堂和地方道府的人事任免之權還是掌握在大掌教手中。</p>


    隻是玄聖仍舊低估了後人們鑽空子的本事。曆代大掌教就是以大掌教的人事任免之權讓九堂之主兼任紫霄宮輔理的職位,然後以紫霄宮掌宮大真人的身份而非大掌教的身份向紫霄宮輔理們下令,以此繞開金闕。</p>


    金闕除非直接廢黜大掌教,否則根本無法限製紫霄宮。</p>


    正是有了紫霄宮的支持,五代大掌教才有底氣將不合自己心意的三位副掌教大真人換掉,真正做到大權獨攬。</p>


    直到六代大掌教登上大掌教之位,在三位副掌教大真人的推動之下“撥亂反正”,主動放棄了紫霄宮,令諸位兼任輔理各歸其位,以金闕為重,卻又被三位副掌教大真人以金闕的人數優勢架空,紫霄宮一脈就此沉寂,。</p>


    反觀三位副掌教大真人,他們想要執掌道門大權,必然要通過金闕,以輪值大真人的名義推動金闕的各種決議,無論是大真人府,還是萬壽重陽宮、真境別院,隻能在自家道統內實現紫霄宮的作用,放眼整個道宮,都無法代替紫霄宮。</p>


    待到六代大掌教飛升離世,大掌教尊位空懸,紫霄宮直接成了一盤散沙,群龍無首,四分五裂,地位跌落到有史以來的穀底,金闕真正做到了一家獨大。</p>


    故而對於齊玄素這些年輕人來說,紫霄宮甚至有些陌生。</p>


    齊玄素立時反應過來,下意識地輕聲道:“是哪一代大掌教?”</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過河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問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問江湖並收藏過河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