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裏是守不住了吧?”
在一片寂靜之中,梅森低聲說道:“不如……”
梅森沒有接著說下去,但他想說的話大家都聽得出來。[.超多好看小說]
楊總兵旁邊一名軍官抱拳,神色平靜地說道:“總兵,如果我們向全州陳將軍求援……”
“陳愚衷麾下也不過五千人,他不可能會派人過來,”楊總兵看著堪輿,冷靜說出自己的判斷:“而他為人機警,絕不會在異國之城打必敗之仗,可能現在已經全軍收拾完畢,準備撤離了。”
“那麽我們也不必為朝鮮死守南原!”馬上有軍官接下話頭,“總兵,為了保存實力,我們何須為了朝鮮君臣死守全羅道?不如效仿陳將軍,全軍撤退吧!”
麵對這樣的建議,楊元沒有憤怒,沒有斥責,隻是擺擺手,冷靜解釋道:“現在負責統籌朝鮮之戰的,已經不是仰城公,而是麻貴麻都督。”
“麻貴此人,為了迅速掌握大軍之權,對棄城而逃之將必定斬首示眾,以儆效尤,我敢斷言,陳愚衷若真全軍撤退,必然逃不了這樣一個結局。”
楊元冷聲說道:“我追隨仰城公,曆戰數十年,平壤、碧蹄數次大敗倭人,如果就此棄城而逃,天下如何視我?朝廷如何視我?我一人之死,一人之清譽倒罷了,但我們是仰城公帶出來的兵,不可以像喪家之犬一般逃跑!”
楊元抬起頭,掃視各軍官一眼:“我已經派斥候通知麻都督,也派人請求援軍,除非城不可守,否則我絕不棄城而逃!”
見楊總兵如此言語,眾軍官也不再言語,聽候楊元的指揮。
“報!”
一名斥候跑入軍帳,大聲匯報:“倭人大軍,離南原城距離不足二十裏!”
“二十裏……那就是正午時分,他們也該到達了。”楊元喃喃道,緊接著神色肅然,大聲命令道:
“鹿遊原!”
“末將在!”
“我命你率麾下五百精兵,攜陳克、羅武所部,前去守護東門!”
“末將聽令!”
鹿遊原領命而去,聽到命令的陳克、羅武緊隨其後,大步離開軍帳。[.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毛承先!”
“末將在!”
“我命你率麾下四百精兵,攜關長生所部,前去守禦南門!”
“末將聽令!”
毛承先和關長生也離開軍帳。
楊元吩咐道:“胡千海,你率所部一百精兵,前去通知李福勇統率朝鮮軍,你等一同守禦北門!”
胡千海領命而去。
剩下來的三名百總,無一不同時看著堪輿。
倭人大軍自西而來,目的是為了迅速占領全羅道,以便與明朝大軍作戰,所以攻勢最猛的地方,自然是大軍正對的西門。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命令,誰都知道南原守不住,然而大家尚有突圍的機會,但是守西門的將領極有可能是第一個被突破的城門,那時候守將斷無生離的機會。
三人幾乎同時深吸一口氣。
然而,楊元對剩下三名百總說道:“梅森、原錦程、範雪鬆,你三人率所部士兵,與我一同守禦西門!”
“末將聽令!”
離開軍帳,梅森、原錦程、範雪鬆均是對視一眼,苦笑一聲。
“既然楊總兵執意如此,那我等也無須害怕,”範雪鬆故作輕鬆說道:“我們既然能打退倭人一次,那麽這一次自然也一樣。”
“三千對五萬,一個殺十五個就夠了。”
原錦程和梅森皆是笑了出來。
範雪鬆說道:“大家回去喊醒所部士兵,準備前往防區吧。”
梅森回去自己的帳篷,發現親兵梅茂兵還守在外麵。梅茂兵看見梅森點點頭,問道:“百總,有什麽事麽?聽說上個月朝鮮水軍在倭人水軍的攻擊下全軍覆沒,楊總兵忽然深夜喊你們一起議事,是不是……”
梅森沒想到這個親兵腦袋居然這麽靈光,於是吩咐道:“你喊醒其他士兵,天亮之後在校場集結,我們要跟隨楊總兵,前去西門防守。”
梅茂兵大驚:“倭人來了?”
“是啊,”梅森說道:“大概有五萬人。”
“五,五萬人!?”梅茂兵的下巴快掉下來了,“整個南原城也隻有三千守軍,會有援軍支援我們麽?”
梅森走入營帳,拍了拍梅茂兵的肩膀,說道:“放心吧,最壞的結局――”
“也不過是一個打十五個罷了。”
……
倭人來了。
正確來說,當明軍吃完午飯,他們就到了。
千人如山,萬人如海。
穿著鎧甲,佩刀戴槍的倭人大軍陳列在城下時,那種震撼感和威懾力,對明軍來說是無比強烈。
倭人也沒打算馬上攻城――他們需要時間打造攻城器械。他們一天之內就圍住了城池,並且射出箭書勸降。
楊元沒有回信,甚至連信都沒打開,直接燒了。
第二日,倭人派來一個明人,向城裏人通知,全州陳愚衷已經撤退了。
楊元直接拉弓射死了他。
第三日,剛在城牆下睡著的梅森忽然感覺心髒有力跳動起來,一睜開眼睛發現天已經亮了。
他走上城牆,看見楊總兵正站在上麵,眺望倭人大軍的軍陣。楊總兵身邊,範雪鬆,原錦程也站立在兩邊,正在說話。
看見梅森上來,他們看了梅森一眼,原錦程說道:“梅百總,你來得正好,我們正在討論,我輩武人究竟是榮歸故裏好,還是戰死沙場好。”
梅森笑道:“自然是馬革裹屍,封狼居胥為佳。”
範雪鬆搖搖頭:“梅百總果然是年輕氣盛,但我輩武人一生征戰沙場,還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如果來不及享受就死去,豈不是太虧了?”
梅森哈哈一笑,也不爭論,轉過頭看向楊元:“不知道楊總兵有何看法?”
楊總兵看著城外倭人,平靜說道:“其實,我一直都明白,你們在抱怨。”
“抱怨為什麽要前來異國。”
“抱怨為什麽要為了異國君臣而戰。”
“抱怨為什麽……要客死他鄉。”
聽見楊總兵的聲音,許多城牆上的士兵都聳起耳朵,認真聆聽楊元的話語。
一時間,除了晨風的呼呼聲,就隻剩下楊元那沙啞的聲音在城牆上回蕩。
“也沒什麽理由,不是為了揚大明國威,也不是為了讓倭人知道大明的厲害,我的目的很簡單:聽軍令罷了。”
楊元看著三名百總,說道:“既然麻貴讓我守住南原城,除非破城,否則我絕不會離開南原。”
梅森終於理解這任務的完成條件了。
城破之後,保護楊元離開。
楊元繼續說道:“你們也許覺得這是愚忠,但對我而言,這個理由足夠了。一個王朝之所以能維持百年,除了需要聰明人,也需要像我這樣的蠢人。”
他忽然嘿嘿一笑:“遇上我這麽蠢的將領,算你們倒黴。”
三名百總搖搖頭,齊聲說道:“末將絕無此意!”
“好了,”楊元忽然提氣於胸,大聲問道:“眾將士,告訴我,你們怕死嗎?”
“不怕――”
城牆上,排山倒海之音響徹晨曦破曉的異國天空。
“很好,”楊元很滿意,抽出腰刀,高舉過頂,“我問完了,現在將你們的答案”
“去告訴敵人吧!”
萬曆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早晨,倭人大軍強攻南原城!
在一片寂靜之中,梅森低聲說道:“不如……”
梅森沒有接著說下去,但他想說的話大家都聽得出來。[.超多好看小說]
楊總兵旁邊一名軍官抱拳,神色平靜地說道:“總兵,如果我們向全州陳將軍求援……”
“陳愚衷麾下也不過五千人,他不可能會派人過來,”楊總兵看著堪輿,冷靜說出自己的判斷:“而他為人機警,絕不會在異國之城打必敗之仗,可能現在已經全軍收拾完畢,準備撤離了。”
“那麽我們也不必為朝鮮死守南原!”馬上有軍官接下話頭,“總兵,為了保存實力,我們何須為了朝鮮君臣死守全羅道?不如效仿陳將軍,全軍撤退吧!”
麵對這樣的建議,楊元沒有憤怒,沒有斥責,隻是擺擺手,冷靜解釋道:“現在負責統籌朝鮮之戰的,已經不是仰城公,而是麻貴麻都督。”
“麻貴此人,為了迅速掌握大軍之權,對棄城而逃之將必定斬首示眾,以儆效尤,我敢斷言,陳愚衷若真全軍撤退,必然逃不了這樣一個結局。”
楊元冷聲說道:“我追隨仰城公,曆戰數十年,平壤、碧蹄數次大敗倭人,如果就此棄城而逃,天下如何視我?朝廷如何視我?我一人之死,一人之清譽倒罷了,但我們是仰城公帶出來的兵,不可以像喪家之犬一般逃跑!”
楊元抬起頭,掃視各軍官一眼:“我已經派斥候通知麻都督,也派人請求援軍,除非城不可守,否則我絕不棄城而逃!”
見楊總兵如此言語,眾軍官也不再言語,聽候楊元的指揮。
“報!”
一名斥候跑入軍帳,大聲匯報:“倭人大軍,離南原城距離不足二十裏!”
“二十裏……那就是正午時分,他們也該到達了。”楊元喃喃道,緊接著神色肅然,大聲命令道:
“鹿遊原!”
“末將在!”
“我命你率麾下五百精兵,攜陳克、羅武所部,前去守護東門!”
“末將聽令!”
鹿遊原領命而去,聽到命令的陳克、羅武緊隨其後,大步離開軍帳。[.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毛承先!”
“末將在!”
“我命你率麾下四百精兵,攜關長生所部,前去守禦南門!”
“末將聽令!”
毛承先和關長生也離開軍帳。
楊元吩咐道:“胡千海,你率所部一百精兵,前去通知李福勇統率朝鮮軍,你等一同守禦北門!”
胡千海領命而去。
剩下來的三名百總,無一不同時看著堪輿。
倭人大軍自西而來,目的是為了迅速占領全羅道,以便與明朝大軍作戰,所以攻勢最猛的地方,自然是大軍正對的西門。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命令,誰都知道南原守不住,然而大家尚有突圍的機會,但是守西門的將領極有可能是第一個被突破的城門,那時候守將斷無生離的機會。
三人幾乎同時深吸一口氣。
然而,楊元對剩下三名百總說道:“梅森、原錦程、範雪鬆,你三人率所部士兵,與我一同守禦西門!”
“末將聽令!”
離開軍帳,梅森、原錦程、範雪鬆均是對視一眼,苦笑一聲。
“既然楊總兵執意如此,那我等也無須害怕,”範雪鬆故作輕鬆說道:“我們既然能打退倭人一次,那麽這一次自然也一樣。”
“三千對五萬,一個殺十五個就夠了。”
原錦程和梅森皆是笑了出來。
範雪鬆說道:“大家回去喊醒所部士兵,準備前往防區吧。”
梅森回去自己的帳篷,發現親兵梅茂兵還守在外麵。梅茂兵看見梅森點點頭,問道:“百總,有什麽事麽?聽說上個月朝鮮水軍在倭人水軍的攻擊下全軍覆沒,楊總兵忽然深夜喊你們一起議事,是不是……”
梅森沒想到這個親兵腦袋居然這麽靈光,於是吩咐道:“你喊醒其他士兵,天亮之後在校場集結,我們要跟隨楊總兵,前去西門防守。”
梅茂兵大驚:“倭人來了?”
“是啊,”梅森說道:“大概有五萬人。”
“五,五萬人!?”梅茂兵的下巴快掉下來了,“整個南原城也隻有三千守軍,會有援軍支援我們麽?”
梅森走入營帳,拍了拍梅茂兵的肩膀,說道:“放心吧,最壞的結局――”
“也不過是一個打十五個罷了。”
……
倭人來了。
正確來說,當明軍吃完午飯,他們就到了。
千人如山,萬人如海。
穿著鎧甲,佩刀戴槍的倭人大軍陳列在城下時,那種震撼感和威懾力,對明軍來說是無比強烈。
倭人也沒打算馬上攻城――他們需要時間打造攻城器械。他們一天之內就圍住了城池,並且射出箭書勸降。
楊元沒有回信,甚至連信都沒打開,直接燒了。
第二日,倭人派來一個明人,向城裏人通知,全州陳愚衷已經撤退了。
楊元直接拉弓射死了他。
第三日,剛在城牆下睡著的梅森忽然感覺心髒有力跳動起來,一睜開眼睛發現天已經亮了。
他走上城牆,看見楊總兵正站在上麵,眺望倭人大軍的軍陣。楊總兵身邊,範雪鬆,原錦程也站立在兩邊,正在說話。
看見梅森上來,他們看了梅森一眼,原錦程說道:“梅百總,你來得正好,我們正在討論,我輩武人究竟是榮歸故裏好,還是戰死沙場好。”
梅森笑道:“自然是馬革裹屍,封狼居胥為佳。”
範雪鬆搖搖頭:“梅百總果然是年輕氣盛,但我輩武人一生征戰沙場,還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如果來不及享受就死去,豈不是太虧了?”
梅森哈哈一笑,也不爭論,轉過頭看向楊元:“不知道楊總兵有何看法?”
楊總兵看著城外倭人,平靜說道:“其實,我一直都明白,你們在抱怨。”
“抱怨為什麽要前來異國。”
“抱怨為什麽要為了異國君臣而戰。”
“抱怨為什麽……要客死他鄉。”
聽見楊總兵的聲音,許多城牆上的士兵都聳起耳朵,認真聆聽楊元的話語。
一時間,除了晨風的呼呼聲,就隻剩下楊元那沙啞的聲音在城牆上回蕩。
“也沒什麽理由,不是為了揚大明國威,也不是為了讓倭人知道大明的厲害,我的目的很簡單:聽軍令罷了。”
楊元看著三名百總,說道:“既然麻貴讓我守住南原城,除非破城,否則我絕不會離開南原。”
梅森終於理解這任務的完成條件了。
城破之後,保護楊元離開。
楊元繼續說道:“你們也許覺得這是愚忠,但對我而言,這個理由足夠了。一個王朝之所以能維持百年,除了需要聰明人,也需要像我這樣的蠢人。”
他忽然嘿嘿一笑:“遇上我這麽蠢的將領,算你們倒黴。”
三名百總搖搖頭,齊聲說道:“末將絕無此意!”
“好了,”楊元忽然提氣於胸,大聲問道:“眾將士,告訴我,你們怕死嗎?”
“不怕――”
城牆上,排山倒海之音響徹晨曦破曉的異國天空。
“很好,”楊元很滿意,抽出腰刀,高舉過頂,“我問完了,現在將你們的答案”
“去告訴敵人吧!”
萬曆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早晨,倭人大軍強攻南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