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以前就不說了,從今後她一定得護好,誰也不能把她給欺負了。(.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所以想通了的方氏,此刻腰板兒挺得直直的,嫁到陳家十幾年,終於敢直麵和老太太這麽硬氣的說出這一番話來。
不過說完這一番話之後,她咋感覺腿軟軟的呢。
“呦,老三媳婦,你這是越發能耐了,竟然連老婆子我的話你都敢頂了,膽子真是越發的大了,看我今天不打死你這個不孝的小蹄子。”
方氏一番話下來,院裏站的人都驚詫的望著方氏,一邊想著方氏咋這麽大膽了,一邊還幸災樂禍的等著方氏被老太太拿捏。反正一句話,除了震驚,就隻想看熱鬧了。
不過,李氏果真不負大家所望。聽完方氏一席話,倒是沒有發覺方氏變化很多,隻覺得心口憋著一口氣。多少年了,在這個家裏沒有人給她氣受,今天這個方氏還真是反了天了。
李氏越想越覺得方氏剛剛下了她的麵子,二話不說,張牙舞爪的就伸出手朝著方氏頭發抓去。
而方氏既然已經決定了不再受李氏的氣,哪裏還會站在原地等著李氏教訓。見李氏撲來,一個閃身就往門口一側躲去。
因著比李氏年輕,自然手腳也要比李氏快上很多,方氏很輕鬆的就躲過了李氏的攻擊。
可不曾想,方氏剛站好,就聽到李氏嗚嗚咽咽的聲音傳來,接著便看到一大家子人手忙腳亂的往東廂房外間擠去。(.無彈窗廣告)
方氏疑惑的往屋裏一看,一下子就被眼前的場景給嚇了一跳,再抬頭望著大丫也一副驚恐的表情,方氏暗道,今天這一頓打是少不了了。
正房裏屋炕上,李氏頭上纏著一道白布,半倚在炕頭的被子上。目光炯炯,絲毫看不出哪裏有受傷的樣子,但她偏偏做出一副病態的柔弱模樣,一邊呻吟著渾身酸痛,一邊嘴裏還時不時的罵罵咧咧。
自然,李氏口中罵的人正是跪在堂屋供養先祖牌位前的方氏和陳安寧,以及站在堂屋和裏屋之間的陳安夏。
“哎呦,我老婆子到底是做了什麽孽哦,活了大半輩子還被人騎在頭上,我真是不想活了,不想活了……”
李氏受傷不重,要是擱在平常摔倒了就是摔倒了,她也不會計較。可是今天,她被方氏那個小蹄子撫了麵子不說,還當著一大家子的麵摔了個狗啃泥。這下可好了,裏子麵子全都沒了。所以任一旁的劉氏和嚴氏怎麽勸,李氏一句話也聽不進去。
先是劈頭蓋臉的把跪在堂屋的方氏和罪魁禍首陳安寧給罵了一通,直罵到口幹舌燥才停了下來。
接著喝完一碗水之後,又開始半倚在被子上,雙手拍在腿上鬧脾氣。自然,李氏是在向陳大年和陳仲行鬧脾氣,想讓他們替自己出氣。
可是站在炕下的陳仲行,從事情發生開始到現在都處在朦朦朧朧中,等方氏和陳安寧被罰,才把剛才的發生的事情在腦海裏過了一遍。
過完之後,並沒有覺得方氏和陳安寧有什麽錯,所以隻管李氏坐在炕上罵罵咧咧,他是一聲也沒打算吭,隻等著李氏氣消,能夠饒過方氏和大丫。
不過,照現在這局麵,以陳仲行這麽單純的想法,估計方氏被原諒這事,根本就沒個頭。說來說去,還是他低估了李氏鬧事的本事。
至於陳大年,陳家的一家之主,從頭到尾都一直抱著用了幾十年的旱煙杆子一口噴出來一圈白霧,以他不管事的性子,哪裏會顧忌李氏的吵吵鬧鬧。不僅如此,此刻他已經被李氏的吵鬧聲鬧的心煩,要不是礙著一大家子小輩都在這裏,說不定他早就大巴掌抽了李氏。
陳大年和陳仲行心裏的想法,哭鬧的李氏自然不知道。所以當看到自家老頭子沒有為自己出頭的打算,李氏心中一酸,眼淚這下還真的就流了下來。
“啊,我不活了,我不活了,我到底上輩子是造了啥孽,竟然弄回來一個喪門子欺負我,”李氏覺得受了委屈,一時間哭天搶地。
嚴氏見了,瞅了一旁的劉氏一眼,得了劉氏眼神回應,走到炕邊,勸道:“娘,您別生氣了,不就是一個雞蛋,至於生這麽大的氣嗎,三丫病剛好,身子嬌貴著呢,二嫂拿雞蛋也不為好讓三丫早日好起來嗎?”嚴氏義正言辭,話裏話外無不透露著對陳安夏的關心和對方氏的求情。
可偏偏這話入了李氏的耳,那意思就被曲解到十萬八千裏外了。這不,嚴氏不勸還好,一勸,李氏更是來勁了。立馬從被子上坐立起來,伸手咬牙切齒的一巴掌扇在嚴氏的頭上,怒斥道:“不就是一個雞蛋?你說的這話可大方得很,那雞蛋是大風飄來的啊,快給我滾開,別在我麵前哭哭啼啼的看著晦氣,一群賠錢貨。”
李氏心中窩火的很,偏偏嚴氏往槍口上撞,所以李氏把氣全都撒在嚴氏的身上。
而嚴氏突然挨了打,心裏更是憋屈,倚著她平時火爆的性子,正想反口罵道,一抬頭看見李氏的眼神,渾身的氣勢一下子就沒有了,隻好捂著臉退到一邊。不過,轉過頭的時候還不忘剜了劉氏一眼。
這筆賬,她算是給劉氏記上了。
陳安夏站在門口旁觀著屋中發生的一切,不覺有些想笑。但知道這並不是笑的時候,隻好生生的忍住。
不過看著娘親方氏和大姐跪了快兩刻鍾了,爹爹陳仲行又是個不頂事的,陳安夏心疼方氏,正想上前把方氏偷拿雞蛋的事情搪塞過去,門外就傳來一道聲音:“呦,老二家的,你這是犯了啥事,咋在這裏跪著?”
來人是陳家二奶,陳大年胞弟陳二年的妻子。
她身穿一件淡青色長裙,袖口裙角都繡有紅色小花映襯,已經是年過五十的人,可偏偏一頭長發烏黑發亮,絲毫看不出蒼老的模樣。
此刻,她正立在堂屋中央,身後跟了一個十二三歲年紀的少年,同樣一身青袍,長袍上無甚點綴,可那衣服料子卻是軟滑的細布。
所以想通了的方氏,此刻腰板兒挺得直直的,嫁到陳家十幾年,終於敢直麵和老太太這麽硬氣的說出這一番話來。
不過說完這一番話之後,她咋感覺腿軟軟的呢。
“呦,老三媳婦,你這是越發能耐了,竟然連老婆子我的話你都敢頂了,膽子真是越發的大了,看我今天不打死你這個不孝的小蹄子。”
方氏一番話下來,院裏站的人都驚詫的望著方氏,一邊想著方氏咋這麽大膽了,一邊還幸災樂禍的等著方氏被老太太拿捏。反正一句話,除了震驚,就隻想看熱鬧了。
不過,李氏果真不負大家所望。聽完方氏一席話,倒是沒有發覺方氏變化很多,隻覺得心口憋著一口氣。多少年了,在這個家裏沒有人給她氣受,今天這個方氏還真是反了天了。
李氏越想越覺得方氏剛剛下了她的麵子,二話不說,張牙舞爪的就伸出手朝著方氏頭發抓去。
而方氏既然已經決定了不再受李氏的氣,哪裏還會站在原地等著李氏教訓。見李氏撲來,一個閃身就往門口一側躲去。
因著比李氏年輕,自然手腳也要比李氏快上很多,方氏很輕鬆的就躲過了李氏的攻擊。
可不曾想,方氏剛站好,就聽到李氏嗚嗚咽咽的聲音傳來,接著便看到一大家子人手忙腳亂的往東廂房外間擠去。(.無彈窗廣告)
方氏疑惑的往屋裏一看,一下子就被眼前的場景給嚇了一跳,再抬頭望著大丫也一副驚恐的表情,方氏暗道,今天這一頓打是少不了了。
正房裏屋炕上,李氏頭上纏著一道白布,半倚在炕頭的被子上。目光炯炯,絲毫看不出哪裏有受傷的樣子,但她偏偏做出一副病態的柔弱模樣,一邊呻吟著渾身酸痛,一邊嘴裏還時不時的罵罵咧咧。
自然,李氏口中罵的人正是跪在堂屋供養先祖牌位前的方氏和陳安寧,以及站在堂屋和裏屋之間的陳安夏。
“哎呦,我老婆子到底是做了什麽孽哦,活了大半輩子還被人騎在頭上,我真是不想活了,不想活了……”
李氏受傷不重,要是擱在平常摔倒了就是摔倒了,她也不會計較。可是今天,她被方氏那個小蹄子撫了麵子不說,還當著一大家子的麵摔了個狗啃泥。這下可好了,裏子麵子全都沒了。所以任一旁的劉氏和嚴氏怎麽勸,李氏一句話也聽不進去。
先是劈頭蓋臉的把跪在堂屋的方氏和罪魁禍首陳安寧給罵了一通,直罵到口幹舌燥才停了下來。
接著喝完一碗水之後,又開始半倚在被子上,雙手拍在腿上鬧脾氣。自然,李氏是在向陳大年和陳仲行鬧脾氣,想讓他們替自己出氣。
可是站在炕下的陳仲行,從事情發生開始到現在都處在朦朦朧朧中,等方氏和陳安寧被罰,才把剛才的發生的事情在腦海裏過了一遍。
過完之後,並沒有覺得方氏和陳安寧有什麽錯,所以隻管李氏坐在炕上罵罵咧咧,他是一聲也沒打算吭,隻等著李氏氣消,能夠饒過方氏和大丫。
不過,照現在這局麵,以陳仲行這麽單純的想法,估計方氏被原諒這事,根本就沒個頭。說來說去,還是他低估了李氏鬧事的本事。
至於陳大年,陳家的一家之主,從頭到尾都一直抱著用了幾十年的旱煙杆子一口噴出來一圈白霧,以他不管事的性子,哪裏會顧忌李氏的吵吵鬧鬧。不僅如此,此刻他已經被李氏的吵鬧聲鬧的心煩,要不是礙著一大家子小輩都在這裏,說不定他早就大巴掌抽了李氏。
陳大年和陳仲行心裏的想法,哭鬧的李氏自然不知道。所以當看到自家老頭子沒有為自己出頭的打算,李氏心中一酸,眼淚這下還真的就流了下來。
“啊,我不活了,我不活了,我到底上輩子是造了啥孽,竟然弄回來一個喪門子欺負我,”李氏覺得受了委屈,一時間哭天搶地。
嚴氏見了,瞅了一旁的劉氏一眼,得了劉氏眼神回應,走到炕邊,勸道:“娘,您別生氣了,不就是一個雞蛋,至於生這麽大的氣嗎,三丫病剛好,身子嬌貴著呢,二嫂拿雞蛋也不為好讓三丫早日好起來嗎?”嚴氏義正言辭,話裏話外無不透露著對陳安夏的關心和對方氏的求情。
可偏偏這話入了李氏的耳,那意思就被曲解到十萬八千裏外了。這不,嚴氏不勸還好,一勸,李氏更是來勁了。立馬從被子上坐立起來,伸手咬牙切齒的一巴掌扇在嚴氏的頭上,怒斥道:“不就是一個雞蛋?你說的這話可大方得很,那雞蛋是大風飄來的啊,快給我滾開,別在我麵前哭哭啼啼的看著晦氣,一群賠錢貨。”
李氏心中窩火的很,偏偏嚴氏往槍口上撞,所以李氏把氣全都撒在嚴氏的身上。
而嚴氏突然挨了打,心裏更是憋屈,倚著她平時火爆的性子,正想反口罵道,一抬頭看見李氏的眼神,渾身的氣勢一下子就沒有了,隻好捂著臉退到一邊。不過,轉過頭的時候還不忘剜了劉氏一眼。
這筆賬,她算是給劉氏記上了。
陳安夏站在門口旁觀著屋中發生的一切,不覺有些想笑。但知道這並不是笑的時候,隻好生生的忍住。
不過看著娘親方氏和大姐跪了快兩刻鍾了,爹爹陳仲行又是個不頂事的,陳安夏心疼方氏,正想上前把方氏偷拿雞蛋的事情搪塞過去,門外就傳來一道聲音:“呦,老二家的,你這是犯了啥事,咋在這裏跪著?”
來人是陳家二奶,陳大年胞弟陳二年的妻子。
她身穿一件淡青色長裙,袖口裙角都繡有紅色小花映襯,已經是年過五十的人,可偏偏一頭長發烏黑發亮,絲毫看不出蒼老的模樣。
此刻,她正立在堂屋中央,身後跟了一個十二三歲年紀的少年,同樣一身青袍,長袍上無甚點綴,可那衣服料子卻是軟滑的細布。