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從川崎那邊的辦公室過來。”赤鬆晴子道,“今天一切順利。”
“辛苦了。”岩橋慎一說。
錄音室裏家具簡陋,連條像樣的沙發都沒有。
中村正人拿了把椅子過來,赤鬆晴子道過謝,在方形桌子的一邊坐下。三個人各占據著桌子的一邊,這配置,要是美和醬今天沒去參加同鄉會,來一桌麻雀不成問題。
桌上還散放著曲譜,赤鬆晴子向他確認:“我能看一看嗎?”
“請吧。”岩橋慎一說。
赤鬆晴子拿起離自己最近的那一張,默讀曲譜,問:“是在整理吉田桑的曲子?”她大概知道這支樂隊的製作流程。
“美和醬的詞,正人桑的曲子。”岩橋慎一說,“感覺上如何?”
赤鬆晴子讀完手裏的那張,又拿起另外一張,“《big mouthの逆襲》?”她忍俊不禁,“好有趣的主題。”
“是隻有我們的美和醬才想得出來的歌詞啊。”岩橋慎一說。
赤鬆晴子說:“您一副很為吉田桑感到驕傲的語氣。”
“畢竟是她的‘監護人’嘛。”岩橋慎一趁美和醬不在,使勁兒賺便宜。
來了個懂音樂的“第三方”,中村正人迫不及待想聽聽看外人的意見,把製作好的小樣拿給赤鬆晴子,“赤鬆桑聽聽看實際的效果吧。”
……
“洋樂的風味很足。”赤鬆晴子聽完了小樣以後,發表出如此感想。
吉田美和也好,中村正人也好,都受到西方音樂很深的影響,寫出的曲子裏有非常濃厚的西洋風味,有別於傳統的日式歌謠。
赤鬆晴子一耳朵能聽出重點,也是挺厲害的了。
“既要保證跟美和醬的風格搭調,還要保持我自己的風格,費了好大的勁兒。”中村正人解釋道。
“費了好大的勁兒,這點確實。”接話的人是岩橋慎一。
作為最早經手吉田美和詞曲製作的人,他對吉田美和的了解可以說是最深的,中村正人這次製作的幾首曲子,岩橋慎一想象由吉田美和來唱的效果,沒什麽違和感。
量身定做,還能做到很合身,可見是下了大功夫。
突然到訪的赤鬆晴子,被兩個人纏住,問了一通聽後感想。話題告一段落,赤鬆晴子頓了頓,又提到另外一件事,“其實,這次過來,是有位音樂人想要介紹給岩橋桑認識。”
“哦?”岩橋慎一很感興趣。
“是位全能樂手,能彈貝斯和鍵盤,鼓也會一點,作曲方麵,受警察樂隊的影響很深,寫aor(大人抒情搖滾——為了和諧替換成大人)也很有一手。”
“唔,挺詳細的嘛。”岩橋慎一點點頭,“該不會是你在地下音樂圈挖到的寶吧?”
“要是挖寶,一時半會兒哪能挖的那麽詳細。”赤鬆晴子一笑。
相比剛來到岩橋慎一身邊的時候,赤鬆晴子的個性變得更加隨和了一些。這大概要歸功於遇襲事件以後,她努力學習當觀眾的磨煉。
當觀眾這件事不僅讓她學會了如何欣賞演出,還從演出當中,了解到如何感受他人的心情,使得她更加富有人情味了一些。
久病的人,人情會被疾病消磨的淡薄。
觀看演出不能治愈這種副作用,但是對赤鬆晴子來說,她似乎從理解他人,感受共鳴這件事上麵,發現了全新的感覺。
“那倒也是。”
“其實是我母親朋友的兒子。雖然是東京都出身,不過曾經因為父親工作調職,全家搬到了神戶,那段時間和我家走動的很頻繁。”
“您也聽哥哥說起過,我小時候身體不好,幾乎不去學校,也很少接觸同齡人。母親擔心我沒有同齡的朋友,還特意介紹他給我認識。”
“他那時一直是跟母親一起到我家去做客,大概三年後,他父親又被外派到腐國,全家又跟著一起搬家,後來沒再見過他。”
“京都櫻花開放的時候,我專程回家去賞櫻。”
京都人對家鄉有種特殊的情結,雖然到了櫻花開放的時節,在哪兒都看得到櫻花,但是赤鬆家身為京都的大戶,至今保留著一種奇妙的想法,那就是櫻花如果不能賞京都的,那就不算是完整度過了賞櫻期。
今年也一樣,雖然身在東京,京都櫻花開放時,赤鬆晴子挑了個周六專程回去賞櫻,然後聽母親提起,那個朋友的兒子大學讀到一半中途退學,決定要以音樂為生,改去念了音樂專科學校,今年剛剛畢業,無處可去,隻得混跡地下音樂圈。
“你聽到的時候,心裏在偷笑吧?”岩橋慎一調侃她。
赤鬆晴子在地下樂隊當主唱,還來他的製作公司兼職,有空就在地下音樂圈看演出,跟京都老家人心裏對她的印象和期待南轅北轍,要是被知道了,帶給家裏的衝擊,隻怕不亞於母親朋友那個從學校退學去搞音樂(吃土)的兒子。
“一點點。”
赤鬆晴子想起母親提到他的時候有些惋惜的語氣,笑著承認了。她似乎在瞞著家人做不被允許的事這件事當中,滋生出那麽一點奇怪的惡趣味。
接著繼續往下說,“前陣子,母親交代我,為了一些事到她那位朋友成城的家裏去拜訪,剛好遇到他回家拿東西,稍微聊了幾句。”
“我問他都在做什麽音樂,他就送了我一張自製專輯。我聽過以後,覺得他的音樂做的很棒。他現在還是自由身,我想或許可以邀請他到公司來,就擅作主張,和他說自己現在也在做音樂,又問他,要不要也到公司來。”
“我報上岩橋桑的名字,聽說是您獨立以後開的製作公司,他也挺感興趣的。說是願意跟岩橋桑見麵聊一聊。”赤鬆晴子說。
岩橋慎一在地下音樂圈的名氣可見一斑,不僅如此,還是很正麵的名氣。
“當然,突然這麽跟您說,就讓您決定要不要見他也不合適。”赤鬆晴子想的還算周到,從包裏拿出一盤磁帶,遞過去,“這是他的原創曲,請您聽聽看。”
岩橋慎一接過來。
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的中村正人也對這個大學退學去做音樂的小子挺感興趣的,這源自於同類的惺惺相惜,這位老大哥是正兒八經考進過青山學院大學的人,結果中途覺得學的專業沒意思,幹脆退了學出來當音樂人。
這個說退就退的魄力,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厲害。不是退學這件事厲害,而是在心裏對音樂的自信超越了一切的這種心態厲害。
摁下播放鍵以後,岩橋慎一聽到的是個有些纖細柔美的男聲,聽到這樣一個聲音,讓他感到有些意外。
他繼續聽下去,越聽越覺得驚喜,這人的曲子寫得很不錯,曲風也頗為成熟。連續聽了幾首,相當具有個人的風格和特色。
要是能招到這麽一個作曲家,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很不錯。”岩橋慎一說,“要是能見麵並且說服他,我反而覺得榮幸之至。”
“光是聽到您這麽評價他,他大概就會很高興了。”
“那麽,赤鬆桑,請你幫忙介紹我們見麵如何?……對了,還沒有請教他的名字。”
赤鬆晴子告訴他,“是叫做栗林誠一郎。”
栗林誠一郎。
栗林誠一郎的年齡實際上比岩橋慎一還要大一歲,但是見麵的時候,出現在他麵前的,是個中等個頭,留著長發,長相像他的歌聲那樣纖細,稍微有點女孩子相的青年。
單就這麽看上去,好像年紀更大一些的人是岩橋慎一。
赤鬆晴子和他一起來了錄音室。
打完招呼,岩橋慎一請栗林誠一郎去錄音室附近的咖啡館坐坐,“這兒沒什麽能招待你的。”
不過,比起隔壁的咖啡,栗林誠一郎顯然對錄音室裏的一切更感興趣,“岩橋桑,您現在正在製作音樂?”
女子搖滾音樂節過後,岩橋慎一揚名地下音樂圈,那時栗林誠一郎正值音樂專科學校畢業在即,聽說了岩橋慎一的名字,印象深刻。
畢業以後,栗林誠一郎一直在地下音樂圈活動,期間,也有向他表示出興趣的公司,不過,栗林誠一郎要麽不滿意公司的方針,要麽不滿他們傲慢的態度。
最近,有家叫being的小製作公司對他拋來了橄欖枝,代表的態度很不錯,表示會尊重他的選擇,不會勉強他做不願意做的事。
栗林誠一郎收下了名片,說要考慮一下。
從大學退學以後他就從成城的本家搬出來在外麵租房子,這天回家去取東西,不想遇到了少年時代認識的赤鬆晴子。
赤鬆晴子聽說他正在做音樂,問了幾句。個性溫和的栗林誠一郎,直接送了一盤自己製作的磁帶給她。
沒想到在那之後,赤鬆晴子又聯係他,還說自己現在也在做音樂。
少年時代記憶裏那個體弱多病,話也不多的小女孩,說她現在在地下樂隊當主唱,還兼職了音樂製作公司的工作。
栗林誠一郎叫她這個脫了軌的人生軌跡給嚇了一跳,可轉而想到,小時候怯弱的自己,還不是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大反抗,從大學退學決定去做音樂。
音樂真有這樣的魅力?
想到自己的決定,栗林誠一郎覺得的確如此。
但是,在意外赤鬆晴子現在的兼職之餘,更令栗林誠一郎關注的,是她兼職的製作公司,是那個岩橋慎一開的製作公司。
那個雖然沒見過麵,但是卻讓他從心裏感到尊敬的人。
栗林誠一郎答應赤鬆晴子,和岩橋慎一當麵談一談。見麵的地點是代代木的錄音室。
栗林誠一郎對錄音室感興趣,既然如此,也就省去了咖啡館那一步。不過,還是比招待渡邊萬由美的時候稍微隆重點兒,沒去泡速溶咖啡,而是到大廳的自動售貨機那裏買了罐裝咖啡。
喝著罐裝咖啡,聊著音樂。
栗林誠一郎好奇岩橋慎一成立製作公司的理由,又對他今後的製作方針感興趣,這些岩橋慎一都一一作答了。
之後又換岩橋慎一來提問栗林誠一郎,先是稱讚了從赤鬆晴子那裏聽來的那盤磁帶裏的音樂,又指出了他音樂當中富有趣味和顯得不足的地方。
栗林誠一郎一直對自己的音樂很有自信,對岩橋慎一指出的不足,心裏先是有些不服氣,可是聽他一說,不禁悄悄冒汗,繼而覺得,這位岩橋桑的耳朵敏銳的嚇人。
岩橋慎一或許不是個好廚子,但大概是個好的美食家,他對音樂非常敏那個感,一首完整編好的歌,他聽一遍,憑借第一耳朵的聽感,就能指出其中的妙處和不足之處。
栗林誠一郎心裏的天平,不知不覺中向岩橋慎一那邊倒去。
“請讓我考慮一下。”他到底還記得抽屜裏那張being的名片。
而且,相比being,岩橋慎一的genzo不足之處顯而易見,現在跟著岩橋慎一,他什麽都沒有,但是加入being的話,就能立刻開始自己的職業音樂人生涯。
自己的音樂能被更多人聽到,這件事誘惑著栗林誠一郎。但是,他又想到岩橋慎一指出來的他音樂當中的不足,那些讓他自己也承認的不足之處。
栗林誠一郎思前想後,決定到岩橋慎一身邊去。帶著這些不足,在路上一邊走一邊補平。
這固然是出於對岩橋慎一的信任。但除此之外,栗林誠一郎心裏想到,現在似乎有點像是決定從大學退學去上音樂專科學校的時候。
放棄一條人人看來正確的路,去走一條不確定的路。
現在他是零,加入being,是從零到百,加入genzo是從零到十。
但是,栗林誠一郎不認為看來正確的路就一定正確,因為誰也不知道一條路通向何方。
決定簽約以後,栗林誠一郎聯係being的代表,表示自己不會加入being。
對方意外極了,當時雙方相談甚歡,本以為這個新人的加入順理成章,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栗林君是有什麽別的想法嗎?”
“不,貴公司非常優秀。隻是,我心中另有選擇。”
“冒昧請問,您要加入的是哪家公司?”
“genzo。”栗林誠一郎回道。
“辛苦了。”岩橋慎一說。
錄音室裏家具簡陋,連條像樣的沙發都沒有。
中村正人拿了把椅子過來,赤鬆晴子道過謝,在方形桌子的一邊坐下。三個人各占據著桌子的一邊,這配置,要是美和醬今天沒去參加同鄉會,來一桌麻雀不成問題。
桌上還散放著曲譜,赤鬆晴子向他確認:“我能看一看嗎?”
“請吧。”岩橋慎一說。
赤鬆晴子拿起離自己最近的那一張,默讀曲譜,問:“是在整理吉田桑的曲子?”她大概知道這支樂隊的製作流程。
“美和醬的詞,正人桑的曲子。”岩橋慎一說,“感覺上如何?”
赤鬆晴子讀完手裏的那張,又拿起另外一張,“《big mouthの逆襲》?”她忍俊不禁,“好有趣的主題。”
“是隻有我們的美和醬才想得出來的歌詞啊。”岩橋慎一說。
赤鬆晴子說:“您一副很為吉田桑感到驕傲的語氣。”
“畢竟是她的‘監護人’嘛。”岩橋慎一趁美和醬不在,使勁兒賺便宜。
來了個懂音樂的“第三方”,中村正人迫不及待想聽聽看外人的意見,把製作好的小樣拿給赤鬆晴子,“赤鬆桑聽聽看實際的效果吧。”
……
“洋樂的風味很足。”赤鬆晴子聽完了小樣以後,發表出如此感想。
吉田美和也好,中村正人也好,都受到西方音樂很深的影響,寫出的曲子裏有非常濃厚的西洋風味,有別於傳統的日式歌謠。
赤鬆晴子一耳朵能聽出重點,也是挺厲害的了。
“既要保證跟美和醬的風格搭調,還要保持我自己的風格,費了好大的勁兒。”中村正人解釋道。
“費了好大的勁兒,這點確實。”接話的人是岩橋慎一。
作為最早經手吉田美和詞曲製作的人,他對吉田美和的了解可以說是最深的,中村正人這次製作的幾首曲子,岩橋慎一想象由吉田美和來唱的效果,沒什麽違和感。
量身定做,還能做到很合身,可見是下了大功夫。
突然到訪的赤鬆晴子,被兩個人纏住,問了一通聽後感想。話題告一段落,赤鬆晴子頓了頓,又提到另外一件事,“其實,這次過來,是有位音樂人想要介紹給岩橋桑認識。”
“哦?”岩橋慎一很感興趣。
“是位全能樂手,能彈貝斯和鍵盤,鼓也會一點,作曲方麵,受警察樂隊的影響很深,寫aor(大人抒情搖滾——為了和諧替換成大人)也很有一手。”
“唔,挺詳細的嘛。”岩橋慎一點點頭,“該不會是你在地下音樂圈挖到的寶吧?”
“要是挖寶,一時半會兒哪能挖的那麽詳細。”赤鬆晴子一笑。
相比剛來到岩橋慎一身邊的時候,赤鬆晴子的個性變得更加隨和了一些。這大概要歸功於遇襲事件以後,她努力學習當觀眾的磨煉。
當觀眾這件事不僅讓她學會了如何欣賞演出,還從演出當中,了解到如何感受他人的心情,使得她更加富有人情味了一些。
久病的人,人情會被疾病消磨的淡薄。
觀看演出不能治愈這種副作用,但是對赤鬆晴子來說,她似乎從理解他人,感受共鳴這件事上麵,發現了全新的感覺。
“那倒也是。”
“其實是我母親朋友的兒子。雖然是東京都出身,不過曾經因為父親工作調職,全家搬到了神戶,那段時間和我家走動的很頻繁。”
“您也聽哥哥說起過,我小時候身體不好,幾乎不去學校,也很少接觸同齡人。母親擔心我沒有同齡的朋友,還特意介紹他給我認識。”
“他那時一直是跟母親一起到我家去做客,大概三年後,他父親又被外派到腐國,全家又跟著一起搬家,後來沒再見過他。”
“京都櫻花開放的時候,我專程回家去賞櫻。”
京都人對家鄉有種特殊的情結,雖然到了櫻花開放的時節,在哪兒都看得到櫻花,但是赤鬆家身為京都的大戶,至今保留著一種奇妙的想法,那就是櫻花如果不能賞京都的,那就不算是完整度過了賞櫻期。
今年也一樣,雖然身在東京,京都櫻花開放時,赤鬆晴子挑了個周六專程回去賞櫻,然後聽母親提起,那個朋友的兒子大學讀到一半中途退學,決定要以音樂為生,改去念了音樂專科學校,今年剛剛畢業,無處可去,隻得混跡地下音樂圈。
“你聽到的時候,心裏在偷笑吧?”岩橋慎一調侃她。
赤鬆晴子在地下樂隊當主唱,還來他的製作公司兼職,有空就在地下音樂圈看演出,跟京都老家人心裏對她的印象和期待南轅北轍,要是被知道了,帶給家裏的衝擊,隻怕不亞於母親朋友那個從學校退學去搞音樂(吃土)的兒子。
“一點點。”
赤鬆晴子想起母親提到他的時候有些惋惜的語氣,笑著承認了。她似乎在瞞著家人做不被允許的事這件事當中,滋生出那麽一點奇怪的惡趣味。
接著繼續往下說,“前陣子,母親交代我,為了一些事到她那位朋友成城的家裏去拜訪,剛好遇到他回家拿東西,稍微聊了幾句。”
“我問他都在做什麽音樂,他就送了我一張自製專輯。我聽過以後,覺得他的音樂做的很棒。他現在還是自由身,我想或許可以邀請他到公司來,就擅作主張,和他說自己現在也在做音樂,又問他,要不要也到公司來。”
“我報上岩橋桑的名字,聽說是您獨立以後開的製作公司,他也挺感興趣的。說是願意跟岩橋桑見麵聊一聊。”赤鬆晴子說。
岩橋慎一在地下音樂圈的名氣可見一斑,不僅如此,還是很正麵的名氣。
“當然,突然這麽跟您說,就讓您決定要不要見他也不合適。”赤鬆晴子想的還算周到,從包裏拿出一盤磁帶,遞過去,“這是他的原創曲,請您聽聽看。”
岩橋慎一接過來。
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的中村正人也對這個大學退學去做音樂的小子挺感興趣的,這源自於同類的惺惺相惜,這位老大哥是正兒八經考進過青山學院大學的人,結果中途覺得學的專業沒意思,幹脆退了學出來當音樂人。
這個說退就退的魄力,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厲害。不是退學這件事厲害,而是在心裏對音樂的自信超越了一切的這種心態厲害。
摁下播放鍵以後,岩橋慎一聽到的是個有些纖細柔美的男聲,聽到這樣一個聲音,讓他感到有些意外。
他繼續聽下去,越聽越覺得驚喜,這人的曲子寫得很不錯,曲風也頗為成熟。連續聽了幾首,相當具有個人的風格和特色。
要是能招到這麽一個作曲家,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
“很不錯。”岩橋慎一說,“要是能見麵並且說服他,我反而覺得榮幸之至。”
“光是聽到您這麽評價他,他大概就會很高興了。”
“那麽,赤鬆桑,請你幫忙介紹我們見麵如何?……對了,還沒有請教他的名字。”
赤鬆晴子告訴他,“是叫做栗林誠一郎。”
栗林誠一郎。
栗林誠一郎的年齡實際上比岩橋慎一還要大一歲,但是見麵的時候,出現在他麵前的,是個中等個頭,留著長發,長相像他的歌聲那樣纖細,稍微有點女孩子相的青年。
單就這麽看上去,好像年紀更大一些的人是岩橋慎一。
赤鬆晴子和他一起來了錄音室。
打完招呼,岩橋慎一請栗林誠一郎去錄音室附近的咖啡館坐坐,“這兒沒什麽能招待你的。”
不過,比起隔壁的咖啡,栗林誠一郎顯然對錄音室裏的一切更感興趣,“岩橋桑,您現在正在製作音樂?”
女子搖滾音樂節過後,岩橋慎一揚名地下音樂圈,那時栗林誠一郎正值音樂專科學校畢業在即,聽說了岩橋慎一的名字,印象深刻。
畢業以後,栗林誠一郎一直在地下音樂圈活動,期間,也有向他表示出興趣的公司,不過,栗林誠一郎要麽不滿意公司的方針,要麽不滿他們傲慢的態度。
最近,有家叫being的小製作公司對他拋來了橄欖枝,代表的態度很不錯,表示會尊重他的選擇,不會勉強他做不願意做的事。
栗林誠一郎收下了名片,說要考慮一下。
從大學退學以後他就從成城的本家搬出來在外麵租房子,這天回家去取東西,不想遇到了少年時代認識的赤鬆晴子。
赤鬆晴子聽說他正在做音樂,問了幾句。個性溫和的栗林誠一郎,直接送了一盤自己製作的磁帶給她。
沒想到在那之後,赤鬆晴子又聯係他,還說自己現在也在做音樂。
少年時代記憶裏那個體弱多病,話也不多的小女孩,說她現在在地下樂隊當主唱,還兼職了音樂製作公司的工作。
栗林誠一郎叫她這個脫了軌的人生軌跡給嚇了一跳,可轉而想到,小時候怯弱的自己,還不是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大反抗,從大學退學決定去做音樂。
音樂真有這樣的魅力?
想到自己的決定,栗林誠一郎覺得的確如此。
但是,在意外赤鬆晴子現在的兼職之餘,更令栗林誠一郎關注的,是她兼職的製作公司,是那個岩橋慎一開的製作公司。
那個雖然沒見過麵,但是卻讓他從心裏感到尊敬的人。
栗林誠一郎答應赤鬆晴子,和岩橋慎一當麵談一談。見麵的地點是代代木的錄音室。
栗林誠一郎對錄音室感興趣,既然如此,也就省去了咖啡館那一步。不過,還是比招待渡邊萬由美的時候稍微隆重點兒,沒去泡速溶咖啡,而是到大廳的自動售貨機那裏買了罐裝咖啡。
喝著罐裝咖啡,聊著音樂。
栗林誠一郎好奇岩橋慎一成立製作公司的理由,又對他今後的製作方針感興趣,這些岩橋慎一都一一作答了。
之後又換岩橋慎一來提問栗林誠一郎,先是稱讚了從赤鬆晴子那裏聽來的那盤磁帶裏的音樂,又指出了他音樂當中富有趣味和顯得不足的地方。
栗林誠一郎一直對自己的音樂很有自信,對岩橋慎一指出的不足,心裏先是有些不服氣,可是聽他一說,不禁悄悄冒汗,繼而覺得,這位岩橋桑的耳朵敏銳的嚇人。
岩橋慎一或許不是個好廚子,但大概是個好的美食家,他對音樂非常敏那個感,一首完整編好的歌,他聽一遍,憑借第一耳朵的聽感,就能指出其中的妙處和不足之處。
栗林誠一郎心裏的天平,不知不覺中向岩橋慎一那邊倒去。
“請讓我考慮一下。”他到底還記得抽屜裏那張being的名片。
而且,相比being,岩橋慎一的genzo不足之處顯而易見,現在跟著岩橋慎一,他什麽都沒有,但是加入being的話,就能立刻開始自己的職業音樂人生涯。
自己的音樂能被更多人聽到,這件事誘惑著栗林誠一郎。但是,他又想到岩橋慎一指出來的他音樂當中的不足,那些讓他自己也承認的不足之處。
栗林誠一郎思前想後,決定到岩橋慎一身邊去。帶著這些不足,在路上一邊走一邊補平。
這固然是出於對岩橋慎一的信任。但除此之外,栗林誠一郎心裏想到,現在似乎有點像是決定從大學退學去上音樂專科學校的時候。
放棄一條人人看來正確的路,去走一條不確定的路。
現在他是零,加入being,是從零到百,加入genzo是從零到十。
但是,栗林誠一郎不認為看來正確的路就一定正確,因為誰也不知道一條路通向何方。
決定簽約以後,栗林誠一郎聯係being的代表,表示自己不會加入being。
對方意外極了,當時雙方相談甚歡,本以為這個新人的加入順理成章,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栗林君是有什麽別的想法嗎?”
“不,貴公司非常優秀。隻是,我心中另有選擇。”
“冒昧請問,您要加入的是哪家公司?”
“genzo。”栗林誠一郎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