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飛舟破開雲海,緩緩下降,船身上籠罩著絲絲縷縷的水氣,不斷有水珠滾落,在飛舟下方湖麵落了一場朦朧的小雨。</p>
</p>
片刻後,飛舟成功降落在湖麵上,緩緩靠岸,然後降下一道舷梯,與碼頭連接。</p>
齊玄素身著鶴氅正裝、頭戴象征四品祭酒道士身份的純陽巾、腰間懸掛“初真經籙”,跟在隊伍的後麵走下了舷梯。</p>
走在他前麵的便是帝京道府次席副府主石冰雲,也是他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半個上司。</p>
這是一艘特殊的飛舟,沒有閑雜人等,乘客都是從玉京前往帝京就職的道門道士,大部分都是調任,隻有少部分人屬於借調。</p>
借調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鍍金,一種是來幹“髒活累活”,前者毫無疑問還是要回去的。後者則多半想要留下,不過很多時候,想留的留不下,等同是白忙一場。</p>
說白了,借調就是幫忙,某些機構公務繁忙,人手不夠,但因為各種原因,又無法隨意增補人員,於是便向其他機構抽調人手,被借調之人的待遇還是照舊。</p>
比如一個祠祭堂的主事被借調到紫微堂,其例銀還是由祠祭堂解決,紫微堂大權在握,無疑前景更好,那麽被借調到紫微堂之人多半就想要借著這個機會留在紫微堂中,於是格外賣力,各種努力表現。</p>
隻是紫微堂多半不把這些被借調之人當作自己人,使喚起來毫無負擔,什麽髒活累活都壓過去,然後畫個大餅,美其名曰:好好鍛煉,爭取留下,最後再一腳踢走,所以說是白忙一場。</p>
不過也有例外,一是極少數人因為表現極為突出,讓副堂主甚至掌堂真人都看在眼裏,生了愛才之心,決定將其留下,算是修成正果。二是被借調之人有一定的背景關係,借著這個機會稍加運作,順勢留下。隻是真有能力之人,各堂都當寶貝,等閑不會借調出去,背景關係夠硬之人,直接調動即可,也犯不上如此七曲八折,所以這些特殊情況也是少數。</p>
齊玄素自然不全是來幹“髒活累活”的,但也不是來“鍍金”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兩者兼而有之,肩負著特殊使命,若是能夠順利完成,自然回去高升,說不得要外放一方副府主,或是高升副堂主,最不濟也是個輔理。就算沒有完成,那也是回紫微堂繼續做主事,如此年輕的四品祭酒道士,就算帝京道府想留,東華真人還不舍得放呢。</p>
總而言之,齊玄素不會在帝京道府紮根,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遲早要回到玉京。</p>
齊玄素走下舷梯,算是正式踏足了帝京的地界。</p>
此地名為蓬萊池,水域廣袤,更勝星野湖,位於帝京內城,毗鄰皇城,且與皇城內的太清池相連,大名鼎鼎的煙波殿就位於太清池畔。</p>
若是從金帳短暫入主中原算起,帝京已經是三朝古都。</p>
早年的帝京城,平麵輪廓呈正方形,隻有九座城門。城市中軸線南起正陽門,貫穿皇宮,北抵鍾樓。</p>
大魏初年,國勢強盛,大魏太宗皇帝對金帳部族采取攻勢,曾五次率軍北征,問題尚不凸顯。後來大魏實力衰落,多次被金帳軍隊兵臨城下,至明雍年間,遂有官員建議在帝京城外圍增建一圈周長約八十裏的外城,以策安全。</p>
增建外城工程於明雍三十二年開始,由於當時南郊比較繁華,又有皇家祭壇天地壇和社稷壇,所以外城先由南線築起。但是開工不久,就因資金不足,難以為繼。</p>
不得已之下,朝廷隻能改變計劃,隻築南線城牆,其他三麵待日後有錢時再說。南線城牆長度,也由原計劃的二十裏縮減為十三裏,其東、西兩端,向北彎折,與內城的東南、西南兩座角樓會合。但是誰也沒有料到,所謂“日後再說”,直至今日遼東入關,也未被說起。</p>
明雍四十三年帝京外城建成,總長二十八裏,開有七座城門。因增建外城的動因,是為了加強帝京的安全,所以城門命名多帶有“安定”、“安寧”之意,如“左安門”、“右安門”、“廣寧門”,外城正門“永定門”,就是寄寓“永遠安定”之意。</p>
外城建成之後,帝京城的中軸線由正陽門延伸至永定門,北距鍾樓長達十六裏。</p>
由於外城隻建了南麵部分,所以此後的帝京城平麵輪廓就形成了“凸”字形。而且“外城”之稱名不副實,它並不在內城的外麵,而是在內城的南麵,所以帝京的外城又稱“南城”。</p>
待到大玄取代大魏之後,國力強盛,開始擴建帝京城,或者說在另外三個方向補上了大魏朝廷因為資金不足而未能修建的東城、西城、北城,把“凸”字補全成了“回”字。</p>
如此一來,最早的古帝京城被徹底包裹了起來,整個新帝京城的麵積增加一倍以上,麵積超過西京府和金陵府,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城。玉京雖然時常與帝京被人並列提起,但受限於玉虛峰的地形,玉京在規模上遠不能與帝京相比。</p>
一般都城隻是三重結構,即外城、內城、皇城,皇城與宮城隻是兩個不同的叫法,實際上是一回事。大玄朝廷將帝京變為四重結構後,原本的外城變為內城,原本的內城變為皇城,原本的皇城變為宮城,皇城與宮城自此明確分開,宮城位於皇城之內。</p>
新外城被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也依循南城的舊稱分別稱東城、西城、南城、北城,內城即是中城,所謂的五城兵馬司也終於名副其實。</p>
總體而言,皇室居於宮城,宗室王府以及各部衙位於皇城,勳貴、官員、富商的宅邸、道觀道宮、會館行院、各種店鋪、部分衙門、太平錢莊、太平客棧、商行倉庫位於內城,普通百姓居於外城。</p>
因為內城就是古帝京,占地極大,並非尋常意義的內城可比,故而內城以皇城為中心按照方位又被細分為八個大坊,分別是:玉寶東坊、太妙西坊、玄真南坊、玄上北坊、度仙東北坊、好生東南坊、太靈西南坊、無量西北坊。</p>
一般而言,勳貴們的府邸位於玉寶東坊,官員們的府邸位於度仙東北坊,富商們聚居於無量西北坊,各種店鋪商行倉庫位於太妙西坊,太平客棧、行院位於太靈西南坊,太平錢莊和部分衙門位於玄真南坊,帝京道府獨占玄上北坊。</p>
至於好生東南坊,其大部分區域都被蓬萊池所占據,其周邊建築既有權貴府邸,也有太平客棧的分號。</p>
初到帝京之人,若無別人領路,很容易迷失在巨大的帝京城中。</p>
嚴格來說,隻有帝京道府的道宮位於內城之中,另外還有眾多道觀分布於外五城以及直隸各府縣之中。甚至位於宮城的太平觀也在帝京道府的名下,隻是其地位太過特殊,帝京道府不會主動插手太平觀的各種事務。</p>
帝京道府的道宮名為玉皇宮,屬於州宮一級,不過相較於蘆州道府的太平宮、中州道府的避暑行宮、西域道府的大雪山行宮,因為位於內城的緣故,占地有限,氣勢上稍有不如,也少了幾分仙家氣象,多了幾分帝王家的富貴堂皇氣象。</p>
此時齊玄素就是位於好生東南坊,若是走陸路前往玄上北坊,要穿過玉寶東坊和度仙東北坊。若是沿著蓬萊池走水路,則可以直達玄上北坊。</p>
帝京道府早已準備好了一艘畫舫,就停靠在碼頭不遠處,不過在乘船前往玄上北坊之前,帝京道府還在臨湖的太平客棧中安排了一場接風宴,宴會大廳效仿西式建築,直接是玻璃落地窗,窗外是煙波浩渺的湖麵,時值夜晚,不僅可見湖麵倒映漫天繁星,還能遙遙可見皇城的萬千燈火,與天上繁星幾乎一體。</p>
可見帝京道府也是用了心思。</p>
齊玄素不由感歎,真是開眼界,見世麵。</p>
石冰雲在帝京多年,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向齊玄素介紹道:“蓬萊池畔的這座太平客棧分號一般並不接待外客,算是我們道門專用,高品道士來到帝京後,若是不想住在玉皇宮,都可以暫時下榻於此地。”</p>
齊玄素在離開玉京之前,由張月鹿引薦,認識了這位石冰雲石真人,在此之前,張月鹿也向齊玄素介紹了這位師叔的各種光榮事跡。</p>
齊玄素倒是沒有心存偏見,尤其是石冰雲遠赴西域親自收屍的舉動,反而讓齊玄素覺得她是個性情中人。</p>
短暫相處下來,齊玄素與石冰雲關係算是融洽,最起碼沒有明麵上的矛盾衝突。</p>
石冰雲對於齊玄素的觀感還算不錯,張月鹿的關係隻是一方麵的原因,更多還是各種功勞不會騙人,如此年紀就能躋身高品道士之列,可謂木秀於林,在道門中十分紮眼,必然要有實打實的功勞或者天人起步的境界修為,否則很容易會授人以柄,齊玄素如今是既有功勞又有境界修為,也算是名副其實的年輕俊彥了。</p>
</p>
片刻後,飛舟成功降落在湖麵上,緩緩靠岸,然後降下一道舷梯,與碼頭連接。</p>
齊玄素身著鶴氅正裝、頭戴象征四品祭酒道士身份的純陽巾、腰間懸掛“初真經籙”,跟在隊伍的後麵走下了舷梯。</p>
走在他前麵的便是帝京道府次席副府主石冰雲,也是他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半個上司。</p>
這是一艘特殊的飛舟,沒有閑雜人等,乘客都是從玉京前往帝京就職的道門道士,大部分都是調任,隻有少部分人屬於借調。</p>
借調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鍍金,一種是來幹“髒活累活”,前者毫無疑問還是要回去的。後者則多半想要留下,不過很多時候,想留的留不下,等同是白忙一場。</p>
說白了,借調就是幫忙,某些機構公務繁忙,人手不夠,但因為各種原因,又無法隨意增補人員,於是便向其他機構抽調人手,被借調之人的待遇還是照舊。</p>
比如一個祠祭堂的主事被借調到紫微堂,其例銀還是由祠祭堂解決,紫微堂大權在握,無疑前景更好,那麽被借調到紫微堂之人多半就想要借著這個機會留在紫微堂中,於是格外賣力,各種努力表現。</p>
隻是紫微堂多半不把這些被借調之人當作自己人,使喚起來毫無負擔,什麽髒活累活都壓過去,然後畫個大餅,美其名曰:好好鍛煉,爭取留下,最後再一腳踢走,所以說是白忙一場。</p>
不過也有例外,一是極少數人因為表現極為突出,讓副堂主甚至掌堂真人都看在眼裏,生了愛才之心,決定將其留下,算是修成正果。二是被借調之人有一定的背景關係,借著這個機會稍加運作,順勢留下。隻是真有能力之人,各堂都當寶貝,等閑不會借調出去,背景關係夠硬之人,直接調動即可,也犯不上如此七曲八折,所以這些特殊情況也是少數。</p>
齊玄素自然不全是來幹“髒活累活”的,但也不是來“鍍金”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兩者兼而有之,肩負著特殊使命,若是能夠順利完成,自然回去高升,說不得要外放一方副府主,或是高升副堂主,最不濟也是個輔理。就算沒有完成,那也是回紫微堂繼續做主事,如此年輕的四品祭酒道士,就算帝京道府想留,東華真人還不舍得放呢。</p>
總而言之,齊玄素不會在帝京道府紮根,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遲早要回到玉京。</p>
齊玄素走下舷梯,算是正式踏足了帝京的地界。</p>
此地名為蓬萊池,水域廣袤,更勝星野湖,位於帝京內城,毗鄰皇城,且與皇城內的太清池相連,大名鼎鼎的煙波殿就位於太清池畔。</p>
若是從金帳短暫入主中原算起,帝京已經是三朝古都。</p>
早年的帝京城,平麵輪廓呈正方形,隻有九座城門。城市中軸線南起正陽門,貫穿皇宮,北抵鍾樓。</p>
大魏初年,國勢強盛,大魏太宗皇帝對金帳部族采取攻勢,曾五次率軍北征,問題尚不凸顯。後來大魏實力衰落,多次被金帳軍隊兵臨城下,至明雍年間,遂有官員建議在帝京城外圍增建一圈周長約八十裏的外城,以策安全。</p>
增建外城工程於明雍三十二年開始,由於當時南郊比較繁華,又有皇家祭壇天地壇和社稷壇,所以外城先由南線築起。但是開工不久,就因資金不足,難以為繼。</p>
不得已之下,朝廷隻能改變計劃,隻築南線城牆,其他三麵待日後有錢時再說。南線城牆長度,也由原計劃的二十裏縮減為十三裏,其東、西兩端,向北彎折,與內城的東南、西南兩座角樓會合。但是誰也沒有料到,所謂“日後再說”,直至今日遼東入關,也未被說起。</p>
明雍四十三年帝京外城建成,總長二十八裏,開有七座城門。因增建外城的動因,是為了加強帝京的安全,所以城門命名多帶有“安定”、“安寧”之意,如“左安門”、“右安門”、“廣寧門”,外城正門“永定門”,就是寄寓“永遠安定”之意。</p>
外城建成之後,帝京城的中軸線由正陽門延伸至永定門,北距鍾樓長達十六裏。</p>
由於外城隻建了南麵部分,所以此後的帝京城平麵輪廓就形成了“凸”字形。而且“外城”之稱名不副實,它並不在內城的外麵,而是在內城的南麵,所以帝京的外城又稱“南城”。</p>
待到大玄取代大魏之後,國力強盛,開始擴建帝京城,或者說在另外三個方向補上了大魏朝廷因為資金不足而未能修建的東城、西城、北城,把“凸”字補全成了“回”字。</p>
如此一來,最早的古帝京城被徹底包裹了起來,整個新帝京城的麵積增加一倍以上,麵積超過西京府和金陵府,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城。玉京雖然時常與帝京被人並列提起,但受限於玉虛峰的地形,玉京在規模上遠不能與帝京相比。</p>
一般都城隻是三重結構,即外城、內城、皇城,皇城與宮城隻是兩個不同的叫法,實際上是一回事。大玄朝廷將帝京變為四重結構後,原本的外城變為內城,原本的內城變為皇城,原本的皇城變為宮城,皇城與宮城自此明確分開,宮城位於皇城之內。</p>
新外城被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也依循南城的舊稱分別稱東城、西城、南城、北城,內城即是中城,所謂的五城兵馬司也終於名副其實。</p>
總體而言,皇室居於宮城,宗室王府以及各部衙位於皇城,勳貴、官員、富商的宅邸、道觀道宮、會館行院、各種店鋪、部分衙門、太平錢莊、太平客棧、商行倉庫位於內城,普通百姓居於外城。</p>
因為內城就是古帝京,占地極大,並非尋常意義的內城可比,故而內城以皇城為中心按照方位又被細分為八個大坊,分別是:玉寶東坊、太妙西坊、玄真南坊、玄上北坊、度仙東北坊、好生東南坊、太靈西南坊、無量西北坊。</p>
一般而言,勳貴們的府邸位於玉寶東坊,官員們的府邸位於度仙東北坊,富商們聚居於無量西北坊,各種店鋪商行倉庫位於太妙西坊,太平客棧、行院位於太靈西南坊,太平錢莊和部分衙門位於玄真南坊,帝京道府獨占玄上北坊。</p>
至於好生東南坊,其大部分區域都被蓬萊池所占據,其周邊建築既有權貴府邸,也有太平客棧的分號。</p>
初到帝京之人,若無別人領路,很容易迷失在巨大的帝京城中。</p>
嚴格來說,隻有帝京道府的道宮位於內城之中,另外還有眾多道觀分布於外五城以及直隸各府縣之中。甚至位於宮城的太平觀也在帝京道府的名下,隻是其地位太過特殊,帝京道府不會主動插手太平觀的各種事務。</p>
帝京道府的道宮名為玉皇宮,屬於州宮一級,不過相較於蘆州道府的太平宮、中州道府的避暑行宮、西域道府的大雪山行宮,因為位於內城的緣故,占地有限,氣勢上稍有不如,也少了幾分仙家氣象,多了幾分帝王家的富貴堂皇氣象。</p>
此時齊玄素就是位於好生東南坊,若是走陸路前往玄上北坊,要穿過玉寶東坊和度仙東北坊。若是沿著蓬萊池走水路,則可以直達玄上北坊。</p>
帝京道府早已準備好了一艘畫舫,就停靠在碼頭不遠處,不過在乘船前往玄上北坊之前,帝京道府還在臨湖的太平客棧中安排了一場接風宴,宴會大廳效仿西式建築,直接是玻璃落地窗,窗外是煙波浩渺的湖麵,時值夜晚,不僅可見湖麵倒映漫天繁星,還能遙遙可見皇城的萬千燈火,與天上繁星幾乎一體。</p>
可見帝京道府也是用了心思。</p>
齊玄素不由感歎,真是開眼界,見世麵。</p>
石冰雲在帝京多年,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向齊玄素介紹道:“蓬萊池畔的這座太平客棧分號一般並不接待外客,算是我們道門專用,高品道士來到帝京後,若是不想住在玉皇宮,都可以暫時下榻於此地。”</p>
齊玄素在離開玉京之前,由張月鹿引薦,認識了這位石冰雲石真人,在此之前,張月鹿也向齊玄素介紹了這位師叔的各種光榮事跡。</p>
齊玄素倒是沒有心存偏見,尤其是石冰雲遠赴西域親自收屍的舉動,反而讓齊玄素覺得她是個性情中人。</p>
短暫相處下來,齊玄素與石冰雲關係算是融洽,最起碼沒有明麵上的矛盾衝突。</p>
石冰雲對於齊玄素的觀感還算不錯,張月鹿的關係隻是一方麵的原因,更多還是各種功勞不會騙人,如此年紀就能躋身高品道士之列,可謂木秀於林,在道門中十分紮眼,必然要有實打實的功勞或者天人起步的境界修為,否則很容易會授人以柄,齊玄素如今是既有功勞又有境界修為,也算是名副其實的年輕俊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