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賈誠一行人趕回南鄉邊界的營地時,除了一隊士兵守夜以外,其餘人已經入帳休息。賈誠特意命令幾位將領帶士兵們去好好吃一頓以示酬勞,自己則帶了幾個小兵處理了為數不多的戰利品,之後終於回了營帳,就著稀湯吃完了一碗白飯飽腹。


    不過賈誠並未躺下,而是從衣襟裏拿出一張地圖,借著油燈的光亮仔細研究,用手指來來回回地在上麵比劃著。


    這是賈誠第二次擔任將領帶兵出征。雖然一開始隻是被新帝調配到金陵當個閑差,怎想到倭寇竟敢大舉進犯東南地區,舉國震驚之餘卻是給了賈誠一個機會,一個可以立功提拔回京的機會。


    雖說賈誠與溫介深同是步兵將領,但好在賈誠及冠之年曾與父同下江南,跟隨當時的水軍將領柯肅學習過一二,再加上賈誠如今的部下都是水軍出身,如與倭寇海上作戰應當問題不大。


    至於船隻,此次倒是準備充裕,提前通知了府尹署,在浙江邊海宣錦縣的軍械所裏早就備好了大大小小的船隻。如果此番還不能一舉擊敗倭寇,把他們趕回東瀛,對於賈溫二人來說就實在是無顏麵聖了。


    輕輕歎息一聲,賈誠撐著頭靠在案上假寐,越是臨近戰時,自己越是夜不能寐,總是不由得回憶起往事。


    原以為長兄英年早逝,終於能讓父親與陛下都注意到自己這個次子,可惜事與願違,在靖安侯世子這個位子上尷尬地待了九年有餘,既不能體會到如李會這等紈絝仗著家勢肆意妄為的快活,也不能十分心安碌碌無為地待在京畿,而今重振家族門楣的重任終於落到了他的肩上……


    一夜無眠,賈誠卻麵色如常。他早早地出了營帳,隨意地四處走走,等到將士們起來集合,便於眾人麵前宣布了今日行程。


    賈誠正與眾將士交代事宜,隻見不遠處秦環竟牽著他的騮駒,一人一馬極其和諧地朝這邊走來。


    賈誠緊皺著眉,麵色陰沉下來,如此緊要關頭竟被秦環給分了神。還是劉守備怯怯地提了個問,才把賈誠的思緒叫了回來。賈誠掩飾地咳了幾聲,繼續把要交代的話說完。


    騮駒是匹好馬,勻稱高大,毛色純正,性格卻是爆烈。此時卻十分溫順地跟隨秦環走著,還時不時甩著油光水滑的鬃毛,不一會兒又把腦袋湊到秦環麵前,打個響鼻。


    隻可惜馬的主人馬上趕了過來,並且一上來就言語不善:“你如何牽來我的馬?”


    秦環行了個揖禮,笑道:“大人的馬夫失職,沒看好馬匹,在下隻是剛好碰到了而已。”


    賈誠的眼神更加淩厲,直直地看向秦環道:“騮駒向來認主,你能靠近它已是萬幸……”


    “這麽多年,大人應當心身邊的人才是,良駒是通人性的……”秦環搖頭輕語道。


    賈誠伸手牽過了韁繩,淡淡地看了秦環一眼,轉身就牽著馬走了,隻不過邁出的步子卻是比剛才慢上了許多,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右腿,使勁地揉了揉膝蓋。


    林間突然刮起了風,眼見著朝陽被雲層慢慢遮去,賈誠緩緩地上了馬,忍受著右腿骨縫間的涼意與痛楚,帶著部隊前去與溫軍會和。


    宣錦縣是賈誠一行人的目的地,前朝對於海防這一塊多有建設,宣錦縣正是其中之一。


    近海之地,本應平坦,但宣錦縣外卻被一座低矮的山峰包圍,出行極其不便。


    前朝重視海防,將宣錦縣對外的通道完全拓開,又在此處建了一座水軍軍械庫,因為外圍的地勢,這成了一個絕佳的戰地。直到前朝滅亡,先帝登基後也沒有遺忘此處,新的船隻與火藥都保存在此,著實方便了溫賈二人的會和與作戰。更何況倭寇行蹤詭異,宣錦縣位於海沿中段,向南向北都便於調派兵力。


    賈誠率領著部下剛趕至宣錦縣,還沒來得及去通報一聲,便見對麵一個副將模樣的人領著幾個小兵快步向他們走來,聲稱溫總兵已經等候賈大人多時了。


    賈誠動了動唇卻並未言語,對著那副將點頭示意,直接翻身下馬,身後的幾位將領見狀,也都趕緊跟上都指揮使的腳步。


    那副將帶著賈誠等人很快便來到了軍械所的倉庫門口,賈誠琢磨著剛想問個究竟,那副將看出了賈誠心中的疑惑,主動說道:“總兵大人到宣錦縣的第一件事便是查驗武器,交代屬下把指揮使大人帶到此處即可。”說完,在門外大聲通報了一句,馬上便有一個洪亮的男聲回道:“都進來吧。”


    那副將剛把門推開,撲麵而來就是一股難聞的黴味,一個身著正紅色圓袍的中年武將正手持一杆火銃,仔細地摩挲著銅質銃管上的印記,隨即歎息了一聲,把火銃放在案上,轉身對賈誠笑道:“賈世子別來無恙?”


    “溫總兵一切安好?”


    溫介深搖了搖頭,蹙著眉繞著幾案走了幾步,突然指著門外喊了句,“快把地圖準備好,”又轉頭看了賈誠一眼,“你隨我來。”


    賈誠愣了愣,不過很快便反應過來,緊趨幾步跟在溫介深身後來到了正堂。


    倉庫離正堂還有一段路程,溫介深一路風風火火,進了正堂拿起主座案上的茶便喝了一大口,喝得太急,被嗆得咳了好幾聲。他把茶盞重重地擱在案上,接過侍衛遞來的一卷地圖,拉開了卷軸,指著南鄉的位置對賈誠道:“我經過南鄉時,就碰到了流竄的倭寇,而附近地區的官兵仍舊是消極應對,此外,我今日在軍械所的倉庫裏看到的手銃和碗口銃竟還是先帝景瑞五年時製造的,東南的軍隊到底差到了什麽程度?”


    賈誠身邊還站了幾個從京畿來的將領,聽到溫總兵的質問,皆是一副難堪的神色,幾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馬上又低下頭。


    賈誠倒是麵無表情,自言自語般開口說道:“我帶兵過來的時候,在南鄉附近也遇到了一小撮倭寇,還喬裝打扮成百姓混在人群中。”


    溫介深從主位上緩緩走下,雖然他的身量不算突出,甚至在將士中顯得有些矮小,但是麵部深沉的輪廓和暗紅的膚色,卻令他平添一股剛毅勇猛之氣。


    “我大周建朝才幾年,東南的軍備就已經如此落後,這些隻知吃喝的將領要他何用?一群倭寇便可大舉進犯,聽上去簡直如同笑話一般!”溫介深一腳踢翻了擺在一旁的器皿,怒道:“爾曹何能?”


    京畿來的將領們站在那兒紋絲不動,安靜地等著溫介深把心底的怒氣發泄完。溫介深一貫的作風眾人皆知,剛入朝便把能得罪的官員全部得罪了個遍,若不是得新帝器重,絕對不可能坐到今天這個位子。


    賈誠心中對溫介深的厭惡又多了幾分,不過此刻也隻得忍下。


    溫介深踢翻器皿怒罵禍害,一番折騰下來,緊接著便開始講述近期的戰術布局。不得不說,溫總兵在排兵布陣方麵確實有獨到之處。


    關於倭寇的靈活與流動,昨日有了最新的情報,目前倭寇可能仍在宣錦縣附近遊蕩,甚至還有一個聚集點,對於溫介深與賈誠這兩個步兵將領來說,實是良機。


    一個時辰之後,眾人便確定了作戰計劃,將領們紛紛摩拳擦掌,期待著一舉擊敗這些個罪孽深重的賊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幕之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忍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忍冬並收藏入幕之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