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錚並未直接回答荀攸的提問,而是反問了一句:“公達以為,大將軍不該死嗎?”


    何進為了威逼何太後就範,引邊軍入洛,還四處縱火焚燒民居,所作所為,都已表明他絕非什麽好官。


    讓一個既蠢又壞之人身居高位,對百姓而言, 可謂是一場災難。


    所以擊殺何進,梁錚毫無心理輔導。


    荀攸智慧通達,自然理解了梁錚的意思,同時表情凝重:“漁陽侯,你此舉乃兵行險著, 就不怕董卓篡奪神器, 讓你的圖謀落空嗎?”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哈哈哈~”


    梁錚放聲大笑:“公達,董卓能否功成, 你我心知肚明。”


    涼州乃邊塞之州,董卓背後的董家,雖是西涼豪族,可政治地位卻並不高,因此哪怕董卓手握重兵,雄霸京畿,關東士族仍然不曾將他放在眼裏。


    如今董卓想要憑借廢立皇帝之舉,來達成權傾朝野之目的,那麽意見最大的人絕不是梁錚,而是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等高門大姓。


    因為董卓侵奪的,是他們的利益。


    曆史上,董卓是第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家,然而結果如何?


    由此可見,同樣的計策, 在不同的人手中,達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梁錚一點也不擔心董卓能夠成功, 反而樂見其成,讓這頭來自西涼的胖虎,先和關東士族狗咬狗好了。


    而他可以坐山觀虎鬥,等待一個合適的出手時機。


    僅僅寥寥數語,荀攸卻是已然猜出了梁錚的大致計劃,目光不禁黯然:“看來,局勢已經無法挽回了。”


    梁錚也隨之慨歎:“自何進聽信袁紹建議,引董卓入京開始,一切就已無法挽回。而我們能做的,無非是將損失將至最低。”


    荀攸雙眼凝視著梁錚:“所以你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抽身事外,行此欲擒故縱之計,待董卓倒行逆施,重創京畿之地的士族名門,然後率軍勤王,我說得可對?”


    梁錚目光坦然,並未否認,反而笑著問道:“是又如何?”


    “與我們聯手,一同除去董卓,你的目的一樣能夠達成。”


    荀攸仍舊想要拉攏梁錚,誅殺董卓。


    梁錚卻是搖頭:“公達,你可知昔日商鞅變法,為何能夠壯大秦國國力,奠定了日後一統天下的基業?”


    荀攸文言深思,然後便隻回了四個字:“賞罰公平。”


    梁錚點了點頭:“秦國當時以軍功賜爵,士卒無不聞戰而喜,確實當得起賞罰公平四字。然則秦國之勝,真正的原因,在於生產關係的調整。”


    “生產關係?”


    荀攸還是第一次聽聞這種說法,梁錚的言辭通俗易懂,他很快便理解了其中之意,露出了然的神情。


    而後梁錚才繼續說道:“戰國時代,鐵器得到巨大發展,而大量鐵製農具的出現,壯大了自耕農這個群體的實力。”


    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夏、商、周三朝的奴隸製舊秩序,在春秋戰國時代逐漸崩壞。


    所謂的禮樂崩壞,不過是舊秩序殘黨的垂死掙紮和無病呻吟,本質上其實是舊有的生產關係,已經逐漸跟不上生產力的發展。


    而這其中,一些聰明人已經慢慢察覺到了自身的文明發展觸及到了某種瓶頸,唯有突破,才能煥發生機,實現自我的超越。


    因此到了戰國時代,各國都開始流行起了變法。


    然則很多變法,都未曾觸及根本,不過是對舊有秩序的小修小補,簡單地削弱貴族和加強君權,最終流於形式。


    例如齊國的鄒忌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魏國的李悝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以及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都是這種。


    唯有秦國的商鞅變法,觸及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一根本!


    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前,自耕農這個群體是毫無政治地位可言的,是商鞅通過變法獎勵耕戰,給了他們出人頭地的機會。


    通過參軍和納糧,秦國的自耕農可以獲得爵位,勞動的積極性自然大大增加。


    而相比於總是仗著實力強大偷稅乃至抗稅的貴族階層,自耕農群體就如同後世的中產階級一般,對一個國家而言,是更好的壓榨對象。


    一個國家是否富強,隻要看這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數量多寡就知道了。


    後世的燈塔國的國力是從何時開始衰退的?


    就是從次貸危機爆發之後開始的,為什麽?


    因為次貸危機的本質,其實就是華爾街為首的金融資本家,對燈塔國中產階級的一次總收割,加上產業空心化的政策,燈塔國的中產階級開始急劇減少,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官府的財政收入下降,國力衰退。


    其實在古代也是一樣,王朝末期,地主瘋狂土地兼並,自耕農群體大量失去土地,無法納糧交稅,更無法服役參軍,國家沒了錢糧,又沒了軍隊,自然秩序崩壞,再也無力維持自身的統治。


    後世的資本兼並,導致經濟危機。


    而古代的土地兼並,導致社會危機。


    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驚人的相似。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梁錚才會想要在三國時代的中原,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生產體係。


    通過推動工業化,來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擴大中產階級群體,取代原先的自耕農群體,成為文明的基石。


    而這其中,掌握大量人口與土地,又抗拒改變的所謂名門望族,便成為了梁錚前進道路上最大的阻礙。


    與之相比,董卓之流,根本算不上是什麽太大的麻煩。


    雖然早就知道梁錚意圖變法,可荀攸如今才知道,梁錚心中的布局和圖謀,竟是這般的深遠與宏大。


    梁錚也再次對荀攸發出邀請:“公達,可還記得你我二人的賭約?”


    “難不成,漁陽侯你的變法已然功成?”


    荀攸聞聲不由露出幾分好奇的神色,畢竟梁錚曾經和他說過,要證明他有辦法拯救這個日漸崩壞的世道。


    梁錚自信一笑:“答案,就在河東,公達若是不信,可隨我一同前往,親眼目睹。”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荀攸一拱手,卻是欣然允諾。


    對於河東的變化,他心中不由地心馳神往,想要親眼一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砍翻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尺並收藏砍翻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