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環錯愕地看著白發老者,心中頓時湧起了無數種念頭,這進京趕考一路而來,遇上的怪事太多,如果說隻是巧合實在是難以相信。


    老者的話語打住了秦環的猜測,隻聽他對著胡石道,“年輕人不要心急,我見你的字已經有魏期七分的風采,不辱師門。”


    胡石的神色瞬間緩和下來,隻是眉宇間還微帶怒氣,語氣冷淡道:“在下當不起這份讚賞,還請您在交談時尊重魏前輩。”


    這老者捋著長須,搖頭朗笑道:“可惜了,好不容易碰上個資質品德俱佳的學生,魏期墳頭的草都不知長了幾丈高。”


    “你……”胡石緊皺著眉,怒目而視。


    “老朽說話粗俗了些,見諒見諒,不過那魏期真是時運不濟,當年他的弟子與保守派勾結,兒子也做盡醜事,自己還蒙在鼓裏,為那幾頭白眼狼費盡心血,到頭來被活活氣死。”老者眯著眼,像是在努力回想著,隨後又長歎一聲,“難道今時還不能給魏期正名?”


    秦環拉了拉胡石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失態,言道:“今日論起魏期先輩,乃是功過相抵,但並不被推崇,我等也隻能私下交談。”


    老者伸手撫平了褶皺的衣衫,點頭道:“與我所料不差,其實說來,魏期的變法之舉應該名留青史,而不是落個罵名,受後人唾棄,隻能怪他生不逢時,前朝氣數已盡,無力回天。”


    話音剛落,秦環臉色突變,接話道:“您何出此言,前朝在未實行新法前,還是一派平和。魏期初行法令之時確實逐見成效,隻是幾年之後,弊端突顯而致天災人禍,難道不是因此造成流民四起,動蕩不安?”


    秦環堅定的語氣倒叫老者身形一滯,隨後又無奈地笑了笑,“這位小郎君過於偏見了,你可曾想過……”


    “前朝政局不穩,邱家,崔家爭權奪利,加上外戚幹政,魏期先輩意欲變法幾乎就是要拔出他們的根基,奈何奸臣當道,前朝覆滅是注定的……”秦環低下頭,輕言道:“我方才過激了,變法的後續隻是一切的觸發。”


    老者點點頭,眸色愈深,故意加重了幾分語氣道:“前朝的嘉元帝也不能逃脫罪名,如不是他優柔寡斷,對那幾家欲除不除,心裏打著算盤要坐收漁翁之利,可惜還沒等到那天,就被那兩隻鷸蚌掀起的浪給淹了。”


    秦環皺著眉,撇頭望向別處,似乎是不願再與老者多言。


    胡石此時卻沒顧上秦環這細微的變化,今時之人對魏期頗有成見,流傳下來的故事寥寥無幾,眼前這位老者倒像是對魏期了解甚多,胡石暫時忘記了這人方才的失敬之言,急切地追問道:“當年魏期先輩的事…….”


    老者不由失笑,眼神中卻流露出幾分讚許之色,“魏期本是一代良臣,公正廉潔,隻是為人耿直,不懂變通,得罪了許多朝臣權貴。彼時嘉元帝年輕氣盛,被魏期勸說了一通,也讚同他大刀闊斧地去變法。魏期身邊有一名弟子,好像是……”老者撫著額想了想,又道:“那人叫吳久,也是個少年成名的學士,深受魏期喜愛,幾乎是處處為他著想。當時魏期推行興修水利,便是吳久奔走於地方,督促官員執行。”


    “是那吳久恩將仇報?我記得……”胡石插道。


    老者頷首,繼續說道:“興修水利確實見了成效,既減緩了往年水旱季節帶來的災禍,又增加了國庫收入,然而這些隻是在金陵,揚州等地,一旦到了小縣城,實行起來難上加難。壯丁全抓去修築堤岸,田裏就沒有照顧稻穀的,何況魏期用人不當,他手下的官員相互勾結也是常事,吳久經此結識不少官吏,逐漸被牽扯其中。吳久與其師處世完全不同,一個剛正不阿,一個圓滑善變,師徒間後來也有了嫌隙。”說到這時,老者停下來喘了口氣,“他們決裂是因為魏期執意要丈量天下土地,吳久知道這必會引起眾怒,故此與魏期斷了關係,魏期也被氣得大病一場。”


    聽到這番講述,胡石有些驚訝,兀自問道:“所以那吳久就這樣與魏前輩斷了師徒情分?這未必太過草率。”


    老者搖頭,悶聲道:“吳久才是明智之舉,明哲保身,魏期隻是暫時得了皇帝的信任,皇親權貴怎會容得下他。後來各地發生水災,之前修建的堤壩全部衝毀,結果查出是魏期底下的官員中飽私囊,克扣銀兩,當時彈劾魏期的奏折數不勝數,嘉元帝隻能削其職,把他關入大理寺等待發落。”


    老者將幾人的神態盡收眼底,此時胡石正急切看著自己欲曉後事,丁富和秦環站在一處,一個饒有趣味地玩著自己的折扇,一個則顯得興致缺缺,眼神飄忽不定。


    他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道:“嘉元帝也是想讓魏期躲在牢裏避避風頭,怎料那魏期的長子不爭氣,夜宿風月之地被人告發,按律官員嫖妓當須革職,當時牽扯進來的還有名動京城的阮狀元,阮狀元已經娶了清和公主當上了駙馬爺,做出此等無恥之事,氣得清和公主搬回了宮。”


    還沒等老者說完,胡石便打斷了他的話,“駙馬爺…….阮狀元?”他突然想起秦環曾跟自己提起那前朝的阮狀元,似乎還對其頗有微詞。


    他轉身一看,果然見秦環的麵色不大好,不斷地望向窗外。胡石心中隻道是秦環不喜這白發老者的狂妄,決定聽他講述完魏期前輩的過往,便婉言送客。


    “嘉元帝最寵愛長女清和公主,一氣之下便把阮渝革了職關在公主府內,還賜死了那幾個養在外宅的□□,不過家醜不可外揚。魏期之子擔了所有罪過,這還不算,後來又查出他借著督查禦史的名頭,收受賄賂,嘉元帝念及其父,將他發配邊外。魏期得知長子犯事,氣得暈倒在獄中,加之舊病複發,等到禦醫來時已經斷氣了。”老者歎道:“這些事都成了眾臣茶餘飯後的笑談,魏期入土後還不得安寧……”


    胡石搖搖頭,口中念了一聲魏期前輩,揉著眉頭回想這些話語,一時竟覺得無法接受。


    秦環終於抬起頭,“魏期前輩為了變法嘔心瀝血,其中經曆必定有道貌岸然的奸臣作祟。再說那阮渝有何顏麵對天下人?他背叛妻兒,待主不忠,道貌岸然。”


    胡石讚同道,“阮渝……他作為前朝舊臣第一個投降,被先帝封了平義侯,如今倒是安逸……”


    老者微笑不語,許久沒開口的丁富走上前,直言道:“您有心了,還特意講了一通魏期前輩的生前事跡,現在可以說說您的目的了,我洗耳恭聽。”


    老者一驚,撫著手杖,馬上又緩和下來,“老朽了解魏期不過是與他有些交情罷了,如果不是這小子的字,老朽也不會主動湊過來,”老者又掰著手指算了算,“老朽大概十多個年頭沒出來看看,如今也不得已,欠了別人的情分,親自下山來還了。”


    秦環暗中給丁富打了個手勢,自己則冷聲追問道:“敢問您是為何事而來?”


    老者無奈一笑,指著遠處道:“給那邊山上看看風水,閑差罷了。”


    眾人望向窗外,頓時明白老者所指,就是他們途經的那座正在修建的陵墓。眾人又將目光落在老者身上,隻見他身著道袍,鶴發童顏,一綹白須隨風飄拂,仔細一瞧確實是仙風道骨,說不定真是位得道高人。


    “那裏是……”


    老者輕敲著桌麵,高深莫測地笑道:“不可說,不可說……今日有幸結識三位,見你們三人麵相異於常人,倒想提點幾句。”


    秦環與丁富聽聞此言,皆皺著眉退後幾步,倒是胡石好奇地注視著老者,想知道自己與常人有什麽不同。


    老者注意到三人的反應,先仔細看了看胡石,說道:“把性子改改,收收鋒芒,不求榮華,也能安穩一世。”又將目光移向了丁富,“你切記凡事想好再做,不要急於求成。”


    秦環轉過頭與老者對視,仿佛要看出他心中所想。


    “這位郎君想必心中自有打算,老朽便不說了,隻是記住兩點,一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心,二不要後悔。”老者掐指算了算,歎道,“時辰已到,老朽也得走了。”


    他站起身來,歉意道,“打擾了。”便邁開步子,健步如飛,在三人眼中獨留下一道背影,漸行漸遠。


    三人麵麵相覷,隻能將此又歸為一件奇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幕之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忍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忍冬並收藏入幕之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